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4936A - 一种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14936A
CN108814936A CN201810389139.8A CN201810389139A CN108814936A CN 108814936 A CN108814936 A CN 108814936A CN 201810389139 A CN201810389139 A CN 201810389139A CN 108814936 A CN108814936 A CN 1088149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ng elements
vibration
blood circulation
human body
vib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891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毅
陈宝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 Motion Interconnec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 Motion Interconnec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 Motion Interconnec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 Motion Interconnec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8913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1493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14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49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2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07Driving mean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包括总控制器、振动元件和连接载体,每个待固定的振动元件通过连接载体设置在人体对应部位;任一个振动元件内具有将单一振动波形成复合振动波的复振构件,全部振动元件产生的振动波的传递方向以使人体全身的气血流动方向与传统的大周天的气血运行方向一致;总控制器通过可控输出功率的多个输出接口和振动元件电连接。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多点位振动活血方法,振动按摩后促使气血循环,再辅助手工揉搓疏通筋骨。本发明的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和方法,从根本上解决气血循环通畅的问题,使人体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体保健及理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维系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气血循环是循环系统的关键部分,气血循环受到内在或外在致病因素的影响造成运行不畅,会引起肌体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减弱,严重时导致停止。目前临床医疗技术中采用药物或物理方法以保持气血循环通畅。
专利号为200520017100.1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点位共振活血装置,该装置在直流电机的作用下由偏心轮驱动振动圆盘,振动圆盘上的按摩胶垫对人体进行振动按摩。但是这种多点位共振活血装置还是存在单一振动模式的问题,而且仅仅是通过共振进行活血,整体效率低下,是对振动按摩的位置进行活血进而促进血液循环,这种共振活血并没有依据中医理论基础从根本上解决保持气血循环通畅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从根本上解决保持气血循环通畅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多点位共振活血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包括:总控制器、振动元件和连接载体,所述总控制器上设置有可控输出功率的多个输出接口,每个输出接口连接相应数量的振动元件,每个待固定的振动元件通过连接载体设置在对应部位;
