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0385B -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10385B
CN108810385B CN201810871256.8A CN201810871256A CN108810385B CN 108810385 B CN108810385 B CN 108810385B CN 201810871256 A CN201810871256 A CN 201810871256A CN 108810385 B CN108810385 B CN 1088103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maging module
lens assembly
image senso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712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10385A (zh
Inventor
张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7125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103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10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0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103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03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与电子装置。成像模组包括外壳、一图像传感器、第一镜片组件、第二镜片组件和至少一个转光元件,外壳开设有进光口,图像传感器设置于外壳内,第一镜片组件设置于外壳内且位于图像传感器一侧,第二镜片组件设置于外壳内且与第一镜片组件位于图像传感器相同的一侧,至少一个转光元件被配置为将从进光口射入的入射光转向后,以使入射光经过第一镜片组件和第二镜片组件传至图像传感器。上述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与电子装置,将两个镜片组件共用同一个图像传感器,有利于减少零件的数量和减少占用主机的面积以及整机的空间,有利于提高零件的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多成像模组各自采用独立的图像传感器与软板连线,再通过相应的连接器与主板连接,然而如此,图像传感器的数量较多,占用主板大量面积以及整机空间,不利于组装。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成像模组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开设有进光口;
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一图像传感器;
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一侧的第一镜片组件;
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第一镜片组件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相同一侧的第二镜片组件;和
至少一个转光元件,所述至少一个转光元件被配置为将从所述进光口射入的入射光转向后,以使所述入射光经过所述第一镜片组件和所述第二镜片组件传至所述图像传感器。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摄像头组件包括所述成像模组、装饰件和滤光盖板。所述装饰件罩设在所述外壳上并位于所述进光口上方,所述装饰件形成有通孔,所述进光口通过所述通孔露出。所述滤光盖板设置在所述通孔中,所述滤光盖板滤除经过所述通孔的光线中的红外线以得到所述入射光。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开设有入光孔的机壳和所述成像模组,所述成像模组设置在所述机壳内,所述成像模组的所述进光口通过所述入光孔露出。
上述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与电子装置,将两个镜片组件共用同一个图像传感器,有利于减少零件的数量和减少占用主机的面积以及整机的空间,有利于提高零件的组装效率。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摄像头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摄像头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成像模组的部分透视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装饰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滤光盖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成像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成像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转光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相关技术中的成像模组的光线反射成像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成像模组的光线反射成像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成像模组的部分透视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的成像模组的部分透视示意图;
图14是相关技术中的成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和
