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8454A - 通信设备、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68454A
CN108768454A CN201810599905.3A CN201810599905A CN108768454A CN 108768454 A CN108768454 A CN 108768454A CN 201810599905 A CN201810599905 A CN 201810599905A CN 108768454 A CN108768454 A CN 1087684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ceiver
noise
signal
equipment according
reference noi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999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68454B (zh
Inventor
V.奥克斯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 Germany Holding GmbH
Original Assignee
Lantiq Beteiligungs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iq Beteiligungs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Lantiq Beteiligungs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8768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8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68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84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46Monitoring; Testing
    • H04B3/487Testing crosstalk eff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32Reducing cross-talk, e.g. by compensa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46Monitoring;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3Adaptive formatting arrangements particular to signalling, e.g. variable amount of b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49De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04L5/0046Determination of how many bits are transmitted on different sub-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呈现了使用基准虚拟噪声来计算比特加载的方法和设备。

Description

通信设备、系统和方法
本案为分案申请。其母案的发明名称为“通信设备、系统和方法”,申请日为2015年03月11日,申请号为201580012957.0。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设备、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数字订户线路(DSL)通信技术通常用于向顾客提供数据服务,例如互联网连接。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DSL要涵盖多个所谓的DSL风格中的任何一个,比如ADSL、ADSL2、VDSL、VDSL2或者还有即将到来的G.fast。
数字订户线路技术在所有其历史期间尝试增大比特率这一目标以将更多宽带服务递送给顾客。从实际中央办公室(CO)部署到顾客场所(CPE)的铜回路相当长并且典型地不允许数据以多于几个Mb/s的比特率的传输。因此,为了增大顾客可获得的比特率,现代接入网络使用街道箱体、MDU(电源分配单元)箱体以及类似的布置:箱体通过高速纤维通信线路(例如千兆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被连接到中央办公室,并且接近顾客场所被安装。从这些箱体,高速DSL系统,诸如超高比特率DSL(VDSL2)提供向CPE的连接。
为了简单起见,术语“中央办公室”或者“中央办公室仪器”在下文中将用于不仅指实际中央办公室,即运营商的中央位置,而且还指运营商侧的所有其它仪器,例如以上提及的街道箱体或者MDU箱体以及其它仪器,比如数字订户线路接入多路复用器(DSLAM)。
功率消耗是针对箱体部署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DSL线路中的大多数总是接通,所以它们一直都在消耗功率,而不管顾客是否在使用服务。为了降低功率消耗,需要功率降低技术以降低传输功率,特别是在线路没有被主动地使用或者以降低的比特率使用时的时间期间。
降低功率的一种显而易见的方式是关断所使用的DSL调制解调器,并且欢迎顾客(在CPE侧)如此做。然而,大多数顾客不会关断其DSL,从而使线路甚至在夜晚时间保持接通以避免针对DSL启动的长等待时间(尤其是对于向量化VDSL2,启动可能持续高达60-90秒)。出于同样的原因,不大可能通过较短的间断(关断时段)在白天期间以这种方式节省功率。
当前使用在如ITU-T推荐G.922.3中定义的ADSL2中的所谓的“低功率模式”也在某时提出用于VDSL2。采用该ADSL低功率模式,调制解调器监控传入数据业务量并且在所需要的比特率大幅下降时转变成低传输功率和低比特加载。当服务比特率返回到高值时,调制解调器退出低功率模式并且返回到正常操作。该方法相当高效,因为调制解调器的功率消耗显著地依赖于传输功率的值。
