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6363B - 一种多分区背光源的供电时序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分区背光源的供电时序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66363B
CN108766363B CN201810467946.7A CN201810467946A CN108766363B CN 108766363 B CN108766363 B CN 108766363B CN 201810467946 A CN201810467946 A CN 201810467946A CN 108766363 B CN108766363 B CN 1087663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backlight source
power supply
time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679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66363A (zh
Inventor
张玉欣
张俊雄
杜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6794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6636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7689 priority patent/WO201921856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766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6363A/zh
Priority to US16/256,175 priority patent/US1083479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66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6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分区背光源的供电时序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使用时分复用控制多路驱动时,背光源断电后,电路及背光源中剩余的电量使背光源在不该亮时出现轻微点亮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背光源分时驱动点亮的间歇时间内,关断背光源的供电电路,且导通与背光源连接的放电电路,使其在间歇时间内对背光源进行放电。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间歇时间内对背光源进行放电可以释放背光源及与所述背光源相连接的导线中的电量,由于没有剩余的电量,背光源不会出现在不该亮时被点亮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多分区背光源的供电时序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分区背光源的供电时序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在人们的生活中广泛应用,同时随着液晶显示的大量使用,对液晶显示的画面的静态对比度和画面的层次感要求也越高。
现有技术中,使用多分区背光控制功能来控制液晶显示画面的静态对比度和画面的层次感。背光分区数越多,越能有效的提升画面的静态对比度和画面的层次感。但是随着背光分区数增多,使用的驱动电路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在上述情况下,多路背光源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共用一路驱动电路已成为液晶显示领域的发展趋势。
目前,通过时分复用方式进行多路复用时,由于多路背光源供电处在频繁的开关切换状态,如果供电的放电速度较慢,就会导致共用驱动电路的几路背光源中存有剩余电量。因此,在断电后由于背光源中还有剩余的电量,背光源在不应该点亮的状态下还会出现轻微点亮的情况。
综上,在现有技术中,使用时分复用控制多路驱动时,在给背光源断电后,电路及背光源中剩余的电量使背光源在不该亮时出现轻微点亮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分区背光源的供电时序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使用时分复用控制多路驱动时,给背光源断电后,电路及背光源中剩余的电量使背光源在不该亮时出现轻微点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分区背光源的供电时序控制方法,所述多分区背光源由供电源分时驱动点亮,该方法包括:在背光源分时驱动点亮的间歇时间内,关断所述背光源的供电电路,且导通与所述背光源连接的放电电路,使其在所述间歇时间内对所述背光源进行放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间歇时间内对所述背光源进行放电的持续时间为放电时间,所述放电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间歇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放电电路为接地放电电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时驱动为多路复用分时驱动。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分区背光源的供电时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第一供电时间内,第一路背光源的供电电路导通,供电源为所述第一路背光源上电;所述第一供电时间结束后,所述第一路背光源的供电电路断开,经历间歇时间后,第二路背光源的供电电路导通,所述供电源为所述第二路背光源上电;其中,在所述间歇时间内,所述第一路背光源进行放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路背光源进行放电的持续时间为放电时间,所述放电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间歇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间歇时间内,所述第一路背光源进行放电包括:在所述间歇时间内,所述第一路背光源导通进行放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路背光源进行放电包括:所述第一路背光源进行接地放电。