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9311B -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69311B
CN108769311B CN201810530900.5A CN201810530900A CN108769311B CN 108769311 B CN108769311 B CN 108769311B CN 201810530900 A CN201810530900 A CN 201810530900A CN 108769311 B CN108769311 B CN 1087693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mobile terminal
sound outlet
scree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309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69311A (zh
Inventor
吴晓光
林如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3090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693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69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931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8112 priority patent/WO201922824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693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93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包括一开口;声音外放组件,所述声音外放组件包括基座、受话器和扬声器,所述受话器和所述扬声器均设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受话器对应的第一出声孔,以及与所述扬声器对应的第二出声孔;与声音外放组件连接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声音外放组件在容置槽内转动;第一出声孔或者第二出声孔能够随声音外放组件的转动显露于开口。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受话器与扬声器的兼容性,还可以提升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的结构设计中,在实现外放立体声的时候,其中一个声道采用受话器与扬声器二合一的设计方式,比如受话器当作扬声器或者扬声器当作受话器。然而,由于受话器尺寸小、功率小、声音小,很难满足外放需求;而扬声器低频谐振频率高,通话感差于受话器,因此现有技术中的二合一设计方式的受话器与扬声器存在兼容性能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二合一设计方式的受话器与扬声器存在兼容性能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包括一开口;
声音外放组件,所述声音外放组件包括基座、受话器和扬声器,所述受话器和所述扬声器均设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受话器对应的第一出声孔,以及与所述扬声器对应的第二出声孔;
以及,与所述声音外放组件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声音外放组件在所述容置槽内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出声孔或者所述第二出声孔能够随所述声音外放组件的转动显露于所述开口。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方法,应用于上述移动终端,包括:
接收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受话器的第一输入或者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的第二输入;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声音外放组件的第一出声孔显露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置槽的开口;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输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声音外放组件的第二出声孔显露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置槽的开口。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上设置一个包括相互隔离设置的受话器和扬声器的声音外放组件,该声音外放组件可以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使设置于声音外放组件上的第一出声孔或者第二出声孔可以显露于容置槽的开口,以实现受话器或者扬声器的声音外放功能,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二合一设计方式的受话器与扬声器存在兼容性能差的问题,以及避免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一侧开孔,并提升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声音外放组件的工作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声音外放组件的工作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声音外放组件的工作示意图之三;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声音外放组件的工作示意图之四;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声音外放组件的工作示意图之五;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声音外放组件的工作示意图之六;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上设有容置槽11,所述容置槽11包括一开口;
声音外放组件20,所述声音外放组件20包括基座21、受话器22和扬声器23,所述基座21包括隔离设置的第一容置腔211和第二容置腔212,所述受话器22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211内,所述扬声器23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212内,且所述基座2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置腔211对应设置的第一出声孔213以及与所述第二容置腔212对应设置的第二出声孔214,所述第一出声孔213与所述受话器22的第一出声通道221连通,所述第二出声孔214与所述扬声器23的第二出声通道231连通;
以及,与所述声音外放组件20连接的驱动机构30,所述驱动机构30能够驱动所述声音外放组件20在所述容置槽11内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出声孔213或者所述第二出声孔214能够随所述声音外放组件20的转动显露于所述开口。
