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0977A -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10977A
CN108810977A CN201711141143.4A CN201711141143A CN108810977A CN 108810977 A CN108810977 A CN 108810977A CN 201711141143 A CN201711141143 A CN 201711141143A CN 108810977 A CN108810977 A CN 1088109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terminal
uplink
data
mapping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411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10977B (zh
Inventor
夏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Original Assignee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filed Critical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810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09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109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09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0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at the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75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for supporting 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该方法包括: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若需要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以通知终端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和/或在向终端发送的至少部分数据包中删除业务流标识。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减少空中接口的负担,提高通信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
背景技术
QoS(Quality of Service)即服务质量,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最终目标就是保证用户的QoS。针对5G网络的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其QoS架构如图1所示,针对每一个终端,核心网建立至少一个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对于每个终端,接入网为每个PDU会话建立一个或多个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接入网为由核心网建立的每个PDU会话建立至少一个默认。接入网将属于不同PDU会话的数据包映射到不同的DRB。终端和核心网的非接入层数据包过滤器将上行和下行数据包与业务流(QoS流)相关联。在终端和接入网中的接入层实现数据无线电承载(DRB)和上行、下行业务流的映射关联。其中,在下行链路中,接入网根据业务流标识和关联的QoS配置文件将业务流映射到DRB;在上行链路中,终端用业务流标识进行上行分组。
在NR系统中,提出了一个新接入子层用于实现上行和下行数据包与业务流的映射,以及数据无线电承载和上行、下行业务流的映射。其中,针对上行链路,该新接入子层采用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即对于每个DRB,终端监视下行链路的业务流标识,并在上行链路中应用相同的映射。然而,为了实现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所有下行链路数据包都需要通过空中接口对下行数据进行标记,这大大增加了空中接口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空中接口负担大且灵活性不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若需要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以通知终端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和/或在向终端发送的至少部分数据包中删除业务流标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若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关闭或者更改终端的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若需要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向基站发送第一通知消息以通过基站通知终端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若需要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向基站发送第二通知消息以通过基站通知终端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四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电路,处理器连接通信电路;处理器用于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上所述的通信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五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通信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并在需要关闭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时,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以通知所述终端关闭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和/或在向所述终端发送的至少部分数据包中删除业务流标识,从而使得至少部分下行链路的数据包不需要通过空中接口利用业务流标识进行标记,进而减少空中接口的负担,提高通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NR系统的QoS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终端不支持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时基站与终端通信过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基站决定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时基站与终端通信过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向终端发送的控制消息或数据消息的数据包格式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终端要求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时基站与终端通信过程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七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基站和核心网设备之间的交互过程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八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九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步骤S32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24是图22中步骤S32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通信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通信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通信设备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通信设备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通信设备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发明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2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基站。基站连接核心网并与终端进行无线通信,为相应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基站可以为宏基站、微(micro)基站、微微(pico)基站或家庭基站(femtocell)。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也可以被称为无线基站、接入点、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odeB,eNB),gNB或其他合适的术语。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S11: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其中,对于部分终端,终端本身不支持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即终端本身不具有实现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的能力,或者终端存在暂时/永久的限制,使其不能实现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此时,需要关闭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针对某些应用场景,例如建立视频流业务,基站可以决定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即不使用上行链路反射QoS,以进行安全或资源管理;针对某些QoS流,例如QoS等级较低的业务流,基站可以决定更改该QoS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即更改该QoS流与DRB的映射规则,将更改该部分QoS流映射到的DRB,和/或在核心网决定更改该QoS和数据包(即IP流)的映射规则时,基站向终端发送消息以通知终端更改该映射规则,以进行资源的灵活调度。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若终端不支持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通知消息,此时,则基站可以根据该通知消息判断需要关闭终端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若基站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安全或资源管理目的,决定在PDU连接,DRB或QoS流级别不使用上行链路反射QoS,此时,基站可以判断只需要关闭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例如某个业务流或者某个无线资源承载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若基站需要调度某些QoS流或DRB时,也可以决定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使得终端将部分QoS流映射到其他DRB。当然,基站也可以决定关闭或者更改终端的所有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S12:若需要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以通知终端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和/或在向终端发送的至少部分数据包中删除业务流标识。
其中,业务流标识用于标识该数据包所属的业务流,终端和基站利用业务流标识可以实现上行和下行数据包与业务流的映射,以及业务流和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在NR系统中,数据无线承载定义了空中接口(Uu)上的数据包处理,数据无线承载为具有相同数据包转发处理的数据包提供服务,可以针对需要不同分组转发处理的业务流建立不同的数据无线承载。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当基站确定需要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时,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以通知终端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其中,该第一消息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或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等类型,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通信方法进一步包括:
步骤:若需要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向终端发送第二消息以通知终端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
