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8376A - 一种无帽螺杆扳手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帽螺杆扳手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18376A
CN108818376A CN201810687869.6A CN201810687869A CN108818376A CN 108818376 A CN108818376 A CN 108818376A CN 201810687869 A CN201810687869 A CN 201810687869A CN 108818376 A CN108818376 A CN 1088183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rench portion
hole
screw rod
spanner
wre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878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18376B (zh
Inventor
张宏基
葛媛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u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u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6878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183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18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8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183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83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3/00Spanners; Wrenches
    • B25B13/48Spanners; Wrenches for special purp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3/00Spanners; Wrenches
    • B25B13/58Jaw attach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帽螺杆扳手及使用方法,包括第一扳手部、第二扳手部和第三扳手部,第二扳手部为二阶台阶轴结构,其中,第一扳手部套装在第二扳手部的小端上,第三扳手部装卡在第二扳手部的大端内,具体地:第一扳手部的一端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套装在第二扳手部的小端上;同时该端部的中心形成有中心立柱,中心立柱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第二扳手部的小端开设有第一圆孔,中心立柱伸至第一圆孔内;第二扳手部的大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三扳手部装卡在该通孔内;第三扳手部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通孔相通;同时,第二扳手部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三扳手部进行限位的限位块;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只需要单人操作,且只用一个扳手就可以很方便的将无帽螺杆从螺纹孔中拧入和拧出。

Description

一种无帽螺杆扳手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帽螺杆扳手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无帽螺杆,也就是没有螺帽的光螺杆,这种螺杆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例如机加领域的工装夹具中常常会用到。在螺纹较松的情况下,无帽螺杆的拧进拧出可以直接用手而不需要工具,但是如果螺杆跟螺纹孔配合比较紧,或者螺杆、螺纹发生轻微变形、磨损、生锈,就很难用手拧出来了。这种情况下常用的办法是使用两个螺母对顶,但是由于对顶拧螺母的施力特点,操作起来通常需要两个人以及两个扳手,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帽螺杆扳手及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对于无帽螺杆与螺纹孔配合紧密时,采用两个螺母对顶的方式将无帽螺杆拧出时,存在需要两个人及两个扳手拧出进而非常不便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帽螺杆扳手,包括第一扳手部、第二扳手部和第三扳手部,第二扳手部为二阶台阶轴结构,其中,第一扳手部套装在第二扳手部的小端上,第三扳手部装卡在第二扳手部的大端内,具体地:
第一扳手部的一端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套装在第二扳手部的小端上;同时该端部的中心形成有中心立柱,中心立柱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
第二扳手部的小端开设有第一圆孔,中心立柱伸至第一圆孔内;
第二扳手部的大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三扳手部装卡在该通孔内;
第三扳手部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通孔相通;
同时,第二扳手部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三扳手部进行限位的限位块。
优选地,环形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第二扳手部的小端上开设有第一外螺纹,第一扳手部和第二扳手部通过环形槽上的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配合实现螺纹连接。
优选地,环形槽的深度小于中心立柱的轴向长度;第二扳手部小端的长度与中心立柱的轴向长度相等;第一圆孔的直径大于中心立柱的直径。
优选地,第二扳手部的大端上开设的内孔包括自与小端连接处开始依次为第二圆孔、正六边形孔和第三圆孔,其中,第二圆孔的直径大于正六边形孔的外接圆的直径;第三圆孔的直径小于正六边形孔的内接圆的直径。
优选地,第三扳手部包括二阶台阶轴结构,第一台阶轴的直径小于第二台阶轴的直径,且第一台阶轴和第二台阶轴之间设置有正六边形结构的凸起结构;其中,当凸起结构与正六边形孔相配合时,第一台阶轴装卡在第二圆孔内;第二台阶轴装卡在第三圆孔内;
第三扳手部第二台阶轴的外侧壁上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限位块安装槽,限位块装卡在限位块安装槽内,同时,限位块安装槽内设置有铰接轴。
优选地,第二扳手部的大端外侧壁的下端开设有侧壁竖槽,侧壁竖槽沿第二扳手部的大端的轴向方向开设,且侧壁竖槽与限位块安装槽相通;
第二扳手部的大端外侧壁的下端还开设有弹簧扣安装槽,弹簧扣安装槽内装卡有用于对限位块进行锁死或释放的弹簧锁扣,其中,弹簧扣安装槽沿第二扳手部的大端的周向方向开设,且弹簧扣安装槽和侧壁竖槽相交。
优选地,弹簧锁扣包括圆弧结构的锁体,所述锁体装卡在弹簧锁扣安装槽内;锁体一端的端部开设有圆弧结构的安装孔,安装孔配合连接有弧状圆杆,弧状圆杆上套装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弹簧锁扣安装槽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锁体连接。
优选地,限位块为长方体结构,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一端开设有铰接轴孔,所述铰接轴孔与铰接轴相配合;同时,基体的另一端开设有抠槽。
一种无帽螺杆扳手的使用方法,将螺杆从螺纹孔中拧出来时:
将限位块打开,将第三扳手部上的第二螺纹孔对准待拧出的螺杆,顺时针转动扳手,直至第三扳手部进入到第二扳手部内;继续拧入螺杆,直至螺杆完全拧入第一扳手部上的第一螺纹孔内;
之后再逆时针转动扳手,第二扳手部逐渐拧入环形槽内,使得第三扳手部与第一扳手部的接触面发生对顶,在对顶作用下,第三扳手部与第二扳手部之间的轴向挤压力传递到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螺杆螺纹的接触面上,继续逆时针转动扳手,直至螺杆从与之配合的螺纹中拧出来。
优选地,将螺杆拧入螺纹孔时:
将限位块打开,将第三扳手部上的第二螺纹孔对准待拧出的螺杆,顺时针转动扳手,直至第三扳手部进入到第二扳手部内;继续拧入螺杆,直至螺杆完全拧入第一扳手部上的第一螺纹孔内;
之后再逆时针转动扳手,第二扳手部逐渐拧入环形槽内,使得第三扳手部与第一扳手部的接触面发生对顶,之后再顺时针转动扳手,通过第一扳手部将螺杆拧入目标螺纹孔中;
之后将限位块关闭,然后逆时针转动扳手,扳手带动第二扳手部转动,此时,第三扳手部保持原位不动,继续转动,第二扳手部拧入环形槽中,通过第二扳手部带动第一扳手部逆时针转动,对顶随即解除;继续逆时针转动扳手,直至整个扳手从螺杆上完全旋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帽螺杆扳手,在拧出无帽螺杆时,首先通过限位块实现对第三扳手部进行限位,第三扳手部上的第二螺纹通孔拧进无帽螺杆,直至第一扳手部上的第一螺纹通孔也完全拧入螺杆,继续拧入,使得第二扳手部上的第一外螺纹逐渐拧入环形槽内,此时,第三扳手部和第一扳手部发生对顶,在对顶作用下,继续拧入能够将螺杆从与之配合的螺纹中拧出来,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只需要单人操作,且只用一个扳手就可以很方便的将无帽螺杆从螺纹孔中拧入和拧出。
进一步的,环形槽的深度小于中心立柱的轴向长度;第二扳手部小端的长度与中心立柱的轴向长度相等;第一圆孔的直径大于中心立柱的直径,便于中心立柱的安装。
进一步的,弹簧锁扣在弧状圆杆的约束下和弹簧的弹性推力下,可沿弧形弹簧锁扣安装槽运动,进而通过拉柄以推拉方式实现对限位块的锁死与释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无帽螺杆扳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无帽螺杆扳手头部的主视图;
图3是第一扳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扳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二扳手部的剖视图;
