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71306A - 一种拉链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71306A
CN108771306A CN201810738928.8A CN201810738928A CN108771306A CN 108771306 A CN108771306 A CN 108771306A CN 201810738928 A CN201810738928 A CN 201810738928A CN 108771306 A CN108771306 A CN 108771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ard
sub
shaft
plate
upper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389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71306B (zh
Inventor
涂西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wu Jineng zipper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ul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ul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ul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3892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713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71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13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71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13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链,包括布带、链齿以及拉链头,所述链齿位于所述布带的一侧并用于将所述布带拉拢或分离,所述拉链头包括上锁板、弓形勾、拉片、分链块和下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板与所述下锁板相对设置,所述弓形勾固定于所述上锁板远离与所述下锁板的第一表面,所述拉片的一端与所述弓形勾转动连接,且所述分链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锁板和所述下锁板固定连接,所述上锁板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分链块固定连接,所述弓形勾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上,所述第二盖板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盖板转动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拉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链。
背景技术
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可以由两条带上各有一排金属齿或塑料齿组成的扣件,用于连接开口的边缘(如衣服或袋口),有一滑动件可将两排齿拉入联锁位置使开口封闭,也可以连结于某物(作为被吊起或放落的物体)上以拉紧、稳定或引导该物的链。现有技术中人们在使用拉链时经常会遇到拉链卡死的情况,卡死的拉链对衣服的使用影响较大,从而给人们带来了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拉链,可以防止拉链被衣服上的布料卡死。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拉链,所述拉链包括布带、链齿以及拉链头,所述链齿位于所述布带的一侧并用于将所述布带拉拢或分离,所述拉链头包括上锁板、弓形勾、拉片、分链块和下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板与所述下锁板相对设置,所述弓形勾固定于所述上锁板远离与所述下锁板的第一表面,所述拉片的一端与所述弓形勾转动连接,且所述分链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锁板和所述下锁板固定连接,所述上锁板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分链块固定连接,所述弓形勾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上,所述第二盖板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盖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锁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锁板外表面的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盖板的定位件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盖板的紧固件,当所述第二盖板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紧固件用于嵌入所述定位件使得所述第二盖板保持闭合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一子转轴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盖板的第二子转轴,所述第一子转轴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子转轴一端的插销,所述第二子转轴与所述第一子转轴对应的一端具有与所述插销相匹配的插孔,所述第一子转轴与所述第二子转轴通过所述插销与所述插孔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第二盖板被外力翻起时,在所述外力消失后将所述第二盖板恢复为闭合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盖板包括转动部,所述第二盖板通过所述转动部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盖板还包括与所述转动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两侧的第一子盖板和第二子盖板,所述第一子盖板和所述第二子盖板分别通过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锁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锁板外表面的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子盖板的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子盖板的第二紧固件,当所述第一子盖板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紧固件用于嵌入所述第一定位件使得所述第一子盖板保持闭合状态;当所述第二子盖板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二紧固件用于嵌入所述第二定位件使得所述第二子盖板保持闭合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子盖板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子盖板与所述第三转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弓形勾的宽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的拉链包括设置有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上锁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分链块固定连接,所述弓形勾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上,所述第二盖板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盖板转动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衣服上的布料卡入拉链头和链齿中时,通过翻起所述上锁板上的第二盖板将卡入拉链头中的布料取出。