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9147A - 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工作量证明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工作量证明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769147A CN108769147A CN201810451230.8A CN201810451230A CN108769147A CN 108769147 A CN108769147 A CN 108769147A CN 201810451230 A CN201810451230 A CN 201810451230A CN 108769147 A CN108769147 A CN 1087691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er node
- task
- record information
- node
- sup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93 craw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9 initi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7—Discounts or incentives, e.g. coupons or rebat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61—Peer-to-peer [P2P] networks using node-based peer discovery mechanisms
- H04L67/1065—Discovery involving distributed pre-established resource-based relationships among peers, e.g. based on distributed hash tables [DH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6—Grouping or aggregating service requests, e.g. for unified process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的工作量证明方法及装置,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能够提升奖励被发送的公平性,提高用户参与共享计算的积极性。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为:接收发布方发布的任务;根据预设通用服务模式,利用超级节点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生成第一记录信息;获取所述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贡献数据,所述贡献数据是指在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时所述超级节点贡献的资源;向奖励方上报所述贡献数据,其中,所述发布方与所述奖励方是网络中的可信节点,所述奖励方用于根据所述贡献数据对所述超级节点上的用户给予奖励。本发明主要用于以优化在区块链通证系统服务平台上所执行的奖励制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工作量证明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区块链通证系统服务平台上,将会对在共享计算中做出贡献的用户做出相应的奖励,比如以积分、软件代币等形式向用户发送福利,以鼓励更多的用户参与平台上的共享计算,同时为彰显发放奖励的公正性,还将共享计算对应的每条任务记录信息写入区块链,以使信息公开、透明,由此越佳地受到众多参与用户的欢迎。
目前,在区块链通证系统服务平台上,具有发送奖励权限的奖励方是通过查询是否存在用户完成任务对应的记录信息以根据查找到的记录信息条数向用户反馈相应的奖励。然而,仅依据上述反馈相应奖励的标准,不足以衡量用户在共享计算中贡献的价值,这将使得反馈奖励不够公平,会降低用户参与共享计算的积极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工作量证明方法及装置,主要目的在于在共享计算中根据用户完成任务时所贡献的资源信息反馈相应的奖励,以优化在区块链通证系统服务平台上所执行的奖励制度,提升奖励被发送的公平性,提高用户参与共享计算的积极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工作量证明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发布方发布的任务;
根据预设通用服务模式,利用超级节点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生成第一记录信息;
获取所述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贡献数据,所述贡献数据是指在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时所述超级节点贡献的资源;
向奖励方上报所述贡献数据,其中,所述发布方与所述奖励方是网络中的可信节点,所述奖励方用于根据所述贡献数据对所述超级节点上的用户给予奖励。
优选的,在所述获取所述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贡献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区块链委任权益证明机制,将所述第一记录信息添加至记账节点;
判断所述记账节点上累计的多个第一记录信息的数目是否等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是,则将所述记账节点上的所述多个第一记录信息打包成区块并广播至网络中的其他节点中,以便所述网络中其他节点添加所述区块;
判断在所述超级节点上存储的区块链中是否能查询到所述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第二记录信息,所述第二记录信息是指在所述任务被下发之后所述发布方向所述区块链写入的执行接收所述任务的超级节点对应的记录信息;
若是,则确定所述超级节点上报的所述第一记录信息是真实的。
优选的,所述根据预设通用服务模式,利用超级节点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生成第一记录信息,包括:
根据云平台上提供的传输控制协议代理服务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或
根据云平台上提供的用户数据报协议代理服务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或
根据一对多转发服务模式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
优选的,在所述接收发布方发布的任务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网络中选择至少一个超级节点作为候选超级节点;
从所述候选超级节点中选择负载最小的超级节点,作为执行所述任务的超级节点。
优选的,所述在网络中选择至少一个超级节点作为候选超级节点,包括:
选择与所述发布方归属于同一运营商的超级节点作为候选超级节点;和/或
选择与所述发布方进行一次数据发送/反馈对应的ping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超级节点作为候选超级节点;和/或
