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86006A - 一种健身用拉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健身用拉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86006A
CN108786006A CN201810563029.9A CN201810563029A CN108786006A CN 108786006 A CN108786006 A CN 108786006A CN 201810563029 A CN201810563029 A CN 201810563029A CN 108786006 A CN108786006 A CN 1087860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pulley
shell
building
conn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630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86006B (zh
Inventor
许毅
胡清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YOUNU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Kai Bang Electric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Kai Bang Electric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Kai Bang Electric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6302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860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86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60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860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60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1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upper limbs or related muscles, e.g. chest, upper back or shoulder mus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2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using resilient force-resis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63B71/0619Displays, user interfaces and indic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ort equipment, e.g. display mounted on treadmi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63B71/0619Displays, user interfaces and indic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ort equipment, e.g. display mounted on treadmills
    • A63B71/0622Visual, audio or audio-visual systems for entertaining, instructing or motivating the us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63B71/0619Displays, user interfaces and indic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ort equipment, e.g. display mounted on treadmills
    • A63B71/0622Visual, audio or audio-visual systems for entertaining, instructing or motivating the user
    • A63B2071/0625Emitting sound, noise or music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63B2071/0694Visual indication, e.g. Indic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20/00Measuring of physical parameters relating to sporting activity
    • A63B2220/50Force related parameters
    • A63B2220/56Press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健身用拉力装置,属于健身设备领域,其结构包括卡座、立杆、控制器、套管、立管、挂钩、横杆、滑套、限位块、伸缩杆、镁粉盒、压力检测装置和报警装置,立杆的底面与卡座的顶面中心垂直连接,立杆的正面上内嵌有与相连接的控制器,立杆的顶面与套管的底面固定连接,立管从上自下贯穿于套管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进行滑动连接,立杆、套管、立管三者的直径数值依次逐渐减小,本发明是一种健身用拉力装置,该装置设有可调节数量的弹簧,能够适应不同程度的拉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也能避免手滑等意外动作造成的伤害,提高了安全性,适宜大众锻炼。