图6是第三扳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A-A剖视图;
图8是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弹簧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无帽螺杆扳手头部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1、第一扳手部 101、棘轮 102、环形槽 103、中心立柱 104、第一螺纹孔 2、第二扳手部 201、第一外螺纹 202、侧壁竖槽 203、弹簧锁扣安装槽 204、第二圆孔 205、正六边形孔 206、第三圆孔 207、第一圆孔 3、第三扳手部 301、第二台阶轴 302、第二螺纹孔303、限位块安装槽 304、铰接轴 305、第一台阶轴 306、凸起结构 4、弹簧锁扣 401、拉柄402、锁体 403、安装孔 5、限位块 501、基体 502、抠槽 503、铰接轴孔 6、把手 7、扳手孔8、棘爪 9、凸台 1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帽螺杆扳手,包括第一扳手部1、第二扳手部2和第三扳手部3,其中,第一扳手部1和第二扳手部2连接,第三扳手部3装卡在第二扳手部2内。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扳手部1为圆柱形结构,第一扳手部1的一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槽102,使得第一扳手部1的中心形成有中心立柱103;所述中心立柱103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04。
所述环形槽102的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
第一扳手部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棘轮101;同时,环形槽102的深度小于中心立柱103的轴向长度。
如图4、图5所示,第二扳手部2为二阶台阶轴结构,其小端上开设有第一外螺纹201,所述第一外螺纹201与环形槽102上的内螺纹相配合,且小端的长度大于环形槽102的深度;小端的中心还开设有第一圆孔207,所述第一圆孔207的直径大于中心立柱103的直径,便于安装。
大端上自与小端的连接处开始依次开设有第二圆孔204、正六边形孔205和第三圆孔206,其中,第二圆孔204的直径大于正六边形孔205的外接圆的直径;第三圆孔206的直径小于正六边形孔205的内接圆的直径。
大端的外侧壁的下端开设有侧壁竖槽202和弹簧扣安装槽203,其中,侧壁竖槽202沿大端的轴向方向开设,弹簧扣安装槽203沿大端的周向方向开设,且侧壁竖槽202和弹簧扣安装槽203相交。
如图6、图7所示,第三扳手部3包括二阶台阶轴结构,第一台阶轴305的直径小于第二台阶轴301的直径,且第一台阶轴305和第二台阶轴301之间设置有正六边形结构的凸起结构306。
第二台阶轴的外侧壁上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限位块安装槽303,所述限位块安装槽303内安装有铰接轴304,所述铰接轴304的轴向方向与限位块安装槽303的轴向方向互相垂直;限位块安装槽303与侧壁竖槽202相通。
同时,第三扳手部3的中心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02。
如图8所示,限位块5为长方体结构,且装卡在限位块安装槽303内;具体包括基体501,所述基体501的一端开设有铰接轴孔503,所述铰接轴孔503与铰接轴304相配合;同时,基体501的另一端开设有抠槽502,便于使用扳手时从限位块安装槽303中将限位块5抠出。
如图9、图10所示,弹簧锁扣4包括圆弧结构的锁体402,锁体402的一端端部开设有圆弧结构的安装孔403,所述锁体402装卡在弹簧锁扣安装槽203内,安装孔403配合连接有弧状圆杆208,弧状圆杆208上套装有弹簧10,弹簧10的一端与弹簧锁扣安装槽203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锁体402连接,弹簧锁扣4在弧状圆杆208的约束下和弹簧10的弹性推力下,可沿弧形弹簧锁扣安装槽203运动,进而通过锁体402上的拉柄401以推拉方式实现对限位块5的锁死与释放。
如图1所示,在把手6上还设有梅花扳手孔7,这样一来,对于外六角螺帽螺杆也同样适用。
拧出螺杆实施例:
以无帽螺杆的旋向为正旋也就是顺时针为例,当需要将螺杆从螺纹孔中拧出来时:
原始状态下,第三扳手部3上的正六边形凸台306装夹在第二扳手部2上的正六边形孔205内;
当限位块5打开(即从限位块安装槽303内抠出)且通过弹簧锁扣4锁死时,此时弹簧10为初始状态,第三扳手部3能够沿第二扳手部2上的内孔上下移动,此时,将第三扳手部3上的第二螺纹孔302对准待拧出的螺杆,顺时针转动扳手把手6拧入,此时,由于棘爪8对第一扳手部1施力,第一扳手部1会跟随把手6转动,继续转动把手6,第三扳手部3进入到第二扳手部2内;继续拧入螺杆,直至第一扳手部1上的第一螺纹孔104也完全拧入螺杆,之后再逆时针转动把手6,此时棘爪8转动方向反向,不再对第一板手部1施力,而第二扳手部2相对于第一扳手部1逆时针转动,这个转动方向跟环形槽102的侧壁上开设的内螺纹、第二扳手部2上的第一外螺纹201的旋向相同,第二扳手部2上的第一外螺纹201逐渐拧入环形槽102内,使得第三扳手部3与第一扳手部1的接触面发生对顶,同时由于对顶面有脂润滑,环形槽102与第一外螺纹201之间也有润滑,相比于对顶面的摩擦力引起第一扳手部1转动而言,第一外螺纹201拧入环形槽102要容易许多,因此对顶效果会越来越好,在对顶作用下,第三扳手部3与第二扳手部2之间的轴向挤压力传递到第一螺纹孔104、第二螺纹孔302与螺杆螺纹的接触面上,使得整个扳手相对螺杆发生转动的摩擦力加大,直至不能发生相对转动,此时只要继续逆时针转动扳手,就可以将螺杆从与之配合的螺纹中拧出来。
