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49032U - 摄像头模组 - Google Patents

摄像头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49032U
CN211149032U CN201922379829.8U CN201922379829U CN211149032U CN 211149032 U CN211149032 U CN 211149032U CN 201922379829 U CN201922379829 U CN 201922379829U CN 211149032 U CN211149032 U CN 211149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amera module
reflecting
lens assembly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798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798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49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49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49032U/zh
Priority to US17/122,525 priority patent/US11693221B2/en
Priority to EP20216786.2A priority patent/EP3842848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38852 priority patent/WO2021129711A1/en
Priority to US18/342,871 priority patent/US20230333353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头模组,属于智能设备技术领域。该摄像头模组包括固定件、透镜组件、图像传感以及调焦组件,其中,图像传感器用于接收经过透镜组件的光线。在调焦组件中,第一光转向件用于对从透镜组件传输至图像传感器的过程中的光线进行转向;第二光转向件用于对第一光转向件转向后的光线进行转向,被配置为可相对于固定件移动,以改变光线从透镜组件传输至图像传感器的距离。本申请利用第一光转向件和第二光转向件之间的距离调整,可对透镜组件和图像传感器之间光线的传播路径的距离进行调整,完成了透镜组件的对焦,实现了图像传感器的成像,使得摄像头模组在透镜组件光轴方向的长度缩短。

Description

摄像头模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
背景技术
当前,手机等电子装置中往往装配有潜望式摄像头,通过对焦以实现拍照功能。然而,在拍照的过程中,当镜头的焦距越来越长的时候,镜头的总长也会变长,从而导致模组的长度持续增加,影响整机的堆叠。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其包括:
固定件,具有收容空间;
透镜组件,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安装于所述固定件上;
图像传感器,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安装于所述固定件上,用于接收经过所述透镜组件的光线;以及
调焦组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调焦组件包括:
第一光转向件,固定于所述固定件,用于对从所述透镜组件传输至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过程中的所述光线进行转向;和
第二光转向件,用于对所述第一光转向件转向后的所述光线进行转向,被配置为可相对于所述固定件移动,以改变所述光线从所述透镜组件传输至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
本申请利用第一光转向件和第二光转向件之间的距离调整,可对透镜组件和图像传感器之间光线的传播路径的距离进行调整,完成了透镜组件的对焦,实现了图像传感器的成像,使得摄像头模组在透镜组件光轴方向的长度缩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子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电子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摄像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一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和图7相似,其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另一视角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和图6相似,其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另一视角的第一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6中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第一光转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和图11类似,其是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光转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6中第一摄像头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透镜组件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6中第一摄像头模组的光线传播路径示意图;
图16和图15类似,其是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摄像头模组的光线传播路径示意图;
图17是图9中第三光转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和图18类似,其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另一视角的第一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中第三光转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再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1中第四光转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4中第四光转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6和图2类似,其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6中摄像头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8和图27类似,其是本申请摄像头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26中摄像头组件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0和图29类似,其是本申请摄像头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图26中摄像头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2和图31类似,其是本申请摄像头