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链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链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卡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拉链头(200);11-上锁板;12-弓形勾;13-拉片;131-安装孔;14-分链块;15-下锁板;16-第一盖板;17-第二盖板;171-第一子盖板;172-第二子盖板;18-转轴;19-卡扣组件;191-定位件;192-紧固件;193-第一定位件;194-第一紧固件;195-第二紧固件;a-插入面;b-反扣面;c-扣合面;20-对接组件;201-第一转轴;202-第二转轴;203-第一对接件;204-第二对接件;21-弹性件;211-固定部;212-第一接触端;213-第二接触端;22-固定板;23-第一子转轴;24-第二子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应理解,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器件被称为“安装于”另一个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器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器件。当一个器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器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平行”、“平齐”、
“一侧”、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拉链包括布带(图未示)、链齿(图未示)以及拉链头100,所述链齿位于所述布带的一侧并用于将所述布带拉拢或分离,所述拉链头100包括上锁板11、弓形勾12、拉片13、分链块14和下锁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板11与所述下锁板15相对设置,所述弓形勾12固定于所述上锁板11远离与所述下锁板15的第一表面,所述拉片13的一端与所述弓形勾12转动连接,且所述分链块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锁板11和所述下锁板15固定连接,所述上锁板11包括第一盖板16和第二盖板17,所述第一盖板16与所述分链块14固定连接,所述弓形勾12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16上,所述第二盖板17通过第一转轴18与所述第一盖板16转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锁板11与所述下锁板15相对设置,且所述上锁板11的形状与所述下锁板15的形状大致相同,具体地,所述上锁板11与所述下锁板15相对的一侧为所述上锁板11的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包括所述第一盖板16和所述第二盖板17,所述上锁板11还包括与所述上盖板垂直的第一侧板(图未示)和第二侧板(图未示),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分别与所述上盖板的两侧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相应的,所述下锁板15与所述上锁板11相对的一侧为所述下锁板15的下盖板,所述下盖板包括与所述下锁板15垂直的第三侧板(图未示)和第四侧板(图未示),所述第三侧板的一侧以及所述第四侧板的一侧分别与所述下盖板的两侧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相对设置。另外,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之间具有第二间隙,以便于所述拉链头100两侧的布带在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间隙以及所述第二间隙的同时将相应布带上的链齿带入所述拉链头10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链头100及所述拉链头100内的各部件可以为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为塑料材质制成,还可以为树脂材料制成,但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材质的拉链头100。优选地,所述拉链头100采用塑料材质制成,优点是操作简单且组装简便,能重复拆装利用,成本低。在后面的实施例中,为简略说明,均以所述拉链头100为采用塑料材质制成为例进行描述,但并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片13的一端与所述弓形勾12转动连接,具体地,所述拉片13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131,所述安装孔131可转动地套在所述弓形勾12上,所述弓形勾12的两端固定在所述上锁板11上,所述拉片13通过所述安装孔131可在所述弓形勾12上做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所述拉链头100往复运动,控制所述链齿的拉拢或分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链块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锁板11和所述下锁板15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分链块14的形状可以为三角柱形状,也可以为圆柱形状,还可以为横截面是梯形的梯柱形状,甚至可以为不规则柱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形状的所述分链块14,使得所述分链块14用于更顺畅地对所述链齿拉拢以及分离。在后面的实施例中,为简略说明,均以所述分链块14为三角柱形状为例进行描述,但并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连接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固定连接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焊接,还可以是螺栓连接,还可以是铆接,但不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发明的固定连接的具体连接方式。
