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28655B - 道集记录与叠加剖面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道集记录与叠加剖面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28655B
CN108828655B CN201810223385.6A CN201810223385A CN108828655B CN 108828655 B CN108828655 B CN 108828655B CN 201810223385 A CN201810223385 A CN 201810223385A CN 108828655 B CN108828655 B CN 1088286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x
record
records
gather
seis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233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28655A (zh
Inventor
许银坡
潘英杰
余建鹏
邹雪峰
倪宇东
于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22338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286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28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28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286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286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6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on records, e.g. correcting spread; Correlating seismic signals; Eliminating effects of unwanted energy
    • G01V1/362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Stac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道集记录与叠加剖面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工区内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生成多个第一矩阵;根据所述工区内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生成第二矩阵;获取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其中,所述第三矩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矩阵乘以其自身的转置矩阵;所述第四矩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矩阵乘以其自身的转置矩阵;根据所述第一矩阵、第二矩阵、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计算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在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符合指定规则的情况下,向所述道集记录增加所述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通过所述方法处理道集记录提高了指定层阴影区的成像效果。

Description

道集记录与叠加剖面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采集处理技术,特别是道集记录与叠加剖面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面向着复杂构造区不断深入,勘探目标已经以复式隐蔽油气藏和复杂地质目标体为主,如:小断块、小砂体、小构造、复杂潜山带、复杂断裂带等,给地震勘探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在这些地区进行勘探,针对指定层成像质量差的问题,目前方法是建立地质模型,利用波动方程正演或射线追踪计算指定层能量,通过局部加密炮点提高阴影区的照明能量和指定层照明的均匀性,从而提高阴影区的成像质量。由于复杂的构造导致地震波传播情况复杂,实际模拟出来的地震波照明与实际相差较大,导致加密炮点后阴影区成像效果改善不明显,因此,对于复杂构造目前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综上所述,如何提出有效处理勘探区域的道集记录从而提高地震成像质量的方法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道集记录与叠加剖面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通过处理现有的道集记录,通过较为便捷的方法得到工区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以指定层阴影区局部相似系数均匀性为准则,有目的性的增加地震道记录,从而提高指定层阴影区的成像效果。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道集记录处理方法,包括,根据工区内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生成多个第一矩阵;其中,所述第一矩阵的数量为所述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数量;根据所述工区内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生成第二矩阵;其中,所述叠加道记录用于表示所述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同相叠加后形成的记录;获取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其中,所述第三矩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矩阵乘以其自身的转置矩阵;所述第四矩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矩阵乘以其自身的转置矩阵;根据所述第一矩阵、第二矩阵、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计算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其中,所述局部相似系数用于表征地震道记录与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之间的相似度;在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符合指定规则的情况下,向所述道集记录增加所述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道集记录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矩阵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工区内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生成多个第一矩阵;其中,所述第一矩阵的数量为所述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数量;第二矩阵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工区内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生成第二矩阵;其中,所述叠加道记录用于表示所述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同相叠加后形成的记录;矩阵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其中,所述第三矩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矩阵乘以其自身的转置矩阵;所述第四矩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矩阵乘以其自身的转置矩阵;局部相似系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矩阵、第二矩阵、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计算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其中,所述局部相似系数用于表征地震道记录与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之间的相似度;道集记录处理模块:用于在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符合指定规则的情况下,向所述道集记录增加所述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在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实现,根据工区内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生成多个第一矩阵;其中,所述第一矩阵的数量为所述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数量;根据所述工区内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生成第二矩阵;其中,所述叠加道记录用于表示所述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同相叠加后形成的记录;获取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其中,所述第三矩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矩阵乘以其自身的转置矩阵;所述第四矩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矩阵乘以其自身的转置矩阵;根据所述第一矩阵、第二矩阵、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计算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其中,所述局部相似系数用于表征地震道记录与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之间的相似度;在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符合指定规则的情况下,向所述道集记录增加所述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叠加剖面处理方法,包括,根据工区不同震源生成的地震道记录所得到的多个道集记录生成叠加剖面;其中,每个所述道集记录包括多个地震道记录;计算所述叠加剖面上指定层位置处所述多个道集记录包括的多个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根据所述局部相似系数向所述多个道集记录中增加地震道记录,直到所述道集记录符合指定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增加地震道记录;其中,所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为工区新增炮点所生成的地震道记录。