Description

一种健身用拉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健身用拉力装置,属于健身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健身是一种体育项目,尤指包括徒手或用器械的体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健身运动的范围不在局限于体育的定义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健身,是为了塑造一个完美身材,为了缓解压力,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等。在健身设备中,锻炼臂力的设备尤为常见,其中以拉力为健身的装置占据着重大角色。
但是由于现有技术的不完善,多数健身拉力装置操作不方便,不便于携带,不能及时控制使用中脱手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频率和心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健身用拉力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技术不完善,多数健身拉力装置操作不方便,不便于携带,不能及时控制使用中脱手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频率和心情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健身用拉力装置,其结构包括卡座、立杆、控制器、套管、立管、挂钩、横杆、滑套、限位块、伸缩杆、镁粉盒、压力检测装置和报警装置,立杆的底面与卡座的顶面中心垂直连接,立杆的正面上内嵌有与相连接的控制器,立杆的顶面与套管的底面固定连接,立管从上自下贯穿于套管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进行滑动连接,立杆、套管、立管三者的直径数值依次逐渐减小,套管的外壁与横杆的一侧面固定了连接,横杆与立杆相互垂直,横杆的另一侧面固定有限位块,横杆远离限位块的一端上连接有挂钩,横杆上套置有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滑套,滑套的底面与伸缩杆的顶面相连接,伸缩杆的底面与镁粉盒固定连接。
报警装置包括蜂鸣器和信号报警灯,蜂鸣器安装在立杆的正面,位于控制器的上面,信号报警灯安装在横杆的上面,蜂鸣器与信号报警器均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卡座包括有卡座本体、主动力机构、第一滑轮组、伸缩机构、齿条齿轮传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第二滑轮组、升降机构。
压力检测装置包括一号压力传感器和二号压力传感器,一号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的内部,二号压力传感器以主动力机构的水平中心线为轴与一号压力传感器呈对称分布,一号压力传感器和二号压力传感器均分别与控制器3呈电性连接。
卡座本体以其水平中心线为轴呈对称式分布设置,卡座本体的内部设有与之相连接的主动力机构、第一滑轮组、伸缩机构、齿条齿轮传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第二滑轮组,第一滑轮组、伸缩机构、齿条齿轮传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第二滑轮组均设置有两组且以主动力机构的水平中心线为轴呈对称式分布设置,主动力机构与卡座本体的一侧面中心固定连接,升降机构设有两组且布设于主动力机构的上下两侧,升降机构也与卡座本体连接,主动力机构通过第一滑轮组与伸缩机构连接,伸缩机构远离第一滑轮组的一侧均与齿条齿轮传动机构连接,齿条齿轮传动机构与水平移动机构采用传动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水平移动机构通过第二滑轮组与升降机构连接,立杆的底面与卡座本体的顶面中心垂直连接。
进一步地,卡座本体包括有壳体、通孔、支座、圆孔、小孔,壳体的形状呈U型结构,壳体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圆形结构的通孔,壳体的内部固定有支座,支座的中心位置上开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圆孔,圆孔的上方设有小孔,小孔呈等距式布设于壳体上,主动力机构、第一滑轮组、伸缩机构、齿条齿轮传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第二滑轮组、升降机构均与壳体连接。
进一步地,主动力机构包括有拉伸板、拉伸杆、活动板、弹簧限位块、第一弹簧、空心筒,拉伸杆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空心筒,拉伸杆的一端与活动板的一侧相连接,拉伸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拉伸板,拉伸杆垂直设于相互平行的拉伸板与活动板之间,拉伸杆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设置有两个且两末端均固定有弹簧限位块,弹簧限位块的一端与活动板连接,弹簧限位块的另一端连接于壳体的内壁,空心筒固定在壳体的侧面中心位置,活动板通过第一滑轮组与伸缩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滑轮组包括横向滑轮、第一钢丝绳、纵向滑轮,第一钢丝绳均与横向滑轮、纵向滑轮活动接触,横向滑轮呈并列式布设有三个,纵向滑轮呈并列式布设有两个,横向滑轮与壳体的内壁采用机械连接,纵向滑轮的安装在壳体的内底面,第一钢丝绳的一端与活动板相连接,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于伸缩机构。
