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27972A - 采用主动热源热红外成像检测外墙缺陷方法及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采用主动热源热红外成像检测外墙缺陷方法及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27972A
CN108827972A CN201810619897.4A CN201810619897A CN108827972A CN 108827972 A CN108827972 A CN 108827972A CN 201810619897 A CN201810619897 A CN 201810619897A CN 108827972 A CN108827972 A CN 1088279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infrared
infrared imaging
temperature
wall
hea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198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国才
蒋志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ang Jian Quality Tes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ang Jian Quality Tes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ang Jian Quality Tes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ang Jian Quality Tes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198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279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27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279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主动热源热红外成像检测外墙缺陷方法及检测系统,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其优点在于,减小自然条件对热红外成像的效果的影响,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步骤一,根据试验对象的类型、大小确定加热装置,并将加热装置安装在相应位置;步骤二,根据试验对象材质及当前所处环境选择合适的加热温度;步骤三,待检测对象被加热至预设温度后,拆除加热装置,保留温度检测装置;记录短时降温过程,根据降温速度确定热红外成像仪扫描开始时间;步骤四,开始热红外成像仪扫描工作,同时记录持续时间内的检测对象的温度变化;步骤五,根据成像结果和温度变化过程记录进行分析,对检测对象进行评价。

Description

采用主动热源热红外成像检测外墙缺陷方法及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主动热源热红外成像检测外墙缺陷方法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建筑物的外墙传统的粘贴饰面,我们可以将外墙分为墙体结构层、找平层和装饰面层三个基本层次。按缺陷在外墙出现位置,可以将建筑物外墙饰面的缺陷分为两类:第一类:面砖饰面与找平层间的脱粘空鼓;第二类:抹灰层与外墙主体基底的脱粘空鼓。与第一类空鼓相比,第二类空鼓重量大而且隐蔽,其坠落时对人的危害更大。
由于建筑物的外墙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定期对建筑物的外墙进行检修,尤其是高层建筑。针对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外墙检测,传统的检测方法如目测、敲击等手段主观随意性大、工作效率低,而且检测效果不佳。
在针对外墙空鼓的检测手段主要是通过热红外成像仪来实现的,当建筑外围护结构存在缺陷时,便在缺陷处产生温度异常,被热红外成像仪捕捉。虽然可以对缺陷部位进行扫描,但因建筑外围护结构不同方向因为阳光照射不均匀,使得建筑外围护结构温度存在自然的差异,使得扫描结果十分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主动热源热红外成像检测外墙缺陷方法,其优点在于,减小自然条件对热红外成像的效果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主动热源热红外成像检测外墙缺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试验对象的类型、大小确定加热装置,并将加热装置安装在相应位置;
步骤二,根据试验对象材质及当前所处环境选择合适的加热温度;
步骤三,待检测对象被加热至预设温度后,拆除加热装置,保留温度检测装置;记录短时降温过程,根据降温速度确定热红外成像仪扫描开始时间;
步骤四,开始热红外成像仪扫描工作,同时记录持续时间内的检测对象的温度变化;
步骤五,根据成像结果和温度变化过程记录进行分析,对检测对象进行评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加热装置对内墙体加热,提高墙体的温度,使室内空气中的温度远高于室外温度,当建筑外围护结构存在缺陷时,便在缺陷处产生温度异常,被热红外成像仪捕捉,使得建筑墙体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这种方法不受建筑外围护结构不同方向因为阳光照射不均匀的影响,任何时间都能开展检测工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一中加热装置为硅橡胶加热器或热箱或热辐射式加热器,将硅橡胶加热器通过双面胶层贴在试验对象的表面,在贴硅橡胶加热器之前在硅橡胶加热器朝向试验对象的一侧涂敷一层黄油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橡胶加热器适用面积较大且在墙体拐弯处的加热,热箱便于对建筑面积较小的墙体进行加热,热辐射式加热器便于对不适合与建筑表面接触的位置进行加热,以满足多种需求,黄油便于将硅橡胶加热器贴在试验对象上时,使得硅橡胶加热器紧密帖在试验对象上,减小试验对象与硅橡胶加热器之间的间隙,使得试验对象加热均匀。