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75731A - 一种双效吸收式热泵及水源余热回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效吸收式热泵及水源余热回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75731A
CN108775731A CN201810678636.XA CN201810678636A CN108775731A CN 108775731 A CN108775731 A CN 108775731A CN 201810678636 A CN201810678636 A CN 201810678636A CN 108775731 A CN108775731 A CN 108775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condenser
absorber
pressure generator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863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颖
杨巍巍
肖常磊
冯恩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YTM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YTM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YTM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YTM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7863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757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75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57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5/00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4Heat pumps of the sorption ty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2Heat recovery pumps, i.e. heat pump based systems or units able to transfer the thermal energy from one area of the premises or part of the facilities to a different one, improving the overall efficienc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62Absorption based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效吸收式热泵,包括蒸发器、吸收器、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低温溶液热交换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和热网水管路。蒸发器与吸收器连接;吸收器、低温溶液热交换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低压发生器、高压发生器、通过溶液管道连接,形成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溶液闭循环管路;低压发生器与冷凝器连接,形成第一管路;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和冷凝器依次连接,形成第二管路;热网水管路依次流经吸收器和冷凝器;低温热水在蒸发器内闪蒸放热。本发明通过采用双效的吸收式热泵,能够充分利用低温回水优势和高品位热源的做功能力,经济、高效、可靠的收集水源中的低品位热能并提供较高温度的热网供水。

Description

一种双效吸收式热泵及水源余热回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热工程中低温余热利用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效吸收式热泵。
背景技术
能源问题已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海水中存在的低品位热能是容量巨大的可再生能源,且目前开发程度较低。我国海岸线长达3万多公里,绝大部分水域的海水均适宜做热泵机组的冷热源,为热泵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随着热网温差供热技术的普及,低温回水为采取吸收式热泵回收海水热量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现有热泵技术存在余热利用效率低、缺乏针对性造成流程不合理、节能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效吸收式热泵,通过采用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双效吸收式热泵,能够充分利用低温回水优势和高品位热源的做功能力,经济、高效、可靠的收集水源中的低品位热能并提供较高温度的热网供水,大幅提高了热泵的适应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