进一步地,伸缩机构包括有齿轮、链条、固定座、伸缩杆、套筒、第二弹簧、固定滑座、滑块,伸缩杆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套筒,套筒的内底面通过第二弹簧与伸缩杆的底面相连接,伸缩杆的顶部安装有齿轮,齿轮与链条采用相啮合的配合方式进行传动连接,链条的一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另一端则与滑块垂直连接,滑块的一端与固定滑座进行滑动连接,固定滑座与套筒靠近滑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套筒及固定座均与壳体固定连接,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弹簧而与伸缩杆的底面相连接,滑块与齿条齿轮传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齿条齿轮传动机构包括有第三弹簧、外筒、内筒、中心轴、活动杆、弧形滑座、第一转轴、主动齿轮、弧形齿条板,内筒贯穿于外筒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外筒的内顶面通过第三弹簧连接于内筒的顶面,内筒的底部与活动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活动杆的另一端连接于弧形齿条板的顶部,弧形齿条板的外端面凸条与弧形滑座的内凹槽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进行滑动连接,弧形齿条板的一侧与主动齿轮采用相啮合的配合方式进传动连接,第一转轴贯穿于主动齿轮的中心位置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中心轴贯穿于活动杆的中心位置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中心轴的外端面与壳体的内端面相连接,外筒的顶面垂直连接于壳体,内筒的底面连接于滑块的顶面,弧形滑座的底面与壳体的内底面固定连接,主动齿轮远离弧形齿条板的一侧传动连接于壳体的底面。
进一步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有移动杆、从动齿轮、第二转轴、传动带、辅助移动轮、滑槽导轨、第三转轴、旋转把、矩形孔,移动杆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辅助移动轮,辅助移动轮均有与之滑动连接的滑槽导轨,滑槽导轨及辅助移动轮设安装有两个,移动杆上开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矩形孔,旋转把的一端贯穿于矩形孔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第三转轴贯穿于旋转把的另一端且两者采用过度配合,第三转轴通过传动带与第二转轴活动连接,第二转轴贯穿于与之采用过盈配合的从动齿轮的中心位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采用相啮合的配合方式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的外端面均与壳体内端面连接,滑槽导轨与壳体采用机械连接,移动杆通过第二滑轮组与升降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滑轮组包括有导向滑轮、第一连绳、第二连绳、第三连绳、上滑轮、下滑轮,导向滑轮呈并排布设有三个且为等距式设置,导向滑轮的下方设有上滑轮,上滑轮的下方设有与之相反设置的下滑轮,第一连绳、第二连绳、第三连绳均与各自相对应的导向滑轮活动接触,第二连绳、第二连绳、第三连绳还与上滑轮下滑轮活动接触,上滑轮固定在支座的顶面,下滑轮安装于支座的底面,导向滑轮与壳体的内顶面采用机械连接,第一连绳、第二连绳、第三连绳的同端均与升降机构的底面,第一连绳、第二连绳、第三连绳的另一端穿过圆孔则连接于移动杆远离从动齿轮的一侧。
进一步地,升降机构包括有弹簧限位底座、第四弹簧、弹簧限位顶座、卡板、第三弹簧限位底座和第五弹簧,卡板的底面与第四弹簧的顶部连接,第四弹簧呈等距式布设有三个,第四弹簧的两侧顶部均设有与卡板固定连接的弹簧限位顶座,第四弹簧的两侧底部均布设有弹簧限位底座,弹簧限位底座均与壳体固定连接,第一连绳、第二连绳、第三连绳穿过各自相对应的小孔及第四弹簧而与卡板的底面连接,第三弹簧限位底座与第五弹簧的底部活动连接,第五弹簧呈等距式布设有四个,第三弹簧限位底座与卡板顶部固定连接。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一种健身用拉力装置,该装置上设有控制器和可调弹簧,使用者使用前,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弹簧数量,适应自身锻炼。
本发明装置上设有挂钩、横杆和镁粉盒,使用者可将随身物品放置挂钩上,使用设备前,将镁粉涂抹在手心上,防止运动过程中发生脱手等意外事件。
本发明装置上设有压力检测装置,使用者使用时,可根据控制器观察自身拉力的大小,对自身的锻炼做出相应的调整。
本发明装置上设有报警装置,当使用者使用过程中拉力过大,达到装置所受拉力上限时,控制器会控制蜂鸣器响应,信号报警灯闪烁,提醒使用者合理使用设备。
本发明一种健身用拉力装置,该装置设有可调节的弹簧、控制器、压力检测装置和报警装置,能够调节拉力装置所受拉力的上限,操作方便,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便于大众操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健身用拉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机体的内部的第一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机体的内部的第二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的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卡座-1、立杆-2、控制器-3、套管-4、立管-5、挂钩-6、横杆-7、滑套-8、限位块-9、伸缩杆-10、镁粉盒-11、压力检测装置、报警装置、卡座本体-101、主动力机构-102、第一滑轮组-103、伸缩机构-104、齿条齿轮传动机构-105、水平移动机构-106、第二滑轮组-107、升降机构-108、壳体-1011、通孔-1012、支座-1013、圆孔-1014、小孔-1015、拉伸板-1021、拉伸杆-1022、活动板-1023、弹簧限位块-1024、第一弹簧-1025、空心筒-1026、横向滑轮-1031、第-钢丝绳-1032、纵向滑轮-1033、齿轮