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图26中摄像头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4和图23类似,其是本申请摄像头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5是图26中摄像头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6和图35类似,其是本申请摄像头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7和图2类似,其是本申请再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8是图37中摄像头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9和图38类似,其是本申请摄像头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0和图3类似,其是本申请机壳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1是本申请电子装置再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2和图41类似,其是本申请电子装置再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3和图41类似,其是本申请电子装置又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可包括机壳200、显示组件400和摄像头组件600。其中,显示组件400和摄像头组件600均设置在机壳200上。具体地,电子装置可以为电子设备或移动终端,或者其它具有显示和摄像功能的电子装置,具体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头盔、智能眼镜等。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手机为例进行描述。可以理解地,电子装置的具体形式还可以是其他,在此不作限制。
具体请参阅图1及图3,机壳200为手机的外壳,能够起到保护其内部零件(例如,主板、电池等)的作用。其中,机壳200具体可包括前壳202及与前壳202相连的后盖204。前壳202与后盖204连接并形成一容置腔206,用以收容手机的内部零件。
后盖204可以呈矩形或圆角矩形等,其可以由塑料、玻璃、陶瓷、纤维复合材料、金属(例如,不锈钢,铝等)、或其它合适的材料或这些材料的组合形成。在一些情况下,后盖204的一部分可以由电介质或其他低导电率材料形成。在其他情况下,后盖204或构成后盖204的至少一些结构可以由金属元件形成。
前壳202从后盖204的四条边的边缘垂直延伸而出,该前壳202由首尾相连的四条边框围成。
显示组件400可以与摄像头组件600、电池、处理器等电性连接,用于显示信息。再次参阅图1,显示组件400可包括盖板402及显示屏404,其中,显示屏404嵌设于前壳202,盖板402覆盖在显示屏404上以对显示屏404起保护作用。其中,盖板402可以由玻璃、塑料等透光性好的材料制成。请同时参阅图4,显示屏404可包括显示区401和非显示区403,非显示区403设置于显示区401的一侧,或围设于显示区401的外围。
请参阅图1及图2,摄像头组件600可以设置在手机的背面而作为后置摄像头。可以理解地,摄像头组件600也可以设置在手机的正面作为前置摄像头。如图2所示,摄像头组件600嵌设于后盖204的左上位置处。当然,摄像头组件600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设置在后盖204的中上位置或右上位置等其他位置,此处不做限定。其中,摄像头组件600在显示屏404上的投影可位于显示屏404的显示区401内。
需要理解的是,此处以及下文中的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附图5,摄像头组件600可包括第一摄像头模组100和第二摄像头模组300。其中,第一摄像头模组100为潜望式长焦摄像头模组,第二摄像头模组300为广角摄像头模组,且第一摄像头模组100和第二摄像头模组300并排设置。其中,第一摄像头模组100和第二摄像头模组300还可以为集成为一体的摄像头模组。
需要指出的是,此处以及下文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
由于第一摄像头模组100为潜望式长焦摄像头模组,所以相较于立式镜头模组,潜望式镜头模组可通过改变光线的传播路径来降低对摄像头模组的高度的要求,进而可以减小电子装置的整体厚度。具体地,请参阅图6,第一摄像头模组100可包括固定件10、设置于固定件10上的转动件20、透镜组件30、调焦组件40及图像传感器50等元件。其中,转动件20设置于固定件10上,入射光进入第一摄像头模组100后,经过转动件20进行转向,然后经透镜组件30及调焦组件40传输而到达图像传感器50,并由图像传感器50对光线进行感测。通过在透镜组件30和图像传感器50之间设置调焦组件40,以使得透镜组件30与图像传感器50的距离缩短,如图6所示,可以使得固定件10布局更加紧凑。
其中,固定件10用于连接、承载、固定第一摄像头模组100的元件,例如转动件20、透镜组件30、调焦组件40以及图像传感器50等,使第一摄像头模组100呈一整体设置于手机内,进而与手机内的其他部件固定连接。具体地,固定件10可以为一安装支架,以将第一摄像头模组100的其它元件直接或者间接安装于该安装支架上;或者固定件10还可以为一外壳,如具有一收容空间的外形的外壳,以将其它元件均收容于该收容空间内。
具体地,请参阅图7和图8,固定件10可包括顶壁13、与顶壁13连接设置的多个侧壁14,以及与顶壁13相对设置的底壁15。顶壁13、多个侧壁14及底壁15围成容纳转动件20、透镜组件30、调焦组件40以及图像传感器50等元件的收容空间。顶壁13上开设有贯穿的进光口13a,外部光线能够通过该进光口13a进入第一摄像头模组100内。进一步地,固定件10的侧壁14可包括第一侧壁140、与第一侧壁140垂直连接的第二侧壁141、与第二侧壁141平行设置且与第一侧壁140垂直连接的第三侧壁142及与第二、第三侧壁141、142垂直连接且与第一侧壁140平行设置的第四侧壁143。其中,请同时参阅图9,第三侧壁142在靠近第四侧壁143位置处向远离第二侧壁141的一侧凸伸以形成一弯折部,弯折部可包括由第三侧壁142凸伸形成的第五侧壁144及第六侧壁145,其中两个第五侧壁144相对设置,第六侧壁145连接两个第五侧壁144。第四侧壁143上设有接收经过转向等操作的光线的部件,比如图9所示的图像传感器50。
底壁15与顶壁13平行且相对设置,分别连接于第一侧壁140、第二侧壁141、第三侧壁142和第四侧壁143的一侧;如图7及图8所示,底壁15在弯折部处延伸出弯折部底壁151以连接两第五侧壁144及第六侧壁145;顶壁13在弯折部处延伸出弯折部顶壁131以连接两第五侧壁144及第六侧壁145。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侧壁140、第二侧壁141、第三侧壁142以及第四侧壁143可形成第一壳体,而第一壳体内有一容置空间,而两第五侧壁144、第六侧壁145、弯折部底壁151以及弯折部顶壁131形成第二壳体,而第二壳体内部有一容纳空间;容置空间和容纳空间相连通形成一收容空间;在此可以理解地是,对于名称,“容置空间”、“容纳空间”和“收容空间”可以相互转换,比如,“容置空间”也可以被称为“容纳空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顶壁13、底壁15可以省略其一或均省略,而只需图9所示的第二侧壁141、第三侧壁142以及第三侧壁142凸伸形成的第五侧壁144和第六侧壁145。
请参图6、图9及图10,转动件20可包括座体22及第一光转向件24;其中,座体22设置于固定件10内,而第一光转向件24固定安装于座体22上,并与固定件10的进光口13a对应,用于接收由进光口13a进入的入射光,以对入射光进行转向。具体地,可采用粘胶粘接等方式将第一光转向件24固定于座体22的倾斜面上;在一实施例中,座体22可以相对于固定件10进行转动,比如,座体22可以绕两个转轴进行转动,而这两个转轴相互垂直,比如,座体22可以通过万向球头连接于固定件10。可以理解地,在拍照过程中手机会因为环境因素产生一定程度的振动,而带动第一摄像头模组100中的固定件10抖动,从而使外界光线的入射位置等产生一定的偏差,进而为光线的捕捉、成像等带来不利影响。座体22与第一光转向件24组合在一起同步相对于固定件10进行转动,以通过调整第一光转向件24与透镜组件30的角度实现光学防抖功能。另外,第一光转向件24可以为平面镜(也可称为反射镜)、棱镜(比如反射棱镜)等能够通过反射的方式改变光线传播方向的元件。