效吸收式热泵,包括蒸发器、吸收器、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低温溶液热交换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和热网水管路;所述蒸发器与吸收器连接;所述吸收器、低温溶液热交换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低压发生器、高压发生器、通过溶液管道连接,形成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溶液闭循环管路;所述低压发生器与冷凝器连接,形成第一管路;所述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和冷凝器依次连接,形成第二管路;所述热网水管路依次流经所述吸收器和冷凝器。
进一步地,所述溶液闭循环管路的连接方式为串联,依次连接所述吸收器、低温溶液热交换器、低压发生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高压发生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低温溶液热交换器和吸收器。
进一步地,所述溶液闭循环管路的连接方式为并联,其中一路依次连接所述吸收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高压发生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和吸收器,另一路依次连接所述吸收器、低温溶液热交换器、低压发生器、低温溶液热交换器和吸收器。
进一步地,所述溶液闭循环管路的连接方式为串并联,依次连接所述吸收器、低温溶液热交换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高压发生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低温溶液热交换器和吸收器,其中,所述低温溶液热交换器出口的另一路通过所述溶液管道依次连接所述低压发生器、低温溶液热交换器和吸收器,所述高温溶液热交换器出口的另一路通过所述溶液管道依次连接所述低压发生器、低温溶液热交换器和吸收器。
进一步地,溶液-凝水热交换器,与所述低温溶液热交换器并联连接在所述吸收器和低压发生器之间,以及串联在所述低压发生器和冷凝器之间的第二管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连接有冷凝水箱。
进一步地,所述吸收器与低温溶液热交换器之间连接有溶液泵。
进一步地,所述低压发生器与冷凝器为单级或多级,其中,所述低压发生器与冷凝器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低压发生器与冷凝器为两级:所述低压发生器包括低压一级发生器和低压二级发生器,所述冷凝器包括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所述低压一级发生器和低压二级发生器串联连接在所述溶液闭循环管路中;所述低压一级发生器与一级冷凝器连接、所述低压二级发生器与二级冷凝器连接,形成所述第一管路;所述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串联连接,所述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分别连接有冷凝水箱或仅所述二级冷凝器连接有冷凝水箱;所述低压一级发生器与低压二级发生器并联连接在所述高压发生器和一级冷凝器中,形成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热网水管路依次流经所述吸收器、二级冷凝器和一级冷凝器。
进一步地,所述外界高温热源是燃气、高压蒸汽、高温烟气、高温热水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水源是海水、工业循环水、污水、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的地表水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串联双效吸收式热泵的水源余热回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0:将水源传输进入所述蒸发器,在其中闪蒸降温,一部分形成低温水蒸气进入所述吸收器被溶液吸收,剩余的部分通过泵排出。
110:所述低温水蒸气进入所述吸收器被溶液吸收产生的吸收热对流经所述吸收器的热网水进行第一次加热。
120:所述吸收器中吸收所述低温水蒸气后的稀溶液流出所述吸收器通过所述低温溶液热交换器送至所述低压发生器。
130:在所述低压发生器中,来自所述高压发生器的冷剂蒸汽加热所述稀溶液使其沸腾产生水蒸气,所述稀溶液浓缩为中间溶液。
140:所述低压发生器中产生的水蒸气进入所述冷凝器进行冷凝放热,对从所述吸收器流出并流经所述冷凝器的热网水进行第二次加热;所述水蒸气冷凝降温后进入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冷凝水箱。
150:所述中间溶液经过所述高温溶液热交换器后传输至所述高压发生器,在所述高压发生器中被外界高温热源加热沸腾产生水蒸气,所述中间溶液浓缩为浓溶液。
160:所述高压发生器中产生的水蒸气传输至所述低压发生器,放热冷凝后传输至所述冷凝器,对从所述吸收器流出并流经所述冷凝器的所述热网水进行第三次加热;所述水蒸气冷凝降温后进入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冷凝水箱。
170:所述高压发生器中产生的浓溶液依次通过所述高温溶液换热器和低温溶液热交换器降温后,进入所述吸收器吸收水蒸气,形成所述稀溶液,完成溶液循环。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两级串联双效吸收式热泵的水源余热回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00:将水源传输进入所述蒸发器,在其中闪蒸降温,一部分形成低温水蒸气进入所述吸收器被溶液吸收,剩余的部分通过泵排出。