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源,所述背光源采用上述供电时序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多分区背光源的供电时序控制方法,通过在背光源分时驱动点亮的间歇时间内,关断背光源的供电电路,且导通与背光源连接的放电电路,使其在间歇时间内对背光源进行放电。由于本发明中在间歇时间内对背光源进行放电可以释放背光源及与所述背光源相连接的导线中的电量,由于没有剩余的电量,背光源不会出现在不该亮时被点亮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多路分时复用的驱动电路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背光驱动电路中放电模块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背光驱动电路中放电模块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背光驱动电路中放电模块的放电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用时的供电时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放电控制时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背光驱动的电路中放电模块的放电电路原理图;
图9(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放电单元中电阻的第一种连接方式;
图9(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放电单元中电阻的第二种连接方式;
图9(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放电单元中电阻的第三种连接方式;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多分区背光驱动的电路中放电模块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多分区背光驱动电路中放电模块的放电电路原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多分区背光驱动电路中放电模块的放电电路原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多分区背光驱动的电路中放电模块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多分区背光驱动的电路中放电模块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多分区背光驱动的电路中放电模块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多分区背光驱动的电路中放电模块的放电电路原理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多分区背光驱动的电路中放电模块的放电电路原理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分区背光驱动的电路中放电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目前,液晶显示在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广泛应用在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中;同时为了简化驱动电路的复杂度,大多数的液晶显示都是在时分复用方式下通过多分区背光控制功能实现液晶显示中分区背光源12中背光源L的状态,其中分区背光源12中含有多路背光源L,且多路背光源L共用一路背光驱动。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多路分时复用的驱动电路的原理图,具体包括:变换器10、第二开关K2、分区背光源12、第一MOS管13、取样电路Rs14、驱动器15、背光处理单元16;
其中,所述变换器10可以为DC/DC(Direct Current/Direct Current,直流/直流)变换器10,或AC/DC(Alternating current/ Direct Current,交流/直流)变换器10;所述第二开关K2为多路复用选择开关;所述分区背光源12中的每一路背光源L为一个或多个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级管)串联而成;所述驱动器15为PWM(Pulse Width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驱动器15。
以变换器10为DC/DC变换器10,驱动器15为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驱动器15为例,如图1所示,多路分时复用的驱动电路具有如下连接方式:
其中,变换器10通过第二开关K2与分区背光源12中的背光源L的正端连接,分区背光源12中的背光源L的负端与第一MOS管13的漏极连接,第一MOS管13的栅极与PWM驱动器15的一端连接,第一MOS管13的源极与取样电路Rs14连接,取样电路Rs14接地,PWM驱动器15的另一端与背光处理单元16连接。
在实施中,所述背光处理单元16控制所述变换器10输出分区背光源12中的一路背光源L点亮时所需要的供电电压,并在确定所述变换器10输出供电电压后,控制第二开关K2闭合,使供电电压流入背光源;同时控制驱动器15输出高电平,控制第一MOS管导通构成回路,背光源L点亮。
从图1中可知,分区背光源12中的背光源L共用一个PWM驱动器15,因此在一个点亮周期内,变换器10输出的电压依次供给分区背光源12中每一路背光源L,同时PWM驱动器15也按照分区背光源12中每一路背光源L所需要点亮的状态输出驱动信号。
其中,所述点亮周期是根据信号制式决定的,一般采用60Hz或50Hz的整数倍,比如PAL(Phase Alteration Line,正交平衡调幅逐行倒相制)是50Hz,而NTSC(National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tee,正交平衡调幅制)是60Hz的。