-1041、链条-1042、固定座-1043、伸缩杆-1044、套筒-1045、第二弹簧-1046、固定滑座-1047、滑块-1048、第三弹簧-1051、外筒-1052、内筒-1053、中心轴-1054、活动杆-1055、弧形滑座-1056、第一转轴-1057、主动齿轮-1058、弧形齿条板-1059、移动杆-1061、从动齿轮-1062、第二转轴-1063、传动带-1064、辅助移动轮-1065、滑槽导轨-1066、第三转轴-1067、旋转把-1068、矩形孔-1069、导向滑轮-1071、第一连绳-1072、第二连绳-1073、第三连绳-1074、上滑轮-1075、下滑轮-1076、弹簧限位底座-1081、第四弹簧-1082、弹簧限位顶座-1083、卡板-1084、第三弹簧限位底座-1085、第五弹簧-108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健身用拉力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卡座1、立杆2、控制器3、套管4、立管5、挂钩6、横杆7、滑套8、限位块9、伸缩杆10、镁粉盒11、压力检测装置和报警装置。
立杆2的底面与卡座1的顶面中心垂直连接,立杆2的正面上内嵌有与相连接的控制器3,立杆2的顶面与套管4的底面固定连接,立管5从上自下贯穿于套管4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进行滑动连接,立杆2、套管4、立管5三者的直径数值依次逐渐减小,套管4的外壁与横杆7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横杆7与立杆2相互垂直,横杆7的另一侧面固定有限位块9,横杆7远离限位块9的一端上连接有挂钩6,横杆7上套置有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滑套8,滑套8的底面与伸缩杆10的顶面相连接,伸缩杆10的底面与镁粉盒11固定连接。
报警装置包括蜂鸣器和信号报警灯,蜂鸣器安装在立杆2的正面,位于控制器3的上面,信号报警灯安装在横杆7的上面,蜂鸣器与信号报警器均分别与控制器3电性连接。
卡座1包括有卡座本体101、主动力机构102、第一滑轮组103、伸缩机构104、齿条齿轮传动机构105、水平移动机构106、第二滑轮组107、升降机构108。
压力检测装置包括一号压力传感器和二号压力传感器,一号压力传感器安装在108的内部,二号压力传感器以主动力机构102的水平中心线为轴与一号压力传感器呈对称分布,一号压力传感器和二号压力传感器均分别与控制器3呈电性连接。
卡座本体101以其水平中心线为轴呈对称式分布设置,卡座本体101的内部设有与之相连接的主动力机构102、第一滑轮组103、伸缩机构104、齿条齿轮传动机构105、水平移动机构106、第二滑轮组107,第一滑轮组103、伸缩机构104、齿条齿轮传动机构105、水平移动机构106、第二滑轮组107均设置有两组且以主动力机构102的水平中心线为轴呈对称式分布设置,主动力机构102与卡座本体101的一侧面中心固定连接,升降机构108设有两组且布设于主动力机构102的上下两侧,升降机构108也与卡座本体101连接,主动力机构102通过第一滑轮组103与伸缩机构104连接,伸缩机构104远离第一滑轮组103的一侧均与齿条齿轮传动机构105连接,齿条齿轮传动机构105与水平移动机构106采用传动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水平移动机构106通过第二滑轮组107与升降机构108连接,立杆2的底面与卡座本体101的顶面中心垂直连接。
卡座本体101包括有壳体1011、通孔1012、支座1013、圆孔1014、小孔1015,壳体1011的形状呈U型结构,壳体101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圆形结构的通孔1012,壳体1011的内部固定有支座1013,支座1013的中心位置上开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圆孔1014,圆孔1014的上方设有小孔1015,小孔1015呈等距式布设于壳体1011上,主动力机构102、第一滑轮组103、伸缩机构104、齿条齿轮传动机构105、水平移动机构106、第二滑轮组107、升降机构108均与壳体1011连接。
主动力机构102包括有拉伸板1021、拉伸杆1022、活动板1023、弹簧限位块1024、第一弹簧1025、空心筒1026,拉伸杆1022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空心筒1026,拉伸杆1022的一端与活动板1023的一侧相连接,拉伸杆1022的另一端连接于拉伸板1021,拉伸杆1022垂直设于相互平行的拉伸板1021与活动板1023之间,拉伸杆1022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一弹簧1025,第一弹簧1025设置有两个且两末端均固定有弹簧限位块1024,弹簧限位块1024的一端与活动板1023连接,弹簧限位块1024的另一端连接于壳体1011的内壁,空心筒1026固定在壳体1011的侧面中心位置,活动板1023通过第一滑轮组103与伸缩机构104连接。
第一滑轮组103包括横向滑轮1031、第一钢丝绳1032、纵向滑轮1033,第一钢丝绳1032均与横向滑轮1031、纵向滑轮1033活动接触,横向滑轮1031呈并列式布设有三个,纵向滑轮1033呈并列式布设有两个,横向滑轮1031与壳体1011的内壁采用机械连接,纵向滑轮1033的安装在壳体1011的内底面,第一钢丝绳1032的一端与活动板1023相连接,第一钢丝绳1032的另一端连接于伸缩机构104。
伸缩机构104包括有齿轮1041、链条1042、固定座1043、伸缩杆1044、套筒1045、第二弹簧1046、固定滑座1047、滑块1048,伸缩杆1044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套筒1045,套筒1045的内底面通过第二弹簧1046与伸缩杆1044的底面相连接,伸缩杆1044的顶部安装有齿轮1041,齿轮1041与链条1042采用相啮合的配合方式进行传动连接,链条1042的一端与固定座1043固定连接,另一端则与滑块1048垂直连接,滑块1048的一端与固定滑座1047进行滑动连接,固定滑座1047与套筒1045靠近滑块1048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套筒1045及固定座1043均与壳体1011固定连接,第一钢丝绳103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弹簧1046而与伸缩杆1044的底面相连接,滑块1048与齿条齿轮传动机构105连接。