当基站确定需要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时,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二消息,在该第二消息中包含需要更改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的部分QoS流的业务流标识以及更改后的规则,以通知终端需要更改映射的该部分QoS流的业务流标识,具体更改规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例如将承载QoS流最大的DRB上的部分QoS流更改为映射到承载的QoS流最少的DRB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其中,该第二消息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或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等类型,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包括NAS层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和AS层上行链路反射映射两种。前者负责处理IP流到QoS业务流的映射,后者处理QoS业务流到DRB承载的映射。
在另一个应用例中,当基站确定需要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时,基站向终端发送的至少部分数据包中删除业务流标识,例如基站确定需要关闭业务流A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则向终端发送的属于业务流A的数据包中删除业务流标识,从而可以减少空中接口的负担。
当然,在其他应用例中,基站还可以通过向终端发送不包含业务流标识的预定数量的数据包,以使得终端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或者基站向终端发送消息通知终端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的同时或后续过程中,向终端发送不包含业务流标识的数据包,或者基站也可以在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后,周期性地或者预定时间后,又或者接收到预定消息后,打开该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基站通过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并在需要关闭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时,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以通知所述终端关闭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和/或在向所述终端发送的至少部分数据包中删除业务流标识,从而使得至少部分下行链路的数据包不需要通过空中接口利用业务流标识进行标记,进而减少空中接口的负担,提高通信效率。进一步地,基站还可以在需要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时,向终端发送第二消息以通知所述终端更改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从而使得基站可以控制和更改终端的QoS映射,灵活配置资源,提高了通信的灵活性。
如图3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二实施例,是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根据终端的性能判断是否需要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本实施例为对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扩展,因此与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包括:
S111:接收并解析终端发送的消息;
其中,终端注册到基站时,会向基站上报终端性能报告;终端与基站建立无线数据承载时,会向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消息,以请求建立与基站通信的无线链路。
S112:通过终端发送的消息判断终端是否支持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具体地,结合图3和图4所示,终端向基站发送端发送的性能报告或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基站接收并解析终端发送的性能报告或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后,根据该消息中终端的性能数据,可以判断终端是否支持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基站也可以通过终端发送的其他类型消息判断终端是否支持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S113:若终端不支持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判定需要关闭终端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具体地,在基站根据终端发送的消息确定终端不支持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后,基站即可判定需要关闭终端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后续基站则执行步骤S12,如图4所示,基站向终端发送消息以通知终端关闭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和/或在向终端发送的数据包中删除业务流标识,从而使得下行链路的数据包不需要通过空中接口利用业务流标识进行标记,进而减少空中接口的负担,提高通信效率。
如图5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三实施例,是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根据终端当前的业务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或者更改终端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本实施例是对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扩展,因此与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包括:
S114:判断终端当前的业务是否属于预设的业务;
其中,为了保证基站与终端之间通信的业务质量,需要在建立承载时为对应的业务分配资源,以保证通信过程中的延时和丢包率等不高于限定值,从而使得服务质量得到保证。预设的业务至少为一种,例如尽力而为的下载业务,预设的业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结合图5和图6所示,在一个应用例中,基站与终端建立无线业务承载时,基站根据需要与终端建立的当前的业务,例如根据当前业务的QoS等级指示(QCI),其中不同的QCI值对应不同等级的QoS要求,判断当前业务的QCI是否为预设的QCI,若是,则判定当前业务是预设的业务。当然,在其他应用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判断终端当前业务是否为预设的业务,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S115:若属于预设的业务,则判定终端需要关闭或者更改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具体地,在上述应用例中,若基站确定与终端建立的当前业务属于预设的业务,则判定终端需要关闭或者更改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其中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至少为一个。
进一步参阅图6,基站判定终端需要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例如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后,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以通知终端关闭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和/或向终端发送的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数据包中删除业务流标识,从而使得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数据包不需要通过空中接口利用业务流标识进行标记,进而减少空中接口的负担,提高通信效率。
当终端的当前业务是预设业务且基站判定该终端需要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例如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时,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二消息以通知终端更改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即更改传输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DRB,如将预设业务对应的业务流标识从原DRB映射到另一个DRB上传输,进而使得基站可以根据业务类型调整承载QoS流的DRB,实现灵活配置资源,提高通信的灵活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基站还可以为了安全或资源管理目的,决定在某个/某些无线数据承载业务或某个/某些PDU会话业务关闭或者更改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基站还可以根据核心网设备发送的消息,决定终端需要更改至少部分接入层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例如更改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与IP流的映射关系,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7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四实施例,是在本发明第一至第三任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向终端发送控制消息以通知终端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本实施例为对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至第三任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扩展,因此与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至第三任一个实施例相同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包括:
S121:向终端发送控制消息以通知终端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其中,向终端发送的控制消息包括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控制消息和新接入子层控制消息中的至少一种。该控制消息包括第一控制消息和第二控制消息,该第一控制消息用于通知终端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该第二控制消息用于通知终端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基站确定需要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后,向终端发送一条第一控制消息,例如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该第一控制消息中包含通知终端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的指令,终端收到该第一控制消息后,根据该第一控制消息中的指令,关闭相应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在另一个应用例中,基站确定需要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后,向终端发送一条第二控制消息,例如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该第二控制消息中包含通知终端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的指令,终端收到该第二控制消息后,根据该第二控制消息中的指令,更改相应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例如根据该第二控制消息中包括的映射关系更新该终端保存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
当然,在其他应用例中,基站也可以向终端发送两条甚至三条以上的第一或第二控制消息,其中第一或第二控制消息也可以是其他类型,例如无线链路控制消息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基站也可以通过向终端发送的消息中设置标识信息,通知终端关闭或者更改相应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具体如图8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五实施例,是在本发明第一至第三任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向终端发送控制消息或数据消息以通知终端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本实施例为对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至第三任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扩展,因此与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至第三任一个实施例相同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包括:
S122:在向终端发送的控制消息或数据消息中设置标识信息,以通知终端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其中,向终端发送的控制消息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控制消息和新接入子层控制消息中的至少一种,向终端发送的数据消息包括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数据消息中的至少一种;标识信息至少包括一个标识位,该标识信息设置于向终端发送的控制消息或数据消息的协议数据单元和/或包头中。
该控制消息包括第一控制消息和第二控制消息,该数据消息包括第一数据消息和第二数据消息,该标识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其中,该第一控制消息和第一数据消息用于通知终端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该第二控制消息和第二数据消息用于通知终端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
