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00157A - 一种烟气的配风装置及垃圾焚烧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气的配风装置及垃圾焚烧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00157A
CN108800157A CN201810386464.9A CN201810386464A CN108800157A CN 108800157 A CN108800157 A CN 108800157A CN 201810386464 A CN201810386464 A CN 201810386464A CN 108800157 A CN108800157 A CN 1088001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gas
incinerator
distribution device
spout
air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864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岩韦
李新
王进
钟乐
王沛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Co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henzhen Co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Co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henzhen Co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Co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henzhen Co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864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001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00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01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44Details; Accesso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2900/00Special features of, or arrangements for incinerators
    • F23G2900/00001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气的配风装置及垃圾焚烧炉,所述配风装置包括设置在焚烧炉的后拱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喷口,所述第一喷口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焚烧炉的喉口处,用于将烟气送入炉膛,以在所述焚烧炉的喉口部的后墙处形成保护气层。本发明的烟气的配风装置通过设置在后拱上的第一喷口,将再循环烟气送入炉膛,能够在焚烧炉喉口后墙处形成保护气层,从而避免高温烟气直接贴在后墙上而导致的后墙结焦的问题。并且,再循环烟气的送入能够降低喉口温度,降低污染物NOx的生成,对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助益。

Description

一种烟气的配风装置及垃圾焚烧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的配风装置及垃圾焚烧炉。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是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垃圾焚烧已逐渐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途径,垃圾经过现代化的焚烧处理,体积一般可减少80%-90%,同时可以消灭各种病原体,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还可以实现资源化的利用。
现有的一种垃圾焚烧炉包括进料口、给料炉排、位于炉膛内的用于垃圾焚烧的炉排、位于焚烧炉排下部的一次风供风系统、位于焚烧炉喉口处的二次风供风系统以及排渣口。其中所述一次风从所述焚烧炉排底部的风室送入,所述二次风从所述垃圾焚烧炉的喉口处送入。垃圾焚烧炉二次风的作用主要是补充一定的氧气,并制造足够的扰动,促进气相燃烧特别是CO的燃尽。
由于部分垃圾具有水分高、灰分大、热值低的特点,该些垃圾焚烧炉多采用西格斯或马丁的炉型的小容量垃圾焚烧炉,其二次风的配送方式通常在喉口上方以一定的角度进行喷射,以促进喉口烟气与空气的充分混合,促进可燃气体CO的燃烧与燃尽。在燃烧的过程中,喉口位置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烟气温度较高。再者,传统小容量焚烧炉由于炉膛容积较小,喉口附近容积热负荷较大,并且由于喉口位置布置的关系,高温烟气容易贴近喉口后墙位置,造成喉口后墙温度较高,比较容易结渣,需要经常性的停炉打焦,从而影响小容量垃圾焚烧炉的长期稳定运行。同时,由于喉口位置氧量较高,极易产生大量的污染物NOx,不利于环保。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烟气的配风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烟气的配风装置,包括:
设置在焚烧炉的后拱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喷口,所述第一喷口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焚烧炉的喉口处,用于将烟气送入炉膛,以在所述焚烧炉的喉口部的后墙处形成保护气层。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喷口设置在所述后拱邻近所述焚烧炉的喉口的位置。
示例性地,所述焚烧炉包括后拱、位于所述后拱上方与后拱连接的前拱,以及与所述前拱相对设置的所述焚烧炉的喉口部的后墙。
示例性地,多个所述第一喷口从所述后拱的一侧向另一侧成排排布。
示例性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焚烧炉的喉口处的多个第二喷口,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喷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焚烧炉的后墙和所述前拱上。
示例性地,所述第二喷口向下倾斜的设置在所述后墙和所述前拱上。
示例性地,每个所述第一喷口的管径从炉膛外向炉膛内逐渐增大;和/或
