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1181A - 智能穿戴设备、防盗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智能穿戴设备、防盗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11181A
CN108811181A CN201810395087.5A CN201810395087A CN108811181A CN 108811181 A CN108811181 A CN 108811181A CN 201810395087 A CN201810395087 A CN 201810395087A CN 108811181 A CN108811181 A CN 1088111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able device
intelligent
intelligent terminal
intelligent wearab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950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邦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9508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111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11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11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防盗控制方法提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智能穿戴设备对与自身配对连接的智能终端的安全状态进行监测,智能穿戴设备根据监测结果判断该智能终端是否存在被盗风险,如果判断智能终端存在被盗风险时,向智能终端发送终端锁定命令,以控制将智能终端进行安全锁定;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实施上述方案,实现主动发现被盗风险,并在发现被盗风险后对终端进行安全控制,尽可能降低或避免因终端被盗而给用户造成的损失,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

Description

智能穿戴设备、防盗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防盗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等各种智能终端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占据中日益重要的位置。用户工作、生活中的很多信息信息都会存储在智能终端上,包括各种重要的商业信息和隐私信息等。因此,一旦用户的智能终端丢失的话,往往会给用户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安全隐患。针对该问题,目前用户在生活工作中,往往是在需要使用智能终端而找不到智能终端时,才发现智能终端被盗了,然后再手动进行相应的锁定等控制;也即现有智能终端在被盗时或被盗后并无一种可主动发现被盗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进而尽可能降低或避免因终端被盗而给用户造成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智能终端被盗时不能主动发现和进行安全控制的问题。针对该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种智能穿戴设备、防盗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包括:
智能穿戴设备对与自身配对连接的智能终端的安全状态进行监测;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根据监测结果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是否存在被盗风险;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在判断所述智能终端存在被盗风险时,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终端锁定命令,以控制将所述智能终端进行安全锁定。
可选地,所述终端锁定命令包括以下控制命令中的至少一种:
智能终端丢失模式开启命令;
恢复出厂设置命令;
开启多重安全认证命令;
控制所述智能终端处于屏幕对折状态的屏幕对折锁定命令,所述智能终端为屏幕能实现对折的智能终端。
可选地,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终端锁定命令之后,还包括: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检测到所述智能终端处于安全环境时,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安全解锁指令。
可选地,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对与自身配对连接的智能终端的安全状态进行监测包括: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对与自身配对连接的所述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进行监测获取距离信息,或接收与自身配对连接的智能终端所发送的距离检测结果,从所述距离检测结果中提取自身与所述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信息;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根据获取的距离信息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是否存在被盗风险;
或,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监测是否接收到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被盗告警信息,所述被盗告警信息为所述智能终端根据对自身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的检测结果确定自身被盗时所发出的,或所述智能终端检测到自身被异常使用时所发出的;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根据是否接收到所述被盗告警信息的监测结果,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是否存在被盗风险。
可选地,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根据获取的距离信息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是否存在被盗风险包括: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根据所述距离信息确定自身与所述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在持续增大,且持续时长大于预设第一时长阈值时,判定所述智能终端存在被盗风险;
或,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根据所述距离信息确定自身与所述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第一距离阈值,且所述距离持续增大且持续时长大于预设第二时长阈值时,判定所述智能终端存在被盗风险。
可选地,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检测所述智能终端是否处于安全环境包括: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检测到所述智能终端与自身的距离变为小于预设第二距离阈值时,判定所述智能终端处于安全环境;
或,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检测到所述智能终端与自身的距离持续减小,且持续时长大于预设第三时长阈值时,判定所述智能终端处于安全环境;
或,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检测到所述智能终端与自身的距离变为小于预设第三距离阈值,且所述距离持续减小且持续时长大于预设第四时长阈值时,判定所述智能终端处于安全环境。
可选地,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在判断所述智能终端存在被盗风险时,还包括: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发出防盗告警提醒。