为了避免数据损失(保持过程无缝),从ADSL2中的低功率模式的退出应当非常快速;否则,传入数据可能溢出调制解调器的缓冲器并丢失。这未必就是VDSL2中的情况,其提供非常高的比特率,从而适应多个服务。当VDSL2线路(例如,耦合到线路的调制解调器)从低功率模式转换时,例如,由于特定服务的开始,仅需要所提供的容量的部分。因此,从低功率模式(所谓的L2状态)向正常操作(所谓的L0状态)的转换可以通过若干步骤而完成(多步骤退出),如针对添加于VDSL2标准所提出的那样。
如上文中提及的ADSL中所使用的低功率(L2)模式的缺点在于,可能由于所使用的通信的非静态行为而出现问题。当线路去往L2时,该线路向其它线路中生成的串扰降低,并且其它线路利用该串扰降低的优点来增大其比特率。当线路正快速转变回到正常操作时,由该线路生成的串扰突然增大,其可能显著地降低其它线路的性能并且甚至将它们从同步踢出。因而,低功率模式可能引起不稳定连接。
在以上提及的VDSL2低功率模式中提出的多步骤退出部分地解决了该问题,因为从L2返回到L0的线路通过多个步骤而完成这一点,每一次都以功率频谱密度(PSD)的小增加(3-5dB),而同时设定步骤之间的时间段以允许其它系统实施在线重配置(OLR)并且因而使其比特加载适应于PSD增加步幅。问题在于,采用当前定义的OLR进程,步骤之间的时间相当长(大约30-40秒),其可能在需要向正常操作(L0)的更快转变的一些情况下不方便。
由非静态噪声引起的另一问题在于,当线缆结合件中的不同线路从L2转换到L0以及从L0转换到L2时,被生成到每一个线路中的总体串扰改变,因为相同线缆结合件中的线路有可能经由串扰而影响彼此。因而例如,当一个线路从L2转换到L0而所有其它线路处于L2模式中时,该线路可以基于低SNR而分配非常高的比特加载。另外,当一个或多个线路决定从L2转换到L0时,其将导致被生成到第一线路中的高串扰,这可能引起第一线路的故障,因为最初选择的比特加载由于该串扰而不再能够被支持。要指出的是,过量串扰的另一源可能是在L2期间设定成无效的音调——当恢复这些音调时(例如在退出进程的第一步骤处),它们可能严重地干扰L0线路,即处于正常操作中的其它线路。
为了克服非静态噪声,提出了两个技术:
1. 使用所谓的COMB信号。通过该方法,存在以低功率模式(例如L2)和全功率模式(例如L0)二者没有功率改变而传输的预确定的一组音调,而所有其它音调以具有明显降低的功率的低功率模式而传输。这种指定的“始终接通”的音调以全功率传输,而不管调制解调器的实际功率管理状态如何。利用该方案,相邻线路可以基于这些音调上的SNR(信噪比)测量来评估由“始终接通”的音调所生成的来自低功率模式中的线路的串扰,并且(通过内插或外插估计)当前以降低的功率传输的其它音调上的SNR。具体地,提出了使用每第十个音调作为监控音调。COMB信号的使用允许缓解非静态串扰的影响,因为监控音调上的SNR不依赖于线路是处于L0还是L2状态中。
COMB系统的缺点在于,其需要要么在所有线路上应用相同的标准监控音调(其不会工作,因为一些音调可能在一些线路中由于RFI或桥接抽头而不可用)要么在结合件中的所有VDSL2线路之间关于要使用什么监控音调而做出协调(其在非附随环境中不大可能)。此外:
- 使用内插对SNR的估计在循环传递函数中的窄带噪声或凹陷的情况下由于桥接抽头而不准确;
- 可实现的功率节省有限,因为太多音调必须保持有效以用于监控音调之间的充分准确的SNR估计。
为了改进COMB操作,另一提议是将所选择的音调从一个符号旋转到另一个,使得在所有符号中测量的平均SNR将用于所有音调。然而,该方法需要非常长的平均时间,并且在仅几个系统参与的情况下不会很好地工作(因为超帧不会被同步并且SNR的估计需要太长时间)。
2. 使用虚拟噪声(VN),其需要接收器在设定比特加载时应用由用户定义的某一噪声偏置值。ITU-T推荐G.993.2定义了要在初始化期间应用的发射器基准和接收器基准VN。VN的使用通过将恒定静态噪声分量带入到比特加载计算中而降低噪声的非静态分量的影响。如长实践体验示出的VN的缺点在于,其设定对于用户成问题(用户必须选择VN的某一适当值)并且VN不会解决特定线路的当前实际条件。因而,VN通常引起不合理的性能损失并且可能需要更多传输功率。
发明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呈现使用基准虚拟噪声的技术,其可以在接收器侧和/或发射器侧确定。基准虚拟噪声可以被添加在比特加载的计算中。基准虚拟噪声可以是基于实际噪声测量,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给出比之前提及的由用户设定的常规虚拟噪声(VN)更加实际的值,通常任意。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实际噪声测量可以在初始化和展示时间二者期间执行,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而在展示时间期间更新。在其它实施例中,实际噪声测量可以仅在初始化期间或者仅在展示时间期间执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包括生成基准虚拟噪声并且基于基准虚拟噪声计算比特加载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包括接收器的通信设备,其中接收器被适配成确定线路上的噪声的实际测量,以及以下中的一个:将所测量的噪声值传输给发射器,并且从发射器接收基准虚拟噪声;或者基于所测量的噪声例如本地地计算基准虚拟噪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提供通信设备,包括被适配成经由通信线路接收噪声测量的接收器,以及通过通信线路传输回基准虚拟噪声的发射器,基准虚拟噪声是基于噪声测量。
以上发明内容意图仅仅给出一些实施例的一些方面和特征之上的简短概述,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特别地,其它实施例可以包括除了以上列出的那些之外的其它特征。
附图说明
图1图示了根据实施例的通信系统。
图2图示了根据实施例的收发器。
图3图示了如在现有标准中使用的正常操作和低功率模式之间的多步骤转变。
图4图示了如在现有标准中使用的低功率模式的使用。
