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1124B - 信息发送的方法及其装置和信息接收的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发送的方法及其装置和信息接收的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11124B
CN108811124B CN201710314055.3A CN201710314055A CN108811124B CN 108811124 B CN108811124 B CN 108811124B CN 201710314055 A CN201710314055 A CN 201710314055A CN 108811124 B CN108811124 B CN 1088111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frequency resource
coding scheme
terminal device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140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11124A (zh
Inventor
吕永霞
大卫·简-玛丽·马瑞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1405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1112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85339 priority patent/WO201820204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811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11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111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11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的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内接收第一信息块;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其中,第二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相同,或,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的,或,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时域资源确定的,或,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频域资源确定的;所终端设备获取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能够较准确的反映业务数据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Description

信息发送的方法及其装置和信息接收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的方法及其装置和信道状态信息接收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人们对更高性能的移动通信技术的追求从未停止。为了应对未来爆炸性的移动数据流量增长、海量移动通信的设备连接、不断涌现的各类新业务和应用场景,第五代(the fif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应运而生。5G移动通信系统需要支持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业务、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业务以及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业务。
典型的URLLC业务有:工业制造或生产流程中的无线控制、无人驾驶汽车和无人驾驶飞机的运动控制以及远程手术等触觉交互类应用,这些业务的主要特点是超高可靠性、低延时,传输数据量较少以及具有突发性、随机性,URLLC业务数据包通常较小,所占的时频资源也较小。
随着随机突发的短时延高可靠URLLC业务的增加,在未来无线通信中小区间干扰变化将更为动态和明显。现有确定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往往是根据业务数据所在的全带宽时频资源确定的,并且,现有技术中信道状态信息的确定往往是周期性,周期远大于URLLC业务的传输时延要求,因此现有确定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不能够准确反映业务数据包较小时对应的信道状态。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及其装置和信息接收的方法及其装置,能够提高反映业务数据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的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内接收第一信息块;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相同,或者,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时域资源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频域资源确定的;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应理解,当第一信息块所承载的业务为URLLC业务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对URLLC业务所占的时频资源进行信道估计,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从而有利于向网络设备上报此次URLLC业务传输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而有利于满足URLLC业务低时延和高可靠的传输要求。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块的传输模式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中用于承载控制信息和参考信号的资源比例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块使用的编码冗余版本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
也就是说,当终端设备获取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时,假设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假定传输信息块的传输模式与第一信息块的传输模式相同;或者,当终端设备获取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时,假设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控制信息和参考资源的开销比例与第一时频资源上承载的控制信息和参考资源的开销比例相同;或者,可选地,终端设备获取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时,假设第二时频资源承载假定传输信息块时传输该信息块时采用的传输模式、冗余版本以及对应第二时频资源上的用于承载控制信息和参考信号的资源比例等由通信标准规范预先定义。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频域起始位置或频域结束位置;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息块大小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时域起始位置或时域结束位置;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息块大小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
与现有技术不同,现有技术在确定信道状态信息时信道状态信息测量过程中的参考资源并未对应任何传输,即终端设备在实施信道状态测量的过程中不确定对应的信道将承载什么样的信息块,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相关,第一时频资源包括承载第一信息块的时频资源,终端设备根据本发明实施的信道测量可以与第一信息块的传输相关。以及,第一信息块的大小是确定的,终端设备可能已经接收到第一信息块的某次传输。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对URLLC业务所占的时频资源进行信道估计,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从而有利于向网络设备上报此次URLLC业务传输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而有利于满足URLLC业务低时延和高可靠的传输要求。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参考信息块确定目标调制编码方案,所述目标调制编码方案为所述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序号最大的调制编码方案或者效率最高的调制编码方案,所述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满足如下条件:所述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的每个调制编码方案对应的接收错误概率不大于目标错误概率。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对应于目标调制编码方案,所述目标调制编码方案为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的一个。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终端设备测量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和/或干扰,基于所述信道测量结果和/或干扰测量结果获取信道状态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道状态信息接收的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内接收第一信息块,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相同,或者,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时域资源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频域资源确定的;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块的传输模式确定;和/或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中用于承载控制信息和参考资源的资源比例确定;和/或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块使用的编码冗余版本确定。