多个输出接口分别对应人体的多个部位,人体的胸背部、腰腹部和左右腿均对称的设置振动元件,所有振动元件产生的振动波的传递方向以使人体全身的气血流动方向与传统的大周天的气血运行方向一致;
每个振动元件包括振动壳体、驱动机构、复振构件和按摩胶垫,振动壳体的相对两端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振动壳体上设置有与总控制器的输出接口电连接的电源接口;复振构件包括固定隔板、连接转轴、减振轴承、振动圆盘、偏心轮体和三个橡胶连接柱,驱动机构固定在固定隔板的一侧,其驱动轴延伸至固定隔板的另一侧,固定隔板可拆卸的设置在振动壳体内,驱动机构位于振动壳体的封闭端内并与电源接口电连接,连接转轴转动的设置在振动圆盘的内侧的中心,连接转轴的轴向上设置有与驱动轴配合的防转轴孔,减振轴承挤压在振动圆盘和连接转轴之间,偏心轮体固接在连接转轴上,三个橡胶连接柱设置在固定隔板和振动圆盘之间并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按摩胶垫设置在振动圆盘的外侧;
三个橡胶连接柱与偏心轮体之间具有预设间隔,以使偏心轮体转动时任一个橡胶连接柱产生周向的往复变形,且沿着旋转方向的相邻两个橡胶连接柱之间的变形连续;连接转轴转动时的作用力驱使振动圆盘发生位移,振动圆盘的位移和橡胶连接柱的变形相一致;三个橡胶连接柱的循环变形和振动圆盘的循环位移产生的振频与驱动机构驱动偏心轮体产生的振频叠加为复合振频。
优选的是,设置在任一个手中或会阴处的振动元件的结构为:振动圆盘的另一侧的外周设置有L形外沿,该L形外沿的半径略小于振动壳体的开口端的内径;按摩胶垫的胶垫本体设置为半球状,半球状的胶垫本体的开口端的内侧设置有与L形外沿配合的环形槽,半球状的按摩胶垫的开口端与振动壳体的开口端具有预设高度间隔。
优选的是,每个振动元件上设置有标记,用于区分放置的位置。
优选的是,位于人体胸背部、腰腹部、左右腿和会阴处的振动元件的振动壳体的封闭端为小直径端且开口端为大直径端,小直径端上设置有压环,压环和大直径端之间形成用于卡紧连接载体的压紧槽;
设置在人体胸背部、腰腹部、左右腿和会阴处的连接载体的材质为柔性复合面料,人体每个部位上的连接载体上设置有与作用在该部位的振动元件对应的预置孔,每个预置孔的孔径略大于压紧槽的内径且略小于压环的外径,每个预置孔通过其所在的连接载体的拉扯设置在一个振动元件的压紧槽内;
随着振动元件的振动,压环将连接载体向着振动元件的大直径端压紧。
优选的是,位于人体头部的振动元件的封闭端为小直径端且开口端为大直径端,大直径端上设置有环形槽;
设置在头部的振动元件的连接载体设置为具有弹性的刚性支架,头部的振动元件的连接导线缚着在刚性支架内;刚性支架的顶部中间设置一个振动元件,刚性支架的侧部根据按摩位置设置对应数量的振动元件,每个头部的振动元件设置有垫层厚度不小于15mm的海绵衬套。
优选的是,每个振动元件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该振动元件内的电源接口电连接,并通过该电源接口与总控制器通讯,用于实时监测每个作用位置对应的人体局部温度的变化;
总控制器显示作用部位的实时体温及变化过程,根据体温的变化感知和判断人体的健康状态。
一种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的多点位振动活血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有的振动元件通过各自的连接载体绑定在人体的对应部位,人体胸背部、腰腹部、左右腿上的振动元件均对称配置;打开总控制器启动其多个输出接口,位于人体体表左侧的驱动机构顺时针旋转,位于人体体表右侧和中间的驱动机构均逆时针旋转,以使人体全身的气血流动方向与传统的大周天的气血运行方向一致;所有的振动元件对人体对应部位的作用施加完成后,可在人体全身辅助施加手工揉搓, 对于人体全身的揉搓采用从上到下、从前到后及左右对称的方式。
优选的是,启动振动元件前,利用每一个温度传感器采集被测人体局部的初始温度;启动振动元件后,利用每一个温度传感器采集被测人体局部的实时温度;振动元件停止后,利用每一个温度传感器采集被测人体局部的截止温度;总控制器显示作用部位的实时体温及变化过程,根据体温的变化感知和判断人体的健康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每个振动元件内设置有复振构件,复振构件的每一个橡胶连接柱在偏心轮体的作用下产生周向的往复变形,连接转轴转动时的作用力驱使振动圆盘发生位移,振动圆盘的位移和橡胶连接柱的变形相一致,三个橡胶连接柱的循环变形和振动圆盘的循环位移产生的振频与驱动机构驱动偏心轮体产生的振频叠加成复合振频,人体组织内部对复合振频的顺应性强于对单一振频的顺应性,复合振频避免和人体产生共振,增强舒适感,且顺应性更强;而且复振构件的结构设计,降低驱动机构的输出频率或转速,降低功耗,在使用过程中避免振动过度伤害人体。人体的胸背部、腰腹部、左右腿均对称的设置有偶数个振动元件,所有振动元件产生的振动波的传递方向以使人体全身的气血流动方向与传统的大周天的气血运行方向一致,从根本上促使人体气血循环的问题。