齿条齿轮传动机构105包括有第三弹簧1051、外筒1052、内筒1053、中心轴1054、活动杆1055、弧形滑座1056、第一转轴1057、主动齿轮1058、弧形齿条板1059,内筒1053贯穿于外筒1052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外筒1052的内顶面通过第三弹簧1051连接于内筒1053的顶面,内筒1053的底部与活动杆1055的一端滑动连接,活动杆1055的另一端连接于弧形齿条板1059的顶部,弧形齿条板1059的外端面凸条与弧形滑座1056的内凹槽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进行滑动连接,弧形齿条板1059的一侧与主动齿轮1058采用相啮合的配合方式进传动连接,第一转轴1057贯穿于主动齿轮1058的中心位置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中心轴1054贯穿于活动杆1055的中心位置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中心轴1054的外端面与壳体1011的内端面相连接,外筒1052的顶面垂直连接于壳体1011,内筒1053的底面连接于滑块1048的顶面,弧形滑座1056的底面与壳体1011的内底面固定连接,主动齿轮1058远离弧形齿条板1059的一侧传动连接于壳体1011的底面。
水平移动机构106包括有移动杆1061、从动齿轮1062、第二转轴1063、传动带1064、辅助移动轮1065、滑槽导轨1066、第三转轴1067、旋转把1068、矩形孔1069,移动杆106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辅助移动轮1065,辅助移动轮1065均有与之滑动连接的滑槽导轨1066,滑槽导轨1066及辅助移动轮1065设安装有两个,移动杆1061上开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矩形孔1069,旋转把1068的一端贯穿于矩形孔1069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第三转轴1067贯穿于旋转把1068的另一端且两者采用过度配合,第三转轴1067通过传动带1064与第二转轴1063活动连接,第二转轴1063贯穿于与之采用过盈配合的从动齿轮1062的中心位置,从动齿轮1062与主动齿轮1058采用相啮合的配合方式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转轴1063、第三转轴1067的外端面均与壳体1011内端面连接,滑槽导轨1066与壳体1011采用机械连接,移动杆1061通过第二滑轮组107与升降机构108连接。
第二滑轮组107包括有导向滑轮1071、第一连绳1072、第二连绳1073、第三连绳1074、上滑轮1075、下滑轮1076,导向滑轮1071呈并排布设有三个且为等距式设置,导向滑轮1071的下方设有上滑轮1075,上滑轮1075的下方设有与之相反设置的下滑轮1076,第一连绳1072、第二连绳1073、第三连绳1074均与各自相对应的导向滑轮1071活动接触,第二连绳1073、第二连绳1073、第三连绳1074还与上滑轮1075下滑轮1076活动接触,上滑轮1075固定在支座1013的顶面,下滑轮1076安装于支座1013的底面,导向滑轮1071与壳体1011的内顶面采用机械连接,第一连绳1072、第二连绳1073、第三连绳1074的同端均与升降机构108的底面,第一连绳1072、第二连绳1073、第三连绳1074的另一端穿过圆孔1014则连接于移动杆1061远离从动齿轮1062的一侧。
升降机构108包括有弹簧限位底座1081、第四弹簧1082、弹簧限位顶座1083、第五弹簧1086、卡板1084和第三弹簧限位底座1085,卡板1084的底面与第四弹簧1082的顶部连接,第四弹簧1082呈等距式布设有三个,第四弹簧1082的两侧顶部均设有与卡板1084固定连接的弹簧限位顶座1083,第四弹簧1082的两侧底部均布设有弹簧限位底座1081,弹簧限位底座1081均与壳体1011固定连接,第一连绳1072、第二连绳1073、第三连绳1074穿过各自相对应的小孔1015及第四弹簧1082而与卡板1084的底面连接,第三弹簧限位底座1085与第五弹簧1086的底部活动连接,第五弹簧1086呈等距式布设有四个,第三弹簧限位底座1085与卡板1084顶部固定连接。
当使用本发明一种健身用拉力装置之前,检查装置的各个部件的组装是否牢固,检查牢固后,使用者根据自身需要,调节第五弹簧1086的个数以适应不同的弹簧压力,同时当第五弹簧1086的个数确定,控制器3会通过压力检测装置传输的数据,自动更改所受拉力的上限值,使用者进行使用时,手上均匀涂抹镁粉盒11中的镁粉,然后将拉伸板1021外拉,使得拉伸杆1022向空心筒1026外拉,从而第一弹簧1025由原状被压缩,活动板1023随拉伸杆1022向拉伸板1021外伸,此时释放了对第一钢丝绳1032的拉力,而第一钢丝绳1032的长度固定,故释放的拉力为第二弹簧1045提供动力,使得第二弹簧1046由于被压缩要复位对伸缩杆1044提供发方向向上的推力,从而伸缩杆1044向套筒1045外伸,齿轮1041因与链条1042相啮合,链条1042的一端为固定,故齿轮1041随时伸缩杆1044上升的同时在链条1042的辅助传动下进行逆时针旋转,且带动滑块1048在固定滑座1047的导向作用而上升,上升对内筒1053产生方向向上的推力,使得内筒1053向外筒1052内缩,使得活动杆1055以与之过盈配合的中心轴1054为轴顺时针旋转,使得弧形齿条传动板1059向弧形滑座1056内缩,进而弧形齿条传动板1059带动与之相啮合的主动齿轮1058逆时针旋转,主动齿轮1058带动从动齿轮1062顺时针旋转,第二转轴1063随从动齿轮1062旋转的同时在传动带1064的辅助传动下带动第三转轴1067旋转,从而旋转把1068随第三转轴1067发生联动,在矩形孔1069、辅助移动轮1065及滑槽导轨1066的导向作用下而带动移动杆1061向从动齿轮1062的方向进行水平移动,同时对第一连绳1072、第二连绳1073、第三连绳1074产生拉力,使得第四弹簧1082由于原状被压缩,而带动卡板1084下降,从而拉远两侧卡块的间距,带动第五弹簧1086向两端拉伸拉伸。
