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28592B - 基于mimo矩形平面阵列的方位向成像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mimo矩形平面阵列的方位向成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28592B
CN108828592B CN201810383072.7A CN201810383072A CN108828592B CN 108828592 B CN108828592 B CN 108828592B CN 201810383072 A CN201810383072 A CN 201810383072A CN 108828592 B CN108828592 B CN 1088285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ray
target
substep
mimo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830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28592A (zh
Inventor
吴世有
王慧
黄玲
方广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81038307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285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28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285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285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285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9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MIMO矩形平面阵列的方位向成像方法,包括:步骤A,4个发射天线在分时发射条件下,接收天线得到4组目标散射信号,分别对各组目标散射信号进行后向投影运算,得到4幅初步雷达图像并进行修正;步骤B,对修正后的雷达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到频域,在频域对4幅雷达图像频域数据进行截断并拼接,将拼接得到的综合频谱结果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最终成像结果。本公开在特定的稀疏矩形平面MIMO阵列的拓扑结构下,有效解决MIMO阵列长度,阵元数目和方位向分辨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同时兼顾运算效率;在频域对图像数据进行截断拼接合成,完善了目标的频谱信息提高了成像质量,并利用傅里叶变换提高了计算效率、保证了算法的实时性。

Description

基于MIMO矩形平面阵列的方位向成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MIMO平面阵列成像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微波频段的基于MIMO矩形平面阵列的方位向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成像方法是MIMO阵列成像步骤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成像方法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像结果的好坏和效率。
在设计微波频段基于MIMO平面阵列的成像方法中,主要是在特定的稀疏矩形平面NIMO阵列的拓扑结构下,有效解决MIMO阵列长度,阵元数目和方位向分辨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同时兼顾运算效率。常用的成像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后向投影算法以及频率-波数域算法。
传统后向投影方法通过在成像面上选取密集的后向投影点,因此具有较好的方位向分辨率但也其运算量大,造成算法的计算效率低;而频率-波数域算法利用傅里叶变换处理散射回波数据,算法运算效率高但其对接收天线、发射天线的采样要求高,造成系统配置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MIMO矩形平面阵列的方位向成像方法,以至少部分解决以上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MIMO矩形平面阵列的方位向成像方法,包括:步骤A:4个发射天线分时发射,接收天线得到4组目标散射信号,分别对各组目标散射信号进行后向投影运算,得到4幅初步雷达图像并进行修正;步骤B:对修正后的雷达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到频域,在频域对4幅雷达图像频域数据进行截断并拼接,合成含有原始频谱信息的综合频谱,将拼接得到的综合频谱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最终成像结果。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A包括:子步骤A1:建立二维稀疏MIMO平面阵列,对平面散射目标进行照射;子步骤A2:每次测量单个发射单元工作,分别获取目标散射信号;子步骤A3:对目标散射信号进行后向投影,得到初步雷达图像;子步骤A4:对初步雷达图像进行信号的曲率校正。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B包括:子步骤B1:在4个发射天线分时发射的条件下,对步骤A得到的修正后的雷达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的频域形式Si(p,q),i=1,2,3,4;子步骤B2:根据矩形窗函数宽度以及位移量(kxi,kyi)进行截断和位移,合成关于目标反射系数函数的综合频谱,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21
子步骤B3:基于平面MIMO阵列的方位向成像结果,即目标反射系数函数f(x,y)为: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22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子步骤A1包括:子分步骤A1a:建立一个含有4个发射阵元和NR个接收阵元构成的二维稀疏MIMO平面阵列;子分步骤A1b:按照间隔为dR进行等间隔分布,组成矩形平面接收阵列,发射阵元坐标为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23
接收阵元坐标为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24