具体的,当电源输入到所述变换器10后,经过所述变换器10输出一路或多路适用于所述背光源L的供电电压VLED,当所述第二开关K2与所述分区背光源12中的背光源L连接后,PWM驱动器15输出用于控制所述第一MOS管13导通的PWM信号,其中,可以设置为PWM驱动器15输出高时使分区背光源12中的背光源L点亮,输出低时背光源L熄灭。
此时,当第二开关K2与分区背光源12中的一路背光源L连接后,PWM驱动器15输出的PWM信号为高时,与第二开关K2连接的背光源L的正极与负极之间处于导通状态,使所述背光源L点亮。由于第二开关K2速度足够快,同时由于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能够使共有一个PWM驱动器15的分区背光源12中的多路背光源L分别进行调光控制。
如图1所示,当在一个周期内当第二开关K2打开到位置1时,PWM驱动器15输出分区背光源12中背光源L1所需亮度的PWM信号,此时第一MOS管13处于导通状态,背光源L1被点亮;经过一个短暂的间隔时间(dead time)后,在相同周期内当第二开关K2打开到位置2时,PWM驱动器15输出分区背光源12中背光源L2所需亮度的PWM信号,此时第一MOS管13处于导通状态,背光源L2被点亮;在背光源L2被点亮的时候,开关已和位置1断开,此时背光源L1已经没有供电电压输入,但是由于背光源L1和导线中存留有之前被点亮时的电量,所以在PWM驱动器15输出点亮背光L2所需的PWM信号时,第一MOS管13处于导通状态下,背光源L1和导线中存留的电量就会流通,使背光源L1在不该点亮的时刻出现轻微的点亮。
本发明实施例,在分区背光源12中的多路背光源L的正端供电线路上增加一个放电模块21,同时可以通过驱动器15在一定时间内对背光源L及与所述背光源L相连接的正端供电线中存留的电量进行放电操作。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分区背光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多分区背光驱动电路除了包括有上述变换器10、第二开关K2、第一MOS管13、取样电路Rs14、驱动器15、背光处理单元16等,还包括:多路背光源L;及与所述背光源L连接的放电模块21,所述放电模块21用于释放所述背光源12及与所述背光源12相连接的导线中存留的电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放电模块21与所述多路背光源L的正端相连接,实施时,所述放电模块21用于释放所述背光源L及与所述背光源L相连的导线中存留的电量。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放电模块21可以释放背光源L及与所述背光源L相连接的导线中的电量,在与背光源L正端连接的第二开关K2断开后,背光源L及与背光源L相连接的导线中剩余的电量会被放电模块21释放,因此当第一MOS管输出高电平使背光源L的负端处于连通状态时,由于没有剩余的电量,背光源L不会出现被点亮的现象。
其中,所述放电模块21具有多种存在形式,下面以部分实施例进行具体介绍。
实施例一:所述放电模块21包括放电单元22和防短路单元23。
可选的,所述放电模块21包括一个放电单元22和多个防短路单元23,所述防短路单元23与所述背光源L一一对应;
所述放电单元22的输入端与所述多个防短路单元2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放电单元22的输出端接地;
每一路背光源12的正极与对应的所述防短路单元23的输入端连接。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种多分区背光驱动电路中放电模块21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以分区背光源12中含有四路背光源(L1、L2、L3、L4)为例。
其中,第一路防短路单元23(图中用防短路单元1表示)与分区背光源12中的第一路背光源L1的正极相连;第二路防短路单元23(图中用防短路单元2表示)与分区背光源12中的第二路背光源L2的正极相连接;第三路防短路单元23(图中用防短路单元3表示)与分区背光源12中的第三路背光源L3的正极相连接;第四路防短路单元23(图中用防短路单元4表示)与分区背光源12中的第四路背光源L4的正极相连接;每一路防短路单元23的输出端都与放电模块21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多路防短路单元23可以共用一个放电单元22,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放电单元22,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种多分区背光驱动电路中放电模块21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从图4中可知:第一路防短路单元23及第二路防短路单元23共用一个放电单元22,第三路防短路单元23及第四路防短路单元23共用一个放电单元22,具体在多分区背光驱动电路中如何使用,取决于初始时的为背光驱动的电路的布线结构。
其中,所述防短路单元23用于使背光源12及与背光源12相连接的导线中的电压可以正常的释放,防止电路中出现短路的现象。
在实施时,每一路背光源L与防短路单元23连接,每一个防短路单元23都与放电单元22连接,当第二开关K2不与分区背光源12中的任一背光源L连接,即变换器10不输出供电电压时,之前与第二开关K2相连接的背光源L中的电压及与所述背光源L连接的导线中的电压通过防短路单元23,及放电单元22被释放,由于剩余电量被释放,因此当开关与所述分区背光源12中其他背光源L连接时,第一MOS管13处于导通状态下,之前与第二开关K2相连接的背光源L也不会出现在不该点亮时而被点亮的现象。
其中,所述放电单元22存在多种连接方式,下面进行具体介绍。
方式一:所述放电单元22包括:电阻R30、MOS管31和第一控制器32;
可选的,所述MOS管31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控制器32连接,所述MOS管31的漏极与所述电阻R30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31的源极接地;
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与所述防短路单元23的输出端连接。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多分区背光驱动的电路中放电模块21的放电电路原理图。其中,所述防短路单元23以二极管为例。