根据用户需求对应的执行操作,触发选择候选超级节点。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工作量证明装置,该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布方发布的任务;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预设通用服务模式,利用超级节点对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任务进行处理生成第一记录信息;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处理单元生成的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贡献数据,所述贡献数据是指在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时所述超级节点贡献的资源;
上报单元,用于向奖励方上报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贡献数据,其中,所述发布方与所述奖励方是网络中的可信节点,所述奖励方用于根据所述贡献数据对所述超级节点上的用户给予奖励。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添加单元,用于根据区块链委任权益证明机制,将所述第一记录信息添加至记账节点;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记账节点上累计的多个第一记录信息的数目是否等于第一预设阈值;
打包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记账节点上累计的多个第一记录信息的数目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记账节点上的所述多个第一记录信息打包成区块;
广播单元,用于将所述打包单元打包的区块广播至网络中的其他节点中,以便网络中其他节点添加所述区块;
第二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在所述超级节点上存储的区块链中是否能查询到所述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第二记录信息,所述第二记录信息是指在所述任务被下发之后所述发布方向所述区块链写入的执行接收所述任务的超级节点对应的记录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在所述超级节点上存储的区块链中是能查询到所述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第二记录信息时确定所述超级节点上报的所述第一记录信息是真实的。
优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云平台上提供的传输控制协议代理服务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或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云平台上提供的用户数据报协议代理服务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或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一对多转发服务模式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用于在网络中选择至少一个超级节点作为候选超级节点;
第二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选择单元选择的候选超级节点中选择负载最小的超级节点,作为执行所述任务的超级节点。
优选的,所述第一选择单元包括:
第一选择模块,用于选择与所述发布方归属于同一运营商的超级节点作为候选超级节点;和/或
第二选择模块,用于选择与所述发布方进行一次数据发送/反馈对应的ping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超级节点作为候选超级节点;和/或
第三选择模块,用于根据用户需求对应的执行操作,触发选择候选超级节点。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的工作量证明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通过根据预设通用服务模式利用超级节点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并获取该处理对应的贡献数据,该贡献数据是在共享计算中根据用户完成任务时所贡献的资源信息,通过向奖励方上报该贡献的资源信息,以使得奖励方能够依据贡献的资源信息向用户反馈相应的奖励。相比较现有的仅根据查找到的记录信息条数反馈相应奖励的标准,不足以衡量用户在共享计算中贡献的价值导致反馈奖励不够公平、会降低用户参与共享计算的积极性的问题,本发明可以优化在区块链通证系统服务平台上所执行的奖励制度,提升奖励被发送的公平性,提高用户参与共享计算的积极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的工作量证明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的工作量证明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的工作量证明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的工作量证明装置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的工作量证明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是根据预设通用服务模式利用超级节点对任务进行处理并获取该处理对应的贡献数据,以实现在共享计算中根据用户完成任务时所贡献的资源信息反馈相应的奖励,对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具体步骤:
101、接收发布方发布的任务。
其中,发布方是指网络中的可信任节点,该可信任节点在区块链通证系统服务平台上被预先设置,以用于在共享计算中承担分发任务的身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中存在的全部节点是以点对点(PeertoPeer,P2P)连接组成对等网络,在完成共享计算的过程中网络中的节点存在三种不同身份,包括:发布方、计算方、奖励方,发布方相当于是共享计算的任务发起者,计算方是接收任务并实际参与执行任务的一方,奖励方是核对计算方是否有完成执行发布方发布的任务,若是则向计算方反馈相应的奖励。通常是将网络中可信任节点预先设置为发布方或者奖励方,而其他节点作为计算方参与完成共享计算。
102、根据预设通用服务模式,利用超级节点对任务进行处理生成第一记录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选取网络中超级节点接收发布方发布的任务,超级节点是指通过分析网络中的每个节点的硬件资源,将有较大带宽、高速计算机确定为网络中的超级节点,由此可以优化计算方的运算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共享计算中为获取更有价值的贡献数据,比如互联网协议地址(InternetProtocolAddress,IP地址)资源、流量资源等等,在此接收到任务的超级节点不依据特定程序完成对任务的处理需求,而是根据指定的通用服务模式以对任务进行满足通用需求的处理,比如: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TCP)代理,属于互联网的底层服务,业务方使用TCP代理可以用来满足网页抓取、网站安全扫描等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利用超级节点对任务处理完毕后,在超级节点上生成对该任务处理完毕的记录信息,以用于写入网络中区块链中,继而使得网络中每个节点都可以获知是哪个超级节点对该任务进行处理,也就是,将共享计算中参与工作的节点的工作量公示全网,以使在全网中信息公开、透明。
103、获取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贡献数据。