本发明的多点位振动活血方法,位于人体体表左侧的驱动机构顺时针旋转,位于人体体表右侧和中间的驱动机构均逆时针旋转,以使人体全身的气血流动方向与传统的大周天的气血运行方向一致,从根本上促使人体气血循环的问题;在振动元件施加作用完成后,在人体全身辅助施加手工揉搓,疏通经络和拉伸筋骨,进一步解决人体的内部隐性疼痛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作用在人体的振动波的传动方向;
图2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一中的振动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偏心轮体和三个橡胶连接柱的作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振动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振动元件;2、压环;11、振动壳体;12、驱动机构;13、复振构件;14、按摩胶垫;15、电源接口;16、固定隔板;17、连接转轴;18、减振轴承;19、振动圆盘;20、偏心轮体;21、橡胶连接柱;22、L形外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一种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包括:总控制器、振动元件和连接载体,总控制器上设置有可控输出功率的多个输出接口,每个输出接口连接相应数量的振动元件,每个待固定的振动元件通过连接载体设置在对应部位;多个输出接口分别对应人体的多个部位,人体的胸背部、腰腹部的左右腿均对称的设置振动元件,所有振动元件产生的振动波的传递方向以使人体全身的气血流动方向与传统的大周天的气血运行方向一致,如图1所示。
如图2所示的每个振动元件1包括振动壳体11、驱动机构12、复振构件13和按摩胶垫14,振动壳体11的相对两端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振动壳体11上设置有与总控制器的输出接口电连接的电源接口15;复振构件13包括固定隔板16、连接转轴17、减振轴承18、振动圆盘19、偏心轮体20和三个橡胶连接柱21,驱动机构12固定在固定隔板16的一侧,其驱动轴延伸至固定隔板的另一侧;固定隔板16可拆卸的设置在振动壳体11内,驱动机构12位于振动壳体11的封闭端内并与电源接口15电连接;连接转轴17转动的设置在振动圆盘19的内侧的中心,连接转轴17的轴向上设置有与驱动轴配合的防转轴孔;减振轴承18挤压在振动圆盘19和连接转轴17之间;偏心轮体20固接在连接转轴17上,三个橡胶连接柱21设置在固定隔板16和振动圆盘19之间并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按摩胶垫14设置在振动圆盘的外侧。减振轴承包括滚珠轴承和缓冲衬套。
如图3所示:三个橡胶连接柱21与偏心轮体20之间具有预设间隔,以使偏心轮体20转动时任一个橡胶连接柱21产生周向的往复变形,且沿着旋转方向的相邻两个橡胶连接柱之间的变形连续;连接转轴转动时的作用力驱使振动圆盘发生位移,振动圆盘的位移和橡胶连接柱的变形相一致;三个橡胶连接柱的循环变形和振动圆盘的循环位移产生的振频与驱动机构驱动偏心轮体产生的振频叠加为复合振频。偏心轮体旋转至两个橡胶连接柱A和B的正中间时,这两个橡胶连接柱A和B的周向变形的变形量均处于最小;随着偏心轮体的旋转,偏心轮体和橡胶连接柱B之间的间隔最小时,橡胶连接柱B的周向变形的变形量处于最大;随着偏心轮体20的旋转,偏心轮体旋转至两个橡胶连接柱B和C的正中间时,橡胶连接柱B的周向变形的变形量处于最小,因此任一个橡胶连接柱产生周向的往复变形;以两个橡胶连接柱A和B之间的中间点至振动圆盘的中点的连线为基准线,橡胶连接柱B的周向变形的变形量从最小逐渐增加至最大再逐渐降低至最小,周而复始。
位于人体胸背部、腰腹部、左右腿和会阴处的振动元件1的封闭端设置为小直径端且开口端设置为大直径端,小直径端上设置有压环2,压环和大直径端之间形成用于卡紧连接载体的压紧槽;设置在人体胸背部、腰腹部、左右腿和会阴处的连接载体的材质为柔性复合面料,人体每个部位上的连接载体上设置有与作用在该部位的振动元件对应的预置孔,每个预置孔的孔径略大于压紧槽的内径且略小于压环的外径,每个预置孔通过其所在的连接载体的拉扯设置在一个振动元件的压紧槽内;随着振动元件的振动,压环将连接载体向着振动元件的大直径端压紧,提高连接载体连接的稳定性。连接载体根据人体不同的部位可以分体设计,也可以穿戴式设计。位于人体头部的振动元件的大直径端上设置有环形槽;设置在头部的振动元件的连接载体设置为具有弹性的刚性支架,头部的振动元件的连接导线缚着在刚性支架内;刚性支架的顶部中间设置一个振动元件,刚性支架的侧部根据按摩位置设置对应数量的振动元件,每个头部的振动元件设置有垫层厚度不小于15mm的海绵衬套。
连接载体的连接方式和不同位置处的振动元件的振动壳体的结构配合,根据不同的位置,增加连接的稳定性。刚性支架可采用塑料、钢丝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每个头部振动元件所设置的海绵套,不仅有利于头部的按摩减振作用,同时增加头部振动元件的舒适性。