其中m=1,2,…,4,n=1,2,…,NR,矩形平面MIMO阵列的面积为(dR*NR)2;子分步骤A1c:4个发射阵元均匀分布在矩形平面接收阵列上,对位于正前方的2D平面散射目标(x,y)进行照射。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子步骤A2包括:子分步骤A2a:散射目标位于z=l平面,目标点位置为(x,y),目标的反射系数函数为f(x,y);子分步骤A2b:在发射天线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25
的照射下,其入射波为波长为λ的单频信号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26
接收阵元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27
接收目标散射信号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28
其中m=1,2,…,4,n=1,2,…,NR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子步骤A3包括:根据步骤A2给出的接收信号Esc(xR,yR),将接收信号进行后向投影处理,投影到目标所在平面z=l,得到目标所在平面的初步雷达图像EBP(x′,y′,l),其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31
其中,D表示所采用的矩形MIMO阵列孔径,R′表示接收天线(xR,yR)到后向投影点(x′,y′,l)之间的距离,按照菲涅尔近似,可表示为: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32
代入初步雷达图像EBP(x′,y′,l),可以得到: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33
代入接收信号Esc(xR,yR)可得到如下表达式: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34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子步骤A4包括:对雷达图像进行曲率校正,且校正发射信号的初始相位以及初始幅度,定义修正的雷达图像s(x′,y′,l)以及修正的反射系数函数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35
表示如下: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36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37
修正的雷达图像s(x′,y′,l)以及修正的反射系数函数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38
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41
进一步推导可得,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42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子步骤A1中所述的二维稀疏MIMO平面阵列,4个发射阵元分别位于矩形接收阵列的四个顶点。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子分步骤A2b还包括:在微波波段,位于平面阵列四个顶点的发射天线,对其发射的入射电磁信号进行平面波近似,表示为:
Ein(xTm,yTm)=E0exp[-jkx(x-xTm)-jky(y-yTm)-jkzl]
其中,E0为平面波幅度,kx,ky,kz为平面波传播矢量在三个直角坐标轴上的分量,其满足: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43
其中,k=2π/λ表示传播常数;该平面波的传播矢量方向定义为发射天线到目标所在平面中心点连线的矢量方向,即: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44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子分步骤A2b还包括:将MIMO平面接收阵列的接收信号Esc(xR,yR)表示为: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45
其中,R表示散射点(x,y)到接收天线(xR,yR)的直线距离;在微波频段,对R进行菲涅尔近似,表示为: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46
则接收信号Esc(xR,yR)进一步表示为: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51
代入入射场信号,接收信号Esc(xR,yR)进一步表示为: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52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公开基于MIMO矩形平面阵列的方位向成像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或其中一部分:
(1)在频域对图像数据进行截断拼接合成,完善了目标的频谱信息提高了成像质量,并利用傅里叶变换提高了计算效率、保证了算法的实时性。
(2)采用发射单元分时工作的模式避免了传统MIMO阵列中对发射天线空间采样的严苛要求,利用较少的阵列单元降低了系统成本。
(3)利用稀疏扫描的方式,避免了传统后向投影算法中由于扫面点数较多而引发的繁重计算量。
(4)本公开在特定的稀疏矩形平面MIMO阵列的拓扑结构下,有效解决MIMO阵列长度,阵元数目和方位向分辨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同时兼顾运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用于微波频段的基于MIMO矩形平面阵列的方位向成像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MIMO仿真场景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MIMO矩形平面阵列采样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合成频谱示意图。
图5a为本公开实施例MIMO矩形平面阵列方位向成像结果图。