当衣服上的布料顺着所述第一间隙或所述第二间隙卡入所述拉链头100或所述链齿中时,使用者可以用手提起所述第二盖板17的边缘,在所述第一转轴18的作用下,所述第二盖板17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一盖板16翻起,此时,所述第一间隙以及所述第二间隙变得非常大,从而可以轻易地将卡死所述拉链头100的布料给取出所述拉链头100之外,另外,由于所述第一盖板16固定连接于所述分链块14,从而在所述第二盖板17翻起时,所述第一盖板16仍作用于所述链齿,使得所述链齿的位置相对固定,不受所述第二盖板17相对于所述第一盖板16翻起的影响。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上锁板1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锁板11外表面的卡扣组件19,所述卡扣组件19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盖板16的定位件191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盖板17的紧固件192,当所述第二盖板17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紧固件192用于嵌入所述定位件191使得所述第二盖板17保持闭合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扣组件19包括定位件191和紧固件192,所述定位件191和所述紧固件192都是构建卡扣所必须的。所述定位件191非柔性,所述定位件191用于提供与所述紧固件192卡扣连接并对所述紧固件192进行精确定位。所述紧固件192用于与定位件191卡扣连接,并在卡扣连接后施加一定的分离力后,所述紧固件192会脱开所述定位件191,使得所述紧固件192与所述定位件191相分离。另外,所述定位件191与所述紧固件19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盖板16和所述第二盖板17相对的两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定位件191和所述紧固件192的形状和大小相对应。其中,卡扣连接的方式有多种,可以为弹力卡扣连接,还可以为可拆卸式卡扣连接,也可以为拨动弹力卡扣连接,但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需要的卡扣的具体结构。可选地,所述卡扣可以为可拆卸式卡扣,所述卡扣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式卡扣连接。所述定位件191具体可以为卡接口,且所述定位件191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16与所述第二盖板17相对的一侧的上表面。所述紧固件192具体可以为盖扣,所述盖扣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17与所述第一盖板16相对的一侧的外表面,所述盖扣通过嵌入所述卡接口使得所述盖扣与所述卡接口卡扣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翻起的所述第二盖板17与所述第一盖板16接合,此时所述第二盖板17与所述第一盖板16在同一平面上。
可选地,所述定位件192也可以为盖扣,相应地,所述紧固件191也可以为卡接口,为方便描述,在后面的实施例中均以所述定位件192为卡接口,所述紧固件191为盖扣为例进行描述,但并不限于此。
可以理解的是,闭合状态为所述第二盖板17与所述第一盖板16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当所述第二盖板17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二盖板17与所述第一盖板16接合。由于所述第二盖板17通过所述第一转轴18可以转动连接,因此所述第二盖板17相对于所述第一盖板16翻起后,所述第二盖板17再落下回原位时,也可指为闭合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扣具体为包括插入面a和反扣面b的卡爪结构,所述插入面a具有相对于地面有一定角度的插入角,所述反扣面b具有相对于地面有一定角度的反扣角,所述插入面a与所述反扣面b位于所述卡爪结构中相邻且相对设置的两个面上,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插入面a与所述反扣面b以及地面可以形成一三角形关系,所述地面相当于所述三角形的底边,所述插入面a与所述反扣面b形相当于所述三角形的两腰,使得所述卡爪结构嵌入所述卡接口中。优选地,所述插入角和所述反扣角可以取45°(°,即角度)或者60°,尤其所述反扣角还可以取90°,使得所述卡爪结构更容易嵌入到所述卡接口中。所述卡接口具有容纳所述卡爪结构的凹槽以及用于扣合所述插入面a以及所述反扣面b的扣合面c,所述扣合面c相对于地面具有一定角度的扣合角。优选地,所述扣合角小于所述插入角和所述反扣角,例如所述扣合角可以取30°,使得所述卡爪结构在与所述卡接口扣合时发生的变形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扣合面c所需的扣合量,且扣合后使得所述卡爪结构不易取出,需要一个外力才能将所述卡爪结构从所述卡接口中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16与所述第一转轴1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板17与所述第一转轴18转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16与所述第二盖板17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18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盖板16与所述第二盖板17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18的侧壁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盖板16和所述第二盖板17相对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转轴18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板17和所述第一盖板16相对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转轴18的侧壁转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盖板17通过所述第一转轴18与所述第一盖板16转动连接且相对于所述第一盖板16翻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盖板17和所述第一盖板16相对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转轴18的侧壁转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所述第二盖板17与所述第一盖板16相对的一侧可以活动地套在所述第一转轴18的侧壁上,还可以固定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18的外侧壁上,此时所述第一转轴18包括外侧壁和内侧壁,所述内侧壁与所述第一盖板16与所述第二盖板17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外侧壁相对所述内侧壁可以转动,也可以不限于上述几种转动连接的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18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盖板16的第一子转轴201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盖板17的第二子转轴202,所述第一子转轴20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子转轴201一端的插销,所述第二子转轴202与所述第一子转轴201对应的一端具有与所述插销相匹配的插孔,所述第一子转轴201与所述第二子转轴202通过所述插销与所述插孔转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盖板16与所述第二盖板17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子转轴201与所述第二子转轴202,其中,所述第一子转轴201固定于所述第一盖板16的一侧,所述第二子转轴202固定于所述第二盖板17的一侧。