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20141B - 一种漂浮式通信中继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漂浮式通信中继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20141B
CN108820141B CN201810524385.XA CN201810524385A CN108820141B CN 108820141 B CN108820141 B CN 108820141B CN 201810524385 A CN201810524385 A CN 201810524385A CN 108820141 B CN108820141 B CN 1088201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motor
rotating shaft
fixed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243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20141A (zh
Inventor
熊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MINGZHU STEEL TOWER ENGINEE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Zonghe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Zonghe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Zonghe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243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201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20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201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201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201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04B7/15535Control of relay amplifier ga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漂浮式通信中继塔,包括支撑底板和修复平台,所述支撑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源,所述支撑底板的下表面与浮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板的下表面与固定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底板的上表面卡接有两个第一轴承,且两个第一轴承的内表面均套接有第一缠绕装置,第一缠绕装置的底端与锚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缠绕装置的顶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该漂浮式通信中继塔,通过第二电机、第二转轴、第二轴承、转辊、钢筋绳、支撑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共同作用,方便工作人员对该装置进行修复,不需要工作人员需要自己爬上爬下,省时省力,且更加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漂浮式通信中继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中继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漂浮式通信中继塔。
背景技术
通信,指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从广义上指需要信息的双方或多方在不违背各自意愿的情况下采用任意方法,任意媒质,将信息从某方准确安全地传送到另方。
我国地处太平洋西岸,近海海洋产业水域面积300多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达1.8万千米,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岛屿有6500多个,我国从事海洋行业的从业员约为400多万人,但长期以来海洋自然灾害和海难事故时有发生,无线电通信是船舶在海上唯一的通信联络保障手段,海上无线电通信与海上从业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近海海域航道由于距离基站较远,信号衰落严重,部分区域属于弱信号区或覆盖盲区,无线通信质量差,所以需要在海上修建漂浮式的通信中继塔,传统的漂浮式的通信中继塔,重心不稳,抗风浪能力较差,使用寿命受限,且不便于工作人员对通信中继塔进行修复。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漂浮式通信中继塔,解决了传统的漂浮式的通信中继塔使用寿命受限,且不便于工作人员对通信中继塔进行修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漂浮式通信中继塔,包括支撑底板和修复平台,所述支撑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源,所述支撑底板的下表面与浮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板的下表面与固定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卡接有两个第一轴承,且两个第一轴承的内表面均套接有第一缠绕装置,所述第一缠绕装置的底端与锚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缠绕装置的顶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机身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一固定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固定块的下表面均与保护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通过第一立柱与修复平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修复平台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修复平台的下表面与第二缠绕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缠绕装置的左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缠绕装置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缠绕装置的表面卡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转动装置啮合,所述转动装置卡接在第一壳体的右侧面,所述第二电机机身的下表面与第二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下表面与第一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板右侧面开设的滑槽内,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修复平台的下表面和支撑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和第二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壳体的右侧面设置有开关,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修复平台内壁的下表面与第二立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修复平台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且左侧太阳能电池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逆变器,所述修复平台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护栏,所述第二立柱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爬梯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立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信号接收发射器。