210:低温水蒸气进入所述吸收器被溶液吸收产生的吸收热对流经所述吸收器的热网水进行第一次加热。
220:所述吸收器中吸收低温水蒸气后的稀溶液流出所述吸收器通过所述低温溶液热交换器送至所述低压一级发生器。
230:在所述低压一级发生器中,来自所述高压发生器的冷剂蒸汽加热所述稀溶液使其沸腾产生水蒸气,所述稀溶液浓缩为第一中间溶液。
240:所述低压一级发生器中产生的水蒸气进入所述一级冷凝器进行冷凝放热,对从所述二级冷凝器流出并流经所述一级冷凝器的热网水进行第二次加热;所述水蒸气冷凝降温后进入连接所述一级冷凝器的冷凝水箱或进入所述二级冷凝器。
250:所述第一中间溶液进入所述低压二级发生器,来自所述高压发生器的冷剂蒸汽加热所述第一中间溶液使其沸腾产生水蒸气,所述第一中间溶液浓缩为第二中间溶液。
260:在所述低压二级发生器中产生的水蒸气进入所述二级冷凝器冷凝放热,对从所述吸收器流出并流经所述二级冷凝器的热网水进行第三次加热;水蒸气冷凝后进入与所述二级冷凝器连接的冷凝水箱。
270:所述第二中间溶液经过所述高温溶液热交换器后传输至所述高压发生器,在所述高压发生器中被外界高温热源加热沸腾产生水蒸气,所述中间溶液浓缩为浓溶液。
280:在所述高压发生器中产生的水蒸气分为两路,并联进入所述低压一级发生器和低压二级发生器,放热冷凝后汇合进入所述一级冷凝器,对所述一级冷凝器中的热网水进行第四次加热;所述水蒸气冷凝降温后进入连接所述一级冷凝器的冷凝水箱或进入所述二级冷凝器。
290:所述高压发生器中产生的浓溶液依次通过所述高温溶液换热器和低温溶液热交换器降温后,进入所述吸收器吸收水蒸气,形成所述稀溶液,完成溶液循环。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通过采用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双效吸收式热泵,能够充分利用低温回水优势和高品位热源的做功能力,经济、高效、可靠的收集水源中的低品位热能并提供较高温度的热网供水,大幅提高了热泵的能效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串联双效吸收式热泵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包括溶液-凝水热交换器的串联双效吸收式热泵的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串联双效吸收式热泵的水源余热回收方法的步骤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级串联双效吸收式热泵的水源余热回收方法的步骤图。
附图中:
1、蒸发器,2、吸收器,3、高压发生器,4、低压发生器,41、低压一级发生器,42、低压二级发生器,5、冷凝器,51、一级冷凝器,52、二级冷凝器,6、低温溶液热交换器,7、高温溶液热交换器,8、热网水管路,9、溶液-凝水热交换器,10、溶液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串联双效吸收式热泵的原理图。
请参照图1,一种双效吸收式热泵,包括:蒸发器1、吸收器2、高压发生器3、低压发生器4、冷凝器5、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高温溶液热交换器7和热网水管路8;蒸发器1与吸收器2连接;吸收器2、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高温溶液热交换器7、低压发生器4、高压发生器3、通过溶液管道连接,形成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溶液闭循环管路;低压发生器4与冷凝器5连接,形成第一管路;高压发生器3、低压发生器4和冷凝器5依次连接,形成第二管路;热网水管路8依次流经吸收器2和冷凝器5。本发明通过采用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双效吸收式热泵,能够充分利用低温回水优势和高品位热源的做功能力,经济、高效、可靠的收集水源中的低品位热能并提供较高温度的热网供水,大幅提高了热泵的适应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溶液闭循环管路的连接方式为串联,依次连接吸收器2、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低压发生器4、高温溶液热交换器7、高压发生器3、高温溶液热交换器7、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和吸收器2。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溶液闭循环管路的连接方式为并联,其中一路依次连接吸收器2、高温溶液热交换器7、高压发生器3、高温溶液热交换器7和吸收器2,另一路依次连接吸收器2、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低压发生器4、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和吸收器2。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溶液闭循环管路的连接方式为串并联,依次连接吸收器2、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高温溶液热交换器7、高压发生器3、高温溶液热交换器7、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和吸收器2,其中,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出口的另一路通过溶液管道依次连接低压发生器4、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和吸收器2,高温溶液热交换器7出口的另一路通过溶液管道依次连接低压发生器4、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和吸收器2。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溶液闭循环管路中的溶液为溴化锂-水溶液。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包括溶液-凝水热交换器的串联双效吸收式热泵的原理图。