其中,贡献数据是指在对任务进行处理时超级节点贡献的资源,比如,接收任务是爬取一个网页链接上内容信息,超级节点在完成任务时贡献IP资源、流量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共享计算中超级节点完成任务时分析并获取本地贡献的资源信息,以用于向奖励方换取相应的奖励。
104、向奖励方上报贡献数据。
其中,发布方与奖励方是网络中的可信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奖励方接收到超级节点上报的贡献数据时会相应的向该超级节点反馈奖励,具体的,可以是在区块链通证系统服务平台上以发送奖励积分、软件代币等等形式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的工作量证明方法,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预设通用服务模式利用超级节点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并获取该处理对应的贡献数据,该贡献数据是在共享计算中根据用户完成任务时所贡献的资源信息,通过向奖励方上报该贡献的资源信息,以使得奖励方能够依据贡献的资源信息向用户反馈相应的奖励。相比较现有的仅根据查找到的记录信息条数反馈相应奖励的标准,不足以衡量用户在共享计算中贡献的价值导致反馈奖励不够公平、会降低用户参与共享计算的积极性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优化在区块链通证系统服务平台上所执行的奖励制度,提升奖励被发送的公平性,提高用户参与共享计算的积极性。
为了对上述实施例做出更加详细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的工作量证明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是根据发布方和超级节点向网络中区块链写入记录信息,以进一步核对发布方记录的执行任务的主体与执行该任务的主体是否一致,若出现不一致可以及时纠正以避免不能从奖励方获取到奖励金,同时也由此避免执行任务一方作弊,对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具体步骤:
201、接收发布方发布的任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发布方发布的任务之前,还可以在网络中选择至少一个超级节点作为候选超级节点,以便于从候选超级节点中选择负载最小的超级节点,作为执行任务的超级节点,提高对任务的处理效率。
进一步的,在网络中选择候选超级节点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种方法是:选择与发布方归属于同一运营商的超级节点作为候选超级节点。
另一种方法是:选择与发布方进行一次数据发送/反馈对应的ping值小于指定预设阈值的超级节点作为候选超级节点。
再一种方法是:根据用户需求对应的执行操作,触发选择候选超级节点。
202、根据预设通用服务模式,利用超级节点对任务进行处理生成第一记录信息。
对于本步骤,预设的通用服务模式可以包括:根据云平台上提供的TCP代理服务对任务进行处理,或者,根据云平台上提供的UDP代理服务对任务进行处理,或者,根据一对多转发服务模式对任务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利用超级节点对任务处理完毕后,在超级节点上生成对该任务处理完毕的记录信息,以用于写入网络中区块链中,继而使得网络中每个节点都可以获知是哪个超级节点对该任务进行处理,也就是,将共享计算中参与工作的节点的工作任务公示全网,以使在全网中信息公开、透明。
203、根据区块链委任权益证明机制,将第一记录信息添加至记账节点。
其中,委任权益证明(DelegatedProofofStake,DPOS)机制是在区块链共识机制下,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均能够创建交易,当某个节点创建一笔新的交易时,该节点会将该笔交易申请广播至全网,具有处理交易能力的记账节点在接收到该笔交易申请后,会对该笔交易申请进行验证处理,当验证成功时,便会将该笔交易申请放入自身创建的区块中进行存储,在此对交易进行验证/记账的节点相当于是被投票或者预设的可信任节点,从某种角度来看,DPOS有点像是议会制度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网络中选举出履行验证/记账的可信任节点,相应的,如果代表不能履行他们的职责(当轮到他们时,没能生成区块),他们会被除名,网络会选出新的可信任节点来取代他们。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记录信息就相当于上述陈述的交易记录信息,在超级节点执行完毕任务后,其将执行完毕任务对应的记录信息写入网络中记账节点,以等待被打包区块并能够被写入进区块链。
204、判断记账节点上累计的多个第一记录信息的数目是否等于第一预设阈值。
当在区块内存储的交易申请的数量到达预设阈值时,记账节点便会将这个区块进行打包,并将该区块内存储的交易申请广播至网络中的其他节点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记账节点接收到不同超级节点完成不同任务的记录信息,判断记账节点上累计的多个记录信息的数目是否达到预设阈值,以确定将多个记录信息打包区块的时机。
205、当判断记账节点上累计的多个第一记录信息的数目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记账节点上的多个第一记录信息打包成区块并广播至网络中的其他节点中,以便网络中其他节点添加区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记账节点判断其上累计的多个记录信息达到预设阈值,则将该多个记录信息打包成区块并广播至网络中的其他节点中,以实现网络中其他节点也可以获知发布方发布的任务被哪些超级节点执行完毕,即利用区块链存储记录信息,使信息公开、透明。
206、判断在超级节点上存储的区块链中是否能查询到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第二记录信息。
其中,第二记录信息是指在任务被下发之后发布方向所述区块链写入的执行接收任务的超级节点对应的记录信息,比如发布方A发布任务B,由C接收执行处理,因而在发布方A将任务B下发出的同时,发布方A记录一条信息为:任务B下发至C去执行,发布方A将该记录的信息写入区块链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依据区块链技术,在超级节点上也可以查询到发布方发布的任务被哪些超级节点执行完毕的记录信息,同时还可以查询到上述的第二记录信息,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查询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核对该任务的执行主体是否相同,比如,对上述例举进行更详细说明,当C执行完毕任务B时其也会记录一条信息:任务B是C执行完毕的,C也会将该记录信息写入区块链中,如此在获取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时则可以进一步证实任务B是由C完成的,并不存在作弊。
207、当判断在超级节点上存储的区块链中能查询到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第二记录信息时,则确定超级节点上报的第一记录信息是真实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比对从区块链上获取到的任务对应的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可以进一步证实在共享计算中任务对应的执行者上报的工作量是真实的,并未作弊。对于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区块链技术将信息公开至全网,因而奖励方也同样会查询到区块链上全部信息,并且奖励方还以核对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实现反作弊监察,也就是说,若超级节点在比对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对应任务不一致时,即使向奖励方上报贡献数据也是徒劳,奖励方不会认可该超级节点的工作并怀疑存在作弊,因而不会反馈相应的奖励。