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板的形状为圆碟状,所述支撑底板的内部填充有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且支撑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阻尼板,所述保护层的形状为圆碟状,所述保护层的内部填充有纤维强化塑料,且围绕支撑底板中心开设有四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为0.1米,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为抗老化聚烯烃塑料管。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与逆变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与电源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且开关的型号为LW5D-16万能转换开关,所述第一电机的型号为60YYJT变速正反转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型号为M560-402正反转电机。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均与支撑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固定板的相对面通过四个连接杆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固定板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锚绳固定环。
优选的,所述第一缠绕装置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开设有绕线槽,所述绕线槽的表面与锚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锚绳的另一端与锚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缠绕装置包括钢筋绳,所述钢筋绳的顶端与修复平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钢筋绳的底端与转辊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辊的左侧面与第二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左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与第一齿轮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左端与第三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左侧面与第一壳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漂浮式通信中继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漂浮式通信中继塔,通过第二电机、第二转轴、第二轴承、转辊、钢筋绳、支撑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共同作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转辊转动,转辊缠绕钢筋绳,使得支撑板向上运动,支撑板带动第二壳体向上运动,然后工作人员通过第二通孔爬上修复平台,然后工作人员通过爬梯可以对信号接收发射器进行修复,当修复完成后,工作人员爬下爬梯,然后通过第二通孔进入第二壳体内部,然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转辊转动,转辊缠绕钢筋绳,使得支撑板向下运动,支撑板带动第二壳体向下运动,方便工作人员对该装置进行修复,不需要工作人员需要自己爬上爬下,省时省力,且更加安全。
(2)、该漂浮式通信中继塔,通过第一电机、第一转轴、绕线槽、锚绳、锚、第一固定板和锚绳固定环的共同作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使得绕线槽放开锚绳,当锚绳的长度到达一定时,把锚固定在海底,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反向转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使得绕线槽缠绕锚绳,从而使得锚绳拉紧,然后把海底基座的锚绳穿过锚绳固定环,可以对第一固定板进行固定,能够对支撑底板进行固定,从而使得该装置更加稳定,使得该装置受风浪的影响较小,保证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受限。
(3)、该漂浮式通信中继塔,通过支撑底板、保护层和阻尼板的共同作用,支撑底板的内部填充有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使得该装置的浮力更强,避免了该装置的沉落,保护层的内部填充有纤维强化塑料,可以对支撑底板进行保护,防止了海水腐蚀和侵蚀支撑底板,保证了该装置的使用年限,且阻尼板使得该装置附近的海水更加平静,从而使得该装置更加稳定,避免了该装置的剧烈晃动,且本发明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支撑底板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C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底板、2保护层、3第一通孔、4浮垫、5固定装置、51第一固定板、52连接杆、53锚绳固定环、6第一轴承、7第一缠绕装置、71第一转轴、72绕线槽、73锚绳、8锚、9第一电机、10第一固定块、11第一立柱、12第二固定板、13修复平台、14第二缠绕装置、141钢筋绳、142转辊、143第二转轴、15第一齿轮、16转动装置、161第二齿轮、162第三转轴、163第三轴承、17第二轴承、18第二电机、19第二固定块、20第一壳体、21支撑板、22第一滑块、23滑槽、24第二壳体、25第二滑块、26开关、27第二通孔、28护栏、29太阳能电池板、30第二立柱、31爬梯、32信号接收发射器、33电源、34阻尼板、35逆变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漂浮式通信中继塔,包括支撑底板1和修复平台13,支撑底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层2,支撑底板1的形状为圆碟状,通过设置支撑底板1,支撑底板1的内部填充有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使得该装置的浮力更强,避免了该装置的沉落,且支撑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阻尼板34,保护层2的形状为圆碟状,通过设置保护层2,保护层2的内部填充有纤维强化塑料,可以对支撑底板1进行保护,防止了海水腐蚀和侵蚀支撑底板1,保证了该装置的使用年限,且围绕支撑底板1中心开设有四个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的直径为0.1米,通过设置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的孔壁为抗老化聚烯烃塑料管,避免了因第一通孔3老化而导致第一通孔3排水效果较差的情况,从而避免了保护层2表面积水的情况,保护层2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源33,太阳能电池板29的输出端与逆变器35的输入端电连接,逆变器35的输出端与电源33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源33的输出端与开关26的输入端电连接,开关26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