本发明的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还包括便携贴片式的生理信息监测装置,生理信息监测装置与总控制器无线通信,总控制器内设置人体生理信息的正常指标、异常指标和严重指标;启动振动元件前,生理信息监测装置采集被测人体的原始信息,并将该原始信息传输至总控制器且与总控制器内的各段指标对比,对比结果显示为在严重指标内则禁止使用,检测被测人体本身的身体状况,避免由于被测人体本身的身体状况造成意外事故;振动元件启动后,生理信息监测装置采集被测人体的实时信息并反馈至总控制器,总控制器根据反馈信号调整总控制器的多个输出接口的振频,若总控制器监测到反馈信号在2s时段内剧烈变化,总控制器调节输出功率逐渐降低并同时启动声光提示,并在3s后彻底断电,在检测中实时监测被测人体的身体状况,对于突发事件及时作出处理,既起到及时预警的作用,又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用户,同时振动元件的振频总是适应被测人体的生理状况;振动元件停止后,生理信息监测装置采集被测人体的对应信息,并将该对应信息传输至总控制器且与原始信息对比,将对比结果显示在总控制器上,以使被测人体直观的感受到身体的变化以及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带来的效果。便携贴片式的生理信息监测装置包括便携贴片式的心电、心率、血氧、血压、脉搏、体温等监测装置。
每个振动元件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该振动元件内的电源接口电连接,并通过该电源接口与总控制器通讯,用于实时监测每个作用位置对应的人体局部温度的变化;总控制器显示作用部位的实时体温及变化过程,根据体温的变化感知和判断人体的健康状态。
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的设置在任一个手中或会阴处的振动元件的结构为:振动圆盘19的另一侧的外周设置有L形外沿22,该L形外沿22的半径略小于振动壳体11的开口端的内径;按摩胶垫14的胶垫本体设置为半球状,半球状的胶垫本体的开口端的内侧设置有与L形外沿配合的环形槽,半球状的按摩胶垫的开口端与振动壳体的开口端具有预设高度间隔。这种结构的振动元件在使用时增加作用面积,便于设置至手中和会阴处;而且相对于振动元件的振动壳体的结构改动小,更易于加工;半球状按摩胶垫不仅可以作为按摩胶垫使用,还可以作为拔罐器使用。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每个振动元件上均设置有标记,用于区分放置的位置,便于每个振动元件连接连接载体,也便于对应各自的放置位置。
实施例三:一种根据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的多点位振动活血方法,将所有的振动元件通过各自的连接载体绑定在人体的对应部位,人体胸背部、腰腹部、左右腿上的振动元件均对称配置;打开总控制器启动其多个输出接口,位于人体体表左侧的驱动机构顺时针旋转,位于人体体表右侧和中间的驱动机构均逆时针旋转,以使人体全身的气血流动方向与传统的大周天的气血运行方向一致;所有的振动元件对人体对应部位的作用施加完成后,可在人体全身辅助施加手工揉搓, 对于人体全身的揉搓采用从上到下、从前到后及左右对称的方式,揉搓力度宜从轻到重,疏通筋骨。
在实施例三中,启动振动元件前,利用生理信息监测装置采集被测人体的原始信息,并将该原始信息无线传输至总控制器且与总控制器内存储的正常指标、异常指标和严重指标对比,对比结果显示为在严重指标内则禁止使用;振动元件启动后,生理信息监测装置采集被测人体的实时信息并反馈至总控制器,总控制器根据反馈信号调整总控制器的多个输出接口的振频,若总控制器监测到反馈信号在2s时段内剧烈变化,总控制器调节输出功率逐渐降低并同时启动声光提示,并在3s后彻底断电;振动元件停止后,生理信息监测装置采集被测人体的对应信息,并将该对应信息无线传输至总控制器且与原始信息对比,将对比结果显示在总控制器上。
在实施例三中,启动振动元件前,利用每一个温度传感器采集被测人体局部的初始温度;启动振动元件后,利用每一个温度传感器采集被测人体局部的实时温度;振动元件停止后,利用每一个温度传感器采集被测人体局部的截止温度;总控制器显示作用部位的实时体温及变化过程,根据体温的变化感知和判断人体的健康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控制器、振动元件和连接载体,所述总控制器上设置有可控输出功率的多个输出接口,每个输出接口连接相应数量的振动元件,每个待固定的振动元件通过连接载体设置在对应部位;
多个输出接口分别对应人体的多个部位,人体的胸背部、腰腹部和左右腿均对称的设置振动元件,所有振动元件产生的振动波的传递方向以使人体全身的气血流动方向与传统的大周天的气血运行方向一致;