拧入螺杆实施例:
拧入螺杆的前期步骤跟拧出是一样的,即先顺时针再逆时针转动扳手把手6,等待对顶效果出现之后,再顺时针转,此时棘爪8转动方向换向,再次对第一扳手部1施加顺时针的转动力矩,由于对顶效果已经出现,只要第一扳手部1顺时针转动就可以将螺杆拧入目标螺纹孔。
使用完之后将扳手从螺杆上旋出实施例:
扳手与螺杆分开需要解除第一扳手部1与第三扳手部3的对顶,解除对顶时,只需要打开所述弹簧锁扣4,使所述限位块5关闭(即将限位块5装卡在限位块安装槽303内),即完成弹簧锁扣4对限位块5的释放;
然后逆时针转动扳手的把手6,由于此时限位块5不再起作用,因此把手6只能带动第二扳手部2转动,第三扳手部3不再跟随转动从而原位不动,随着第二扳手部2的转动,第一外螺纹201慢慢拧入环形槽102,又因为第一外螺纹201的长度比环形槽102长,因此拧到底之后,第二扳手部2会开始带动第一扳手部1逆时针转动,对顶随即解除。
继续逆时针转动把手6,第一扳手部1与第三扳手部3的接触面开始分开,直至第三扳手部3的凸起结构306落入第二扳手部2的正六边形孔205中,此时,由于凸起结构306与第正六边形孔205之间是正六边形柱面配合,第二扳手部2开始带动第三扳手部3逆时针转动,直至整个扳手从螺杆上完全旋出。

Claims (10)

1.一种无帽螺杆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扳手部(1)、第二扳手部(2)和第三扳手部(3),第二扳手部(2)为二阶台阶轴结构,其中,第一扳手部(1)套装在第二扳手部(2)的小端上,第三扳手部(3)装卡在第二扳手部(2)的大端内,具体地:
第一扳手部(1)的一端开设有环形槽(102),所述环形槽(102)套装在第二扳手部(2)的小端上;同时该端部的中心形成有中心立柱(103),中心立柱(103)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104);
第二扳手部(2)的小端开设有第一圆孔(207),中心立柱(103)伸至第一圆孔(207)内;
第二扳手部(2)的大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三扳手部(3)装卡在该通孔内;
第三扳手部(3)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302),所述第一螺纹通孔(104)和第二螺纹通孔(302)相通;
同时,第二扳手部(2)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三扳手部(3)进行限位的限位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帽螺杆扳手,其特征在于,环形槽(102)的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第二扳手部的小端上开设有第一外螺纹(201),第一扳手部(1)和第二扳手部(2)通过环形槽上的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201)配合实现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帽螺杆扳手,其特征在于,环形槽(102)的深度小于中心立柱(103)的轴向长度;第二扳手部(2)小端的长度与中心立柱(103)的轴向长度相等;第一圆孔(207)的直径大于中心立柱(103)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帽螺杆扳手,其特征在于,第二扳手部(2)的大端上开设的内孔包括自与小端连接处开始依次为第二圆孔(204)、正六边形孔(205)和第三圆孔(206),其中,第二圆孔(204)的直径大于正六边形孔(205)的外接圆的直径;第三圆孔(206)的直径小于正六边形孔(205)的内接圆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帽螺杆扳手,其特征在于,第三扳手部(3)包括二阶台阶轴结构,第一台阶轴(305)的直径小于第二台阶轴(301)的直径,且第一台阶轴(305)和第二台阶轴(301)之间设置有正六边形结构的凸起结构(306);其中,当凸起结构(306)与正六边形孔(205)相配合时,第一台阶轴(305)装卡在第二圆孔(204)内;第二台阶轴(301)装卡在第三圆孔(206)内;
第三扳手部(3)第二台阶轴的外侧壁上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限位块安装槽(303),限位块(5)装卡在限位块安装槽(303)内,同时,限位块安装槽(303)内设置有铰接轴(3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帽螺杆扳手,其特征在于,第二扳手部(2)的大端外侧壁的下端开设有侧壁竖槽(202),侧壁竖槽(202)沿第二扳手部(2)的大端的轴向方向开设,且侧壁竖槽(202)与限位块安装槽(303)相通;