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叠加剖面处理装置,包括,叠加剖面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工区不同震源生成的地震道记录所得到的多个道集记录生成叠加剖面;其中,每个所述道集记录包括多个地震道记录;局部相似系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叠加剖面上指定层位置处所述多个道集记录包括的多个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局部相似系数向所述多个道集记录中增加地震道记录,直到所述道集记录符合指定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增加地震道记录;其中,所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为工区新增炮点所生成的地震道记录。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在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实现,根据工区不同震源生成的地震道记录所得到的多个道集记录生成叠加剖面;其中,每个所述道集记录包括多个地震道记录;计算所述叠加剖面上指定层位置处所述多个道集记录包括的多个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根据所述局部相似系数向所述多个道集记录中增加地震道记录,直到所述道集记录符合指定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增加地震道记录;其中,所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为工区新增炮点所生成的地震道记录。
由以上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说明书实施方式通过对工区现有地震资料进行处理从而计算得到现有地震资料的局部相似系数,并根据现有地震资料的局部相似系数增加地震道记录,从而照明指定层阴影区,提高指定层阴影区的成像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的道集记录处理方法的执行流程图;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的一个共成像点道集记录;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的工区观测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的一个共成像点道集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示意图;
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的在叠加剖面上获取的指定层示意图;
图6为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的增加地震道记录前指定层局部相似系数示意图;
图7为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的增加地震道记录后指定层局部相似系数示意图;
图8为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的增加地震道记录前后的叠加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的道集记录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的叠加剖面处理方法的执行流程图;
图11为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的叠加剖面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提供的一个场景示例中,使用本说明书提供的方法工区的道集记录进行处理。
在本场景示例中,请参阅图2,针对工区内的地震道记录,简单合成共反射点道集记录,在道集中加入了高斯随机噪声,图中第二和第三个反射都没有被完全照明。
在本场景示例中,请参阅图3,黑色正方形表示工区实际炮点,工区内共有炮点128炮,炮线距为600米,201道接收道,道距20m,共201线接收。灰色正方形表示待加密的炮点,共128炮,以正常炮检距的一半设置所述待加密炮点,加密炮点后炮线距为300米,1炮201线接收,一个待加密炮可以生成201个地震道记录,本场景示例中向现有道集记录中增加的地震道记录即由所述待加密炮生成。
在本场景示例中,可以对已有的地震道记录进行处理,可以利用速度谱,对共成像点道集进行动校正,根据波形拉伸畸变情况进行合理的切除,得到处理后的共成像点道集记录,其中第j个共成像点道集叠加后为,
其中,N=128为叠加次数;xi,j(t)为第j个共成像点道集中的第i道地震数据;j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128。
在本场景示例中,对每个共成像点道集记录中的所有道xi,j(t)和叠加道分别进行高斯光滑,并分别将并分别将xgi,j(t)和作为矩阵Ai,j和Bj的主对角线元素:
式中:σ取1.5;阈值δ取0.004;k值为3;方阵Ai,j和Bj维数均为2000。
在本场景示例中,所述一个共成像点道集中,矩阵Ai,j可以有128个,所述现有的地震道记录可以有2000个样点,所以,第一个地震道记录的矩阵可以表示为,第二个地震道记录的矩阵可以表示为,等等。所述一个共成像点道集中,矩阵Bj可以有1个,所以矩阵可以表示为,
在本场景示例中,分别计算矩阵Ai,j·Ai,j T和Bj·Bj T主对角线元素的最大值为ai,j和bj,其中,Ai,j T为Ai,j的转置矩阵,Bj T为Bj的转置矩阵,将矩阵Ai,j·Ai,j T的每个元素分别加ε·ai,j和Bj·Bj T每个元素分别加ε·bj,分别得到对应的矩阵Ci,j和Dj。式中ε取值为0.05。
在本场景示例中,分别计算矩阵Ai,j构成的一维向量的乘积和矩阵Bj和xgi,j(t)构成的一维向量的乘积,将得到两个一维向量进行点成,最终得到一个一维向量Ei,j为矩阵Bj主对角线元素,共有2000个值,可以将这2000个值组成一个一维向量;xgi,j(t)为矩阵Ai,j主对角线元素,共有2000个值,可以将这2000个值组成一个一维向量。
在本场景示例中,计算矩阵Ci,j和Dj的乘积,并得到逆矩阵Fi,j
在本场景示例中,将逆矩阵Fi,j和一维向量Ei,j进行相乘,便可得到一维向量,即第j个共成像点道集中的第i道地震数据的局部相似属性。
在本场景示例中,请参阅图4,为使用以上步骤处理工区地震资料后得到的工区地震资料的局部相似系数示意图,可以看出其可以较好的反映共反射点道集的局部照明覆盖强度。
在本场景示例中,请参阅图5,对现有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可以利用速度谱,对共成像点道集进行动校正,根据波形拉伸畸变情况进行合理的切除,得到处理后的共成像点道集记录,对得到的处理后的共成像点道集记录进行叠加后可以得到叠加剖面,可以在所述叠加剖面上获取指定层,从而可以得到每道对应的共成像点道集上指定层的位置,即指定层与共成像道集对应的交点位置。
在本场景示例中,在获取的指定层位置处可以选定一个时窗,根据以上步骤可以处理得到在选定时窗位置处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可以计算一个共成像点道集内在所述时窗位置处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的均方根值。可以根据所述均方根值通过内插算法得到待加密炮点所生成的地震道记录在所述选定时窗内的局部相似系数。可以将每个共成像点道集记录中每道对应指定层的局部相似系数相加,则可以得到每个共成像点道集记录对应指定层局部相似系数。请参阅图6,为利用图2所示的所有的有效炮点计算如图5所获取的指定层位置处的局部相似系数。
在本场景示例中,所述待加密炮点共128个,每个炮可以生成201道地震道记录,可以将每一炮的所生成201道地震道记录在指定层阴影区的局部相似系数相加,可以得到128个局部相似系数之和。可以将这128个局部相似系数之和从大到小排列,依次加入一个炮所生成的地震道记录到现有的对应道集记录中,计算加入一炮所生成的地震道记录后指定层阴影区范围内局部相似系数的标准方差,如果加入地震道记录后所述标准方差变小,则将该炮点生成的地震道记录确定加入现有的道集记录中,如果加入地震道记录后所述标准方差变大,则不将该炮点生成的地震道记录加入到现有的道集记录中。
请参阅图7,对于图5所获取的指定层位置,加入48个待加密炮点所生成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请参阅图8,对比加入地震道记录前(上)后(下)的叠加剖面,可以看出,使用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对现有的道集记录进行处理后,有效提高了成像质量。
请参阅图1,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道集记录处理方法。所述道集记录处理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根据工区内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生成多个第一矩阵;其中,所述第一矩阵的数量为所述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数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工区内可以存在至少一个炮点和至少一个检波点,震源可以在所述至少一个炮点进行激发在所述至少一个检波点进行接收。由震源在一个炮点进行激发在一个检波点进行接收可以生成至少一个地震道记录。在所述工区内,由所述至少一个地震道记录组成的集合可以是一个道集记录。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道集记录可以包括为了实现勘探目的将工区内地震道记录组合形成的集合。所述道集记录可以包括共中心点道集记录、共反射点道集记录、共深度点道集记录等。所述共反射点道集记录可以包括,在地震资料采集中,同一个地下反射点反射回来的地震记录的集合。所述共中心点道集记录可以包括,地震资料采集中,若地下界面为水平界面,则共反射点在地面的投影可以为炮集中拥有共反射点接受距的中心点,因此称为共中心点。把不同炮集中拥有共中心点的道抽取出来,形成一个新的集合,可以是共中心点道集记录。所述共深度点道集记录可以包括,地震资料采集中,当反射界面水平时,在测线上不同的共炮点道集中,可以找到不同的道,它们都来自地下界面上的某个共同点,该点称为共深度点或共反射点,具有共同深度反射点的相应各记录道组成共深度点道集可以称为共深度点道集记录。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工区内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生成多个第一矩阵可以包括,所述道集记录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地震道记录,每个地震道记录可以生成一个所述第一矩阵。具体地,一个地震道记录可以由多个样点的样点值组成,其中,所述样点值可以包括地震波由震源激发后,不同时间检波装置所记录下地震波记录,所述不同时间可以是地震道记录的不同样点。可以将一道地震道记录的样点值作为所述第一矩阵的主对角线元素,生成一个第一矩阵,所述道集记录可以包括多个地震道记录,因此可以生成多个第一矩阵。具体地,例如,一个道集记录中包括3个地震道记录,每个地震道记录包括3个样点值,因此可以生成3个第一矩阵,分别可以是:
步骤S12:根据所述工区内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生成第二矩阵;其中,所述叠加道记录用于表示所述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同相叠加后形成的记录。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叠加道记录可以包括,所述道集记录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地震道记录,将所述至少一个地震道记录进行同相叠加可以得到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至少一个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在进行同相叠加之前可以对所述道集记录进行处理,可以利用速度谱,对所述道集记录进行动校正,并且可以根据波形拉伸畸变情况进行合理切除,之后可以再对所述地震道记录进行同相叠加。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工区内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生成第二矩阵可以包括,在对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进行同相叠加后,根据叠加后的地震道记录生成的矩阵。一个道集记录可以生成一个叠加道记录,因此可以生成一个第二矩阵。具体地,例如一个道集记录中可以包括3道地震道记录,每个地震道记录上可以有3个样点值,可以生成三个第一矩阵,因此生成的第二矩阵可以为,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地震资料采集年份、设备等方面的影响,所采集到的地震资料可以存在噪声,因此,可以在生成所述第一矩阵和第二矩阵之前,对所述地震道记录以及所述叠加道记录进行去噪处理。具体地,例如高斯光滑、三角平滑算子和正则化平滑算子方法进行去噪处理,从而提高所述地震道记录以及叠加道记录的成像质量。可以根据去噪处理后的地震数据生成第一矩阵和第二矩阵。
步骤S14:获取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其中,所述第三矩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矩阵乘以其自身的转置矩阵;所述第四矩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矩阵乘以其自身的转置矩阵。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生成的第一矩阵乘以自身的转置矩阵得到所述第三矩阵;可以将生成的第二矩阵乘以自身的转置矩阵得到所述第四矩阵。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生成的所述第三矩阵中主对角线元素中值最大的元素乘以一个信噪比参数得到的值分别加到所述第三矩阵中生成数值调整后的第三矩阵;将生成的所述第四矩阵中主对角线元素中值最大的元素乘以一个信噪比参数得到的值分别加到所述第四矩阵中生成数值调整后的第四矩阵。所述信噪比参数可以根据所述地震道记录得到。
步骤S16:根据所述第一矩阵、第二矩阵、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计算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其中,所述局部相似系数用于表征地震道记录与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之间的相似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局部相似系数可以包括,用于表示所述道集记录中地震道记录与地震道叠加道记录的相似度的数值。具体地,所述局部相似系数可以表示在所述地震道记录与所述地震道叠加道记录对应某一时窗、深度、角度等两者之间在振幅、极性等方面的差异。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所述第一矩阵和第二矩阵进行处理的步骤可以包括,将所述第二矩阵的主对角线元素提取出来可以构成一个一维向量,将所述一维向量乘以所述第一矩阵可以得到一个一维向量;同样的可以将所述第一矩阵的主对角线元素提取出来可以构成一个一维向量,将所述一维向量乘以所述第二矩阵可以得到一个一维向量,将这两个一维向量进行点乘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对地震数据经过去噪处理后所生成的第一矩阵和第二矩阵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所述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进行处理的步骤可以包括,将所述第三矩阵和所述第四矩阵相乘,并求相乘结果所得的矩阵的逆矩阵。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对经过信噪比参数调整后的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计算所述局部相似系数可以包括,将第一矩阵和第二矩阵处理所得到的一维向量乘以所述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处理所得的逆矩阵可以得到一个一维向量,该一维向量即可为第一矩阵所代表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
步骤S18:在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符合指定规则的情况下,向所述道集记录增加所述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
在本实施方式中,增加的所述地震道记录可以包括没有实际炮点和检波点生成的真实存在的地震道记录。可以根据已有的道集记录得到的地震道记录。具体地,可以在已有的炮点与炮点之间增加炮点。所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可以根据工区内已有的炮点形成的炮点集得到待加密炮点集,可以计算一个道集记录中所述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的均方根值,所述待加密炮点集内炮点生成的地震道记录的所述局部相似相似系数可以根据所述均方根值通过内插算法得到。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符合指定规则的情况下,向所述道集记录增加所述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局部相似系数可以得到所述待加密炮所生成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可以向工区增加一个待加密炮,将所述待加密炮所生成的地震道记录增加到对应的道集记录中。可以计算加入一个待加密炮所生成的地震道记录前后道集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的标准方差,在加入炮点所述标准方差如果小于炮点加入前的所述标准方差,则可以将该待加密炮所生成的地震道记录加入到对应的道集记录中;如果加入炮后所述标准方差大于炮点加入前的所述标准方差,则不将所述待加密炮所生成的地震道记录加入到对应的道集记录中。所述标准方差随地震道记录的增加而不断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局部相似系数的标准方差越小,局部相似系数分布均匀性越高,成像质量越好。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符合指定条件可以预先设定,随着向所述道集记录中增加地震道记录,所述局部相似系数的标准方差也越来越小,所述标准方差的满足指定条件或者达到需要加入地震道记录的数量时,可以停止向所述道集记录中增加地震道记录。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道集记录进行处理得到工区现有地震资料的局部相似系数,并根据所述局部相似系数向现有的工区的道集记录中增加地震道记录,直到满足指定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加入炮点。其处理得到现有地震资料的局部相似系数不用建立地质模型,且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较高,提高计算效率,并且有效的提高了工区阴影区的成像质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生成所述第一矩阵和第二矩阵的步骤中还包括,以所述地震道记录中的采样点值为主对角线元素生成多个第一矩阵;以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中的采样点值同相叠加后的数值为主对角线元素生成第二矩阵。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采样点可以包括在震源在炮点进行激发后,检波装置接收地震波的时间。所述采样点可以对应一个采样点值,多个采样点值可以组成一道地震道记录。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对角线元素可以包括,在矩阵中,位于矩阵对角线上的元素。具体地,例如,将所述地震道记录各采样点值设置在矩阵的主对角线上,矩阵中除主对角线上的其他元素可以设置为0,因此可以生成一个矩阵主对角线上的元素为地震道记录各采样点值或部分采样点值,其余元素可以为0的n×n的矩阵,其中n可以表示所述地震道记录采样点值的个数或者参与生成所述矩阵的采样点值的个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对所述地震道记录进行同相叠加。对所述道集记录中各地震道记录的采样点值进行同相叠加,可以得到所述各地震道记录采样点的叠加值。以所述叠加值为主对角线元素可以生成所述第二矩阵。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所述地震道记录的采样点值为主对角线元素生成所述第一矩阵,以所述采样点值的叠加值为主对角线元素生成所述第二矩阵,数据较易于采集,并且较方便处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生成所述第一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的步骤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和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分别进行去噪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去噪处理可以包括,高斯光滑、三角平滑算子和正则化平滑算子方法等。