如图9所示,图9(a)是向终端发送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控制消息的协议数据单元格式示意图,其中第一位D/C若是1,则表示当前消息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消息,若是0,则表示当前消息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控制消息,第二位PDU Type用于指示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控制消息的PDU类型,例如1表示数据PDU,0表示顺序编号PDU,第三位I用于指示是否关闭该数据包所属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例如1为关闭,0为不关闭,其他数据位R为保留位;图9(b)是向终端发送的新接入子层控制消息的协议数据单元格式示意图,其中各个数据位的作用与图9(a)类似,此处不再重复。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该数据消息是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该数据消息包头中设置有标识信息,该第二标识信息包括第一专用指示位和第二专用指示位,该第一专用指示位同时是第一标识信息。当基站需要通知终端关闭至少部分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时,基站在向发送的第一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包头中设置该第一专用指示位为第三预设值;当基站需要通知终端更改至少部分非接入层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时,基站在向发送的第二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中设置业务流标识,且在该数据消息包头中设置该第一专用指示位为第四预设值;当基站需要通知终端更改至少部分接入层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时,基站在向发送的第二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中设置业务流标识,且在该数据消息包头中的第二专用指示位为第五预设值。
其中,该第一专用指示位是反射QoS标识RQI,该第二专用指示位是接入层反射QoS标识AS-RQI,第一专用指示位和第二专用指示位分别至少占用一个比特位,该第三预设值、第四预设值和第五预设值可以根据第一专用指示位和第二专用指示位所占有的比特位而定,例如第一专用指示位和第二专用指示位分别占用一个比特位,则第三预设值和第五预设值可以均为1,或者分别为1和0,第四预设值为0,具体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图9(c)是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的数据包头格式示意图,其中第一位RQI的作用与图9(a)、(b)中的I类似,例如,当第一位RQI为第四预设值1时,第一位RQI之后是AS-RQI,当AS-RQI为第五预设值1时,AS-RQI之后是业务流标识QFI,业务流标识之后是服务数据单元AS Layer SDU,该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指示不关闭但更改该数据包所属的业务流的接入层和非接入层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即更改该数据包所属的IP流与QoS业务流的映射,也更改该QoS业务流与承载该QoS业务流的DRB的映射;当RQI为第三预设值0,且AS-RQI也为0时,AS-RQI之后可以省略QFI,直接是AS Layer SDU,则该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指示关闭该数据包所属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且不更改该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当第一位RQI为1,AS-RQI为0时,该AS-RQI之后是QFI,QFI之后是服务数据单元AS LayerSDU,则该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指示不关闭该数据包所属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且更改该数据包所属的业务流的非接入层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即更改该数据包所属的IP流与QoS业务流的映射,但不更改接入层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当RQI为0,AS-RQI为1时,AS-RQI之后是业务流标识QFI,业务流标识之后是服务数据单元,则该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指示关闭该数据包所属的业务流的非接入层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并且更改该业务流接入层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
结合图8和图9所示,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消息和数据消息的协议数据单元或包头中的标识信息,即可以判断是否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
其中,图9中仅示出三种消息的数据包格式示意图,其他类型的数据包格式可以参考图9任一种格式,并且图9中仅示出一个标识位指示是否关闭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以及一个标识位指示是否更改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两个或多个标识位,控制消息和数据消息的类型也可以是其他类型,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10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六实施例,是在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根据终端发送的通知消息判断是否需要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本实施例为对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扩展,因此与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包括:
S116:接收并解析终端发送的消息;
其中,终端发送的消息包括控制消息和数据消息中的至少一种;控制消息包括终端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控制消息和新接入子层控制消息中的至少一种;数据消息包括终端发送的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数据消息中的至少一种。当所述数据消息是终端发送的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时,该数据消息中不包括业务流标识。
S117:判断终端发送的消息是否为终端要求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的通知消息;
进一步地,S117包括:
步骤:判断终端发送的消息中预设标识位的值是否为预定数值;
其中,预设标识位设置于终端发送的消息的协议数据单元或包头中,预设标识位的具体设置方法可以参考S122和图9中的设置方法,此处不再重复;预设标识位至少为一位,预定数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若预设标识位的值为预定数值,则判定终端发送的消息为终端要求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的通知消息;
例如,终端发送的消息是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该数据消息中可以不包括业务流标识和AS-RQI,仅保留RQI作为该预设标识位,该消息中的预设标识位的值为1,与预定数值相同,此时,基站判定该消息为终端要求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的通知消息。
S118:若终端发送的消息为终端要求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的通知消息,则判定需要关闭终端的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在一个应用例中,终端可以要求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例如关闭当前与基站建立的某一/某些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终端可以在向基站发送的消息中设置至少一个预设标识位,并将该预设标识位的值设为预定数值,例如1,且在该消息中不包括业务流标识,以通知基站该终端要求关闭至少部分业务流对应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从而使得基站在后续向该终端发送的该至少部分业务流对应的下行数据包中删除业务流标识,进而减少空中接口的负担,提高通信效率。当然,在其他应用例中,终端也可以直接向基站发送控制消息,以通知基站该终端要求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还可以与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四和第五实施例相结合。
在其他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也可以决定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具体如图12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七实施例是在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11进一步包括:
S1191: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消息;
其中,该来自核心网设备的消息可以是控制消息也可以是数据消息,该消息包括非接入层消息,即NAS层消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结合图13所示,在一个应用例中,核心网设备也可以决定终端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此时,核心网设备可以向基站发送通知消息,以通过基站通知终端关闭或者更改该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S1192:判断该来自核心网设备的消息中是否携带特定标识;
其中,该特定标识是反射QoS标识(Reflective QoS Indicator,RQI),该标识可以设置于包头或数据单元中,该标识占用至少一个比特位,具体占用比特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S1193:若该来自核心网设备的消息携带该特定标识,则判断该特定标识是否为第一预设值或第二预设值;
其中,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根据该特定标识所占用的比特位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例如RQI占用两个比特,则该第一预设值可以是11,第二预设值可以是10。
S1194:若该特定标识为第一预设值,则判定需要关闭终端的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若该特定标识为第二预设值,则判定需要更改终端的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具体地,结合图13所示,在一个应用例中,当核心网设备决定部分QoS流可以关闭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时,核心网设备可以向基站发送第一通知消息,该第一通知消息的包头中携带RQI,且RQI的值为第一预设值0,此时基站接收到该第一通知消息时,即判定需要关闭该第一通知消息所属的QoS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以使得终端关闭该部分QoS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在上述应用例中,当核心网设备决定部分QoS流可以更改非接入层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时,核心网设备可以向基站发送第二通知消息,该第二通知消息的包头中携带RQI,且RQI的值为第二预设值1,此时基站接收到该第二通知消息时,即判定需要更改该第二通知消息所属的QoS流的非接入层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第二消息以使得终端更改该部分QoS流的非接入层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
本实施例中,基站还可以同时在向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中设置预设标识位,以使得终端更改至少部分接入层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具体可以参考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三至第六任一实施例,此处不再重复。
如图14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八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终端。终端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可以为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无绳电话等。本实施例包括:
S21: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具体地,对于部分终端,终端本身不支持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即终端本身不具有实现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的能力,或者终端存在暂时/永久的限制,使其不能实现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此时,终端可以根据对自身能力的检测确定是否需要关闭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针对某些应用场景,例如建立视频流业务,基站可以决定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即不使用上行链路反射QoS,以进行安全或资源管理,此时,终端需要根据基站发送的消息判断是否需要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针对某些QoS流,例如QoS等级较低的业务流,基站可以决定更改该QoS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即更改该QoS流的映射规则,此时,终端需要根据基站发送的消息将承载该部分QoS流的DRB更改为其他DRB,以进行资源的灵活调度。当然,终端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如业务需求,确定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核心网设备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通过基站通知终端关闭或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S22:若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关闭或者更改终端的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若终端不支持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通知消息,以使得基站得知终端关闭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基站向终端发送的数据包中可以删除业务流标识;当然,在其他应用例中,终端也可以不向基站发送通知消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上述应用例中,若基站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安全或资源管理目的,决定在PDU连接,DRB或QoS流级别不使用上行链路反射QoS,基站可以判断只需要关闭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例如某个业务流或者某个无线资源承载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此时,基站向终端发送消息以通知终端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和/或在向所述终端发送的至少部分数据包中删除业务流标识,使得终端根据该消息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其中,终端可以在接收到预定数量的不包含业务流标识的数据包时,关闭该数据包所属的业务流对应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若基站需要调度某些QoS流时,可以决定向终端发送消息以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使得终端将部分QoS流映射到其他DRB。若核心网设备决定终端需要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则可以通过基站向终端发送消息,以通知终端更改。当然,终端也可以根据基站发送的消息关闭或者更改终端的所有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实施,终端通过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并在需要关闭时,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从而使得至少部分下行链路的数据包不需要通过空中接口利用业务流标识进行标记,进而减少空中接口的负担,提高通信效率,在需要更改时,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从而可以灵活调度业务流资源,提高通信灵活性。
如图15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九实施例,是在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基础上,关闭所述终端的下行数据包监控器对至少部分下行数据包的监控以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本实施例为对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八实施例的进一步扩展,因此与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八实施例相同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包括:
S221:关闭终端的下行数据包监控器对至少部分下行数据包的监控,以使得终端不需要将至少部分下行数据包中的业务流标识映射到对应的上行数据包中。
其中,终端实现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时,终端的下行数据包监控器需要一直监控所有下行数据包,从而增加空中接口和终端的负担。
本实施例中,在终端判定需要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后,若终端只存在一个下行数据包监控器,则终端关闭该下行数据包监控器对至少部分下行数据包的监控,该部分下行数据包属于某一/某些业务流,该业务流是终端判定需要关闭的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对应的业务流;若终端存在多个下行数据包监控器,终端可以通过关闭某个/某些下行数据包监控器,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当然,在其他应用例中,终端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关闭下行数据包监控器对所有下行数据包的监控或者关闭所有下行数据包监控器,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通过本实施例的实施,终端可以关闭至少部分下行数据包监控器,以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从而使得终端不需要一直监控所有下行数据包,进而减少了空中接口和终端的负担,提高通信的效率和灵活性,同时节省终端的能耗。如图16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实施例,是在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或第九实施例的基础上,根据终端是否支持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以判断是否需要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本实施例为对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八实施例或第九实施例的进一步扩展,因此与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八实施例或第九实施例相同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包括:
S211:判断终端是否支持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具体地,终端可以通过对自身性能的检测得知其是否支持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例如终端检测自身是否具有下行数据包监控器,若不具有,则终端确定其自身不支持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否则支持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当然,终端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判断其是否支持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例如通过解析自身的配置信息获取性能信息,以确定是否支持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S212:若终端不支持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判定需要关闭终端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进一步地,S212之后,进一步包括:
步骤:向基站发送消息以通知基站该终端不支持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具体地,结合图4所示,若终端确定其自身不支持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判定其需要关闭终端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此时,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通知消息,例如性能报告和/或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等,以使得基站后续向终端发送的下行数据包中不包含业务流标识,进而减少空中接口的负担,提高通信的效率。
如图17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一实施例,是在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或第九实施例的基础上,根据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消息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本实施例为对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八实施例或第九实施例的进一步扩展,因此与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八实施例或第九实施例相同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包括:
S214:接收并解析基站发送的消息;
其中,该消息是基站发送的控制消息和数据消息中的至少一种;控制消息包括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控制消息和新接入子层控制消息中的至少一种,数据消息包括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数据消息中的至少一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消息和数据消息也可以包括其他类型,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S215:判断该消息是否为基站通知终端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的通知消息;
进一步地,S215包括:
步骤:判断该消息中预设标识位的值是否为第一预定数值或第二预定数值;
步骤:若预设标识位的值为第一预定数值,则判定该消息为基站通知终端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的通知消息;若该预设标识位的值为第二预定数值,则判定该消息为基站通知终端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的通知消息。
其中,预设标识位设置于该消息的协议数据单元或包头中。
具体地,结合图6所示,在一个应用例中,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控制消息或数据消息,解析该消息,其中,该消息的数据包格式可以参考图9所示的数据包格式;判断该消息中预设标识位的值是否为第一预设数值(例如1)或第二预设数值(例如0),若该预设标识位的值为第一预设数值,则判定该消息为基站通知终端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的通知消息,若该预设标识位的值为第二预设数值,则判定该消息为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的通知消息,其中,判定该消息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S122,此处不再重复。当然,在其他应用例中,该预设标识位也可以是两位甚至多位,预设数值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终端也可以直接通过基站发送的控制消息,确定该控制消息为基站通知终端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的通知消息,该控制消息包括通知终端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的指令。
S216:若该消息是基站通知终端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的通知消息,则判定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终端确定该消息是基站通知终端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的通知消息,则终端关闭该消息通知的需要关闭的部分或全部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或者终端更改该消息通知的需要更改的部分或全部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
如图18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二实施例,是在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基础上,根据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消息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或者更改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本实施例为对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实施例的进一步扩展,因此与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实施例相同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包括:
S217:若终端支持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接收并解析基站发送的消息;
具体地,在终端支持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时,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控制消息和/或数据消息,以通知终端关闭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或者更改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其中,控制消息和数据消息的类型可以参考S214中的类型,此处不再重复。
S218:判断该消息是否为基站通知终端关闭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或者更改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的通知消息;