图5-7图示了根据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随附各图详细地描述各种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仅服务于例证性目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尽管例如一些实施例可能被描述为包括多个特征或元件,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这些特征或元件中的一些可以被省略和/或可以被替换为替换的特征或元件。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在本文中描述或者在附图中明确示出的那些特征或元件之外,可以提供附加特征或元件。
不同实施例的特征或元件可以彼此组合以形成另外的实施例,除非以其它方式指明。针对实施例中的一个描述的修改和变化也可以适用于其它实施例。
各块、元件、设备等之间的任何连接或耦合可以是直接连接或耦合,即没有附加介入元件的连接,或者是间接连接或耦合,即具有一个或多个附加介入元件的连接或耦合,只要基本上维持连接或耦合的一般目的,例如传输某种类型的信息或者传输某种类型的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方法以及对应设备,其可以缓解非静态噪声并且因而提供向L2模式以及从L2模式的灵活转换,而没有线路(L2线路和L0线路二者)之间的明显干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所谓的基准虚拟噪声(RVN),其可以由接收器(例如,CPE接收器)(可能地在发射器(例如CO侧发射器)的帮助下)生成,并且其可以例如在展示时间期间反映线路中的实际噪声水平。RVN的值可以在系统操作期间、在新线路进入结合件时和/或在线路掉线时更新。通过在确定比特加载时应用RVN,在L2模式和L0模式二者期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器基本上可以缓解非静态噪声。RVN水平可以满足线缆结合件中的特定条件,因而可以在一些实施例中保证最小性能损失。
图1图示了根据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图1的实施例包括中央办公室侧通信设备10,其可以例如位于中央办公室、街道箱体、DSLAM、MDU箱体等中。通信设备包括多个收发器11_1到11_N,其被统称为收发器11。收发器11的数目没有特别地限制并且可以依赖于特定应用。收发器11经由相应的多个通信线路13_1到13_N(统称为通信线路13)与相应的多个顾客场所仪器(CPE)收发器14_1到14_N(统称为CPE收发器14)耦合。
通信线路13可以例如是铜线路,例如双绞线路。收发器11可以例如使用比如VDSL2或G.fast这样的DSL通信技术与收发器14通信。
收发器11、14可以被适配成在没有要传输的数据或者要传输的数据很少时进入低功率模式。用于低功率模式进入和离开的示例将在随后解释。此外,通信线路13可以彼此接近,例如至少部分地在共同线缆结合件中运行。这使它们易于串扰,即在通信线路13中的一个中传输的信号可能影响(更改)在通信线路13中的一个或多个其它通信线路中传输的信号。为了缓解这种串扰的影响,通信设备10可以包括向量化设备12,其通过由收发器11传输的信号的联合处理或者在设备10处从收发器14所接收的信号的联合处理而降低串扰。向量化是例如对于VDSL2来说通过ITU-T推荐G.993.5标准化的技术,并且因此将不会详细地描述。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省略向量化设备12。换言之,使用如本文中讨论的基准虚拟噪声的技术可以在具有或没有向量化的情况下使用。
在实施例中,收发器11和/或收发器14可以使用离散多音调调制技术,其中将数据调制到多个载体上,其也被称为音调。这样的DMT调制技术使用在许多DSL系统中。在每一个音调上,可以“加载”一个或多个比特。加载在每一个音调上的比特数可以例如被提供在所谓的比特加载表格中。一般地,比特加载可以是指确定要加载到每一个音调上的数个比特的过程,而比特数或者其可能的最大值可以例如依赖于串扰或者其它噪声类型。比特加载还可以依赖于操作模式,例如正常模式或者低功率模式。
在实施例中,在线路13的接收器侧(例如在用于下游方向(即从设备10到收发器14的方向)的CPE收发器14中,或者在用于上游方向(即从收发器14到设备10的通信方向)的收发器11中),可以例如基于实际测量确定基准虚拟噪声(RVN),如将在下文更加详细解释。将在确定比特加载时考虑该基准虚拟噪声。这可以缓解由非静态噪声引起的负面影响,其原本可能在通信线路13中的一个从功率节省状态(例如L2状态)转换到正常操作时发生。RVN还可以解决非静态噪声的其它情况。
图2图示了根据实施例的收发器20。收发器20可以例如用于实现图1的收发器11或收发器14中的任何一个。收发器20包括发射器21和接收器23。除以下解释的基准噪声添加电路23之外,发射器21和接收器22可以被实现为任何常规的发射器或接收器,并且可以例如包括滤波器、调制器、解调器、放大器、用于傅里叶变换或逆傅里叶变换的设备、或者用于发射器或接收器的任何其它常规组件。
基准噪声添加电路23服务于促进基准虚拟噪声的使用,如将在下文更加详细解释的那样,和/或可以在确定比特加载时添加或者以其它方式考虑基准虚拟噪声。以此方式,线路从低功率模式向正常操作模式转变的影响可以在一些实施例中得到缓解。类似地,RVN的使用可以缓解其它类型的非静态噪声的影响。
作为针对一些实施例的基础,可以使用如在背景章节中提及并且通过在没有高体积业务量时降低信号传输功率而实现的低功率模式(L2)。在转变到低功率模式时传输功率的降低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步骤中执行:在每一个步骤处,传输功率降低并且比特率(比特加载)相应地降低。从正常操作状态L0(高功率)到低功率状态L2的完整转变的示例在图3中呈现。
当高业务量出现时,系统可以再次使用多个步骤而从L2转变回到L0。进入L2以及从L2退出的步骤的数目通常相同,尽管情况不必然地必须是这样。系统可以在其转变到L2的期间退出回到L0,如果业务量相应地改变的话。
