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71983A - 一种多层通孔高通透聚合物微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通孔高通透聚合物微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71983A
CN108771983A CN201810721044.1A CN201810721044A CN108771983A CN 108771983 A CN108771983 A CN 108771983A CN 201810721044 A CN201810721044 A CN 201810721044A CN 108771983 A CN108771983 A CN 1087719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multilayer
filter membrane
solution
polymer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210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71983B (zh
Inventor
袁华
赵延坤
张安康
李广振
丛海林
于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7210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719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71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19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71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19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71/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71/06Organic material
    • B01D71/52Polyet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7/00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B01D67/0079Manufacture of membranes comprising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71/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71/06Organic material
    • B01D71/08Polysaccharides
    • B01D71/12Cellulose derivatives
    • B01D71/14Esters of organic acids
    • B01D71/16Cellulose acet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71/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71/06Organic material
    • B01D71/76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B01D71/08 - B01D71/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通孔高通透聚合物微滤膜,包括聚合物微滤膜本体、聚合物微滤膜本体内的多层孔结构以及分布在孔壁上的二氧化硅微球,利用气息图案法结合控制不同工艺参数使所述微滤膜具有2层、3层或4层多层孔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聚合物微滤膜具有多层孔结构,通孔分布规整紧密、孔径均一、有序性强、孔壁厚度适中,结构稳定,可大幅增加微滤膜的力学性能,微滤膜孔壁上均匀分布有改性二氧化硅微球,二氧化硅具有强亲水性,可增强聚合物微滤膜的亲水性,增加微滤膜的层数和通透性,从而使本发明聚合物微滤膜具备更好的分离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多层通孔高通透聚合物微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通孔高通透聚合物微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膜分离技术被广泛的用于高效催化、生命科学、环境治理等领域,是当今世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具备高效除污染效能的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膜分离技术可去除水中的嗅闻、色度、消毒副产物前体、微生物以及一些有机物。