可选地,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发出防盗告警提醒包括以下告警提醒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振动;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发出预设告警提示音;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进行预设光提醒报警。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的步骤。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防盗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智能穿戴设备对与自身配对连接的智能终端的安全状态进行监测,智能穿戴设备根据监测结果判断该智能终端是否存在被盗风险,如果判断智能终端存在被盗风险时,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终端锁定命令,以控制将所述智能终端进行安全锁定,实现主动发现被盗风险,并在发现被盗风险后对终端进行安全控制,尽可能降低或避免因终端被盗而给用户造成的损失,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个可选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屏幕对折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对智能终端解锁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进行距离主动监测判断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根据智能终端上报的距离检测结果判断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根据智能终端上报告警信息判断被盗风险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和手机的配对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后续描述中将以可佩带在用户手腕上的智能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其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智能穿戴设备100可以包括:传感器101、显示单元102、用户输入单元103、存储器104、处理器105等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智能穿戴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智能穿戴设备的限定,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对智能穿戴设备的各个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智能穿戴设备100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1,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021的亮度。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智能穿戴设备姿态的应用、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智能穿戴设备还可配置的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102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102可包括显示面板102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21。
用户输入单元10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智能穿戴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103可包括触控面板10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32。触控面板10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031上或在触控面板10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
触控面板10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05,并能接收处理器105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其他输入设备10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031可覆盖显示面板1021,当触控面板10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05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05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02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中,触控面板1031与显示面板102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智能穿戴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031与显示面板1021集成而实现智能穿戴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04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通讯录等)等。此外,存储器104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105是智能穿戴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智能穿戴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数据,执行智能穿戴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105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05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5中。
智能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05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图1未示出,智能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射频单元,WiFi模块,音频输出单元,A/V输入单元,接口单元等,射频单元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05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此外,射频单元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WiFi模块,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音频输出单元可以在智能穿戴设备100处于呼叫信号接收模式、通话模式等模式下时,将射频单元或WiFi模块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104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音频输出单元可以包括扬声器、蜂鸣器等等。A/V输入单元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A/V输入单元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 ing Uni t,GPU)和麦克风。接口单元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智能穿戴设备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接口单元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智能穿戴设备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智能穿戴设备1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当然,还包括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智能穿戴设备硬件结构以及通信网络系统,提出本发明方法各个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在智能终端存在被盗风险时,主动发现被盗风险,并在发现被盗风险后对终端进行安全控制,尽可能降低或避免因终端被盗而给用户造成的损失,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
