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9363A - 通话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话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69363A
CN108769363A CN201810331502.0A CN201810331502A CN108769363A CN 108769363 A CN108769363 A CN 108769363A CN 201810331502 A CN201810331502 A CN 201810331502A CN 108769363 A CN108769363 A CN 108769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teral terminal
data
text data
receiving
rece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315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3150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693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69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936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3/00Speech synthesis; Text to speech systems
    • G10L13/08Text analysis or generation of parameters for speech synthesis out of text, e.g. grapheme to phoneme translation, prosody generation or stress or intonation deter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voice messaging, e.g. dicta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text messaging, e.g. 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SMS] or e-m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话方法,其包括:由接收侧终端接收通话服务连接请求;由接收侧终端接受所述通话服务连接请求,以使得接收侧终端与发送侧终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在接收侧终端与发送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已建立时由接收侧终端从发送侧终端接收第一语音数据;由接收侧终端接收根据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由接收侧终端将所述第二语音数据发送到发送侧终端。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通话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将文本转换为语音的方式,完成打电话的功能。

Description

通话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话方法、通话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因为终端支持特定用户功能并且其尺寸较小以便允许用户携带终端,所以终端在很多工业和生活领域得到重视。此外,在这些年,整体支持各种用户功能的终端已被引入。这样的终端在支持用户功能的同时通过显示单元提供与所述用户功能相应的屏幕。
用户通常使用终端来实现拨打或接听电话的功能,然而现有的拨打或接听电话都没有使用文本转语音技术(例如TTS,Text To Speech技术),因此在不方便说话的场景下,还是完不成拨打或接听电话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通话方法,所述通话方法包括:
由接收侧终端接收通话服务连接请求;
由接收侧终端接受所述通话服务连接请求,以使得接收侧终端与发送侧终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在接收侧终端与发送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已建立时由接收侧终端从发送侧终端接收第一语音数据;
由接收侧终端接收根据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
由接收侧终端将所述第二语音数据发送到发送侧终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例,在所述通话方法中,所述由接收侧终端接收根据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包括:由接收侧终端将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转换为第一文本数据;由接收侧终端接收根据所述第一文本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例,在所述通话方法中,所述通话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作用于接收侧终端的预设操作;
若接收到作用于接收侧终端的预设操作,则由接收侧终端将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转换为第一文本数据;以及由接收侧终端接收根据所述第一文本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
若未接收到作用于接收侧终端的预设操作,则由接收侧终端接收根据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例,在所述通话方法中,所述由接收侧终端将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转换为第一文本数据是通过语音转文本技术(STT)或自动语音识别(ASR)技术实现。
本发明实施方式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通话方法,所述通话方法包括:
由接收侧终端接收通话服务连接请求;
由接收侧终端接受所述通话服务连接请求,以使得接收侧终端与发送侧终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在接收侧终端与发送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已建立时由接收侧终端从发送侧终端接收第一语音数据;
由接收侧终端将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转换为第一文本数据;
由接收侧终端接收根据所述第一文本数据输入的第二语音数据;
由接收侧终端将所述第二语音数据发送到发送侧终端。
本发明实施方式再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通话装置,所述通话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通话服务连接请求;
接受单元,用于响应用户操作接受所述通话服务连接请求,以使得接收侧终端与发送侧终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接收侧终端与发送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已建立时从发送侧终端接收第一语音数据;
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语音数据发送到发送侧终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例,在所述通话装置中,所述转换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转换为第一文本数据;以及接收根据所述第一文本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例,所述通话装置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作用于接收侧终端的预设操作;
所述转换单元,具体用于若接收到作用于接收侧终端的预设操作,则将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转换为第一文本数据;以及接收根据所述第一文本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
所述转换单元,还具体用于若未接收到作用于接收侧终端的预设操作,则接收根据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又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装置,所述计算机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通话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再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通话方法的步骤。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上述通话方法、通话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将文本转换为语音(例如采用TTS技术将文本转换为语音)的方式,完成打电话的功能,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通话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屏下指纹识别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话方法、通话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通话方法100的流程图,所述通话方法100包括步骤S102、步骤S104、步骤S106、步骤S108和步骤S110。