请参照图2,双效吸收式热泵还包括:溶液-凝水热交换器9,溶液-凝水热交换器9与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并联连接在吸收器2和低压发生器4之间,以及串联在低压发生器4和冷凝器5之间的第二管路上。
冷凝器5连接有冷凝水箱。
可选的,冷凝水箱包括冷凝水外排装置。具体的,冷凝水外排装置为与冷凝水箱连接的冷凝水泵。
可选的,冷凝水箱的出水口相对于冷凝水箱的箱体设置于较低的位置,利用重力排出冷凝水。
冷凝水箱用于储存冷凝器中液化的水蒸气,即双效吸收式热泵制热的副产品:淡水。本发明在实现制热功能的同时,为用户提供了一定量的淡水,可以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降低了成本。
吸收器2与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之间连接有溶液泵10。溶液泵10可以加快吸收器2输出的溶液流动速度,提高了溶液与水源之间的热交换效率,增强了双效吸收式热泵的工作效率。
可选的,低压发生器4与冷凝器5为单级或多级,其中,低压发生器4与冷凝器5一一对应。
优选的,低压发生器4与冷凝器5为两级:低压发生器4包括低压一级发生器41和低压二级发生器42,冷凝器5包括一级冷凝器51和二级冷凝器52;低压一级发生器41和低压二级发生器42串联连接在溶液闭循环管路中;低压一级发生器41与一级冷凝器51连接、低压二级发生器42与二级冷凝器52连接,形成第一管路;一级冷凝器51和二级冷凝器52串联连接,一级冷凝器51和二级冷凝器52分别连接有冷凝水箱或仅二级冷凝器52连接有冷凝水箱;低压一级发生器41与低压二级发生器42并联连接在高压发生器3和一级冷凝器51中,形成第二管路;热网水管路8依次流经吸收器2、二级冷凝器52和一级冷凝器51。
可选的,依据外部参数所形成的内部压力分布,本发明在可依据热泵机组各部分相对的位置关系增加溶液泵、冷剂泵;类似的,还可依据热泵机组各部分的实际需求增加海水泵、淡水泵及真空泵。
可选的,外界高温热源是燃气、高压蒸汽、高温烟气、高温热水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水源是海水、工业循环水、污水、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的地表水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水源是海水。海水具有使用地域广、可开发程度高、市场前景好等优点,但也存在海水对黑色金属腐蚀性强、微生物附着降低热泵性能及冬季可利用温差范围小及海水余热温度低、能源品位浪费严重等问题。为解决使用海水作为水源带来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在蒸发器中采用闪蒸技术。在海水水源进入蒸发器后,在压力突然降低时,海水的沸点降低,海水产生了一部分水蒸气,水蒸气通过管路进入吸收器,剩余海水通过海水管道排入大海。海水在蒸发器中直接闪蒸放热,与间接换热相比,提高了海水可利用的温差,利用海水的凝固热,实现了大幅减少采水量,减少了采水设施的投资和消耗,同时解决了海水腐蚀和微生物附着的问题。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串联双效吸收式热泵的水源余热回收方法的步骤图。
请参照图3,下面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串联双效吸收式热泵的水源余热回收方法的步骤:
100:将水源传输进入蒸发器1,在其中闪蒸降温,一部分形成低温水蒸气进入吸收器2被溶液吸收,剩余的部分通过泵排出。
110:低温水蒸气进入吸收器2被溶液吸收产生的吸收热对流经吸收器2的热网水进行第一次加热。
120:吸收器2中吸收低温水蒸气后的稀溶液流出吸收器2通过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送至低压发生器4。
130:在低压发生器4中,来自高压发生器3的冷剂蒸汽加热稀溶液使其沸腾产生水蒸气,稀溶液浓缩为中间溶液。
140:低压发生器4中产生的水蒸气进入冷凝器5进行冷凝放热,对从吸收器2流出并流经冷凝器5的热网水进行第二次加热;水蒸气冷凝降温后进入连接冷凝器5的冷凝水箱。
150:中间溶液经过高温溶液热交换器7后传输至高压发生器3,在高压发生器3中被外界高温热源加热沸腾产生水蒸气,中间溶液浓缩为浓溶液。
160:高压发生器3中产生的水蒸气传输至低压发生器4,放热冷凝后传输至冷凝器5,对从吸收器2流出并流经冷凝器5的热网水进行第三次加热;水蒸气冷凝降温后进入连接冷凝器5的冷凝水箱。
170:高压发生器3中产生的浓溶液依次通过高温溶液换热器7和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降温后,进入吸收器2吸收水蒸气,形成稀溶液,完成溶液循环。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级串联双效吸收式热泵的水源余热回收方法的步骤图。
请参照图4,下面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级串联双效吸收式热泵的水源余热回收方法的步骤:
200:将水源传输进入蒸发器1,在其中闪蒸降温,一部分形成低温水蒸气进入吸收器2被溶液吸收,剩余的部分通过泵排出。
210:低温水蒸气进入吸收器2被溶液吸收产生的吸收热对流经吸收器2的热网水进行第一次加热。