可以使用去噪处理方法对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和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所述地震道记录和所述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进行去噪处理,消除所述地震道记录在其采集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消除所述叠加道记录在叠加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提高了所述地震道记录和叠加道记录的成像质量,也提高了进一步计算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的精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生成所述第一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的步骤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分别对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和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进行高斯光滑;将高斯光滑后的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为主对角线生成多个第一矩阵;将高斯光滑后的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为主对角线生成多个第二矩阵。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高斯光滑可以包括对所述采集到的地震道记录的离散曲线或者叠加后得到的叠加道记录的离散曲线处理的过程,以提高所述地震道记录道和叠加道记录的成像质量。具体地,所述高斯光滑的过程可以包括,
其中,σ为光滑尺度;k值根据g(w,σ)<δ得到,δ为设定的阈值;高斯光滑窗口的宽度为2w+1;xgi,j为高斯光滑后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j为工区内第j个道集记录,i为第j个道集记录中的第i道地震道记录;为高斯光滑后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的记录的叠加道记录,j为工区内第j个道集记录。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经过高斯光滑后的所述地震道记录中样点的样点值作为主对角线元素生成第一矩阵;可以将经过高斯光滑后的所述叠加道记录中样点的样点值作为朱对角线元素生成第二矩阵。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高斯光滑对离散曲线进行光滑,提高所述道集记录中地震道记录和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的成像质量的。也提高了进一步计算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的精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的步骤中还包括的步骤中还包括,将所述第三矩阵主对角线元素最大值乘以所述地震道记录的信噪比参数得到第一调整值;将所述第三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加上所述第一调整值得到调整后的第三矩阵;将所述第四矩阵主对角线元素最大值乘以所述地震道记录的信噪比参数得到第二调整值;将所述第四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加上所述第二调整值得到调整后的第四矩阵。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噪比参数可以根据所述道集记录中地震道记录的信噪比得到,并且可以根据所述地震道记录的信噪比进行调整,信噪比越低,所述信噪比参数取值可以越小。所述信噪比参数的默认值可以是0.01。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矩阵可以是采集到的地震道记录所生成的也可以是经过去噪处理后得到。将所述第一矩阵乘以其自身的转置可以得到所述第三矩阵,在所述第三矩阵的主对角线元素中选取值最大的元素乘以所述信噪比参数可以得到所述第一调整值,可以将所述第三矩阵的每个元素都加上所述第一调整值得到调整后的第三矩阵。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矩阵可以是采集到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所生成的也可以是经过去噪处理后得到的。将所述第二矩阵乘以其自身的转置可以得到所述第四矩阵,在所述第四矩阵的主对角线元素中选取值最大的元素乘以所述信噪比参数可以得到所述第二调整值,可以将所述第四矩阵的每个元素都加上所述第二调整值得到调整后的第四矩阵。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根据所述地震道记录的信噪比得到所述信噪比参数,根据所述信噪比参数和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主对角线元素中数值最大的元素生成各自对应的调整值对所述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进行调整,一方面防止矩阵不可逆,影响进一步的处理,另一方面就是提高地震道之间的局部相似系数值,使低信噪比数据,也能够反映出叠加道记录和道集记录的关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矩阵、第二矩阵、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计算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矩阵与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构成的一维向量的乘积和所述第二矩阵与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构成的一维向量的乘积进行点乘运算生成一维向量;将所述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的乘积所得矩阵的逆矩阵乘以所述生成的一维向量得到所述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属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以及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可以是经过去噪处理的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可以是经过所述调整值调整后的矩阵。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根据线性代数理论,将相关系数的平方可表示为两个最小平方反问题乘积的形式计算所述局部相似系数,不需要建立地质模型,也不需要太多的迭代运算即可计算出所述局部相似系数,提高了道集记录处理的效率和精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符合指定规则的情况下,向所述道集记录增加所述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的步骤包括,计算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局部相似系数的均方根值;根据所述均方根值通过内插算法得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向所述道集记录中增加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如果增加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后,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的标准方差变小则将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增加到所述道集记录中;如果增加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后,所述道集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的标准方差变大则不将所述地震道记录增加到所述道集记录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道集记录的图像是二维平面,可以采用双线性插值法进行内插得到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如果道集记录是三维曲面,可以采用反距离加权法进行插值,得到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计算增加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前后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的标准方差,如果所述标准方差增大则不将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增加到所述道集记录中,如果所述标注方差减小则将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增加到所述道集记录中。随着增加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到所述道集记录中,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的标准方差越来越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计算局部相似系数的标准方差作为约束增加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所述局部相似系数标准方差越小,局部相似系数的分布均匀性越高,成像质量就可以越高。