微滤膜可以截留污水中的颗粒、胶体以及病原性微生物,是水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因此,制备一种高通透性、高强度的微滤膜,对于水处理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上关于多层规整孔隙、高通透性微滤膜的研究不多,相关专利也鲜有报道,已有一些文献采用如下的制备方法:(1)Bjorge等以聚酰胺为原材料使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得到了直径为50-100nm、厚度为120um、平均孔径为0.4um的多孔纳米纤维膜滤材,并将该材料作为微滤膜应用在水过滤领域;(2)中国专利CN100438957C公开了张瑞丰等,以含专用致孔剂二甘醇双马来酸酯的多元组份高分子均相体系为铸膜液,采用浸入非溶剂浴的聚合物沉淀法(干-湿法)制备了孔对称的微滤膜;(3)模板法制备有序多孔膜:Baumann等利用聚苯乙烯纳米微球自组装为胶体晶体模板,然后用酚醛树脂溶胶-凝胶为铸膜液,制备了复合材料,再利用甲苯溶解模板微球,然后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合成有序有机膜(J.Non,Cryst.Solids,2004,350:120-125)以上三种制备微滤膜方法存在操作条件苛刻,工艺设备复杂,能耗高,生产效率偏低以及成本高等缺陷而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并且,上述前两种方法制备的微滤膜中孔的分布是无规的,不能有效提高孔密度,无法最大限度的利用膜面积来提高水通量,第三种制备方法需要牺牲模板,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或者无机试剂,制备过程复杂且孔壁受胶体晶体模板的缝隙限制,膜的强度较差,制备条件苛刻。
气息图案法(BreathFigure,BF)又称溶剂散逸自组装或者水滴模板法,是指环境中的水蒸气在低温表面凝结成小水滴并按六边形规整排列的现象。将聚合物溶液置于水面,溶剂快速挥发时会产生制冷作用,溶液表面温度可以降至冰点以下,从而在环境和聚合物溶液表面可形成足够的温差,诱使高湿度氛围中的水蒸气在该表面凝结,发生气息图案现象,当水滴的六边形图案形成后,聚合物分子会围绕规整排列的水滴自组织,形成规整有序蜂窝状的结构,随着溶剂和水滴相继挥发,会形成规整的聚合物多孔薄膜。气息图案法的优点是成膜速度快、不需要牺牲模板,整个制备过程中用到的有机试剂少,具有环保、经济、高效的特点。但是,现有利用气息图案法制取的多孔膜中孔的层数多为单层,单层通透微滤膜强度较低,不能用作自支撑膜,且现有BF技术制备的微滤膜大多数孔为闭孔。
此外,微滤膜在工作一定时间之后膜表面截留的杂质会沉积形成凝胶层,凝胶层堵塞微孔而影响其过滤性能,需定期清理,但微滤膜表面的凝胶层附着性强,清理时容易破坏微滤膜的结构而使其丧失过滤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多层微滤膜通孔分布不规整,利用气息图案法虽能制备出有序的孔结构,但单层孔结构的微滤膜强度较低、长期使用通透性变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层通孔高通透聚合物微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层通孔高通透聚合物微滤膜,包括聚合物微滤膜本体、聚合物微滤膜本体内的多层孔结构以及分布在孔壁上的二氧化硅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孔结构为2层、3层或4层。
所述聚合物为溴化聚苯醚、醋酸纤维素或者聚乙二醇改性聚苯乙烯中的一种,结构式分别为:
以上三种聚合物均有亲水性基团,可增加聚合物与水的相容性,在发生气息图案现象时聚合物易于在水滴表面自组织,形成的聚合物多孔薄膜更加完整,缺陷较少。
所述多层孔结构单层层厚4-8μm,孔径1.6-2.5μm。
所述二氧化硅微球粒径为30-50nm。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多层通孔高通透聚合物微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改性:将40g乙醇、3.85ml 13mol/L的氨水、0.5g氯化钾溶入0.12-0.2g水中,混合均匀后移入三口瓶,20℃恒温搅拌均匀,在烧杯中加入40ml乙醇和2.1g TEOS,混合均匀后用滴管逐滴滴入三口瓶中,反应3h后过滤,将过滤所得固体离心后用乙醇清洗,制得二氧化硅微球,配制质量浓度为10%的二氧化硅微球的水溶液,向溶液中加入1g丙烯酸或对乙烯基苯磺酸钠,磁力搅拌5h后过滤,将过滤所得固体低温干燥后用乙醇洗涤,制得改性的二氧化硅微球;
2)配制聚合物-改性二氧化硅微球溶液:按聚合物溶液浓度为10-20g/L称取聚合物和量取有机溶剂,将聚合物加入有机溶剂中,缓慢搅拌至聚合物完全溶解,制得聚合物的有机溶液,再按二氧化硅微球与聚合物质量比为1:(5-20)称取二氧化硅微球,将二氧化硅微球放入聚合物的有机溶液,搅拌分散,制得聚合物-改性二氧化硅微球溶液;
3)制备聚合物微滤膜:把具有固定面积的铜环固定在冰块的平面上,将聚合物-改性二氧化硅微球溶液逐滴滴在铜环内,将冰块置于湿度为40-100%、温度为20-30℃的环境下使聚合物-改性二氧化硅微球溶液成膜,将膜从铜环内取出,用去离子水洗涤后修剪膜边缘,即制得聚合物微滤膜。
步骤2)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硫化碳或者二氯甲烷中的一种。聚合物的溶解与小分子物质的溶解不同,还要遵循若干原则,即a.极性相近原则,b.溶度参数相近原则,c.哈金斯参数小于0.5原则和d.溶剂化原则。此外,所选择溶剂除遵循以上四条基本原则外,气息图案法要求溶剂还必须具有较低沸点、常温下易于挥发且不能与水互溶等特性,结合本发明所用聚合物,选用二硫化碳或者二氯甲烷可满足该要求。