以第一光转向件24为反射棱镜为例,请进一步参阅图11和图13,第一光转向件24可以为三棱镜,也可以说是一次反射棱镜,该三棱镜可包括入射面240、反射面242及出射面244。具体地,入射面240对应固定件10的进光口13a,并与反射面242、出射面244顺次连接。其中,入射面240、反射面242和出射面244的截面可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也可以称为全反射棱镜)。具体地,反射面242相对于入射面240和出射面244呈45度倾斜设置,即二者之间的夹角α为45度,需要指出的是,座体22固定第一光转向件24的倾斜面倾斜程度与该反射面242的倾斜程度相一致,从而使得该第一光转向件24能够通过反射面242与座体22固定第一光转向件24的倾斜面匹配而固定在座体22上。进一步地,入射面240和出射面244相互垂直。入射光通过进光口13a后由入射面240进入,并经反射面242反射后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后,进一步由出射面244射出。
请参阅图12,第一光转向件24还可以为四棱镜,该四棱镜除了包括上述三棱镜的入射面240、反射面242及出射面244之外,还进一步包括连接设置于反射面242和出射面244之间并与入射面240平行相背设置的背光面246。背光面246与入射面240之间的距离范围可以为4.8-5.0mm,具体如4.8mm、4.85mm、4.9mm、4.95mm、5.0mm等。根据该距离范围设置的入射面240与背光面246所形成的第一光转向件24体积适中,可较好的切合入第一摄像头模组100中,形成更紧凑与小型化的第一成摄像头组、摄像头组件600与电子装置,满足消费者更多的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定程度上,该四棱镜可以相当于将上述三棱镜的由反射面242和出射面244所构成的棱角切除一部分而形成。需要指明的是,如图13、图15和图16所示,在实际应用当中,由于入射光线的需要,反射面242往往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且在光线经反射面242的反射方向上第一光转向件24为非对称结构,因而反射面242的远离进光口13a的一侧相对于靠近进光口13a的一侧的实际光学面积较小,从而使得远离进光口13a的部分反射面242仅能够较少反射甚至无法反射光线,也就是说,该部分对于光线的反射所作的贡献非常小,甚至没有贡献。上述四棱镜的第一光转向件24相对于三棱镜的第一光转向件24,切除了三棱镜的远离进光口13a棱角,从而能够在不影响第一光转向件24对入射光的转向效果的同时,减小第一光转向件24在垂直于入射面240方向上的厚度,从而有利于第一摄像头模组100的轻薄化、小型化;而且背光面246的设置,使得第一光转向件24可以进一步通过背光面246与座体22固定设置,从而使二者之间的固定更加牢固、稳定。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描述并非用于限制第一光转向件24的结构,例如,反射面242也可以相对于入射面240呈其它度数倾斜设置,例如30度、60度等;且入射面240与出射面244之间也可以不垂直设置,如呈80度倾斜、90度倾斜等;背光面246可不与入射面240平行等,只要满足经过第一光转向件24转向的光线能够被透镜组件30接收即可;同时,第一光转向件24也可以为其他反射棱镜,比如两次反射棱镜、三次反射棱镜、四次反射棱镜等。
进一步地,上述反射棱镜可以采用玻璃、塑料等透光性比较好的材料制成,还可以在反射棱镜的反射面242的表面涂布银等反光材料以增强对入射光的反射。进一步地,由于当反射棱镜的材质为玻璃等较脆的材质时,可通过对反射棱镜进行硬化处理而在入射面240、反射面242、出射面244和背光面246等的表面形成硬化层,从而提高第一光转向件24的强度。其中,硬化处理可以为渗入锂离子,或者在不影响第一光转向件24转换光线的前提下对棱镜的各个表面贴膜等方式。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第一光转向件2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此时,入射光经过该第一光转向件24进行一次转向后,进一步通过透镜组件30及调焦组件40的传输而到达图像传感器50;当然,第一光转向件24的数量还可以为多个,此时,入射光可经过多个第一光转向件24的多次转向后通过透镜组件30及调焦组件40的传输而到达图像传感器50,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请一并参阅图9和图13,透镜组件30可固定于固定件10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并设置于第一光转向件24的出射面244一侧,以接收并传输经过第一光转向件24转向的光线。具体地,透镜组件30可包括夹持件32及镜片单元34。其中,镜片单元34固定在夹持件32上,例如采用胶粘接、焊接、卡接等方式将镜片单元34固定于夹持件32上;此时,夹持件32直接固定于固定件10,例如采用胶粘接、焊接、卡接等方式将夹持件32固定于固定件10上。当然,对于镜片单元34与夹持件32的数量及两者之间的安装方式并不限于上述胶粘接、焊接、卡接等方式。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镜片单元34可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镜片340,多个镜片340的光轴可均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并作为镜片单元34的光轴A1。
另外,请参阅附图14,一实施例中,与图13中透镜组件30不同的是,透镜组件30中夹持件32(也可称为第一移动件)与固定件10可移动连接,透镜组件30中还设置了第一驱动机构36。其中,第一驱动机构36连接固定件10和夹持件32,并用于驱动夹持件32沿镜片单元34的光轴方向移动;以改变第一光转向件24与透镜组件30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第一摄像头模组100的对焦或变焦。
夹持件32可呈筒状设置,如图13和图14所示。其中,夹持件32的形状并不限定于筒状,还可以为矩形腔等其它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只要能够将镜片340容置于其中,并对镜片340起固定作用即可。通过这种方式,夹持件32在能够承载及固定多个镜片340的同时,还能够对镜片340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和图9,调焦组件40可安装于固定件10的收容空间内,并与第一光转向件24分别位于透镜组件30两侧,以使得第一光转向件24将光线转向至透镜组件30,进而调焦组件40将经过透镜组件30的光线转向至图像传感器50。
请参阅图9,在一实施例中,调焦组件40可包括第二光转向件41和第三光转向件42,第二光转向件41与第一光转向件24分别位于透镜组件30两侧,且第二光转向件41位于容置空间内。第三光转向件42可移动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且与第二光转向件41相对设置。其中,第三光转向件42能够在容纳空间内进行移动以改变第二光转向件41与第三光转向件42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第一摄像头模组100的对焦或变焦。其中,第二光转向件41和第三光转向件42均可与第一光转向件24相似,均可使用反射棱镜或反射镜(平面镜)等可以改变光线传播方向的元件。