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包括显示屏和后盖的单面屏移动终端,容置槽11可以设于显示屏和后盖之间的壳体10上;而对于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的双面屏移动终端,容置槽11可以设于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之间的壳体10上。
其中,声音外放组件20可以用户接听电话或者播放音乐,比如在接听电话时,启用声音外放组件20中的受话器22,而在播放音乐时,则启用声音外放组件20中的扬声器23。声音外放组件20设置于容置槽11内,且部分显露于容置槽11的开口。其中,显露于开口部分的声音外放组件20与壳体10在视觉上形成一个整体,以保证移动终端的整体性和美观度。而且,还可以在用于和外界接触的第一出声孔213和第二出声孔214的位置设置外观装饰罩或者防尘网等结构件,以保证第一出声孔213和第二出声孔214的美观度和清洁度,并延长声音外放组件20的使用寿命。
其中,基座21设有容置腔,且在该容置腔内设有一隔离结构215,比如隔离板,用于将容置腔分隔形成相互隔离设置的第一容置腔211和第二容置腔212,且第一容置腔211与第二容置腔212可实现声学隔离,这样可以避免位于第一容置腔211内的受话器22以及位于第二容置腔212内的扬声器23,在各自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流冲击影响到对方。
其中,受话器22位于第一容置腔211内,并可以与第一容置腔21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从而使受话器22也可以随基座21在容置槽11转动,且受话器22的第一出声通道221与对应第一容置腔211设置的第一出声孔213连通。这样,当驱动机构30驱动声音外放组件20在容置槽内转动,以使第一出声孔213显露于容置槽11的开口时,受话器22可以实现声音外放。第一出声通道221相当于受话器22的前腔,第一容置腔211相当于受话器22的后腔,并通过将第一出声通道221与第一容置腔211隔离设置,并实现第一出声通道221与第一容置腔211的声学隔离,可以有效提升受话器22的音放效果。
其中,扬声器23位于第二容置腔212内,并可以与第二容置腔21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从而使扬声器23也可以随基座21在容置槽11转动,且扬声器23的第二出声通道231与对应第二容置腔212设置的第二出声孔214连通。这样,当驱动机构30驱动声音外放组件20在容置槽内转动,以使第二出声孔214显露于容置槽11的开口时,扬声器23可以实现声音外放。第二出声通道231相当于扬声器23的前腔,第二容置腔212相当于扬声器23的后腔,并通过将第二出声通道231与第二容置腔212隔离设置,并实现第二出声通道231与第二容置腔212的声学隔离,可以有效提升扬声器23的音放效果。
其中,驱动机构30设于壳体10内侧,且与声音外放组件20连接,并可驱动声音外放组件20在容置槽11内转动,以使第一出声孔213或者第二出声孔214能够随声音外放组件20的转动显露于容置槽11的开口,使第一出声孔213或者第二出声孔214与外界接触,以便将声音外放,实现受话器22的功能或者扬声器23的功能。
其中,驱动机构30可以是电机,还可以是借助外力的拨动机构,以使第一出声孔213或者第二出声孔214可以在转动至多个位置并进行切换,以实现声音外放组件20的功能。优选的,驱动机构30可以是步进电机,以使声音外放组件20可以在容置槽11内进行额定角度的转动,以实现第一出声孔213或者第二出声孔214转动角度的精准定位。
其中,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信号引线41和第二信号引线42,第一信号引线41用于给受话器22提供声音电信号,并分别电连接受话器22和移动终端的主板(未图示);第二信号引线42用于给扬声器23提供声音电信号,并分别电连接扬声器23和移动终端的主板(未图示)。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受话器和扬声器二合一设计方式,所导致受话器的通话感差的问题,通过在壳体10上设置一个包括相互隔离设置的受话器22和扬声器23的声音外放组件20,该声音外放组件20可以在驱动机构30的驱动下,使设置于声音外放组件20上的第一出声孔213或者第二出声孔214可以显露于容置槽11的开口,以实现受话器22或者扬声器23的声音外放功能,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二合一设计方式的受话器与扬声器存在兼容性能差的问题。
而且,通过将声音外放组件20设置在壳体10的容置槽11内,无需占用传统的受话器在显示屏一侧所需的布局空间,从而提升移动终端的屏占比,满足了全面屏移动终端的发展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在移动终端待机或者不需要使用声音外放组件20(即受话器22和扬声器23均无需工作时)时,可以通过控制驱动机构30驱动声音外放组件20转动,以使第一出声孔213和第二出声孔214调整至远离容置槽11开口一侧(即移动终端的内部),将第一出声孔213和第二出声孔214隐藏,从而有效防止灰尘和液体进入,避免第一出声孔213或者第二出声孔214被堵塞。而在需要使用声音外放组件20进行通话或者播放音乐时,可以通过控制驱动机构30驱动声音外放组件20转动,以使第一出声孔213或者第二出声孔214显露于容置槽11的开口,使第一出声孔213或者第二出声孔214与外界接触,以便将声音外放,以实现受话器22或者扬声器23的声音外放功能。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对于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的双面屏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确定哪个屏幕朝向用户的耳朵,并将第一出声孔213或者第二出声孔214调整至朝向用户耳朵所在一侧,以实现用户可以自由使用第一屏幕或者第二屏幕操作并接听电话或者听取音乐,而不要考虑第一出声孔213或者第二出声孔214的位置,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
可选的,所述基座21为圆筒状基座,所述第一出声孔213与所述第二出声孔214分别设于所述圆筒状基座的周面上,且所述第一出声通道221正对所述第一出声孔213设置,所述第二出声通道231正对所述第二出声孔214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基座21选用圆筒状基座,这样可以方便基座21在容置槽11内更好的转动。而且,通过将第一出声孔213与第二出声孔214设置在圆筒状基座的周面上,并沿圆筒状基座的中心线方向呈线性排列设置,可以提升声音外放组件20的声音外放效果。
进一步的,通过将第一出声通道221正对第一出声孔213设置,可以缩短受话器22的声音外放路径,提升声音外放效果;同理,通过将第二出声通道231正对第二出声孔214设置,可以缩短扬声器23的声音外放路径,提升声音外放效果。
可选的,所述声音外放组件20与所述容置槽11之间密封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在声音外放组件20与容置槽11之间设置密封结构,以实现声音外放组件20与容置槽11之间的密封,进而防止灰尘或者液体从声音外放组件20与容置槽11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移动终端的内部,以提升移动终端在容置槽11处的密封效果。其中,密封结构可以是硅胶软垫、泡棉等常用的密封结构,由于硅胶软垫和泡棉等材料具有一定的预压能力,可以进一步提升声音外放组件20与容置槽11之间的间隙处的密封效果。