请参阅图9,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道集记录处理装置,所述道集记录处理装置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第一矩阵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工区内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生成多个第一矩阵;其中,所述第一矩阵的数量为所述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数量;第二矩阵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工区内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生成第二矩阵;其中,所述叠加道记录用于表示所述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同相叠加后形成的记录;矩阵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其中,所述第三矩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矩阵乘以其自身的转置矩阵;所述第四矩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矩阵乘以其自身的转置矩阵;局部相似系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矩阵、第二矩阵、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计算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其中,所述局部相似系数用于表征地震道记录与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之间的相似度;道集记录处理模块:用于在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符合指定规则的情况下,向所述道集记录增加所述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装置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为了描述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所列出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和步骤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者两者的结合来实现。至于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于每种特定的应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被理解为超出本发明实施力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模块都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辑门阵列或其他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硬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其他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在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实现。
根据工区内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生成多个第一矩阵;其中,所述第一矩阵的数量为所述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数量;根据所述工区内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生成第二矩阵;其中,所述叠加道记录用于表示所述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同相叠加后形成的记录;获取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其中,所述第三矩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矩阵乘以其自身的转置矩阵;所述第四矩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矩阵乘以其自身的转置矩阵;根据所述第一矩阵、第二矩阵、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计算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其中,所述局部相似系数用于表征地震道记录与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之间的相似度;在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符合指定规则的情况下,向所述道集记录增加所述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
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存储介质,其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可以参见其它实施方式对照解释。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缓存(Cache)、硬盘(Hard DiskDrive,HDD)或者存储卡(Memory Card)。
请参阅图10,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叠加剖面处理方法,所述道集记录处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根据工区不同震源生成的地震道记录所得到的多个道集记录生成叠加剖面;其中,每个所述道集记录包括多个地震道记录。
在本实施方式中,生成所述叠加剖面可以包括,根据工区内的地震道记录,可以利用速度谱对道集记录进行动校正处理,根据波形拉伸畸变情况进行合理切除可以得到处理后的道集记录,根据所述处理后的道集记录,将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进行同相叠加,得到叠加道记录,每个道集记录可以生成1个叠加道记录。工区内所述叠加道记录的集合可以生成工区的叠加剖面。
步骤S22:计算所述叠加剖面上指定层位置处所述多个道集记录包括的多个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指定层可以包括,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而需要进行处理的地层。可以使用手工交互的方式在处理后的地震剖面上得到指定层。所述指定层位置可以包括,所述目标层在叠加剖面上所对应的位置。包括,在时间域上可以是所述目标层在叠加剖面上所对应的时间;在深度域上可以是所述目标层再叠加剖面上所对应的深度值;在角度域上可以是目标层在叠加剖面上所对应的角度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指定层位置,可以计算所述指定层位置处,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具体地,例如,可以在所述指定层对应位置选定一个时窗,计算在所述时窗内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可以根据本说明书其他实施方式所使用的方法计算所述局部相似系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24:根据所述局部相似系数向所述多个道集记录中增加地震道记录,直到所述道集记录符合指定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增加地震道记录;其中,所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为工区新增炮点所生成的地震道记录。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可以包括根据实际观测系统而生成的地震道记录。具体地,在工区观测系统中,可以新增待加密炮点,新增的待加密炮点与工区观测系统的检波装置可以生成地震道记录。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计算现有实际观测系统中,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的均方根值,可以根据所述均方根值通过内插算法得到新增的待加密炮点所生成的地震道记录在各自道集记录中的局部相似系数。同理,可以得到新增的待加密炮点所生成的地震道记录在所述指定层的局部相似系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局部相似系数向所述道集记录中增加地震道记录的步骤中可以包括,获得现有地震资料中,指定层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的标准方差,加入一个新增的待加密炮点所生成的地震道记录后如果指定层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的标准方差变小则可以将新增炮点所生成的地震道记录加入到对应的道集记录中,如果增加新增炮点所生成的地震道记录后所述局部相似系数变大,则可以不将新增炮点所生成的地震道记录加入到对应的道集记录中。随着加入地震道记录,所述标准方差可以一直减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指定规则可以包括,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当道集记录中增加到了指定数目的地震道记录后,可以不增加地震道记录了;或者,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当所述标准方差减小到一定值的时候,可以不增加地震道记录。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计算工区已有地震资料的局部相似系数,本说明书实施方式通过对工区现有地震资料进行处理从而计算得到现有地震资料的局部相似系数,并根据现有地震资料的局部相似系数增加地震道记录,从而照明指定层阴影区,提高指定层阴影区的成像效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计算所述叠加剖面上指定层位置处所述多个道集记录包括的多个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的步骤中包括,根据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生成第一矩阵;根据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生成第二矩阵;将所述第一矩阵和第二矩阵分别乘以其自身的转置矩阵得到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根据所述第一矩阵、第二矩阵、第三矩阵、第四矩阵计算所述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计算所述叠加剖面上各道集记录中所有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局部相似系数的计算步骤及其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阅本说明书其他实施方式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生成所述多个道集记录的炮点生成第一炮点集;根据所述炮点集中炮距的整分数倍生成第二炮点集;将所述第二炮点集中的炮点所生成的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增加到相应的道集记录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炮点集可以根据所述第一炮点集生成,所述第二炮点集中的炮点可以不是真实存在的炮点,可以以所述第二炮点集内的炮点作为待加密炮点,添加到工区真实存在的所述第一炮点集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整分数倍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一炮点集中的各炮点之间加密炮点,根据第一炮点集中各炮点之间的炮距,所述炮距乘以所述正分数倍可以是一个整数。