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0202A - 通讯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10202A
CN108810202A CN201810568190.5A CN201810568190A CN108810202A CN 108810202 A CN108810202 A CN 108810202A CN 201810568190 A CN201810568190 A CN 201810568190A CN 108810202 A CN108810202 A CN 108810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cylinder
ontology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display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681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10202B (zh
Inventor
谭花娣
张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CIT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C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CIT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CIT
Priority to CN20181056819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102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10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0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10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02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88Arrangements for carrying or protecting 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79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讯设备。所述通讯设备包括通讯本体与握持组件,所述通讯本体为矩形块体状,所述握持组件包括握持部与穿设筒,所述握持部设置于所述通讯本体的侧壁上并邻近所述通讯本体的一端,所述握持部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插设筒,所述多个插设筒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通讯本体的厚度方向平行,所述穿设筒凸设于所述握持部的一侧,所述穿设筒朝所述通讯本体的端部延伸,所述穿设筒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通讯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穿设筒中形成有穿设槽。所述通讯设备便于稳定握持。

Description

通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讯设备。
背景技术
通讯设备现已成为一种通用的通讯工具。通讯工具例如手机一般包括显示屏和通讯主体,所述显示屏嵌设于所述通讯主体上。所述显示屏一般为液晶触控显示屏。一般的手机壳体为铝合金壳体,其周缘形成有光滑的接触面,不利于稳定握持,当手机没有拿稳时,容易摔坏显示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稳定握持的通讯设备。
一种通讯设备,包括通讯本体与握持组件,所述通讯本体为矩形块体状,所述握持组件包括握持部与穿设筒,所述握持部设置于所述通讯本体的侧壁上并邻近所述通讯本体的一端,所述握持部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插设筒,所述多个插设筒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通讯本体的厚度方向平行,所述穿设筒凸设于所述握持部的一侧,所述穿设筒朝所述通讯本体的端部延伸,所述穿设筒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通讯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穿设筒中形成有穿设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插设筒中形成有插设槽,所述多个插设槽的直径相异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插设槽的直径沿自身一端朝自身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插设筒的数目为四个,所述四个插设筒依次抵接,所述插设筒的表面设置有柔性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穿设槽的直径大于所述插设槽的直径,所述穿设槽内形成有变形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变形层的厚度为0.2-0.5毫米,所述变形层的表面形成有磨砂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讯本体包括铝合金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铝合金壳体上的显示屏。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铝合金壳体的表面形成有安装槽,所述显示屏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屏为矩形显示屏,所述铝合金壳体的底部凹设有接电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铝合金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按键,所述多个按键相互间隔设置。
当需要握持所述通讯设备时,通过将多个手指插入所述多个插设筒中从而可以提高使用者对所述通讯设备的握持力度。而在另一种使用方式中,使用者将拇指插入所述穿设槽中,进而可以方便稳定握持,也方便观看所述通讯本体的显示屏,提高观影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通讯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夹子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讯设备。例如,所述通讯设备包括通讯本体与握持组件,所述通讯本体为矩形块体状。例如,所述握持组件包括握持部与穿设筒,所述握持部设置于所述通讯本体的侧壁上并邻近所述通讯本体的一端。例如,所述握持部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插设筒。例如,所述多个插设筒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通讯本体的厚度方向平行。例如,所述穿设筒凸设于所述握持部的一侧,所述穿设筒朝所述通讯本体的端部延伸。例如,所述穿设筒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通讯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穿设筒中形成有穿设槽。