其中,可以将容置槽11设置于壳体10的顶部边框,以满足并方便用户的对声音外放组件20的使用。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0上设置一个包括相互隔离设置的受话器22和扬声器23的声音外放组件20,该声音外放组件20可以在驱动机构30的驱动下,使设置于声音外放组件20上的第一出声孔213或者第二出声孔214可以显露于容置槽11的开口,以实现受话器22或者扬声器23的声音外放功能,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二合一设计方式的受话器与扬声器存在兼容性能差的问题,以及避免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一侧开孔,并提升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并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901、接收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受话器的第一输入或者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的第二输入。
该步骤中,第一输入可以是用于触发启动受话器的点击操作或者按压操作。比如,在电话通信中,第一输入可以为作用于被叫方移动终端的接听按钮上的点击操作或者按压操作,以响应呼叫方的通话请求,实现电话通信。
第二输入可以是用于触发启动扬声器的点击操作或者按压操作。比如,在播放音乐时,第二输入可以是作用于音乐播放界面的播放按钮上的点击操作或者按压操作,实现音乐播放。
其中,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声音外放组件以及驱动机构,声音外放组件设于壳体的容置槽内,并可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在容置槽内转动,声音外放组件包括受话器和扬声器,以及与受话器的第一出声通道连通的第一出声孔,和与扬声器的第二出声通道连通的第二出声孔。
需要说的是,在声音外放组件中的受话器和扬声器均未被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默认设置在远离移动终端的容置槽开口的一侧(即移动终端的内部),即将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隐藏,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的灰尘或者液体通过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进入到移动终端的内部,并避免由于灰尘等杂物堵孔造成受话器或扬声器的声音小、杂音或者无音等问题。
步骤902、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声音外放组件的第一出声孔显露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置槽的开口。
该步骤中,在接收到第一输入的情况,即在需要使用到受话器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第一出声孔显露于移动终端容置槽的开口,即将受话器的第一出声通道通过显露于开口处的第一出声孔与外界连通,以实现受话器的声音外放功能。相对于在显示屏一侧布局受话器,可以省去受话器在显示屏一侧的布局空间,并提升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具体的,可以将声音外放组件的第一出声孔转动至容置槽的开口,并朝向显示屏一侧,以便使受话器的声音能够传送至靠近屏幕一侧的用户的耳朵,优化受话器的声音外放效果。
步骤903、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输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声音外放组件的第二出声孔显露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置槽的开口。
该步骤中,在接收到第二输入的情况,即在需要使用到扬声器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第二出声孔显露于移动终端容置槽的开口,即将扬声器的第二出声通道通过显露于开口处的第二出声孔与外界连通,以实现扬声器的声音外放功能。相对于在显示屏一侧布局具备二合一功能的扬声器受话器,可以省去二合一功能的扬声器受话器在显示屏一侧的布局空间,并提升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具体的,可以将声音外放组件的第二出声孔转动至容置槽的开口,并朝向显示屏一侧,以便使扬声器的声音能够传送至靠近屏幕一侧的用户的耳朵,优化扬声器的声音外放效果。
这样,通过在移动终端的壳体上设置包括受话器和扬声器的声音外放组件,可以根据受话器或者扬声器的工作状态,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声音外放组件在壳体的容置槽内转动,以将声音外放组件的第一出声孔或者第二出声孔显露于容置槽的开口,实现受话器或者扬声器的功能,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受话器和扬声器二合一设计方式,不仅可以改善受话器和扬声器的兼容性,以及避免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一侧开孔,并提升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可选的,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声音外放组件的第一出声孔显露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置槽的开口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关闭所述受话器的第三输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出声孔隐藏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内;或者,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输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声音外放组件的第二出声孔显露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置槽的开口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关闭所述扬声器的第四输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出声孔隐藏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内。
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输入可以是用于触发关闭受话器的点击操作或者按压操作;比如,电话通信中,第三输入可以为作用于被叫方移动终端的挂断按钮上的点击操作或者按压操作,已挂断呼叫方的通话请求,结束电话通信。
第四输入可以是用户触发关闭扬声器的点击操作或者按压操作;比如,音乐播放过程,第三输入可以为作用于音乐播放界面的暂停按钮上的点击操作或者按压操作,暂停音乐播放。
其中,在接收到第三输入的情况下,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第一出声孔隐藏在远离容置槽的开口的一侧(即移动终端的内部),将第一出声孔隐藏,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的灰尘或者液体通过第一出声孔进入到移动终端的内部,并避免由于灰尘等杂物堵孔造成的受话器声音小、杂音或者无音等问题。
