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06511A - 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及折叠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及折叠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06511A
CN108806511A CN201810612356.9A CN201810612356A CN108806511A CN 108806511 A CN108806511 A CN 108806511A CN 201810612356 A CN201810612356 A CN 201810612356A CN 108806511 A CN108806511 A CN 1088065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folding
circuit
driving logic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123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席克瑞
崔婷婷
徐艺琳
林伯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1235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065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06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65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及折叠显示装置,通过将栅极驱动电路区设置于非折叠区,以将所有驱动逻辑电路设置于非折叠区,使得折叠区无驱动逻辑电路而避免在折叠时出现驱动逻辑电路损坏的情况,保证折叠显示装置的正常显示;以及,通过将第一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设置为不大于第二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避免出现第一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远离显示区域的情况,保证折叠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窄。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及折叠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及折叠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便携式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极其流行,然而,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终端尺寸的增大,使得这些终端装置变的不易于携带,具有可折叠性能的显示装置方便携带,是现今显示装置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可折叠显示装置可解决不易携带的问题,其中,可折叠显示装置中包括的显示屏为柔性显示屏。然而,当上述可折叠显示装置长时间折叠使用时,折叠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容易出现断线、破裂等损坏的情况而使得折叠显示装置无法正常显示画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及折叠显示装置,通过将栅极驱动电路区设置于非折叠区,以将所有驱动逻辑电路设置于非折叠区,使得折叠区无驱动逻辑电路而避免在折叠时出现驱动逻辑电路损坏的情况,保证折叠显示装置的正常显示;以及,通过将第一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设置为不大于第二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避免出现第一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远离显示区域的情况,保证折叠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折叠显示面板,所述折叠显示面板包括折叠区和位于所述折叠区两侧的非折叠区,所述非折叠区沿折叠轴的延伸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栅极驱动电路区,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区包括沿垂直所述折叠轴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驱动逻辑电路;
其中,所述非折叠区划分为远离所述折叠区的第一区域和靠近所述折叠区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不大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第一间距相同;
以及,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第二间距相同,且所述第二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间距。
可选的,所述非折叠区中沿接近所述折叠区的方向上,栅极驱动电路区中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间距逐渐缩小。
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中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间距相同;
以及,所述第二区域接近所述折叠区的方向上,第二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中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间距逐渐缩小。
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域接近所述折叠区的方向上,第一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中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间距逐渐缩小;
以及,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间距相同。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中,靠近所述折叠区的多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较其余所述驱动逻辑电路在沿垂直所述折叠轴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窄,且靠近所述折叠区的多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较其余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沿所述折叠轴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长。
可选的,所述多个驱动逻辑电路之间级联,且连接最靠近所述折叠区两侧的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线路的长度大于其余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线路的长度,且连接最靠近所述折叠区两侧的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线路的宽度大于其余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线路的宽度。
可选的,每一所述栅极线与各自相应的所述驱动逻辑电路通过连接引线相连接,其中,在所述折叠区的栅极线对应的连接引线的宽度大于在所述非折叠区的栅极线对应的连接引线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折叠区沿折叠轴的延伸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辅助栅极驱动电路区,所述辅助栅极驱动电路区包括沿垂直所述折叠轴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辅助驱动逻辑电路,所述辅助驱动逻辑电路的所有端口均为浮空端口。
