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0924A - 终端接入方法及装置、接入点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接入方法及装置、接入点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10924A
CN108810924A CN201710308318.XA CN201710308318A CN108810924A CN 108810924 A CN108810924 A CN 108810924A CN 201710308318 A CN201710308318 A CN 201710308318A CN 108810924 A CN108810924 A CN 1088109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channel
wireless uplink
wireless
terminal
area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083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胜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3083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109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10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092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及装置、接入点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配置接入点设备的通信天线阵列,形成包括至少一个无线上行通道的无线上行通道阵列,然后基于该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为移动终端提供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服务;这样,通过无线上行通道阵列的方法,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比现有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成倍增加,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实现移动场景中需要部署多个接入点设备以满足大量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的需求所存在部署成本高的问题,有效降低了部署成本。

Description

终端接入方法及装置、接入点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及装置、接入点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功能的普及,使用WLAN(Wireless LAN,无线局域网)AP(Access Point,接入点)提供的WLAN,接入移动互联网成为上网的重要方式。
为了使得列车上,公交车上等各种移动场景中的移动终端也可以使用WLAN,现有技术通过在这些场景部署多个WLAN AP,以满足大量终端设备需同时接入WLAN的需求,对应的,由于需要部署多个WLAN AP,部署成本高;即,现有技术在实现移动场景中需要部署多个接入点设备以满足大量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的需求,存在部署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及装置、接入点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在实现移动场景中需要部署多个接入点设备以满足大量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的需求所存在部署成本高的问题。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终端接入方法,包括:
配置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通信天线阵列,形成无线局域网的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括至少一个无线上行通道;
使用无线上行通道,为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提供无线局域网接入服务。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终端接入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通信天线阵列,形成无线局域网的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括至少一个无线上行通道;
服务模块,用于使用无线上行通道,为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提供无线局域网接入服务。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点设备,包括:通信总线、通信天线阵列、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
通信总线用于实现通信天线阵列、处理器及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连接;
通信天线阵列用于提供无线局域网的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括至少一个无线上行通道;
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配置通信天线阵列,形成无线局域网的无线上行通道阵列;
使用无线上行通道,为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提供无线局域网接入服务。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配置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通信天线阵列,形成无线局域网的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括至少一个无线上行通道;
使用无线上行通道,为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提供无线局域网接入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及装置、接入点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配置接入点设备的通信天线阵列,形成包括至少一个无线上行通道的无线上行通道阵列,然后基于该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为移动终端提供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服务;这样,通过无线上行通道阵列的方法,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比现有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成倍增加,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其增加倍数取决于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含的无线上行通道的个数,两者为正比例关系,如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含的无线上行通道个数为N,通过无线上行通道阵列的方法,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现有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的N倍,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实现移动场景中需要部署多个接入点设备以满足大量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的需求所存在部署成本高的问题,有效降低了部署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接入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设备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接入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接入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通信天线阵列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中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的方式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诠释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接入装置的结构框图,由图1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接入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11,用于配置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通信天线阵列,形成无线局域网的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括至少一个无线上行通道;