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频域起始位置或频域结束位置;以及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息块大小确定。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时域起始位置或时域结束位置;以及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息块大小确定。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调制编码方案由所述参考信息块确定,所述目标调制编码方案为所述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序号最大的调制编码方案或者效率最高的调制编码方案,所述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满足如下条件:所述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的每个调制编码方案对应的接收错误概率不大于目标错误概率。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对应于目标调制编码方案,所述目标调制编码方案为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的一个。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上述终端设备的方法,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终端设备相应步骤的模块。如,处理模块,发送模块以及接收模块等。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网络设备的方法,具体地,该网络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网络设备相应步骤的模块。如,处理模块,发送模块以及接收模块等。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的终端设备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的网络设备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示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示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交互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400的示意性框图。
图1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1500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或下一代通信系统,如5G系统等。
通常来说,传统的通信系统支持的连接数有限,也易于实现,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将不仅支持传统的通信,还将支持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 todevice,D2D)通信,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以及车辆间(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结合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描述了各个实施例,其中,发送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中的一方,接收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中的另一方,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接收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发送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接收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
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中的站点(station,STA),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第五代(fifth-generation,5G)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作为示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通过该小区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是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对应的小区,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和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该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以及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传输信号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并未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信号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信号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者,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disc,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在当前的讨论中,一个共识是mini-slot的概念可以应用在高频系统中大带宽调度的场景下,即调度策略倾向于较小的时间颗粒度。但是,对于如何基于mini-slot进行数据调度还没有确定的方案。此外,如何基于mini-slot监听下行控制信道也没有确定的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和一种数据接收方法以及相应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图1是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2可包括1个天线或多个天线例如,天线104、106、108、110、112和114。另外,网络设备102可附加地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它们均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或天线等)。
网络设备102可以与多个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16和终端设备122)通信。然而,可以理解,网络设备102可以与类似于终端设备116或终端设备122的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通信。终端设备116和122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便携式电脑、手持通信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装置、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上通信的任意其它适合设备。
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116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通过前向链路(也称为下行链路)118向终端设备116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也称为上行链路)120从终端设备116接收信息。此外,终端设备122与天线104和106通信,其中天线104和106通过前向链路124向终端设备122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6从终端设备122接收信息。
例如,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中,例如,前向链路118可与反向链路120使用不同的频带,前向链路124可与反向链路126使用不同的频带。
再例如,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全双工(full duplex)系统和灵活双工系统中,前向链路118和反向链路120可使用共同频带,前向链路124和反向链路126可使用共同频带。
被设计用于通信的每个天线(或者由多个天线组成的天线组)和/或区域称为网络设备102的扇区。例如,可将天线组设计为与网络设备102覆盖区域的扇区中的终端设备通信。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单个天线或多天线发射分集向其对应的扇区内所有的终端设备发送信号。在网络设备102通过前向链路118和124分别与终端设备116和122进行通信的过程中,网络设备102的发射天线也可利用波束成形来改善前向链路118和124的信噪比。此外,与网络设备通过单个天线或多天线发射分集向它所有的终端设备发送信号的方式相比,在网络设备102利用波束成形向相关覆盖区域中随机分散的终端设备116和122发送信号时,相邻小区中的移动设备会受到较少的干扰。
在给定时间,网络设备102、终端设备116或终端设备122可以是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和/或无线通信接收装置。当发送数据时,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对数据进行编码以用于传输。具体地,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获取(例如生成、从其它通信装置接收、或在存储器中保存等)要通过信道发送至无线通信接收装置的一定数目的数据比特。这种数据比特可包含在数据的传输块(或多个传输块)中,传输块可被分段以产生多个码块。
此外,该通信系统100可以是PLMN网络或者D2D网络或者M2M网络或者其他网络,图1只是举例的简化示意图,网络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图2所示为上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能够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其中,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201、接收器202、发送器203、以及存储器204。其中,该处理器201可以与接收器202和发送器203通信连接。该存储器204可以用于存储该网络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因此,该存储器204可以是处理器201内部的存储单元,也可以是与处理器201独立的外部存储单元,还可以是包括处理器201内部的存储单元和与处理器201独立的外部存储单元的部件。