每个所述第二喷口的管径从炉膛外向炉膛内逐渐增大。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喷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焚烧炉的前拱和后拱连接处的最低拐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零。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喷口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平行。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所述垃圾焚烧炉包括前述的烟气的配风装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烟气的配风装置通过设置在后拱上的第一喷口,将再循环烟气送入炉膛,能够在焚烧炉喉口后墙处形成保护气层,从而避免高温烟气直接贴在后墙上而导致的后墙结焦的问题。并且,再循环烟气的送入能够降低喉口温度,降低污染物NOx的生成,对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助益。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包括烟气的配风装置的焚烧炉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包括烟气的配风装置的焚烧炉的局部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制。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此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为了彻底理解本发明,将在下面提供详细的描述,以便阐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烟气的配风装置,其主要包括:
设置在焚烧炉的后拱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喷口,所述第一喷口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焚烧炉的喉口处,用于将烟气送入炉膛,以在所述焚烧炉的喉口部的后墙处形成保护气层。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烟气的配风装置通过设置在后拱上的第一喷口,将再循环烟气送入炉膛,能够在焚烧炉喉口后墙处形成保护气层,从而避免高温烟气直接贴在后墙上而导致的后墙结焦的问题。并且,再循环烟气的送入能够降低喉口温度,降低污染物NOx的生成,对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助益。
下面,参考图1至图2对本发明的烟气的配风装置做详细说明,其中,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包括烟气的配风装置的焚烧炉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包括烟气的配风装置的焚烧炉的局部侧视图。
作为示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焚烧炉1包括炉膛11。所述炉膛11用于容纳垃圾焚烧炉的各种单元结构等,垃圾焚烧在所述炉膛内进行。
示例性地,垃圾焚烧炉还包括给料平台(未示出),所述给料平台用于接收从炉膛上方的进料口送入的垃圾,并将垃圾传输到焚烧炉排中。
示例性地,垃圾焚烧炉还包括焚烧炉排(未示出),焚烧炉排设置在所述炉膛内并从所述给料平台的尾部向所述炉膛的尾部排布。
焚烧炉排包括多个炉排片,炉排片是指构成垃圾焚烧炉排的基本单元,分为滑动炉排片、固定炉排片和翻动炉排片。所述炉排单元为垃圾焚烧炉排整体的组成部分,由沿炉膛宽度方向的炉排组成,分为标准单元和末段加长单元。同时在本发明中垃圾前进的方向定义为纵向,垃圾焚烧炉的宽度(即炉排片并列形成炉排单元的方向)为横向,在不进行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所述炉排片和炉排单元、焚烧炉排、横向和纵向均参照上述解释。
示例性地,焚烧炉1还包括后拱12,其设置在所述焚烧炉排上方,并与所述焚烧炉排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所述后拱12的长度和焚烧炉排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焚烧炉1还包括前拱14,位于所述后拱12上方与后拱12连接。
其中,所述前拱14和后拱12连接处形成焚烧炉的喉口,以加速炉内高温烟气的扰动。
示例性地,所述焚烧炉1还包括与前拱14相对设置的后墙13,其中,前拱和后墙13之间形成焚烧炉的大体竖直的炉膛11。
在垃圾焚烧炉目前通常会使用再循环烟气,其中,再循环烟气是指利用风机将引风机下游的烟气进行抽取,重新送入炉膛内促进炉内燃烧的烟气。示例性地,该再循环烟气或与一次风或二次风混合后送入炉膛内。垃圾焚烧炉二次风的作用主要是补充一定的氧气,并制造足够的扰动,促进气相燃烧特别是CO的燃尽,来降低燃烧温度和氧气浓度,进而降低NOx的排放浓度。
由于部分垃圾具有水分高、灰分大、热值低的特点,该些垃圾焚烧炉多采用西格斯或马丁的炉型的小容量垃圾焚烧炉,其二次风的配送方式通常在喉口上方以一定的角度进行喷射,以促进喉口烟气与空气的充分混合,促进可燃气体CO的燃烧与燃尽。在燃烧的过程中,喉口位置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烟气温度较高。再者,传统小容量焚烧炉由于炉膛容积较小,喉口附近容积热负荷较大,并且由于喉口位置布置的关系,高温烟气容易贴近喉口后墙位置,造成喉口后墙温度较高,比较容易结渣,需要经常性的停炉打焦,从而影响小容量垃圾焚烧炉的长期稳定运行。同时,由于喉口位置氧量较高,极易产生大量的污染物NOx,不利于环保。
为了解决目前二次风配风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气的配风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设置在焚烧炉1的后拱12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喷口15,所述第一喷口15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焚烧炉1的喉口处,用于将所述烟气送入炉膛11,以在所述焚烧炉1的喉口部的后墙13处形成保护气层。
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喷口15设置在所述后拱12邻近所述焚烧炉的喉口的位置,以使从所述第一喷口15喷射出的烟气能快速到达喉口处的后墙13。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多个所述第一喷口15从所述后拱的一侧向另一侧成排排布,例如,如图1中虚线方框中所示,在所述后拱上设置一排所述第一喷口15,每排所设置的第一喷口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例如1个、2个、3个、8个、9个等。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2的虚线方框中所示的第一喷口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喷口15的管径从炉膛外向炉膛内逐渐增大,从而形成扩散角型的喷口结构,以使从第一喷口15喷入炉膛内的气层均匀分布,保障喉口后墙无死角覆盖。