当所述第一子转轴201与所述第二子转轴202同轴对接时,所述第一盖板16与所述第二盖板17转动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转轴18还包括对接组件20,所述对接组件20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子转轴201的第一对接件203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子转轴202的第二对接件204,其中,所述对接的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可以为弹性卡扣连接,还可以为插入连接,也可以为不限于上述几种对接的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对接方式作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对接方式。在后面的实施例中,为简略说明,均以所述对接方式为插入连接为例进行描述,但并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接件203可以为一插销,所述第二对接件204可以为一插孔,或者所述第一对接件203也可以为一插孔,所述第二对接件204也可以为一插销,在后面的实施例中,均以所述第一对接件203为一插销,所述第二对接件204为一插孔为例进行描述,但并不限于此。具体地,所述第一对接件203和所述第二对接件204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子转轴201和所述第二子转轴202相对的两端,即所述插销和所述插孔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子转轴201和所述第二子转轴202相对的两端。当所述插销插入所述插孔并固定连接时,所述第一子转轴20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子转轴202的一端相固定,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盖板16相对于所述第二盖板17可以转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插销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插孔相匹配,使得所述插销恰好插入到所述插孔中进行固定。另外,所述插销和所述插孔相对设置,且所述插销与所述插孔均分布位于所述第一子转轴201的中心位置和所述第二子转轴202的中心位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子转轴201和所述第二子转轴202同轴对接。
进一步地,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转轴18上设置有弹性件21,所述弹性件21用于在所述第二盖板17被外力翻起时,在所述外力消失后将所述第二盖板17恢复为闭合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21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18外表面的固定部211、与所述第一盖板16接触的第一接触端212以及与所述第二盖板17接触的第二接触端213。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21由弹性材料制成,满足于上述条件的弹性件21都可以作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弹性件21,具体地,所述弹性件21可以是扭力弹簧,也可以是压缩弹簧,还可以是拉伸弹簧,还可以是簧片,还可以不限于此。在后面的实施例中,为简略说明,均以所述弹性件21为扭力弹簧为本发明中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方便描述,后续说明中将扭力弹簧简称扭簧。所述扭簧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18外表面的固定部211、与所述第一盖板16接触的第一接触端212以及与所述第二盖板17接触的第二接触端213,所述固定部211具体可以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弹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圆柱弹簧受到来自所述第一接触端212以及所述第二接触端213的径向的扭转力作用,并对所述扭转力相应地产生阻力作用。所述第一转轴18位于所述圆柱弹簧的内部,并且所述圆柱弹簧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第一转轴18相匹配,使得所述圆柱弹簧与所述第一转轴18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所述第一接触端212和所述第二接触端213都为所述圆柱弹簧的末端,且所述第一接触端212与所述第二接触端213分别与所述第一盖板16和所述第二盖板17相对的两侧接触,所述第一接触端212与所述第二接触端213对称设置。由于所述圆柱弹簧的弹力作用,所述第一接触端212与所述第二接触端213分别与所述第一盖板16和所述第二盖板17有较强的弹力作用,使得在自由状态时所述第二盖板17自动与所述第一盖板16接合,在所述第二盖板17相对于所述第一盖板16翻起后没有外力作用时自动再次落下与所述第一盖板16接合,从而使得所述卡死的拉链头100继续可以对所述链齿进行合拢或分离,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盖板17与所述第一盖板16接合时,所述第二盖板17处于闭合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触端212和所述第二接触端213都为扭臂,所述扭臂可以为单扭,也可以为双扭,还可以为钩状扭臂,还可以为直扭转臂,甚至可以为各种扭杆的变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述第一接触端212和所述第二接触端213的形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接触端212和所述第二接触端213的形状和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图2为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拉链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拉链头200,其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图1所示的拉链头100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盖板17包括转动部(图未示),所述第二盖板17通过所述转动部与所述第一转轴18转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与所述第二盖板17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转动部可以与所述第二盖板17一体成型,也可以铆接,但并不限于此。