进一步,通过查询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还可以实现对本超级节点的自查,以避免发布方漏写入记录信息导致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不一致给执行任务的节点造成不能获取到奖励的损失。
208、获取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贡献数据。
其中,贡献数据是指在对任务进行处理时超级节点贡献的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共享计算中超级节点完成任务时分析并获取本地贡献的资源信息,以用于向奖励方换取相应的奖励。
209、向奖励方上报贡献数据。
其中,发布方与奖励方是网络中的可信节点,奖励方用于根据贡献数据对超级节点上的用户给予奖励。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奖励方接收到超级节点上报的贡献数据时会相应的向该超级节点反馈奖励,具体的,可以是在区块链通证系统服务平台上以发送奖励积分、软件代币等等形式实现。
进一步的,作为对上述图1、图2所示方法的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的工作量证明装置。该装置实施例与前述方法实施例对应,为便于阅读,本装置实施例不再对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细节内容进行逐一赘述,但应当明确,本实施例中的装置能够对应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内容。该装置应用于在共享计算中根据用户完成任务时所贡献的资源信息反馈相应的奖励,以优化在区块链通证系统服务平台上所执行的奖励制度,具体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发布方发布的任务;
处理单元302,用于根据预设通用服务模式,利用超级节点对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任务进行处理生成第一记录信息;
获取单元303,用于获取所述处理单元302生成的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贡献数据,所述贡献数据是指在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时所述超级节点贡献的资源;
上报单元304,用于向奖励方上报所述获取单元303获取的贡献数据,其中,所述发布方与所述奖励方是网络中的可信节点,所述奖励方用于根据所述贡献数据对所述超级节点上的用户给予奖励。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添加单元305,用于根据区块链委任权益证明机制,将所述第一记录信息添加至记账节点;
第一判断单元306,用于判断所述记账节点上累计的多个第一记录信息的数目是否等于第一预设阈值;
打包单元307,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306判断所述记账节点上累计的多个第一记录信息的数目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记账节点上的所述多个第一记录信息打包成区块;
广播单元308,用于将所述打包单元307打包的区块广播至网络中的其他节点中,以便网络中其他节点添加所述区块;
第二判断单元309,还用于判断在所述超级节点上存储的区块链中是否能查询到所述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第二记录信息,所述第二记录信息是指在所述任务被下发之后所述发布方向所述区块链写入的执行接收所述任务的超级节点对应的记录信息;
确定单元310,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309判断在所述超级节点上存储的区块链中能查询到所述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第二记录信息时确定所述超级节点上报的所述第一记录信息是真实的。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处理单元302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3021,用于根据云平台上提供的TCP代理服务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或
第二处理模块3022,用于根据云平台上提供的UDP代理服务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或
第三处理模块3023,用于根据一对多转发服务模式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311,用于在网络中选择至少一个超级节点作为候选超级节点;
第二选择单元312,用于从所述第一选择单元311选择的候选超级节点中选择负载最小的超级节点,作为执行所述任务的超级节点。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选择单元311包括:
第一选择模块3111,用于选择与所述发布方归属于同一运营商的超级节点作为候选超级节点;和/或
第二选择模块3112,用于选择与所述发布方进行一次数据发送/反馈对应的ping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超级节点作为候选超级节点;和/或
第三选择模块3113,用于根据用户需求对应的执行操作,触发选择候选超级节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的工作量证明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通过根据预设通用服务模式利用超级节点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并获取该处理对应的贡献数据,该贡献数据是在共享计算中根据用户完成任务时所贡献的资源信息,通过向奖励方上报该贡献的资源信息,以使得奖励方能够依据贡献的资源信息向用户反馈相应的奖励。进一步的,在向奖励方上报贡献数据之前,根据发布方和超级节点向网络中区块链写入记录信息,以进一步核对发布方记录的执行任务的主体与执行该任务的主体是否一致,以证实在共享计算中任务对应的执行者上报的工作量是真实的,以保证再向奖励方上报贡献数据时会得到相应反馈的奖励,同时也避免发布方漏写入记录信息导致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不一致给执行任务的节点造成不能获取到奖励的损失。本发明可以优化在区块链通证系统服务平台上所执行的奖励制度,不仅提升奖励被发送的公平性,还保证准确性,提高用户参与共享计算的积极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法及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防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防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的工作量证明方法及装置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本发明还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A1、一种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的工作量证明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发布方发布的任务;