图1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成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子装置1000、机壳102、入光孔103、摄像头组件100、装饰件10、通孔11、内壁113、支撑部114、装饰圈12、凸边13、成像模组20、外壳21、进光口211、凹槽212、顶壁213、侧壁214、隔板216、第一收容空间217、第二收容空间218、转光元件22、入光面222、背光面224、反光面226、出光面228、安装座23、弧形面231、第一镜片组件24、第一镜片241、运动元件25、第一运动元件251、第二运动元件254、第一夹片252、图像传感器26、驱动机构27、第一驱动机构272、第二驱动机构274、驱动装置28、弧形导轨281、中心轴线282、第二镜片组件31、第二镜片312、支架40、滤光盖板50、盖板52、下表面522、滤光层5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水平”、“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0包括开设有入光孔103的机壳102和成像模组20。
成像模组20设置在机壳102内,成像模组20的进光口211(见图4)通过入光孔103露出,入光孔103可以为单一连续孔,其中,“单一连续孔”是指入光孔103的内部没有被间隔开。电子装置10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头盔、智能眼镜等。本申请实施方式以电子装置1000是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电子装置1000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其他,在此不作限制。
机壳102为电子装置1000的外部零部件,其起到了保护电子装置1000的内部零件的作用。机壳102可以为电子装置1000的后盖,其覆盖电子装置1000的电池等零部件。
机壳102内设置有摄像头组件100,摄像头组件100可以设置在电子装置1000的背面以使得电子装置1000可以进行后置摄像。如图1的示例中,摄像头组件100设置在机壳102的左上角落部位。当然,可以理解,摄像头组件100可以设置在机壳102的中上位置或右上位置等其他位置。摄像头组件100设置在机壳102的位置不限制于本申请的示例。
请参阅图2至图4,摄像头组件100包括装饰件10、成像模组20、支架40和滤光盖板50。
请一并参阅图5,装饰件10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例如装饰件10的材料为不锈钢,装饰件10可以通过抛光工艺处理以形成光亮的表面,以使装饰件10更加美观。
在一个例子中,装饰件10包括装饰圈12和凸边13,装饰圈12的部分底部收容于凹槽212中,装饰圈12部分抵靠在顶壁213上。或者说,装饰圈12与外壳21形成互补的结构,装饰圈12与外壳21相互嵌合,以使装饰件10与外壳21的配合结构更加紧凑。
装饰件10形成有通孔11,装饰件10罩设在外壳21的进光口211上方,进光口211通过通孔11露出。如此,光线可以经过通孔11入射至进光口211,进而入射至的图像传感器26上。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滤光盖板50设置在通孔11中,滤光盖板50滤除经过通孔11的光线中的红外线以得到入射光。
如此,滤光盖板50在滤除经过通孔11的光线中的红外线从而提高图像质量的同时,可以减小第一成像模组20的体积,从而减小摄像头组件100的体积,有利于摄像头组件100和电子装置1000的小型化。
相关技术中,滤光器件一般设置在成像模组的内部,进一步地,通常将滤光器件设置在镜头和感光芯片之间,而且,一般需要设置支撑结构来支撑滤光器件。然而,支撑结构具有一定的厚度,且滤光器件与感光芯片通常留有一定间距,因此,如此会导致摄像头组件的厚度较大。
由于通孔11一般留有设置盖板的空间,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第一成像模组20采用滤光盖板50实现滤除红外光的功能,使得第一成像模组20可以省略设置在第一成像模组20内部的滤光元件和支架,滤光盖板50设置在通孔11中可以减小第一成像模组20的体积。
装饰件10包括自通孔11的内壁113向通孔11内延伸的支撑部114,滤光盖板50支撑在支撑部114上。如此,在对滤光盖板50进行限位的同时,可以使得滤光盖板50得到支撑,从而提高滤光盖板50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滤光盖板50包括盖板52和固定在盖板52下表面522的滤光层54,滤光层54用于滤除红外线。如此,盖板52可以在滤光层54滤除红外线的同时保证滤光盖板50的强度,以提高摄像头组件100的可靠性。
具体地,滤光层54可以是滤光片,也可以通过镀膜的工艺形成。当滤光层54是滤光片时,可以先采用光学胶将滤光层54贴合到盖板52下表面522,然后再将滤光盖板50安装到通孔11中。当滤光层54是通过镀膜形成时,可以采用蒸镀的方式将滤光层54镀到盖板52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滤光盖板50为一体成型结构。请注意,“滤光盖板50为一体成型结构”是指滤光盖板50是一个具有单一材质的整体。此时,滤光盖板50过滤红外光的功能是由于滤光盖板50本身的材质实现的。在一个例子中,滤光盖板50是主要成分为磷酸盐或弗磷酸的蓝色玻璃。
请参阅图4和图7,成像模组20包括外壳21、转光元件22、安装座23、第一镜片组件24、运动元件25、图像传感器26、驱动机构27和第二镜片组件31,其中,第一镜片组件24和第二镜片组件31设置在图像传感器26的同一侧。
外壳21大致呈方块形,外壳21开设有进光口211,入射光从进光口211进入成像模组20内。也即是说,转光元件22用于将从进光口211射入的入射光转向后传至图像传感器26。因此,可以理解,图像传感器26与第一镜片组件24组成镜头模组,以及,图像传感器26与第二镜片组件31组成另一个镜头模组,两种镜头模组皆为潜望式镜头模组。相较于立式镜头模组,潜望式镜头模组的高度较低,从而可以降低电子装置1000的整体厚度。此外,第一镜片组件24和第二镜片组件31通过共用同一个图像传感器26,有利于减少零件的数量和减少占用主机的面积以及整机的空间,有利于提高零件的组装效率。
可以理解,进光口211通过通孔11露出以使外界光线经过通孔11后从进光口211进入成像模组20内。
需要说明的是,潜望式镜头模组指的是镜头模组的光轴不是一条直线,或者说,入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在发生改变后传导至镜头模组的感光器件上。