在此,上述第二盖板17通过所述转动部与所述第一转轴18转动连接的方式在上述实施例中已有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转动部与所述第二盖板17的中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盖板17除中部外的其他部分均悬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盖板17还包括与所述转动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板22,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板22两侧的第一子盖板171和第二子盖板172,所述第一子盖板171和所述第二子盖板172分别通过第二转轴23和第四转轴24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22贯穿所述第二盖板17并平行于所述弓形勾12,另外,所述固定板22与所述第一转轴18垂直且固定连接,使得在所述第二盖板17相对于所述第一盖板16翻起时,所述固定板22与所述第二盖板17仍相对固定。由于所述固定板22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盖板17的中部,且所述固定板22与所述弓形勾12平行,所述固定板22与所述弓形勾12处于同一直线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固定板22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盖板17的中部,且所述固定板22与所述弓形勾12处于同一直线上,因此所述第一子盖板171与所述第二子盖板172关于所述固定板2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子盖板171与所述第二子盖板172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具体地,所述第一子转轴201的侧壁分别连接所述固定板22与所述第一子盖板171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子转轴202的侧壁分别连接所述固定板22与所述第二子盖板172相对的两侧,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子盖板171和所述第二自盖板分别与所述固定板22转动连接且相对于所述固定板22翻起。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上锁板1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锁板11外表面的卡扣组件19,所述卡扣组件19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盖板16的第一定位件193和第二定位件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子盖板16的第一紧固件194和所述第二子盖板172的第二紧固件195,当所述第一子盖板171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紧固件194用于嵌入所述第一定位件193使得所述第一子盖板171保持闭合状态;当所述第二子盖板172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二紧固件195用于嵌入所述第二定位件194使得所述第二子盖板172保持闭合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第一定位件193与所述第二定位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盖板16外表面的两侧且对称设置,因此,在图2中未显示出所述第二定位件。另外,由于所述定位件191、所述第一定位件193以及所述第二定位195件的结构和作用均相同,且所述紧固件192、所述第一紧固件194以及所述第二紧固件195的结构和作用均相同,因此,图5中提供的所述定位件191的具体结构也可适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193以及所述第二定位件的具体结构,图5中提供的所述紧固件192的具体结构也可适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194以及所述第二紧固件195的具体结构,为简要说明,在附图中不再另外画图提供所述第一定位件193、所述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紧固件194和所述第二紧固件195的具体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件193和所述第一紧固件194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子盖板171和所述第一盖板16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子盖板172和所述第一盖板16相对的两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定位件193与所述第二定位件均与前面提及的所述定位件191的结构与作用均相同,所述第一紧固件194与所述第二紧固件195均与前面提及的所述紧固件192的结构与作用均相同,由于在前面的实施例中已详细说明所述定位件191与所述紧固件192形成卡扣的作用,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件193和所述第一紧固件194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所述第二定位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195的形状和大小相对应。所述第一定位件193与所述第一紧固件194用于进行卡扣连接,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二紧固件195用于进行卡扣连接,其中,卡扣连接的方式有多种,可以为弹力卡扣连接,还可以为可拆卸式卡扣连接,也可以为拨动弹力卡扣连接,但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需要的卡扣的具体结构。可选地,所述卡扣可以为可拆卸式卡扣,所述卡扣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式卡扣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件193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具体可以为卡接口,所述第一定位件193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分别为第一卡接口和第二卡接口,且所述第一定位件193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16与所述第一子盖板171相对的一侧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定位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16与所述第二子盖板172相对的一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紧固件194和所述第二紧固件195具体可以为盖扣的结构,所述第一紧固件194和所述第二紧固件195分别为第一盖扣和第二盖扣,所述第一盖扣设置在所述第一子盖板171与所述第一盖板16相对的一侧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盖扣设置在所述第二子盖板172与所述第一盖板16相对的一侧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盖扣或所述第二盖扣通过嵌