220:吸收器2中吸收低温水蒸气后的稀溶液流出吸收器2通过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送至低压一级发生器41。
230:在低压一级发生器41中,来自高压发生器3的冷剂蒸汽加热稀溶液使其沸腾产生水蒸气,稀溶液浓缩为第一中间溶液。
240:低压一级发生器41中产生的水蒸气进入一级冷凝器51进行冷凝放热,对从二级冷凝器52流出并流经一级冷凝器51的热网水进行第二次加热;水蒸气冷凝降温后进入连接一级冷凝器51的冷凝水箱或进入二级冷凝器52。
250:第一中间溶液进入低压二级发生器42,来自高压发生器3的冷剂蒸汽加热第一中间溶液使其沸腾产生水蒸气,第一中间溶液浓缩为第二中间溶液。
260:在低压二级发生器42中产生的水蒸气进入二级冷凝器52冷凝放热,对从吸收器2流出并流经二级冷凝器52的热网水进行第三次加热;水蒸气冷凝后进入与二级冷凝器52连接的冷凝水箱。
270:第二中间溶液经过高温溶液热交换器7后传输至高压发生器3,在高压发生器3中被外界高温热源加热沸腾产生水蒸气,中间溶液浓缩为浓溶液。
280:在高压发生器3中产生的水蒸气分为两路,并联进入低压一级发生器41和低压二级发生器42,放热冷凝后汇合进入一级冷凝器51,对一级冷凝器51中的热网水进行第四次加热;水蒸气冷凝降温后进入连接一级冷凝器51的冷凝水箱或进入二级冷凝器52。
290:高压发生器3中产生的浓溶液依次通过高温溶液换热器7和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降温后,进入吸收器2吸收水蒸气,形成稀溶液,完成溶液循环。
综上所述,本发明旨在保护一种双效吸收式热泵及水源余热回收方法。所述双效吸收式热泵包括蒸发器、吸收器、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低温溶液热交换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和热网水管路;所述蒸发器与吸收器连接;所述吸收器、低温溶液热交换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低压发生器、高压发生器、通过溶液管道连接,形成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溶液闭循环管路;所述低压发生器与冷凝器连接,形成第一管路;所述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和冷凝器依次连接,形成第二管路;所述热网水管路依次流经所述吸收器和冷凝器。所述水源余热回收方法使用了所述双效吸收式热泵。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备如下效果:
通过采用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双效吸收式热泵,能够充分利用低温回水优势和高品位热源的做功能力,经济、高效、可靠的收集水源中的低品位热能并提供较高温度的热网供水,大幅提高了热泵的能效比。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13)

1.一种双效吸收式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1)、吸收器(2)、高压发生器(3)、低压发生器(4)、冷凝器(5)、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高温溶液热交换器(7)和热网水管路(8);
所述蒸发器(1)与吸收器(2)连接;
所述吸收器(2)、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高温溶液热交换器(7)、低压发生器(4)、高压发生器(3)、通过溶液管道连接,形成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溶液闭循环管路;
所述低压发生器(4)与冷凝器(5)连接,形成第一管路;
所述高压发生器(3)、低压发生器(4)和冷凝器(5)依次连接,形成第二管路;
所述热网水管路(8)依次流经所述吸收器(2)和冷凝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效吸收式热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液闭循环管路的连接方式为串联,依次连接所述吸收器(2)、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低压发生器(4)、高温溶液热交换器(7)、高压发生器(3)、高温溶液热交换器(7)、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和吸收器(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效吸收式热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液闭循环管路的连接方式为并联,其中一路依次连接所述吸收器(2)、高温溶液热交换器(7)、高压发生器(3)、高温溶液热交换器(7)和吸收器(2),另一路依次连接所述吸收器(2)、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低压发生器(4)、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和吸收器(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效吸收式热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液闭循环管路的连接方式为串并联,依次连接所述吸收器(2)、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高温溶液热交换器(7)、高压发生器(3)、高温溶液热交换器(7)、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和吸收器(2),其中,