具体的,所述分区背光源12中的每一路背光源L的正端都连接有一个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出端与电阻R30连接,电阻R30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31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31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31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控制器32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32用于控制所述MOS管31的截止/导通(截止或导通)状态,与第二开关K2相连接的背光源L在与所述第二开关K2断开后,所述第一控制器32控制所述MOS管31导通。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32包括但不限于下列的部分或全部:
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
具体的,与第二开关K2相连接的背光源L在与所述第二开关K2断开后,即所述与第二开关K2相连接的背光源L接入的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控制器32输出高电平的放电使能,使所述MOS管31处于导通状态,所述放电模块21开始工作,释放之前与第二开关K2连接的背光源L及与所述背光源L相连接的导线中的电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分区背光源12中相邻两路背光源L通过供电电压被点亮时,相邻的两个供电电压之间存在间歇时间。相邻两个供电电压之间的间歇时间为所述第一控制器32工作的时间,即输出放电使能的时间,此时所述第一控制器32控制所述MOS管31导通,进而使放电模块21工作。
以分区背光源12中共有四路背光源(L1、L2、L3、L4),且四路背光源共用一路背光驱动为例,分区背光源12中的四路背光源需要四个供电电压VLED1~VLED4,当供电电压为高时,背光源L被点亮,当供电电压为低时,背光源L处于熄灭状态。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四路复用时的供电时序图,在一个周期内,四路背光源(L1、L2、L3、L4)依次被点亮,分区背光源12中的每一路背光源L被点亮的时间时是一致的,因此将一个周期对应的时间段平均分成四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由背光源L被点亮的时间及相邻两个供电电压之间的间歇时间组成。
以一个周期为60Hz(周期为16.67ms)为例,将60Hz平均分成四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为240Hz(周期为4.17ms),假设每个背光源L点亮的时间为4ms,间歇时间为0.17ms。
从图6中可知,第一时间段,间歇时间为a时,VLED1为低,第一路背光源L1处于没有点亮的状态,第四路背光源L4也处于没有点亮的状态,此时放电模块21开始工作,但是此时释放的是第四路背光源L4及与第四路背光源L4相连接的导线中的剩余的电量;在时间段b内,VLED1为高,第一路背光源L1被点亮;第二时间段,间歇时间为c时,VLED1为低,VLED2为低,此时释放第一路背光源L1及与第一路背光源L1相连接的导线中的剩余的电量;在时间段d内,VLED2为高,此时第二路背光源L2被点亮;第三时间段,间歇时间为e时,VLED2为低,VLED3为低,此时释放第二路背光源L2及与第二路背光源L2相连接的导线中的剩余的电量;在时间段f内,VLED3为高,第三路背光源L3被点亮;第三时间段,间歇时间为g时,VLED3低,VLED4低,此时释放第三路背光源L3及与第三路背光源L3相连接的导线中的剩余的电量;在时间段f内,VLED4为高,此时第四路背光源L4处于点亮状态,上述为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多分区背光驱动电路在一个周期内的工作流程。
具体的,在放电模块21工作的时候,释放分区背光源12中的背光源L及与所述背光源L相连接的导线中的剩余电量的示意图,如7图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放电控制时序图。
从图7中可知,当所述VLED1为低时,VLED2为低时,即所述供电电压VLED1与VLED2处于间歇时间时,放电使能为高时,放电模块21开始工作,只要控制VLED泄放至VLED-Vf的电压以下,背光源L就不会被点亮;其中,所述Vf为背光源L中的LED导通时所需的电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改进后的多分区背光驱动电路由于包含有放电模块21,因此在一定时间内放出的电量比没有改进之前放出的电量多;或若放出相同的电量,则包含有放电模块21的多分区背光驱动电路比改进之前的多分区背光驱动电路放电速度快,在最短时间内将背光源L及与所述背光源L相连接的导线中的电量释放,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对VLED供电的影响,同时使用户观察不到背光源L出现轻微点亮的现象。
方式二:所述放电单元22包括电阻R30。
可选的,所述电阻R30的一端与所述防短路单元2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接地。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多分区背光驱动电路中放电模块21的放电电路原理图;所述防短路单元23以二极管为例。
具体的,分区背光源12每一路所述背光源L的正端都连接有一个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出端与电阻R30连接,电阻R30接地。在所述背光源L的正端与所述第二开关K2断开后,由于所述放电模块21中的防短路单元23及放电单元22与仍处于导通状态,此时背光源L及与背光源L相连接的导线中的电压后经过放电模块21释放。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阻R30可以为多个电阻R30采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相结合的方式连接后组成的,即所述放电单元22中可包括多个电阻R30。