采用BF法制备的具有通透结构的微滤膜,一般是在水面上进行,但聚合物溶液自身具有一定的重量而自动扩散,若用水面作为基底,聚合物会向水内扩散而无法保持理想的厚度,因此采用冰面作为基底更为适宜。冰面具有一定的硬度,对液面具有很好的支撑作用,并且铜环可以镶嵌在冰面上,减少聚合物溶液的流动,且利于准确控制聚合物溶液的厚度。冰面还可以降低聚合物铸膜液的温度,降低有机溶剂挥发的速度,有利于水滴模板的自组装过程充分进行,因而有利于制备多层结构通透的微滤膜。聚合物溶液的厚度对成膜影响明显,溶液厚度较小,溶剂挥发快,聚合物无法形成完整的通孔导致微滤膜出现大量缺陷,且制备的微滤膜通常为单层;溶液厚度较大,溶剂挥发慢而使孔壁厚度不均匀甚至出现聚合物堵塞通孔的情况。因此,适当控制冰面上聚合物溶液的厚度才能获得层结构厚度适中和通孔尺寸均匀的多层通孔微滤膜,本发明步骤3)中聚合物-改性二氧化硅微球溶液用量与铜环面积比为1mL:(0.5-2)cm2时可控制聚合物溶液的厚度处在合适的范围。改性二氧化硅分散在聚合物溶液里,可以形成皮克林乳液效应,增加溶液的亲水性,有利于改善水油界面作用力、多层膜完整结构的形成以及孔结构规整排列。
聚合物溶液的浓度、成膜湿度和成膜温度均会影响聚合物微滤膜的多层结构的形成,通过控制成膜工艺可获得不同层数的聚合物微滤膜,具体为:所得聚合物微滤膜多层孔结构为2层,工艺参数为:聚合物溶液浓度为10-12g/L、湿度为70-100%、25℃≤温度≤30℃;所得聚合物微滤膜多层孔结构为3层,工艺参数为:聚合物溶液浓度为12-15g/L、湿度为55-70%、温度为22℃≤温度<25℃;所得聚合物微滤膜多层孔结构为4层,工艺参数为:聚合物溶液浓度为15-20g/L、湿度为40-55%、20℃≤温度<22℃。
最优地,所得聚合物微滤膜多层孔结构为2层,工艺参数为:聚合物溶液浓度为12g/L、湿度为70%、温度为25℃;所得聚合物微滤膜多层孔结构为3层,工艺参数为:聚合物溶液浓度为15g/L、湿度为65%、温度为温度为22℃;所得聚合物微滤膜多层孔结构为4层,工艺参数为:聚合物溶液浓度为20g/L、湿度为55%、温度为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聚合物微滤膜具有多层孔结构,每一层孔结构通孔分布规整紧密、孔径均一、有序性强、孔壁厚度适中,相邻两层孔结构之间共用同一孔壁,结构稳定,可大幅增加微滤膜的力学性能;
2)本发明聚合物微滤膜孔壁上均匀分布有改性二氧化硅微球,二氧化硅具有强亲水性,可增强聚合物微滤膜的亲水性,增加微滤膜的层数和通透性,从而使本发明聚合物微滤膜具备更好的分离能力,本发明聚合物微滤膜水通量高,稳态水通量为30-50Lm-2h-1,可用于城市供水预处理、污水处理、生命科学制品除菌过滤等场合,由于二氧化硅本身具有较好的刚性,具有一定的增强效应,二氧化硅表面的硅羟基可与聚合物相互渗透,形成物理交联点,对膜起到显著的增韧效果,也能增加聚合物微滤膜的力学性能;
3)本发明聚合物微滤膜表面镶嵌的二氧化硅微球可使膜表面形成一层亲水膜,使截留的杂质不易形成凝胶层,即使形成凝胶层也会被亲水膜隔绝,在水力冲刷下容易脱落,不会破坏微滤膜的结构,从而大大提高了膜的耐污染能力和使用寿命;
4)本发明采用气息图案法在冰面上制备聚合物微滤膜,制膜时间短、环境友好,可通过控制聚合物溶液的浓度、成膜湿度和成膜温度制备不同的层数的聚合物微滤膜,且接触冰面的微滤膜底面通孔堵塞较少,不影响其通透性,该方法操作简单,工艺可控,适于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对比例微滤膜的表面扫描图;
图2为实施例3微滤膜的表面扫描图;
图3为实施例3微滤膜的底面扫描图;
图4为实施例1微滤膜的侧面扫描图;
图5为实施例2微滤膜的侧面扫描图;
图6为实施例3微滤膜的侧面扫描图;
图7为实施例2微滤膜孔壁上的二氧化硅微球扫描图;
图8为对比例微滤膜(a)和实施例3微滤膜(b)水滴浸润扫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2层通孔高通透溴化聚苯醚微滤膜,包括溴化聚苯醚微滤膜本体、溴化聚苯醚微滤膜本体内的多层孔结构以及分布在孔壁上的二氧化硅微球,多层孔结构单层层厚4μm,孔径2μm,二氧化硅微球粒径为30nm。
溴化聚苯醚微滤膜的制备方法为:
1)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改性:将40g乙醇、3.85ml 13mol/L的氨水、0.5g氯化钾溶入0.12g水中,混合均匀后移入三口瓶,20℃恒温搅拌均匀,在烧杯中加入40ml乙醇和2.1g TEOS,混合均匀后用滴管逐滴滴入三口瓶中,反应3h后过滤,将过滤所得固体离心后用乙醇清洗,制得粒径为30nm的二氧化硅微球,配制质量浓度为10%的二氧化硅微球的水溶液,向溶液中加入1g丙烯酸,磁力搅拌5h后过滤,将过滤所得固体低温干燥后用乙醇洗涤,制得改性的二氧化硅微球;;
2)配制溴化聚苯醚-改性二氧化硅微球溶液:按溴化聚苯醚溶液浓度10-12g/L称取溴化聚苯醚和量取二硫化碳溶剂,将聚合物加入二硫化碳中,缓慢搅拌至溴化聚苯醚完全溶解,制得溴化聚苯醚的二硫化碳溶液,再按改性二氧化硅微球与溴化聚苯醚质量比为1:20称取改性二氧化硅微球后放入溴化聚苯醚的二硫化碳溶液中,搅拌分散,制得溴化聚苯醚-改性二氧化硅微球溶液;
3)制备溴化聚苯醚微滤膜:把具有固定面积的铜环固定在冰块的平面上,将溴化聚苯醚-改性二氧化硅微球溶液逐滴滴在铜环内,控制溶液用量与铜环面积比为1mL:0.5cm2,将冰块置于湿度为70-100%、25℃≤温度≤30℃的环境下成膜,将膜从铜环上取出,用去离子水洗涤后修剪膜边缘,即制得溴化聚苯醚微滤膜。
实施例2
一种3层通孔高通透醋酸纤维素微滤膜,包括醋酸纤维素微滤膜本体、本体内的多层孔结构以及分布在孔壁上的二氧化硅微球,多层孔结构单层层厚6μm,孔径1.8μm,二氧化硅微球粒径为40nm。
醋酸纤维素微滤膜的制备方法为:
1)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改性:将40g乙醇、3.85ml 13mol/L的氨水、0.5g氯化钾溶入0.15g水中,混合均匀后移入三口瓶,20℃恒温搅拌均匀,在烧杯中加入40ml乙醇和2.1g TEOS,混合均匀后用滴管逐滴滴入三口瓶中,反应3h后过滤,将过滤所得固体离心后用乙醇清洗,制得粒径为40nm的二氧化硅微球,配制质量浓度为10%的二氧化硅微球的水溶液,向溶液中加入1g对乙烯基苯磺酸钠,磁力搅拌5h后过滤,将过滤所得固体低温干燥后用乙醇洗涤,制得改性的二氧化硅微球;