根据预设通用服务模式,利用超级节点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生成第一记录信息;
获取所述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贡献数据,所述贡献数据是指在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时所述超级节点贡献的资源;
向奖励方上报所述贡献数据,其中,所述发布方与所述奖励方是网络中的可信节点,所述奖励方用于根据所述贡献数据对所述超级节点上的用户给予奖励。
A2、根据A1所述的方法,在所述获取所述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贡献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区块链委任权益证明机制,将所述第一记录信息添加至记账节点;
判断所述记账节点上累计的多个第一记录信息的数目是否等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是,则将所述记账节点上的所述多个第一记录信息打包成区块并广播至网络中的其他节点中,以便所述网络中其他节点添加所述区块;
判断在所述超级节点上存储的区块链中是否能查询到所述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第二记录信息,所述第二记录信息是指在所述任务被下发之后所述发布方向所述区块链写入的执行接收所述任务的超级节点对应的记录信息;
若是,则确定所述超级节点上报的所述第一记录信息是真实的。
A3、根据A1或A2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预设通用服务模式,利用超级节点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生成第一记录信息,包括:
根据云平台上提供的传输控制协议代理服务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或
根据云平台上提供的用户数据包协议代理服务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或
根据一对多转发服务模式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
A4、根据A1或A2所述的方法,在所述接收发布方发布的任务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网络中选择至少一个超级节点作为候选超级节点;
从所述候选超级节点中选择负载最小的超级节点,作为执行所述任务的超级节点。
A5、根据A4所述的方法,所述在网络中选择至少一个超级节点作为候选超级节点,包括:
选择与所述发布方归属于同一运营商的超级节点作为候选超级节点;和/或
选择与所述发布方进行一次数据发送/反馈对应的ping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超级节点作为候选超级节点;和/或
根据用户需求对应的执行操作,触发选择候选超级节点。
B6、一种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的工作量证明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布方发布的任务;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预设通用服务模式,利用超级节点对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任务进行处理生成第一记录信息;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处理单元生成的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贡献数据,所述贡献数据是指在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时所述超级节点贡献的资源;
上报单元,用于向奖励方上报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贡献数据,其中,所述发布方与所述奖励方是网络中的可信节点,所述奖励方用于根据所述贡献数据对所述超级节点上的用户给予奖励。
B7、根据B6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
添加单元,用于根据区块链委任权益证明机制,将所述第一记录信息添加至记账节点;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记账节点上累计的多个第一记录信息的数目是否等于第一预设阈值;
打包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记账节点上累计的多个第一记录信息的数目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记账节点上的所述多个第一记录信息打包成区块;
广播单元,用于将所述打包单元打包的区块广播至网络中的其他节点中,以便所述网络中其他节点添加所述区块;
第二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在所述超级节点上存储的区块链中是否能查询到所述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第二记录信息,所述第二记录信息是指在所述任务被下发之后所述发布方向所述区块链写入的执行接收所述任务的超级节点对应的记录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在所述超级节点上存储的区块链中是能查询到所述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第二记录信息时,确定所述超级节点上报的所述第一记录信息是真实的。
B8、根据B6或B7所述的装置,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云平台上提供的传输控制协议代理服务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或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云平台上提供的用户数据报协议代理服务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或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一对多转发服务模式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
B9、根据B6或B7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用于在网络中选择至少一个超级节点作为候选超级节点;
第二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选择单元选择的候选超级节点中选择负载最小的超级节点,作为执行所述任务的超级节点。
B10、根据B9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一选择单元包括:
第一选择模块,用于选择与所述发布方归属于同一运营商的超级节点作为候选超级节点;和/或
第二选择模块,用于选择与所述发布方进行一次数据发送/反馈对应的ping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超级节点作为候选超级节点;和/或
第三选择模块,用于根据用户需求对应的执行操作,触发选择候选超级节点。
B11、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B1-B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的工作量证明方法。
B12、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适于实现各指令;