其中,在接收到第四输入的情况下,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第而出声孔隐藏在远离容置槽的开口的一侧(即移动终端的内部),将第二出声孔隐藏,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的灰尘或者液体通过第二出声孔进入到移动终端的内部,并避免由于灰尘等杂物堵孔造成的扬声器声音小、杂音或者无音等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声音外放组件中的受话器和扬声器不能同时进行工作,当其中一个工作时,另一个处于休眠状态。本实施方式中,出现由受话器工作切换到由扬声器工作时,可以通过驱动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第一出声孔隐藏,第二出声孔显露容置槽的开口,以实现扬声器的功能;同理,当出现由扬声器工作切换到由受话器工作时,可以通过驱动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第二出声孔隐藏,第一出声孔显露容置槽的开口,以实现受话器的功能。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为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的双面屏移动终端;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声音外放组件的第一出声孔显露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置槽的开口,包括: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入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双面屏移动终端的目标屏幕,所述目标屏幕为朝向目标用户一侧的屏幕;在所述目标屏幕为所述第一屏幕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出声孔显露于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并朝向所述第一屏幕的一侧;在所述目标屏幕为所述第二屏幕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出声孔显露于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并朝向所述第二屏幕的一侧。
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的双面屏移动终端,在接收到第一输入的情况下,可以先确定双面屏移动终端的目标屏幕,比如,可以将朝向用户耳朵的屏幕作为目标屏幕;然后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声音外放组件在容置槽内转动,以使第一出声孔显露于容置槽的开口,并朝向目标屏幕的一侧。其中,若目标屏幕为第一屏幕,则将第一出声孔转动至朝向第一屏幕的一侧;若目标屏幕为第二屏幕,则将第一出声孔转动至朝向第二屏幕的一侧。
在电话通信中,可以通过红外接近传感器(感应方向与对应的屏幕显示朝向一致),即可感知是否有使用对应的屏幕拨打或者接听电话;或者通过屏幕模组中的触控感应功能,感知用户当前操作、人脸靠近或者解除状态,来确定用户是否正在使用该屏幕,并将用户正在使用的屏幕确定为目标屏幕。
其中,在受话器的使用过程,若存在目标屏幕变更的情况,可以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声音外放组件转动,并调整第一出声孔的朝向。比如,若当前目标屏幕为第一屏幕,当用户将目标屏幕变更为第二屏幕时,则将第一出声孔从朝向第一屏幕的一侧调整至朝向第二屏幕的一侧,以便用户更好的接听受话器发出的声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及乐趣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目标屏幕变更的过程中,可以控制驱动机构转动更小的角度,以实现第一出声孔朝向的调整,这样可以节省声音外放组件在转动过程中能量损耗。比如,第一出声孔只需要转动90°就可以实现第一出声孔朝向的调整,这样就不用控制第一出声孔转动270°,以降低声音外放组件在转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为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的双面屏移动终端;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输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声音外放组件的第二出声孔显露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置槽的开口,包括: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输入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双面屏移动终端的目标屏幕,所述目标屏幕为朝向目标用户一侧的屏幕;在所述目标屏幕为所述第一屏幕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出声孔显露于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并朝向所述第一屏幕的一侧;在所述目标屏幕为所述第二屏幕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出声孔显露于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并朝向所述第二屏幕的一侧。
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的双面屏移动终端,在接收到第二输入的情况下,可以先确定双面屏移动终端的目标屏幕,比如,可以将朝向用户耳朵的屏幕作为目标屏幕;然后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声音外放组件在容置槽内转动,以使第二出声孔显露于容置槽的开口,并朝向目标屏幕的一侧。其中,若目标屏幕为第一屏幕,则将第二出声孔转动至朝向第一屏幕的一侧;若目标屏幕为第二屏幕,则将第二出声孔转动至朝向第二屏幕的一侧。
在音乐播放过程中,可以通过红外接近传感器(感应方向与对应的屏幕显示朝向一致),即可感知是否有使用对应的屏幕拨打或者接听电话;或者通过屏幕模组中的触控感应功能,感知用户当前操作、人脸靠近或者解除状态,来确定用户是否正在使用该屏幕,并将用户正在使用的屏幕确定为目标屏幕。
其中,在扬声器的使用过程中,若存在目标屏幕变更的情况,可以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声音外放组件转动,并调整第二出声孔的朝向。比如,若当前目标屏幕为第一屏幕,当用户将目标屏幕变更为第二屏幕时,则将第二出声孔从朝向第一屏幕的一侧调整至朝向第二屏幕的一侧,以便用户更好的接听扬声器发出的声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及乐趣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目标屏幕变更的过程中,可以控制驱动机构转动更小的角度,以实现第二出声孔朝向的调整,这样可以节省声音外放组件在转动过程中能量损耗。比如,第二出声孔只需要转动90°就可以实现第二出声孔朝向的调整,这样就不用控制第二出声孔转动270°,以降低声音外放组件在转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可选的,所述接收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受话器的第一输入或者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的第二输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出声孔或者第二出声孔被遮挡物遮挡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出声孔或者所述第二出声孔显露于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处未存在所述遮挡物的区域。