每个振动元件包括振动壳体、驱动机构、复振构件和按摩胶垫,振动壳体的相对两端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振动壳体上设置有与总控制器的输出接口电连接的电源接口;复振构件包括固定隔板、连接转轴、减振轴承、振动圆盘、偏心轮体和三个橡胶连接柱,驱动机构固定在固定隔板的一侧,其驱动轴延伸至固定隔板的另一侧,固定隔板可拆卸的设置在振动壳体内,驱动机构位于振动壳体的封闭端内并与电源接口电连接,连接转轴转动的设置在振动圆盘的内侧的中心,连接转轴的轴向上设置有与驱动轴配合的防转轴孔,减振轴承挤压在振动圆盘和连接转轴之间,偏心轮体固接在连接转轴上,三个橡胶连接柱设置在固定隔板和振动圆盘之间并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按摩胶垫设置在振动圆盘的外侧;
三个橡胶连接柱与偏心轮体之间具有预设间隔,以使偏心轮体转动时任一个橡胶连接柱产生周向的往复变形,且沿着旋转方向的相邻两个橡胶连接柱之间的变形连续;连接转轴转动时的作用力驱使振动圆盘发生位移,振动圆盘的位移和橡胶连接柱的变形相一致;三个橡胶连接柱的循环变形和振动圆盘的循环位移产生的振频与驱动机构驱动偏心轮体产生的振频叠加为复合振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任一个手中或会阴处的振动元件的结构为:振动圆盘的另一侧的外周设置有L形外沿,该L形外沿的半径略小于振动壳体的开口端的内径;按摩胶垫的胶垫本体设置为半球状,半球状的胶垫本体的开口端的内侧设置有与L形外沿配合的环形槽,半球状的按摩胶垫的开口端与振动壳体的开口端具有预设高度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振动元件上设置有标记,用于区分放置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人体胸背部、腰腹部、左右腿和会阴处的振动元件的振动壳体的封闭端为小直径端且开口端为大直径端,小直径端上设置有压环,压环和大直径端之间形成用于卡紧连接载体的压紧槽;
设置在人体胸背部、腰腹部、左右腿和会阴处的连接载体的材质为柔性复合面料,人体每个部位上的连接载体上设置有与作用在该部位的振动元件对应的预置孔,每个预置孔的孔径略大于压紧槽的内径且略小于压环的外径,每个预置孔通过其所在的连接载体的拉扯设置在一个振动元件的压紧槽内;
随着振动元件的振动,压环将连接载体向着振动元件的大直径端压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人体头部的振动元件的封闭端为小直径端且开口端为大直径端,大直径端上设置有环形槽;
设置在头部的振动元件的连接载体设置为具有弹性的刚性支架,头部的振动元件的连接导线缚着在刚性支架内;刚性支架的顶部中间设置一个振动元件,刚性支架的侧部根据按摩位置设置对应数量的振动元件,每个头部的振动元件设置有垫层厚度不小于15mm的海绵衬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振动元件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该振动元件内的电源接口电连接,并通过该电源接口与总控制器通讯,用于实时监测每个作用位置对应的人体局部温度的变化;
总控制器显示作用部位的实时体温及变化过程,根据体温的变化感知和判断人体的健康状态。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的多点位振动活血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有的振动元件通过各自的连接载体绑定在人体的对应部位,人体胸背部、腰腹部、左右腿上的振动元件均对称配置;打开总控制器启动其多个输出接口,位于人体体表左侧的驱动机构顺时针旋转,位于人体体表右侧和中间的驱动机构均逆时针旋转,以使人体全身的气血流动方向与传统的大周天的气血运行方向一致;所有的振动元件对人体对应部位的作用施加完成后,可在人体全身部位辅助施加手工揉搓, 对于人体全身的揉搓采用从上到下、从前到后及左右对称的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点位振动活血方法,其特征在于,启动振动元件前,利用每一个温度传感器采集被测人体局部的初始温度;启动振动元件后,利用每一个温度传感器采集被测人体局部的实时温度;振动元件停止后,利用每一个温度传感器采集被测人体局部的截止温度;总控制器显示作用部位的实时体温及变化过程,根据体温的变化感知和判断人体的健康状态。