所述存储介质,适于存储多条指令;
所述指令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B1-B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的工作量证明方法。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的工作量证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发布方发布的任务;
根据预设通用服务模式,利用超级节点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生成第一记录信息;
获取所述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贡献数据,所述贡献数据是指在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时所述超级节点贡献的资源;
向奖励方上报所述贡献数据,其中,所述发布方与所述奖励方是网络中的可信节点,所述奖励方用于根据所述贡献数据对所述超级节点上的用户给予奖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贡献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区块链委任权益证明机制,将所述第一记录信息添加至记账节点;
判断所述记账节点上累计的多个第一记录信息的数目是否等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是,则将所述记账节点上的所述多个第一记录信息打包成区块并广播至网络中的其他节点中,以便所述网络中其他节点添加所述区块;
判断在所述超级节点上存储的区块链中是否能查询到所述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第二记录信息,所述第二记录信息是指在所述任务被下发之后所述发布方向所述区块链写入的执行接收所述任务的超级节点对应的记录信息;
若是,则确定所述超级节点上报的所述第一记录信息是真实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通用服务模式,利用超级节点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生成第一记录信息,包括:
根据云平台上提供的传输控制协议代理服务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或
根据云平台上提供的用户数据包协议代理服务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或
根据一对多转发服务模式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发布方发布的任务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网络中选择至少一个超级节点作为候选超级节点;
从所述候选超级节点中选择负载最小的超级节点,作为执行所述任务的超级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网络中选择至少一个超级节点作为候选超级节点,包括:
选择与所述发布方归属于同一运营商的超级节点作为候选超级节点;和/或
选择与所述发布方进行一次数据发送/反馈对应的ping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超级节点作为候选超级节点;和/或
根据用户需求对应的执行操作,触发选择候选超级节点。
6.一种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的工作量证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布方发布的任务;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预设通用服务模式,利用超级节点对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任务进行处理生成第一记录信息;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处理单元生成的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贡献数据,所述贡献数据是指在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时所述超级节点贡献的资源;
上报单元,用于向奖励方上报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贡献数据,其中,所述发布方与所述奖励方是网络中的可信节点,所述奖励方用于根据所述贡献数据对所述超级节点上的用户给予奖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添加单元,用于根据区块链委任权益证明机制,将所述第一记录信息添加至记账节点;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记账节点上累计的多个第一记录信息的数目是否等于第一预设阈值;
打包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记账节点上累计的多个第一记录信息的数目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记账节点上的所述多个第一记录信息打包成区块;
广播单元,用于将所述打包单元打包的区块广播至网络中的其他节点中,以便所述网络中其他节点添加所述区块;
第二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在所述超级节点上存储的区块链中是否能查询到所述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第二记录信息,所述第二记录信息是指在所述任务被下发之后所述发布方向所述区块链写入的执行接收所述任务的超级节点对应的记录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在所述超级节点上存储的区块链中是能查询到所述第一记录信息对应的第二记录信息时,确定所述超级节点上报的所述第一记录信息是真实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云平台上提供的传输控制协议代理服务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或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云平台上提供的用户数据报协议代理服务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或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一对多转发服务模式对所述任务进行处理。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的工作量证明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适于实现各指令;
所述存储介质,适于存储多条指令;
所述指令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的工作量证明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51230.8A CN108769147B (zh) | 2018-05-11 | 2018-05-11 | 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工作量证明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51230.8A CN108769147B (zh) | 2018-05-11 | 2018-05-11 | 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工作量证明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69147A true CN108769147A (zh) | 2018-11-06 |