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五中对结果和温度变化每隔5-10分钟记录一次,每次记录相对应成像结果,操作者从中选出成像结果最清晰的为检测结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每段时间的检测结果比对,选出最清晰的图像为检测结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主动热源热红外成像检测外墙缺陷的检测系统,包括无人机、设置在无人机上的云台、固定于云台上的热红外成像仪以及设置在内墙体上的加热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装置对墙体进行加热,温度检测装置对墙体的温度进行检测,当加热装置对墙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启动无人机,使得无人机上的热红外成像仪对墙体进行照射,利用缺陷位置和正常结构之间存在温度差异的原理,能够使得无人机准确确定缺陷的位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装置为硅橡胶加热器,所述硅橡胶加热器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内墙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连接件将硅橡胶加热器与内墙可拆卸连接,便于在使用完加热装置后,拆卸加热装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设置在硅橡胶加热器中硅橡胶片朝向内墙体一侧的双面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面胶层方便将硅橡胶加热器中硅橡胶片贴到内墙体上,操作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设置在硅橡胶加热器中硅橡胶片上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穿设有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穿过硅橡胶加热器中硅橡胶片进入墙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螺钉将硅橡胶加热器固定在内墙体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装置为靠近内墙体放置或通过第二连接件贴在内墙体上的热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箱可以放置在内墙体一侧实现对内墙体的加热,此外通过第二连接件贴在内墙体上加快了内墙体上温度的升高速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设置在热箱朝向内墙体一侧的第一胶层或第二连接件为铰接设置在热箱背离内墙体一侧并将热箱抵触在内墙体上的支撑斜杆,所述支撑斜杆远离热箱的一端与地面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胶层将热箱贴在内墙体上,支撑斜杆将热箱抵触在内墙体上,使得热箱固定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装置为靠墙放置的热辐射式加热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辐射式加热器放置在内墙体上,便于内墙体的加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加热装置使室内空气中的温度远高于室外温度,当建筑外围护结构存在缺陷时,便在缺陷处产生温度异常,被热红外成像仪捕捉,热红外成像的效果较佳,且不受自然条件的约束,随时都能开展检测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用于体现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用于体现锁紧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用于体现热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的用于体现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的用于体现热辐射式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无人机;11、云台;12、热红外成像仪;13、硅橡胶加热器;14、温度检测装置;15、第一连接件;151、锁紧螺钉;152、连接孔;16、热箱;161、第二连接件;17、热辐射式加热器;2、内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采用主动热源热红外成像检测外墙缺陷方法,如图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试验对象的类型、大小确定加热装置,并将加热装置安装在相应位置;加热装置为硅橡胶加热器或热箱或热辐射式加热器,若在内墙面积大的情况下或在台阶型内墙或者拐角处,选用质地柔软的硅橡胶加热器,硅橡胶加热器中的硅橡胶片为带状的,便于与内墙体贴在一起。若在内墙面积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热箱或者热辐射式加热器。
将硅橡胶加热器通过双面胶层贴在试验对象的表面,在贴硅橡胶加热器之前在硅橡胶加热器朝向试验对象的一侧涂敷一层黄油层。黄油便于将硅橡胶加热器贴在试验对象上时,使得硅橡胶加热器紧密帖在试验对象上,减小试验对象与硅橡胶加热器之间的间隙,使得试验对象加热均匀。
步骤二,根据试验对象材质及当前所处环境选择合适的加热温度。此时温度由放置在试验对象上的温度检测装置测得,温度检测装置为PT1000温度传感器。PT1000温度传感器通过显示屏来显示测量的温度数据。
步骤三,待检测对象被加热至预设温度后,拆除加热装置,保留温度检测装置;记录短时降温过程,根据降温速度确定热红外成像仪扫描开始时间;步骤四,开始热红外成像仪扫描工作,同时记录持续时间内的检测对象的温度变化。
或步骤三中待检测对象被加热至预设温度后,不用拆除加热装置,先用热红外成像仪扫描,若扫描的结果可以,则继续扫描,节约了拆除加热装置的时间;若扫描结果不好,则按照之前步骤三中的拆除加热装置,使得内墙体冷却,此时墙体缺陷处与墙体的散热速度不同,使得墙体缺陷处与正常的墙体存在温差,便于热红外成像仪成像效果佳。
例如:工厂预制构件现场拼缝,试验过程为预加热拼缝相邻部位至80~100℃,加热完成后立即启动热红外成像仪扫描工作,看此时热红外成像仪采集的温度图像局部差异化是否明显,如不明显则采取降温措施,自然冷却外可以让风扇对预加热拼缝加热部位进行冷却,此时温度检测装置一直放置在靠近预加热拼缝加热部位,等待降温每15℃扫描一次并记录,至加热部位温度不高于非加热部位温度6℃为最后一次扫描;采取冷却措施加快了检测速度,提高了效率。