请参阅图1,一种通讯设备100,包括通讯本体10与握持组件30,所述通讯本体为矩形块体状,所述握持组件包括握持部31与穿设筒35,所述握持部设置于所述通讯本体的侧壁上并邻近所述通讯本体的一端,所述握持部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插设筒311,所述多个插设筒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通讯本体的厚度方向平行,所述穿设筒凸设于所述握持部的一侧,所述穿设筒朝所述通讯本体的端部延伸,所述穿设筒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通讯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穿设筒中形成有穿设槽351。
当需要握持所述通讯设备时,通过将多个手指插入所述多个插设筒中从而可以提高使用者对所述通讯设备的握持力度。而在另一种使用方式中,使用者将拇指插入所述穿设槽中,进而可以方便稳定握持,也方便观看所述通讯本体的显示屏,提高观影效果。
例如,为了适应使用者的手指的大小,所述插设筒中形成有插设槽,所述多个插设槽的直径相异设置。所述插设槽的直径沿自身一端朝自身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插设筒的数目为四个,所述四个插设筒依次抵接,所述插设筒的表面设置有柔性层。所述穿设槽的直径大于所述插设槽的直径,所述穿设槽内形成有变形层。所述变形层的厚度为0.2-0.5毫米,所述变形层的表面形成有磨砂表面。由于所述穿设槽内设置有变形层,因此可以利用所述变形层的变形以使得所述穿设槽能够适应使用者的手指大小。
例如,为了便于给所述通讯本体连接电源,所述通讯本体包括铝合金壳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铝合金壳体上的显示屏13。所述铝合金壳体的表面形成有安装槽,所述显示屏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显示屏为矩形显示屏,所述铝合金壳体的底部凹设有接电槽。所述铝合金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按键,所述多个按键相互间隔设置。通过于所述铝合金壳体的底部凹设接电槽,从而使得所述通讯本体能够较为容易地实施充电作业。
例如,尤其重要的是,为了便于清理所述通讯本体的显示屏上的灰尘,所述通讯设备还包括清灰组件,所述清灰组件包括翻转盖与黏胶膜,所述翻转盖的一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通讯本体的端部,所述黏胶膜设置于所述翻转盖上,通过转动所述翻转盖使得所述翻转盖带动所述黏胶膜贴设于所述显示屏上,从而粘附所述显示屏上的灰尘,当掰开所述翻转盖时,所述黏胶膜从所述显示屏上脱离,进而带走所述显示屏上的灰尘。例如,所述翻转盖包括夹持件与翻转盖体,所述夹持件上形成有夹持槽,所述夹持件卡设于所述通讯本体的一端,所述翻转盖体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夹持件上,通过施力于所述翻转盖体上即可使得所述翻转盖体相对所述夹持件转动,从而贴设于所述显示屏的表面上。
例如,为了使所述夹持件夹持于所述通讯本体上,所述夹持件包括连接体、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所述连接体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翻转盖体上,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二夹持板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体的相对两端,所述夹持槽形成于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所述第一夹持板固定于所述连接体上,所述第二夹持板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体上,通过掰开所述第二夹持板,从而可以较为方便地将所述通讯本体卡入所述夹持槽内。通过释放所述第二夹持板,从而可以使得所述第二夹持板恢复原位,进而夹紧所述通讯本体,从而实现对所述翻转盖体的定位。例如,所述第一夹持板抵持于所述通讯本体的背面,所述第二夹持板抵持于所述通讯本体的正面,所述第二夹持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夹持板的长度,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夹持板的长度较小,从而可以避免所述第二夹持板触碰到所述显示屏上,防止损坏所述显示屏。
例如,所述翻转盖体上凹设有装设槽,所述黏胶膜的端部安装于所述装设槽的侧壁上,所述黏胶膜与所述装设槽的底面之间形成有变形间隙。当所述翻转盖体盖设于所述通讯本体上时,所述黏胶膜能够抵持于所述显示屏上,并发生弹性形变,使得所述黏胶膜能够较好地吻合所述显示屏的表面形状。例如,所述翻转盖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紧固端与释放端,所述释放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体上,所述释放端设置有夹子,所述黏胶膜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紧固端上,所述黏胶膜的另一端夹持于所述释放端的夹子上,所述第二夹持板上设置有释放柱,所述释放柱用于抵持所述夹子,以使所述夹子释放所述黏胶膜。当旋转所述翻转盖体,以使所述黏胶膜黏贴于所述显示屏上后,所述夹子受所述翻转盖体的带动抵持于所述第二夹持板上,所述第二夹持板上的释放柱抵持所述夹子,使得所述夹子释放所述黏胶膜,在掰动所述翻转盖体离开所述通讯本体时,所述夹子已经释放所述黏胶膜,此时所述翻转盖体的紧固端能够带动所述黏胶膜撕离所述显示屏,由于所述黏胶膜一端已经被所述夹子释放,因此使得所述黏胶膜能够平稳地离开所述显示屏,提高除尘效果。
例如,请参阅图2,所述夹子50包括转动轴51、两个夹持片52与弹簧,所述转动轴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翻转盖体的相对两侧,所述两个夹持片的中部分别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弹簧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两个夹持片上。例如,所述两个夹持片均包括相对设置的夹持端与推抵端,所述弹簧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两个夹持片的推抵端上,所述两个夹持片的夹持端分别夹持于所述黏胶膜的相对两侧。其中一个夹持片的推抵端上形成有释放凹槽,所述释放柱用于抵持于所述释放凹槽内,从而推动所述夹持片压缩所述弹簧收缩,以供所述夹持片转动,从而使得所述两个夹持片的夹持端之间形成有释放间隙,以将所述黏胶膜释放。