其中,为了保证基站与终端之间通信的业务质量,需要在建立承载时为对应的业务分配资源,以保证通信过程中的延时和丢包率等不高于限定值,从而使得服务质量得到保证。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基站判断与终端通信的当前业务为预设的业务时,且基站确定需要关闭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时,基站向终端发送通知消息,即第一消息,而当基站确定需要更改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时,基站会向终端发送通知消息,即第二消息。终端接收到该通知消息后,会判断该通知消息是否为基站通知终端关闭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或者更改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的通知消息,具体判断过程可以参考S215,此处不再重复。其中,预设的业务至少为一种,例如尽力而为的下载业务,预设的业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S219:若该消息是基站通知终端关闭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的通知消息,则判定需要关闭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若该消息是基站通知终端更改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的通知消息,则判定需要更改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
具体地,终端确定该消息是基站通知终端关闭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的通知消息后,则关闭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若终端确定该消息是基站通知终端更改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后,则更改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具体关闭或者更改过程可以参考S22、S221或S222,此处不再重复。
如图19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三实施例,是在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八实施例的基础上,终端向基站发送通知消息以通知基站该终端要求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本实施例为对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八实施例的进一步扩展,因此与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八实施例相同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包括:
S223:向基站发送通知消息,以通知基站该终端要求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其中,终端发送的消息包括控制消息和数据消息中的至少一种;控制消息包括终端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控制消息和新接入子层控制消息中的至少一种;数据消息包括终端发送的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数据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应用例中,终端向基站发送的通知消息中包括至少一个预设标识位,预设标识位设置于通知消息的协议数据单元或包头中;该预设标识位的具体设置方法可以参考S122和图9中的设置方法,此处不再重复;预定数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结合图11所示,终端可以要求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例如关闭当前与基站建立的某一/某些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终端可以在向基站发送的消息中设置至少一个预设标识位,并将该预设标识位的值设为预定数值,例如11,且在该消息中不包括业务流标识,以通知基站该终端要求关闭至少部分业务流对应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从而使得基站在后续向该终端发送的该至少部分业务流对应的下行数据包中删除业务流标识,进而减少空中接口的负担,提高通信效率。
当然,在其他应用例中,终端也可以直接向基站发送控制消息,以通知基站该终端要求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还可以与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九实施例相结合。
如图20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四实施例是在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22进一步包括:
S222:将指示需要更改非接入层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的第一专用指示位传递给终端的非接入层;
S223:判断终端保存的非接入层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中是否存在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的IP流标识和业务流标识的映射关系;
其中,该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是来自基站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的包头中第一专用指示位为第四预设值,以通知终端更改至少部分非接入层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
S224: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在非接入层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中增加该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的IP流标识和业务流标识的映射关系,并启动该映射关系对应的计时器;
S225:否则,重置该映射关系对应的计时器;
其中,该计时器用于保持该映射关系有效,即在该计时器的计时到达预设时间,例如1小时,该映射关系失效,终端后续需要重新确定该映射关系中IP流对应的QoS业务流。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当终端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时,终端判断该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包头中第一专用指示位是否为第四预设值,若该第一专用指示位为第四预设值,如1,则终端确定需要更改该接入子层数据消息所属的QoS业务流的非接入层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然后,终端将该第一专用指示位的信息,例如RQI=1,传递给终端的非接入层,即NAS层,触发终端的非接入层开始更改非接入层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终端获取该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中的QFI和IP流标识,在终端自身保存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查找该QFI和IP流标识的映射关系,若查找不到该QFI和IP流标识的映射关系,则在该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中增加该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的IP流标识和业务流标识的映射关系,并启动该映射关系对应的计时器,例如设置并启动该计时器为1小时。若终端在保存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中查找到该QFI和IP流标识的映射关系,则终端重置该映射关系对应的计时器,例如将该计时器清零,和/或重新设置计时器保持该映射关系有效的时间。
通过本实施例的实施,终端或者基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度业务流资源,从而可以提高通信的灵活性。
如图21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五实施例是在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22进一步包括:
S226:判断终端保存的接入层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中是否存在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的业务流标识对应的映射关系;
其中,该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是来自基站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的包头中第二专用指示位为第五预设值,以通知终端更改至少部分接入层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
S227: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将已存在的该映射关系中该业务流标识所对应的无线承载标识更改为当前承载该业务流标识对应的业务流的数据无线承载标识;
S228: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在该接入层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中增加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的业务流标识和承载该业务流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
具体地,在一个应用例中,当终端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时,终端判断该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包头中第二专用指示位是否为第五预设值,若该第二专用指示位为第五预设值,如1,则终端确定需要更改该接入子层数据消息所属的QoS业务流的接入层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然后,终端获取该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中的QFI和承载该QoS流的DRB,在终端自身保存的接入层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中,查找该QFI对应的映射关系,若查找不到该QFI的映射关系,则在该接入层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中增加该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的业务流标识QFI和当前承载该QFI对应的业务流的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映射关系。若终端在保存的接入层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中查找到该QFI的映射关系,则终端在查找到的该QFI的映射关系中,将该QFI对应的DRB更改为当前承载该QFI对应的业务流的DRB,例如,该终端中查找到的该QFI对应DRB x,而当前承载该QFI对应的业务流是DRB y,则将该终端保存的该QFI对应的DRB从DRB x更改为DRB y,从而实现更改终端的接入层映射规则。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终端更改完成接入层映射规则后,也可以同时设置保持该映射规则有效的计时器,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的步骤执行可以与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四实施例的步骤S222同时执行,或者在步骤S222之后执行,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22所示,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六实施例的执行主体是核心网设备。核心网主要是提供用户连接、对用户的管理以及对业务完成承载,作为承载网络提供到外部网络的接口,核心网设备包括网关、路由器等设备,例如LTE系统中的移动管理实体(MobileManagement Entity,MME)或UMTS系统中的GPRS服务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Node,SGSN)等。如图2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S31: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S32:若需要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向基站发送第一通知消息以通过基站通知终端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若需要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向基站发送第二通知消息以通过基站通知终端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
其中,向基站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和第二通知消息可以是控制消息,也可以是数据消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该第一通知消息和第二通知消息包括非接入层消息,即NAS消息。
具体地,结合图13所示,在一个应用例中,核心网设备也可以决定终端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此时,核心网设备可以向基站发送通知消息,以通过基站通知终端关闭或者更改该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可选地,如图23所示,步骤S32进一步包括:
S321:向基站发送第一通知消息,该第一通知消息中携带特定标识,且将该特定标识设置为第一预设值,以通过基站通知终端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可选地,如图24所示,步骤S32进一步包括:
S322:向基站发送第二通知消息,该第二通知消息中携带特定标识,且将该特定标识设置为第二预设值,以通过基站通知终端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
其中,该特定标识可以是反射QoS标识(Reflective QoS Indicator,RQI),该标识可以设置于包头或数据单元中,该标识占用至少一个比特位,具体占用比特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该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根据该特定标识所占用的比特位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例如RQI占用一个比特,则该第一预设值可以是0,第二预设值可以是1。