可选的,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总线205。其中,接收器202、发送器203、以及存储器204可以通过总线205与处理器201连接;总线205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205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201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接收器202和发送器203可以是包括上述天线和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的电路,二者可以是独立的电路,也可以是同一个电路。
图3为上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该网络设备能够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方法。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301、接收器302、发送器303、以及存储器304。可选的,该处理器301可以与接收器302和发送器303通信连接。或者,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总线305,该接收器302、发送器303、以及存储器304可以通过总线305与处理器301连接。总线305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305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相应的,该存储器304可以用于存储该终端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因此,该存储器304可以是处理器301内部的存储单元,也可以是与处理器301独立的外部存储单元,还可以是包括处理器301内部的存储单元和与处理器301独立的外部存储单元的部件。接收器302和发送器303可以是独立的电路,也可以是同一个电路。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URLLC业务来讲,由于URLLC业务的突发数据包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网络设备无法准确预测该类URLLC包需要在什么时间进行传输。同时,URLLC业务对时延和传输可靠性的要求都非常高。在一种情况下,由于信道会随着时间变化,普通的信道信息上报以5ms或者10ms左右为周期,这样无法满足URLLC高可靠性的要求。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如果先调度URLLC业务报告一次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再对它实施调度,很难满足超低时延的要求。或者说,如果先调度URLLC业务报告一次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再对它实施调度,这样就会抢占可以用来传输数据的时间,增加了满足1ms传输时延内的目标可靠性的难度。进一步地,由于URLLC业务的突发特性,仅通过减小周期会造成明显的终端设备的功耗浪费。因此,现有信道信息报告的机制无法满足URLLC业务低时延和高可靠的传输要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对URLLC业务所占的时频资源进行信道估计,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从而有利于向网络设备上报此次URLLC业务传输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而有利于满足URLLC业务低时延和高可靠的传输要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时频资源在频域上包括一个或多个频域单元,频域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资源块,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资源块组。时频资源在时域上包括一个或多个时域单元,时域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时隙(slot),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迷你时隙(mini-slot),或者,包括一个或多个子帧(subframe)。上述频域单元包括多个频域单元时,该多个频域单元可以是连续的,也可是不连续的,本申请不做限定。上述时域单元包括多个时域单元时,该多个时域单元可以是连续的,也可是不连续的,本申请不做限定。其中,上述时域符号可以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也可以是单载波频分复用(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SC-FDM)符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块可以为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编码块(codeblock,CB)、编码块组(code block group,CBG),其中,CB包含一组信息比特,该组信息比特一起用于一次信道编码,或者说,该组信息比特被发送设备一起进行信道编码,对应一个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块;CBG至少包括一个编码块,可以包括多个编码块;TB包括至少一个CB,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CBG,本申请不做限定。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交互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的虚线表示相应的步骤为可选步骤。应理解,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图4中的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图4中的各个步骤可以分别按照与图4所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4中的全部操作。还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为用于区分不同的对象,例如,区分不同的调制编码方案、不同的时频资源、不同的数据等,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步骤401,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内接收第一信息块。
具体地,步骤401中的控制信息可以是物理层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可以承载在第一下行控制信道中,其中,该控制信道可以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PDCCH)或其它用于承载物理层控制信息的下行信道,本申请不做限定。
应理解,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第一信息块所占的时频资源,也就是说,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一信息块所占的时频资源大小相同,或者,第一时频资源大于第一信息块所占的时频资源。
具体地,第一时频资源至少包括:
用于承载第一信息块的时频资源和用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或者,用于承载第一信息块的时频资源和用于承载控制信息的时频资源;或者,用于承载第一信息块的时频资源、用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和用于承载控制信息的时频资源;
其中,所述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至少包括第一信息块的解调参考信号;
除此以外,第一时频资源还可以包括用于承载其它信号的时频资源,例如测量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例如可以包括也可以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Zero Power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ZP-CSI-RS)。
应理解,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位置为第一信息块所在的时域单元(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频域位置为,第一信息块所在的频域资源块(可以一个或者多个)。
具体地,该控制信息可以通过显式方式指示第一时频资源在时频域的位置,例如,该控制信息中至少存在一个比特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在时频域的位置;该控制信息也可以通过隐式方式指示第一时频资源在时域和/或频域的位置,例如,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或者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信令)预先配置第一时频资源的多个时域位置。终端设备可以进一步根据通信标准规范预定义的规则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位置,应理解,该控制信息不仅可以指示第一时频资源的位置,也可以指示该第一时频资源的大小。
控制信息还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接收第一信息块,该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用于承载第一信息块的第三时频资源,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其它相关信息和/或通信协议规范预定义的规则在第一时频资源中确定第三时频资源,其中,该其它相关信息可以是第一时频资源中承载的参考信号的位置相关信息等。
进一步地,当该第一时频资源中还包括除第三时频资源以外的其它时频资源时,本申请不做限定。例如,所述其它时频资源可以是用于传输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这种情况下,上述终端设备根据其它相关信息和/或通信协议规范预定义的规则在第一时频资源中确定第三时频资源时,所述其它相关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时频资源中承载的控制信道的位置信息等。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一时频资源包括承载控制信息的时频资源、承载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以及包括承载第一信息块的时频资源,应理解,第一时频资源还可以包括其它信息所占的时频资源,本申请不做限定。
图6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方法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第一时频资源包括仅仅承载第一信息块的时频资源和承载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应理解,第一时频资源还可以包括其它信息所占的时频资源,本申请不做限定。