18的输入端电连接,支撑底板1的下表面与浮垫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浮垫4,对该装置起到支撑浮力的作用,避免了该装置的下沉,从而实现该装置的漂浮,支撑底板1的下表面与固定装置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装置5包括第一固定板51,且第一固定板5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固定板51的上表面均与支撑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固定板51的相对面通过四个连接杆52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51,且两个第一固定板51之间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杆52,使得第一固定板51更加稳定,使得支撑底板1更加稳定,从而使得该装置更加稳定,且两个第一固定板51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锚绳固定环53,通过设置锚绳固定环53,且锚绳固定环53的数量为若干个,可以与海底基座的锚绳进行绑接,使得第一固定板51更加稳定,使得支撑底板1更加稳定,从而使得该装置更加稳定。
支撑底板1的上表面卡接有两个第一轴承6,通过设置第一轴承6,使得第一转轴71的转动更加稳定,从而使得绕线槽72对锚绳73的缠绕更加稳定,且两个第一轴承6的内表面均套接有第一缠绕装置7,第一缠绕装置7包括第一转轴71,第一转轴71的顶端与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的型号为60YYJT变速正反转电机,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轴71转动,从而使得绕线槽72放开锚绳73,当锚绳73的长度到达一定时,把锚8固定在海底,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反向转动,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轴71转动,从而使得绕线槽72缠绕锚绳73,从而使得锚绳73拉紧,从而使得该装置更加稳定,使得该装置受风浪的影响较小,保证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受限,第一转轴71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承6,第一转轴71的表面开设有绕线槽72,通过设置绕线槽72,对锚绳73缠绕的时候更加有序,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锚绳73进行缠绕,绕线槽72的表面与锚绳73的一端固定连接,锚绳73的另一端与锚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锚绳73和锚8,能够对支撑底板1进行固定,从而使得该装置更加稳定,使得该装置受风浪的影响较小,第一缠绕装置7的底端与锚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缠绕装置7的顶端与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电机9机身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一固定块10的相对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10,且第一固定块10的形状为L形,避免了第一电机9机身的转动,使得第一电机9输出轴的转动更加稳定,从而对锚绳73的缠绕更加稳定,且两个第一固定块10的下表面均与保护层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底板1的上表面通过第一立柱11与修复平台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修复平台13,方便工作人员在对该装置进行修复的时候有停留的地方,且便于工作人员存放修复使用的工具,方便工作人员维修工作的进行,修复平台13内壁的下表面与第二立柱3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修复平台13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29,且左侧太阳能电池板2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逆变器35,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29,能够更好的利用光能,通过设置电源33,使得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18可以更好的用电进行工作,修复平台13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护栏28,通过设置护栏28,避免了工作人员从高空掉落,保护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第二立柱30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爬梯31的相对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爬梯31,工作人员通过爬梯31可以对信号接收发射器32进行修复,方便工作人员修复工作的进行,第二立柱3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信号接收发射器32。
修复平台13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27,通过设置第二通孔27,当第二壳体24上升到一定位置时,方便工作人员从第二通孔27爬上修复平台13,修复平台13的下表面与第二缠绕装置14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缠绕装置14包括钢筋绳141,钢筋绳141的顶端与修复平台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钢筋绳141的底端与转辊142的表面固定连接,转辊142的左侧面与第二转轴143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二转轴143的左端与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电机18,第二电机18的型号为M560-402正反转电机,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带动第二转轴143转动,第二转轴143带动转辊142转动,转辊142缠绕钢筋绳141,使得支撑板21向上运动,支撑板21带动第二壳体24向上运动,然后工作人员通过第二通孔27爬上修复平台13,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信号接收发射器32进行修复,第二转轴143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17,通过设置第二轴承17,使得第二转轴143的转动更加稳定,使得转辊142对钢筋绳141的缠绕更加稳定,从而使得第二壳体24的升降运动更加稳定,第二转轴143的外表面与第一齿轮1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第二缠绕装置14的左端与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缠绕装置14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17,第二缠绕装置14的表面卡接有第一齿轮15,第一齿轮15与转动装置16啮合,转动装置16包括第二齿轮161,第二齿轮161和第一齿轮15啮合,第二齿轮161的左端与第三转轴162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三转轴162的表面套接有第三轴承163,通过第三转轴162、第三轴承163和第二齿轮161的共同作用,使得第一齿轮15的转动更加稳定,使得第二转轴143的转动更加稳定,使得转辊142对钢筋绳141的缠绕更加稳定,从而使得第二壳体24的升降运动更加稳定,且对第二转轴143起到支撑作用,第三轴承163的左侧面与第一壳体20的右侧面固定连接,转动装置16卡接在第一壳体20的右侧面,第二电机18机身的下表面与第二固定块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固定