如图9(a)-图9(c)所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放电单元22中包含至少电阻R30,且至少电阻R30通过串联和/或并联方式连接。即:这至少至少电阻R30可以仅通过串联方式连接,也可以仅通过并联方式连接,或者,通过串联、并联相结合的方式连接,本发明并不对此进行具体限定。具体地,如图9(a)所示,该放电单元22包含三个电阻R30,且这三个电阻R30通过串联方式连接在一起。如图9(b)所示,该放电单元22包含三个电阻R30,且这三个电阻R30通过并联方式连接在一起。如图9(c)所示,该放电单元22包含四个电阻R30,其中,两个电阻R30,与另外两个电阻R30串联连接在一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放电单元22中具体含有几个电阻R30,及各个电阻R30之间如何连接主要由人工在对多分区背光驱动电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实施中,所述背光源L与所述第二开关K2断开后,所述背光源L及与所述背光源L相连接的导线中的电量经过防短路单元23及放电单元22被释放,由于背光源L中的电量被释放,因此当开关与其他背光源L连接时,第一MOS管13处于导通状态下,所述背光源L不会出现被点亮的情况。
实施例二,所述放电模块中包括有一个放电单元22和一个防短路单元23。
可选的,所述放电模块21中包括一个放电单元22和一个防短路单元23、第一开关K1和第二控制器33;
所述防短路单元23的输入端通过第一开关K1与所述多路背光源L的正端连接,所述防短路单元23的输出端与所述放电单元22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放电单元22的输出端接地;
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三种多分区背光驱动的电路中放电模块21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以分区背光源12中含有四路背光源(L1、L2、L3、L4)为例。
从图10中可知,分区背光模组12对应有一个防短路单元23和放电单元22,即四路背光源(L1、L2、L3、L4)共用一个防短路单元23和一个放电单元22。其中,在四路背光源(L1、L2、L3、L4)与防短路单元23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关K1,并设置有第二控制器33,第二控制器33用于控制第一开关K1的打开/闭合(打开或闭合)状态。
具体的,确定在间歇时间某一路背光源L需要进行放电时,第二控制器33控制第一开关K1连接到需要进行放电的背光源L上,是背光源L与防短路单元23及放电单元22接通,进行后续的放电操作。
比如,当确定需要对第二路背光源L2进行放电,此时第二控制器33控制第一开关K1与防短路单元23接通,进行放电操作。
在实施中,通过第二控制器33控制第一开关K1的状态,使需要进行放电的背光源L与防短路单元23接通后,释放背光源L中及与所述背光源L相连接的导线中的电量,进而当第二开关K2闭合及第一MOS管13导通时,不应该被点亮的背光源L不会出现轻微点亮的现象。
其中,所述放电单元22存在多种连接方式,下面进行具体介绍。
方式一,所述放电单元包括:电阻R30、MOS管31和第一控制器32;
可选的,所述MOS管31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控制器32连接,所述MOS管31的漏极与所述电阻R30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31的源极接地;
所述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防短路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如图1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多分区背光驱动电路中放电模块21的放电电路原理图;所述防短路单元23以二极管为例。
具体的,第一开关K1与二极管相连接,二极管的输出端与电阻R30连接,电阻R30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31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31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31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控制器32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32用于控制所述MOS管31的截止/导通状态,当确定与所述第二开关K2相连接的背光源L与所述第二开关K2断开后,所述第一控制器32控制所述MOS管导通。
具体的,与第二开关K2向连接的背光源L与所述第二开关K2断开后,所述第二控制器33控制第一开关K1闭合,接通背光源L与二极管,同时第一控制器32控制所述MOS管处于导通状态,使背光源L与二极管、电阻R30构成回路,释放背光源L及与所述背光源L相连接的导线中的电量。
比如,与第二开关K2相连接的背光源L为第二路背光源L2,当第二开关K2与所述第二路背光源L2断开后,第二控制器33控制第一开关K1接通第二路背光源L2和二极管,同时第一控制器32控制MOS管处于导通状态,此时释放第二路背光源L2及与所述第二路背光源L2相连接的导线中的电量。
在实施中,在确定需要进行放电操作时,第二控制器33控制第一开关K1闭合,第一控制器32控制所述MOS管导通,进而使所述放电模块21处于导通状态,放电模块21开始工作,释放背光源L及与所述背光源L相连接的导线中剩余的电量,使背光源不会出现在不该被点亮时而被点亮的现象。
方式二,所述放电单元22包括电阻R30;
可选的,所述电阻R30的一端与所述防短路单元2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接地。
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多分区背光驱动电路中放电模块21的放电电路原理图;所述防短路单元23以二极管为例。
具体的,第一开关K1的一端与分区背光源12中的背光源L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连接,二极管还与电阻R30连接,电阻R30的另一端接地。在所述背光源的L的正端与第二开关K2断开后,第二控制器33控制第一开关K1闭合,连接需要进行放电的背光源L与二极管接通,使放电模块21中的放电单元22与防短路单元23及背光源L构成回路,释放背光源L及与背光源L相连接的导线中的电量。