本实施方式中,在声音外放组件的第一出声孔或者第二出声孔被遮挡物遮挡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声音外放组件继续转动,以使第一出声孔或者第二出声孔显露于容置槽的开口处未存在遮挡物的区域,从而使受话器或者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能够恢复正常。
比如,在将第一出声孔或者第二出声孔转动至显露于容置槽开口的位置后,若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检测到在第一出声孔或者第二出声孔的附近有遮挡物,或者移动终端的音量检测器检测到第一出声孔或者第二出声孔处音量小于正常音量,则确定处于当前位置的第一出声孔或者第二出声孔被遮挡物遮挡或堵塞;在确定第一出声孔或者第二出声孔被遮挡物遮挡或者堵塞的情况下,可以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声音外放组件继续转动,直至受话器或者扬声器的声音外放效果恢复正常。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声音外放组件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子书阅读器、膝上型便携计算机、车载电脑、台式计算机、机顶盒、智能电视机、可穿戴设备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控制方法,通过接收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受话器的第一输入或者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的第二输入;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声音外放组件的第一出声孔显露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置槽的开口;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输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声音外放组件的第二出声孔显露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置槽的开口。这样,通过在移动终端的壳体上设置包括受话器和扬声器的声音外放组件,可以根据受话器或者扬声器的工作状态,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声音外放组件在壳体的容置槽内转动,以将声音外放组件的第一出声孔或者第二出声孔显露于容置槽的开口,实现受话器或者扬声器的功能,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受话器和扬声器二合一设计方式,不仅可以改善受话器和扬声器的兼容性,以及避免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一侧开孔,并提升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包括一开口;
声音外放组件,所述声音外放组件包括基座、受话器和扬声器,所述受话器和所述扬声器均设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受话器对应的第一出声孔,以及与所述扬声器对应的第二出声孔;
以及,与所述声音外放组件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声音外放组件在所述容置槽内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出声孔或者所述第二出声孔能够随所述声音外放组件的转动显露于所述开口,且所述第一出声孔和所述第二出声孔可同时隐藏在所述壳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隔离设置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受话器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扬声器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所述第一出声孔对应所述第一容置腔设置,第二出声孔对应所述第二容置腔设置;
所述受话器设有第一出声通道,所述第一出声通道与所述第一容置腔隔离设置,且所述第一出声通道与所述第一出声孔连通;
所述扬声器设有第二出声通道,所述第二出声通道与所述第二容置腔隔离设置,且所述第二出声通道与所述第二出声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为圆筒状基座,所述第一出声孔与所述第二出声孔分别设于所述圆筒状基座的周面上,且所述第一出声通道正对所述第一出声孔设置,所述第二出声通道正对所述第二出声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外放组件与所述容置槽之间密封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边框。
6.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包括:
接收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受话器的第一输入或者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的第二输入;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声音外放组件的第一出声孔显露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置槽的开口;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输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声音外放组件的第二出声孔显露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置槽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声音外放组件的第一出声孔显露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置槽的开口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关闭所述受话器的第三输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出声孔隐藏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内;
或者,