2)配制醋酸纤维素-改性二氧化硅微球溶液:按溶液浓度12-15g/L称取醋酸纤维素和量取二氯甲烷溶剂,将聚合物加入二氯甲烷中,缓慢搅拌至完全溶解,制得醋酸纤维素的二氯甲烷溶液,再按改性二氧化硅微球与醋酸纤维素质量比为1:10称取改性二氧化硅微球后放入溶液中,搅拌分散,制得醋酸纤维素-改性二氧化硅微球溶液;
3)制备醋酸纤维素微滤膜:把具有固定面积的铜环固定在冰块的平面上,将醋酸纤维素-改性二氧化硅微球溶液逐滴滴在铜环内,控制溶液用量与铜环面积比为1mL:1.3cm2,将冰块置于湿度为55-70%、22℃≤温度<25℃的环境下成膜,将膜从铜环内取出,用去离子水洗涤后修剪膜边缘,即制得醋酸纤维素微滤膜。
实施例3
一种4层通孔高通透聚乙二醇改性聚苯乙烯微滤膜,包括聚乙二醇改性聚苯乙烯微滤膜本体、本体内的多层孔结构以及分布在孔壁上的二氧化硅微球,多层孔结构单层层厚8μm,孔径1.6μm,二氧化硅微球粒径为50nm。
聚乙二醇改性聚苯乙烯微滤膜的制备方法为:
1)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改性:1)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改性:将40g乙醇、3.85ml 13mol/L的氨水、0.5g氯化钾溶入0.2g水中,混合均匀后移入三口瓶,20℃恒温搅拌均匀,在烧杯中加入40ml乙醇和2.1g TEOS,混合均匀后用滴管逐滴滴入三口瓶中,反应3h后过滤,将过滤所得固体离心后用乙醇清洗,制得粒径为50nm的二氧化硅微球,配制质量浓度为10%的二氧化硅微球的水溶液,向溶液中加入1g丙烯酸,磁力搅拌5h后过滤,将过滤所得固体低温干燥后用乙醇洗涤,制得改性的二氧化硅微球;
2)配制聚乙二醇改性聚苯乙烯-改性二氧化硅微球溶液:按溶液浓度15-20g/L称取聚乙二醇改性聚苯乙烯和量取二硫化碳溶剂,将聚合物加入二硫化碳中,缓慢搅拌至完全溶解,制得聚乙二醇改性聚苯乙烯的二硫化碳溶液,再按改性二氧化硅微球与聚乙二醇改性聚苯乙烯质量比为1:5称取改性二氧化硅微球后放入聚乙二醇改性聚苯乙烯的二硫化碳溶液中,搅拌至聚合物的有机溶液完全溶解,制得聚乙二醇改性聚苯乙烯-改性二氧化硅微球溶液;
3)制备聚乙二醇改性聚苯乙烯微滤膜:把具有固定面积的铜环固定在冰块的平面上,将聚乙二醇改性聚苯乙烯-改性二氧化硅微球溶液逐滴滴在铜环内,控制溶液用量与铜环面积比为1mL:2cm2,将冰块置于湿度为70-100%、20℃≤温度<22℃的环境下成膜,将膜从铜环内取出,用去离子水洗涤后修剪膜边缘,即制得聚乙二醇改性聚苯乙烯微滤膜。
对比例
一种聚苯醚微滤膜,包括聚苯醚微滤膜本体以及贯穿聚苯醚微滤膜本体的过滤微孔,其制备方法为:将100mg聚苯醚粉体加入到1g二硫化碳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形成聚苯醚溶液,将150μL聚苯醚溶液均匀涂覆在胶体晶体模板表面,在湿度为50%,温度为10℃的环境下成膜,将膜从胶体晶体模板上取下,置于浓度为40wt%氢氟酸水溶液中10min刻蚀掉胶体晶体微球,形成贯穿膜本体的过滤微孔,即得聚苯醚微滤膜,其孔径为2.5μm。
将实施例1-3聚合物微滤膜和对比例聚苯醚微滤膜裁剪成相同的形状分别装入相同的模具中,同时向模具通水,控制水压为0.1MPa,测得水通量,以及膜/水界面张力、水接触角和膜强度等指标测试,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3和实施例微滤膜性能指标对比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相比于对比例单层的聚苯醚微滤膜,实施例1-3多层聚合物微滤膜的滤水能力与单层聚苯醚微滤膜相当,但力学性能却得到了提高,更适宜用在存在大量过滤需求的工作环境。
图1为对比例微滤膜的表面扫描图,图2和图3分别为实施例3微滤膜的表面和底面扫描图,可以看出,两种微滤膜表面平整,通孔分布规整,孔径均一,有序性强,实施例3微滤膜的底面孔径也有大量的贯穿孔,仅存在少量的闭孔,对膜的透水能力基本不会有影响。因此用气息图案法制备多层通孔的微滤膜切实可行。
图4-图6分别为实施例1-3微滤膜的侧面扫描图,由于机械裁剪的原因,部分区域通孔结构被破坏,但仍能看出单层层结构的均一性以及层间的紧密连接,多层通孔聚合物微滤膜具有明显的层结构和较好的均匀性。
图7为实施例2微滤膜孔壁上的二氧化硅微球扫描图,表面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和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在成膜过程中二氧化硅微球可均匀地分布在孔壁中。
图8为对比例微滤膜(a)和实施例3微滤膜(b)水滴浸润扫描图。接触角(contactangle)是指在气、液、固三相交点处所作的气-液界面的切线穿过液体与固-液交界线之间的夹角,是润湿程度的量度,其中液体为水的接触角称为水接触角,水接触角越小表示亲水性越好,水接触角越大表示疏水性越强。结合表1.数据来看,亲水性二氧化硅微球的加入可降低微滤膜的膜/水界面张和水接触角,使微滤膜表面和内部孔壁更易被水浸润,从而增加微滤膜的透水性和易于清洁的特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层通孔高通透聚合物微滤膜,包括聚合物微滤膜本体、聚合物微滤膜本体内的多层孔结构以及分布在孔壁上的二氧化硅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孔结构为2层、3层或4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通孔高通透聚合物微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为溴化聚苯醚、醋酸纤维素或者聚乙二醇改性聚苯乙烯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通孔高通透聚合物微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孔结构单层层厚4-8μm,孔径1.6-2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通孔高通透聚合物微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微球粒径为30-50nm。