具体地,结合图13所示,在一个应用例中,当核心网设备决定部分QoS流可以关闭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时,核心网设备可以向基站发送第一通知消息,该第一通知消息的包头中携带RQI,且RQI的值为0,此时基站接收到该第一通知消息时,即判定需要关闭该第一通知消息所属的QoS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以使得终端关闭该部分QoS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从而减少终端和空中接口的负担。
当核心网设备决定部分QoS流可以更改非接入层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时,核心网设备可以向基站发送第二通知消息,该第二通知消息的包头中携带RQI,且RQI的值为1,此时基站接收到该第二通知消息时,即判定需要更改该第二通知消息所属的QoS流的非接入层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则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第二消息以使得终端更改该部分QoS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从而灵活配置QoS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如图25所示,本发明通信设备10第一实施例包括:处理器110和通信电路120,处理器110连接通信电路120。
通信电路120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是通信设备10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
处理器110控制通信设备的操作,处理器110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11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110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处理器110用于执行指令以实现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至第七实施例中任一个以及任意不冲突的组合所提供的方法。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通信设备1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图未示)等其他部件,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可集成于基站中的独立部件,例如基带板。
如图26所示,本发明通信设备20第二实施例包括:处理器210和通信电路220,处理器210连接通信电路220。
通信电路220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是通信设备20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
处理器210控制通信设备的操作,处理器210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21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210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处理器210用于执行指令以实现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八至第十五实施例中任一个以及任意不冲突的组合所提供的方法。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通信设备2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图未示)等其他部件,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可集成于终端中的独立部件,例如基带芯片。
如图27所示,本发明通信设备30第三实施例包括:处理器310和通信电路320,处理器310连接通信电路320。
通信电路320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是通信设备30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
处理器310控制通信设备的操作,处理器310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31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310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处理器310用于执行指令以实现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六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通信设备3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图未示)等其他部件,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可以是核心网设备,例如网关、路由器等,也可以是可集成于核心网设备中的独立部件。
如图28所示,本发明的通信设备40第三实施例包括:
判断模块410,用于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通信模块420,连接判断模块410,用于在需要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时,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以通知终端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和/或在向终端发送的至少部分数据包中删除业务流标识。可选地,该通信模块420还可以在需要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时,向终端发送第二消息以通知终端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通信设备4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图未示)等其他模块,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可集成于基站中的独立部件,例如基带板。
如图29所示,本发明通信设备50第四实施方式包括:
判断模块510,用于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控制模块520,连接判断模块510,用于在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时,关闭或者更改终端的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通信设备50还可以包括通信模块、存储模块(图未示)等其他模块,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可集成于终端中的独立部件,例如基带芯片。
如图30所示,本发明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第一实施例中,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60内部存储有程序601,该程序601被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通信方法第一至第七实施例中任一个以及任意不冲突的组合所提供的方法。
其中,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60可以是便携式存储介质如U盘、光盘,也可以是基站或可集成于基站中的独立部件,例如基带板等。
如图31所示,本发明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第二实施例中,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70内部存储有程序701,该程序701被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八至第十五实施例中任一个以及任意不冲突的组合所提供的方法。
其中,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70可以是便携式存储介质如U盘、光盘,也可以是终端或可集成于终端中的独立部件,例如基带芯片等。
如图32所示,本发明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第三实施例中,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80内部存储有程序801,该程序801被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通信方法第十六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其中,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80可以是便携式存储介质如U盘、光盘,也可以是核心网设备、服务器或可集成于核心网设备中的独立部件,例如基带芯片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41)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若需要关闭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以通知所述终端关闭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和/或在向所述终端发送的至少部分数据包中删除业务流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若需要更改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向终端发送第二消息以通知所述终端更改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需要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包括:
接收并解析终端发送的消息;
通过所述终端发送的消息判断所述终端是否支持所述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若所述终端不支持所述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判定需要关闭所述终端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包括:
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消息;
判断所述来自核心网设备的消息中是否携带特定标识;
若所述来自核心网设备的消息携带所述特定标识,则判断所述特定标识是否为第一预设值或第二预设值;
若所述特定标识为第一预设值,则判定需要关闭所述终端的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若所述特定标识为第二预设值,则判定需要更改所述终端的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发送的消息包括所述终端上报的性能报告和/或所述终端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需要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包括:
接收并解析终端发送的消息;
判断所述终端发送的消息是否为所述终端要求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的通知消息;
若所述终端发送的消息为所述终端要求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的通知消息,则判定需要关闭所述终端的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终端发送的消息是否为所述终端要求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的通知消息包括:
判断所述终端发送的消息中预设标识位的值是否为预定数值;
若所述预设标识位的值为预定数值,则判定所述终端发送的消息为所述终端要求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的通知消息;
其中,所述预设标识位设置于所述终端发送的消息的协议数据单元或包头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发送的消息包括控制消息和数据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控制消息包括所述终端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控制消息和新接入子层控制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数据消息包括所述终端发送的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数据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数据消息是所述终端发送的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时,所述数据消息中不包括业务流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以通知所述终端关闭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控制消息以通知所述终端关闭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或
在向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控制消息或第一数据消息中设置第一标识信息,以通知所述终端关闭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以通知所述终端关闭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控制消息以通知所述终端关闭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或
在向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控制消息或第一数据消息中设置第一标识信息,以通知所述终端关闭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所述向终端发送第二消息以通知所述终端更改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控制消息以通知所述终端更改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或
在向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消息或第二数据消息中设置第二标识信息,以通知所述终端更改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