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中所示例的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包括:
S201:智能穿戴设备对与自身配对连接的智能终端的安全状态进行监测。
本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可以是能与智能终端配对,可实现与智能终端通信(包括直接通信或间接通信)的各种智能穿戴设备,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戒指、智能眼镜、智能项链等等。
本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之间的配对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各种配对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S202:智能穿戴设备根据监测结果判断智能终端是否存在被盗风险。
S203:智能穿戴设备在判断智能终端存在被盗风险时,向智能终端发送终端锁定命令,以控制将智能终端进行安全锁定。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智能终端设备可以监测到智能终端存在被盗风险,智能终端自身也能检测到自身存在被盗风险。为了提升安全性,避免被盗终端给用户造成各种损失和安全隐患,智能穿戴设备在检测到智能终端存在被盗风险时,可对智能终端进行锁定安全控制,以避免内部的信息泄露。
本实施例中进行对终端进行锁定安全控制的方式可以灵活设定,只要能避免终端被轻易开启导致内部数据泄露的情况发生即可。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终端锁定命令可包括以下控制命令中的至少一种:
智能终端丢失模式开启命令,终端接收到该命令后即可即可开启丢失模式;
恢复出厂设置命令,终端接收到该命令后即可自动恢复出厂设置,将内部用户的使用数据清空;
开启多重安全认证命令,终端接收到该命令后可以针对终端解锁或者终端内需要进行安全认证的各种操作,启动多重安全认证机制,例如要求指纹解锁+密码解锁都要认证通过。
控制智能终端处于屏幕对折状态的屏幕对折锁定命令,此时的智能终端可为屏幕能实现对折的智能终端当智能终端为智能终端为屏幕能实现对折的智能终端时,。在一种示例中,该智能终端可以为柔性屏终端,也可以是折叠终端。智能穿戴设备向智能终端发送的终端锁定命令可为控制智能终端处于屏幕对折状态的屏幕对折锁定命令;屏幕对折锁定之后,该智能终端就不能被正常的使用,从而提升终端安全性。其中一种对折过程的示意图参见图3所示,可以为终端上端向终端下端对折。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对于智能终端安全锁定的具体实现方式并不限于上述示例的几种方式。只要能尽可能避免智能终端被正常开启使用或者轻易被侵入导致其内部数据泄露任意安全控制方式都适用。
例如,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智能终端自身检测出自己存在被盗风险时,也可以自身自动的完成锁定,例如执行图7所示的屏幕对折锁定,或者上述示例的安全控制方式或者其他任意锁定方式,以提升安全性,并不一定必须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触发。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智能穿戴设备下发终端锁定命令时,可以先与用户交互确定,在得到确认下发指令之后再下发,以避免误锁定的情况发生。当然,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智能穿戴设备也可以自动下发终端锁定命令。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在检测到智能终端有被盗风险时,控制将智能终端进行锁定后,还可在检测到智能终端进入安全环境之后,自动解除对智能终端的锁定。
例如,一种示例的锁定解除过程参见图4所示,包括:
S401:智能穿戴设备检测到智能终端处于安全环境。
S402:智能穿戴设备向智能终端发送安全解锁指令。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智能终端在检测到自身由存在被盗风险转入安全环境后,也可自动实现对自身的安全解锁。
在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中,为了提升安全性,智能终端在进行解锁定操作时,可以要求只有接收到与之配对的智能穿戴设备下发的安全解锁指令(包括该智能穿戴设备的标识或用户标识+解锁指令)后,该智能终端才解除锁定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在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中,当检测到智能终端存在被盗风险时,智能终端设备可以主动或应智能穿戴设备要求被动采集自身当前实时的位置信息,并发给智能穿戴设备,以便于定位和查找。
本实施例在自动检测到智能终端存在被盗风险之后,还可实现对智能终端的自动锁定,以提升智能终端的安全性,避免终端内部数据泄露而给用户造成的各种损失。
且在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智能终端由存在被盗风险转至安全环境时,还可实现度智能终端自动解锁,在该过程中用户甚至都没有感知到锁定和解锁过程,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控制的可靠性和智能性,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对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进行进一步便于理解的示例性说明。
本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在判断智能终端存在被盗风险时,还可包括:
智能穿戴设备发出防盗告警提醒。
本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发出防盗告警提醒是向用户发送,以提醒用户,进而避免智能终端被盗或者提醒用户及时发现智能终端被盗,尽可能降低或避免因智能终端被盗而给用户造成的风险。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向用户发送防盗告警提醒时,可以直接向用户发送,例如向用户发送的防盗告警提醒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智能穿戴设备振动,此时当智能穿戴设备穿戴在用户身上时,用户就能直接感受到振动,从而发现智能终端被盗;
智能穿戴设备发出预设告警提示音;
智能穿戴设备进行预设光提醒报警。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对与自身配对连接的智能终端的安全状态进行监测的方式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灵活设定。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以几种示例监测方进行说明。
方向一:基于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对终端的安全状态进行监测,切可以是智能穿戴设备主动监测,也可以是智能终端向智能穿戴设备上报距离。
智能穿戴设备主动监测的一种示例过程参见图5所示,包括:
S501:智能穿戴设备对与自身配对连接的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进行监测获取距离信息。
本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检测与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的检测方式也可以采用各种距离检测方式,例如通过二者之间的通信信号传输时延,通信信号的强度值等方式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之间可以按照预设时间间隔相互发送距离检测信号,以进行距离检测。
S502:智能穿戴设备根据获取的距离信息判断智能终端是否存在被盗风险。
智能终端向智能穿戴设备上报距离一种示例过程参见图6所示,包括:
S601:智能终端检测其自身与其配对连接的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
智能终端进行距离检测的方式可参见上述距离检测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S602:智能终端向智能穿戴设备发送距离检测结果。
本实施例中,智能终端可以在每一次检测得到距离检测结果之后就发给智能穿戴设备,也可以尽在检测到的距离满足预设条件时发给智能穿戴设备,例如在大于一定的距离值时才发送。