服务模块12,用于使用无线上行通道,为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提供无线局域网接入服务。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接入装置,通过配置接入点设备的通信天线阵列,形成包括至少一个无线上行通道的无线上行通道阵列,然后基于该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为移动终端提供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服务;这样,通过无线上行通道阵列的方法,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比现有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成倍增加,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其增加倍数取决于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含的无线上行通道的个数,两者为正比例关系,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实现移动场景中需要部署多个接入点设备以满足大量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的需求所存在部署成本高的问题,有效降低了部署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接入装置,还包括:
监控模块13,用于监控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运行参数;
管理模块14,用于根据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运行参数,管理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接入装置,通过监控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运行参数,根据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运行参数,管理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实现了使用最合适的无线上行通道为移动终端提供接入服务,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的,运行参数包括信号状态及负载状态中的至少一种,上述实施例中的管理模块14用于根据管理策略,从运行参数中选择参数作为管理参数,根据各无线上行通道的管理参数,管理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
针对信号状态,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ion,接收信号状态)、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CP(ReceiveSignal Channel Power,导频信道信号强度)等其中一种或几种指标衡量。
针对负载状态,可以用终端接入所占用带宽、终端接入数目等其中一种或几种指标衡量。
针对管理策略,至少可以存在多种方式,如仅考虑信号状态、仅考虑负载状态、优先考虑信号状态、优先考虑负载状态、信号状态及负载状态均衡考虑等,具体的,可以参照下表1所示:
表1
在表1中:
无线上行通道满载是指该无线上行通道的实际终端接入数量达到允许的最大接入数量,或者,该无线上行通道的终端所占用的带宽达到支持的最大带宽;
负载上限是指接入点设备为各无线上行通道设置的负载上限,在实际应用中,其在允许接入数量上会小于允许的最大接入数量,支持的带宽小于支持的最大带宽;
信号质量下限是指接入点设备为各无线上行通道设置的允许提供无线服务的信号下限,在实际应用中,无线上行通道的信号质量是由信号状态的取值决定的,当信号状态很差时,信号质量很低,当信号质量小于一个特定值时,对应无线上行通道将无法为移动终端服务,因此,本实施例设置了信号质量下限,保证用户可以正常的使用WLAN;
针对管理策略5,归一化公式为:X=a*A+b*B,其中,X为无线上行通道的优选系数,A为无线上行通道的信号状态的绝对值,B为无线上行通道的负载状态的绝对值,a、b为对应的加权系数,为定值,优选的,a+b=100%;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移动终端用户的使用反馈,根据使用反馈来修正a及b的取值,以优化管理策略5的管理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管理模块14用于可以根据默认设置或者用户选择,从表1中选择一种管理策略,基于该管理策略进行后续的管理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管理模块14用于采用管理请求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及管理已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中的至少一种方式管理终端。在实际应用中,请求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是指新请请求接入、且未接入的终端,对应的,已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则是指已经接入的终端。
在实际应用中,管理模块14用于管理请求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的具体体现为:在检测到移动终端的接入请求时,实时的获取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无线上行通道的运行参数,根据无线上行通道的运行参数,确定最合适的无线上行通道为移动终端提供接入服务。
在实际应用中,管理模块14用于管理已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的具体体现为:在检测到无线局域网内移动终端的资源使用状态变化时,例如,某些移动终端离开无线局域网,或者某些移动终端所占用的带宽等资源被释放时,实时的获取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运行参数,根据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运行参数,确定最合适的无线上行通道及最不合适的无线上行通道,将最不合适的无线上行通道中的移动终端逐一或同时转移到最合适的无线上行通道上,使用最合适的无线上行通道为移动终端提供接入服务。优选的,可以采用逐一的方式转移移动终端,在转移一个移动终端后,再次获取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运行参数,根据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运行参数,确定最合适的无线上行通道及最不合适的无线上行通道,将最不合适的无线上行通道中的移动终端逐一或同时转移到最合适的无线上行通道上,使用最合适的无线上行通道为移动终端提供接入服务,直至各无线上行通道达到平衡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最合适的无线上行通道,或者最不合适的无线上行通道,是由管理策略来决定的。例如选择管理策略1,最合适的无线上行通道是没有满载的无线上行通道中信号状态最好的无线上行通道,对应的,最不合适的无线上行通道是满载的无线上行通道中信号状态最差的无线上行通道;例如选择管理策略2,最合适的无线上行通道是负载状态最小的无线上行通道,对应的,最不合适的无线上行通道是负载状态最大的无线上行通道;例如选择管理策略3,最合适的无线上行通道是没有达到负载上限的无线上行通道中信号状态最好的无线上行通道,对应的,最不合适的无线上行通道是达到负载上限的无线上行通道中信号状态最差的无线上行通道;例如选择管理策略4,最合适的无线上行通道是没有达到信号质量下限的无线上行通道中负载状态最小的无线上行通道,对应的,最不合适的无线上行通道是达到信号质量下限的无线上行通道中负载状态最大的无线上行通道;例如选择管理策略5,最合适的无线上行通道是优选系数最好的无线上行通道,对应的,最不合适的无线上行通道是优选系数最差的无线上行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配置模块11用于监控所有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数量,根据终端数量,确定需要开启的无线上行通道的无线上行通道数量,根据通信天线与所能支持的无线上行通道数量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需要激活的通信天线,激活通信天线阵列中对应天线数量的通信天线,配置各通信天线对应的无线上行通道的工作参数。
具体的,如图8所示,接入点设备包括通信天线阵列,该通信天线阵列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通信天线,各通信天线连接独立的数据处理单元(实现数据收发、压缩及解压缩、信号放大、编码及解码等功能,可以独立完成通信数据的处理),这样可以保证各无线上行通道可以独立且并行工作。这些通信天线包括直接集成在接入点设备上的天线,还可以包括采用外设接口(如USB接口等)连接在接入点设备上的天线,不同类型的通信天线所能支持的无线上行通道数量各不相同,例如普通的通信天线仅能提供一个无线上行通道,而多进多出通信天线则可以直接提供多个无线上行通道,因此,通信天线与所能支持的无线上行通道数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如下表2所示:
表2
在表2中,标识有外设字样的通信天线是采用外设接口(如USB接口等)连接在接入点设备上的天线。
在选择通信天线时,可以按照优先选择内置通信天线、然后选择最少数量通信天线的选择规则,根据表2进行选择,在实际应用中,选择规则可以任意设置。
基于图8、表2,配置模块11具体用于:
监控所有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数量N;
根据终端数量N,确定需要开启的无线上行通道的无线上行通道数量m;由于每个无线上行通道所支持接入的终端数量基本相同,例如该数量为C,那么m=ROUND【N/C】,其中,函数ROUND【】为向上取整函数;
根据通信天线阵列中各通信天线与各通信通信所能支持的无线上行通道数量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需要激活的通信天线;根据表2以及选择规则,选择需要激活的通信天线,例如通信天线1及通信天线2;
