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组件、板卡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路板组件、板卡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计算机、服务器等电子设备的组装工作中,包括板卡(例如内存条)与插槽的组装。然而,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电子设备在组装完成后,时常出现板卡(例如内存条)在插槽上组装不到位的情况,且在开机进入系统以后,发现内存没有读取完整才知道组装不到位的情况;此时花费时间拆卸并去检查内存条的定位问题,重新组装后,再次开机以测试内存条是否组装到位。显然,这种情况在工厂组装过程中导致设备组装的测试效率低下,影响出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组件、板卡及电子设备,使得安装人员能够根据指示元件的状态在视觉上直观且快速的地了解到板卡组装是否到位,避免了系统开机后拆卸板卡以重新组装的情况,减少了因板卡组装问题所花费的排查时间,提高了设备组装的测试效率与产品出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本体、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上的逻辑控制模块、指示元件、供板卡插入的插槽;所述插槽内的多个管脚用于与所述板卡上的多个管脚对应连接;所述插槽内的多个所述管脚的至少其中一个接地管脚被选定为检测管脚,所述检测管脚连接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且连接于供电电路;所述指示元件一端连接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指示元件的另一端连接于驱动端;所述板卡插入所述插槽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检测管脚输入的管脚信号控制所述指示元件的指示状态。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板卡,用于插入上述的电路板组件的插槽中;所述板卡包括:卡本体、形成在所述卡本体上的多个管脚;所述多个管脚包括测试管脚与非测试管脚;用于与所述插槽上的检测管脚对应连接的所述测试管脚的长度为第一长度;所述非测试管脚的长度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长度。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电路板组件。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电路板组件包括逻辑控制模块与指示元件;即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组件中,选定插槽的至少其中一个接地管脚作为检测管脚,插槽的检测管脚连接逻辑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供电电路,指示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逻辑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驱动端,当板卡插入插槽后,逻辑控制模块根据检测管脚输入的管脚信号控制指示元件的状态,即本实施例利用板卡内所有接地管脚均相互连接的属性,所以以接地管脚作为检测管脚,从而使得安装人员能够根据指示元件的状态在视觉上直观且快速的地了解到板卡组装是否到位,而无需如现有技术中需要系统开机才能够侦测出板卡组装是否到位的结果,避免了系统开机后拆卸板卡以重新组装的情况,减少了因板卡组装问题所花费的排查时间,提高了设备组装的测试效率与产品出货效率。
另外,所述插槽内的多个所述管脚由所述插槽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排列;所述检测管脚位于所述第一端的端部或所述第二端的端部。本实施例中,
另外,插槽具有相对的第一槽边与第二槽边,多个所述管脚由每条槽边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排列;所述检测管脚的数目为两个时,一个所述检测管脚位于所述第一槽边的第一端的端部;另一个所述检测管脚位于所述第二槽边的第二端的端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检测管脚的另一种选定位置,检测管脚位于插槽的端部,由于将板卡安装到插槽的过程中,若插槽的端部安装到位,则板卡与插槽之间安装到位的可能性较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侦测的可靠性。
另外,插槽具有相对的第一槽边与第二槽边,多个所述管脚由每条槽边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排列;所述检测管脚的数目为两个时,一个所述检测管脚位于所述第一槽边的第一端的端部;另一个所述检测管脚位于所述第二槽边的第二端的端部。本实施例中,检测管脚的数量为两个,且一个检测管脚位于第一槽边的第一端的端部,另一个检测管脚位于第二槽边的第二端的端部,即当检测管脚的数量为两个时,提供了两个检测管脚的一种选定位置,使得两个检测管脚分别位于两个槽边的两端,使得板卡的两边和两端都能检测到,进一步提高了侦测的全面性与可靠性。
另外,逻辑控制模块包括与门、或门以及非门;一个所述检测管脚连接于所述与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或门的第一输入端;另一个所述检测管脚连接于所述与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或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非门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或门的输出端,所述非门的使能端连接于所述与门的输出端,所述非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指示元件。本实施例中,提供了逻辑控制模块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逻辑控制模块包括与门、或门及非门,该实现该模块的电路简单且成本低。
另外,逻辑控制模块为以下其中之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单片机、基板管理控制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逻辑控制模块的另外三种实现方式。
另外,供电电路包括供电电源、至少一上拉电阻;所述上拉电阻的数目与所述检测管脚的数目相同;所述检测管脚通过所述上拉电阻连接于所述供电电源。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供电电路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路板组件的方框示意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路板组件中插槽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路板组件中插槽的一种示意图;
图4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路板组件中插槽的另外一种示意图;
图5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电路板组件中插槽的一种示意图;
图6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电路板组件的方框示意图;
图7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电路板组件中插槽的另外一种示意图;
图8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电路板组件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电路板组件的高电平驱动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电路板组件的双端驱动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板卡的正面示意图;
图12是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板卡的反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路板组件,如图1所示,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本体、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上的逻辑控制模块1、指示元件2、供板卡插入的插槽3。