当使用者正常使用时,每拉伸一次,压力传感器会将收到的压力传输给控制器3,并在控制器3上会相应显示所受压力的数值,当所受拉力达到上限时,控制器3及时控制蜂鸣器报警以及信号灯闪烁,以警告使用者合理使用,及时释放拉伸板1021,当使用过程中因手滑或者其他因素突然脱手时,由于弹簧的弹力左右,拉伸板1021会缓慢收缩,不会对使用者带来意外伤害。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由于现有技术的不完善,在对健身用拉力装置进行使用时,操作不方便,不便于携带,不能及时控制意外事件的发生,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意外事件对人身的伤害,并且操作方便,能够使用不同程度的拉力,易于调节,方便大众使用。
上面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健身用拉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卡座(1)、立杆(2)、控制器(3)、套管(4)、立管(5)、挂钩(6)、横杆(7)、滑套(8)、限位块(9)、伸缩杆(10)、镁粉盒(11)、压力检测装置和报警装置,立杆(2)的底面与卡座(1)的顶面中心垂直连接,立杆(2)的正面上内嵌有与相连接的控制器(3),立杆(2)的顶面与套管(4)的底面固定连接,立管(5)从上自下贯穿于套管(4)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进行滑动连接,立杆(2)、套管(4)、立管(5)三者的直径数值依次逐渐减小,套管(4)的外壁与横杆(7)的一侧面固定了连接,横杆(7)与立杆(2)相互垂直,横杆(7)的另一侧面固定有限位块(9),所述横杆(7)远离限位块(9)的一端上连接有挂钩(6),横杆(7)上套置有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滑套(8),滑套(8)的底面与伸缩杆(10)的顶面相连接,伸缩杆(1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镁粉盒(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用拉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蜂鸣器和信号报警灯,蜂鸣器安装在立杆(2)的正面,位于控制器(3)的上面,信号报警灯安装在横杆(7)的上面,蜂鸣器与信号报警器均分别与控制器(3)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用拉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1)包括有卡座本体(101)、主动力机构(102)、第一滑轮组(103)、伸缩机构(104)、齿条齿轮传动机构(105)、水平移动机构(106)、第二滑轮组(107)、升降机构(108),卡座本体(101)以其水平中心线为轴呈对称式分布设置,卡座本体(101)的内部设有与之相连接的主动力机构(102)、第一滑轮组(103)、伸缩机构(104)、齿条齿轮传动机构(105)、水平移动机构(106)、第二滑轮组(107),第一滑轮组(103)、伸缩机构(104)、齿条齿轮传动机构(105)、水平移动机构(106)、第二滑轮组(107)均设置有两组且以主动力机构(102)的水平中心线为轴呈对称式分布设置,主动力机构(102)与卡座本体(101)的一侧面中心固定连接,升降机构(108)设有两组且布设于主动力机构(102)的上下两侧,升降机构(108)也与卡座本体(101)连接,主动力机构(102)通过第一滑轮组(103)与伸缩机构(104)连接,伸缩机构(104)远离第一滑轮组(103)的一侧均与齿条齿轮传动机构(105)连接,齿条齿轮传动机构(105)与水平移动机构(106)采用传动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水平移动机构(106)通过第二滑轮组(107)与升降机构(108)连接,立杆(2)的底面与卡座本体(101)的顶面中心垂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用拉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包括一号压力传感器和二号压力传感器,一号压力传感器安装在(108)的内部,二号压力传感器以主动力机构(102)的水平中心线为轴与一号压力传感器呈对称分布,一号压力传感器和二号压力传感器均分别与控制器(3)呈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健身用拉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本体(101)包括有壳体(1011)、通孔(1012)、支座(1013)、圆孔(1014)、小孔(1015),壳体(1011)的形状呈U型结构,壳体(101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圆形结构的通孔(1012),壳体(1011)的内部固定有支座(1013),支座(1013)的中心位置上开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圆孔(1014),圆孔(1014)的上方设有小孔(1015),小孔(1015)呈等距式布设于壳体(1011)上,主动力机构(102)、第一滑轮组(103)、伸缩机构(104)、齿条齿轮传动机构(105)、水平移动机构(106)、第二滑轮组(107)、升降机构(108)均与壳体(10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健身用拉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力机构(102)包括有拉伸板(1021)、拉伸杆(1022)、活动板(1023)、弹簧限位块(1024)、第一弹簧(1025)、空心筒(1026),拉伸杆(1022)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空心筒(1026),拉伸杆(1022)的一端与活动板(1023)的一侧相连接,拉伸杆(1022)的另一端连接于拉伸板(1021),拉伸杆(1022)垂直设于相互平行的拉伸板(1021)与活动板(1023)之间,拉伸杆(1022)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一弹簧(1025),第一弹簧(1025)设置有两个且两末端均固定有弹簧限位块