在实施中,在所述背光源L与所述第二开关K2断开后,第二控制器33控制第一开关K1,释放背光源L及与背光源L相连接的导线中的电量,所述背光源L不会出现被点亮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K1为多路复用开关。其中,所述第一开关K1还可以为普通的开关。
当所述第一开关K1为普通开关时,每一路背光源L都连接有第一开关K1,第二控制器33的数量可以与所述第一开关K1的数量一致,也可以一个第二控制器33控制多个第一开关K1。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多分区背光驱动的电路中放电模块21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以一个第二控制器33控制多个第一开关K1为例,图中所述第一开关K1下的虚线标识通过第二控制器33对第一开关K1进行控制。
具体的,当需要对某一路背光源L进行放电时,第二控制器K2控制所述背光源L对应的第一开关K1闭合。比如,确定对第二路背光源L2进行放电,第二控制器33控制第二路背光源L2对应的第一开关K1闭合,进行放电操作。
实施例三:所述放电模块21中包含有多个放电单元22。
可选的,所述放电模块21中包含多个放电单元22,所述放电单元22与所述背光源L一一对应;
所述放电单元22的输入端与所述背光源L的正极连接,所述放电单元22的输出端接地。
如图1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五种多分区背光驱动的电路中放电模块21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以分区背光源12中含有四路背光源(L1、L2、L3、L4)为例。
其中,每一路背光源L的正端都连接有放电单元22,从图14中可知,第一路背光源L1与第一放电单元22(图中用放电单元1表示)相连接;第二路背光源L2与第二路放电单元22相连接;第三路背光源L3与第三路放电单元22相连接;第四路背光源L4与第四路放电单元22相连接;且每一路放电单元22的输出端都接地。
在实施中,每一路背光源L都连接有放电单元22,且每个放电单元22都接地,当需要对背光源L进行放电操作的时候,背光源L中的电压从背光源L的正极传输至放电模块21,最终被释放,由于背光源L中没有电压,因此当开关与其他背光源L连接时,第一MOS管13处于导通状态下,所述背光源L也不会出现在不该点亮时而被点亮的现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每一路背光源L都对应有一个放电单元22时,还可以在放电单元22与背光源L之间设置有防短路单元23,具体的,如图1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第六种多分区背光驱动的电路中放电模块21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所述放电单元22存在多种连接方式,下面进行具体介绍。
方式一:所述放电单元22包括:电阻R30、MOS管31和第一控制器32;
可选的,所述放电单元22包括:电阻R30、MOS管31、第一控制器32;
所述MOS管31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控制器32连接,所述MOS管31的漏极与所述电阻R30连接,所述MOS管31的源极接地;
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与所述背光源L的正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32用于控制所述MOS管31的截止/导通状态,在所述背光源L断电后所述第一控制器32控制所述MOS管31导通。
如图1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五种多分区背光驱动的电路中放电模块21的放电电路原理图。每一路背光源L的正端都连接有电阻R30,电阻R30的另一端与MOS管31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31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31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控制器32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32在所述背光源L断电后,输出高电平,用于控制所述MOS管31导通。
具体的,如图16所示,当第一路背光源L1与所述开关1断开后,上所述第一控制器32输出高电平,控制所述MOS管31导通,此时第一路背光源L1,电阻R30,MOS管31组成通路,第一路背光源L1及与第一路背光源L1相连接的导线中的剩余电量通过电阻R30、MOS管31被放电模块21释放,因此第一路背光源L1不会处于被点亮的状态。
方式二:所述放电单元22包括电阻R30。
可选的,所述放电单元22包括电阻R30;
所述电阻R30的一端与所述背光源L的正端连接,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接地。
如图1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多分区背光驱动的电路中放电模块21的放电电路原理图。具体的每一路背光源L的正端都连接有电阻R30,且每个电阻R30的另一端都接地。此时在背光源L与第二开关K2断开后,由于所述背光源L的正端与电阻R30又组成一个回路,因此在背光源L与第二开关K2断开后,背光源L及与背光源L连接的导线中的剩余电量会通过电阻R30被释放,因此背光源L不会处于被点亮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放电模块21中的电阻R30都可以为至少一个电阻R30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所组成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只设置一个控制器件,用于控制本发明实施例中开关的闭合,及MOS管的闭合导通状态,该控制器件可以为现有电路中的背光处理单元16。即在电路的设计中可以不设置第一控制器32及第二控制器33,由背光处理单元控制MOS管的截止/导通状态,和第一开关K1的断开/闭合。具体的,如图1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分区背光驱动的电路中放电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及MOS管31都由背光处理单元16控制。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器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任意一种所述背光驱动电路。