具体地,例如,第一炮点集中,炮点的炮距为40m,整分数倍取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生成第二炮点集,如果取二分之一,第二炮点集的炮距为20m。如果取三分之一,40乘以三分之一不是一个整数,所以三分之一对于40m的炮距来讲不是整分数倍。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炮点集中各炮点之间炮距的整分数倍在第一炮点集炮点之间生成第二炮点集,可以方便炮点生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计算所述多个道集记录中,由所述第一炮点集生成的地震道记录在所述指定层位置处的局部相似系数的均方根值;根据所述均方根值内插出所述多个道集记录中由所述第二炮点集生成的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在所述指定层位置处的局部相似系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根据所述均方根值内插得出所述多个道集记录中由所述第二炮点集生成的地震道记录在所述指定层位置处的局部相似系数方便对第二炮点集中的炮点生成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的求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增加地震道记录的步骤中包括,将所述第二炮点集中炮点生成的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在所述指定层位置处的局部相似系数之和从大到小排列;根据排列顺序向所述道集记录中增加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如果增加地震道记录后,所述指定层位置处的局部相似系数的标准方差变小则将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确定增加到所述道集记录中;如果增加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后,所述指定层位置处的局部相似系数的标准方差变大则不将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增加到所述道集记录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观测系统,所述第二炮点集中的每个炮点都可以生成至少一个待增加地震道记录,所述由第二炮点集的炮点所生成的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可以通过道集记录中已知地震道记录局部相似系数的均方根值内插得到。可以将所述第二炮点集中炮点所生成的待增加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求和,比较所述第二炮点集中炮点所生成的待增加地震道记录的所述局部相似系数之和的大小,并从大到小进行排列。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所述大小排列将第二炮点集中的炮点所生成的待增加地震道记录依次向相应的道集记录中增加,增加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后,可以计算所述指定层位置处局部相似系数的标准方差,如果增加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后所述标准方差减小,则可以将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增加到现有的道集记录中,如果所述方差增大,则不将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增加到所述道集记录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随着待增加地震道记录的增加所述指定层位置处的局部相似系数的标准方差不断减小,当减小到一定程度或者增加了满足数量的地震道记录后可以不再增加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标准方差筛选第二炮点集中的炮点所生成的地震道记录,保证指定层阴影区局部形似系数分布的均匀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指定层阴影区的成像质量。
请参阅图11,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叠加剖面处理装置,所述道集记录处理装置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叠加剖面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工区不同震源生成的地震道记录所得到的多个道集记录生成叠加剖面;其中,每个所述道集记录包括多个地震道记录;局部相似系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叠加剖面上指定层位置处所述多个道集记录包括的多个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局部相似系数向所述多个道集记录中增加地震道记录,直到所述道集记录符合指定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增加地震道记录;其中,所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为工区新增炮点所生成的地震道记录。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装置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为了描述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所列出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和步骤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者两者的结合来实现。至于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于每种特定的应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被理解为超出本发明实施力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模块都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辑门阵列或其他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硬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其他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在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实现。
根据工区不同震源生成的地震道记录所得到的多个道集记录生成叠加剖面;其中,每个所述道集记录包括多个地震道记录;计算所述叠加剖面上指定层位置处所述多个道集记录包括的多个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根据所述局部相似系数向所述多个道集记录中增加地震道记录,直到所述道集记录符合指定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增加地震道记录;其中,所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为工区新增炮点所生成的地震道记录。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存储介质,其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可以参见其它实施方式对照解释。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缓存(Cache)、硬盘(Hard DiskDrive,HDD)或者存储卡(Memory Card)。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的道集记录和叠加剖面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通过对工区现有地震资料进行处理从而计算得到现有地震资料的局部相似系数,并根据现有地震资料的局部相似系数增加地震道记录,从而照明指定层阴影区,提高指定层阴影区的成像效果。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硬模快、或者两者的结合。软件模块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他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所描述的上述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这三者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这些功能可以存储与电脑可读的媒介上,或以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的形式传输于电脑可读媒介上。电脑可读媒介包括电脑存储媒介和便于使得让电脑程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其他地方的通信媒介。存储媒介可以是任何通用或特殊电脑可以接入访问的可用媒体。例如,这样的电脑可读媒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装置,或其他任何可以用于承载或存储以指令或数据结构和其它可被通用或特殊电脑、或者通用或特殊处理器读取形式的程序代码的媒介。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被适当地定义为电脑可读媒介,例如,如果软件是从一个网站站点、服务器或其他远程资源通过一个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以例如红外、无线和微波等无线传输的也被包含在所定义的电脑可读媒介中。所述的碟片和磁盘,包括压缩磁盘、镭射盘、光盘、DVD、软盘和蓝光光盘,磁盘通常以磁性复制数据,而碟片通常以激光进行光学复制数据。上述组合也可以包含在电脑可读媒介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及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说明书部分即可。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说明书,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说明书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说明书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说明书的精神。