CN201810389139.8A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088149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9139.8A CN108814936A (zh)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9139.8A CN108814936A (zh)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4936A true CN108814936A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54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89139.8A Pending CN108814936A (zh)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14936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15949A (en) * 1978-02-28 1979-09-0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Beauty appliance
CN2266403Y (zh) * 1996-06-14 1997-11-05 王志达 一种新型座式按摩机
CN2313574Y (zh) * 1997-09-12 1999-04-14 李成丽 气血循环电动按摩机
CN2471332Y (zh) * 2001-02-28 2002-01-16 沈金根 一种按摩机
CN2669835Y (zh) * 2003-09-18 2005-01-12 刘好德 旋转振动式按摩机
KR20050050502A (ko) * 2003-11-25 2005-05-31 조규삼 모자에 분리 결합할 수 있는 두피 마사지기
CN2865664Y (zh) * 2006-01-24 2007-02-07 蔡友文 按摩机的结构
CN206350807U (zh) * 2016-09-09 2017-07-25 鲁建军 多级振动远红外气血养生床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15949A (en) * 1978-02-28 1979-09-0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Beauty appliance
CN2266403Y (zh) * 1996-06-14 1997-11-05 王志达 一种新型座式按摩机
CN2313574Y (zh) * 1997-09-12 1999-04-14 李成丽 气血循环电动按摩机
CN2471332Y (zh) * 2001-02-28 2002-01-16 沈金根 一种按摩机
CN2669835Y (zh) * 2003-09-18 2005-01-12 刘好德 旋转振动式按摩机
KR20050050502A (ko) * 2003-11-25 2005-05-31 조규삼 모자에 분리 결합할 수 있는 두피 마사지기
CN2865664Y (zh) * 2006-01-24 2007-02-07 蔡友文 按摩机的结构
CN206350807U (zh) * 2016-09-09 2017-07-25 鲁建军 多级振动远红外气血养生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63469B (zh) 一种可调式六自由度人体头部按摩保健机器人
CN201453607U (zh) 多功能可拆分理疗按摩装置
CN106691826A (zh) 一种全方位按摩床
CN204428422U (zh) 一种新型微型多功能穴位按摩探头
CN105664441A (zh) 一种靠枕式脊椎保健与康复器械
CN108852790A (zh) 一种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及方法
CN104720471A (zh) 能协助头部放松的枕具
CN201235059Y (zh) 设有磁性机构的按摩头装置
CN108814936A (zh) 一种多点位振动活血装置及方法
CN106726429A (zh) 调节多个马达振动的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按摩装置
CN208677391U (zh) 佩戴式的脑电采集装置
CN203802792U (zh) 一种用于穴位按摩的关节按摩装置
CN103100143B (zh) 一种头部穴区定位与刺激一体的健脑醒神理疗帽
CN109984848A (zh) 一种提高皮肤再生效率的软组织扩张器
CN108186309A (zh) 一种颈部按摩器
CN205434056U (zh) 一种手功能康复训练器
CN205569635U (zh) 一种靠枕式脊椎保健与康复器械
CN105796307B (zh) 一种基于delta 并联机构的全自动腋窝按摩保健仪
CN114404247A (zh) 一种心血管疾病辅助康复理疗装置
CN200960275Y (zh) 多功能热效应保健按摩垫
CN209679006U (zh) 脑血管病人康复用头部按摩器
CN205849759U (zh) 一种女性无线胸部按摩仪
CN202920830U (zh) 一种头部穴区定位与刺激一体的健脑醒神理疗帽
CN217611967U (zh) 一种按摩器
CN214806687U (zh) 一种安神足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