块19,防止了第二电机18机身的转动,使得第二电机18输出轴的转动更加稳定,使得第二转轴143的转动更加稳定,从而使得转辊142的转动更加稳定,第二固定块19的下表面与第一壳体20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壳体20的上表面与支撑板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2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22,第一滑块22滑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板12右侧面开设的滑槽23内,通过设置第一滑块22和滑槽23,且第一滑块22为T型滑块,滑槽23为T型滑槽,避免了支撑板21的转动,避免了第二壳体24的转动,从而使得第二壳体24的升降运动更加稳定,第二固定板1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修复平台13的下表面和支撑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21的上表面和第二壳体2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壳体2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25,第二壳体24的右侧面设置有开关26,通过设置开关26,使得工作人员对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18工作状态的操控更加方便,且开关26的型号为LW5D-16万能转换开关,第二滑块25滑动连接在滑槽23内。
使用时,当对该装置进行安装的时候,首先工作人员对控制开关26,使得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转动,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轴71转动,从而使得绕线槽72放开锚绳73,当锚绳73的长度到达一定时,工作人员控制开关26,使得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停止转动,然后工作人员把锚8固定在海底,然后工作人员控制开关26,使得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反向转动,当锚绳73拉紧时,工作人员控制开关26,使得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停止转动,然后工作人员把海底基座的锚绳穿过锚绳固定环53,可以对第一固定板51进行固定,当需要对该装置进行修复的时候,工作人员站在第二壳体24的内部,然后工作人员控制开关26,使得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转动,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带动第二转轴143转动,第二转轴143带动转辊142转动,转辊142缠绕钢筋绳141,使得支撑板21向上运动,支撑板21带动第二壳体24向上运动,当运动到合适位置时,工作人员控制开关26,使得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停止转动,然后工作人员通过第二通孔27爬上修复平台13,然后工作人员通过爬梯31可以对信号接收发射器32进行修复。
综上可得,该漂浮式通信中继塔,通过第二电机18、第二转轴143、第二轴承17、转辊142、钢筋绳141、支撑板21、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24的共同作用,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带动第二转轴143转动,第二转轴143带动转辊142转动,转辊142缠绕钢筋绳141,使得支撑板21向上运动,支撑板21带动第二壳体24向上运动,然后工作人员通过第二通孔27爬上修复平台13,然后工作人员通过爬梯31可以对信号接收发射器32进行修复,当修复完成后,工作人员爬下爬梯31,然后通过第二通孔27进入第二壳体24内部,然后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带动第二转轴143转动,第二转轴143带动转辊142转动,转辊142缠绕钢筋绳141,使得支撑板21向下运动,支撑板21带动第二壳体24向下运动,方便工作人员对该装置进行修复,不需要工作人员需要自己爬上爬下,省时省力,且更加安全。
同时,该漂浮式通信中继塔,通过第一电机9、第一转轴71、绕线槽72、锚绳73、锚8、第一固定板51和锚绳固定环53的共同作用,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轴71转动,从而使得绕线槽72放开锚绳73,当锚绳73的长度到达一定时,把锚8固定在海底,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反向转动,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轴71转动,从而使得绕线槽72缠绕锚绳73,从而使得锚绳73拉紧,然后把海底基座的锚绳穿过锚绳固定环53,可以对第一固定板51进行固定,能够对支撑底板1进行固定,从而使得该装置更加稳定,使得该装置受风浪的影响较小,保证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受限。
同时,该漂浮式通信中继塔,通过支撑底板1、保护层2和阻尼板34的共同作用,支撑底板1的内部填充有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使得该装置的浮力更强,避免了该装置的沉落,保护层2的内部填充有纤维强化塑料,可以对支撑底板1进行保护,防止了海水腐蚀和侵蚀支撑底板1,保证了该装置的使用年限,且阻尼板34使得该装置附近的海水更加平静,从而使得该装置更加稳定,避免了该装置的剧烈晃动,且本发明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漂浮式通信中继塔,包括支撑底板(1)和修复平台(13),所述支撑底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层(2),所述保护层(2)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源(33),所述支撑底板(1)的下表面与浮垫(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板(1)的下表面与固定装置(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板(1)的上表面通过第一立柱(11)与修复平台(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布于支撑底板(1)两侧的两个第一电机(9),每个所述第一电机(9)机身的两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一固定块(10)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固定块(10)的下表面均与保护层(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板(1)上表面对应于第一电机(9)的位置处各卡接有一个第一轴承(6),所述第一轴承(6)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支撑底板(1)所在平面,所述两个第一轴承(6)各承接一个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输出轴的轴线与第一轴承(6)的转动轴线重合,同样垂直于支撑底板(1)所在平面,两个第一轴承(6)的内表面均套接有第一缠绕装置(7),所述第一缠绕装置(7),包括第一转轴(71),所述第一转轴(71)的顶端与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二者相连垂直穿设于支撑底板(1),所述第一转轴(71)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承(6),所述第一缠绕装置(7)还包括锚绳(73),所述锚绳(73)的一端固定于第一转轴(71)上,另一端与锚(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锚绳(73)横向缠绕于第一转轴(71);所述修复平台(13)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27),所述修复平台(13)的下表面与第二缠绕装置(1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