一种直供牵引网上、下行接触网并联状态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铁路建设举世瞩目,成绩斐然。截至2017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km,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增加到2.5万km。高速铁路一般采用AT(Auto Transformer,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但大量普速铁路,货运线路仍然采用DT(直接供电)方式,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良好运行不能不受到高度重视。
牵引网没有备用,且暴露于大自然中,加之弓网高速接触,容易导致各类故障的发生,为了尽可能隔离故障,缩小故障范围,节省故障查找时间,可以将接触网分段。每一直供接触网分段的首末端上下行可能并联,也可能不并联;由于设备异常,运行状态可能发生变化,与要求的连接方式不一致。如果能够在线判断接触网分段的连接方式,与要求的连接方式进行对比,对直供接触网运行中出现的与要求不一致的连接进行识别和预警,实现对牵引网状态变化的实时监控和反馈,增加对牵引网的一种动态监测方法,可以为牵引网安全运行和智能管理提供技术手段。对于运输效率的提高,牵引网的及时维修意义重大,以确保铁路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本发明提出电气化铁路直供牵引网分段末端连接方式判别方法,解决直供接触网分段首末端连接方式判别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直供牵引网上、下行接触网并联状态识别方法,它能在线识别直供牵引网分段并联状态,对直供接触网运行中出现的与要求不一致的连接进行识别和预警,实现对牵引网状态变化的实时监控和反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电气化铁路直供牵引网分段长度为D,上行接触线T1,下行接触线T2的自阻抗为Z
T,钢轨R的自阻抗为Z
R,上行接触线T1与下行接触线T2的互阻抗为Z
TT;同步测量直供牵引网分段两端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包括上行接触线T1首端电压相量
和首端电流相量
末端电压相量
和末端电流相量
下行接触线T2首端电压相量
和首端电流相量
末端电压相量
和末端电流相量
设直供牵引网各个分段中只有一辆用电列车取流,其取流位置用距离该分段首端的长度x表示或着用距离该分段末端的长度D-x表示,其计算分以下四种状况:
(A)若该分段首端、末端均并联,则取流位置x由公式(1)、(2)计算;取流位置x在[0,D/2)间时,选用公式(2)计算结果,取流位置x在[D/2,D]间时,选用公式(1)计算结果:
式中:长度D、x的单位均为km,各种阻抗Z单位均为Ohm/km;各首端电压相量
和末端电压相量
的单位均为V,各首端电流相量
和末端电流相量
的单位均为A。
(B)若分段首端并联、末端不并联,取流位置由如下公式(3)、(4)计算;取流位置x在[0,D/2)间时,选用公式(4)计算结果,取流位置x在[D/2,D]间时,选用公式(3)计算结果:
(C)若分段首端不并联、末端并联,取流位置由公式(5)、(6)计算;取流位置x在[0,D/2)间时,选用公式(5)计算结果,取流位置x在[D/2,D]间时,选用公式(6)计算结果:
(D)若该分段首端、末端均不并联,取流位置由公式(7)、(8)计算;取流位置x在[0,D/2)间时,选用公式(7)计算结果,取流位置x在[D/2,D]间时,选用公式(8)计算结果用公式(7)(8)计算取流位置x:
所述公式(1)、(2)、(3)、(4)、(5)、(6)、(7)、(8)同时用来计算取流位置x;如果公式(1)、(2)计算出的x与公式(7)、(8)计算出的x相同,而公式(3)、(4)、(5)、(6)计算出的x与公式(7)、(8)计算出的x不同,则判为该分段首末端均并联;如果公式(3)、(4)计算出的x与公式(7)、(8)计算出的x相同,而公式(1)、(2)、(5)、(6)计算出的x与公式(7)、(8)计算出的x不同,则判为该分段首端并联、末端不并联;如果公式(5)、(6)计算出的x与公式(7)、(8)计算出的x相同,而公式(1)、(2)、(3)、(4)计算出的x与公式(7)、(8)计算出的x不同,则判为该分段首端不并联、末端并联;如果公式(1)、(2)、(3)、(4)、(5)、(6)计算出的x与公式(7)、(8)计算出的x均不相同,则判为该直供接触网分段首端、末端均不并联。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设电气化铁路直供牵引网的分段长度为D,上行接触线T1和下行接触线T2的自阻抗均为Z
T,钢轨R的自阻抗为Z
R,上行接触线T1与下行接触线T2之间的互阻抗为Z
TT;同步测量直供牵引网各个分段两端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包括上行接触线T1首端电压相量
和首端电流相量
末端电压相量
和末端电流相量
下行接触线T2首端电压相量
和首端电流相量
末端电压相量
和末端电流相量