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讯本体与握持组件,所述通讯本体为矩形块体状,所述握持组件包括握持部与穿设筒,所述握持部设置于所述通讯本体的侧壁上并邻近所述通讯本体的一端,所述握持部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插设筒,所述多个插设筒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通讯本体的厚度方向平行,所述穿设筒凸设于所述握持部的一侧,所述穿设筒朝所述通讯本体的端部延伸,所述穿设筒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通讯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穿设筒中形成有穿设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设筒中形成有插设槽,所述多个插设槽的直径相异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设槽的直径沿自身一端朝自身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设筒的数目为四个,所述四个插设筒依次抵接,所述插设筒的表面设置有柔性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设槽的直径大于所述插设槽的直径,所述穿设槽内形成有变形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层的厚度为0.2-0.5毫米,所述变形层的表面形成有磨砂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本体包括铝合金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铝合金壳体上的显示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壳体的表面形成有安装槽,所述显示屏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矩形显示屏,所述铝合金壳体的底部凹设有接电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按键,所述多个按键相互间隔设置。
CN201810568190.5A 2018-06-04 2018-06-04 通讯设备 Active CN1088102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8190.5A CN108810202B (zh) 2018-06-04 2018-06-04 通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8190.5A CN108810202B (zh) 2018-06-04 2018-06-04 通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0202A true CN108810202A (zh) 2018-11-13
CN108810202B CN108810202B (zh) 2020-04-17

Family

ID=64088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68190.5A Active CN108810202B (zh) 2018-06-04 2018-06-04 通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1020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56609A (ja) * 2002-07-23 2004-02-19 Toya Kensetsu Kogyo:Kk 携帯用電話機
CN204180119U (zh) * 2014-10-09 2015-02-25 重庆大学 一种便于单手操作和摆放手机的手机套
CN204392353U (zh) * 2015-03-11 2015-06-10 陈卫青 一种手机壳
CN204408437U (zh) * 2015-03-10 2015-06-17 黄明光 适于单手操作的手机保护装置及用于该保护装置的指扣
CN205610694U (zh) * 2016-02-06 2016-09-28 黄明光 便于大屏智能手机单手操作的装置
CN206743309U (zh) * 2017-05-22 2017-12-12 西安文理学院 带安全持有装置的手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56609A (ja) * 2002-07-23 2004-02-19 Toya Kensetsu Kogyo:Kk 携帯用電話機
CN204180119U (zh) * 2014-10-09 2015-02-25 重庆大学 一种便于单手操作和摆放手机的手机套
CN204408437U (zh) * 2015-03-10 2015-06-17 黄明光 适于单手操作的手机保护装置及用于该保护装置的指扣
CN204392353U (zh) * 2015-03-11 2015-06-10 陈卫青 一种手机壳
CN205610694U (zh) * 2016-02-06 2016-09-28 黄明光 便于大屏智能手机单手操作的装置
CN206743309U (zh) * 2017-05-22 2017-12-12 西安文理学院 带安全持有装置的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0202B (zh) 2020-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086391A1 (en) Recharging device for use with electronic stylus pen's
EP3051800A1 (en) Smart phone and external micro-projector thereof
CN108810202A (zh) 通讯设备
CN204257940U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卡座及移动终端
CN112153515B (zh) 电子设备
CN201787282U (zh) 数码产品支架保护壳
CN202838129U (zh) 新型平板电脑保护壳
CN110635539A (zh) 一种支架式无线充电装置
CN216514760U (zh) 一种粘毛辊筒的便捷取拿结构及粘毛辊筒
CN213960130U (zh) 一种防滑脱手机保护壳
CN101340792B (zh) 翻盖机构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KR20130094094A (ko) 휴대용 정보 단말기를 위한 홀더
CN108683430B (zh) 卡托、插卡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4906482U (zh) 手机支架
CN210404196U (zh) 带磁铁的充电线
CN108471465A (zh) 一种可用作手机支架的手机保护壳
CN205178558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04552290U (zh) 一种新型电子锁面板
CN215222192U (zh) 一种播放器蓝牙连接结构
CN104656772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492062U (zh) 一种一体化设计的iPhone4手机的电池和背壳
CN210957829U (zh) 一种电子通信用电路保护装置
CN215729709U (zh) 一种有效除静电的触控显示屏
CN215070204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防护结构
CN214100932U (zh) 一款带可折叠的收纳支架的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