请参阅图9,以第二光转向件41和第三光转向件42均使用反射镜为例,第二光转向件41固定在第二侧壁141上的与第六侧壁145相对的位置处;比如第二光转向件41可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可采用粘胶粘接等方式将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固定在第二侧壁141上;第一反射镜设置了反射面4101,第二反射镜设置了反射面4102。具体地,第一反射镜与透镜组件30的光轴A1呈45°设置,其反射面4101设置在第一反射镜靠近透镜组件30的一侧,第二反射镜与透镜组件30的光轴A1呈45°设置,其反射面4102设置在第二反射镜远离透镜组件30的一侧,反射面4101与反射面4102呈90°设置。反射面4101将经过透镜组件30的光线转向至第三光转向件42,反射面4102将经过第三光转向件42转向的光线转向至图像传感器5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还可以为一个同时具有反射面4101和反射面4102的反射镜或物体。
请参阅图9及图17,在一实施例中,第三光转向件42可包括第三反射镜421、第四反射镜422、第二移动件423以及第二驱动机构424。在这里,第三反射镜421和第四反射镜422固定在第三光转向件42上,比如可采用粘胶粘接等方式将第三反射镜421和第四反射镜422固定在第二移动件423上;第二驱动机构424置于容纳空间内并连接第五侧壁144和第二移动件423,并用于驱动第二移动件423沿第五侧壁144延伸方向移动,以改变第二光转向件41与第三光转向件42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第一摄像头模组100的对焦或变焦。具体地,第三反射镜421设置一反射面,第四反射镜422设置一反射面,第三反射镜421的反射面与第四反射镜422的反射面呈90°设置,第三反射镜421设置反射面的一侧朝向反射面4101,且第三反射镜421的反射面与反射面4101平行;第四反射镜422设置反射面的一侧朝向反射面4102,且第四反射镜422的反射面与反射面4102平行;以使得第三反射镜421的反射面将经过反射面4101转向的光线转向至第四反射镜422的反射面,第四反射镜422的反射面再将经过第三反射镜421的反射面转向的光线转向至反射面4102。
如图18至图19所示,以第二光转向件41和第三光转向件42均使用反射棱镜为例,第二光转向件41与图9中第二光转向件41不同的是:第二光转向件41是将反射镜替换为反射棱镜,具体地,第二光转向件41可包括第一反射棱镜411和第二反射棱镜412,第一反射棱镜411可包括入射面、反射面及出射面,其中,第一反射棱镜411靠近透镜组件30的一侧设置入射面,且入射面与透镜组件30的光轴A1垂直,第一反射棱镜411远离透镜组件30的一侧设置反射面,且反射面与透镜组件30的光轴A1呈45°,第一反射棱镜411靠近第三光转向件42的一侧设置出射面,且出射面与入射面垂直设置;以使得经过透镜组件30的光线从入射面进入第一反射棱镜411内部,经过反射面转向并从出射面传输至第三光转向件42。
第二反射棱镜412可包括入射面、反射面及出射面,其中,第二反射棱镜412靠近透镜组件30的一侧设置反射面,且反射面与透镜组件30的光轴A1呈45°,第二反射棱镜412靠近第三光转向件42的一侧设置入射面,且入射面与反射面呈45°设置,入射面与出射面垂直设置;出射面与透镜组件30的光轴A1垂直设置;以使得经过第三光转向件42转向的光线从入射面进入第二反射棱镜412内,经过反射面转向并从出射面传输至图像传感器50。
请再次参阅图18至图20,第三光转向件42与图9中第三光转向件42不同的是:第三光转向件42是将两个反射镜替换为一个反射棱镜,第三光转向件42可包括第三反射棱镜425、第二移动件423以及第二驱动机构424;其中,第三反射棱镜425固定在第二移动件423上,第二驱动机构424置于第三侧壁142的容纳空间内并连接第五侧壁144和第二移动件423,并用于驱动第二移动件423沿第五侧壁144移动,以改变第二光转向件41与第三光转向件42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第一摄像头模组100的对焦或变焦。其中第三反射棱镜425可包括入射面4201、反射面4202及反射面4203。其中,反射面4202和反射面4203呈90°设置,入射面4201与第一反射棱镜411的出射面、第二反射棱镜412的入射面平行;第三反射棱镜425远离第一反射棱镜411的反射面的一侧设置反射面4202,且反射面4202与第一反射棱镜411的反射面平行;第三反射棱镜425远离第一反射棱镜411的反射面的一侧设置反射面4203,且反射面4203与第一反射棱镜411的反射面平行;以使得经过第一反射棱镜411转向的光线从入射面4201进入第三反射棱镜425内部,再由反射面4202转向至反射面4203,再由反射面4203转向,从入射面4201出去进入第二反射棱镜412;在这里可以理解的是,入射面4201也是做为出射面使用。
在一实施例中,图9中的第二光转向件41可为图19中第二光转向件41。
在一实施例中,图9中的第三光转向件42可为图19中第三光转向件42。
在这里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光转向件41可以仅设置一个反射镜或反射棱镜,仅使得第二光转向件41将经过透镜组件30的光线转向至第三光转向件42,然后由第三光转向件42直接将光线转向至图像传感器50,而图像传感器50的安装位置可以为第二反射镜或第二反射棱镜412的安装位置。另外对于第二光转向件41和第三光转向件42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对于反射镜或反射棱镜的个数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比如第三光转向件42可以利用两个反射棱镜代替两个反射镜;当然也可以将反射镜与反射棱镜进行组合使用,比如第二光转向件41可以包含一个反射镜及一个反射棱镜,仅仅是用一个反射棱镜替换一个反射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1至图25所示,弯折部设置在第二侧壁141的末端,与图19中将第三侧壁143分割成两部分的弯折部不同,在此,弯折部可包括由第三侧壁142凸伸形成的第五侧壁144及第六侧壁145,第五侧壁144与第四侧壁143相对设置,第六侧壁145连接第五侧壁144与第四侧壁143的向第六侧壁145一侧延伸的端部;其中,第五侧壁144上设有接收经过转向等操作的光线的部件,比如图21所示的图像传感器50。调焦组件40分别与透镜组件30、图像传感器50相对设置,并沿透镜组件30的光轴A1的方向进行移动以改变调焦组件40分别与透镜组件30、图像传感器50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第一摄像头模组100的对焦或变焦
可以理解的是,容纳空间是由第四侧壁143、第五侧壁144、第六侧壁145、弯折部底壁151以及弯折部顶壁131构成,并与容置空间连通。
如图23所示,调焦组件40可包括第四光转向件401、第二移动件404以及第二驱动机构405;其中,第四光转向件401固定在第二移动件404上,第二驱动机构405置于容纳空间以及容置空间的与容纳空间相对的空间内,以连接第六侧壁145和第二移动件404,以连接第二侧壁141和第二移动件404;并用于驱动第二移动件404沿透镜组件30的光轴A1的方向移动,以改变第四光转向件401分别与透镜组件30、图像传感器50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第一摄像头模组100的对焦或变焦;其中,第四光转向件401与第一光转向件24相似,可使用反射棱镜或反射镜(平面镜)等可以改变光线传播方向的元件。
其中,请参阅图21和图23,以第四光转向件401为反射棱镜为例,第四光转向件401可包括入射面4011、反射面4012及反射面4013,其中,入射面4011与透镜组件30的光轴A1垂直,第四光转向件401在远离透镜组件30的一侧设置反射面4012,且反射面4012与透镜组件30的光轴A1呈45°,第四光转向件401在远离图像传感器50的一侧设置反射面4013,且反射面4013与透镜组件30的光轴A1呈45°,入射面4011分别与反射面4012、反射面4013呈45°设置,反射面4012与反射面4013垂直设置;以使得经过透镜组件30的光线从入射面4011进入第四光转向件401内,由反射面4012转向反射面4013,再由反射面4013转向并从入射面4011传输至图像传感器50;在这里可以理解的是,入射面4011也做为出射面使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4和图25所示,以第四光转向件401为反射镜为例,第四光转向件401与图21所示的第四光转向件401相似,不同点在于利用两个反射镜替换一个反射棱镜,在此,第四光转向件401可包括第四反射镜402、第五反射镜403、第二移动件404以及第二驱动机构405;其中,第四反射镜402和第五反射镜403固定在第二移动件404上,第二驱动机构405置于容纳空间以及容置空间的与容纳空间相对的空间内,以连接第六侧壁145和第二移动件404,以连接第二侧壁141和第二移动件404;并用于驱动第二移动件404沿透镜组件30的光轴A1的方向移动,以改变调焦组件40分别与透镜组件30、图像传感器50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第一摄像头模组100的对焦或变焦。