图5b为本公开实施例MIMO矩形平面阵列方位向成像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MIMO矩形平面阵列的方位向成像方法,包括步骤A和步骤B,其中步骤A:4个发射天线在分时发射条件下,接收天线得到4组目标散射信号,分别对各组目标散射信号进行后向投影运算,得到4幅初步雷达图像并进行修正;步骤B:对修正后的雷达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到频域,在频域对4幅雷达图像频域数据进行截断并拼接,将拼接得到的综合频谱结果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最终成像结果。本公开在特定的稀疏矩形平面MIMO阵列的拓扑结构下,有效解决MIMO阵列长度,阵元数目和方位向分辨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同时兼顾运算效率;在频域对图像数据进行截断拼接合成,完善了目标的频谱信息提高了成像质量,并利用傅里叶变换提高了计算效率、保证了算法的实时性。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公开某些实施例于后方将参照所附附图做更全面性地描述,其中一些但并非全部的实施例将被示出。实际上,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此数所阐述的实施例;相对地,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满足适用的法律要求。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MIMO矩形平面阵列的方位向成像方法。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用于微波频段的基于MIMO矩形平面阵列的方位向成像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包括:步骤A和步骤B;
步骤A包括:4个发射天线在分时发射条件下,接收天线得到4组目标散射信号,分别对各组目标散射信号进行后向投影运算,得到4幅初步雷达图像并进行修正;
步骤B包括:对修正后的雷达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到频域,在频域对4幅雷达图像频域数据进行截断并拼接,合成含有原始频谱信息的综合频谱,将拼接得到的综合频谱结果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最终成像结果。
步骤A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子步骤A1:建立二维稀疏MIMO平面阵列,对平面散射目标进行照射;
子步骤A2:每次测量单个发射单元工作,分别获取目标散射信号;
子步骤A3:对目标散射信号进行后向投影,得到初步雷达图像;
子步骤A4:对初步雷达图像进行信号的曲率校正。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MIMO仿真场景图。如图2所示,在子步骤A1中具体包括:
子分步骤A1a:建立一个含有4个发射阵元和NR个接收阵元构成的二维稀疏MIMO平面阵列;
子分步骤A1b:按照间隔为dR进行等间隔分布,组成矩形平面接收阵列,发射阵元坐标为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71
接收阵元坐标为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72
其中m=1,2,…,4,n=1,2,…,NR,矩形平面MIMO阵列的面积为(dR*NR)2
子分步骤A1c:4个发射阵元均匀分布在矩形平面接收阵列上,具体4个发射阵元可以分别位于矩形接收阵列的四个顶点,对位于正前方的2D平面散射目标(x,y)进行照射。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MIMO矩形平面阵列采样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子步骤A2中具体包括:
子分步骤A2a:散射目标位于z=l平面,目标点位置为(x,y),目标的反射系数函数为f(x,y);
子分步骤A2b:在某一发射天线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73
的照射下,其入射波为波长为λ的单频信号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74
某一接收阵元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75
接收目标散射信号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76
其中m=1,2,…,4,n=1,2,…,NR
子分步骤A2b还包括:在微波波段,对所设置的稀疏MIMO平面阵列而言,对位于平面阵列四个顶点的发射天线,对其发射的入射电磁信号进行平面波近似,表示为:
Ein(xTm,yTm)=E0exp[-jkx(x-xTm)-jky(y-yTm)-jkzl]
其中,E0为平面波幅度,kx,ky,kz为平面波传播矢量在三个直角坐标轴上的分量,其满足: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77
其中,k=2π/λ表示传播常数。该平面波的传播矢量方向定义为发射天线到目标所在平面中心点连线的矢量方向,即: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78
子分步骤A2b还包括:将MIMO平面接收阵列的接收信号Esc(xR,yR)表示为: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81
其中,R表示散射点(x,y)到接收天线(xR,yR)的直线距离。在微波频段,对R进行菲涅尔近似,表示为: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82
则接收信号Esc(xR,yR)进一步表示为: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83
其中,考虑到了传播损耗造成的幅度和相位的衰减。代入入射场信号,接收信号Esc(xR,yR)进一步表示为: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84
子步骤A3包括:根据步骤A2给出的接收信号Esc(xR,yR),将接收信号进行后向投影处理,投影到目标所在平面z=l,得到目标所在平面的初步雷达图像EBP(x′,y′,l),其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85
其中,D表示所采用的矩形MIMO阵列孔径,R′表示接收天线(xR,yR)到后向投影点(x′,y′,l)之间的距离,按照菲涅尔近似,可表示为: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86
代入初步雷达图像EBP(x′,y′,l),可以得到: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87
代入接收信号Esc(xR,yR)可得到如下表达式: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91
子步骤A4包括:雷达图像信号的波前为曲面,表现为相位中的二次项,对雷达图像进行曲率校正,且校正发射信号的初始相位以及初始幅度,定义修正的雷达图像s(x′,y′,l)以及修正的反射系数函数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92
表示如下: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93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94
修正的雷达图像s(x′,y′,l)以及修正的反射系数函数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95
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96