第二扳手部(2)的大端外侧壁的下端还开设有弹簧扣安装槽(203),弹簧扣安装槽(203)内装卡有用于对限位块进行锁死或释放的弹簧锁扣(4),其中,弹簧扣安装槽(203)沿第二扳手部(2)的大端的周向方向开设,且弹簧扣安装槽(203)和侧壁竖槽(202)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帽螺杆扳手,其特征在于,弹簧锁扣(4)包括圆弧结构的锁体(402),所述锁体(402)装卡在弹簧锁扣安装槽(203)内;锁体(402)一端的端部开设有圆弧结构的安装孔(403),安装孔(403)配合连接有弧状圆杆(208),弧状圆杆(208)上套装有弹簧(10),弹簧(10)的一端与弹簧锁扣安装槽(203)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锁体(40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帽螺杆扳手,其特征在于,限位块(5)为长方体结构,包括基体(501),所述基体(501)的一端开设有铰接轴孔(503),所述铰接轴孔(503)与铰接轴(304)相配合;同时,基体(501)的另一端开设有抠槽(502)。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帽螺杆扳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螺杆从螺纹孔中拧出来时:
将限位块(5)打开,将第三扳手部(3)上的第二螺纹孔(302)对准待拧出的螺杆,顺时针转动扳手,直至第三扳手部(3)进入到第二扳手部(2)内;继续拧入螺杆,直至螺杆完全拧入第一扳手部(1)上的第一螺纹孔(104)内;
之后再逆时针转动扳手,第二扳手部(2)逐渐拧入环形槽(102)内,使得第三扳手部(3)与第一扳手部(1)的接触面发生对顶,在对顶作用下,第三扳手部(3)与第二扳手部(2)之间的轴向挤压力传递到第一螺纹孔(104)、第二螺纹孔(302)与螺杆螺纹的接触面上,继续逆时针转动扳手,直至螺杆从与之配合的螺纹中拧出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无帽螺杆扳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螺杆拧入螺纹孔时:
将限位块(5)打开,将第三扳手部(3)上的第二螺纹孔(302)对准待拧出的螺杆,顺时针转动扳手,直至第三扳手部(3)进入到第二扳手部(2)内;继续拧入螺杆,直至螺杆完全拧入第一扳手部(1)上的第一螺纹孔(104)内;
之后再逆时针转动扳手,第二扳手部(2)逐渐拧入环形槽(102)内,使得第三扳手部(3)与第一扳手部(1)的接触面发生对顶,之后再顺时针转动扳手,通过第一扳手部(1)将螺杆拧入目标螺纹孔中;
之后将限位块(5)关闭,然后逆时针转动扳手,扳手带动第二扳手部(2)转动,此时,第三扳手部(3)保持原位不动,继续转动,第二扳手部(2)拧入环形槽(102)中,通过第二扳手部(2)带动第一扳手部(1)逆时针转动,对顶随即解除;
继续逆时针转动扳手,直至整个扳手从螺杆上完全旋出。
CN201810687869.6A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无帽螺杆扳手及使用方法 Active CN1088183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7869.6A CN108818376B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无帽螺杆扳手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7869.6A CN108818376B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无帽螺杆扳手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8376A true CN108818376A (zh) 2018-11-16
CN108818376B CN108818376B (zh) 2023-08-29

Family

ID=64133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87869.6A Active CN108818376B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无帽螺杆扳手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1837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8184A (zh) * 2020-03-23 2020-06-26 成都路维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更换掩膜版涂胶机顶柱的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6990Y (zh) * 2002-08-12 2003-08-20 王秉武 套式扳手
US20050194786A1 (en) * 2004-03-05 2005-09-08 Mccord James D. Coupling assembly with retention mechanism
CN200963796Y (zh) * 2006-09-07 2007-10-24 周琪 法兰拆装防转扳手
CN101077572A (zh) * 2007-05-31 2007-11-28 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轮胎扳手
TW200806434A (en) * 2006-07-26 2008-02-01 zhen-qin Hong Ratchet wrench locking device