(1024),弹簧限位块(1024)的一端与活动板(1023)连接,弹簧限位块(1024)的另一端连接于壳体(1011)的内壁,空心筒(1026)固定在壳体(1011)的侧面中心位置,活动板(1023)通过第一滑轮组(103)与伸缩机构(10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健身用拉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组(103)包括横向滑轮(1031)、第一钢丝绳(1032)、纵向滑轮(1033),第一钢丝绳(1032)均与横向滑轮(1031)、纵向滑轮(1033)活动接触,横向滑轮(1031)呈并列式布设有三个,纵向滑轮(1033)呈并列式布设有两个,横向滑轮(1031)与壳体(1011)的内壁采用机械连接,纵向滑轮(1033)的安装在壳体(1011)的内底面,第一钢丝绳(1032)的一端与活动板(1023)相连接,第一钢丝绳(1032)的另一端连接于伸缩机构(104)。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健身用拉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104)包括有齿轮(1041)、链条(1042)、固定座(1043)、伸缩杆(1044)、套筒(1045)、第二弹簧(1046)、固定滑座(1047)、滑块(1048),伸缩杆(1044)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套筒(1045),套筒(1045)的内底面通过第二弹簧(1046)与伸缩杆(1044)的底面相连接,伸缩杆(1044)的顶部安装有齿轮(1041),齿轮(1041)与链条(1042)采用相啮合的配合方式进行传动连接,链条(1042)的一端与固定座(1043)固定连接,另一端则与滑块(1048)垂直连接,滑块(1048)的一端与固定滑座(1047)进行滑动连接,固定滑座(1047)与套筒(1045)靠近滑块(1048)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套筒(1045)及固定座(1043)均与壳体(1011)固定连接,第一钢丝绳(103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弹簧(1046)而与伸缩杆(1044)的底面相连接,滑块(1048)与齿条齿轮传动机构(105)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健身用拉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机构(106)包括有移动杆(1061)、从动齿轮(1062)、第二转轴(1063)、传动带(1064)、辅助移动轮(1065)、滑槽导轨(1066)、第三转轴(1067)、旋转把(1068)、矩形孔(1069),移动杆(106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辅助移动轮(1065),辅助移动轮(1065)均有与之滑动连接的滑槽导轨(1066),滑槽导轨(1066)及辅助移动轮(1065)设安装有两个,移动杆(1061)上开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矩形孔(1069),旋转把(1068)的一端贯穿于矩形孔(1069)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第三转轴(1067)贯穿于旋转把(1068)的另一端且两者采用过度配合,第三转轴(1067)通过传动带(1064)与第二转轴(1063)活动连接,第二转轴(1063)贯穿于与之采用过盈配合的从动齿轮(1062)的中心位置,从动齿轮(1062)与主动齿轮(1058)采用相啮合的配合方式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转轴(1063)、第三转轴(1067)的外端面均与壳体(1011)内端面连接,滑槽导轨(1066)与壳体(1011)采用机械连接,移动杆(1061)通过第二滑轮组(107)与升降机构(108)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健身用拉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08)包括有弹簧限位底座(1081)、第四弹簧(1082)、弹簧限位顶座(1083)、卡板(1084)、第三弹簧限位底座(1085)、第五弹簧(1086),卡板(1084)的底面与第四弹簧(1082)的顶部连接,第四弹簧(1082)呈等距式布设有三个,第四弹簧(1082)的两侧顶部均设有与卡板(1084)固定连接的弹簧限位顶座(1083),第四弹簧(1082)的两侧底部均布设有弹簧限位底座(1081),弹簧限位底座(1081)均与壳体(1011)固定连接,第一连绳(1072)、第二连绳(1073)、第三连绳(1074)穿过各自相对应的小孔(1015)及第四弹簧(1082)而与卡板(1084)的底面连接,第三弹簧限位底座(1085)与第五弹簧(1086)的底部活动连接,第五弹簧(1086)呈等距式布设有四个,第三弹簧限位底座(1085)与卡板(1084)顶部固连接。
CN201810563029.9A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健身用拉力装置 Active CN1087860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3029.9A CN108786006B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健身用拉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3029.9A CN108786006B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健身用拉力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86006A true CN108786006A (zh) 2018-11-13
CN108786006B CN108786006B (zh) 2021-04-02

Family