设在距离直供牵引网分段首端x或距离直供牵引网分段末端D-x km处取流,列写电路方程,解出距离直供牵引网分段首端取流位置x,即由公式(1)、(2)、(3)、(4)、(5)、(6)、(7)、(8)所示。所有电流、电压需用基波相量,电流、电压互感器极性需与图中标向要求一致。在直供牵引网分段两端电压在大于19kV的正常范围内,同时用公式(1)、(2)、(3)、(4)、(5)、(6)、(7)、(8)计算取流位置x,如果公式(1)、(2)计算出的x与公式(7)、(8)计算出的x相同,而公式(3)、(4)、(5)、(6)计算出的x与公式(7)、(8)计算出的x不同,则判为该直供接触网分段首末端均并联;如果公式(3)、(4)计算出的x与公式(7)、(8)计算出的x相同,而公式(1)、(2)、(5)、(6)计算出的x与公式(7)、(8)计算出的x不同,则判为该直供接触网分段首端并联、末端不并联;如果公式(5)、(6)计算出的x与公式(7)、(8)计算出的x相同,而公式(1)、(2)、(3)、(4)计算出的x与公式(7)、(8)计算出的x不同,则判为该直供接触网分段首端不并联、末端并联;如果公式(1)、(2)、(3)、(4)、(5)、(6)计算出的x与公式(7)、(8)计算出的x均不相同,则判为该直供接触网分段首端、末端均不并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一、可以在线识别直供牵引网分段并联状态,对直供接触网运行中出现的与要求不一致的连接进行识别和预警,实现对牵引网状态变化的实时监控和反馈,提高牵引网运行与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二、通用性好,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直供牵引网上、下行接触线首末端均并联的分段,用电列车情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直供牵引网上、下行接触线首端并联、末端不并联的分段,用电列车情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直供牵引网上、下行接触线首端不并联、末端并联的分段,用电列车情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直供牵引网上、下行接触线首末端均不并联的分段,用电列车情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设电气化铁路直供牵引网的分段长度为D,上、下行接触线首末端均并联,上行接触线T1和下行接触线T2的自阻抗均为Z
T,钢轨R的自阻抗为Z
R,上行接触线T1与下行接触线T2之间的互阻抗为Z
TT;同步测量直供牵引网各个分段两端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包括上行接触线T1首端电压相量
和首端电流相量
末端电压相量
和末端电流相量
下行接触线T2首端电压相量
和首端电流相量
末端电压相量
和末端电流相量
设取流在距离直供牵引网该分段首端x km处,设该处上行接触线T1对钢轨R电压相量为
取流相量为
下行接触线T2对钢轨R电压相量为
钢轨左侧的电流相量为
钢轨右侧的电流相量为
列写电路方程,求解得用电列车位置:
取流位置x由公式(1)、(2)计算。为了提高取流位置识别精度,取流位置在[0,D/2)区间时,选用公式(2)计算结果,在[D/2,D]区间时,选用公式(1)计算结果。
如图2所示,设电气化铁路直供牵引网的分段长度为D,直供牵引网分段上下行T线首端并联、末端不并联,上行接触线T1、下行接触线T2的自阻抗均为Z
T,钢轨R的自阻抗为Z
R,上行接触线T1与下行接触线T2之间的互阻抗为Z
TT;同步测量直供牵引网各分段两端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包括上行接触线T1首端电压相量
和首端电流相量
末端电压相量
和末端电流相量
下行接触线T2首端电压相量
和首端电流相量
末端电压相量
和末端电流相量
设该处上行接触线T1对钢轨R电压相量为
取流相量为
下行接触线T2对钢轨R电压相量为
钢轨左侧的电流相量为
钢轨右侧的电流相量为
列写电路方程,求解得取流位置x:
为了提高列车位置识别精度,取流位置x在[0,D/2)区间时,选用公式(4)计算结果,在[D/2,D]区间时,选用公式(3)计算结果。
如图3所示,设电气化铁路直供牵引网的分段长度为D,直供牵引网分段上下行T线首端不并联、末端并联,上行接触线T1、下行接触线T2的自阻抗均为Z
T,钢轨R的自阻抗为Z
R,上行接触线T1与下行接触线T2之间的互阻抗为Z
TT;同步测量直供牵引网各分段两端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包括上行接触线T1首端电压相量
和首端电流相量
末端电压相量
和末端电流相量
下行接触线T2首端电压相量
和首端电流相量
末端电压相量
和末端电流相量
设取流在距离直供牵引网该分段首端x km处,x由公式(5)、(6)计算。为了提高取流位置识别精度,取流位置x在[0,D/2)区间时,选用公式(5)计算结果,在[D/2,D]区间时,选用公式(6)计算结果。
如图4所示,设电气化铁路直供牵引网的分段长度为D,直供牵引网各分段上下行T线首末端均不并联,上行接触线T1、下行接触线T2的自阻抗均为Z
T,钢轨R的自阻抗为Z
R,上行接触线T1与下行接触线T2之间的互阻抗为Z
TT;同步测量直供牵引网各分段两端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包括上行接触线T1首端电压相量
和首端电流相量
末端电压相量
和末端电流相量
下行接触线T2首端电压相量
和首端电流相量
末端电压相量
和末端电流相量
设取流在距离直供牵引网该分段首端x km处,x由公式(7)、(8)计算.为了提高列车位置识别精度,取流位置x在[0,D/2)区间时,选用公式(8)计算结果,在[D/2,D]区间时,选用公式(7)计算结果。
在直供牵引网分段两端电压在大于19kV的正常范围内,同时用公式(1)、(2)、(3)、(4)、(5)、(6)、(7)、(8)计算取流位置x;如果公式(1)、(2)计算出的x与公式(7)、(8)计算出的x相同,而公式(3)、(4)、(5)、(6)计算出的x与公式(7)、(8)计算出的x不同,则判为直供接触网该分段首末端均并联;如果公式(3)、(4)计算出的x与公式(7)、(8)计算出的x相同,而公式(1)、(2)、(5)、(6)计算出的x与公式(7)、(8)计算出的x不同,则判为该分段首端并联、末端不并联;如果公式(5)、(6)计算出的x与公式(7)、(8)计算出的x相同,而公式(1)、(2)、(3)、(4)计算出的x与公式(7)、(8)计算出的x不同,则判为该直分段首端不并联、末端并联;如果公式(1)、(2)、(3)、(4)、(5)、(6)计算出的x与公式(7)、(8)计算出的x均不相同,则判为该分段首端、末端均不并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