步骤五,根据成像结果和温度变化过程记录进行分析,对检测对象进行评价。在墙体冷却过程中,操作者对结果和温度变化进行记录,每次记录相对应成像结果,操作者从中选出成像结果最清晰的为检测结果。
利用缺陷位置和正常结构之间存在温度差异的原理,能够准确确定缺陷的位置,及时消除隐患。加热装置使室内空气中的温度远高于室外温度,当建筑外围护结构存在缺陷时,便在缺陷处产生温度异常,被热红外成像仪捕捉。关键是这种主动热源法,相对于靠太阳光等被动热源法产生室内外温差,优势在于,其一是放大了有用信号,解决了原本被干扰信号压制得难以分辨的有用信号,能够清楚地显示;其二不受自然条件的限止,这种方法不受建筑外围护结构不同方向因为阳光照射不均匀的影响;其三是不受时间的限制,不管晚上还是白天任何时间都能开展检测工作,使热红外成像在建筑检测方向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常规高效的检测手段。
实施例2:一种采用主动热源热红外成像检测外墙缺陷的检测系统,如图2,包括无人机1、设置在无人机1上的云台11、固定于云台11上的热红外成像仪12以及设置在内墙体2上的加热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14。温度检测装置14为放置在内墙体2上的PT1000温度传感器,且靠近检测位置。
如图2,加热装置为硅橡胶加热器13,如图3,硅橡胶加热器13通过第一连接件15与内墙体2连接,在施工时将若干硅橡胶加热器13中的硅橡胶片均匀的通过第一连接件15贴在内墙上,对内墙进行加热。
如图3,第一连接件15为设置在硅橡胶加热器13中硅橡胶片朝向内墙体2一侧的双面胶层,双面胶层一面贴附在硅橡胶片上,另一面贴附在内墙体2上,在使用时安装方便,不使用时将硅橡胶片从内墙体2撕下即可。
如图4,或第一连接件15为设置在硅橡胶加热器13中硅橡胶片上的连接孔152,连接孔152内穿设有锁紧螺钉151,锁紧螺钉151穿过硅橡胶加热器13中硅橡胶片进入墙体内。
如图5,或加热装置为靠近内墙体2放置或通过第二连接件161贴在内墙体2上的热箱16,热箱16放置在内墙体2的一侧也可对内墙体2进行加热,贴在内墙体2上对内墙体2加热速度加快,可根据需要合理选择热箱16的固定方式;如图5和图6,第二连接件161为设置在热箱16朝向内墙体2一侧的第一胶层或第二连接件161为铰接设置在热箱16背离内墙体2一侧并将热箱16抵触在内墙体2上的支撑斜杆,支撑斜杆远离热箱16的一端与地面抵触,此时支撑斜杆对热箱16提供支撑力。热箱16为无线式墙体传热系数现场检测装置中的加热箱16。
如图7,或加热装置为靠墙放置的热辐射式加热器17。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采用主动热源热红外成像检测外墙缺陷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试验对象的类型、大小确定加热装置,并将加热装置安装在相应位置;
步骤二,根据试验对象材质及当前所处环境选择合适的加热温度;
步骤三,待检测对象被加热至预设温度后,拆除加热装置,保留温度检测装置;记录短时降温过程,根据降温速度确定热红外成像仪扫描开始时间;
步骤四,开始热红外成像仪扫描工作,同时记录持续时间内的检测对象的温度变化;
步骤五,根据成像结果和温度变化过程记录进行分析,对检测对象进行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主动热源热红外成像检测外墙缺陷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加热装置为硅橡胶加热器或热箱或热辐射式加热器,将硅橡胶加热器通过双面胶层贴在试验对象的表面,在贴硅橡胶加热器之前在硅橡胶加热器朝向试验对象的一侧涂敷一层黄油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主动热源热红外成像检测外墙缺陷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五中对结果和温度变化每隔5-10分钟记录一次,每次记录相对应成像结果,操作者从中选出成像结果最清晰的为检测结果。
4.一种采用主动热源热红外成像检测外墙缺陷的检测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无人机(1)、设置在无人机(1)上的云台(11)、固定于云台(11)上的热红外成像仪(12)以及设置在内墙体(2)上的加热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主动热源热红外成像检测外墙缺陷的检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加热装置为硅橡胶加热器(13),所述硅橡胶加热器(13)通过第一连接件(15)与内墙体(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主动热源热红外成像检测外墙缺陷的检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件(15)为设置在硅橡胶加热器(13)中硅橡胶片朝向内墙体(2)一侧的双面胶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主动热源热红外成像检测外墙缺陷的检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件(15)为设置在硅橡胶加热器(13)中硅橡胶片上的连接孔(152),所述连接孔(152)内穿设有锁紧螺钉(151),所述锁紧螺钉(151)穿过硅橡胶加热器(13)中硅橡胶片进入墙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主动热源热红外成像检测外墙缺陷的检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加热装置为靠近内墙体(2)放置或通过第二连接件(161)贴在内墙体(2)上的热箱(1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用主动热源热红外成像检测外墙缺陷的检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连接件(161)为设置在热箱(16)朝向内墙体(2)一侧的第一胶层或第二连接件(161)为铰接设置在热箱(16)背离内墙体(2)一侧并将热箱(16)抵触在内墙体(2)上的支撑斜杆,所述支撑斜杆远离热箱(16)的一端与地面抵触。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主动热源热红外成像检测外墙缺陷的检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加热装置为靠墙放置的热辐射式加热器(17)。