入所述第一卡接口或所述第二卡接口使得所述第一盖扣与所述第一卡接口卡扣连接,或者使得所述第二盖扣与所述第二卡接口卡扣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翻起的所述第一子盖板171与所述第一盖板16接合,或使得所述翻起的所述第二子盖板172与所述第一盖板16接合,此时所述第一子盖板171与所述第一盖板16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子盖板172与所述第一盖板16在同一平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扣或所述第二盖扣具体为包括插入面a和反扣面b的卡爪结构,所述插入面a具有相对于地面有一定角度的插入角,所述反扣面b具有相对于地面有一定角度的反扣角,所述插入面a与所述反扣面b位于所述卡爪结构中相邻且相对设置的两个面上,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插入面a与所述反扣面b以及地面可以形成一三角形关系,所述地面相当于所述三角形的底边,所述插入面a与所述反扣面b形相当于所述三角形的两腰,使得所述卡爪结构嵌入所述第一卡接口或所述第二卡接口中。优选地,所述插入角和所述反扣角可以取45°(°,即角度)或者60°,尤其所述反扣角还可以取90°,使得所述卡爪结构更容易嵌入到所述第一卡接口或所述第二卡接口中。所述第一卡接口或所述第二卡接口具有容纳所述卡爪结构的凹槽以及用于扣合所述插入面a以及所述反扣面b的扣合面c,所述扣合面c相对于地面具有一定角度的扣合角。优选地,所述扣合角小于所述插入角和所述反扣角,例如所述扣合角可以取30°,使得所述卡爪结构在与所述第一卡接口或所述第二卡接口扣合时发生的变形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扣合面c所需的扣合量,且扣合后使得所述卡爪结构不易取出,需要一个外力才能将所述卡爪结构从所述第一卡接口或所述第二卡接口中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22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23和所述第三转轴2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子盖板171与所述第二转轴2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子盖板172与所述第三转轴24转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22与所述第一子盖板171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23连接,具体地,所述固定板22与所述第第一子盖板171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23的侧壁连接。对应地,所述固定板22与所述第二子盖板172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三转轴24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子盖板171与所述固定板22相对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转轴23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子盖板172与所述固定板22相对的一侧与所述第三转轴24的侧壁转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子盖板171通过所述第二转轴23与所述固定板22转动连接且相对于所述固定板22翻起,所述第二子盖板172通过所述第三转轴24与所述固定板22转动连接且相对于所述固定板22翻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子盖板171和所述第二子盖板172的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23和所述第三转轴24的侧壁转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所述第一子盖板171或所述第二子盖板172一侧可以活动地套在所述第二转轴23或所述第三转轴24的侧壁上,还可以固定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23或所述第三转轴24的外侧壁上,此时所述第二转轴23或所述第三转轴24包括外侧壁和内侧壁,所述内侧壁与所述固定板22与所述第一子盖板171或所述第二子盖板172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外侧壁相对所述内侧壁可以转动,也可以不限于上述几种转动连接的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22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弓形勾12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22与所述弓形勾12在同一直线上,由于所述第二盖板17相对于所述第一盖板16可翻起,且所述第一盖板16与所述分链块14固定,所以所述第二盖板17的面积略小于所述第一盖板16,使得所述链齿能从所述第二盖板17穿过,并通过所述分链块14分开。此时,若所述固定板22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弓形勾12的宽度,则所述第一子盖板171或所述第二子盖板172相对于所述固定板22翻起时,所述第一子盖板171或所述第二子盖板172翻起的一面与所述第一盖板16之间的角度,即翻起的角度更大,获得的与所述下锁板15之间的间隙也更大,从而更容易让使用者接触到卡入所述拉链头200或所述链齿之中的布料并将布料取出。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转轴23和所述第三转轴24中可以具有与前面提及的所述对接组件20以及所述弹性件21,也可以没有所述对接组件20以及所述弹性件21,由于在前述中对所述对接组件20以及所述弹性件21已有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衣服上的布料顺着所述第一间隙或所述第二间隙较多地卡入所述拉链头100或所述链齿中时,使用者可以用手提起所述第二盖板17的边缘,在所述第一转轴18的作用下,所述第二盖板17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一盖板16翻起,此时,所述第一间隙以及所述第二间隙变得非常大,从而可以轻易地将卡死所述拉链头100的布料给取出所述拉链头100之外。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当衣服上的布料顺着所述第一间隙或所述第二间隙较少地卡入所述拉链头200或所述链齿中是,使用者可以用手提起所述第一子盖板171和/或所述第二子盖板172的边缘,在所述第二转轴23和/或所述第三转轴24的作用下,所述第二转轴23和/或所述第三转轴24可以相对于所述固定板22翻起,由于所述第二盖板17没有被整体提起,因此所述固定板22仍与所述第一盖板16处于同一平面上,此时所述第一子盖板171与所述下锁板15之间的所述第一间隙变得非常大,和/或所述第二子盖板172与所述下锁板15之间的所述第二间隙变得非常大,从而可以轻易地将卡死所述拉链头200的布料取出所述拉链头200之外。