可选的,所述多个辅助驱动逻辑电路在所述折叠区对应的辅助栅极驱动电路区内均匀设置。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折叠显示装置,所述折叠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折叠显示面板。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及折叠显示装置,所述折叠显示面板包括折叠区和位于所述折叠区两侧的非折叠区,所述非折叠区沿折叠轴的延伸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栅极驱动电路区,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区包括沿垂直所述折叠轴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驱动逻辑电路;其中,所述非折叠区划分为远离所述折叠区的第一区域和靠近所述折叠区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不大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栅极驱动电路区设置于非折叠区,以将所有驱动逻辑电路设置于非折叠区,使得折叠区无驱动逻辑电路而避免在折叠时出现驱动逻辑电路损坏的情况,保证折叠显示装置的正常显示;以及,通过将第一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设置为不大于第二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避免出现第一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远离显示区域的情况,保证折叠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折叠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折叠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分布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分布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分布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分布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折叠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折叠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折叠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中包括的显示屏为柔性显示屏。当可折叠显示装置长时间折叠使用时,折叠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容易出现断线、破裂等损坏的情况而使得折叠显示装置无法正常显示画面。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及折叠显示装置,通过将栅极驱动电路区设置于非折叠区,以将所有驱动逻辑电路设置于非折叠区,使得折叠区无驱动逻辑电路而避免在折叠时出现驱动逻辑电路损坏的情况,保证折叠显示装置的正常显示;以及,通过将第一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设置为不大于第二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避免出现第一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远离显示区域的情况,保证折叠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具体结合图1至图11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考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仅仅示出部分驱动逻辑电路及栅极线,其中,所述折叠显示面板包括折叠区100和位于所述折叠区两侧的非折叠区200,所述非折叠区200沿折叠轴的延伸方向(折叠轴的延伸方向定义为X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栅极驱动电路区,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区包括沿垂直所述折叠轴的延伸方向(垂直折叠轴的延伸方向定义为Y方向)设置的多个驱动逻辑电路SR,每一所述驱动逻辑电路SR与所述折叠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个栅极线G相连(图1示意图中折叠区同样具有栅极线及相连的像素,对此未示出);
其中,所述非折叠区200划分为远离所述折叠区的第一区域201和靠近所述折叠区的第二区域202,所述第一区域201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驱动逻辑电路SR的密度不大于所述第二区域202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驱动逻辑电路SR的密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折叠区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折叠区,还可以为多个折叠区,对此需要根据实际应用进行具体设计,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折叠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折叠区的数量为多个折叠区100时,该多个折叠区的折叠轴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以及,在折叠区的数量为多个折叠区时,位于相邻两个折叠区之间的非折叠区,可以对其沿垂直折叠轴的延伸方向划分为预设的两个子非折叠区域,进而对该子非折叠区进行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划分,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折叠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相邻两个折叠区100之间设置有一非折叠区200,该非折叠区200划分为了两个子非折叠区域分别为子非折叠区域210和子非折叠区域220,且每一子非折叠区域均划分了一第一区域201和第二区域202。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在对非折叠区进行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划分时,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在非折叠区的界线,需要根据实际应用进行相应界线的设置,以此划分出远离折叠区的第一区域和靠近折叠区的第二区域,对此界线具体位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面板包括有多个第一区域和与第一区域一一对应的第二区域,即对折叠区任意一侧的非折叠区都要划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此对第一区域对应栅极驱动电路区的驱动逻辑电路的数量密度不大于第二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逻辑电路的数量密度进行设计,其中,该对于驱动逻辑电路数量密度对比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为同一栅极驱动电路区,且该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是位于折叠区相同侧的。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栅极驱动电路区位于折叠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且折叠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有两个栅极驱动电路区,且分别设置于折叠轴的延伸方向上的两侧,进而通过设置于两侧的栅极驱动电路区中驱动逻辑电路对栅极线连接的像素进行显示驱动;或者,折叠显示面板可以仅包括一个栅极驱动电路区,该栅极驱动电路区设置于折叠轴的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一侧,进而通过该单个栅极驱动电路区的驱动逻辑电路对栅极线连接的像素进行显示驱动。以及,无论本申请提供的折叠显示面板包括一个栅极驱动电路区,还是包括两个栅极驱动电路区,折叠区两侧的非折叠区均包括有同一栅极驱动电路区包括的驱动逻辑电路;即,栅极驱动电路区包括沿垂直折叠轴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驱动逻辑电路,且该多个驱动逻辑电路划分在折叠区在垂直折叠轴延伸方向上的两侧。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栅极驱动电路区设置于非折叠区,以将所有驱动逻辑电路设置于非折叠区,使得折叠区无驱动逻辑电路而避免在折叠时出现驱动逻辑电路损坏的情况,保证折叠显示装置的正常显示;以及,通过将第一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设置为不大于第二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避免出现第一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远离显示区域的情况,保证折叠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窄。
下面结合附图4至图8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分布情况进行详细的说明,进而详细描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不大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的情况;进一步的,随着靠近折叠区的方向上,单位面积的驱动逻辑电路的数量逐渐增大。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均以折叠区一侧的非折叠区、且以一栅极驱动电路区对应该非折叠区所相应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为例进行说明。以及,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界线不做限定,需要根据是实际应用进行具体设计。
参考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分布示意图,其中,所述第一区域201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SR的第一间距d1相同;