应理解,该控制信息还可以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一信息块的当前传输所使用的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传输模式等。所述传输模式可以包括传输使用的层数、传输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传输使用的哪个波瓣等。该控制信息可以使用显式(explicit)的方式指示MCS、传输模式等,例如,在控制信息中包括相应的字段指示相应的信息。控制信息也可以采用隐式(implicit)的方式指示传输参数,例如,通过控制信息的格式,本申请不做限定。具体地,所述该控制信息向终端设备指示网络设备用于调度终端设备传输的MCS候选方案的索引,以下简称调度使用的MCS索引。
在本申请实施例,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设备指示确定第一信息块大小,例如根据控制信息中的MCS序号和第三时频资源的大小以及通信标准规范预定义的表格确定第一信息块的大小。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信息块的大小,本申请不做限定。
步骤402,终端设备根据控制信息确定第二时频资源。
具体地,第二时频资源是用于获得信道状态信息的假定分配资源。所述假定分配资源是确定目标调制编码方案时与信道状态信息对应的资源。网络设备可以将所述假定分配资源的至少一部分分配给终端设备用于数据传输,也可以不分配所述假定分配资源给终端设备用于数据传输。
具体地,在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时候,可以引入假定传输信息块的概念,该假定传输信息块指的是确定信道状态信息时假设的采用目标调制编码方案在第二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一个信息块。
在一种情况下,如果假设第二时频资源是固定的,那么通过遍历候选目标错误概率调制编码方案,能够从至少一个满足目标错误概率的调制编码方案中确定目标调制编码方案,进一步通过步骤403,根据该目标调制编码方案,获取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固定包括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是固定,和/或,第二时频资源的位置是固定的。或者说,在一次确定目标调制编码方案的过程中,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和/或位置不发生变化。
应理解,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时频资源是固定的,因此,随着调制编码方案的变化,假定传输信息块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其中,所述候选调制编码方案可以是通信标准规范中定义的用于数据传输的调制编码方案,也可以是通信标准规范中用于确定信道状态信息或者信道质量指示的调制编码方案。所述错误概率可以是误块率也可以是误码率。所述目标错误概率可以由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例如通过高层信令,也可以由通信标准规范预先定义。
因此,终端设备能够基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大小以及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质量确定目标调制编码方案,所述目标调制编码方案为所述至少一个满足目标错误概率调制编码方案中序号最大的调制编码方案或者效率最高的调制编码方案,所述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满足如下条件:所述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的每个调制编码方案对应的接收错误概率不大于目标错误概率。
具体地,所述调制编码方案对应的接收错误概率是指假设在第二时频资源上以该调制编码方案发送一个信息块根据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质量确定的该一个信息块的接收错误概率。
其中,上述调制编码方案的效率指的是调制编码方案的调制阶数与编码速率的乘积。
其中,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质量可以由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信道测量结果和噪声测量结果表征。
可选地,上述目标错误概率可以为第一信息块对应的业务的目标误块率(BlockError Rate,BLER)。应理解,该目标误块率可以由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例如通过高层信令,或者,通过物理层控制信息,或者,由通信标准规范预先定义,本申请不做限定。
换种方式说,终端设备能够基于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以及信道质量确定目标调制编码方案,其中,所述目标调制编码方案为至少一个(例如M个)调制编码方案中序号最大的调制编码方案或者效率最高的调制编码方案,所述M个调制编码方案满足如下条件:以第j个调制编码方案在第二时频资源上对应的接收第j个信息块的错误概率不大于目标错误概率,其中,1≤j≤M,j和M为正整数;其中,第j个调制编码方案与第j个信息块对应,M个信息块中至少两个信息块的大小不同。
具体地,与第j个调制编码方案对应的第j个信息块为该调制编码方案对应的参考信息块。与目标调制编码方案对应的参考信息块为上述假定传输信息块。
具体地,第二时频资源为M个调制方案对应的参考资源。或者说,M个调制编码方案中的至少二个对应的参考资源相同,均为第二时频资源。
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如果假设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假定传输信息块大小固定,例如,假定传输信息块大小与第一信息块大小相同,即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信息块的大小确定假定传输信息块的大小,那么通过遍历候选调制编码方案,终端设备能够从满足目标错误概率的调制编码方案中确定目标调制编码方案,此时由于假定传输信息块大小和目标调制编码方案都确定,所以第二时频资源大小也是确定的,进一步通过步骤403,根据该目标调制编码方案,获取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这种情况下,第二时频资源是目标调制编码方案的假定分配时频资源。具体地,当假定传输信息块大小固定的时候,通过遍历候选调制编码方案,得到多个候选时频资源,每一种调制编码方案对应一个参考时频资源,从满足目标错误概率的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确定目标调制编码方案,目标调制编码方案对应的参考资源即第二时频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假定传输信息块可能根据下列方式确定:假定传输信息块大小等于第一信息块的大小;或者,网络设备指示假定传输信息块大小,例如通过高层信令或者物理层控制信息;或者,通信标准规范预定义假定传输信息块大小。
因此,终端设备能够基于所述假定传输信息块的大小和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质量确定目标调制编码方案,所述目标调制编码方案为所述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序号最大的调制编码方案或者效率最高的调制编码方案,所述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满足如下条件:所述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的每个调制编码方案对应的接收错误概率不大于目标错误概率。
其中,目标错误概率为第一信息块对应的业务的目标错误概率(Block ErrorRate,BLER)。应理解,上述目标错误概率可以由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例如通过高层信令,或者由通信标准规范预先定义,本申请不做限定。
换种方式说,终端设备能够基于假定传输信息块确定目标调制编码方案,其中,所述目标调制编码方案为多个(例如M个)调制编码方案中序号最大的调制编码方案或者效率最高的调制编码方案,所述M个调制编码方案满足如下条件:以第j个调制编码方案在第j个时频资源上对应的接收假定传输信息块的错误概率不大于目标错误概率,其中,1≤j≤M,j和M为正整数;其中,第j个调制编码方案与第j个时频资源对应,M个时频资源中至少两个时频资源大小不同。
具体地,与第j个调制编码方案对应的第j个时频资源为该调制编码方案对应的参考时频资源。与目标调制编码方案对应的参考时频资源为上述假定分配时频资源,即第二时频资源。
具体地,假定传输信息块为M个调制方案对应的参考信息块。或者说,M个调制编码方案中的至少二个对应的参考信息块相同,均为假定传输信息块。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控制信息指示的第一信息块大小确定假定传输信息块的大小,又根据假定传输信息块的大小确定目标调制编码方案,进而至少根据目标调制编码方案确定第二时频资源。
进一步地,如何根据目标调制编码方案,获取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将在步骤403中详细介绍。
具体地,由于控制信息指示第一时频资源,因此,终端设备能够根据控制信息确定第二时频资源。其中,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的关系如下。
一种情况下,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相同,也就是说,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的时域资源完全相同,频域资源也完全相同。
第一时频资源可以由所述控制信息向终端设备指示,进一步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其它方法确定第一时频资源,所述控制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时频资源确定第二时频资源。或者说,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第一时频资源和第二时频资源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当第一信息块所占的时频资源在第一时频资源内时,根据第二时频资获得的信道状态信息能够更为准确的反映第一信息块对应的业务的信道状态信息。
另一种情况下,第一时频资源所占的时域资源包括第二时频资源所占的时域资源,第二时频资源所占的频域资源和第一时频资源所占的频域资源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时域起始位置或时域结束位置;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假定传输信息块大小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
第一时频资源可以由所述控制信息向终端设备指示,进一步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如图8所示,第一时频资源所占的频域和第二时频资源所占的频域相同,而第一时频资源包括该第二时频资源,并且更具体地,第二时频资源所占的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与第一时频资源所占的时域起始位置重合。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能够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并向网络设备上报该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因此,相比与测量第一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后,再向网络设备上报该第一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能够使得网络设备尽快获得准确的信道信息进而即使调整业务数据的传输策略,以保证业务传输的可靠性,具体地,传输策略包括确定该业务数据传输使用的调制编码方案,传输模式或者传输资源的位置和大小等,本申请不做限定。因此,根据第一时频资源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频域起始位置或频域结束位置,还可以进一步根据假定传输信息块的大小和对应的目标调制编码方案,能够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位置和大小。