另外,由于所述第一盖板16固定连接于所述分链块14,从而在所述第二盖板17翻起时,所述第一盖板16仍作用于所述链齿,使得所述链齿的位置相对固定,不受所述第二盖板17相对于所述第一盖板16翻起的影响,也不受所述第一子盖板171和所述第二子盖板172相对于所述固定板22翻起的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目前大多数人们对于卡入所述拉链头100或所述拉链头200的布料很难取出,为了更快更省力地取出,常常采用将卡入所述拉链头的布料割断或剪断的处理方法,但是由于该处理方法太过于粗暴,使得衣服上的布料被损坏,不仅影响衣服的美观性,还影响该衣服的质量,本发明不仅解决了防止布料卡死的问题,还不会损坏衣服上的布料,更有效地延长衣服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虽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拉链,包括布带、链齿以及拉链头,所述链齿位于所述布带的一侧并用于将所述布带拉拢或分离,所述拉链头包括上锁板、弓形勾、拉片、分链块和下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板与所述下锁板相对设置,所述弓形勾固定于所述上锁板远离与所述下锁板的第一表面,所述拉片的一端与所述弓形勾转动连接,且所述分链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锁板和所述下锁板固定连接,所述上锁板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分链块固定连接,所述弓形勾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上,所述第二盖板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盖板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锁板外表面的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盖板的定位件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盖板的紧固件,当所述第二盖板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紧固件用于嵌入所述定位件使得所述第二盖板保持闭合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一子转轴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盖板的第二子转轴,所述第一子转轴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子转轴一端的插销,所述第二子转轴与所述第一子转轴对应的一端具有与所述插销相匹配的插孔,所述第一子转轴与所述第二子转轴通过所述插销与所述插孔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第二盖板被外力翻起时,在所述外力消失后将所述第二盖板恢复为闭合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包括转动部,所述第二盖板通过所述转动部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还包括与所述转动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两侧的第一子盖板和第二子盖板,所述第一子盖板和所述第二子盖板分别通过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锁板外表面的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子盖板的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子盖板的第二紧固件,当所述第一子盖板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紧固件用于嵌入所述第一定位件使得所述第一子盖板保持闭合状态;当所述第二子盖板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二紧固件用于嵌入所述第二定位件使得所述第二子盖板保持闭合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子盖板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子盖板与所述第三转轴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一种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弓形勾的宽度。
CN201810738928.8A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拉链 Active CN1087713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38928.8A CN108771306B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拉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38928.8A CN108771306B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拉链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71306A true CN108771306A (zh) 2018-11-09
CN108771306B CN108771306B (zh) 2021-04-30

Family

ID=64029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38928.8A Active CN108771306B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拉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7130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6810A (zh) * 2019-06-26 2019-09-13 张继 一种金属y型拉链
CN113412990A (zh) * 2021-07-13 2021-09-21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捷拆卸的拉头及拉链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33792A (en) * 1957-11-12 1960-04-26 Eric W Malmborg Snag-proof slide fastener guard
CN2738604Y (zh) * 2004-10-27 2005-11-09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夹布拉链头
CN201019085Y (zh) * 2007-04-02 2008-02-13 王劭政 一种拉链头
CN202043716U (zh) * 2011-05-16 2011-11-23 谭凤麟 双拉片防卡拉链
CN202842554U (zh) * 2012-10-19 2013-04-03 无锡莱吉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拉链头
CN203505750U (zh) * 2013-09-23 2014-04-02 杭州市上城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 一种防夹拉链头
CN203676315U (zh) * 2013-11-28 2014-07-02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卸的拉头
CN204292355U (zh) * 2014-12-29 2015-04-29 潘悦沣 一种可拆卸的拉链头
CN204323933U (zh) * 2014-10-31 2015-05-13 孙浩然 新型口香糖瓶盖
CN204499678U (zh) * 2015-04-02 2015-07-29 洪美玉 一种防卡死型拉链
CN105249623A (zh) * 2015-11-27 2016-01-20 苏州龙一服装辅料有限公司 一种拉链头