以及,所述第二区域202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SR的第二间距d2相同,且所述第二间距d2小于所述第一间距d1。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图4所示实施例对应的第一区域201和第二区域202中驱动逻辑电路SR分布情况中,通过将第一区域201中相邻两个驱动逻辑电路SR之间的间距设置为大于第二区域202中相邻两个驱动逻辑电路SR之间的间距,进而使得第一区域201在一单位面积内的驱动逻辑电路SR的数量小于第二区域201在相同单位面积内的驱动逻辑电路SR的数量。其中,通过将第一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设置为不大于第二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避免出现第一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远离显示区域的情况,保证折叠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窄。
参考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分布示意图,其中,所述非折叠区中沿接近所述折叠区的方向上,栅极驱动电路区中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SR的间距逐渐缩小。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图5所示实施例对应的第一区域201和第二区域202中驱动逻辑电路SR分布情况中,随着靠近折叠区的方向,相邻两个驱动逻辑电路SR的间距之间缩小,如间距d1大于间距d2、且d2大于d3,以此类推,可知越靠近折叠区的方向单位面积内驱动逻辑电路SR的数量越多,使得第一区域201在一单位面积内的驱动逻辑电路SR的数量小于第二区域201在相同单位面积内的驱动逻辑电路SR的数量。其中,通过将第一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设置为不大于第二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避免出现第一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远离显示区域的情况,保证折叠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窄。
参考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分布示意图,其中,所述第一区域201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中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SR的间距相同;
以及,所述第二区域202接近所述折叠区的方向上,第二区域202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中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SR的间距逐渐缩小。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图6所示实施例对应的第一区域201和第二区域202中驱动逻辑电路SR分布情况中,将第二区域202对应的驱动逻辑电路SR设置为随着靠近折叠区的方向延伸,相邻驱动逻辑电路SR逐渐减小,如间距d1大于间距d2,以此类推,可知第二区域202单位面积的驱动逻辑电路SR的数量增大,同时对第一区域201中相邻两个驱动逻辑电路SR之间间距进行合理设计,能够最终使得第一区域201在一单位面积内的驱动逻辑电路SR的数量小于第二区域201在相同单位面积内的驱动逻辑电路SR的数量。
参考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分布示意图,其中,所述第一区域201接近所述折叠区的方向上,第一区域201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中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SR的间距逐渐缩小;
以及,所述第二区域202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SR的间距相同。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图7所示实施例对应的第一区域201和第二区域202中驱动逻辑电路SR分布情况中,将第一区域201对应的驱动逻辑电路SR设置为随着靠近折叠区的方向延伸,相邻驱动逻辑电路SR逐渐减小,如间距d1大于间距d2,以此类推,可知第一区域201单位面积的驱动逻辑电路SR的数量增大,同时对第二区域202中相邻两个驱动逻辑电路SR之间间距进行合理设计,能够最终使得第一区域201在一单位面积内的驱动逻辑电路SR的数量小于第二区域201在相同单位面积内的驱动逻辑电路SR的数量。其中,通过将第一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设置为不大于第二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避免出现第一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远离显示区域的情况,保证折叠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窄。
在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任意驱动逻辑电路SR的占用版图形状均可以相同。此外,进一步的,在图7所示第一区域201和第二区域202的驱动逻辑电路SR分别基础上,可以对驱动逻辑电路SR的占用版图形状进行设计;具体参考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分布示意图,其中,所述第一区域201接近所述折叠区的方向上,第一区域201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中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SR的间距逐渐缩小;
以及,所述第二区域202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SR的间距相同。
及参考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所述第二区域202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中,靠近所述折叠区的多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SR较其余所述驱动逻辑电路SR在沿垂直所述折叠轴的延伸方向(即方向Y)上的宽度S2窄,且靠近所述折叠区的多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SR较其余所述驱动逻辑电路SR的沿所述折叠轴的延伸方向(即X方向)上的长度S1长。
结合图8所示,通过将第一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设置为不大于第二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避免出现第一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远离显示区域的情况,保证折叠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窄。进一步的,将靠近折叠区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宽度设计为更窄的宽度、且将其长度设计为更长的长度,进而能保证驱动逻辑电路的电路器件完整性的基础上,够使得该驱动逻辑电路在垂直折叠轴的延伸方向上占用的区域更小,最大程度的避免出现第一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远离显示区域的情况,进而保证折叠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更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驱动逻辑电路的分布示意仅仅是本申请可实现的众多实施例中的几种,对此驱动逻辑电路的分布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计,且满足第一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不大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这一条件即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折叠区内并无设置驱动逻辑电路,故而,在折叠区两侧的两个非折叠区中各自最靠近折叠区的两个驱动逻辑电路之间级联线路需要穿过该折叠区,使得该级联线路相较于其他驱动逻辑电路的常规级联线路长,为此,可以该较长的级联线路的宽度增大,以便减小与其他常规级联线路在传输信号功能上的差异。具体参考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折叠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多个驱动逻辑电路SR之间级联,且连接最靠近所述折叠区两侧的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定义为驱动逻辑电路SR1和驱动逻辑电路SR2)的线路k1的长度大于其余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SR的线路k2的长度,且连接最靠近所述折叠区两侧的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线路k1的宽度大于其余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SR的线路k2的宽度。
可以理解的,图9所示折叠显示面板中,将该较长的级联线路k1的宽度设置为大于其余常规级联线路k2的宽度,进而能够使得较长的级联线路k1的电阻与常规级联线路k2的电阻差异减小,具体可以通过优化设计使得该差异在2倍(包括2倍)之内,进而能够提高折叠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折叠区内并无设置驱动逻辑电路,但折叠区内还设置有与像素相连的栅极线,故而,位于折叠区的栅极线若与其相应的驱动逻辑电路相连,由于其相应的驱动逻辑电路位置由折叠区变换设置为位于非折叠区而远离该栅极线,故而需要将两者之间的连接引线加长,为此,可以该较长的连接引线的宽度增大,以便减小与其他常规连接引线在传输信号功能上的差异。具体结合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折叠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折叠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每一所述栅极线G与各自相应的所述驱动逻辑电路SR通过连接引线k3相连接,其中,在所述折叠区100的栅极线G对应的连接引线k3的宽度大于在所述非折叠区200的栅极线G对应的连接引线k3的宽度。