缠绕装置(14)的左端与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缠绕装置(14)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17),所述第二缠绕装置(14)的表面卡接有第一齿轮(15),所述第一齿轮(15)与转动装置(16)啮合,所述转动装置(16)卡接在第一壳体(20)的右侧面,所述第二电机(18)机身的下表面与第二固定块(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19)的下表面与第一壳体(20)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20)的上表面与支撑板(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22),所述第一滑块(22)滑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板(12)右侧面开设的滑槽(23)内,所述第二固定板(1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修复平台(13)的下表面和支撑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1)的上表面和第二壳体(2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25),所述第二壳体(24)的右侧面设置有开关(26),所述第二滑块(25)滑动连接在滑槽(23)内;所述转动装置(16)包括第二齿轮(161),所述第二齿轮(161)和第一齿轮(15)啮合,可以对第二缠绕装置(14)提供侧向支撑;所述第二缠绕装置(14)包括钢筋绳(141),所述钢筋绳(141)的顶端与修复平台(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钢筋绳(141)的底端与转辊(142)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辊(142)的左侧面与第二转轴(143)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43)的左端与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43)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17),所述第二转轴(143)的外表面与第一齿轮(1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12)和所述钢筋绳(141)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21)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通信中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平台(13)内壁的下表面与第二立柱(3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修复平台(13)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29),且左侧太阳能电池板(2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逆变器(35),所述修复平台(13)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护栏(28),所述第二立柱(30)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爬梯(31)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立柱(3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信号接收发射器(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通信中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的形状为圆碟状,所述支撑底板(1)的内部填充有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且支撑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阻尼板(34),所述保护层(2)的形状为圆碟状,所述保护层(2)的内部填充有纤维强化塑料,且围绕支撑底板(1)中心开设有四个第一通孔(3),所述第一通孔(3)的直径为0.1米,所述第一通孔(3)的孔壁为抗老化聚烯烃塑料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漂浮式通信中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9)的输出端与逆变器(35)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逆变器(35)的输出端与电源(3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源(33)的输出端与开关(26)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26)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18)的输入端电连接,且开关(26)的型号为LW5D-16万能转换开关,所述第一电机(9)的型号为60YYJT变速正反转电机,所述第二电机(18)的型号为M560-402正反转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通信中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第一固定板(51),且第一固定板(5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固定板(51)的上表面均与支撑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固定板(51)的相对面通过四个连接杆(52)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固定板(51)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锚绳固定环(5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通信中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缠绕装置(7)包括第一转轴(71),所述第一转轴(71)的顶端与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71)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承(6),所述第一转轴(71)的表面开设有绕线槽(72),所述绕线槽(72)的表面与锚绳(7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锚绳(73)的另一端与锚(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式通信中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16)包括第二齿轮(161),所述第二齿轮(161)和第一齿轮(15)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61)的左端与第三转轴(162)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162)的表面套接有第三轴承(163),所述第三轴承(163)的左侧面与第一壳体(20)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CN201810524385.XA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漂浮式通信中继塔 Active CN1088201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24385.XA CN108820141B (zh)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漂浮式通信中继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24385.XA CN108820141B (zh)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漂浮式通信中继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20141A CN108820141A (zh) 2018-11-16