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包括非接入层和接入层反射映射功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标识信息至少包括一个标识位,所述标识信息设置于向终端发送的控制消息或数据消息的协议数据单元和/或包头中;
其中,所述控制消息包括第一控制消息和第二控制消息,所述数据消息包括第一数据消息和第二数据消息,所述标识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消息包括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控制消息和新接入子层控制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数据消息包括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数据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消息是所述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第一专用指示位和第二专用指示位,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是所述第一专用指示位;
所述在向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消息中设置第一标识信息,以通知所述终端关闭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包括:
在向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包头中设置第一专用指示位为第三预设值,以通知所述终端关闭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所述在向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消息中设置第二标识信息,以通知所述终端更改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包括:
在向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中设置业务流标识,且在所述第二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包头中设置第一专用指示位为第四预设值,以通知所述终端更改至少部分非接入层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和/或
在向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中设置业务流标识,且在所述第二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包头中设置第二专用指示位为第五预设值,以通知所述终端更改至少部分接入层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包括:
判断终端当前的业务是否属于预设的业务;
若属于所述预设的业务,则判定终端需要关闭或者更改所述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所述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以通知所述终端关闭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控制消息以通知所述终端关闭所述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或
在向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控制消息或第一数据消息中第一设置标识信息,以通知所述终端关闭所述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包括:
判断终端当前的业务是否属于预设的业务;
若属于所述预设的业务,则判定终端需要关闭或者更改所述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所述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以通知所述终端关闭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控制消息以通知所述终端关闭所述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或
在向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控制消息或第一数据消息中第一设置标识信息,以通知所述终端关闭所述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所述向终端发送第二消息以通知所述终端更改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控制消息以通知所述终端更改所述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或
在向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消息或第二数据消息中设置第二标识信息,以通知所述终端更改所述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
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包括非接入层和接入层反射映射功能。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标识信息至少包括一个标识位,所述标识信息设置于向终端发送的控制消息或数据消息的协议数据单元和/或包头中;
其中,所述控制消息包括第一控制消息和第二控制消息,所述数据消息包括第一数据消息和第二数据消息,所述标识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消息包括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控制消息和新接入子层控制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数据消息包括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数据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消息是所述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第一专用指示位和第二专用指示位,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是所述第一专用指示位;
所述在向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消息中设置第一标识信息,以通知所述终端关闭所述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包括:
在向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包头中设置第一专用指示位为第三预设值,以通知所述终端关闭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所述在向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消息中设置第二标识信息,以通知所述终端更改所述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包括:
在向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中设置业务流标识,且在所述第二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包头中设置第一专用指示位为第四预设值,以通知所述终端更改至少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在非接入层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和/或
在向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中设置业务流标识,且在所述第二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包头中设置第二专用指示位为第五预设值,以通知所述终端更改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在接入层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
2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若需要关闭或者更改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关闭或者更改终端的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终端的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包括:
关闭所述终端的下行数据包监控器对至少部分下行数据包的监控,以使得所述终端不需要将所述至少部分下行数据包中的业务流标识映射到对应的上行数据包中。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终端的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包括:
向基站发送通知消息,以通知所述基站所述终端要求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发送的消息包括控制消息和数据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控制消息包括所述终端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控制消息和新接入子层控制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数据消息包括所述终端发送的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数据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基站发送的通知消息中包括至少一个预设标识位,所述预设标识位设置于所述通知消息的协议数据单元或包头中;
其中,当所述向基站发送的通知消息是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时,所述数据消息中不包括业务流标识。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需要关闭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包括:
判断终端是否支持所述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若所述终端不支持所述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判定需要关闭所述终端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需要关闭所述终端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之后,进一步包括:
向基站发送消息以通知所述基站所述终端不支持所述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基站发送的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性能报告和/或无线资源控制消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包括:
接收并解析基站发送的消息;
判断所述消息是否为所述基站通知所述终端关闭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的通知消息;
若所述消息是所述基站通知所述终端关闭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的通知消息,则判定需要关闭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若所述消息是所述基站通知所述终端更改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的通知消息,则判定需要更改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终端支持所述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接收并解析基站发送的消息;
判断所述消息是否为所述基站通知所述终端关闭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所述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或者更改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的通知消息;
若所述消息是所述基站通知所述终端关闭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所述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的通知消息,则判定需要关闭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所述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若所述消息是所述基站通知所述终端更改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所述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的通知消息,则判定需要更改当前业务对应的业务流的所述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息包括控制消息和数据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控制消息包括所述基站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控制消息和新接入子层控制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数据消息包括所述基站发送的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数据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消息是否为所述基站通知所述终端关闭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的通知消息包括:
判断所述消息中预设标识位的值是否为第一预定数值或第二预定数值;
若所述预设标识位的值为第一预定数值,则判定所述消息为所述基站通知所述终端关闭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的通知消息;
若所述预设标识位的值为第二预定数值,则判定所述消息为所述基站通知所述终端更改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的通知消息;