激活需要激活的通信天线,配置各通信天线支持的无线上行通道的工作参数;在实际应用中,工作参数包括工作频段、负载上限、质量下限等,各无线上行通道的工作参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各无线上行通道的工作频段被设置为相同,那么为了避免信号干扰,各无线上行通道需要采用在不同的工作时隙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的方式,避免信号干扰。
在实际应用中,管理模块14还可以根据不同移动终端对应的优先级,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确定最合适的无线上行通道;这样可以实现付费用户与免费用户的不同区别对待等。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接入方法的流程图,由图2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接入方法包括:
S201:配置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通信天线阵列,形成无线局域网的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括至少一个无线上行通道;
S202:使用无线上行通道,为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提供无线局域网接入服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接入方法在使用无线上行通道,为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提供无线局域网接入服务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监控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无线上行通道的运行参数;
根据无线上行通道的运行参数,管理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运行参数包括信号状态及负载状态中的至少一种,上述实施例中的根据无线上行通道的运行参数,管理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包括:
根据管理策略,从运行参数中选择参数作为管理参数;
根据无线上行通道的管理参数,管理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管理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的方式包括:管理请求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的终端、及管理已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的终端中的至少一种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配置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天线阵列,形成无线局域网的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括:
监控所有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数量;
根据终端数量,确定需要开启的无线上行通道的无线上行通道数量;
根据通信天线阵列中各通信天线与各通信通信所能支持的无线上行通道数量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需要激活的通信天线;
激活需要激活的通信天线;
配置各通信天线支持的无线上行通道的工作参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接入方法,通过配置接入点设备的通信天线阵列,形成包括至少一个无线上行通道的无线上行通道阵列,然后基于该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为移动终端提供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服务;这样,通过无线上行通道阵列的方法,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比现有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成倍增加,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其增加倍数取决于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含的无线上行通道的个数,两者为正比例关系,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实现移动场景中需要部署多个接入点设备以满足大量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的需求所存在部署成本高的问题,有效降低了部署成本。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设备的结构图;由图3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设包括:通信总线31、通信天线阵列32、处理器33、存储器34及存储在存储器34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
通信总线31用于实现通信天线阵列32、处理器33及存储器34之间的通信连接;
通信天线阵列32用于提供无线局域网的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括至少一个无线上行通道;
处理器33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配置通信天线阵列,形成无线局域网的无线上行通道阵列;
使用无线上行通道,为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提供无线局域网接入服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无线上行通道,为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提供无线局域网接入服务的步骤之后,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器33还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监控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无线上行通道的运行参数;
根据无线上行通道的运行参数,管理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运行参数包括信号状态及负载状态中的至少一种,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器33还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根据管理策略,从运行参数中选择参数作为管理参数,根据无线上行通道的管理参数,管理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器33还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管理请求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以及管理已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器33还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监控所有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数量,根据终端数量,确定需要开启的无线上行通道的无线上行通道数量,根据通信天线阵列中各通信天线与各通信通信所能支持的无线上行通道数量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需要激活的通信天线,激活需要激活的通信天线,配置各通信天线支持的无线上行通道的工作参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点设备,通过配置接入点设备的通信天线阵列,形成包括至少一个无线上行通道的无线上行通道阵列,然后基于该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为移动终端提供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服务;这样,通过无线上行通道阵列的方法,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比现有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成倍增加,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其增加倍数取决于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含的无线上行通道的个数,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实现移动场景中需要部署多个接入点设备以满足大量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的需求所存在部署成本高的问题,有效降低了部署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配置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通信天线阵列,形成无线局域网的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括至少一个无线上行通道;
使用无线上行通道,为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提供无线局域网接入服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无线上行通道,为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提供无线局域网接入服务的步骤之后,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监控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无线上行通道的运行参数;