还应理解,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时域起始位置或时域结束位置的关系可以是协议约定,也可以是网络预配置。
再一种情况下,第一时频资源和第二时频资源所占的时域资源相同,第一时频资源所占的频域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所占的频域资源具有对应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频域起始位置或频域结束位置;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假定传输信息块大小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
并且进一步地,在这种情况下,假定传输信息块的大小可以与第一信息块的大小相同,因此,当第一时频资源和第二时频资源所占的时域资源相同时,如果根据第一时频资源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频域起始位置或频域结束位置时,可以根据该假定传输信息块的大小确定出第二时频资源的位置和大小。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的示意图。第二时频资源的频域起始位置与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位置之间的关系为:第二时频资源的频域起始位置=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位置+一个频率偏移量。
如图9所示,第二时频资源所占的时域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资源相同,假设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上的假定传输信息块大小与第一信息块大小相同,那么当假定传输信息块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的序号比第一信息块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序号小,那么第二时频资源所占的频域资源比第一时频资源所占的频域资源大。所述第一信息块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为上述控制信息指示用于传输第一信息块的调制编码方案。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的示意图。第二时频资源的频域起始位置与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位置之间的关系为:第二时频资源的频域起始位置=在第一时频资源的起始位置+一个频率偏移量。
如图10所示,第二时频资源所占的时域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资源相同,假设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上的假定传输信息块大小与第一信息块大小相同,那么当假定传输信息块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的序号比第一信息块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序号大,那么第二时频资源所占的频域资源比第一时频资源所占的频域资源大。
还应理解,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频域起始位置或频域结束位置的对应关系可以是协议约定,也可以是网络预配置。
与现有技术不同,现有技术在确定信道状态信息时信道状态信息测量过程中的参考资源并未对应任何传输,即终端设备在实施信道状态测量的过程中不确定对应的信道将承载什么样的信息块,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相关,第一时频资源包括承载第一信息块的时频资源,终端设备根据本发明实施的信道测量可以与第一信息块的传输相关。以及,第一信息块的大小是确定的,终端设备可能已经接收到第一信息块的某次传输。
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是对确定的时频资源上假设承载了不同大小的信息块,这可能会影响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结果,特别是当信息块的大小较小的时候。这是因为,根据测得的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确定信道状态信息时,需要根据该信息块大小相应的信道编码的性能曲线(SINR与采用不同调制方案传输该信息块的时对应的BLER的关系曲线)。当信息块大小较小的时候,不同大小信息块所对应的性能曲线是不同的。固定资源大小改变信息块大小的方法可能导致测量误差。而采用固定信息块大小,改变资源的方法,则可以尽量避免这种误差。
还存在一种情况,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时频资源可以为第二时频资源的真子集,第二时频资源所占的时频资源包括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所占的时频资源,和/或第二时频资源所占的频域资源包括第二时频资源所占的频域资源。
图1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示意图。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时频资源所占的时域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所占的时域资源相同,第一时频资源所在全带宽资源包括子带1、子带2、子带3和子带4。终端设备通过遍历第一时频资源的所有子带对全带宽的频域资源的信道状态进行测量。以子带2为例,第二时频资源的频域起始位置与子带2的频域起始位置相同,根据假定传输信息块大小,则可以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位置和大小。
图1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示意图。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时频资源所占的第一时频资源所占的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所占的时域资源相同,第一时频资源所在全带宽资源包括子带1、子带2、子带3和子带4,第二时频资源的频域起始位置可以遍历子带1、子带2、子带3和子带4的频域起始位置,根据假定传输信息块大小,则可以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位置和大小。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遍历带宽上的子带测量全带宽上不同频域资源对应信道状态信息。进而,网络设备可以在全带宽为后续的传输选择信道质量较好的频域资源,例如第一信息块的后续传输或者其它信息块的后续传输。
图1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时频资源为全带宽资源,第一时频资源所占的时频资源包含第二时频资源所占的时域资源,有4个与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频域起始位置,第二时频资源的频域起始位置可以遍历每个频域起始位置开始的子带,根据假定传输信息块大小,则可以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位置和大小。
可选地,在图11-图13所示出的例子中,第二时频资源的起始位置可以是子带频域位置中频率较大的边沿,也可以是子带频域位置中频率较小的边沿。
可选地,在图11-图13所示出的例子中,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之后可以通过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起始位置而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位置,可以通过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结束位置而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位置。
步骤403,终端设备获取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
下面具体描述,如何通过目标调制编码方案,获得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
应理解,上述信道状态信息可以是干扰信号的能量、信道质量指示、网络设备调度数据传输使用MCS的索引、CQI索引、CQI索引的差值、网络设备调度数据传输使用MCS的索引的差值、一个频域资源的大小或者带宽、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或者传输重复次数之中的至少一种。
在步骤402中,确定第二时频资源时,由于已经确定了目标调制编码方案,进一步地,通过目标调制编码方案可以得到下列中的任意一种:信道质量指示、网络设备调度数据传输使用MCS的索引、CQI索引、CQI索引的差值、网络设备调度数据传输使用MCS的索引的差值、一个频域资源的大小或者带宽。
具体地,目标调制编码方案具体地,例如,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可以为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与第二时频资源相应的干扰测量结果和信道测量结果采用步骤402中的方法确定目标调制编码方案目标调制编码方案目标调制编码方案目标调制编码方案,并将该目标调制编码方案的索引确定为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CQI,即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上述一个调制编码方案是一个包括一种调制方式和一种编码方式的方案,具体地,上述一种编码方式可以是通信协议规范预先规定的一种调制编码以及一种编码速率,上述一种调制编码方案对应一个效率数值,所述效率数值等于其对应的调制方式的阶数乘以其对应的编码速率。因此,上述MCS的索引可以指网络设备调度数据传输使用MCS的索引,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上报信道状态信息时包括的MCS候选方案(以下简称CQI上报使用的MCS)的索引,也就是CQI索引。
在另一个例子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可以是CQI索引的差值,可以简称为DeltaCQI。终端设备根据上述方法确定CQI索引后,将根据当前信道状态确定的CQI索引与终端设备根据之前的一次数据传输的信道状态确定的CQI索引的差值确定为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前一次信道状态信息上报可以指与当前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时间最接近的前一次周期上报,或者,时间最接近的前一次非周期上报。所述非周期上报可以由网络设备触发上报,或者,由终端设备主动上报。