其中,所述预设标识位设置于所述消息的协议数据单元或包头中。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来自基站的通知消息是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所述预设标识位包括第一专用指示位;
所述判断所述消息中预设标识位的值是否为第一预定数值包括:
判断所述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包头中的第一专用指示位是否为第三预设值;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判定所述预设标识位的值为第一预定数值;
否则,判断所述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包头中的第一专用指示位是否为第四预设值;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判定所述预设标识位的值为第二预定数值,且所述数据消息为通知所述终端更改至少部分非接入层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的通知消息。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标识位还包括第二专用指示位;
所述判断所述消息中预设标识位的值是否为第二预定数值进一步包括:
判断所述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包头中的第二专用指示位是否为第五预设值;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判定所述预设标识位的值为第二预定数值,且所述数据消息为通知所述终端更改至少部分接入层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的通知消息。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更改终端的所述至少部分非接入层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包括:
将指示需要更改非接入层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的所述第一专用指示位传递给所述终端的非接入层;
判断所述终端保存的非接入层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中是否存在所述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的IP流标识和业务流标识的映射关系;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在所述非接入层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中增加所述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的IP流标识和业务流标识的映射关系,并启动所述映射关系对应的计时器;
否则,重置所述映射关系对应的计时器;
其中,所述计时器用于保持所述映射关系有效。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更改终端的所述至少部分接入层的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包括:
判断所述终端保存的接入层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中是否存在所述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的业务流标识对应的映射关系;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将已存在的所述映射关系中所述业务流标识所对应的无线承载标识更改为当前承载所述业务流标识对应的业务流的数据无线承载标识;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在所述接入层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中增加所述新接入子层数据消息的业务流标识和当前承载所述业务流标识对应的业务流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
38.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或者更改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
若需要关闭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向基站发送第一通知消息以通过所述基站通知终端关闭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若需要更改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则向基站发送第二通知消息以通过所述基站通知终端更改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基站发送第一通知消息以通过所述基站通知终端关闭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功能包括:
向基站发送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携带特定标识,且将所述特定标识设置为第一预设值;
所述向基站发送第二通知消息以通过所述基站通知终端更改所述至少部分上行链路反射映射规则包括:
向基站发送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中携带特定标识,且将所述特定标识设置为第二预设值。
40.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电路,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通信电路;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21、22-37、38-3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1.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存储有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1、22-37、38-3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1141143.4A 2017-05-05 2017-11-16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 Active CN1088109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1809 2017-05-05
CN201710311809X 2017-05-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0977A true CN108810977A (zh) 2018-11-13
CN108810977B CN108810977B (zh) 2022-03-25

Family

ID=64016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41143.4A Active CN108810977B (zh) 2017-05-05 2017-11-16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10977B (zh)
WO (1) WO201820173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1534A (zh) * 2018-12-17 2019-03-08 东南大学 一种用于5G系统会话管理中QoS流的动态控制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2771B (zh) * 2018-04-04 2020-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7594A (zh) * 2006-12-07 2008-06-11 通用仪表公司 用于确定网络中的微反射的方法和装置
EP2180740A1 (en) * 2007-11-15 2010-04-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stantiating management object of management tree in terminal device
CN102577217A (zh) * 2009-06-19 2012-07-11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的参考信号设计
CN106413120A (zh) * 2015-07-31 2017-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80199229A1 (en) * 2015-07-26 2018-07-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on priority for d2d link with relay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7594A (zh) * 2006-12-07 2008-06-11 通用仪表公司 用于确定网络中的微反射的方法和装置
EP2180740A1 (en) * 2007-11-15 2010-04-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stantiating management object of management tree in terminal device
CN102577217A (zh) * 2009-06-19 2012-07-11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的参考信号设计
US20180199229A1 (en) * 2015-07-26 2018-07-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on priority for d2d link with relay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6413120A (zh) * 2015-07-31 2017-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Reflective Mapping in AS", 《3GPP TSG_RAN WG2 #97 R2-1701204》 *
MEDIATEK INC: "On some open issues related to reflective QoS", 《3GPP TSG_RAN WG2 #97BIS R2-1703530》 *
NTT DOCOMO等: "RP-170376 "Status Report of Study on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3GPP TSG_RAN\TSG_RAN》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LENA: "C3-172090 "CT impacts of 5GS QoS model"", 《3GPP TSG_CN\WG3_INTERWORKING_EX-CN3》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1534A (zh) * 2018-12-17 2019-03-08 东南大学 一种用于5G系统会话管理中QoS流的动态控制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0977B (zh) 2022-03-25
WO2018201734A1 (en) 2018-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6674B (zh) 基于蓝牙网格协议的户外通信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3636281B (zh) 用户设备辅助信息上报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4270725B (zh) 指示信息的确定、处理以及请求消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6791962B2 (en) Direct link protocol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CN109245845A (zh) 一种信令传输方法及设备
US20130272251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network component,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CN103974238B (zh) 一种在异构网络中实现安全检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271227B (zh) 一种跨rat的终端状态确定方法及终端
CN103548314A (zh) 通信方法与系统,以及接入网设备与应用服务器
CN103327647B (zh) 临时块流的延迟释放方法和装置
CN11007363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接入网网元
CN104919829A (zh) 用于发送mtc设备的数据的方法
CN104041109B (zh) 控制流量的方法、终端网关、终端设备和系统
CN11051980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026704A1 (zh)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233510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3828481B (zh) 数据传输设备、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9328450A (zh) 一种多路径传输的策略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174419A (zh)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多制式无线网络高效切换方法
CN103945441B (zh) 自适应调整QoS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07770755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终端
CN109327882A (zh) 接入控制方法、通信设备和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
CN109495586A (zh) 一种物联网异构无线网络的通信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8810977A (zh)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
CN103581860A (zh) 用户设备辅助信息拒绝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