可以理解的,图10所示折叠显示面板中,位于折叠区100的栅极线G对应的连接引线k3的长度大于在非折叠区200的栅极线G对应的连接引线k3的长度,故而,可以将位于折叠区100的栅极线G对应的连接引线k3的宽度设置为大于其余连接引线k3的宽度,进而能够使得较长的连接引线k3的电阻与常规连接引线k3的电阻差异减小,具体可以通过优化线路设计使得该差异在2倍(包括2倍)之内,如为了进一步减小连接引线之间的差异,在接近所述折叠区的方向上,位于折叠区的栅极线对应的连接引线的宽度可以逐渐增大(如图示中k31的宽度大于k32的宽度,以此类推),对此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进行具体设计,进而能够提高折叠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的位于折叠区的级联线路k2和位于折叠区的连接引线k3均可以设置为波浪形线路,进而减小折叠时断线的几率。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由于非折叠区的边框位置具有驱动逻辑电路,而折叠区的边框位置不具有驱动逻辑电路,使得两位置的厚度相差较大而导致两位置的曲率半径差异大,故而,本申请提供的折叠显示面板还可以在折叠区设置多个驱动逻辑电路,以使折叠区的边框位置与非折叠区的边框位置的曲率半径差异减小,减小折叠区靠近非折叠区端部位置线路断线损坏的几率。参考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折叠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折叠区100沿折叠轴的延伸方向(即方向X)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辅助栅极驱动电路区,所述辅助栅极驱动电路区包括沿垂直所述折叠轴的延伸方向(即方向Y)设置的多个辅助驱动逻辑电路SR’,所述辅助驱动逻辑电路SR’的所有端口均为浮空端口。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多个辅助驱动逻辑电路SR’在所述折叠区对应的辅助栅极驱动电路区内均匀设置,进一步减小折叠区的边框位置和非折叠区的边框位置的曲率半径差异。
可以理解的,辅助驱动逻辑电路SR’的各个端口均为浮空端口,即辅助驱动电路SR’的各个端口不与传输信号的信号端相连,辅助驱动电路SR’仅仅起到增大折叠区的边框位置厚度的作用而无任何电性功能,进而保证折叠区的边框位置厚度与非折叠区的边框位置厚度基本相同,减小两位置的曲率半径差异,降低折叠区靠近非折叠区端部位置线路断线损坏的几率。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折叠显示装置,所述折叠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面板。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面板可以为柔性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及折叠显示装置,所述折叠显示面板包括折叠区和位于所述折叠区两侧的非折叠区,所述非折叠区沿折叠轴的延伸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栅极驱动电路区,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区包括沿垂直所述折叠轴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驱动逻辑电路;其中,所述非折叠区划分为远离所述折叠区的第一区域和靠近所述折叠区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不大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栅极驱动电路区设置于非折叠区,以将所有驱动逻辑电路设置于非折叠区,使得折叠区无驱动逻辑电路而避免在折叠时出现驱动逻辑电路损坏的情况,保证折叠显示装置的正常显示;以及,通过将第一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设置为不大于第二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避免出现第一区域的驱动逻辑电路远离显示区域的情况,保证折叠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窄。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折叠显示面板,所述折叠显示面板包括折叠区和位于所述折叠区两侧的非折叠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折叠区沿折叠轴的延伸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栅极驱动电路区,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区包括沿垂直所述折叠轴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驱动逻辑电路;
其中,所述非折叠区划分为远离所述折叠区的第一区域和靠近所述折叠区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不大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驱动逻辑电路的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第一间距相同;
以及,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第二间距相同,且所述第二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折叠区中沿接近所述折叠区的方向上,栅极驱动电路区中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间距逐渐缩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中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间距相同;
以及,所述第二区域接近所述折叠区的方向上,第二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中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间距逐渐缩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接近所述折叠区的方向上,第一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中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间距逐渐缩小;
以及,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间距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区中,靠近所述折叠区的多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较其余所述驱动逻辑电路在沿垂直所述折叠轴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窄,且靠近所述折叠区的多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较其余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沿所述折叠轴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驱动逻辑电路之间级联,且连接最靠近所述折叠区两侧的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线路的长度大于其余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线路的长度,且连接最靠近所述折叠区两侧的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线路的宽度大于其余相邻两个所述驱动逻辑电路的线路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栅极线与各自相应的所述驱动逻辑电路通过连接引线相连接,其中,在所述折叠区的栅极线对应的连接引线的宽度大于在所述非折叠区的栅极线对应的连接引线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区沿折叠轴的延伸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辅助栅极驱动电路区,所述辅助栅极驱动电路区包括沿垂直所述折叠轴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辅助驱动逻辑电路,所述辅助驱动逻辑电路的所有端口均为浮空端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辅助驱动逻辑电路在所述折叠区对应的辅助栅极驱动电路区内均匀设置。
11.一种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显示面板。