KR20160003854U (ko) * 2015-04-29 2016-11-08 이강산 옷의 끼임이 방지되도록 유입방지구가 구비된 지퍼용 슬라이더
CN205682638U (zh) * 2016-06-13 2016-11-16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可拆卸的夹子型拉链件
CN106333431A (zh) * 2016-08-25 2017-01-18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隐藏式拉片的自锁拉链头
CN207306243U (zh) * 2017-06-16 2018-05-04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拉片的拉头及拉链
CN207561462U (zh) * 2017-11-15 2018-07-03 上海浔兴拉链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锁拉链头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33792A (en) * 1957-11-12 1960-04-26 Eric W Malmborg Snag-proof slide fastener guard
CN2738604Y (zh) * 2004-10-27 2005-11-09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夹布拉链头
CN201019085Y (zh) * 2007-04-02 2008-02-13 王劭政 一种拉链头
CN202043716U (zh) * 2011-05-16 2011-11-23 谭凤麟 双拉片防卡拉链
CN202842554U (zh) * 2012-10-19 2013-04-03 无锡莱吉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拉链头
CN203505750U (zh) * 2013-09-23 2014-04-02 杭州市上城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 一种防夹拉链头
CN203676315U (zh) * 2013-11-28 2014-07-02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卸的拉头
CN204323933U (zh) * 2014-10-31 2015-05-13 孙浩然 新型口香糖瓶盖
CN204292355U (zh) * 2014-12-29 2015-04-29 潘悦沣 一种可拆卸的拉链头
CN204499678U (zh) * 2015-04-02 2015-07-29 洪美玉 一种防卡死型拉链
KR20160003854U (ko) * 2015-04-29 2016-11-08 이강산 옷의 끼임이 방지되도록 유입방지구가 구비된 지퍼용 슬라이더
CN105249623A (zh) * 2015-11-27 2016-01-20 苏州龙一服装辅料有限公司 一种拉链头
CN205682638U (zh) * 2016-06-13 2016-11-16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可拆卸的夹子型拉链件
CN106333431A (zh) * 2016-08-25 2017-01-18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隐藏式拉片的自锁拉链头
CN207306243U (zh) * 2017-06-16 2018-05-04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拉片的拉头及拉链
CN207561462U (zh) * 2017-11-15 2018-07-03 上海浔兴拉链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锁拉链头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明等: "自动装拉链头夹链贴合制袋机", 《科技成果》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6810A (zh) * 2019-06-26 2019-09-13 张继 一种金属y型拉链
CN110226810B (zh) * 2019-06-26 2021-12-31 义乌市云飞拉链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y型拉链
CN113412990A (zh) * 2021-07-13 2021-09-21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捷拆卸的拉头及拉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71306B (zh) 2021-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1306A (zh) 一种拉链
KR930003957Y1 (ko) 슬라이드 파스너 자물쇠 조립체
US9173457B2 (en) Zipper assembly
US20120210542A1 (en) Safety hook with a releasable rotatable hanging loop
US8561251B2 (en) Mop-head plate comprising mop cover
CN110382881A (zh) 用于紧固件的锚定组件
US20020100149A1 (en) Low profile integrated omega zipper closure system
CA2947883C (en) A buckle
CN108552681A (zh) 拉链和应用其的箱包
US20100107298A1 (en) Fastener
CN108741458A (zh) 一种拉链
US557207A (en) Fastening for shoes
EP1396203A1 (en) A slide fastener
US1435347A (en) Belt fastener
JP6593907B1 (ja) 衣服用ベルト
CN207814108U (zh) 一种防松卡箍
CN204742859U (zh) 拉链
US1015143A (en) Garment-fastener.
US4136424A (en) Bridge top stop for slide fasteners
WO2014102941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開具及びファスナーチェーン
CN212521054U (zh) 行李箱及其绑束带固定结构
US2759193A (en) Pocket section of a head and pocket fastener
EP3708022A1 (en) Reclosable fastener strip
US248251A (en) bouviek
US871664A (en) Bag and fasten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14

Address after: 322000 2nd floor, No.5 Chengshan Road, Chian Town, Yiwu Ci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Yiwu Jineng zippe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b02 east side of Shenzhen Department Store building, 123 Shennan Road, Dongmen street,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FULAIGUO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