CN201220389Y (zh) * 2008-06-26 2009-04-15 邓伟超 多功能扳手
CN101564833A (zh) * 2008-04-23 2009-10-28 黄秉文 棘轮扳手的换向结构
CN103831763A (zh) * 2014-03-02 2014-06-04 吉林大学 可调活动扳手
US20160245441A1 (en) * 2013-10-22 2016-08-25 Voss Automotive Gmbh Connector, releasing tool, set comprising connector and releasing tool
CN208557304U (zh) * 2018-06-28 2019-03-01 榆林学院 一种无帽螺杆扳手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6990Y (zh) * 2002-08-12 2003-08-20 王秉武 套式扳手
US20050194786A1 (en) * 2004-03-05 2005-09-08 Mccord James D. Coupling assembly with retention mechanism
TW200806434A (en) * 2006-07-26 2008-02-01 zhen-qin Hong Ratchet wrench locking device
CN200963796Y (zh) * 2006-09-07 2007-10-24 周琪 法兰拆装防转扳手
CN101077572A (zh) * 2007-05-31 2007-11-28 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轮胎扳手
CN101564833A (zh) * 2008-04-23 2009-10-28 黄秉文 棘轮扳手的换向结构
CN201220389Y (zh) * 2008-06-26 2009-04-15 邓伟超 多功能扳手
US20160245441A1 (en) * 2013-10-22 2016-08-25 Voss Automotive Gmbh Connector, releasing tool, set comprising connector and releasing tool
CN103831763A (zh) * 2014-03-02 2014-06-04 吉林大学 可调活动扳手
CN208557304U (zh) * 2018-06-28 2019-03-01 榆林学院 一种无帽螺杆扳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8184A (zh) * 2020-03-23 2020-06-26 成都路维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更换掩膜版涂胶机顶柱的装置
CN111338184B (zh) * 2020-03-23 2023-08-01 成都路维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更换掩膜版涂胶机顶柱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8376B (zh) 202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216354A2 (en) Different taper stud remover/installer
CN207983230U (zh) 一种螺栓和螺母共用套筒
CN102717368A (zh) 一种断头螺栓取出方法
CN105458992A (zh) 多功能组合套筒扳手
US1537929A (en) Box spanner
US2772590A (en) Bolt holding dual socket wrench
JP6347810B2 (ja) 半逆ねじ山取り外しねじ
US3694838A (en) Apparatus for renewing damaged spark plug ports
CN108818376A (zh) 一种无帽螺杆扳手及使用方法
CN208557304U (zh) 一种无帽螺杆扳手
CN202607539U (zh) 可调节扳手
US5109735A (en) High strength quick change key type installation tool
CN208051781U (zh) 活孔棘轮扳手
US3050102A (en) Apparatus for spinning a lateral flange on a tube
CN205765818U (zh) 一种新型扳手
CN109866157A (zh) 一种可顺利拆装的螺纹扳手
US2720127A (en) Spanner wrenches for threaded spanner nuts
CN104385199B (zh) 一种新型六角扳手
CN208231725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多功能扳手
CN201020695Y (zh) 轴承取出工具
JP3597794B2 (ja) ポンプのインペラ引き抜き具、ポンプのインペラ、ポンプ、およびポンプのインペラ引き抜き方法
CN215880207U (zh) 一种油压千斤顶零件螺孔加工的手动攻丝工具
CN206702901U (zh) 适用于电力检修的棘轮梅花扳手
CN109139674A (zh) 一种防拆卸螺母
CN215548244U (zh) 一种组装式具有伸缩功能的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