图3图示了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中间低功率模式(L2.1)而从正常模式(L0)向低功率模式(L2.2)以及返回的这种转变的示例。如参照图3所讨论并且如适用于实施例的低功率模式可以对应于如在所适用的DSL标准(例如ITU-T G.993.2)中定义的低功率模式,并且因此将不会详细地讨论。特别地,图3中的曲线30图示了用于通信线路的随时间的功率谱密度(PSD)水平。PSD首先从在信道发现中所使用的水平跌落至在正常操作L0中所使用的水平。当进行向低功率模式的转变时,在图3的示例中,功率谱密度在四个步骤中跌落,每一个步幅尺寸在图3的示例中为相同的ΔPSD。返回到L0的转变以类似方式发生。应当指出的是,四个步骤的数目仅服务为例证性示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数目的步骤。此外,用于步骤中的每一个的步幅尺寸不需要相同。
当线路从低功率模式(例如图3中的L2.2)转变到常规模式(例如图3中的L0)时,那么线路的传输功率增大(如图3中的分步式或者如以任何其它方式)。这意味着从转变线路到其它线路的串扰也增大,这可能影响其它线路(常规模式中的线路以及低功率模式中的线路二者)的性能。如上文参照图1和2所提及以及如将在下文更加详细解释的基准虚拟噪声的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帮助缓解这样的不利影响。在更加详细地解释基准虚拟噪声的概念之前,出于进一步说明的目的,图4图示了示出正常模式L0、低功率模式L2.1和L2.2以及功率下降模式L3(线路无效)之间的转变的状态图。这样的转变例如在以上提及的ITU-T推荐G.993.2中定义。
状态40图示了初始化状态。在初始化之后,线路进入与常规模式相关联的状态41,例如L0。例如基于业务量的改变,线路可以在状态41和例如分别与L2.1和L2.2相关联的低功率模式43、44之间改变。在状态43和44中,仍旧可以传输数据,但是一般地比状态41中的数据更少。状态41、43和44之间的转变因此是至以及自低功率模式状态的转变,例如由于业务量和/或由于可用供应电压中的改变。
当线路被去激活时,线路可以转变到状态42,其可以与所谓的L3模式(功率下降)相关联,其中不传输数据并且对应的接收器、发射器或收发器可以关断。当线路要被再次激活时,线路从状态42转变到已经提及的初始化状态40。
接下来,将更加详细地讨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基准虚拟噪声的添加。实施例中的一些可以例如通过添加如已经关于图1和2所指示的基准虚拟噪声被实现在如参照图1-4所讨论的使用低功率模式或向量化的系统和设备中,但是不限于这样的系统。
出于解释性目的,假定通过一对(例如双绞对)多对线缆连接两个收发器,一个处于中央办公室(CO)、箱体等处,并且一个处于顾客场所(CPE)处,并且开始数据传输(在展示时间中)。用于这样的收发器的示例是图1的收发器11之一连同相关联的图1的收发器14之一。出于简单起见,对于首先跟随的解释,仅考虑下游方向(从中央办公室侧到CPE侧),其在许多应用中从功率节省的角度来看更为重要。然而,本文中讨论的技术还可以以非常类似的方式应用于上游方向,并且上游和下游之间的差异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在下文进一步解释。
在展示时间期间,在实施例中,CPE处的接收器测量来自相邻线缆对的串扰所引起的实际总体噪声、线路的背景噪声以及其自身的本底噪声。根据该测量,使用一些预定义的规则(其示例将在随后给出),接收器生成“基准噪声图案”,其反映接收器处的实际总体噪声,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用于计算由接收器在测量时间处实际使用的比特加载和SNR裕度。根据该基准噪声图案的所测量噪声值(以dBm/Hz计),在一些实施例中,CPE处的接收器生成另外被称为“基准虚拟噪声”(RVN)的噪声系数,其是频率的函数。在该情况下,生成RVN的规则应当被提供给CPE(在标准中定义或者由CO处的系统管理确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RVN由CO处的管理系统基于在CPE处执行的实际噪声测量而确定,出于该目的,CPE应当向CO发送所测量的实际噪声。
在类似于如关于VDSL2接收器基准虚拟噪声(参见ITU-T推荐G.993.2)中当前定义的某种程度上,RVN的值进一步由接收器使用以计算比特加载。然而,与常规方案的差异在于,在G.993.2中当前定义的虚拟噪声是由用户设定并且在初始化处应用的MIB参数,而RVN在展示时间中基于实际测量和定义的规则而生成,如以上所解释。
RVN在实施例中针对每一个CPE独立地在展示时间期间生成并且应用以设立比特加载和该线路在L0、L2和中间状态期间(在从L0到L2以及返回从L2到L0的转变期间)的其它相关传输参数的方式可以如下:
- 如果实际噪声小于RVN,则应用RVN以定义比特加载;
- 如果实际噪声与RVN相同或者比它高,则忽略RVN(并且基于实际噪声设定比特加载)。
因而,所有状态中的所有比特加载设定使用相同基准噪声水平来执行。如果恰当地选择RVN,而不管线路转变是从哪一状态到哪一状态以及结合件的其它线路当前处于哪一状态,可以设定比特加载使得其总是对应于所有其它线路处于L0模式中时的情况。因而,没有由于非静态噪声所致的问题发生,并且不同线路以任意次序从L2状态到L0状态的快速转变是可能的。类似地,恰当设定的RVN可以缓解其它非静态噪声,如果以期望概率获得的总体噪声系数的上边界可被测量的话。
RVN的值在实施例中可以在相应线路上的链路转换到展示时间之后建立,并且可以在新的线路进入结合件中或者一些线路离开结合件时更新。在实施例中更新所有线路的直接方式是使它们全部进入L0模式。一种可能性是时不时地使所有线路转换到L0中一小段时间,并且每一次都让每一个CPE测量其基准噪声水平Ref_Noise(f)。另外,管理系统从该值可以计算RVN的值。在一些实施例中向展示时间的转变的协调可以容易地也在非附随环境中执行,因为不需要精确的时间对准:使用当日时间(ToD)时间戳或者其它全局同步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足够的(例如,处于L2中的所有线路都在夜晚2am处转变到L0中10min以测量基准噪声水平)。
更新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的RVN的另一种可能性是选择其持续不变的最大值。对此,接收器在检测到噪声水平中的改变时测量RVN,并且在检测到较高的噪声水平时相应地更新RVN的值。因而,通过迭代,接收器获取最大噪声值(其对应于例如所有线路处于L0中时的情况)。