请结合图4,本实施方式中,在成像模组20的宽度方向上,外壳21在进光口211的一侧形成有凹槽212,装饰件10罩设在进光口211上方并部分地卡入凹槽212。
本实施方式中,凹槽212形成在进光口211的一侧,装饰件10罩设在进光口211上方并部分地卡入凹槽212中,不仅使得装饰件10的宽度尺寸较小,还可以使得摄像头组件100的整体高度尺寸减小,有利于摄像头组件100结构紧凑、小型化。
具体地,外壳21包括顶壁213和侧壁214。侧壁214自顶壁213的侧边2131延伸形成。顶壁213包括相背的两个侧边2131,侧壁214的数量为两个,每个侧壁214自对应的一个侧边2131延伸,或者说,侧壁214分别连接顶壁213相背的两侧。进光口211形成于顶壁213,凹槽212形成在顶壁213和侧壁214的连接处,装饰件10抵靠在顶壁213上。如此,凹槽212容易形成,有利于外壳21制造。在一个例子中,凹槽212为外壳21的压型,即,凹槽212可以通过冲压的方式形成。
本实施方式中,每个侧壁214与顶壁213的连接处均形成有凹槽212。或者说,凹槽212的数量为两个。当然,在其实施方式中,凹槽212的数量也可为单个,即是说,其中一个侧壁214与顶壁213的连接处形成有凹槽212。
本实施方式中,凹槽212呈长条状,凹槽212沿第一成像模组20的长度方向延伸。如此,凹槽212与装饰件10配合得更加紧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凹槽212可呈弧形,弧形的凹槽212围绕进光口211。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凹槽212的结构和形状不限于上述的例子,只要使得装饰件10与第一成像模组20形成互补结构以减小装饰件10的尺寸即可。
外壳21包括顶壁213、侧壁214和隔板216。进光口211开设于顶壁213。隔板216将外壳21划分出第一收容空间217和第二收容空间218,第一镜片组件24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217,第二镜片组件31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218。
如此,第一收容空间217和第二收容空间218使得第一镜片组件24和第二镜片组件31相互隔离,避免第一镜片组件24和第二镜片组件31的光线相互干扰。当然,外壳21也可以由两个分体成型的子壳体单独连接形成,每个子壳体分别形成收容空间。
转光元件22、安装座23、第一镜片组件24、运动元件25、图像传感器26、驱动机构27、和第二镜片组件31均设置在外壳21内。转光元件22设置在安装座23上,第一镜片组件24和第二镜片组件31收容于运动元件25内,驱动机构27连接运动元件25与外壳21。
具体地,当转光元件22的数量为1个时,转光元件22的宽度尺寸较大,并且同时位于第一收容空间217和第二收容空间218内,能够同时为第一镜片组件24和第二镜片组件31传送入射光。具体地,入射光进入外壳21后,经过转光元件22转向,然后一部分转向后的入射光透过第一镜片组件24到达图像传感器26,从而使得图像传感器26获得外界图像,另一部分转向后的入射光则透过第二镜片组件31到达图像传感器26,从而使得图像传感器26获得外界图像。如此,成像模组20共用一个转光元件22,可以减小成像模组20的体积,有利于进一步实现成像模组20的小型化。
当然,转光元件22的数量也可以为2个,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下,转光元件22的宽度尺寸较小,每个转光元件22能够单独地为对应的镜片组件传送入射光。具体地,入射光进入外壳21后,经过其中一个转光元件22转向,然后转向后的入射光透过第一镜片组件24到达图像传感器26,从而使得图像传感器26获得外界图像;入射光经过另外一个转光元件22转向,然后转向后的入射光则透过第二镜片组件31到达图像传感器26,从而使得图像传感器26获得外界图像。如此,可以实现单独给两个镜片组件传送入射光。
需要指出的是,图像传感器26的数量为一个,并且同时位于第一收容空间217和第二收容空间218内。
转光元件22为棱镜或平面镜。在一个例子中,当转光元件22为棱镜时,棱镜可以为三角棱镜,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中,光线从直角三角形中的其中一个直角边入射,经过斜边的反射后从而另一个直角边出射。可以理解,当然,入射光可以经过棱镜折射后出射,而不经过反射。棱镜可以采用玻璃、塑料等透光性比较好的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棱镜的其中一个表面涂布银等反光材料以反射入射光。
可以理解,当转光元件22为平面镜时,平面镜将入射光反射从而实现入射光转向。
请参阅图7至图9,在一个例子中,转光元件22具有入光面222、背光面224、反光面226、出光面228。入光面222靠近且朝向进光口211。背光面224远离进光口211且与入光面222相背。反光面226连接入光面222及背光面224。出光面228连接入光面222及背光面224。反光面226相对于入光面222倾斜设置,出光面228与反光面226相背设置。
具体的,光线的转换过程中,光线穿过进光口211并由入光面222进入转光元件22中,再经由反光面226反射,最后从出光面228反射出转光元件22,完成光线转换的过程,而背光面224与安装座23固定设置,以使转光元件22在保持稳定。
如图10所示,在相关技术中,由于反射入射光线的需要,转光元件22a的反光面226a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且在光线的反射方向上转光元件22a为非对称结构,因而转光元件22a的下方相对转光元件22a上方的实际光学面积较小,可以理解为,远离进光口的部分反光面226a较少或无法反射光线。
因此,请参阅图11,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转光元件22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转光元件22a切除了远离进光口的棱角,这样不仅没有影响转光元件22的反射光线的效果,还降低了转光元件22的整体厚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反光面226相对于入光面222的角度α呈45度倾斜。
如此,使入射的光线更好的反射与转换,具备较好的光线转换效果。