Claims (16)

1.一种道集记录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工区内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生成多个第一矩阵;其中,所述第一矩阵的数量为所述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数量;
根据所述工区内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生成第二矩阵;其中,所述叠加道记录用于表示所述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同相叠加后形成的记录;
获取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其中,所述第三矩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矩阵乘以其自身的转置矩阵;所述第四矩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矩阵乘以其自身的转置矩阵;
根据所述第一矩阵、第二矩阵、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计算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其中,所述局部相似系数用于表征地震道记录与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之间的相似度;
在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符合指定规则的情况下,通过在已有的炮点与炮点之间增加炮点,向所述道集记录增加所述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所述第一矩阵和第二矩阵的步骤中还包括:
以所述地震道记录中的采样点值为主对角线元素生成多个第一矩阵;
以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中的采样点值同相叠加后的数值为主对角线元素生成第二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所述第一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的步骤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和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分别进行去噪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多个第一矩阵和多个第二矩阵的步骤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对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和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进行高斯光滑;
将高斯光滑后的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为主对角线生成多个第一矩阵;
将高斯光滑后的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为主对角线生成多个第二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公式:
对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和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进行高斯光滑;其中,σ为光滑尺度;k值根据g(w,σ)<δ得到,δ为设定的阈值;高斯光滑窗口的宽度为2w+1;xgi,j为高斯光滑后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j为工区内第j个道集记录,i为第j个道集记录中的第i道地震道记录;为高斯光滑后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的记录的叠加道记录,j为工区内第j个道集记录,t表示地震道记录某时刻采样点的位置,w表示高斯光滑时窗滑动的范围,xi,j(t+w)表示第j个道集记录中的第i道地震道记录对应的t+w位置对应的振幅值,表示合成的第j个道集记录对应的t+w位置对应的振幅值,g(w,σ)是高斯光滑算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的步骤中还包括:
将所述第三矩阵主对角线元素最大值乘以所述地震道记录的信噪比参数得到第一调整值;
将所述第三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加上所述第一调整值得到调整后的第三矩阵;
将所述第四矩阵主对角线元素最大值乘以所述地震道记录的信噪比参数得到第二调整值;
将所述第四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加上所述第二调整值得到调整后的第四矩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矩阵、第二矩阵、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计算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矩阵与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构成的一维向量的乘积和所述第二矩阵与生成第一矩阵的地震道记录构成的一维向量的乘积进行点乘运算生成一维向量;
将所述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的乘积所得矩阵的逆矩阵乘以所述生成的一维向量得到所述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符合指定规则的情况下,向所述道集记录增加所述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局部相似系数的均方根值;
根据所述均方根值通过内插算法得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
向所述道集记录中增加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如果增加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后,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的标准方差变小则将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增加到所述道集记录中;如果增加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后,所述道集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的标准方差变大则不将所述地震道记录增加到所述道集记录中。
9.一种道集记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矩阵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工区内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生成多个第一矩阵;其中,所述第一矩阵的数量为所述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数量;
第二矩阵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工区内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生成第二矩阵;其中,所述叠加道记录用于表示所述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同相叠加后形成的记录;
矩阵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其中,所述第三矩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矩阵乘以其自身的转置矩阵;所述第四矩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矩阵乘以其自身的转置矩阵;
局部相似系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矩阵、第二矩阵、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计算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其中,所述局部相似系数用于表征地震道记录与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之间的相似度;
道集记录处理模块:用于在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符合指定规则的情况下,通过在已有的炮点与炮点之间增加炮点,向所述道集记录增加所述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在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实现:
根据工区内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生成多个第一矩阵;其中,所述第一矩阵的数量为所述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数量;
根据所述工区内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生成第二矩阵;其中,所述叠加道记录用于表示所述道集记录所包括的地震道记录同相叠加后形成的记录;
获取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其中,所述第三矩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矩阵乘以其自身的转置矩阵;所述第四矩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矩阵乘以其自身的转置矩阵;
根据所述第一矩阵、第二矩阵、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计算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其中,所述局部相似系数用于表征地震道记录与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之间的相似度;
在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符合指定规则的情况下,通过在已有的炮点与炮点之间增加炮点,向所述道集记录增加所述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
11.一种叠加剖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工区不同震源生成的地震道记录所得到的多个道集记录生成叠加剖面;其中,每个所述道集记录包括多个地震道记录;