以上提及的RVN的更新也可以虚拟地完成(例如,通过远程管理系统,其搜集结合件中的所有线路的各种参数,诸如循环衰减、QLN、串扰耦合等,并且预计算所预期的RVN)。
在下游方向中,通常有益的是将系统操作的控制留给发射器(在CO处)。如果期望,则CPE处的接收器可以仅仅测量噪声并且将该原始数据发送给发射器。应当指出,为了便于引用,例如在下游方向中,CO侧被称为发射器,并且CPE侧被称为接收器,其对应于数据传递方向。当如上文所述的接收器被描述为向发射器发送事物时,实际上CPE侧上的发射器执行向CO侧处的接收器的发送,例如经由下游传输的返回信道和/或eoc信道。例如,在DSL或类似系统中,通常在CO侧和CPE侧二者上提供收发器。发射器继而可以生成RVN(其可以低于或高于由CPE接收器测量的实际噪声,这取决于CO处的管理系统所使用的规则)。发射器还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平均处理或外插来生成RVN,例如使用低于实际噪声的RVN(以降低作为增大的稳定性的代价的性能降级)或者高于实际噪声的RVN(如果预期到更多的系统加入结合件的话)。可以使用类似技术生成RVN,如果生成发生在接收器处的话。当发射器(在CO处)需要从一个链路状态到另一个的转变时,其提供RVN以用于该转变。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射器可以保持多于一个RVN并且适当地使用它们。由CO处的管理系统生成的RVN的值被传送给CPE(以用于计算比特加载和其它传输参数);该传送可以经由嵌入式操作信道(eoc)或者在CO和CPE管理系统之间建立的任何其它信道而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RVN的值可以基于以下准则而生成:
- 当基于RVN选择线路的比特加载时,结合件的其它线路中的传输PSD的任何改变(例如,从L2到L0以及返回的转变)不应当引起超出定义的目标SNR裕度(TARSNRM,如在G.993.2或G.998.4中定义)的串扰增加。
在一些实施例中,RVN的生成可以要么自主地(通过CPE,在或不在CO的帮助下)要么在CO-MIB的控制之下(例如,CO-MIB提供RVN应当如何从实际测量的噪声来创建的规则)完成,或者由CO处的系统管理自主地完成。在一些实施例中,MIB可以连接到远程管理系统,其使用噪声测量、PSD设定、循环衰减测量以及来自结合件中的多个线路的其它数据,这取决于实现和具体部署情况。假定存在所预期的噪声增加的初步估计,则在一些实施例中,RVN的适当设定还可以适应于有效线路数目中的非预期增加。
接下来,参照图5-7,将讨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方法。出于例证性目的,当解释方法时,将参照以上讨论的技术和实施例。图5-7的方法可以例如实现在图1和2的设备中,但是不限于此。
在图5中,在50处,CPE接收器(例如图1的收发器14中的一个)估计“原始”基准虚拟噪声(RVN)。该原始RVN可以是接收器可以以当前比特加载和目标信噪比(SNR)裕度而维持的噪声。接收器可以在50处自主地执行所述估计,例如在接收器通过直接信道的衰减中的改变或者SNR裕度中的改变而检测的噪声环境中的改变时,或者根据某一安排时间网格,或者在来自发射器(在CO侧)的请求时。在下游方向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所测量的原始RVN被传送回到CO侧的发射器。为了传送原始RVN,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eoc消息。
在51处,CO侧(CO或者街道箱体等中的发射器)然后处理所接收的原始RVN以生成实际RVN。在其它实施例中,51处的动作可以在CPE接收器处执行,例如使用一些预定义的规则,或者由CO或网络管理系统确定的规则,或者销售商自由决定的规则。在实施例中,所生成的实际RVN可以表示为一组断点,例如以用于ITU-T G.993.2中的虚拟噪声的格式。然而,也可以使用其它格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由发射器使用的)远程管理实体可以用于生成实际虚拟噪声,例如网络监控系统或者网络管理站(NMS)。在该情况下,在一些实施例中,这样的远程管理实体可以使用来自多个线路的原始RVN报告以及可能地还有附加信息来提供线路之间的改进协调以及实现实际RVN的优化值。
在52处,发射器将实际RVN传送给接收器,例如作为用于进入和退出低功率模式(例如L2.1)的每一个L2状态进入命令和退出命令的部分。当从一个状态转变到另一个时或者在驻留于任何特定状态期间,接收器然后可以使用所获得的RVN和所定义的目标SNR裕度来保持其比特加载。
如上文已经提及,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实际RVN的不同值可以用在不同情况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器可能不能够估计或测量原始RVN。图6图示了用于这样的情况的实施例。
在图6中,在60处,在CPE接收器不能够估计原始RVN的情况下使用某默认原始RVN。默认RVN可以是某预确定的值,例如从MIB获取,或者由远程管理系统推荐的RVN,例如基于较早的测量或者间接测量。
图6的60和62然后对应于图5的51和52,其使用默认RVN而不是原始RVN。
如上文已经提及,在上游方向中可以使用与下游方向中基本上类似的技术。图7图示了根据实施例的在上游方向中可使用的方法。
在70处,在CO接收器处确定原始RVN。术语“CO接收器”意图还涵盖其中接收器处于街道箱体、MDU箱体、DSLAM等中的情况。估计可以如上文针对CPE接收器的情况所解释的那样完成,并且可以例如涉及比如平均处理、内插、外插等技术。在71处,在CO处基于原始RVN确定实际RVN,如参照图7的51所解释。因此,此处的实际RVN可以在CO中内部确定。然而,也可以使用管理系统(例如,NMS或者CO处的系统管理,如上文所解释)或者其它管理实体。
RVN然后在CO接收器处如上文所解释的那样来使用。
一些实施例可以使用与进入和退出低功率模式的转变以及在这些模式期间的传输和接收信号相关联的特殊协议。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被实现为对G.993.2、G.993.5、G.998.4以及新的G.fast标准的扩展或修改。