CN201810619897.4A 2018-06-14 2018-06-14 采用主动热源热红外成像检测外墙缺陷方法及检测系统 Pending CN1088279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9897.4A CN108827972A (zh) 2018-06-14 2018-06-14 采用主动热源热红外成像检测外墙缺陷方法及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9897.4A CN108827972A (zh) 2018-06-14 2018-06-14 采用主动热源热红外成像检测外墙缺陷方法及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27972A true CN108827972A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42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19897.4A Pending CN108827972A (zh) 2018-06-14 2018-06-14 采用主动热源热红外成像检测外墙缺陷方法及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2797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3643A (zh) * 2020-01-02 2020-02-14 江苏方建质量鉴定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外墙保温钉的热红外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2051297A (zh) * 2020-08-31 2020-12-08 江苏方建质量鉴定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外墙保温钉检测的外墙加热装置
CN117470845A (zh) * 2023-11-10 2024-01-30 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件镀层鉴别方法及鉴别翻新绝缘子的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22046A1 (en) * 2005-03-31 2006-10-05 Atlas Material Testing Technology, L.L.C. Specimen heater and control system for accelerated weathering test apparatus
KR20090046393A (ko) * 2007-11-06 2009-05-11 한국표준과학연구원 초음파 공구혼 및 이를 이용한 적외선 열화상 비파괴검사시스템
CN101806762A (zh) * 2010-05-31 2010-08-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小温差条件下借助辅助热源识别热工缺陷的方法
CN102636313A (zh) * 2012-04-11 2012-08-15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红外热成像图像处理的渗漏源检测装置
CN104897720A (zh) * 2015-06-17 2015-09-09 四川大学 一种便于温控的传热系数评价用温度实时采集系统
CN104918008A (zh) * 2015-05-15 2015-09-16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封闭式火灾现场热源定位方法
CN105021416A (zh) * 2015-07-08 2015-11-04 浙江大学 建筑室内热扰试验模拟装置
CN205449851U (zh) * 2015-12-22 2016-08-10 徐州市宏达土木工程试验室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建筑门窗与墙体结合缺陷的红外热像检测系统
CN106018420A (zh) * 2016-07-05 2016-10-12 江苏方建质量鉴定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外墙空鼓缺陷的红外质量检测方法
CN106567518A (zh) * 2016-10-25 2017-04-19 惠州市英帝拉科技有限公司 装饰结构
CN206258943U (zh) * 2016-12-12 2017-06-16 上海知鲤振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成像和无人机超高层玻璃幕墙连接节点巡检系统
CN107202793A (zh) * 2017-05-16 2017-09-26 镇江市建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建筑外墙质量缺陷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22046A1 (en) * 2005-03-31 2006-10-05 Atlas Material Testing Technology, L.L.C. Specimen heater and control system for accelerated weathering test apparatus
KR20090046393A (ko) * 2007-11-06 2009-05-11 한국표준과학연구원 초음파 공구혼 및 이를 이용한 적외선 열화상 비파괴검사시스템
CN101806762A (zh) * 2010-05-31 2010-08-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小温差条件下借助辅助热源识别热工缺陷的方法
CN102636313A (zh) * 2012-04-11 2012-08-15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红外热成像图像处理的渗漏源检测装置
CN104918008A (zh) * 2015-05-15 2015-09-16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封闭式火灾现场热源定位方法
CN104897720A (zh) * 2015-06-17 2015-09-09 四川大学 一种便于温控的传热系数评价用温度实时采集系统
CN105021416A (zh) * 2015-07-08 2015-11-04 浙江大学 建筑室内热扰试验模拟装置
CN205449851U (zh) * 2015-12-22 2016-08-10 徐州市宏达土木工程试验室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建筑门窗与墙体结合缺陷的红外热像检测系统
CN106018420A (zh) * 2016-07-05 2016-10-12 江苏方建质量鉴定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外墙空鼓缺陷的红外质量检测方法