转光元件22可以采用玻璃、塑料等透光性比较好的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在转光元件22的其中一个表面涂布银等反光材料以反射入射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入光面222与背光面224平行设置。具体的,沿进光口211的入光方向,转光元件22的截面大致呈梯形,或者说,转光元件22大致呈梯形体。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入光面222和背光面224均垂直于出光面228。
如此,可形成较为规则的转光元件22,使入射光线的光路较为平直,提高光线的转换效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入光面222与背光面224的距离范围为4.8-5.0mm。
具体的,入光面222与背光面224之间的距离可以为4.85mm、4.9mm、4.95mm等。或者说,入光面222与背光面224的距离范围可以理解为,转光元件22的高度为4.8-5.0mm。以上距离范围的入光面222与背光面224所形成的转光元件22体积适中,可较好的切合入第一成像模组20中,形成更紧凑性与小型化的第一成像模组20、摄像头组件100与电子装置1000,满足消费者更多的需求。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入光面222、背光面224、反光面226和出光面228均硬化处理形成有硬化层。
转光元件22由玻璃等材质制成时,转光元件22本身的材质较脆,为了提高转光元件22的强度,可在对转光元件22的入光面222、背光面224、反光面226和出光面228做硬化处理,更多的,可对转光元件的所有表面做硬化处理,以进一步提高转光元件的强度。硬化处理如渗入锂离子、在不影响转光元件22转换光线的前提下给以上各个表面贴膜等。
在一个例子中,转光元件22将从进光口211入射的入射光转向的角度为90度。例如,入射光在转光元件22的发射面上的入射角为45度,反射角也为45度。当然,转光元件22将入射光转向的角度也可为其他角度,例如为80度、100度等,只要能将入射光转向后到达图像传感器26即可。
安装座23用于安装转光元件22,或者说,安装座23为转光元件22的载体,转光元件22固定在安装座23上。这样使得转光元件22的位置可以确定,有利于转光元件22反射或折射入射光。转光元件22可以采用粘胶粘接固定在安装座23上以实现与安装座23固定连接。
请再次参阅图4,在一个例子中,安装座23可活动设置在外壳21内,安装座23能够相对于外壳21转动以调整转光元件22将入射光转向的方向。
安装座23可以带动转光元件22一起朝向成像模组20的抖动的反方向转动,从而补偿进光口211的入射光的入射偏差,实现光学防抖的效果。
驱动机构27驱动运动元件25以带动第一镜片组件24沿第一镜片组件24的光轴移动,使第一镜片组件24在图像传感器26上对焦成像对焦,并且,带动第二镜片组件31沿第二镜片组件31的光轴移动,使第二镜片组件31在图像传感器26上对焦成像对焦。
具体地,运动元件25包括设置在图像传感器26一侧的且收容于外壳21内的第一运动元件251,第一镜片组件24固定在第一运动元件251上。驱动机构27包括连接外壳21和第一运动元件251的第一驱动机构272。第一驱动机构272用于驱动第一运动元件251沿第一镜片组件24的光轴移动以使第一镜片组件24在图像传感器26上对焦成像。
第一运动元件251呈筒状,第一镜片组件24中的多个第一镜片241沿第一运动元件251的轴向间隔固定在第一运动元件251内;或如图8所示,第一运动元件251包括两个第一夹片252,两个夹片将第一镜片组件24中的多个第一镜片241夹设在两个第一夹片252之间。
运动元件25包括设置在图像传感器26一侧的且收容于外壳21内的第二运动元件254,第二镜片组件31固定在第二运动元件254上。驱动机构27包括连接外壳21和第二运动元件254的第二驱动机构274,第二驱动机构274用于驱动第二运动元件254沿第二镜片组件31的光轴移动以使第二镜片组件31在图像传感器26上对焦成像。
第二运动元件254呈筒状,第二镜片组件31中的多个第二镜片312沿第二运动元件254的轴向间隔固定在第二运动元件254内;或第二运动元件254包括两个第二夹片,两个夹片将第二镜片组件31中的多个第二镜片夹设在两个第二夹片之间。
另外,第一驱动机构272和第二驱动机构274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只有其中一个。当然,还可以用其他方式驱动第一镜片组件24和第二镜片组件31。此外,第一运动元件251和第二运动元件254可以是一体的,第一驱动机构272和第二驱动机构274也可以是一体的。
在图7的示例中,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运动元件251呈筒状,第一镜片组件24中的多个镜片241沿第一运动元件251的轴向间隔固定在第一运动元件251内;或如图8,第一运动元件251包括两个夹片252,两个夹片252将第一镜片组件24中的多个镜片241夹设在两个夹片252之间。
可以理解,由于第一运动元件251用于固定设置多个镜片241,所需第一运动元件251的长度尺寸较大,第一运动元件251可以为圆筒状、方筒状等具备较一定腔体的形状,如此第一运动元件251呈筒装可更好的设置镜片241,并且可更好的保护镜片241于腔体内,使镜片241不易发生晃动。
另外,在图8的示例中,第一运动元件251为两个夹片252将多个镜片241夹持于两个夹片252之间,既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也可降低第一运动元件251的重量,可以降低第一驱动机构272驱动第一运动元件251所需的功率,并且第一运动元件251的设计难度也较低,镜片241也较易设置于第一运动元件251上。
当然,第一运动元件251不限于上述提到的筒状与两个夹片252,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运动元件251如可包括三片、四片等更多的夹片252形成更稳固的结构,或一片夹片252这样更为简单的结构;抑或为矩形体、圆形体等具备腔体以容置镜片241的各种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在保证成像模组20正常成像和运行的前提下,具体选择即可。