以上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服务为示例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以上描述的技术可以例如通过修改常规DSL发射器和接收器(包括G.fast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固件、硬件、软件或其组合而实现在发射器和/或接收器中。尽管已经在上文阐述了多个具体细节,但是其它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上描述的特征中的仅一些和/或可以包括替换或附加的特征。

Claims (20)

1.一种缓解要通过网络的传输线路传输的信号上的串扰噪声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收发器,其被配置成接收基准噪声信号,所述基准噪声信号是传输线路上的噪声的估计,
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基于基准噪声信号而确定缓解串扰噪声的信号的比特加载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在展示时间接收基准噪声信号的更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基于基准噪声信号的更新而确定所述信号的比特加载值。
4.根据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接收表示所述收发器处的实际噪声的基准噪声信号的更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接收表示由来自彼此邻近的线缆的串扰而引起的实际噪声的基准噪声信号的更新。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接收表示所述收发器处的实际噪声的基准噪声图案的基准噪声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接收来自基准噪声图案的测量噪声值的基准噪声信号。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在收发器的初始化时接收基准噪声信号。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接收对应于所述收发器所使用的信噪比裕度的基准噪声信号。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针对多个通信模式基于基准噪声信号而生成比特加载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在通信模式之间切换,其中通信模式中的至少一个是功率节省模式。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接收表示由其他传输线路中的功率转变引起的非静态噪声的基准噪声信号。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接收在传输线路上的噪声的估计的频带的断点处采样的功率谱密度信号的形式的基准噪声信号。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确定比特加载,以使得其他传输线路上的功率谱密度的任何改变不引起超过预定义信噪比裕度的串扰的增加。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根据DSL协议来通过网络传输信号。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根据G.fast协议来通过网络传输信号。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是顾客场所装置设备的部分。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基准噪声信号表示虚拟噪声。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生成要通过传输线路传输的信号的传输参数。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包括接收基准噪声信号的接收器。
CN201810599905.3A 2014-03-11 2015-03-11 通信设备、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87684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50981P 2014-03-11 2014-03-11
US61/950981 2014-03-11
CN201580012957.0A CN106063141B (zh) 2014-03-11 2015-03-11 通信设备、系统和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2957.0A Division CN106063141B (zh) 2014-03-11 2015-03-11 通信设备、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8454A true CN108768454A (zh) 2018-11-06
CN108768454B CN108768454B (zh) 2022-01-21

Family

ID=5267225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99905.3A Active CN108768454B (zh) 2014-03-11 2015-03-11 通信设备、系统和方法
CN201580012957.0A Active CN106063141B (zh) 2014-03-11 2015-03-11 通信设备、系统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2957.0A Active CN106063141B (zh) 2014-03-11 2015-03-11 通信设备、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019149A1 (zh)