CN106567518A (zh) * 2016-10-25 2017-04-19 惠州市英帝拉科技有限公司 装饰结构
CN206258943U (zh) * 2016-12-12 2017-06-16 上海知鲤振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成像和无人机超高层玻璃幕墙连接节点巡检系统
CN107202793A (zh) * 2017-05-16 2017-09-26 镇江市建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建筑外墙质量缺陷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力强: "建筑外墙饰面层粘结质量红外热像无损检测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3643A (zh) * 2020-01-02 2020-02-14 江苏方建质量鉴定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外墙保温钉的热红外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0793643B (zh) * 2020-01-02 2020-08-28 江苏方建质量鉴定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外墙保温钉的热红外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2051297A (zh) * 2020-08-31 2020-12-08 江苏方建质量鉴定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外墙保温钉检测的外墙加热装置
CN112051297B (zh) * 2020-08-31 2024-01-26 江苏方建质量鉴定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外墙保温钉检测的外墙加热装置
CN117470845A (zh) * 2023-11-10 2024-01-30 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件镀层鉴别方法及鉴别翻新绝缘子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27972A (zh) 采用主动热源热红外成像检测外墙缺陷方法及检测系统
Beaudoin et al. Numerical system for infrared scanners and application to the subsurface control of materials by photothermal radiometry
CN106501314B (zh) 一种简便快捷检测钢管混凝土内部质量的方法
TW486568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uantitative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of metal airfoils using high resolution transient thermography
CN103808760B (zh) 混凝土结构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用热激励装置
Brown et al. Quantitative infrared thermography inspection for FRP applied to concrete using single pixel analysis
JPH10142179A (ja) 対象物内のきずの検出方法及び位置決め装置並びにディスプレイ
Tashan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parameters that influence the accuracy of bond defect detection in CFRP bonded specimens using IR thermography
EP3077802B1 (en) Thermographic inspection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JP2007178429A (ja) 絶縁塗膜の非破壊評価の装置
JPH0522175B2 (zh)
JPH09311029A (ja) トンネル壁面の剥離検出装置
US5886636A (en) Moisture detection and source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structures
ITRM20130381A1 (it) Dispositivo modulare per la diagnostica strutturale di materiali e strutture varie, mediante tecniche termografiche ad eccitazioni multiple.
Lin et al. Scanning laser in-depth heating infrared thermography for deep debonding of glass curtain walls structural adhesive
CN107014865A (zh) 建筑物外墙饰面固着力检测装置
CN106568801A (zh) 外保温墙体保温板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Ciocia et al. In-situ emissivity measurement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N106018418A (zh) 既有建筑幕墙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2213359A (zh) 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检测混凝土桥梁隐伏病害的研究方法
JP2001249052A (ja) 差分画像処理を用いた赤外線サーモグラフィー
JP7465698B2 (ja) 剥離診断装置
Grinzato et al. NDE of frescoes by infrared thermography and lateral heating
JPH0566209A (ja) 構造物の表面または内部欠陥の検知方法
WO2016157588A1 (ja) 非破壊検査装置及び非破壊検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