其中,第四反射镜402设置一反射面,第五反射镜403设置一反射面,第四反射镜402靠近第五反射镜403的一侧设置反射面,第五反射镜403靠近第四反射镜402的一侧设置反射面,第四反射镜402的反射面与第五反射镜403的反射面垂直,第四反射镜402靠近透镜组件30的一侧设置反射面,且第四反射镜402的反射面与透镜组件30的光轴A1呈45°,第五反射镜403靠近图像传感器50的一侧设置反射面,且第五反射镜403的反射面与透镜组件30的光轴A1呈45°。以使得经过透镜组件30的光线经第四反射镜402的反射面转向至第五反射镜403的反射面,由第五反射镜403的反射面转向至图像传感器50。
可以理解地,对于上述名称“光转向件”、“第一光转向件”、“第二光转向件”、“第三光转向件”与“第四光转向件”,本申请并不限于对上述名称的限定,根据实际情况同类结构的名称可以进行互换;对于名称“反射棱镜”、“棱镜”、“第一反射棱镜”、“第二反射棱镜”与“第三反射棱镜”,本申请并不限于对上述名称的限定,根据实际情况同类结构的名称可以进行互换;对于名称“反射镜”、“平面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和“第五反射镜”,本申请并不限于对上述名称的限定,根据实际情况同类结构的名称可以进行互换。
另外,对于第一驱动机构36、第二驱动机构424与第二驱动机构405均可以为电磁式驱动机构,当然,第一驱动机构36、第二驱动机构424与第二驱动机构405并不限定于上述电磁式的实现方式,例如,还可以为压电驱动机构或记忆合金驱动机构等,在实际生产装配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采用不同的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如图9、图18和图19所示,图像传感器50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具体设置于透镜组件30远离转动件20的一侧,以接收并感测经调焦组件40传输的光线。如图21和图24所示,图像传感器50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具体设置于远离第四侧壁143的第五侧壁144上,以接收并感测经调焦组件40传输的光线。具体地,图像传感器50可以采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感光元件或者电荷耦合元件(CCD,Charge-coupled Device)感光元件,当然,用于接收经过调焦组件40的光线的元件也可以是包含图像传感器50的图像接收件,可以理解地是图像接收件不仅限于图像传感器50,也可以为其他。
需要指出的是,利用上述第一摄像头模组100进行拍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检测固定件10在转动件20的两个转轴上的转动,或者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固定件10在透镜组件30的光轴A1方向上的移动来驱动座体22带动第一光转向件24做相应的补偿运动,以补偿由于固定件10的抖动而使得由进光口13a进入的入射光的入射偏差,进而避免或减少入射光的偏差而对摄像头的成像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通过检测图像传感器50上的成像效果,来控制调焦组件40进行移动,以对透镜组件30进行调焦;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检测图像传感器50上的成像效果,来控制透镜组件30和调焦组件40分别进行移动,以对透镜组件30进行调焦。
参见图2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其中摄像头组件600可包括上述所说的第一摄像头模组100、第二摄像头模组300以及第三摄像头模组500,请参阅图27到图39,其展示了三个摄像头模组的排布关系。具体地,第一摄像头模组100、第二摄像头模组300以及第三摄像头模组500并排设置。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模组100、第二摄像头模组300和第三摄像头模组500可以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摄像头模组也可以相互抵靠在一起。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模组100、第二摄像头模组300以及第三摄像头模组500为集成在一起形成整体的模组。不同的实施例中,三个摄像头模组所构成的形状呈一字型,如图33到图36所示;或者呈L型,如图27到图32所示,下文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讲解。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模组100为潜望式长焦摄像头,第二摄像头模组300为大广角摄像头,第三摄像头模组500为广角主摄像头。具体地,潜望式长焦摄像头的视场角在10~30度范围内,即第一摄像头模组100的视场角较小,因此,第一摄像头模组100的焦距较大,一般用于拍摄远景,从而获得远景清晰的图像。远景拍摄的情况下焦距较大,相较于立式镜头模组,本申请的第一摄像头模组100采用的潜望式镜头模组的高度较小,从而可以降低摄像头组件600的整体厚度。立式镜头模组指的是镜头模组的光轴为一条直线,或者说,入射光沿着一直线光轴的方向传导至镜头模组的感光器件(比如图像传感器50)上。
具体地,大广角摄像头,也就是第二摄像头模组300的视场角为超大广角,视场角在110~130度范围内,用于广角拍摄,有利于提高光学变焦倍数。第二摄像头模组300的视场角较大,对应的,第二摄像头模组300的焦距较短,因此,第二摄像头模组300一般用于拍摄近景,从而获得物体的局部特写图像。
广角主摄像头,也就是第三摄像头模组500的视场角为普通视场角,视场角在80~110度范围内,具有高像素和大像素点的优势,用于非远景或者近景,而是正常拍摄物体。
本申请通过以上第一摄像头模组100、第二摄像头模组300和第三摄像头模组500的结合,可以获得背景虚化、图片局部锐化等图像效果。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例如,第一摄像头模组100的视场角为10度、12度、15度、20度、26度或30度等角度。第二摄像头模组300的视场角为110度、112度、118度、120度、125度或130度等角度。第三摄像头模组500的视场角为80度、85度、90度、100度、105度或110度等角度。
参见图27到图30,其分别为本申请摄像头组件600的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光转向件24具有第一中心点248,第二摄像头模组300具有第二中心点302,第三摄像头模组500具有第三中心点502,且第一、第二及第三中心点248、302、502位于一条直线上且垂直于透镜组件30的光轴A1。可以理解地,第一中心点248、第二中心点302以及第三中心点502位于一条直线上的含义是:第一中心点248、第二中心点302以及第三中心点502位于后盖204上的正投影点在一条直线上。即光线从手机的正面照向后盖204且垂直后盖204照射时,第一中心点248、第二中心点302以及第三中心点502位于后盖204上的投影点在一条直线上。