类似地,第二镜片组件31可以通过第二运动元件254和第二驱动机构274实现变焦。第二运动元件254与第一运动元件251的特征类似,例如,第二运动元件254可以呈筒状,或者,第二运动元件254包括两个夹片,第二运动元件254的具体特征请参第一运动元件251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4和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镜片组件24与第二镜片组件31的光轴可以是平行的。第一镜片组件24的光轴可以垂直于图像传感器26,第二镜片组件31的光轴可以垂直于图像传感器26。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阅图12至图13,第一镜片组件24可以较第二镜片组件31更靠近图像传感器26;第一镜片组件24可以较第二镜片组件31更远离图像传感器26;第一镜片组件24和图像传感器26的距离可以与第二镜片组件31和图像传感器26的距离相等。
图像传感器26可以为黑白图像传感器、RGB图像传感器和红外图像传感器。另外,图像传感器和对应的一个镜片组件可以组成广角摄像头,图像传感器和对应另一个的镜片组件可以组成长焦摄像头。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0可以包括三个以上的镜片组件。
图像传感器26可以采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感光元件或者电荷耦合元件(CCD,Charge-coupled Device)感光元件。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27为电磁驱动机构、压电驱动机构或记忆合金驱动机构。
具体地,电磁驱动机构中包括磁场与导体,如果磁场相对于导体运动,在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使导体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安培力使导体运动起来,此处的导体为电磁驱动机构中带动运动元件25移动的部分;压电驱动机构,基于压电陶瓷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如果对压电材料施加电压,则产生机械应力,即电能与机械能之间发生转换,通过控制其机械变形产生旋转或直线运动,具有结构简单、低速的优点。
记忆合金驱动机构的驱动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特性: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特殊的合金,一旦使它记忆了任何形状,即使产生变形,但当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时,它就能恢复到变形前的形状,以此达到驱动的目的,具有变位迅速、方向自由的特点。
请参阅图7,进一步地,成像模组20还包括驱动装置28,驱动装置28形成有弧形导轨281,驱动装置28驱动安装座23沿着弧形导轨281绕弧形导轨281的中心轴线282转动以实现成像模组20光学防抖。
如此,由于驱动装置28采用弧形导轨281的方式驱动带有转光元件22的安装座23一并转动,使得驱动装置28与安装座23之间的摩擦力较小,有利于安装座23转动平稳,提高了成像模组20的光学防抖效果。
具体地,请参阅图14,在相关技术中,安装座(图未示)与转轴23a转动连接,安装座绕着转轴23a转动以带动转光元件22a一并转动。假定摩擦力为f1,转轴23a半径为R1,推力为F1,转动半径为R1。那么摩擦力转矩与推力转矩比值K1为K1=f1R1/F1A1。由于转光元件22a仅需要轻微转动,故F1不能过大;而成像模组本身需要轻薄短小导致转光元件22a尺寸不能太大,A的变大空间也有限,从而导致摩擦力的影响无法进一步消除。
请参阅图15,而本申请中,安装座23沿着弧形导轨281转动,弧形导轨281的半径为R2。此时,摩擦力转矩和转动转矩的比例K2为K2=f2R2/F2A,在f2、R2、F2均不发生大幅变化的情况下,由于采用轨道式的摆动方式进行转动,对应的推力转矩变成R2,而R2可以不受转光元件22尺寸的限制,甚至做到R1的数倍以上。故在这种情况下,摩擦力对转光元件22转动的影响可以极大的降低(K2的大小降低),从而改善转光元件22的转动精度,使得第一成像模组20的光学防抖效果较佳。
请参阅图4和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安装座23包括弧形面231,弧形面231与弧形导轨281同心设置且与弧形导轨281配合。或者说,弧形面231的中心与弧形导轨281的中心重合。这样使得安装座23与驱动装置28配合的更加紧凑。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弧形导轨281的中心轴线282垂直于进光口211的光轴。具体地,进光方向及图像传感器26的感光方向。为了方便描述,将第一成像模组20的宽度方向定义为X向,高度方向定义为Y向,长度方向定义为Z向。由此,进光口211的进光方向为Y向,图像传感器26的感光方向为Z向,弧形导轨281的中心轴线282为X向。
驱动装置28驱动转光元件22绕X向转动,以实现Y向光学防抖。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中心轴线282位于第一成像模组20外。如此,弧形导轨281的半径R2较大,这样可以减小摩擦力对安装座23转动的不良影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28形成于外壳21的底部。或者说,驱动装置28与外壳21为一体结构。如此,成像模组20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28通过电磁的方式驱动安装座23转动。在一个例子中,驱动装置28设置有线圈,安装座23上固定有电磁片,在线圈通电后,线圈可以产生磁场以驱动电磁片运动,从而带动安装座23及转光元件一起转动。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28可以通过压电驱动的方式或记忆合金驱动的方式驱动安装座23运动。压电驱动的方式和记忆合金驱动的方式请参上述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开设有进光口;
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一图像传感器;
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一侧的第一镜片组件;
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第一镜片组件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相同一侧的第二镜片组件;和