所述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出口的另一路通过所述溶液管道依次连接所述低压发生器(4)、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和吸收器(2),
所述高温溶液热交换器(7)出口的另一路通过所述溶液管道依次连接所述低压发生器(4)、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和吸收器(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效吸收式热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溶液-凝水热交换器(9),与所述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并联连接在所述吸收器(2)和低压发生器(4)之间,以及串联在所述低压发生器(4)和冷凝器(5)之间的第二管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效吸收式热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器(5)连接有冷凝水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效吸收式热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器(2)与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之间连接有溶液泵(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效吸收式热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压发生器(4)与冷凝器(5)为单级或多级,其中,所述低压发生器(4)与冷凝器(5)一一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效吸收式热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压发生器(4)与冷凝器(5)为两级:所述低压发生器(4)包括低压一级发生器(41)和低压二级发生器(42),所述冷凝器(5)包括一级冷凝器(51)和二级冷凝器(52);
所述低压一级发生器(41)和低压二级发生器(42)串联连接在所述溶液闭循环管路中;
所述低压一级发生器(41)与一级冷凝器(51)连接、所述低压二级发生器(42)与二级冷凝器(52)连接,形成所述第一管路;
所述一级冷凝器(51)和二级冷凝器(52)串联连接,所述一级冷凝器(51)和二级冷凝器(52)分别连接有冷凝水箱或仅所述二级冷凝器(52)连接有冷凝水箱;
所述低压一级发生器(41)与低压二级发生器(42)并联连接在所述高压发生器(3)和一级冷凝器(51)中,形成所述第二管路;
所述热网水管路(8)依次流经所述吸收器(2)、二级冷凝器(52)和一级冷凝器(51)。
10.一种双效吸收式热泵的水源余热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效吸收式热泵进行水源余热回收,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水源传输进入所述蒸发器(1),在其中闪蒸降温,一部分形成低温水蒸气进入所述吸收器(2)被溶液吸收,剩余的部分通过泵排出;
所述低温水蒸气进入所述吸收器(2)被溶液吸收产生的吸收热对流经所述吸收器(2)的热网水进行第一次加热;
所述吸收器(2)中吸收所述低温水蒸气后的稀溶液流出所述吸收器(2)通过所述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送至所述低压发生器(4);
在所述低压发生器(4)中,来自所述高压发生器(3)的冷剂蒸汽加热所述稀溶液使其沸腾产生水蒸气,所述稀溶液浓缩为中间溶液;
所述低压发生器(4)中产生的水蒸气进入所述冷凝器(5)进行冷凝放热,对从所述吸收器(2)流出并流经所述冷凝器(5)的热网水进行第二次加热;所述水蒸气冷凝降温后进入连接所述冷凝器(5)的冷凝水箱;
所述中间溶液经过所述高温溶液热交换器(7)后传输至所述高压发生器(3),在所述高压发生器(3)中被外界高温热源加热沸腾产生水蒸气,所述中间溶液浓缩为浓溶液;
所述高压发生器(3)中产生的水蒸气传输至所述低压发生器(4),放热冷凝后传输至所述冷凝器(5),对从所述吸收器(2)流出并流经所述冷凝器(5)的所述热网水进行第三次加热;所述水蒸气冷凝降温后进入连接所述冷凝器(5)的冷凝水箱;
所述高压发生器(3)中产生的浓溶液依次通过所述高温溶液换热器(7)和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降温后,进入所述吸收器(2)吸收水蒸气,形成所述稀溶液,完成溶液循环。
11.一种双效吸收式热泵的水源余热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效吸收式热泵进行水源余热回收,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水源传输进入所述蒸发器(1),在其中闪蒸降温,一部分形成低温水蒸气进入所述吸收器(2)被溶液吸收,剩余的部分通过泵排出;
低温水蒸气进入所述吸收器(2)被溶液吸收产生的吸收热对流经所述吸收器(2)的热网水进行第一次加热;
所述吸收器(2)中吸收低温水蒸气后的稀溶液流出所述吸收器(2)通过所述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送至所述低压一级发生器(41);
在所述低压一级发生器(41)中,来自所述高压发生器(3)的冷剂蒸汽加热所述稀溶液使其沸腾产生水蒸气,所述稀溶液浓缩为第一中间溶液;
所述低压一级发生器(41)中产生的水蒸气进入所述一级冷凝器(51)进行冷凝放热,对从所述二级冷凝器(52)流出并流经所述一级冷凝器(51)的热网水进行第二次加热;所述水蒸气冷凝降温后进入连接所述一级冷凝器(51)的冷凝水箱或进入所述二级冷凝器(52);