根据无线上行通道的运行参数,管理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运行参数包括信号状态及负载状态中的至少一种,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管理策略,从运行参数中选择参数作为管理参数;
根据无线上行通道的管理参数,管理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管理请求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以及管理已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监控所有接入无线局域网的终端数量;
根据终端数量,确定需要开启的无线上行通道的无线上行通道数量;
根据通信天线阵列中各通信天线与各通信通信所能支持的无线上行通道数量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需要激活的通信天线;
激活需要激活的通信天线;
配置各通信天线支持的无线上行通道的工作参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配置接入点设备的通信天线阵列,形成包括至少一个无线上行通道的无线上行通道阵列,然后基于该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为移动终端提供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服务;这样,通过无线上行通道阵列的方法,一个WLAN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比现有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成倍增加,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其增加倍数取决于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含的无线上行通道的个数,两者为正比例关系,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实现移动场景中需要部署多个接入点设备以满足大量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的需求所存在部署成本高的问题,有效降低了部署成本。
现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诠释说明。
针对在列车上,公交车上等各种移动场景,当WLAN AP有大量终端设备需同时接入WLAN AP时,如何用一个WLAN AP实现多个WLAN AP功能,有效降低部署成本确保终端设备最大程度有效接入,从而实现移动互联网深度覆盖,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体的终端接入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包括:WLAN AP默认配置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无线上行通道阵列由一个或多个无线上行通道组成;WLAN AP开启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信号实时监控功能,实时探测当前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信号状态;WLAN AP开启负载状态实时监控功能,实时探测当前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负载状态;当有终端设备需要接入时,优先使用信号状态最强的无线上行通道接入。当负载状态实时监控功能探测到当前信号状态最强的无线上行通道达到最大接入负载能力时,WLAN AP对于新接入的终端设备使用当前信号状态次强状态的无线上行通道接入。如若当前信号状态次强状态的无线上行通道也已达到最大负载能力,递次使用当前信号状态第三强状态的无线上行通道接入,如此依次递增。当WLAN AP负载状态实时监控功能监控到当前有信号状态更强的无线上行通道重新有空闲接入负载能力时,依次将已接入最弱信号状态的无线上行通道的终端重新接入当前信号状态更强的无线上行通道。通过无线上行通道阵列的方法的一个WLAN AP其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比现有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成倍增加,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其增加倍数取决于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含的无线上行通道个数的多少,两者为正比例关系。如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含的无线上行通道个数为N,通过无线上行通道阵列的方法的一个WLAN AP其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现有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的N倍。从而有效降低部署成本确保终端设备最大程度有效接入,从而实现移动互联网深度覆盖。
优选地,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含一个或以上的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每个无线上行通道覆盖的频段范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优选地,无线上行通道的最大接入负载能力可配置。
优选地,无线上行通道数量可以动态配置。
本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接入装置,包括:
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模块(对应上述实施例中的通信天线阵列及服务模块),用于在各种移动场景WLAN AP的无线上行接入;
WLAN AP配置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模块(对应上述实施例中的配置模块),用于对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模块进行配置;
WLAN AP信号状态实时监控模块(对应上述实施例中的监控模块的监控信号状态的一部分),用于实时探测WLAN AP当前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信号状态;
WLAN AP负载状态监控模块(对应上述实施例中的监控模块的监控负载状态的一部分),用于实时探测WLAN AP当前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负载状态;
WLAN AP终端接入无线上行通道选择模块(对应上述实施例中的管理模块),用于当有终端接入时,根据信号状态实时监控模块获得的信号状态信息和WLAN AP负载状态监控模块获得的WLAN AP当前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负载状态,选择对应的无线上行通道进行移动互联网接入。
优选地,包括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负载配置模块(对应上述实施例中的配置模块),用于对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最大接入负载能力进行配置。
优选地,包括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信号状态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信号状态值。
优选地,包括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负载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负载值。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WLAN AP设备,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移动互联网深度覆盖的实现装置。
通过本发明,WLAN AP默认配置无线上行通道阵列,WLAN AP开启信号状态实时监控模块,实时探测WLAN AP当前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信号状态;WLAN AP开启负载状态监控模块,实时探测WLAN AP当前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负载状态;当有终端接入时,WLAN AP终端接入无线上行通道选择模块根据信号状态实时监控模块的获得的信号状态信息和WLAN AP负载状态监控模块获得的WLAN AP当前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负载状态,选择对应的无线上行通道进行移动互联网接入,通过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方法的一个WLAN AP其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比现有一个WLAN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成倍增加,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其增加倍数取决于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含的无线上行通道个数的多少,两者为正比例关系。如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含的无线上行通道个数为N,通过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方法的一个WLAN AP其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现有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的N倍。从而有效降低部署成本确保终端设备最大程度有效接入,从而实现移动互联网深度覆盖。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接入方法,针对在列车上,公交车上等各种移动场景当WLAN AP有大量终端设备需同时接入WLAN AP时,如何用一个WLAN AP实现多个WLAN AP功能,有效降低部署成本确保终端设备最大程度有效接入,从而实现移动互联网深度覆盖。