至少一个转光元件,所述至少一个转光元件被配置为将从所述进光口射入的入射光转向后,以使所述入射光经过所述第一镜片组件和所述第二镜片组件传至所述图像传感器;
所述至少一个转光元件的数量为1个,所述转光元件包括一个反光面,所述反光面能够使其中一部分所述入射光经过所述第一镜片组件传至所述图像传感器,另一部分所述入射光经过所述第二镜片组件传至所述图像传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隔板,所述隔板在所述外壳内限定出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所述第一镜片组件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二镜片组件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光元件还包括:
靠近且朝向所述进光口的入光面;
远离所述进光口且与所述入光面相背的背光面;所述反光面连接所述入光面及所述背光面,所述反光面相对于所述入光面倾斜设置;和
连接所述入光面及所述背光面的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反光面相背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模组包括:
设置在所述图像传感器一侧且收容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一运动元件,所述第一镜片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运动元件上;和
连接所述外壳和所述第一运动元件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运动元件沿所述第一镜片组件的光轴移动以使所述第一镜片组件在所述图像传感器上对焦成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元件呈筒状,所述第一镜片组件中的多个第一镜片沿所述第一运动元件的轴向间隔固定在所述第一运动元件内;或
所述第一运动元件包括两个第一夹片,所述两个夹片将所述第一镜片组件中的多个第一镜片夹设在所述两个第一夹片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模组包括:
设置在所述图像传感器一侧且收容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二运动元件,所述第二镜片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二运动元件上;和
连接所述外壳和所述第二运动元件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运动元件沿所述第二镜片组件的光轴移动以使所述第二镜片组件在所述图像传感器上对焦成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动元件呈筒状,所述第二镜片组件中的多个第二镜片沿所述第二运动元件的轴向间隔固定在所述第二运动元件内;或
所述第二运动元件包括两个第二夹片,所述两个夹片将所述第二镜片组件中的多个第二镜片夹设在所述两个第二夹片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模组包括:
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安装座,所述至少一个转光元件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和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座转动以带动所述至少一个转光元件转动,以实现所述成像模组光学防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形成有弧形导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安装座沿着所述弧形导轨绕所述弧形导轨的中心轴线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与所述弧形导轨同心设置且与所述弧形导轨配合的弧形面。
11.一种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成像模组;
装饰件,所述装饰件罩设在所述外壳上并位于所述进光口上方,所述装饰件形成有通孔,所述进光口通过所述通孔露出;和
设置在所述通孔中的滤光盖板,所述滤光盖板滤除经过所述通孔的光线中的红外线以得到所述入射光。
12.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开设有入光孔;和
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成像模组,所述成像模组设置在所述机壳内,所述成像模组的所述进光口通过所述入光孔露出。
CN201810871256.8A 2018-08-02 2018-08-02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Active CN1088103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71256.8A CN108810385B (zh) 2018-08-02 2018-08-02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71256.8A CN108810385B (zh) 2018-08-02 2018-08-02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0385A CN108810385A (zh) 2018-11-13
CN108810385B true CN108810385B (zh) 2024-04-02

Family