进一步推导可得,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097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合成频谱示意图。如图4所示,步骤B包括:
子步骤B1:将4个发射天线在分时发射条件下,对步骤A得到的修正后的雷达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的频域形式Si(p,q),i=1,2,3,4;
子步骤B2:根据矩形窗函数宽度以及位移量(kxi,kyi)进行截断和位移,合成关于目标反射系数函数的综合频谱,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101
子步骤B3:基于平面MIMO阵列的方位向成像结果,即目标反射系数函数f(x,y)为:
Figure GDA0002666831550000102
图5a为本公开实施例MIMO矩形平面阵列方位向成像结果图。图5b为本公开实施例MIMO矩形平面阵列方位向成像结果图。如图5a、图5b所示,给出了MIMO矩形平面阵列方位向成像结果,即目标反射系数函f(x,y)的归一化方位向成像结果。
至此,本公开一实施例基于MIMO矩形平面阵列的方位向成像方法介绍完毕。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元件和方法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
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公开基于MIMO矩形平面阵列的方位向成像方法有了清楚的认识。
综上所述,本公开用于微波频段稀疏的MIMO矩形平面阵列方位向成像,在特定的稀疏矩形平面NIMO阵列的拓扑结构下,有效解决MIMO阵列长度,阵元数目和方位向分辨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同时兼顾运算效率。利用较少的阵列单元保证较低的系统成本,利用较少的后向投影点保证算法的计算效率,从而获得较高的成像分辨率以及成像时效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提到的除非有所知名为相反之意,本说明书及所附权利要求中的数值参数是近似值,能够根据通过本公开的内容所得的所需特性改变。具体而言,所有使用于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中表示组成的含量、反应条件等等的数字,应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中是受到「约」的用语所修饰。一般情况下,其表达的含义是指包含由特定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10%的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5%的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1%的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0.5%的变化。
再者,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
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用词,以修饰相应的元件,其本身并不意味着该元件有任何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元件与另一元件的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该些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元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元件能做出清楚区分。
此外,除非特别描述或必须依序发生的步骤,上述步骤的顺序并无限制于以上所列,且可根据所需设计而变化或重新安排。并且上述实施例可基于设计及可靠度的考虑,彼此混合搭配使用或与其他实施例混合搭配使用,即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自由组合形成更多的实施例。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启示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公开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公开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公开的最佳实施方式。
本公开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本公开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相关设备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公开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公开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并且,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公开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公开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公开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公开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公开的单独实施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MIMO矩形平面阵列的方位向成像方法,包括:
步骤A:4个发射天线分时发射,接收天线得到4组目标散射信号,分别对各组目标散射信号进行后向投影运算,得到4幅初步雷达图像并进行修正;所述步骤A包括:
子步骤A1:建立二维稀疏MIMO平面阵列,对平面散射目标进行照射;
子步骤A2:每次测量单个发射单元工作,分别获取目标散射信号;所述子步骤A2包括:
子分步骤A2a:散射目标位于z=l平面,目标点位置为(x,y),目标的反射系数函数为f(x,y);
子分步骤A2b:在发射天线
Figure FDA0002666831540000011
的照射下,其入射波为波长为λ的单频信号
Figure FDA0002666831540000012
接收阵元
Figure FDA0002666831540000013
接收目标散射信号
Figure FDA0002666831540000014
其中m=1,2,…,4,n=1,2,…,NR
子步骤A3:对目标散射信号进行后向投影,得到初步雷达图像;
子步骤A4:对初步雷达图像进行信号的曲率校正;