图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接入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模块41,WLAN AP信号状态实时监控模块42,WLAN AP负载状态实时监控模块43,终端设备接入检测模块44和WLAN AP终端接入无线上行通道选择模块45。其中,
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模块41,用于在移动场景中,当终端设备需接入WLANAP时,WLAN AP侧的无线上行通道接入。
WLAN AP信号状态实时监控模块42,用于WLAN AP实时探测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信号状态。
WLAN AP负载状态实时监控模块43,用于WLAN AP实时探测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负载状态。
终端设备需要接入检测44,探测是否有终端设备需要接入。
WLAN AP终端接入无线上行通道选择模块45,用于根据WLAN AP信号状态实时监控模块的结果和WLAN AP负载状态实时监控模块的结果选择终端设备需要接入的无线上行通道。优选地,WLAN AP终端接入无线上行通道选择模块选择无线上行通道的原则是:优先使用信号状态最强的无线上行通道接入。当负载状态实时监控模块探测到当前信号状态最强的无线上行通道达到最大接入负载时,WLAN AP对于新接入的终端设备使用当前信号状态次强状态的无线上行通道接入。如若当前信号状态次强状态的无线上行通道也已达到最大接入负载,递次使用当前信号状态第三强状态的无线上行通道接入,如此递次选择。当WLANAP负载状态监控模块监控到当前有信号状态更强的无线上行通道重新有空闲接入负载能力时,WLAN AP终端接入无线上行通道选择模块依次将已接入最弱信号状态的无线上行通道的终端重新接入当前信号状态更强的无线上行通道。通过无线上行通道阵列装置的一个WLAN AP其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比现有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成倍增加,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其增加倍数取决于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含的无线上行通道个数的多少,两者为正比例关系。如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含的无线上行通道个数为N,通过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方法的一个WLAN AP其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现有一个WLAN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的N倍。从而有效降低部署成本确保终端设备最大程度有效接入。
图5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接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502至步骤S516。
步骤S502,WLAN配置无线上行通道阵列;配置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括配置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含的无线上行通道个数N,以及各无线上行通道覆盖的频段,地,各无线上行通道覆盖的频段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步骤S504,WLAN AP开启信号状态实时监控模块;用于探测WLAN AP当前无线上行通道阵列的N个无线上行通道的信号状态。
步骤S506,WLAN AP开启负载状态实时监控模块;用于实时探测WLAN AP当前无线上行通道阵列的N个无线上行通道的负载状态。负载可以用终端接入所占用带宽、终端接入数目等其中一种或几种指标衡量。
步骤S508,WLAN AP信号状态实时监控模块实时探测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N个无线上行通道的信号状态;信号状态可以用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接收信号状态)、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CP(Receive SignalChannel Power,导频信道信号强度)等其中一种或几种指标衡量。
步骤S510,WLAN AP负载状态实时监控模块实时探测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N个无线上行通道的负载状态。
步骤S512,终端设备需要接入检测,WLAN AP如果检测到有终端设备需要接入时,进入步骤S514,否则重复步骤S512。
步骤S514,WLAN AP终端接入无线上行通道选择模块根据WLAN AP信号状态实时监控模块的结果和WLAN AP负载状态实时监控模块的结果选择终端设备需要接入的无线上行通道。
优选地,WLAN AP终端接入无线上行通道选择模块选择无线上行通道的原则是:优先使用信号状态最强的无线上行通道接入。当负载状态实时监控模块探测到当前信号状态最强的无线上行通道达到最大接入负载时,WLAN AP对于新接入的终端设备使用当前信号状态次强状态的无线上行通道接入。如若当前信号状态次强状态的无线上行通道也已达到最大接入负载,递次使用当前信号状态第三强状态的无线上行通道接入,如此递次选择。当WLAN AP监控到当前有信号状态更强的无线上行通道重新有空闲接入负载能力时,依次将已接入最弱信号状态的无线上行通道的终端重新接入当前信号状态更强的无线上行通道。
步骤S518,终端设备有效接入移动互联网。通过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方法的一个WLAN AP其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比现有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成倍增加,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其增加倍数取决于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含的无线上行通道个数的多少,两者为正比例关系。如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含的无线上行通道个数为N,通过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方法的一个WLAN AP其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现有一个WLAN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的N倍。从而有效降低部署成本确保终端设备最大程度有效接入,从而实现移动互联网的深度覆盖。
通过本实施例,WLAN AP设备上电后配置无线上行通道阵列;WLAN AP开启信号状态实时监控模块,实时探测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信号状态;WLAN AP开启负载状态实时监控模块,实时探测WLAN AP当前无线上行通道阵列的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负载状态;当WLAN AP探测到有终端设备需要接入时,WLAN AP终端接入无线上行通道选择模块根据WLAN AP信号状态实时监控模块的结果和WLAN AP负载状态实时监控模块的结果选择终端设备需要接入的无线上行通道。优选地,WLAN AP终端接入无线上行通道选择模块选择无线上行通道的原则是:优先使用信号状态最强的无线上行通道接入。当负载状态实时监控模块探测到当前信号状态最强的无线上行通道达到最大接入负载时,WLAN AP对于新接入的终端设备使用当前信号状态次强状态的无线上行通道接入。如若当前信号状态次强状态的无线上行通道也已达到最大接入负载,递次使用当前信号状态第三强状态的无线上行通道接入,如此递次选择对应的无线上行通道进行移动互联网接入,从而最大限度的确保终端设备有效接入WLAN AP,当负载状态监控模块监控到当前有信号状态更强的无线上行通道重新有空闲接入负载能力时,WLAN AP终端接入无线上行通道选择模块依次将已接入最弱信号状态的无线上行通道的终端重新接入当前信号状态更强的无线上行通道。通过无线上行通道阵列装置的一个WLAN AP其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比现有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成倍增加,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其增加倍数取决于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含的无线上行通道个数的多少,两者为正比例关系。如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含的无线上行通道个数为N,通过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方法的一个WLAN AP其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现有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的N倍。从而有效降低部署成本确保终端设备最大程度有效接入。从而实现移动互联网深度覆盖。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以移动互联网接入设备WLAN AP设备为例,提供了一种深度覆盖移动互联网的WLAN AP装置。针对在列车上,公交车上等各种移动场景当WLAN AP有大量终端设备需要同时接入WLAN AP时,如何用一个WLAN AP实现多个WLAN AP功能,有效降低部署成本确保终端设备最大程度有效接入,从而实现移动互联网深度覆盖。