CN108820141B true CN108820141B (zh) 2021-08-06

Family

ID=64146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24385.XA Active CN108820141B (zh)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漂浮式通信中继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201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7732B (zh) * 2018-11-21 2023-09-29 泰州市柯普尼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远洋网络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5823A (zh) * 2012-12-29 2013-03-20 沈阳玄同科技有限公司 近海漂浮式通信中继塔
CN103764531A (zh) * 2011-08-26 2014-04-30 通力股份公司 驱动单元、电梯以及用于驱动电梯的方法
CN105691555A (zh) * 2016-03-15 2016-06-22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海洋通信系统
CN205524845U (zh) * 2016-04-12 2016-08-31 浙江英特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卫星通信智能终端
CN106005294A (zh) * 2016-06-18 2016-10-12 青岛迪玛尔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主浮体及水面浮动式光伏发电组件
CN107380352A (zh) * 2017-09-05 2017-11-24 任勇 漂浮式通信中继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016315U (zh) * 2017-08-01 2018-02-16 苏州德奥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进行观光的加装电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4531A (zh) * 2011-08-26 2014-04-30 通力股份公司 驱动单元、电梯以及用于驱动电梯的方法
CN102975823A (zh) * 2012-12-29 2013-03-20 沈阳玄同科技有限公司 近海漂浮式通信中继塔
CN105691555A (zh) * 2016-03-15 2016-06-22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海洋通信系统
CN205524845U (zh) * 2016-04-12 2016-08-31 浙江英特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卫星通信智能终端
CN106005294A (zh) * 2016-06-18 2016-10-12 青岛迪玛尔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主浮体及水面浮动式光伏发电组件
CN107380352A (zh) * 2017-09-05 2017-11-24 任勇 漂浮式通信中继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20141A (zh) 2018-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35438B (zh) 一种升降式潜标装置
CN101415939B (zh) 发电机组
KR20180004188A (ko) 조력 에너지 변환 및 발전용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347425B2 (en) Offshore floating barge to support sustainable power generation
CN102878007B (zh) 超大型水力发电站
CN104769275A (zh) 使用水流能量的无底杯式水力转换装置
WO2016161928A1 (zh) 一种浮体单元及组合式水上平台
CN209441558U (zh) 一种小型多功能海洋环境监测浮标平台
CN104802952A (zh) 软质浮体单元及基于该浮体单元的管线杆、发电站和充气模型
CN101493078A (zh) 海上发电平台单元机组
CN108820141B (zh) 一种漂浮式通信中继塔
CN110594081A (zh) 一种波浪能发电系统
CN111942533A (zh) 一种三立柱型式海上风力发电平台系统
CN204713370U (zh) 一种新型海洋浮标
CN108385626A (zh) 超大型水力发电站
CN201730776U (zh) 可升降式风力发电机塔架
CN203199154U (zh) 抗风浪海洋剖面监测浮标
CN102975823B (zh) 近海漂浮式通信中继塔
FI67110C (fi) Foerfarande foer tillverking av stora iskroppar
JP6721886B2 (ja) 浮体支持軸の軸構造および該浮体支持軸の軸構造を備えた水上発電装置
CN101344063B (zh) 一种悬浮式潮涌发电站
CN110924366B (zh) 一种超大型水力发电站
WO2022256948A1 (zh) 造价低工期短的轻型长距离跨海智能永久铁路公路浮桥
KR20150068924A (ko) 조류 발전 장치
CN212951052U (zh) 一种三立柱型式海上风力发电平台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08

Address after: Room 1401, Building C, Huaqiang Square, Jinghu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uhu superk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241000 Building 3, Building 4, Service Outsourcing Industrial Park, Yijiang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uhu longitudinal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0

Address after: 241000 Building 3, Building 4, Service Outsourcing Industrial Park, Yijiang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UHU ZONGHE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401, Building C, Huaqiang Square, Jinghu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UHU CHAOKE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0

Address after: 231100 Meichong Lake Road South, Shuangdun Town, Changfeng County,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MINGZHU STEEL TOWER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41000 Building 3, Building 4, Service Outsourcing Industrial Park, Yijiang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U ZONGHE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