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输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声音外放组件的第二出声孔显露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置槽的开口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关闭所述扬声器的第四输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出声孔隐藏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的双面屏移动终端;
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声音外放组件的第一出声孔显露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置槽的开口,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入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双面屏移动终端的目标屏幕,所述目标屏幕为朝向目标用户一侧的屏幕;
在所述目标屏幕为所述第一屏幕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出声孔显露于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并朝向所述第一屏幕的一侧;
在所述目标屏幕为所述第二屏幕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出声孔显露于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并朝向所述第二屏幕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的双面屏移动终端;
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输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声音外放组件的第二出声孔显露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置槽的开口,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输入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双面屏移动终端的目标屏幕,所述目标屏幕为朝向目标用户一侧的屏幕;
在所述目标屏幕为所述第一屏幕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出声孔显露于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并朝向所述第一屏幕的一侧;
在所述目标屏幕为所述第二屏幕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出声孔显露于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并朝向所述第二屏幕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话器和所述扬声器均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出声孔与所述第二出声孔均隐藏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受话器的第一输入或者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的第二输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出声孔或者第二出声孔被遮挡物遮挡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声音外放组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出声孔或者所述第二出声孔显露于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处未存在所述遮挡物的区域。
CN201810530900.5A 2018-05-29 2018-05-29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87693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30900.5A CN108769311B (zh) 2018-05-29 2018-05-29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PCT/CN2019/088112 WO2019228245A1 (zh) 2018-05-29 2019-05-23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30900.5A CN108769311B (zh) 2018-05-29 2018-05-29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9311A CN108769311A (zh) 2018-11-06
CN108769311B true CN108769311B (zh) 2020-10-27

Family

ID=64003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30900.5A Active CN108769311B (zh) 2018-05-29 2018-05-29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69311B (zh)
WO (1) WO20192282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9311B (zh) * 2018-05-29 2020-10-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361792B (zh) * 2018-11-16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309741B (zh) * 2018-11-30 2021-03-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209964100U (zh) * 2019-03-29 2020-0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安装驱动模组
CN110166587B (zh) * 2019-04-24 2021-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2153185B (zh) * 2019-06-28 2022-03-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1000103A1 (zh) * 2019-06-29 2021-01-07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
WO2021000102A1 (zh) * 2019-06-29 2021-01-07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WO2021000107A1 (zh) * 2019-06-29 2021-01-07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
CN112533117B (zh) * 2019-09-19 2023-04-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出声控制方法