图6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接入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模块61,WLAN AP配置无线上行通道模块62,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负载配置模块63,WLAN AP信号状态实时监控模块64,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信号状态比较模块65,WLAN AP负载状态实时监控模块66,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负载计算模块67,终端设备接入检测模块68,WLAN AP终端接入无线上行通道选择模块69。
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模块61,用于在移动场景中,当终端设备需接入WLANAP时,WLAN AP侧的无线上行通道接入。
WLAN AP配置无线上行通道模块62,用于对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的各无线上行通道可以进行选配;默认状态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的各无线上行通道均配置为使能状态。
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负载配置模块63,用于对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最大接入负载进行配置;负载可以用终端接入所占用带宽、终端接入数目等其中一种或几种指标衡量。
WLAN AP信号状态实时监控模块64,用于WLAN AP实时探测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信号状态;信号状态可以用RSSI、RSRP、RSRQ、RSCP等其中一种或几种指标衡量。
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信号状态比较模块65,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信号状态比较模块用于对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的各无线上行通道的信号状态进行计算和排序。优选地,排序按信号状态从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信号状态可以用RSSI、RSRP、RSRQ、RSCP等其中一种或几种指标衡量。
WLAN AP负载状态实时监控模块66,用于WLAN AP实时探测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负载状态;负载可以用终端接入所占用带宽、终端接入数目等其中一种或几种指标衡量。
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负载计算模块67,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负载计算模块用于对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负载进行计算。计算当前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负载是否已达到设置的的无线上行通道的最大接入负载能力;负载可以用终端接入所占用带宽、终端接入数目等其中一种或几种指标衡量。
终端设备接入检测模块68,用于WLAN AP探测是否有终端设备需要接入。
WLAN AP终端接入无线上行通道选择模块69,WLAN AP终端接入无线上行通道选择模块用于根据WLAN AP信号状态比较模块的结果和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负载计算模块的结果选择终端设备需要接入的无线上行通道。优选地,WLAN AP终端接入无线上行通道选择模块选择无线上行通道的原则是:优先使用信号状态最强的无线上行通道接入。当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负载计算模块探测到当前信号状态最强的无线上行通道达到最大接入负载能力时,WLAN AP对于新接入的终端设备使用当前信号状态次强状态的无线上行通道接入。如若当前信号状态次强状态的无线上行通道也已达到最大接入负载,递次使用当前信号状态第三强状态的无线上行通道接入,如此递次选择。信号状态可以用RSSI、RSRP、RSRQ、RSCP等其中一种或几种指标衡量。负载可以用终端接入所占用带宽、终端接入数目等其中一种或几种指标衡量。
图7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接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702至步骤S724。
步骤S702,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默认配置;包括对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模块默认配置的无线上行通道个数。以及各无线上行通道覆盖的频段。
步骤S704,WLAN AP配置无线上行通道模块对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需要使用的无线上行通道进行选配。
地,无线上行通道阵列选配无线上行通道个数设定为N;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覆盖的频段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步骤S706,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负载配置模块配置无线上行通道的最大接入负载能力。无线上行通道为无线上行通道;负载可以用终端接入所占用带宽、终端接入数目等其中一种或几种指标衡量。
步骤S708,WLAN AP开启信号状态实时监控模块。用于探测WLAN AP当前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各无线上行通道的信号状态。
信号状态可以用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接收信号状态)、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Q(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CP(Receive Signal Channel Power,导频信道信号强度)等其中一种或几种指标衡量。
步骤S710,WLAN AP开启负载状态实时监控模块;负载为WLAN AP当前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负载;负载可以用终端接入所占用带宽、终端接入数目等其中一种或几种指标衡量。
步骤S712,WLAN AP信号状态实时监控模块实时探测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各无线上行通道的信号状态;信号状态可以用RSSI、RSRP、RSRQ、RSCP等其中一种或几种指标衡量。
步骤S714,WLAN AP负载状态实时监控模块实时探测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负载状态;负载可以用终端接入所占用带宽、终端接入数目等其中一种或几种指标衡量。
步骤S716,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信号状态比较模块对各无线上行通道的信号状态进行计算和比较。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信号状态比较模块对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的各无线上行通道的信号状态进行计算和排序。优选地,排序按信号状态从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信号状态可以用RSSI、RSRP、RSRQ、RSCP等其中一种或几种指标衡量。
步骤S718,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负载计算模块对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负载进行计算。计算当前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负载是否已达到设置的的无线上行通道的最大接入负载能力;负载可以用终端接入所占用带宽、终端接入数目等其中一种或几种指标衡量。
步骤S720,终端设备需要接入检测。如果WLAN AP检测到有终端设备需要接入,进入步骤S722,否则继续步骤S720。
步骤S722,WLAN AP终端接入无线上行通道选择模块根据WLAN AP信号状态比较模块的结果和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负载计算模块的结果选择终端设备需要接入的无线上行通道。优选地,WLAN AP终端接入无线上行通道选择模块选择无线上行通道的原则是:优先使用信号状态最强的无线上行通道接入。当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负载计算模块探测到当前信号状态最强的无线上行通道达到最大接入负载能力时,WLAN AP对于新接入的终端设备使用当前信号状态次强状态的无线上行通道接入。如若当前信号状态次强状态的无线上行通道也已达到最大接入负载,递次使用当前信号状态第三强状态的无线上行通道接入,如此递次选择;信号状态可以用RSSI、RSRP、RSRQ、RSCP等其中一种或几种指标衡量;负载可以用终端接入所占用带宽、终端接入数目等其中一种或几种指标衡量。