EP (3) EP3694112B1 (zh)
JP (2) JP6382998B2 (zh)
KR (1) KR101984367B1 (zh)
CN (2) CN108768454B (zh)
TW (1) TWI571084B (zh)
WO (1) WO20151359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85685B2 (en) * 2014-09-26 2018-05-2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Power spectrum density optimization
US10141976B2 (en) 2015-02-24 2018-11-27 Lantiq Beteiligungs-GmbH & Co. KG Crosstalk mitigation
US9831947B2 (en) * 2016-04-20 2017-11-28 Ciena Corporation Margin determin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in optical networks
CN112114874B (zh) * 2020-08-20 2021-10-1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6313A (zh) * 2004-10-04 2007-09-12 索尼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线通信方法与设备
US20080031313A1 (en) * 2006-08-07 2008-02-07 Vladimir Oksman Performance stabilization for multi-carrier DSL
EP2120348A4 (en) * 2007-03-20 2010-05-19 Huawei Tech Co Ltd FINDING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DEVICE, SETTING METHOD AND APPROPRIATE ARRANGEMENT FOR DSL VIRTUAL REFERENCE NOISE
US7782748B2 (en) * 2004-12-08 2010-08-24 Alcatel Lucent Power spectrum control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channels limited by disturbers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uch a method
US20110200058A1 (en) * 2010-02-12 2011-08-18 Mordechai Mushkin Hypothesis-based frame synchronization in a digital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094736B2 (en) * 2007-03-13 2012-01-10 Ite Tech.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noise power in frequency domain
CN202309702U (zh) * 2011-10-19 2012-07-04 上海炜呈智能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信道认知技术的电力线通信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79499A (ja) * 2005-03-29 2006-10-12 Toyota Motor Corp 無線通信装置
US8300518B2 (en) * 2008-04-01 2012-10-30 Alcatel Lucent Fast seamless joining of channels in a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9277277A (ja) * 2008-05-13 2009-11-26 Funai Electric Co Ltd 音声処理装置
US8831936B2 (en) * 2008-05-29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speech signal processing using spectral contrast enhancement
CN101741426B (zh) * 2008-11-17 2013-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dsl线路稳定性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200185B1 (en) * 2008-12-18 2013-04-03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 multi-carrier data communication path
US8406416B2 (en) * 2009-04-06 2013-03-2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Configuring virtual noise parameters of very high-speed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US8280036B2 (en) * 2009-04-06 2012-10-0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Configuring the virtual noise parameters of a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US9712276B2 (en) * 2009-11-10 2017-07-18 Lantiq Beteiligungs-GmbH & Co. KG Error reporting in multi-carrier signal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6313A (zh) * 2004-10-04 2007-09-12 索尼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线通信方法与设备