ID=64079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71256.8A Active CN108810385B (zh) 2018-08-02 2018-08-02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103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9043A (zh) * 2020-04-10 2020-07-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12637452B (zh) * 2020-12-07 2022-05-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7782A (zh) * 2015-02-13 2016-04-27 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中的摄像结构与获取影像的方法
US9448389B1 (en) * 2015-12-30 2016-09-20 Ic Real Tech, Inc. Optical device having prism-shaped reflector directing opposing light paths onto an image sensor
CN106464787A (zh) * 2014-06-20 2017-02-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折叠式光学阵列相机的自动聚焦
CN206039030U (zh) * 2016-06-17 2017-03-22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潜望式摄像模组
CN207337045U (zh) * 2017-11-10 2018-05-08 李振成 一种新型相机模组
CN208461933U (zh) * 2018-08-02 2019-02-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4787A (zh) * 2014-06-20 2017-02-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折叠式光学阵列相机的自动聚焦
CN105527782A (zh) * 2015-02-13 2016-04-27 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中的摄像结构与获取影像的方法
US9448389B1 (en) * 2015-12-30 2016-09-20 Ic Real Tech, Inc. Optical device having prism-shaped reflector directing opposing light paths onto an image sensor
CN206039030U (zh) * 2016-06-17 2017-03-22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潜望式摄像模组
CN207337045U (zh) * 2017-11-10 2018-05-08 李振成 一种新型相机模组
CN208461933U (zh) * 2018-08-02 2019-02-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0385A (zh) 2018-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0594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8449540B (zh) 摄像头模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8600599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8769325B (zh) 电子装置
CN108965663B (zh) 电子装置
CN109274877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8600601B (zh) 摄像头模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9951623B (zh) 潜望式镜头、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10879454A (zh) 摄像头模组、潜望式摄像头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8540704B (zh) 摄像头组件与电子装置
CN112887456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11308643B (zh) 摄像头模组、潜望式摄像头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8535830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与电子装置
CN111835953B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532816B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9218590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9194860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9218589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US20210124145A1 (en) Camera Module,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810385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11149032U (zh) 摄像头模组
CN108777761B (zh) 成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US11064098B2 (en) Camera module,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905581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WO2020019838A1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