具体地,当第一、第二及第三中心点248、302、502位于一条直线上且垂直于透镜组件30的光轴A1时,第一摄像头模组100沿透镜组件30的光轴A1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二摄像头模组300的长度。即第一摄像头模组100在后盖204上正投影的长度较第二及第三摄像头模组300、500在后盖204的正投影长度长。可以理解地,由于第一摄像头模组100为长焦潜望式摄像头,包括第一光转向件24、透镜组件30、调焦组件40以及图像传感器50,且第一光转向件24、透镜组件30、调焦组件40以及图像传感器50所形成光路并非一条直线,需要转向传输相互之间需要设置一定的间距,而第二摄像头模组300或者第三摄像头模组500在拍摄过程中所形成的光路为一条直线,因此第一透镜模组100的长度比第二摄像头模组300或者第三摄像头模组500的长度都更长。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摄像头模组300和第三摄像头模组500沿透镜组件30的光轴A1方向的长度相等。可以理解地,三个摄像头模组采用这样的结构排布,整体从外观上呈L形,使得三个摄像头模组形成的整体更美观。
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摄像头模组300和第三摄像头模组500沿透镜组件30的光轴A1的长度也可以不相等,例如三个摄像头模组沿透镜组件30的光轴A1方向的长度形成逐渐变大的递增关系,如图29到图30所示;或者逐渐变小的递减关系,如图31到图32所示,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模组100、第二摄像头模组300以及第三摄像头模组500的中心点:第一、第二及第三中心点248、302、502位于一条直线上且平行于透镜组件30的光轴A1,即三个摄像头模组从外观上呈直线形,如图33到图36所示。可以理解地,在三个摄像头模组呈一字型且第二摄像头模组300位于第一摄像头模组100和第三摄像头模组500之间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光转向件24相对透镜组件30更靠近第三摄像头模组500,如图33和图34所示。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透镜组件30相对第一光转向件24更靠近第三摄像头模组500,如图35和图36所示,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7所示,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其中摄像头组件600可包括上述所说的第一摄像头模组100、第二摄像头模组300以及第三摄像头模组500,请参阅图38到图39,其展示了三个摄像头模组的排布关系;其中,第一摄像头模组100、第二摄像头模组300以及第三摄像头模组500的中心点:第一、第二及第三中心点248、302、502围绕成一三角形,如图38和图39所示,第一、第二及第三中心点248、302、502围绕成一直三角形;具体地,第二及第三中心点302、502位于一条直线上且平行于透镜组件30的光轴A1。
同时参见图40和图41,其中图4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机壳200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1为电子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描述三个摄像头模组与机壳200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一实施例中,机壳200开设有三个开孔,且三个开孔的中心点连线位于一条直线上。具体的,三个开孔开设在机壳200的后盖204上,包括第一开孔204a、第二开孔204b以及第三开孔204c。第一、第二及第三开孔204a、204b、204c三个开孔之间形成连接筋,即后盖204上的三个开孔间隔设置。进一步地,第一摄像头模组100对应安装于第一开孔204a位置处,第二摄像头模组300对应安装于第二开孔204b位置处,第三摄像头模组500对应安装于第三开孔204c位置处。具体地,第一摄像头组件100的第一光转向件24与第一开孔204a相对设置,用于接收光线,第一光转向件24的正投影落在第一开孔204a。可以理解地,此处所描述的第一光转向件24的正投影为光从手机的正面照向后盖204的方向照射时,第一光转向件24产生的投影。
具体地,机壳200设置容置腔206,即机壳200的前壳202和后盖204围设形成容置腔206,该容置腔206与后盖204上的第一开孔204a、第二开孔204b以及第三开孔204c相互连通。具体的,第一摄像头模组100、第二摄像头模组300以及第三摄像头模组500安装在容置腔206内,三个摄像头模组分别通过第一开孔204a、第二开孔204b和第三开孔204c接收入射光线。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开孔204a的面积大于第二开孔204b、第三开孔204c的面积。进一步,可选地,另一实施中,第二开孔204b和第三开孔204c的面积相等。其他的实施例中,三个开孔的面积均相等,或者呈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的关系,此不做具体限定。可以理解地,第一开孔204a只与第一光转向件24相对,透镜组件30和图像传感器50被机壳200所遮挡,即被机壳200的后盖204所遮挡。因此从手机的背面看仅能看到第一开孔204a、第二开孔204b以及第三开孔204c,看不到透镜组件30、调焦组件40和图像传感器50。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0至图43所示,第一开孔204a为四边形,第二开孔204b和第三开孔204c为圆形,采用这样的形状搭配能够使得采用了该摄像头组件600的电子装置的外观更具美感。其他实施例中,三个开孔也可以采用同样的形状,或者采用出圆形和四边形以外的其他形状,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机壳200包括两条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第一边201及两条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第二边203,第一边201和第二边203首尾相连。具体地,一实施例中后盖204的外轮廓包括第一边201以及与第一边201连接的第二边203。进一步,一实施例中,第一边201与第二边203垂直设置,且第一边201与第二边203连接位置为直角。另一实施中,第一边201和第二边垂直203,且第一边201与第二边203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如图41至图43所示,使得手机的背面边缘的位置成圆滑过渡,手感更好。
具体地,第一边201的长度大于第二边203的长度,即第一边201为后盖204的长边,第二边203为后盖204的短边。
可选地,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孔204a、第二开孔204b以及第三开孔204c的中心点连线与第一边201或者第二边203平行。
具体地,一实施例中,如图41所示,第一开孔204a、第二开孔204b以及第三开孔204c的中心点连线与第一边201平行,也就是三个摄像头模组呈L形的结构。
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2所示,第一开孔204a、第二开孔204b以及第三开孔204c的中心点连线与第二边203平行,也就是三个摄像头模组呈直线形的结构。
参见图43,具体地,后盖204包括后盖中心点2042,后盖204具有经过后盖中心点2042,且与第一边201平行的中心线为第一中心线2044;且后盖204具有经过后盖中心点2042,且与第二边203平行的中心线为第二中心线2046。其中,第一开孔204a、第二开孔204b以及第三开孔204c位于第二边203至第二中心线2046之间,即后盖204上的三个开孔位于手机的上半部分。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开孔204a、第二开孔204b以及第三开孔204c的中心点的连线与后盖204的第一中心线2044重合,即第一摄像头组件600位于手机偏上半部分的中间位置。可以理解得,第一摄像头组件600位于手机偏上半部分的中间位置,利于整机结构堆叠,使得整机更为美观。