步骤B:对修正后的雷达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到频域,在频域对4幅雷达图像频域数据进行截断并拼接,合成含有原始频谱信息的综合频谱,将拼接得到的综合频谱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最终成像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位向成像方法,所述步骤B包括:
子步骤B1:在4个发射天线分时发射的条件下,对步骤A得到的修正后的雷达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的频域形式Si(p,q),i=1,2,3,4;
子步骤B2:根据矩形窗函数宽度以及位移量(kxi,kyi)进行截断和位移,合成关于目标反射系数函数的综合频谱,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2666831540000015
子步骤B3:基于平面MIMO阵列的方位向成像结果,即目标反射系数函数f(x,y)为:
Figure FDA00026668315400000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位向成像方法,所述子步骤A1包括:
子分步骤A1a:建立一个含有4个发射阵元和NR个接收阵元构成的二维稀疏MIMO平面阵列;
子分步骤A1b:按照间隔为dR进行等间隔分布,组成矩形平面接收阵列,发射阵元坐标为
Figure FDA0002666831540000022
接收阵元坐标为
Figure FDA0002666831540000023
其中m=1,2,…,4,n=1,2,…,NR,矩形平面MIMO阵列的面积为(dR*NR)2
子分步骤A1c:4个发射阵元均匀分布在矩形平面接收阵列上,对位于正前方的2D平面散射目标(x,y)进行照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位向成像方法,所述子步骤A3包括:
根据步骤A2给出的接收信号Esc(xR,yR),将接收信号进行后向投影处理,投影到目标所在平面z=l,得到目标所在平面的初步雷达图像EBP(x′,y′,l),其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2666831540000024
其中,D表示所采用的矩形MIMO阵列孔径,R′表示接收天线(xR,yR)到后向投影点(x′,y′,l)之间的距离,按照菲涅尔近似,可表示为:
Figure FDA0002666831540000025
代入初步雷达图像EBP(x′,y′,l),可以得到:
Figure FDA0002666831540000026
代入接收信号Esc(xR,yR)可得到如下表达式:
Figure FDA00026668315400000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位向成像方法,所述子步骤A4包括:
对雷达图像进行曲率校正,且校正发射信号的初始相位以及初始幅度,定义修正的雷达图像s(x′,y′,l)以及修正的反射系数函数
Figure FDA0002666831540000032
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666831540000033
Figure FDA0002666831540000034
修正的雷达图像s(x′,y′,l)以及修正的反射系数函数
Figure FDA0002666831540000035
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Figure FDA0002666831540000036
进一步推导可得,
Figure FDA000266683154000003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位向成像方法,所述子步骤A1中所述的二维稀疏MIMO平面阵列,4个发射阵元分别位于矩形接收阵列的四个顶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位向成像方法,所述子分步骤A2b还包括:
在微波波段,位于平面阵列四个顶点的发射天线,对其发射的入射电磁信号进行平面波近似,表示为:
Ein(xTm,yTm)=E0exp[-jkx(x-xTm)-jky(y-yTm)-jkzl]
其中,E0为平面波幅度,kx,ky,kz为平面波传播矢量在三个直角坐标轴上的分量,其满足:
Figure FDA0002666831540000041
其中,k=2π/λ表示传播常数;该平面波的传播矢量方向定义为发射天线到目标所在平面中心点连线的矢量方向,即:
Figure FDA000266683154000004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位向成像方法,所述子分步骤A2b还包括:
将MIMO平面接收阵列的接收信号Esc(xR,yR)表示为:
Figure FDA0002666831540000043
其中,R表示散射点(x,y)到接收天线(xR,yR)的直线距离;在微波频段,对R进行菲涅尔近似,表示为:
Figure FDA0002666831540000044
则接收信号Esc(xR,yR)进一步表示为:
Figure FDA0002666831540000045
代入入射场信号,接收信号Esc(xR,yR)进一步表示为:
Figure FDA0002666831540000051
CN201810383072.7A 2018-04-25 2018-04-25 基于mimo矩形平面阵列的方位向成像方法 Active CN1088285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3072.7A CN108828592B (zh) 2018-04-25 2018-04-25 基于mimo矩形平面阵列的方位向成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3072.7A CN108828592B (zh) 2018-04-25 2018-04-25 基于mimo矩形平面阵列的方位向成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28592A CN108828592A (zh) 2018-11-16
CN108828592B true CN108828592B (zh) 2020-12-22

Family

ID=64155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83072.7A Active CN108828592B (zh) 2018-04-25 2018-04-25 基于mimo矩形平面阵列的方位向成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285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9546A (zh) * 2018-12-29 2019-05-24 清华大学 用于主动式毫米波安检成像的多发多收天线阵列布置、人体安检设备和人体安检方法
CN109799545A (zh) * 2018-12-29 2019-05-24 清华大学 用于主动式毫米波安检成像的多发多收天线阵列布置、人体安检设备和人体安检方法
CN109782366A (zh) * 2018-12-29 2019-05-21 清华大学 用于主动式毫米波安检成像的多发多收天线阵列布置、人体安检设备和方法
CN110554387B (zh) * 2019-09-04 2021-04-09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综合孔径干涉近场主动源成像方法和装置