在另外一个例子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可以是一个MCS索引的差值,可以简称为Delta MCS。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与第二时频资源相应的干扰测量结果和信道测量结果通过步骤402的方法确定目标调制编码方案目标调制编码方案,再将该目标调制编码方案索引与所述控制信息指示的MCS索引的差值确定为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在另外的一个例子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可以是一个频域资源的大小或者带宽。这种情况下,假定传输信息块大小固定,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与第二时频资源相应的干扰测量结果和信道测量结果通过步骤402中的方法确定目标调制编码方案,再将第二时频资源的带宽信息作为与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带宽是所述时频资源所占的频域范围的大小(例如,表现为资源块的数目或者资源块组的数目)。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时频资源的带宽时,假设该时频资源所占的时域大小与第一时频资源所占的时域大小相同,或者该时频资源所占的时域大小由通信标准规范预先约定。
又例如,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可以为干扰信号的能量。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时频资源相应的干扰测量结果确定干扰能量的绝对数值(例如功率数值),将该干扰能量的绝对数值确定为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终端设备也可以根据干扰测量结果确定干扰能量,根据信道测量结果确定接收信号能量,再以接收信号能量作为参考将干扰能量相对接收信号能量的相对数值(例如分贝dB数值)作为该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第二时频资源对应于目标调制编码方案,目标调制编码方案为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的一个。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假设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假定传输信息块使用的调制编码方案为目标调制编码方案,当假定传输信息块大小固定时,随着调制编码方案的变化,第二时频资源大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进一步地,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时频资源中的DMRS测量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当第二时频资源上还包括CSIRS和/或ZP-CSIRS时,也可以根据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测量参考信息号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终端设备测量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和干扰,基于所述信道测量结果和干扰测量结果获取信道状态信息。
具体地,终端设备测量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信道,基于所述信道测量结果获取信道状态信息;或者,终端设备测量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干扰,基于干扰测量结果获取信道状态信息;或者,终端设备测量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信道和干扰,基于信道测量结果和干扰测量结果获取信道状态信息。
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DMRS实施与第二时频资源相应的信道测量或者干扰测量,或者,终端设备可以根据CSIRS实施与第二时频资源相应的信道测量或者干扰测量,或者终端设备可以根据ZP-CSIRS实施与第二时频资源相应的干扰测量。
进一步地,终端设备根据信道测量结果和干扰测量结果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信干噪比SINR;基于所述SINR获取信道状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确定第二时频资源后,获取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方式可以为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方式,即对确定的假定传输信息块的大小,根据第二时频资源的得到的SINR,通过步骤402中的方法遍历满足目标错误概率的调制编码方案,从满足目标错误概率的调制编码方案中确定目标调制编码方案,再由目标调制编码方案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
在另外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查表获取信道状态信息,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预存SINR与效率的关系表格。
首先根据SINR查询到对应的效率,再根据编码调制方案的效率数值查询到对应的编码调制方案以及进一步查询到与该SINR对应的CQI索引或者MCS索引。并将该CQI索引或者MCS索引作为信道状态信息。
当采用上述步骤402中第二时频资源固定的方法的时候,上述查表可以是查询一个表格。当采用上述步骤402中假设传输信息块大小固定的方法时,上述查表可以是查询至少两个表格,每个表格与一个传输信息块大小对应。
表1示出了本申请SINR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关系。应理解,表1仅仅是示例性的,本申请不做限定。
表1
Figure BDA0001287939760000161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终端设备获取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块的传输模式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中用于承载控制信息和参考资源的资源比例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块使用的编码冗余版本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
具体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块的传输模式指的是第一信息块的传输方式,包括:传输层数、天线数、参考资源端口数以及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MIMO)方式等。
也就是说,当终端设备获取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时,假设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假定传输信息块的传输模式与第一信息块的传输模式相同。
具体地,第一时频资源中用于承载控制信息和参考资源的资源比例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
也就是说,当终端设备获取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时,假设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控制信息和参考资源的开销比例与第一时频资源上承载的控制信息和参考资源的开销比例相同。
具体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块使用的编码冗余版本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时,假设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假定传输信息块使用的编码冗余版本相同。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终端设备获取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时,假设第二时频资源承载假定传输信息块时传输该信息块时采用的传输模式、冗余版本以及对应第二时频资源上的用于承载控制信息和参考信号的资源比例等由通信标准规范预先定义。
步骤404,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
具体地,当第一时频资源为第n-k个时域单元上的时频资源时,终端设备会在预定义的时域单元或者由网络设备指定的时域单元(例如,第n个时域单元)上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当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工作于FDD系统的时候,该第n-k个时域单元为第n-k个下行时域单元,该第n个时域单元为第n个上行时域单元,当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工作于TDD系统的时候,该第n-k个时域单元可以用于承载下行信号,该第n个时域单元可以用于承载上行信号,n为整数,k为自然数。
因此,由于终端设备获得的信道状态信息更加及时可靠,网络设备会根据终端设备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调整对第一信息块重传时采用的MCS,有利于提高业务传输的可靠性,满足业务的低时延要求。
图1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400的示意性框图,该终端设备1400中各模块分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各动作或处理过程,这里,为了避免赘述,详细说明可以参照上文中的描述。
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内接收第一信息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相同,或者,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时域资源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频域资源确定的;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发送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块的传输模式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中用于承载控制信息和参考信号的资源比例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块使用的编码冗余版本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频域起始位置或频域结束位置;以及根据参考信息块大小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时域起始位置或时域结束位置;以及根据参考信息块大小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参考信息块确定目标调制编码方案,所述目标调制编码方案为所述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序号最大的调制编码方案或者效率最高的调制编码方案,所述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满足如下条件:所述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的每个调制编码方案对应的接收错误概率不大于目标错误概率。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对应于目标调制编码方案,所述目标调制编码方案为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的一个。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测量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和/或干扰,基于所述信道测量结果和/或干扰测量结果获取信道状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可以由图3中的301实现,本实施例中的通信模块可由图3中的接收器302和发送器303实现。