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为手机、电视、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中。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系统(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系统的处理模块,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系统的处理模块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方法。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系统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系统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系统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系统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多分区背光源的供电时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所述多分区背光源包括多路背光源,所述多分区背光源由供电源分时驱动点亮,所述多路背光源的一端与第二开关相连,所述多路背光源的另一端与PWM驱动器相连,所述多路背光源复用所述第二开关,所述多路背光源共用所述PWM驱动器,
在背光源分时驱动点亮的间歇时间内,关断所述背光源的供电电路,且导通与所述背光源连接的放电电路,使其在所述间歇时间内对所述背光源进行放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时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间歇时间内对所述背光源进行放电的持续时间为放电时间,所述放电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间歇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时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路为接地放电电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时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时驱动为多路复用分时驱动。
5.一种多分区背光源的供电时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分区背光源包括第一路背光源和第二路背光源,所述第一路背光源的一端与第二开关相连,所述第二路背光源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相连,所述第一路背光源的另一端与PWM驱动器相连,所述第二路背光源的另一端与PWM驱动器相连,所述第一路背光源和所述第二路背光源复用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一路背光源和所述第二路背光源共用所述PWM驱动器,包括如下步骤:在第一供电时间内,第一路背光源的供电电路导通,供电源为所述第一路背光源上电;所述第一供电时间结束后,所述第一路背光源的供电电路断开,经历间歇时间后,第二路背光源的供电电路导通,所述供电源为所述第二路背光源上电;其中,在所述间歇时间内,所述第一路背光源进行放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时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背光源进行放电的持续时间为放电时间,所述放电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间歇时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时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间歇时间内,所述第一路背光源进行放电包括:在所述间歇时间内,所述第一路背光源导通进行放电。
8.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供电时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背光源进行放电包括:所述第一路背光源进行接地放电。
9.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供电时序控制方法。
CN201810467946.7A 2018-05-16 2018-05-16 一种多分区背光源的供电时序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8766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67946.7A CN108766363B (zh) 2018-05-16 2018-05-16 一种多分区背光源的供电时序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PCT/CN2018/107689 WO2019218568A1 (zh) 2018-05-16 2018-09-26 背光驱动电路、背光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US16/256,175 US10834795B2 (en) 2018-05-16 2019-01-24 Backlight drive circuit, backlight driv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67946.7A CN108766363B (zh) 2018-05-16 2018-05-16 一种多分区背光源的供电时序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6363A CN108766363A (zh) 2018-11-06
CN108766363B true CN108766363B (zh) 2021-03-12

Family