根据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生成第一矩阵;
根据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生成第二矩阵;
将所述第一矩阵和第二矩阵分别乘以其自身的转置矩阵得到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
根据所述第一矩阵、第二矩阵、第三矩阵、第四矩阵计算所述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
根据所述局部相似系数向所述多个道集记录中增加地震道记录,直到所述道集记录符合指定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增加地震道记录;其中,所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为工区新增炮点所生成的地震道记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生成所述多个道集记录的炮点生成第一炮点集;
根据所述炮点集中炮距的整分数倍生成第二炮点集;
将所述第二炮点集中的炮点所生成的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增加到相应的道集记录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所述多个道集记录中,由所述第一炮点集生成的地震道记录在所述指定层位置处的局部相似系数的均方根值;
根据所述均方根值内插出所述多个道集记录中由所述第二炮点集生成的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在所述指定层位置处的局部相似系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加地震道记录的步骤中包括:
将所述第二炮点集中炮点生成的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在所述指定层位置处的局部相似系数之和从大到小排列;
根据排列顺序向所述道集记录中增加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如果增加地震道记录后,所述指定层位置处的局部相似系数的标准方差变小则将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确定增加到所述道集记录中;如果增加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后,所述指定层位置处的局部相似系数的标准方差变大则不将所述待增加地震道记录增加到所述道集记录中。
15.一种叠加剖面处理装置,包括:
叠加剖面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工区不同震源生成的地震道记录所得到的多个道集记录生成叠加剖面;其中,每个所述道集记录包括多个地震道记录;
局部相似系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生成第一矩阵;根据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生成第二矩阵;将所述第一矩阵和第二矩阵分别乘以其自身的转置矩阵得到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根据所述第一矩阵、第二矩阵、第三矩阵、第四矩阵计算所述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局部相似系数向所述多个道集记录中增加地震道记录,直到所述道集记录符合指定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增加地震道记录;其中,所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为工区新增炮点所生成的地震道记录。
16.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在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实现:
根据工区不同震源生成的地震道记录所得到的多个道集记录生成叠加剖面;其中,每个所述道集记录包括多个地震道记录;
根据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生成第一矩阵;根据所述道集记录包括的地震道记录的叠加道记录生成第二矩阵;将所述第一矩阵和第二矩阵分别乘以其自身的转置矩阵得到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根据所述第一矩阵、第二矩阵、第三矩阵、第四矩阵计算所述地震道记录的局部相似系数;
根据所述局部相似系数向所述多个道集记录中增加地震道记录,直到所述道集记录符合指定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增加地震道记录;其中,所述增加的地震道记录为工区新增炮点所生成的地震道记录。
CN201810223385.6A 2018-03-19 2018-03-19 道集记录与叠加剖面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8286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23385.6A CN108828655B (zh) 2018-03-19 2018-03-19 道集记录与叠加剖面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23385.6A CN108828655B (zh) 2018-03-19 2018-03-19 道集记录与叠加剖面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28655A CN108828655A (zh) 2018-11-16
CN108828655B true CN108828655B (zh) 2019-12-10

Family

ID=64154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23385.6A Active CN108828655B (zh) 2018-03-19 2018-03-19 道集记录与叠加剖面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286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0446A (zh) * 2019-07-04 2021-01-0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三维地震数据叠前道集叠加方法及装置
CN111935746B (zh) * 2020-08-14 2024-01-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获取通信参数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28655A (zh) 2018-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Deep-learning inversion of seismic data
Lin et al. Eikonal tomography: surface wave tomography by phase front tracking across a regional broad-band seismic array
CN111596366B (zh) 一种基于地震信号优化处理的波阻抗反演方法
CN108369289A (zh) 使用全波场反演点扩展函数分析设计地球物理勘测的方法
CN103238158A (zh) 利用互相关目标函数进行的海洋拖缆数据同时源反演
CN108072900B (zh) 一种道集记录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828668B (zh) 一种叠前时间偏移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828655B (zh) 道集记录与叠加剖面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738950B (zh) 基于三维稀疏聚焦域反演的噪声型数据一次波反演方法
WO2011103297A2 (en) Estimating internal multiples in seismic data
Zhang et al. Automatic time-domain velocity estimation based on an accelerated clustering method
US20210190983A1 (en) Full waveform inversion in the midpoint-offset domain
Jun et al. Repeatability enhancement of time-lapse seismic data via a convolutional autoencoder
CN108594300B (zh) 地貌成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A2412995C (en) Seismic survey system
US10215866B2 (en) Seismic modeling system providing seismic survey data frequency domain inpainting and related methods
US10429527B2 (en) Seismic modeling system providing seismic survey data inpainting based upon suspect region boundary comparisons and related methods
Li et al. Magnetotelluric noise suppression via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Liu et al. Improving vertical resolution of vintage seismic data by a weakly supervised method based on cycle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US11143769B2 (en) Seismic modeling system providing seismic survey data spatial domain exemplar inpainting and related methods
CN114002742B (zh) 一种欧拉高斯束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Klatt et al. Deep learning strategy for salt model building
CN107656314B (zh) 道集记录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914609B (zh) 井震联合叠前地质统计学弹性参数反演方法及装置
Behrens et al. Incorporating seismic data of intermediate vertical resolution into 3D reservoir mode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