本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1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1500的示意性框图,该网络设备1500中各模块分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各动作或处理过程,这里,为了避免赘述,详细说明可以参照上文中的描述。
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内接收第一信息块,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相同,或者,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时域资源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频域资源确定的;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块的传输模式确定;和/或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中用于承载控制信息和参考资源的资源比例确定;和/或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块使用的编码冗余版本确定。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频域起始位置或频域结束位置;以及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息块大小确定。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时域起始位置或时域结束位置;以及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息块大小确定。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目标调制编码方案由所述参考信息块确定,所述目标调制编码方案为所述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序号最大的调制编码方案或者效率最高的调制编码方案,所述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满足如下条件:所述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的每个调制编码方案对应的接收错误概率不大于目标错误概率。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对应于目标调制编码方案,所述目标调制编码方案为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的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可以由图2中的201实现,本实施例中的通信模块可由图2中的接收器202和发送器203实现。
本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4)

1.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内接收第一信息块;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第二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相同,或者,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时域资源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频域资源确定的;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块的传输模式、和/或、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中用于承载控制信息和参考信号的资源比例、和/或、所述第一信息块使用的编码冗余版本获取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
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频域起始位置或频域结束位置;以及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息块大小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时域起始位置或时域结束位置;以及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息块大小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参考信息块确定目标调制编码方案,所述目标调制编码方案为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序号最大的调制编码方案或者效率最高的调制编码方案,所述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满足如下条件:所述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的每个调制编码方案对应的接收错误概率不大于目标错误概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对应于目标调制编码方案,所述目标调制编码方案为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的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终端设备测量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和/或干扰,基于所述信道测量结果和/或干扰测量结果获取信道状态信息。
7.一种信道状态信息接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内接收第一信息块,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二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相同,或者,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时域资源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频域资源确定的;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块的传输模式确定,和/或,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中用于承载控制信息和参考资源的资源比例确定,和/或,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块使用的编码冗余版本确定;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频域起始位置或频域结束位置;以及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息块大小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时域起始位置或时域结束位置;以及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息块大小确定。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调制编码方案由所述参考信息块确定,所述目标调制编码方案为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序号最大的调制编码方案或者效率最高的调制编码方案,所述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满足如下条件:所述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的每个调制编码方案对应的接收错误概率不大于目标错误概率。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对应于目标调制编码方案,所述目标调制编码方案为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的一个。
1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内接收第一信息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第二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相同,或者,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时域资源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频域资源确定的;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块的传输模式、和/或、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中用于承载控制信息和参考信号的资源比例、和/或、所述第一信息块使用的编码冗余版本获取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发送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频域起始位置或频域结束位置;以及
根据参考信息块大小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时域起始位置或时域结束位置;以及
根据参考信息块大小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参考信息块确定目标调制编码方案,所述目标调制编码方案为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序号最大的调制编码方案或者效率最高的调制编码方案,所述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满足如下条件:所述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的每个调制编码方案对应的接收错误概率不大于目标错误概率。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对应于目标调制编码方案,所述目标调制编码方案为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的一个。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测量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和/或干扰,基于所述信道测量结果和/或干扰测量结果获取信道状态信息。