所述第一中间溶液进入所述低压二级发生器(42),来自所述高压发生器(3)的冷剂蒸汽加热所述第一中间溶液使其沸腾产生水蒸气,所述第一中间溶液浓缩为第二中间溶液;
在所述低压二级发生器(42)中产生的水蒸气进入所述二级冷凝器(52)冷凝放热,对从所述吸收器(2)流出并流经所述二级冷凝器(52)的热网水进行第三次加热;水蒸气冷凝后进入与所述二级冷凝器(52)连接的冷凝水箱;
所述第二中间溶液经过所述高温溶液热交换器(7)后传输至所述高压发生器(3),在所述高压发生器(3)中被外界高温热源加热沸腾产生水蒸气,所述中间溶液浓缩为浓溶液;
在所述高压发生器(3)中产生的水蒸气分为两路,并联进入所述低压一级发生器(41)和低压二级发生器(42),放热冷凝后汇合进入所述一级冷凝器(51),对所述一级冷凝器(51)中的热网水进行第四次加热;所述水蒸气冷凝降温后进入连接所述一级冷凝器(51)的冷凝水箱或进入所述二级冷凝器(52);
所述高压发生器(3)中产生的浓溶液依次通过所述高温溶液换热器(7)和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降温后,进入所述吸收器(2)吸收水蒸气,形成所述稀溶液,完成溶液循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水源余热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界高温热源是燃气、高压蒸汽、高温烟气、高温热水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水源余热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是海水、工业循环水、污水、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的地表水中的至少一种。
CN201810678636.XA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双效吸收式热泵及水源余热回收方法 Pending CN1087757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8636.XA CN108775731A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双效吸收式热泵及水源余热回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8636.XA CN108775731A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双效吸收式热泵及水源余热回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75731A true CN108775731A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30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78636.XA Pending CN108775731A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双效吸收式热泵及水源余热回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7573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2452A (zh) * 2018-12-06 2019-03-08 清华大学 用于烟气余热和水分回收的烟气处理系统
CN110589921A (zh) * 2019-09-03 2019-12-20 武汉理工大学 烟气余热利用冷淡联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3324346A (zh) * 2021-05-20 2021-08-31 浙江理工大学 双效/两级开式吸收热泵
CN114251864A (zh) * 2021-12-28 2022-03-29 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式制冷机
CN114278977A (zh) * 2021-12-27 2022-04-05 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低位热源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57992A (en) * 1981-03-26 1982-09-29 Babcock Hitachi Kk Heater that uses concentration difference
CN101644504A (zh) * 2009-08-29 2010-02-10 刘辉 一种两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101666563A (zh) * 2009-09-11 2010-03-10 北京环能瑞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发生的吸收式热泵、制冷机组
CN202304063U (zh) * 2011-07-18 2012-07-04 清华大学 一种开式吸收式热泵
CN106369866A (zh) * 2016-09-20 2017-02-01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乏汽直接吸收式双效溴化锂热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57992A (en) * 1981-03-26 1982-09-29 Babcock Hitachi Kk Heater that uses concentration difference