S603:智能穿戴设备从智能终端所发送的距离检测结果中提取自身与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信息。
S604:智能穿戴设备根据获取的距离信息判断智能终端是否存在被盗风险。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设置智能终端只有在检测到距离大于设定值(该设定值可表明智能终端被盗时)才向智能穿戴设备发送距离检测结果时,智能穿戴设备只要成功接收到高距离检测结果,就报名智能终端存在被盗风险。也即此时的智能终端向智能穿戴设备所发送的距离检测结果实质就是一条被盗告警信息,当然,该被盗告警信息也可以终端检测到其他异常情况向智能穿戴设备发送的。例如检测到自身被异常使用时发出,该异常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在从未到过的陌生地点使用,多次解锁失败,强制关机、支付账号被连续多次提取等等。此时的一种是否存在被盗风险监测过程参见图7所示,包括:
S701:智能穿戴设备监测是否接收到智能终端发送的被盗告警信息。
如上所述,本示例中的被盗告警信息可为智能终端根据对自身与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的检测结果确定自身被盗时所发出的,或智能终端检测到自身被异常使用时所发出的。
S702:智能穿戴设备根据是否接收到被盗告警信息的监测结果,判断智能终端是否存在被盗风险。
可选的,在接收到被盗告警信息时,则表明智能终端存在被盗风险。
在上述示例中,当智能穿戴设备根据获取的距离信息判断智能终端是否存在被盗风险时,判断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方式一:智能穿戴设备根据距离信息确定自身与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第四距离阈值时,判定智能终端存在被盗风险。因为智能穿戴设备一般状态时佩戴在用户身上的,因此智能终端距离智能穿戴设备的距离基本与距离终端用户的距离时相等的,因此当智能终端与终端用户之间的距离大于一定值时,则表明有可能是终端被盗。
方式二: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根据所述距离信息确定自身与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在持续增大,且持续时长大于预设第一时长阈值时,判定智能终端存在被盗风险。因为智能穿戴设备一般状态时佩戴在用户身上的,因此智能终端距离智能穿戴设备的距离基本与距离终端用户的距离时相等的,因此当智能终端与终端用户之间的距离持续增大时,则表明有可能是终端被盗且处于被转移走的状态。
方式三:智能穿戴设备根据距离信息确定自身与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第一距离阈值,且距离持续增大且持续时长大于预设第二时长阈值时,判定智能终端存在被盗风险。本方式中第一距离阈值与上述第一距离阈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具体可根据具体需求灵活设定。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时长阈值可以根据距离检测频率设定,也可以换算成得到的距离检测次数,例如连续三次检测到距离在持续增大,如果监测间隔是3秒,则可设定第二时长阈值为9秒或10秒等。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可利用智能穿戴设备穿戴在用户身上,与用户基本不分离的使用状态,以及利用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之间可相互通信、配对的通信特性,通过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之间的相互配合进行智能终端的被盗风险的监测,以及在监测到风险时及时报警,可避免智能终端被盗或尽早让用户发现智能终端被盗,尽可能降低或避免因终端被盗而给用户造成的损失,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智能终端和/或智能穿戴设备上设置被盗风险监测功能的使用时段,例如可仅在早上8:00到晚上8:00使用,具体使用时段可支持用户自定义设置和调整。
本实施例中,对应的,一种示例的智能穿戴设备检测智能终端是否处于安全环境也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方式一:智能穿戴设备检测到智能终端与自身的距离变为小于预设第二距离阈值时,判定智能终端处于安全环境。
方式二:智能穿戴设备检测智能终端与自身的距离持续减小,且持续时长大于预设第三时长阈值时,判定智能终端处于安全环境。
方式三:智能穿戴设备检测到智能终端与自身的距离变为小于预设第三距离阈值,且距离持续减小且持续时长大于预设第四时长阈值时,判定智能终端处于安全环境。
本实施例中第二距离阈值和第三距离阈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且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四距离阈值和第一距离阈值也可设置为相等或不等,具体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灵活设定,且可支持用户自定义设置。同理,第一时长阈值、第二时长阈值、第三时长阈值、第四时长阈值之间的关系也可灵活设置,且可支持用户自定义设置。
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盗控制方案,除了在检测到终端存在被盗风险时,度终端进行主动的安全控制外,还可主动对用户进行安全提醒,可及时让用户意识到终端被盗或存在被盗的风险,从而进一步提升安全性和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该智能穿戴设备可以是能与智能终端配对,可实现与智能终端通信(包括直接通信或间接通信)的各种智能穿戴设备,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戒指、智能眼镜、智能项链等等。参见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以及通信总线803;
通信总线803用于实现处理器801与存储器802之间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801用于执行存储器802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如上各实施例中所示例的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各种智能穿戴设备内,其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该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各实施例中所示例的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的步骤。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以一种具体的应用场景为示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在本应用场景中,智能穿戴设备为如图9所示的智能手表901,该智能手表在使用状态中佩戴在用户手上,与该智能手表配对连接的为手机902,该场景下的防盗提醒过程包括:
首先智能手表901与手机902配对连接,并开启防盗监控功能。智能手表901按设定规则(例如每间隔1分钟,或者5分钟等)对于手机902之间的距离进行监测,当检测到手机902与自身之间的距离大于20米,且在持续增大时,智能手表901进行震动提示,并可在显示屏上显示手机902可能被盗的提醒。同时显示菜单显示栏,与用户确认是否需要下发手机锁定指令。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指令后,智能手表901向手机902发送所手机锁定指令。手机902接收到该锁定指令后,进行安全锁定。
智能手表901检测到手机902与自身的距离小于预设的9米,且该距离在持续减小时,可与用户确认该手机902是否被寻回以决定是否下发手机解锁定指令,或者直接下发手机解锁定指令。手机902则根据接收到的手机解锁定指令自动完成解锁。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可以时间终端被盗的及时预警、被盗之后终端的安全锁定,以及被盗解除之后的锁定解除等一系列的全称安全控制,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括,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包括:
智能穿戴设备对与自身配对连接的智能终端的安全状态进行监测;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根据监测结果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是否存在被盗风险;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在判断所述智能终端存在被盗风险时,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终端锁定命令,以控制将所述智能终端进行安全锁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锁定命令包括以下控制命令中的至少一种:
智能终端丢失模式开启命令;
恢复出厂设置命令;
开启多重安全认证命令;
控制所述智能终端处于屏幕对折状态的屏幕对折锁定命令,所述智能终端为屏幕能实现对折的智能终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终端锁定命令之后,还包括: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检测到所述智能终端处于安全环境时,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安全解锁指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对与自身配对连接的智能终端的安全状态进行监测包括: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对与自身配对连接的所述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进行监测获取距离信息,或接收与自身配对连接的智能终端所发送的距离检测结果,从所述距离检测结果中提取自身与所述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信息;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根据获取的距离信息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是否存在被盗风险;
或,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监测是否接收到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被盗告警信息,所述被盗告警信息为所述智能终端根据对自身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的检测结果确定自身被盗时所发出的,或所述智能终端检测到自身被异常使用时所发出的;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根据是否接收到所述被盗告警信息的监测结果,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是否存在被盗风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根据获取的距离信息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是否存在被盗风险包括: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根据所述距离信息确定自身与所述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在持续增大,且持续时长大于预设第一时长阈值时,判定所述智能终端存在被盗风险;
或,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根据所述距离信息确定自身与所述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第一距离阈值,且所述距离持续增大且持续时长大于预设第二时长阈值时,判定所述智能终端存在被盗风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检测所述智能终端是否处于安全环境包括: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检测到所述智能终端与自身的距离变为小于预设第二距离阈值时,判定所述智能终端处于安全环境;
或,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检测到所述智能终端与自身的距离持续减小,且持续时长大于预设第三时长阈值时,判定所述智能终端处于安全环境;
或,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检测到所述智能终端与自身的距离变为小于预设第三距离阈值,且所述距离持续减小且持续时长大于预设第四时长阈值时,判定所述智能终端处于安全环境。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在判断所述智能终端存在被盗风险时,还包括: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发出防盗告警提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发出防盗告警提醒包括以下告警提醒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振动;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发出预设告警提示音;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进行预设光提醒报警。
9.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810395087.5A 2018-04-27 2018-04-27 智能穿戴设备、防盗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88111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95087.5A CN108811181A (zh) 2018-04-27 2018-04-27 智能穿戴设备、防盗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95087.5A CN108811181A (zh) 2018-04-27 2018-04-27 智能穿戴设备、防盗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1181A true CN108811181A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93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95087.5A Pending CN108811181A (zh) 2018-04-27 2018-04-27 智能穿戴设备、防盗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11181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0389A (zh) * 2018-11-15 2019-02-19 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称重技术实现防盗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188533A (zh) * 2019-05-30 2019-08-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异常解锁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1132139A (zh) * 2019-12-13 2020-05-08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防盗控制方法以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11698368A (zh) * 2020-06-12 2020-09-2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2566031A (zh) * 2020-12-16 2021-03-26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关联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5412845A (zh) * 2022-08-30 2022-11-2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穿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主控终端
WO2023024888A1 (zh) * 2021-08-24 2023-03-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98397A1 (de) * 2007-02-14 2008-08-21 Kaba Ag System und portables gerät für die übertragung von identifikationssignalen