步骤S724,终端设备有效接入移动互联网。通过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方法的一个WLAN AP其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比现有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成倍增加,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其增加倍数取决于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含的无线上行通道个数的多少,两者为正比例关系。如地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含的无线上行通道个数为N,通过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方法的一个WLAN AP其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现有一个WLAN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的N倍,从而有效降低部署成本确保终端设备最大程度有效接入,从而实现移动互联网的深度覆盖。
通过本实施例,WLAN AP设备上电后,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选配模块对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需要使用的无线上行通道进行选配;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负载配置模块配置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最大接入负载能力;WLAN AP开启信号状态实时监控模块,实时探测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信号状态;WLAN AP开启负载状态实时监控模块,实时探测WLAN AP当前无线上行通道阵列的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负载状态;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信号状态比较模块对各无线上行通道的信号状态进行实时计算和比较;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负载计算模块对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负载进行计算,计算当前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各无线上行通道的负载是否已达到设置的的无线上行通道的最大接入负载能力;当WLAN AP探测到有终端设备需要接入时,WLAN AP终端接入无线上行通道选择模块根据WLAN AP信号状态实时监控模块的结果和WLAN AP负载状态实时监控模块的结果选择终端设备需要接入的无线上行通道。优选地,WLAN AP终端接入无线上行通道选择模块选择无线上行通道的原则是:优先使用信号状态最强的无线上行通道接入。当负载状态实时监控模块探测到当前信号状态最强的无线上行通道达到WLAN AP无线上行通道负载配置模块配置的最大接入负载时,WLAN AP对于新接入的终端设备使用当前信号状态次强状态的无线上行通道接入。如若当前信号状态次强状态的无线上行通道也已达到最大接入负载,递次使用当前信号状态第三强状态的无线上行通道接入,如此递次选择对应的无线上行通道进行移动互联网接入。通过无线上行通道阵列装置的一个WLAN AP其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比现有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成倍增加,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其增加倍数取决于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含的无线上行通道个数的多少,两者为正比例关系。如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含的无线上行通道个数为N,通过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方法的一个WLAN AP其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现有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的N倍。从而有效降低部署成本确保终端设备最大程度有效接入,从而实现移动互联网的深度覆盖。
综上可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及装置、接入点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配置接入点设备的通信天线阵列,形成包括至少一个无线上行通道的无线上行通道阵列,然后基于该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为移动终端提供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服务;这样,通过无线上行通道阵列的方法,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比现有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成倍增加,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其增加倍数取决于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含的无线上行通道的个数,两者为正比例关系,如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含的无线上行通道个数为N,通过无线上行通道阵列的方法,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是现有一个WLAN AP能最大接入终端设备的数量的N倍,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实现移动场景中需要部署多个接入点设备以满足大量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的需求所存在部署成本高的问题,有效降低了部署成本。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意简单修改、等同变化、结合或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终端接入方法,包括:
配置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通信天线阵列,形成无线局域网的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所述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括至少一个无线上行通道;
使用所述无线上行通道,为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的终端提供无线局域网接入服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所述无线上行通道,为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的终端提供无线局域网接入服务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监控所述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无线上行通道的运行参数;
根据所述无线上行通道的运行参数,管理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的终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参数包括信号状态及负载状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根据所述无线上行通道的运行参数,管理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的终端包括:
根据管理策略,从所述运行参数中选择参数作为管理参数;
根据所述无线上行通道的管理参数,管理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的终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的终端的方式包括:管理请求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的终端、及管理已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的终端中的至少一种方式。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通信天线阵列,形成无线局域网的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括:
监控所有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的终端数量;
根据所述终端数量,确定需要开启的无线上行通道的无线上行通道数量;
根据所述通信天线阵列中各通信天线与各通信通信所能支持的无线上行通道数量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需要激活的通信天线;
激活所述需要激活的通信天线;
配置各通信天线支持的无线上行通道的工作参数。
6.一种用于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终端接入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通信天线阵列,形成无线局域网的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所述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括至少一个无线上行通道;
服务模块,用于使用所述无线上行通道,为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的终端提供无线局域网接入服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所述无线上行通道阵列中无线上行通道的运行参数;