CN101644504A (zh) * 2009-08-29 2010-02-10 刘辉 一种两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CN101666563A (zh) * 2009-09-11 2010-03-10 北京环能瑞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发生的吸收式热泵、制冷机组
CN202304063U (zh) * 2011-07-18 2012-07-04 清华大学 一种开式吸收式热泵
CN106369866A (zh) * 2016-09-20 2017-02-01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乏汽直接吸收式双效溴化锂热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2452A (zh) * 2018-12-06 2019-03-08 清华大学 用于烟气余热和水分回收的烟气处理系统
CN109442452B (zh) * 2018-12-06 2024-02-23 清华大学 用于烟气余热和水分回收的烟气处理系统
CN110589921A (zh) * 2019-09-03 2019-12-20 武汉理工大学 烟气余热利用冷淡联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3324346A (zh) * 2021-05-20 2021-08-31 浙江理工大学 双效/两级开式吸收热泵
CN114278977A (zh) * 2021-12-27 2022-04-05 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低位热源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114278977B (zh) * 2021-12-27 2023-09-22 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低位热源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114251864A (zh) * 2021-12-28 2022-03-29 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式制冷机
CN114251864B (zh) * 2021-12-28 2023-09-29 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式制冷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5731A (zh) 一种双效吸收式热泵及水源余热回收方法
CN105923676B (zh) 高效太阳能海水淡化与空调制冷联合运行方法与系统
CN103244214A (zh)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烟气冷凝热回收热电联供系统
CN106382667B (zh) 一种电厂供热节能系统及方法
CN110469835A (zh) 基于吸收式热泵和蓄热设备的热电解耦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6766342B (zh) 利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回收蒸氨塔塔顶氨汽余热系统
CN102997483A (zh) 回收烟气余热的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CN206352906U (zh) 一种乏汽直接吸收式溴化锂热泵系统
CN110542241A (zh) 单双效复合蒸吸二段蒸汽型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
CN102997482A (zh) 采暖工况回收烟气余热的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CN203717051U (zh) 联合循环低温余热回收装置
CN105649901B (zh) 一种基于吸收式热泵的太阳能聚光集热发电装置
CN205424891U (zh) 一种锅炉汽轮机系统中除氧器乏汽的热能回收装置
CN113432333B (zh) 可变效的两级型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
CN203011002U (zh) 带烟气阀回收烟气余热的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CN208312760U (zh) 太阳能制冷供热水及淡水三联产装置
CN109028269B (zh) 一种吸收式热泵机组及回收低温水源余热的供热系统
CN113310246A (zh) 一种酒冷凝热能综合利用系统及热能综合利用方法
CN203010995U (zh) 回收烟气余热的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CN205478135U (zh) 一种基于吸收式热泵的太阳能聚光集热发电装置
CN203190713U (zh) 一种增压型三相吸收式蓄能装置
CN112503610A (zh) 一种新型采暖用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
CN101832679A (zh) 双效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
CN203731736U (zh) 带冷剂水热量回收的双效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CN106402981A (zh) 电驱热泵大温差余热回收供热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