CN103853541A (zh) * 2012-12-04 2014-06-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873670A (zh) * 2012-12-17 2014-06-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柔性屏形状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902042A (zh) * 2014-03-27 2014-07-0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防偷窥方法及装置
CN104427038A (zh) * 2013-09-09 2015-03-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916010A (zh) * 2014-03-13 2015-09-16 北京弘天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的控制系统和穿戴式控制设备
CN105430181A (zh) * 2015-11-09 2016-03-2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及系统
CN106331343A (zh) * 2016-08-23 2017-01-1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防盗预警的方法和设备
CN106657587A (zh) * 2016-09-30 2017-05-1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防止手机丢失方法及系统
CN107506669A (zh) * 2017-08-30 2017-12-22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98397A1 (de) * 2007-02-14 2008-08-21 Kaba Ag System und portables gerät für die übertragung von identifikationssignalen
CN103853541A (zh) * 2012-12-04 2014-06-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873670A (zh) * 2012-12-17 2014-06-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柔性屏形状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427038A (zh) * 2013-09-09 2015-03-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916010A (zh) * 2014-03-13 2015-09-16 北京弘天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的控制系统和穿戴式控制设备
CN103902042A (zh) * 2014-03-27 2014-07-0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防偷窥方法及装置
CN105430181A (zh) * 2015-11-09 2016-03-2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及系统
CN106331343A (zh) * 2016-08-23 2017-01-1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防盗预警的方法和设备
CN106657587A (zh) * 2016-09-30 2017-05-1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防止手机丢失方法及系统
CN107506669A (zh) * 2017-08-30 2017-12-22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0389A (zh) * 2018-11-15 2019-02-19 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称重技术实现防盗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188533A (zh) * 2019-05-30 2019-08-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异常解锁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1132139A (zh) * 2019-12-13 2020-05-08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防盗控制方法以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11698368A (zh) * 2020-06-12 2020-09-2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2566031A (zh) * 2020-12-16 2021-03-26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关联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WO2023024888A1 (zh) * 2021-08-24 2023-03-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12845A (zh) * 2022-08-30 2022-11-2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穿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主控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11181A (zh) 智能穿戴设备、防盗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8467770B1 (en) System for securing a mobile terminal
CN103473882B (zh) 一种智能安全控制系统
US11212382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electively applying security mode in mobile device
CN105900102A (zh) 基于传感器的近场通信认证
CN103858154A (zh) 接近度标签
CN108351957B (zh) 根据用户的手势和身份标识执行至少一个动作的方法和系统
CN109284150A (zh) 一种启动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终端
CN108156537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远程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394275A (zh)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防盗方法
CN105847561A (zh) 一种环境监测方法、装置及手机
CN109819506A (zh) 智能连接方法、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32820A (zh) 图形码显示、扫描方法及终端
CN109325334A (zh) 一种触控终端控制方法和触控终端
CN108040182A (zh) 一种报警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7707554A (zh) 一种应用程序账号的登录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989710A (zh) 一种红外补光模块失效检测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571018A (zh) 防止物品丢失的方法、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物品
CN110312035A (zh) 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5330770B2 (ja) 認証システム及び携帯認証端末
KR102087361B1 (ko) 디지털 도어록 및 디지털 도어록 시스템
CN108133581A (zh) 一种汽车钥匙搜寻方法、汽车钥匙和移动终端
CN109218984A (zh) 一种追踪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299209A (zh) 一种群组救援方法、卫星通信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21514A (zh) 终端防盗提醒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