示例性地,可以用经过所述第一喷口的中心轴线的面去截所述第一喷口所获得的截面为三角形,该三角形截面位于炉膛外的顶角即表示该扩散角,该扩散角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合理选择,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较佳地,为了使从第一喷口15喷射出的烟气能够顺利到达焚烧炉1的喉口处的后墙13形成保护气层,还可以使所述第一喷口15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平行。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喷口15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焚烧炉1的前拱14和后拱12连接处的最低拐点之间的垂直距离H1大于零,例如,所述第一喷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焚烧炉的前拱和后拱连接处的最低拐点之间的垂直距离H1在100mm至400mm之间,例如垂直距离H1为300mm。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从第一喷口15喷射出的烟气不被前拱和后拱之间的拐点处的炉顶所阻挡,从而能够保证其在喷射进入炉膛后能很快到达焚烧炉的喉口处的后墙,以该后墙处形成保护气层,避免高温烟气直接贴在后墙造成后墙的结焦。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烟气的配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焚烧炉1的喉口处的多个第二喷口16,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喷口16分别设置在所述焚烧炉1的后墙13上以及前拱14上,所述多个第二喷口16在所述后墙13上以及所述前拱14上成排排布。
示例性地,所述第二喷口16向下倾斜的设置在所述后墙13和所述前拱14上,也即所述第二喷口向下倾斜设置,朝向所述焚烧炉的底面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2中位于上方的虚线方框中的所示的第二喷口16,每个所述第二喷口16的管径从炉膛外向炉膛内逐渐增大,从而形成扩散角型的喷口结构,以使从第二喷口16喷入炉膛内的气层均匀分布。
示例性地,可以用经过所述第二喷口16的中心轴线的面去截所述第二喷口16所获得的截面为三角形,该三角形截面位于炉膛外的顶角即表示该扩散角,该扩散角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合理选择,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由于本发明的配风装置中从多位置将再循环烟气送入炉膛,能够降低喉口温度,从而降低污染物NOx的生成,对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助益。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烟气的配风装置可以为二次风的配风装置,其将再循环烟气和二次风一起喷射到炉膛内。
在一个示例中,还包括二次风管,其中,所述二次风管将所述喷口的位于炉膛外的一端口与风源连通,以向第一喷口和第二喷口运输再循环烟气和二次风。
至此完成了对本发明的烟气的配风装置的解释和说明,对于完整的配风装置还可能包括其他的部件和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烟气的配风装置通过设置在后拱上的第一喷口,将再循环烟气送入炉膛,能够在焚烧炉喉口的后墙处形成保护气层,从而避免高温烟气直接贴在后墙上而导致的后墙结焦的问题。并且,再循环烟气的送入能够降低喉口温度,降低污染物NOx的生成,对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助益。
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其中,所述垃圾焚烧炉包括前述的烟气的配风装置。并且,该垃圾焚烧炉也同样具有前述烟气的配风装置的优点。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烟气的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焚烧炉的后拱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喷口,所述第一喷口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焚烧炉的喉口处,用于将烟气送入炉膛,以在所述焚烧炉的喉口部的后墙处形成保护气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的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口设置在所述后拱邻近所述焚烧炉的喉口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的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包括后拱、位于所述后拱上方与后拱连接的前拱,以及与所述前拱相对设置的所述焚烧炉的喉口部的后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的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喷口从所述后拱的一侧向另一侧成排排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的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焚烧炉的喉口处的多个第二喷口,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喷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焚烧炉的后墙和所述前拱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气的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口向下倾斜的设置在所述后墙和所述前拱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气的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第一喷口的管径从炉膛外向炉膛内逐渐增大;和/或
每个所述第二喷口的管径从炉膛外向炉膛内逐渐增大。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的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焚烧炉的前拱和后拱连接处的最低拐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零。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烟气的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口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平行。
10.一种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焚烧炉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烟气的配风装置。