步骤S102:由接收侧终端接收通话服务连接请求。
步骤S104:由接收侧终端接受所述通话服务连接请求,以使得接收侧终端与发送侧终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S106:在接收侧终端与发送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已建立时由接收侧终端从发送侧终端接收第一语音数据。
步骤S108:由接收侧终端接收根据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在一种非限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将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是通过文本转语音(TTS,Text To Speech)技术实现。
步骤S110:由接收侧终端将所述第二语音数据发送到发送侧终端。
在一种非限定的实施例中,步骤S108所述由接收侧终端接收根据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包括:由接收侧终端将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转换为第一文本数据;由接收侧终端接收根据所述第一文本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
图2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通话方法200的流程图,所述通话方法200包括步骤S202、步骤S204、步骤S206、步骤S208、步骤S210、步骤S212和步骤S214。
步骤S202:由接收侧终端接收通话服务连接请求。
步骤S204:由接收侧终端接受所述通话服务连接请求,以使得接收侧终端与发送侧终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S206:在接收侧终端与发送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已建立时由接收侧终端从发送侧终端接收第一语音数据。
步骤S208:判断是否接收到作用于接收侧终端的预设操作。若判断为是,则执行步骤S110。若判断为否,则执行步骤S112。
步骤S210:由接收侧终端将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转换为第一文本数据;以及由接收侧终端接收根据所述第一文本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在一种非限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将第一语音数据转换为第一文本数据是通过语音转文本技术(STT)或自动语音识别(ASR)技术实现。
步骤S212:由接收侧终端接收根据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在一种非限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将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是通过文本转语音(TTS,Text To Speech)技术实现。
步骤S214:由接收侧终端将所述第二语音数据发送到发送侧终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第三种实施方式的通话方法,第三种实施方式的通话方法包括:由接收侧终端接收通话服务连接请求;由接收侧终端接受所述通话服务连接请求以使得接收侧终端与发送侧终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在接收侧终端与发送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已建立时由接收侧终端从发送侧终端接收第一语音数据;由接收侧终端将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转换为第一文本数据;由接收侧终端接收根据所述第一文本数据输入的第二语音数据;由接收侧终端将所述第二语音数据发送到发送侧终端。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通话装置300的结构图。通话装置300包括第一接收单元302、接受单元304、第二接收单元306、转换单元308和发送单元310。
第一接收单元302,用于接收通话服务连接请求。
接受单元304,用于由接收侧终端接受所述通话服务连接请求,以使得接收侧终端与发送侧终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第二接收单元306,用于在接收侧终端与发送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已建立时由接收侧终端从发送侧终端接收第一语音数据。
转换单元308,用于由接收侧终端接收根据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
发送单元310,用于由接收侧终端将所述第二语音数据发送到发送侧终端。
在一种非限定的实施例中,转换单元308具体用于由接收侧终端将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转换为第一文本数据;以及由接收侧终端接收根据所述第一文本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
在一种非限定的实施例中,所述通话装置300还包括:判断单元。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作用于接收侧终端的预设操作。所述转换单元308,具体用于若接收到作用于接收侧终端的预设操作,则由接收侧终端将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转换为第一文本数据;以及由接收侧终端接收根据所述第一文本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所述转换单元308,还具体用于若未接收到作用于接收侧终端的预设操作,则由接收侧终端接收根据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装置,所述计算机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通话方法100或通话方法200的步骤。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通话方法100或通话方法200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通话方法100或200、通话装置300、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描述了搭配语音识别技术和TTS机器合成音技术,可使用户在无语音发声,甚至对方说话也可以关掉声音,采用语音识别文字的方式,完成打电话的功能。详细步骤如下:1、在用户需要拨出电话,却又不方便发声说话的场景;2、用户可将想要说出的话,预设或当场编辑成文字,采用TTS机器合成音代替人的通话声音;3、对方的通话声音,用户可听到,甚至不需要听到对方的说话声,采用主动关掉对方通话声音的方式;此时通过即时语音识别文字技术,用户可看到对方说话的文字和意图;4、重复第2步和第3步;直到通话结束。综上,采用TTS机器合成音,语音识别技术,完成不用发声说话甚至完全没有双方通话声音的情况下,也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实现打电话的功能。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方法包括:
由接收侧终端接收通话服务连接请求;
由接收侧终端接受所述通话服务连接请求,以使得接收侧终端与发送侧终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在接收侧终端与发送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已建立时由接收侧终端从发送侧终端接收第一语音数据;
由接收侧终端接收根据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
由接收侧终端将所述第二语音数据发送到发送侧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接收侧终端接收根据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包括:
由接收侧终端将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转换为第一文本数据;
由接收侧终端接收根据所述第一文本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作用于接收侧终端的预设操作;
若接收到作用于接收侧终端的预设操作,则由接收侧终端将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转换为第一文本数据;以及由接收侧终端接收根据所述第一文本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
若未接收到作用于接收侧终端的预设操作,则由接收侧终端接收根据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接收侧终端将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转换为第一文本数据是通过语音转文本技术(STT)或自动语音识别(ASR)技术实现。
5.一种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方法包括:
由接收侧终端接收通话服务连接请求;
由接收侧终端接受所述通话服务连接请求,以使得接收侧终端与发送侧终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在接收侧终端与发送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已建立时由接收侧终端从发送侧终端接收第一语音数据;
由接收侧终端将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转换为第一文本数据;
由接收侧终端接收根据所述第一文本数据输入的第二语音数据;
由接收侧终端将所述第二语音数据发送到发送侧终端。
6.一种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侧终端,所述通话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通话服务连接请求;
接受单元,用于响应用户操作接受所述通话服务连接请求,以使得接收侧终端与发送侧终端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接收侧终端与发送侧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已建立时从发送侧终端接收第一语音数据;
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语音数据发送到发送侧终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转换为第一文本数据;以及接收根据所述第一文本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装置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作用于接收侧终端的预设操作;
所述转换单元,具体用于若接收到作用于接收侧终端的预设操作,则将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转换为第一文本数据;以及接收根据所述第一文本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
所述转换单元,还具体用于若未接收到作用于接收侧终端的预设操作,则接收根据所述第一语音数据输入的第二文本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文本数据转换为第二语音数据。
9.一种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通话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通话方法的步骤。
CN201810331502.0A 2018-04-13 2018-04-13 通话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ithdrawn CN1087693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31502.0A CN108769363A (zh) 2018-04-13 2018-04-13 通话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31502.0A CN108769363A (zh) 2018-04-13 2018-04-13 通话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9363A true CN108769363A (zh) 2018-11-06

Family

ID=64010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31502.0A Withdrawn CN108769363A (zh) 2018-04-13 2018-04-13 通话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6936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8708A1 (zh) * 2019-11-22 2021-05-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方法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0533A (zh) * 2014-09-19 2015-01-28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的通话方法及系统
CN104869216A (zh) * 2014-02-21 2015-08-26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接打电话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6357610A (zh) * 2016-08-24 2017-01-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9216A (zh) * 2014-02-21 2015-08-26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接打电话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4320533A (zh) * 2014-09-19 2015-01-28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的通话方法及系统
CN106357610A (zh) * 2016-08-24 2017-01-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8708A1 (zh) * 2019-11-22 2021-05-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话方法及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82880B2 (en) Command and control of devices and applications by voice using a communication base system
CN100407291C (zh) 根据用于语音识别的呼叫语境动态地和自适应地选择词汇和声学模型
US8238525B2 (en) Voice recognition server, telephone equipment, voice recognition system, and voice recognition method
US8515025B1 (en) Conference call voice-to-name matching
WO2020207025A1 (zh) 基于语音交互的语音外呼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2821196A (zh) 一种移动终端文字语音对等通话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3000175A (zh) 一种语音识别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US9444934B2 (en) Speech to text train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9215631A (zh) 语音识别方法、程序、语音识别装置和机器人
EP1170932B1 (en) Audible identification of caller and calle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8650419A (zh) 基于智能手机的电话翻译系统
JP6606697B1 (ja) 通話システム、及び通話プログラム
US678876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all return service
CN108769363A (zh) 通话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8244535B2 (en) Audio frequency remapping
US1082706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rocessing caller responses
US20060077967A1 (en) Method to manage media resources providing services to be used by an application requesting a particular set of services
KR20150047150A (ko) 음성을 텍스트로 변환하는 채팅 서비스 장치 및 방법과, 채팅 서비스 시스템
US11783837B2 (en) Transcription generation technique selection
JP2005520194A (ja) テキストメッセージの生成
KR100641166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통화 방법
KR100929531B1 (ko) 음성 인식을 이용한 무선 환경에서의 정보 제공 시스템 및그 방법
EP1524870B1 (en)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in a preferred language from a server via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756279A (zh) 提供要由应用使用的服务的媒体资源的管理方法
US8923838B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ctivating a cellular phone accou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