具体的,参见图44所示,图4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手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手机的显示组件包括屏幕404,屏幕404嵌设于前壳202内,屏幕404包括显示区401和非显示区403,非显示区403围绕显示区401设置。可选地,一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模组100、第二摄像头模组300以及第三摄像头模组500在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区401内。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摄像头模组100、第二摄像头模组300或者第三摄像头模组500在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的正投影一部分位于显示区401内,一部分位于非显示区403中,此不做具体限定。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件,具有收容空间;
透镜组件,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安装于所述固定件上;
图像传感器,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安装于所述固定件上,用于接收经过所述透镜组件的光线;以及
调焦组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调焦组件包括:
第一光转向件,固定于所述固定件,用于对从所述透镜组件传输至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过程中的所述光线进行转向;和
第二光转向件,用于对所述第一光转向件转向后的所述光线进行转向,被配置为可相对于所述固定件移动,以改变所述光线从所述透镜组件传输至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转向件包括:
第一反射镜,固定于所述固定件,具有反射面,以将经过所述透镜组件的所述光线反射传输至所述第二光转向件;以及
第二反射镜,固定于所述固定件,具有反射面,以接收所述第二光转向件转向来的所述光线,并将所述光线反射传输至所述图像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转向件包括:
第一反射棱镜,固定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入射面、反射面和出射面,以使经过所述透镜组件的所述光线从所述第一反射棱镜的入射面进入所述第一反射棱镜内,经所述第一反射棱镜的反射面反射,从所述第一反射棱镜的出射面传输至所述第二光转向件;以及
第二反射棱镜,固定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入射面、反射面和出射面,以使所述第二光转向件转向来的所述光线从所述第二反射棱镜的入射面进入所述第二反射棱镜内,经所述第二反射棱镜的反射面反射,从所述第二反射棱镜的出射面传输至所述图像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转向件包括:
第一移动件,与所述固定件可移动连接;
第三反射镜,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件,具有反射面,以将经过所述第一光转向件转向的所述光线反射出去;以及
第四反射镜,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件,具有反射面,以接收所述第三反射镜的反射面反射来的所述光线,并将所述光线反射传输至所述第一光转向件;
其中,当所述第一移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件移动时,带动所述第三及第四反射镜移动,从而改变所述光线从所述透镜组件传输至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转向件包括:
第一移动件,与所述固定件可移动连接;
第三反射棱镜,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件,具有反射面,以将经过所述第一光转向件转向的所述光线反射出去;以及
第四反射棱镜,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件,具有反射面,以接收经过所述第三反射棱镜的所述光线,并对所述光线进行反射,以使所述光线传输至所述第一光转向件;
其中,当所述第一移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件移动时,带动所述第三及第四反射棱镜移动,从而改变所述光线从所述透镜组件传输至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转向件包括:
第一移动件,与所述固定件可移动连接;和
第五反射棱镜,固定于所述第一移动件,其包括:
第一入射面,使得经过所述第一光转向件转向的所述光线进入所述第五反射棱镜内;
第一反射面,以对进入所述第五反射棱镜内的所述光线进行反射;以及
第一出射面,使得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的所述光线经过并传输至所述第一光转向件;其中,当所述第一移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件移动时,带动所述第五反射棱镜移动,从而改变所述光线从所述透镜组件传输至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转向件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件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件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
第一壳体,其设置有进光口,以使所述光线进入所述第一壳体内,其内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以收容所述透镜组件、所述第一光转向件和所述图像传感器;以及
第二壳体,自所述第一壳体一侧延伸设置,并形成一容纳空间以收容所述第二光转向件,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容置空间相通并形成所述收容空间;
其中,所述第一光转向件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的与所述容纳空间相对的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第三光转向件,所述第三光转向件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透镜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光转向件与所述第一光转向件之间,所述透镜组件用于传输经过所述第三光转向件转向的所述光线;其中,所述第三光转向件被可调整,以通过调整所述第三光转向件与所述透镜组件的角度,实现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光学防抖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转向件包括:
第六反射棱镜,其包括:
第二入射面,使得所述光线进入所述第六反射棱镜内;
第二反射面,以对进入所述第六反射棱镜内的所述光线进行反射;以及
第二出射面,使得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的所述光线经过并传输至所述透镜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转向件包括:
第五反射镜,其具有反射面,以将所述光线反射传输至所述透镜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件被配置为可相对于所述固定件移动,以改变所述光线从所述透镜组件传输至所述第一光转向件的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件包括:
第二移动件;
镜片单元,固定在所述第二移动件上,所述透镜组件的光轴为所述镜片单元的光轴;及
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移动件,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移动件沿所述镜片单元的光轴移动。
CN201922379829.8U 2019-12-25 2019-12-25 摄像头模组 Active CN211149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9829.8U CN211149032U (zh) 2019-12-25 2019-12-25 摄像头模组
US17/122,525 US11693221B2 (en) 2019-12-25 2020-12-15 Camera module,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20216786.2A EP3842848A1 (en) 2019-12-25 2020-12-23 Camera module,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PCT/CN2020/138852 WO2021129711A1 (en) 2019-12-25 2020-12-24 Camera module,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8/342,871 US20230333353A1 (en) 2019-12-25 2023-06-28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9829.8U CN211149032U (zh) 2019-12-25 2019-12-25 摄像头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49032U true CN211149032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45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79829.8U Active CN211149032U (zh) 2019-12-25 2019-12-25 摄像头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4903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9454A (zh) * 2019-12-25 2020-03-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潜望式摄像头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WO2021129711A1 (en) * 2019-12-25 2021-07-0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amera module,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2135170A1 (zh) * 2020-12-23 2022-06-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潜望式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9454A (zh) * 2019-12-25 2020-03-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潜望式摄像头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WO2021129711A1 (en) * 2019-12-25 2021-07-0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amera module,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693221B2 (en) 2019-12-25 2023-07-0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amera module,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2135170A1 (zh) * 2020-12-23 2022-06-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潜望式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79454A (zh) 摄像头模组、潜望式摄像头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11308643B (zh) 摄像头模组、潜望式摄像头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11426891U (zh) 摄像头模组
CN108600594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US11245822B2 (en) Camera module,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965663B (zh) 电子装置
CN109274877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11149032U (zh) 摄像头模组
KR20180094355A (ko) 손떨림 보정 반사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09327572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8769325B (zh) 电子装置
CN108540704B (zh) 摄像头组件与电子装置
CN112532816B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US20210124145A1 (en) Camera Module,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835953B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1213216A1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多摄摄像模组和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CN109194860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9327571B (zh)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US20230333353A1 (en)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163099A (zh)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8777761B (zh) 成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WO2020007085A1 (zh) 摄像头组件、电子装置、移动终端以及电子设备
CN114666429B (zh) 摄像头模组、潜望式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9167908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12413257U (zh) 摄像头模组、摄像头组件、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