CN201810612356.9A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及折叠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88065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2356.9A CN108806511A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及折叠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2356.9A CN108806511A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及折叠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6511A true CN108806511A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85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12356.9A Pending CN108806511A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及折叠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0651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0111A (zh) * 2018-11-30 2019-04-0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863359A (zh) * 2021-01-28 2021-05-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804497B2 (en) 2020-04-07 2023-10-31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GOA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repair method
WO2024000786A1 (zh) * 2022-06-29 2024-01-0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99035A1 (en) * 2004-05-20 2012-11-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3616560U (zh) * 2013-12-11 2014-05-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基板和显示装置
KR20170073018A (ko) * 2015-12-17 2017-06-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투명 표시 장치
CN107039495A (zh) * 2015-12-31 2017-08-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7204357A (zh) * 2017-07-05 2017-09-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CN107293570A (zh) * 2017-05-12 2017-10-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862998A (zh) * 2017-11-09 2018-03-30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goa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7945663A (zh) * 2017-11-08 2018-04-2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可折叠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99035A1 (en) * 2004-05-20 2012-11-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3616560U (zh) * 2013-12-11 2014-05-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基板和显示装置
KR20170073018A (ko) * 2015-12-17 2017-06-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투명 표시 장치
CN107039495A (zh) * 2015-12-31 2017-08-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7293570A (zh) * 2017-05-12 2017-10-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204357A (zh) * 2017-07-05 2017-09-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CN107945663A (zh) * 2017-11-08 2018-04-2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可折叠显示面板
CN107862998A (zh) * 2017-11-09 2018-03-30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goa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0111A (zh) * 2018-11-30 2019-04-0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560111B (zh) * 2018-11-30 2021-01-2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804497B2 (en) 2020-04-07 2023-10-31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GOA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repair method
CN112863359A (zh) * 2021-01-28 2021-05-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863359B (zh) * 2021-01-28 2022-04-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160399A1 (zh) * 2021-01-28 2022-08-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4000786A1 (zh) * 2022-06-29 2024-01-0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06511A (zh) 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及折叠显示装置
CN104851369B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8376522B (zh) 一种异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38355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020881B (zh) 触摸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8806635A (zh) 一种异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6411639U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触控显示装置
CN109360494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742477B (zh) 一种柔性显示基板、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6057818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519707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205450520U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US20220035472A1 (en) Touch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19212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89934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427789B (zh) 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0136632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962117A (zh) 一种可折叠的显示面板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159930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3268032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79031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741870A (zh) 终端、显示屏、以及控制显示屏显示的方法
US20240107691A1 (en) Multi-directional multi-joint turning piece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of
CN109698192B (zh) 静电保护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07810A (zh) 一种触摸屏、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