CN110554383B (zh) * 2019-09-04 2021-04-06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用于微波频段的mimo环形阵列方位向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14911832B (zh) * 2022-05-19 2023-06-23 芯跳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7607971A (zh) * 2023-10-25 2024-02-27 苏州威陌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成像方法、成像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96829B2 (en) * 2008-12-10 2010-09-1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Method and system for forming an image with enhanced contrast and/or reduced noise
CN104280735A (zh) * 2014-10-21 2015-01-14 内蒙古工业大学 基于弧形阵列天线的mimo-sar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05842689A (zh) * 2016-03-29 2016-08-10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广义反射率模型的高分辨雷达快速成像方法
CN107479043A (zh) * 2017-08-15 2017-12-15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多成像字典的合成孔径穿墙雷达多径假目标剔除方法
CN107544068A (zh) * 2017-07-14 2018-01-0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频域bp的图像域宽带合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96829B2 (en) * 2008-12-10 2010-09-1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Method and system for forming an image with enhanced contrast and/or reduced noise
CN104280735A (zh) * 2014-10-21 2015-01-14 内蒙古工业大学 基于弧形阵列天线的mimo-sar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05842689A (zh) * 2016-03-29 2016-08-10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广义反射率模型的高分辨雷达快速成像方法
CN107544068A (zh) * 2017-07-14 2018-01-0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频域bp的图像域宽带合成方法
CN107479043A (zh) * 2017-08-15 2017-12-15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多成像字典的合成孔径穿墙雷达多径假目标剔除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28592A (zh) 2018-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28592B (zh) 基于mimo矩形平面阵列的方位向成像方法
JP5539606B2 (ja) マイクロ波イメージングシステム及び物体のマイクロ波画像を取得するための方法
US11215730B2 (en) Close range microwave imaging method and system
WO2018025421A1 (ja) 物体検知装置および物体検知方法
CN108919260B (zh) 用于mimo阵列的相移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08107428B (zh) 用于mimo阵列的相移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10118956B (zh) 免疫地面干扰机区域的双基sar抗干扰性能评估方法
CN110554383B (zh) 用于微波频段的mimo环形阵列方位向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10988869B (zh) 基于mimo阵列的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10554387B (zh) 综合孔径干涉近场主动源成像方法和装置
CN108761457B (zh) 基于mimo阵列合成孔径的高精度三维快速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07515841B (zh) 计算电磁波波达角的方法
CN109001754B (zh) 用于太赫兹频段mimo弧形阵列方位向成像方法
CN113126175A (zh) 用于主动式毫米波安检成像的多发多收天线阵列布置、人体安检设备和方法
CN107153175B (zh) 基于交替投影的相位加权旁瓣抑制方法
CN113176566B (zh) 一种用于mimo-sar的三维快速成像方法
CN113868852B (zh) 一种开阔场地电磁波近地面传播特性快速获取方法
Bucci et al. An effective power synthesis technique for shaped, double-reflector multifeed antennas
Xu et al. Ultra‐wideband imaging with an improved backward projection algorithm for far‐field applications
Rodríguez Masumura EXPLORING BEAMFORMING TECHNIQUES FOR mmWAVE SCANNING ANTENNAS
CN116087947A (zh) 一种毫米波mimo阵列二维远场快速成像方法
CN113900066A (zh) 用于mimo波束成形的栅旁瓣抑制方法
Voronin et al. Simulation of scattered field in X-ban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Zhao et al. A Distributed and Parallel Accelerator Design for 3-D Acoustic Imaging on FPGA-Based Systems
CN114624707A (zh) 基于柱面扫描体制下的mimo阵列三维成像方法及成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