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无线上行通道的运行参数,管理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的终端。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终端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用于监控所有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的终端数量,根据所述终端数量,确定需要开启的无线上行通道的无线上行通道数量,根据所述通信天线阵列中各通信天线与各通信通信所能支持的无线上行通道数量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需要激活的通信天线,激活所述需要激活的通信天线,配置各通信天线支持的无线上行通道的工作参数。
9.一种接入点设备,包括:通信总线、通信天线阵列、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通信天线阵列、所述处理器及所述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通信天线阵列用于提供无线局域网的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所述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括至少一个无线上行通道;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配置通信天线阵列,形成所述无线局域网的无线上行通道阵列;
使用所述无线上行通道,为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的终端提供无线局域网接入服务。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配置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通信天线阵列,形成无线局域网的无线上行通道阵列,所述无线上行通道阵列包括至少一个无线上行通道;
使用所述无线上行通道,为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的终端提供无线局域网接入服务。
CN201710308318.XA 2017-05-04 2017-05-04 终端接入方法及装置、接入点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ithdrawn CN1088109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8318.XA CN108810924A (zh) 2017-05-04 2017-05-04 终端接入方法及装置、接入点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8318.XA CN108810924A (zh) 2017-05-04 2017-05-04 终端接入方法及装置、接入点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0924A true CN108810924A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54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08318.XA Withdrawn CN108810924A (zh) 2017-05-04 2017-05-04 终端接入方法及装置、接入点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1092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8174A (zh) * 2006-11-20 2008-06-11 美国博通公司 通信架构、无线接入点及其控制与终端通信的方法
CN101286776A (zh) * 2007-04-10 2008-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组合系统、移动通信系统和使用天线组合系统的方法
US20120263090A1 (en) * 2011-04-18 2012-10-18 Broadcom Corporation Frequency selective transmission within single user,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130163524A1 (en) * 2011-12-23 2013-06-27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digital radio signal streams in a small cell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4519576A (zh) * 2013-09-27 2015-04-1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在无线小区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5075303A (zh) * 2013-03-29 2015-11-18 英特尔Ip公司 蜂窝网络中到互联网的连接的建立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8174A (zh) * 2006-11-20 2008-06-11 美国博通公司 通信架构、无线接入点及其控制与终端通信的方法
CN101286776A (zh) * 2007-04-10 2008-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组合系统、移动通信系统和使用天线组合系统的方法
US20120263090A1 (en) * 2011-04-18 2012-10-18 Broadcom Corporation Frequency selective transmission within single user,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130163524A1 (en) * 2011-12-23 2013-06-27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digital radio signal streams in a small cell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5075303A (zh) * 2013-03-29 2015-11-18 英特尔Ip公司 蜂窝网络中到互联网的连接的建立
CN104519576A (zh) * 2013-09-27 2015-04-1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在无线小区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79417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for wireless network connection
CN106102143B (zh) 一种应用处理方法和装置
JP2019036996A (ja) 無線通信技術間の機器内共存の容易化
JP2011239405A5 (zh)
US20200145890A1 (en) Channel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18535566A (ja) 滞留セルの選択方法及び装置
US8565686B2 (en) Power status multipath search window siz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2151161A1 (en) Temperature-driven airlink selection in a multi-mode wireless device
JP6437094B2 (ja) 発見信号伝送方法、セル発見方法及び装置
US10454639B2 (en) D2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2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1023787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ccess of terminal for efficient use of resource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7521005A (ja) リモート無線ユニット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US20160234693A1 (en) Antenna Splitting Method in Active Antenna System and Controller
CN107306436A (zh) 广播帧的发送方法、接入点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637890B (zh) 一种wifi6设备控制方法
WO2015150717A1 (e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depending on signal strength and load
US20160352484A1 (en) D2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apparatus
WO2014194516A1 (zh) 多射频拉远单元rru共小区的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848536B (zh) 频宽控制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JP2020014237A (ja) 滞留セルの選択方法及び装置
WO2016184040A1 (zh) 一种卫星通讯链路的接入方法及接入终端
CN108810924A (zh) 终端接入方法及装置、接入点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6078355A1 (zh) 一种负载能力配置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801225A (zh) 一种无线上行通道确定方法和装置
TWI603640B (zh) 無線電功率模式切換技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