5.一种由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层通孔高通透聚合物微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改性:将40g乙醇、3.85ml 13mol/L的氨水、0.5g氯化钾溶入0.12-0.2g水中,混合均匀后移入三口瓶,20℃恒温搅拌均匀,在烧杯中加入40ml乙醇和2.1g TEOS,混合均匀后用滴管逐滴滴入三口瓶中,反应3h后过滤,将过滤所得固体离心后用乙醇清洗,制得二氧化硅微球,配制质量浓度为10%的二氧化硅微球的水溶液,向溶液中加入1g丙烯酸或对乙烯基苯磺酸钠,磁力搅拌5h后过滤,将过滤所得固体低温干燥后用乙醇洗涤,制得改性的二氧化硅微球;
2)配制聚合物-改性二氧化硅微球溶液:按聚合物溶液浓度为10-20g/L称取聚合物和量取有机溶剂,将聚合物加入有机溶剂中,缓慢搅拌至聚合物完全溶解,制得聚合物的有机溶液,再按改性二氧化硅微球与聚合物质量比为1:(5-20)称取改性二氧化硅微球后放入聚合物的有机溶液,搅拌分散,制得聚合物-改性二氧化硅微球溶液;
3)制备聚合物微滤膜:把具有固定面积的铜环固定在冰块的平面上,将聚合物-改性二氧化硅微球溶液逐滴滴在铜环内,将冰块置于湿度为40-100%、温度为20-30℃的环境下使聚合物-改性二氧化硅微球溶液成膜,将膜从铜环内取出,用去离子水洗涤后修剪膜边缘,即制得聚合物微滤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通孔高通透聚合物微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硫化碳或者二氯甲烷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通孔高通透聚合物微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聚合物-改性二氧化硅微球溶液用量与铜环面积比为1mL:(0.5-2)cm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通孔高通透聚合物微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得聚合物微滤膜多层孔结构为2层,工艺参数为:聚合物溶液浓度为10-12g/L、湿度为70-100%、25℃≤温度≤3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通孔高通透聚合物微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得聚合物微滤膜多层孔结构为3层,工艺参数为:聚合物溶液浓度为12-15g/L、湿度为55-70%、22℃≤温度<25℃。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通孔高通透聚合物微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得聚合物微滤膜多层孔结构为4层,工艺参数为:聚合物溶液浓度为15-20g/L、湿度为40-55%、20℃≤温度<22℃。
CN201810721044.1A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多层通孔高通透聚合物微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87719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21044.1A CN108771983B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多层通孔高通透聚合物微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21044.1A CN108771983B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多层通孔高通透聚合物微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71983A true CN108771983A (zh) 2018-11-09
CN108771983B CN108771983B (zh) 2021-04-27

Family

ID=64029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21044.1A Active CN108771983B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多层通孔高通透聚合物微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7198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2176A (zh) * 2019-04-04 2019-07-26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中空微球增强机械性能提高通量的水凝胶过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10052175A (zh) * 2019-04-04 2019-07-26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二氧化硅中空微球载银抗菌水凝胶过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10052177A (zh) * 2019-04-04 2019-07-26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中空微球增强高通量聚丙烯腈过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11939774A (zh) * 2020-08-11 2020-11-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通过刻蚀后生长纳米粒子制备复合纳滤膜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7260A (zh) * 2010-12-31 2012-07-04 重庆纽米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层聚乙烯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5709A (zh) * 2011-09-01 2013-04-24 帕尔公司 多层微滤膜
CN104941460A (zh) * 2015-06-03 2015-09-30 青岛大学 一种高通量聚苯醚微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21022A (zh) * 2016-06-21 2016-09-07 宁波胜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膜的加工工艺
WO2017027899A1 (en) * 2015-08-20 2017-02-23 Deakin University Method of gas separation
CN107774142A (zh) * 2017-11-22 2018-03-09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湖州生物资源利用与开发创新中心 一种亲水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7260A (zh) * 2010-12-31 2012-07-04 重庆纽米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层聚乙烯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5709A (zh) * 2011-09-01 2013-04-24 帕尔公司 多层微滤膜
CN104941460A (zh) * 2015-06-03 2015-09-30 青岛大学 一种高通量聚苯醚微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17027899A1 (en) * 2015-08-20 2017-02-23 Deakin University Method of gas separation
CN105921022A (zh) * 2016-06-21 2016-09-07 宁波胜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膜的加工工艺
CN107774142A (zh) * 2017-11-22 2018-03-09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湖州生物资源利用与开发创新中心 一种亲水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泽敬: "气息图案法制备三醋酸纤维素有序多孔薄膜及其应用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 *
贾若琨: "溶剂散逸自组装法制备超疏水针垫阵列膜", 《应用化学》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2176A (zh) * 2019-04-04 2019-07-26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中空微球增强机械性能提高通量的水凝胶过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10052175A (zh) * 2019-04-04 2019-07-26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二氧化硅中空微球载银抗菌水凝胶过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10052177A (zh) * 2019-04-04 2019-07-26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中空微球增强高通量聚丙烯腈过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10052177B (zh) * 2019-04-04 2021-04-30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中空微球增强高通量聚丙烯腈过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10052176B (zh) * 2019-04-04 2021-04-30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中空微球增强机械性能提高通量的水凝胶过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10052175B (zh) * 2019-04-04 