CN108769147B CN108769147B (zh) | 2021-12-31 |
Family
ID=64010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451230.8A Active CN108769147B (zh) | 2018-05-11 | 2018-05-11 | 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工作量证明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769147B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23317A (zh) * | 2018-11-16 | 2019-03-26 | 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 | 一种分布式生态的通证系统 |
CN109583641A (zh) * | 2018-11-26 | 2019-04-05 | 广西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现金支付与信誉机制的移动推荐方法 |
CN109960592A (zh) * | 2019-04-03 | 2019-07-02 | 陕西医链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 | 区块链节点引入外部动态资源扩充节点资源的方法 |
CN110084061A (zh) * | 2019-03-29 | 2019-08-02 | 南京星链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基于议会制度的区块链共识机制 |
CN111013132A (zh) * | 2019-10-31 | 2020-04-17 | 咪咕互动娱乐有限公司 | 游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526180A (zh) * | 2020-03-30 | 2020-08-11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和装置 |
CN111539694A (zh) * | 2020-04-29 | 2020-08-14 | 重庆忽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区块链记录贡献与身份标识的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 |
CN113010894A (zh) * | 2020-06-12 | 2021-06-22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364831A (zh) * | 2021-04-27 | 2021-09-07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基于区块链的多域异构算网资源可信协同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14995A (zh) * | 2009-02-20 | 2010-08-2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中转节点贡献值获取方法及装置 |
CN102932460A (zh) * | 2012-11-06 | 2013-02-13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贡献值的园区网p2p激励方法 |
US20170140408A1 (en) * | 2015-11-16 | 2017-05-18 |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 Transparent self-managing rewards program using blockchain and smart contracts |
CN106878071A (zh) * | 2017-01-25 | 2017-06-20 | 上海钜真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Raft算法的区块链共识机制 |
CN107025559A (zh) * | 2017-01-26 | 2017-08-08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7403377A (zh) * | 2017-07-19 | 2017-11-28 | 武汉凤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价值量建立激励机制的方法及其系统 |
CN107784525A (zh) * | 2017-11-21 | 2018-03-09 | 重庆金窝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区块链的任务推送方法及装置 |
-
2018
- 2018-05-11 CN CN201810451230.8A patent/CN10876914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14995A (zh) * | 2009-02-20 | 2010-08-2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中转节点贡献值获取方法及装置 |
CN102932460A (zh) * | 2012-11-06 | 2013-02-13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贡献值的园区网p2p激励方法 |
US20170140408A1 (en) * | 2015-11-16 | 2017-05-18 |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 Transparent self-managing rewards program using blockchain and smart contracts |
CN106878071A (zh) * | 2017-01-25 | 2017-06-20 | 上海钜真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Raft算法的区块链共识机制 |
CN107025559A (zh) * | 2017-01-26 | 2017-08-08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7403377A (zh) * | 2017-07-19 | 2017-11-28 | 武汉凤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价值量建立激励机制的方法及其系统 |
CN107784525A (zh) * | 2017-11-21 | 2018-03-09 | 重庆金窝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区块链的任务推送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区块链相关落地应用分析", 《百度》 *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23317A (zh) * | 2018-11-16 | 2019-03-26 | 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 | 一种分布式生态的通证系统 |
CN109583641A (zh) * | 2018-11-26 | 2019-04-05 | 广西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现金支付与信誉机制的移动推荐方法 |