US7782748B2 (en) * 2004-12-08 2010-08-24 Alcatel Lucent Power spectrum control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channels limited by disturbers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uch a method
US20080031313A1 (en) * 2006-08-07 2008-02-07 Vladimir Oksman Performance stabilization for multi-carrier DSL
US8094736B2 (en) * 2007-03-13 2012-01-10 Ite Tech.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noise power in frequency domain
EP2120348A4 (en) * 2007-03-20 2010-05-19 Huawei Tech Co Ltd FINDING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DEVICE, SETTING METHOD AND APPROPRIATE ARRANGEMENT FOR DSL VIRTUAL REFERENCE NOISE
US20110200058A1 (en) * 2010-02-12 2011-08-18 Mordechai Mushkin Hypothesis-based frame synchronization in a digital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202309702U (zh) * 2011-10-19 2012-07-04 上海炜呈智能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信道认知技术的电力线通信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AVI MANTRI METANOIA TECHNOLOGIES INC: "Powerline Interference Indication and Mitigation for DSL transceivers", 《日内瓦国际电信联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3141B (zh) 2019-06-18
TWI571084B (zh) 2017-02-11
JP6382998B2 (ja) 2018-08-29
TW201537928A (zh) 2015-10-01
KR101984367B1 (ko) 2019-05-30
EP3694112B1 (en) 2022-09-14
CN106063141A (zh) 2016-10-26
JP6763509B2 (ja) 2020-09-30
EP3117529B1 (en) 2020-05-13
EP4117190A1 (en) 2023-01-11
EP3694112A1 (en) 2020-08-12
EP3117529A1 (en) 2017-01-18
WO2015135993A1 (en) 2015-09-17
KR20160117540A (ko) 2016-10-10
US20170019149A1 (en) 2017-01-19
CN108768454B (zh) 2022-01-21
JP2017508389A (ja) 2017-03-23
JP2018201221A (ja) 2018-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42216B2 (en) Power sav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6657316B2 (ja) ディストリビューションポイントからのデータ伝送のための低電力モード
EP3515056B1 (en) Low power state for dsl system and devices
CN106063141B (zh) 通信设备、系统和方法
US9407760B2 (en) Performance monitoring for discontinuous operation modes
US912472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processing in a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environment
US20130121435A1 (en) Crosstalk Management For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Power Efficient Transmission Mode
US20150365131A1 (en) Crosstalk Management For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 Power Efficient Transmission Mode
BR112016019306B1 (pt) Dispositivo de linha de assinante digital para mitigar ruído de diafon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