CN201810386464.9A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烟气的配风装置及垃圾焚烧炉 Pending CN1088001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6464.9A CN108800157A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烟气的配风装置及垃圾焚烧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6464.9A CN108800157A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烟气的配风装置及垃圾焚烧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0157A true CN108800157A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93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86464.9A Pending CN108800157A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烟气的配风装置及垃圾焚烧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0015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6979A (zh) * 2019-09-30 2019-12-13 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炉排垃圾焚烧炉的二次风布置结构
CN112487728A (zh) * 2020-10-22 2021-03-12 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焚烧炉喉口结焦风险评价方法
CN112503535A (zh) * 2020-10-30 2021-03-16 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低nox污染物的垃圾焚烧炉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9401541A (pt) * 1993-04-20 1994-11-22 Martin Umwelt & Energietech Processo para queima de materiais combustíveis especialmente detritos
CN105864790A (zh) * 2016-05-27 2016-08-17 武汉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炉膛结焦的垃圾焚烧炉
CN205717307U (zh) * 2016-04-26 2016-11-23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四角切圆燃烧方式锅炉的贴壁风系统
CN107013937A (zh) * 2017-05-16 2017-08-04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一种与一次燃烧空气协调的多层次分区、分级燃煤层燃锅炉低氮燃烧控制技术
CN206831477U (zh) * 2017-04-19 2018-01-02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 一种燃煤锅炉贴壁风喷口装置
CN207132331U (zh) * 2017-06-30 2018-03-23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二次再热锅炉的前后墙对冲式烟气再循环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9401541A (pt) * 1993-04-20 1994-11-22 Martin Umwelt & Energietech Processo para queima de materiais combustíveis especialmente detritos
CN205717307U (zh) * 2016-04-26 2016-11-23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四角切圆燃烧方式锅炉的贴壁风系统
CN105864790A (zh) * 2016-05-27 2016-08-17 武汉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炉膛结焦的垃圾焚烧炉
CN206831477U (zh) * 2017-04-19 2018-01-02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 一种燃煤锅炉贴壁风喷口装置
CN107013937A (zh) * 2017-05-16 2017-08-04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一种与一次燃烧空气协调的多层次分区、分级燃煤层燃锅炉低氮燃烧控制技术
CN207132331U (zh) * 2017-06-30 2018-03-23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二次再热锅炉的前后墙对冲式烟气再循环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6979A (zh) * 2019-09-30 2019-12-13 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炉排垃圾焚烧炉的二次风布置结构
CN112487728A (zh) * 2020-10-22 2021-03-12 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焚烧炉喉口结焦风险评价方法
CN112487728B (zh) * 2020-10-22 2023-10-31 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焚烧炉喉口结焦风险评价方法
CN112503535A (zh) * 2020-10-30 2021-03-16 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低nox污染物的垃圾焚烧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91821C (zh) 浓相反吹多重分级NOx燃烧方法
CN108800157A (zh) 一种烟气的配风装置及垃圾焚烧炉
KR20030040183A (ko) 고체연료버너, 이를 이용하는 연소방법, 연소장치 및연소장치의 운용방법
US10753604B2 (en) Method for the combustion management in firing installations and firing installation
CN102192590A (zh) 生物质旋风热风炉
CN204187607U (zh) 一种链条锅炉
CN202884901U (zh) 一种利用高温烟气实现乏气煤粉再燃并降低NOx 的锅炉
KR101565691B1 (ko) 고체 연료 버너
CN106122944A (zh) 一种煤粉锅炉
JP2002243108A (ja) 石炭とバイオフューエルの混焼装置とその運用方法
JP2010270993A (ja) 燃料バーナ及び旋回燃焼ボイラ
JPS6323442B2 (zh)
CN105627295B (zh) 一种链条锅炉及燃烧方法
CN103697465A (zh) 一种利用高温烟气实现乏气煤粉再燃并降低NOx的锅炉
CN109642728A (zh) 提高在内部燃烧室中粉状燃料浓度的系统
CN107355809A (zh) 减少W型火焰锅炉NOx排放的方法
JP6738773B2 (ja) 火格子式廃棄物焼却炉
CN106196020A (zh) 将煤粉锅炉的三次风改成一次风进行燃烧的方法及装置
CN205619343U (zh) 高效清洁焚烧炉
JP2004347270A (ja) 燃焼装置及び方法
CN109578993B (zh) 一种卧式燃煤炉及其烟气再循环系统和操作方法
CN108592041A (zh) 一种烟气的配风装置及垃圾焚烧炉
RU48027U1 (ru) Горелка для концентрированной пыли
JP7474743B2 (ja) 焼却炉
CN107355807A (zh) W型火焰锅炉配风方式优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