ID=64008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67946.7A Active CN108766363B (zh) 2018-05-16 2018-05-16 一种多分区背光源的供电时序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6636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4894A (zh) * 2006-10-20 2007-07-25 北京巨数数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扫描型led显示装置及消除其前行隐亮的方法
CN105654899A (zh) * 2016-03-17 2016-06-08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10854A (ja) * 2004-04-19 2005-11-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駆動回路
JP2006011311A (ja) * 2004-06-29 2006-01-12 Optrex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1369407A (zh) * 2008-10-14 2009-02-18 复旦大学 场序制彩色led背光源技术的控制方法
JP5829067B2 (ja) * 2011-07-11 2015-12-09 ローム株式会社 Led駆動装置、照明装置、液晶表示装置
CN102572476B (zh) * 2011-12-19 2014-08-20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串扰重影现象的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4894A (zh) * 2006-10-20 2007-07-25 北京巨数数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扫描型led显示装置及消除其前行隐亮的方法
CN105654899A (zh) * 2016-03-17 2016-06-08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6363A (zh) 2018-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61069B (zh) 一种多分区背光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US10834795B2 (en) Backlight drive circuit, backlight driv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531081B (zh) 一种显示模块驱动装置及方法
CN109192149A (zh) 背光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0056872A1 (zh) 一种背光源的调光控制系统、调光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5047141A (zh) 多分区动态背光的分屏检测方法、装置及液晶电视
CN108597458B (zh) Local dimming背光驱动电路、装置及液晶显示设备
CN110390904B (zh) 电子设备以及led阵列的驱动装置和方法
CN101977271A (zh) 一种节省手机电池消耗的方法及其手机
CN102682698A (zh) 一种驱动电路、驱动电源和显示装置
CN106409241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多分区led背光的短路保护方法
US9412311B2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2D/3D backlight switching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backlight module
CN108538259B (zh) 背光驱动电路、背光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2823262B (zh) 立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9633612B2 (en) Display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766363B (zh) 一种多分区背光源的供电时序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147664A (zh) 一种amoled显示屏
CN105093642A (zh) 一种背光源
CN108320713B (zh) 背光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8520720B (zh) 一种液晶电视背光多分区控制系统
CN110286518A (zh) 显示模组及其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19218568A1 (zh) 背光驱动电路、背光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448642A (zh)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11174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US20220043302A1 (en)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66100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No. 151, No.

Applicant after: Hisense Vide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0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No. 151, No.

Applicant before: HISENSE ELECTRIC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