CN110084061A (zh) * | 2019-03-29 | 2019-08-02 | 南京星链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基于议会制度的区块链共识机制 |
CN109960592A (zh) * | 2019-04-03 | 2019-07-02 | 陕西医链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 | 区块链节点引入外部动态资源扩充节点资源的方法 |
CN111013132A (zh) * | 2019-10-31 | 2020-04-17 | 咪咕互动娱乐有限公司 | 游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013132B (zh) * | 2019-10-31 | 2023-09-19 | 咪咕互动娱乐有限公司 | 游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526180B (zh) * | 2020-03-30 | 2022-05-24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和装置 |
CN111526180A (zh) * | 2020-03-30 | 2020-08-11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和装置 |
CN111539694A (zh) * | 2020-04-29 | 2020-08-14 | 重庆忽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区块链记录贡献与身份标识的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 |
CN111539694B (zh) * | 2020-04-29 | 2023-10-20 | 重庆忽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区块链记录贡献与身份标识的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 |
CN113010894A (zh) * | 2020-06-12 | 2021-06-22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364831A (zh) * | 2021-04-27 | 2021-09-07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基于区块链的多域异构算网资源可信协同方法 |
CN113364831B (zh) * | 2021-04-27 | 2022-07-19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基于区块链的多域异构算网资源可信协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69147B (zh) | 2021-12-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69147A (zh) | 基于超级节点在共享计算中工作量证明方法及装置 | |
Monrat et al. |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permissioned blockchain platforms | |
Daian et al. | Flash boys 2.0: Frontrunning in decentralized exchanges, miner extractable value, and consensus instability | |
Wilczyński et al. |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of security-aware task scheduling in cloud computing based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 |
CN110348830B (zh)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络系统、认证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10831530B2 (en) | Secure consensus-based endorsement for self-monitoring blockchain | |
CN108200203B (zh) | 基于双层网络的区块链系统 | |
CN108712488A (zh)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区块链系统 | |
AU2007263173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trading | |
JP2019536134A (ja) |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上で匿名で保持されるトークンに関連付けられた交換を指示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
CN108737534A (zh)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区块链系统 | |
CN111865587B (zh) | 数据处理方法、区块链节点设备、电子设备及计算机程序 | |
Kerr et al. | Treet: the trust and reputation experi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testbed | |
CN108769145A (zh) | 一种资源贡献量证明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2581178B (zh) | 权益发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10955724B (zh)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节点设备及存储介质 | |
JP2020098556A (ja) | 検証用注釈処理作業を用いた実施用注釈処理作業の検証方法及び装置 | |
CN110519127B (zh) | 网络延时的探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
CN108830463A (zh) | 一种评价记录的存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终端设备及系统 | |
CN108647974A (zh)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 |
WO2023116790A1 (zh) | 计算任务的执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1488626A (zh)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US10909534B2 (en) | Cryptocurrency with value based on electronic resources made available to peer nodes | |
TW201118767A (en) | Service workflow gene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 |
Yin et al. | A blockchain-based storage system with financial incentives for load-balanc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