CN113572878A (zh) * 2020-04-29 2021-10-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14823B (zh) * 2020-05-19 2022-02-25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发声与外放发声兼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85238A (zh) * 2020-07-29 2020-11-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788891B (zh) * 2020-12-30 2022-07-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542970A (zh) * 2021-07-06 2021-10-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声处理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5567628B (zh) * 2022-11-01 2023-07-21 深圳市销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4627A (zh) * 2013-07-30 2013-10-16 深圳市秦通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可活动听筒的耳机
CN207304642U (zh) * 2017-10-19 2018-05-01 李雪峰 基于隐藏式传感器的一体化智能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9803624L (sv) * 1998-10-22 2000-04-2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Hållare för mobiltelefon
US20040204049A1 (en) * 2002-08-16 2004-10-14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Cover for a hand-held device
US20050020327A1 (en) * 2003-07-23 2005-01-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peaker-up type portable terminal
CN201328172Y (zh) * 2008-12-09 2009-10-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播放装置和终端
US9451356B2 (en) * 2008-12-18 2016-09-20 Nokia Technologies Oy Multi-directivity sound device
CN101945146B (zh) * 2010-09-19 2014-12-0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音频信号输出方法
CN202261181U (zh) * 2011-06-17 2012-05-30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二合一扬声器的终端
CN103501370A (zh) * 2013-10-15 2014-01-0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可将手机听筒摘下使用的手机
CN103826184A (zh) * 2014-02-28 2014-05-2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旋转喇叭的移动终端
CN104735249B (zh) * 2015-03-16 2018-07-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5725911U (zh) * 2016-05-06 2016-11-23 重庆市航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摄像头
CN108769311B (zh) * 2018-05-29 2020-10-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4627A (zh) * 2013-07-30 2013-10-16 深圳市秦通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可活动听筒的耳机
CN207304642U (zh) * 2017-10-19 2018-05-01 李雪峰 基于隐藏式传感器的一体化智能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9311A (zh) 2018-11-06
WO2019228245A1 (zh) 2019-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69311B (zh)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AU2019203333B2 (en) Valve for acoustic port
CN106953990B (zh) 移动终端的来电接听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9228164A1 (zh)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US8112130B2 (en) Receiver acoustic system
AU2010340308B2 (en) Low-profile speaker arrangements for compact electronic devices
EP1865690B1 (en) Portable terminal
EP1968285A2 (en) Mobile terminal
CN113301191B (zh) 屏幕组件、音频播放方法和电子设备
EP1897351B1 (en) A speaker apparatus combining earpiece and hands free functions
US7433704B2 (e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O2023207841A1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KR102450587B1 (ko) 사운드박스 어셈블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오디오 출력 방법 및 장치
CN1905581B (zh) 移动终端
KR100688198B1 (ko) 음향 재생 수단을 구비한 단말기 및 입체음향 재생방법
WO2018227434A1 (zh) 电子设备
CN1764215A (zh) 一种具有微型扬声器的移动通信终端
CN113259810A (zh) 音频模组和终端设备
WO2023160204A1 (zh) 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EP4064658A1 (en)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equipment
CN211457354U (zh) 音频模组和终端设备
CN219843632U (zh) 一种电子设备
JP2002368860A (ja) 携帯端末装置
US20220103934A1 (en) Impulse pressure rejecting valv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15988115A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