ID=64090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63029.9A Active CN108786006B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健身用拉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8600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9626A (zh) * 2019-05-28 2019-08-30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50777U (zh) * 2014-06-30 2014-12-31 何笑飞 一种拉伸健身器材
US20160045778A1 (en) * 2014-08-18 2016-02-18 Matthew Dwork Exercise device for suspended body weight training
CN206535072U (zh) * 2016-12-06 2017-10-03 湖南师范大学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
CN207221209U (zh) * 2017-08-03 2018-04-13 李洪 一种医用多功能康复训练器械
CN107982849A (zh) * 2018-01-11 2018-05-0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烧伤科拉力锻炼康复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50777U (zh) * 2014-06-30 2014-12-31 何笑飞 一种拉伸健身器材
US20160045778A1 (en) * 2014-08-18 2016-02-18 Matthew Dwork Exercise device for suspended body weight training
CN206535072U (zh) * 2016-12-06 2017-10-03 湖南师范大学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
CN207221209U (zh) * 2017-08-03 2018-04-13 李洪 一种医用多功能康复训练器械
CN107982849A (zh) * 2018-01-11 2018-05-0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烧伤科拉力锻炼康复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9626A (zh) * 2019-05-28 2019-08-30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
CN110179626B (zh) * 2019-05-28 2021-02-26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86006B (zh) 2021-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55195A (zh) 健身训练设备和系统
CN108786006A (zh) 一种健身用拉力装置
CN106740351B (zh) 一种可伸缩式公交车拉环
PL376360A1 (pl) Teleskopowy dźwig kamerowy
CN108742748A (zh) 一种心内科专用止血抢救装置
CN110004994B (zh) 一种桥梁桥墩冲刷实时监测装置的使用方法
US20220184445A1 (en) Resistance exercise apparatus
CN117142343A (zh) 一种欧式起重机的电动葫芦
CN211292954U (zh) 一种消防检测用数字风速计
CN108149604A (zh) 作用于车辆的道路安保装置和一种车辆测速装置
CN109742664A (zh) 一种智能防触电配电柜
CN110498356A (zh) 一种绞车及其排绳装置
CN203324127U (zh) 自适应调整式链条磨损试验装置
CN207785329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牵引治疗架
KR101764906B1 (ko) 근력 훈련장비용 부하저항 발생장치
CN109701222A (zh) 一种多功能上肢训练器
CN212050211U (zh) 补偿托架滚轮
CN107701067A (zh) 窗户护栏
CN205494890U (zh) 一种健身划船机把手
CN209574695U (zh) 一种局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
CN109765101A (zh) 伸缩健身绳索伸缩耐久性试验机及其试验方法
CN208949595U (zh) 一种晾衣架
ITRE960102A1 (it) Attrezzatura per il carico e lo scarico di ruote di automezzi in genere su e da macchine operatrici aventi un albero orizzontale, come
CN208264060U (zh) 一种高度可调式公交车把手
CN110433452A (zh) 一种水阻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水阻划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7

Address after: 241000 in Tongq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50, Yinhu North Road, Wuh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UHU YOUNU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41000 6-101, building 50, aoyunkangcheng, Yijiang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UHU QIBANG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