2021-04-30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二氧化硅中空微球载银抗菌水凝胶过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11939774A (zh) * 2020-08-11 2020-11-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通过刻蚀后生长纳米粒子制备复合纳滤膜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71983B (zh) 202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1983A (zh) 一种多层通孔高通透聚合物微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Gao et al. Regenerated cellulose strongly adhered by a supramolecular adhesive onto the PVDF membrane for a highly efficient oil/water separation
CN104722251B (zh) 一种壳聚糖基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4801208B (zh) 海藻酸钠‑片状zif‑8杂化复合膜及制备和应用
Hu et al. Natural cellulose microfiltration membranes for oil/water nanoemulsions separation
CN109289550B (zh) 一种抗污染聚偏氟乙烯杂化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Xu et al. Facile ZIF‐8 functionalized hierarchical micronanofiber membrane for high‐efficiency separation of water‐in‐oil emulsions
EP4052782A1 (en) Polymer-based film,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CN104998552B (zh) 一种油水分离网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US20180094181A1 (en) Composite material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heat conductive material
CN103962074B (zh) 一种中空亚微米球、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085459A (zh) 一种抗污染油水分离超滤膜的制备方法
Belal et al. Novel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of cotton fabrics for removing oil or organic solvents from contaminated water
Liu et al. Superflexible/superhydrophilic PVDF-HFP/CuO-nanosheet nanofibrous membrane for efficient microfiltration
CN108654409B (zh) 一种高分子胶束纳滤膜的制备及其应用
Wang et al. In situ regulation of bacterial cellulose networks by starch from different sources or amylose/amylopectin content during fermentation
CN106731871A (zh) 无机粒子诱导相分离制备超疏水混合基质膜的方法
Sen et al. Novel polysulfone–spray-dried silica composite membrane for water purification: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N112023725B (zh) 一种聚乳酸微孔膜的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halloysite Nanotubes/Fe 3 O 4 composites nanoparticles in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membranes for dye solution removal
CN108704488A (zh) 一种用于海水淡化石墨烯纤维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07904B (zh) 一种复合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US11820679B1 (en) Energy self-sufficient high-efficiency photo-thermal evaporative nano-particle porous membran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11925905B2 (en) Forward osmosis membrane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same
CN109316778B (zh) 一种浸渍涂覆聚合物纳米颗粒制备超疏水铜网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