18.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内接收第一信息块,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二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相同,或者,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时域资源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频域资源确定的;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块的传输模式确定,和/或,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中用于承载控制信息和参考资源的资源比例确定,和/或,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信道状态信息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块使用的编码冗余版本确定;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频域起始位置或频域结束位置;以及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息块大小确定。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时域起始位置或时域结束位置;以及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参考信息块大小确定。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目标调制编码方案由所述参考信息块确定,所述目标调制编码方案为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序号最大的调制编码方案或者效率最高的调制编码方案,所述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满足如下条件:所述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的每个调制编码方案对应的接收错误概率不大于目标错误概率。
22.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对应于目标调制编码方案,所述目标调制编码方案为至少一个调制编码方案中的一个。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314055.3A 2017-05-05 2017-05-05 信息发送的方法及其装置和信息接收的方法及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8111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4055.3A CN108811124B (zh) 2017-05-05 2017-05-05 信息发送的方法及其装置和信息接收的方法及其装置
PCT/CN2018/085339 WO2018202041A1 (zh) 2017-05-05 2018-05-02 信息发送的方法及其装置和信息接收的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4055.3A CN108811124B (zh) 2017-05-05 2017-05-05 信息发送的方法及其装置和信息接收的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1124A CN108811124A (zh) 2018-11-13
CN108811124B true CN108811124B (zh) 2020-12-01

Family

ID=64016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1405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811124B (zh) 2017-05-05 2017-05-05 信息发送的方法及其装置和信息接收的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11124B (zh)
WO (1) WO20182020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0266B (zh) * 2019-01-31 2021-10-01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信号接收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2702153B (zh) * 2019-10-23 2022-07-15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133764A1 (zh) * 2022-01-13 2023-07-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信息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5111A (zh) * 2014-03-31 2015-09-30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非授权频带上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6161736A1 (zh) * 2015-04-10 2016-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基站及u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9585B (zh) * 2013-10-16 2018-12-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JP6420375B2 (ja) * 2014-06-24 2018-11-07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内でチャネル状態情報(csi)を報告するためのワイヤレスデバイ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それらにおける方法
US20160285660A1 (en) * 2015-03-27 2016-09-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ng beam-reference signals for 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signal transmission
CN104836647B (zh) * 2015-04-14 2018-05-01 北京邮电大学 信道状态信息测量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5111A (zh) * 2014-03-31 2015-09-30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非授权频带上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6161736A1 (zh) * 2015-04-10 2016-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基站及u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202041A1 (zh) 2018-11-08
CN108811124A (zh) 2018-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10956B (zh) 干扰测量的方法及装置和获得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31972B (zh) 发送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9863707B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CN110891312B (zh)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信息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02792B (zh) 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
CN108023666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33041B (zh) 接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和发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8633015B (zh) 接收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和发送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EP3840271A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instruction method,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3302870B (zh) 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49183B (zh) 通信设备
CN113783671B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035444B (zh) 一种资源确定的方法和装置
CN112672378B (zh) 资源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23542B (zh) 一种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8737034B (zh) 发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和接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8811124B (zh) 信息发送的方法及其装置和信息接收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2312463A (zh) 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EP3739788B1 (en) Signal receiving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40007250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08809593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其网络设备、终端设备
CN110474664B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80051A1 (zh) 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865517B (zh) 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51004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