本实施方式中,插槽3内的多个管脚用于与板卡上的多个管脚对应连接。插槽3内的多个管脚的至少其中一个接地管脚被选定为检测管脚4,检测管脚4连接于逻辑控制模块1的输入端,且连接于供电电路5;指示元件2一端连接于逻辑控制模块1的输出端,指示元件2的另一端连接于驱动端6。板卡插入插槽3后,逻辑控制模块1根据检测管脚4输入的管脚信号控制指示元件2的指示状态。
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电路板组件包括逻辑控制模块与指示元件;即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组件中,选定插槽的至少其中一个接地管脚作为检测管脚,插槽的检测管脚连接逻辑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供电电路,指示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逻辑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驱动端,当板卡插入插槽后,逻辑控制模块根据检测管脚输入的管脚信号控制指示元件的状态,即本实施例利用板卡内所有接地管脚均相互连接的属性,所以以接地管脚作为检测管脚,从而使得安装人员能够根据指示元件的状态在视觉上直观且快速的地了解到板卡组装是否到位,而无需如现有技术中需要系统开机才能够侦测出板卡组装是否到位的结果,避免了系统开机后拆卸板卡以重新组装的情况,减少了因板卡组装问题所花费的排查时间,提高了设备组装的测试效率与产品出货效率。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电路板组件的结构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提供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方案的必须。
在一个例子中,指示元件2为LED灯,且指示元件2可以为电路板本体上现有的,也可以为新增的,本实施例对指示元件2的类型不作任何限制。
在一个例子中,板卡可以为内存条,则插槽3为供内存条插入的插槽;然实际中不限于此,本实施例对插槽3的类型不作任何限制,可根据实际产品来确定。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所示,插槽3内的其中一个接地管脚被选定为检测管脚4,然本实施例对检测管脚4的数量不作任何限制。
在一个例子中,插槽3内的多个管脚由插槽3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排列,如图2所示,插槽3包括第一端的端部31、第二端的端部32以及中部区域33(端部区域可根据插槽长度的预设比例来划分,例如插槽3总长度为16厘米,可根据1:6:1的预设比例来对应划分端部31、中部区域33、端部32;然不限于此,还可以根据管脚数目的预设比例来划分),检测管脚4位于中部区域33的接地管脚,然实际中不限于此,本实施例对检测管脚4的位置不作任何限制。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路板组件。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检测管脚4的数量与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插槽3内的多个管脚由插槽3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排列,实际上插槽3具有相对的第一槽边34与第二槽边35,即多个管脚由每条槽边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排列。检测管脚4位于第一端的端部31或第二端的端部32。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3所示,插槽3内的其中一个接地管脚被选定为检测管脚4;检测管脚4位于第一端的端部31的第一槽边34上,同理,检测管脚4也可以位于第二端的端部32的第二槽边35上(图未示)。
在另一个例子中,如图4所示,检测管脚4位于第一端的端部31的第一槽边34上,同理,检测管脚4也可以位于第二端的端部32的第二槽边35上(图未示)。
在一个例子中,参考图1所示,驱动端6为接地端或电源端,实际连接中可通过限流电阻连接于接地端或电源端,驱动端6可根据指示元件2的驱动方式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驱动端6的类型不作任何限制;实际上,本例子也可以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示例。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而言,提供了检测管脚的另一种选定位置,检测管脚位于插槽的端部,由于将板卡安装到插槽的过程中,若插槽的端部安装到位,则板卡与插槽之间安装到位的可能性较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侦测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路板组件。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如图5、6所示,检测管脚4的数量。
本实施方式中,插槽3具有相对的第一槽边34与第二槽边35,多个管脚由每条槽边的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排列,检测管脚4的数目为两个。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5所示,一个检测管脚4位于第一槽边34的第一端的端部31;另一个检测管脚4位于第二槽边35的第二端的端部32;然这里只是示例性说明,实际中不限于此。
在另一个例子中,如图7所示,一个检测管脚4位于第一槽边34的第一端的端部31,另一个检测管脚4位于第一槽边34的第二端的端部32。或者,一个检测管脚4位于第二槽边35的第一端的端部31,另一个检测管脚4位于第二槽边35的第二端的端部32(图未示)。然这里只是示例性说明,实际中不限于此。
在一个例子中,供电电路5包括供电电源、至少一上拉电阻;上拉电阻的数目与检测管脚4的数量相同,检测管脚通过上拉电阻连接于供电电源。即,检测管脚4的数量为两个时,上拉电阻的数量也为两个。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供电电路5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且本例子也可以为在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的改进方案。
实际上,本实施方式也可以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的改进方案。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二实施方式而言,检测管脚的数量为两个,且一个检测管脚位于第一槽边的第一端的端部,另一个检测管脚位于第二槽边的第二端的端部,即当检测管脚的数量为两个时,提供了两个检测管脚的一种选定位置,使得两个检测管脚分别位于两个槽边的两端,使得板卡的两边和两端都能检测到,进一步提高了侦测的全面性与可靠性。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路板组件。第四实施方式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出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如图8所示,提供了逻辑控制模块1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逻辑控制模块1包括与门11、或门12以及非门13;一个检测管脚4连接于与门11的第一输入端、或门12的第一输入端;另一个检测管脚4连接于与门11的第二输入端、或门12的第二输入端;非门13的输入端连接于或门12的输出端,非门13的使能端131连接于与门11的输出端,非门13的输出端连接于指示元件2。实际上,两个检测管脚还分别通过两个上拉电阻51连接至供电电源52;指示元件2还连接于驱动端6,即通过限流电阻61连接于电源端62。
具体而言,当两个检测管脚4与逻辑控制模块1均未连接时,与门11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均接收到第一电平且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平至非门13的使能端131,使能端131被禁能,指示元件2处于第一状态以表征板卡未插入插槽(第一状态例如为熄灭状态,然不限于此)。当两个检测管脚4中的其中一个连接于逻辑控制模块1时,或门12的第一输入端接收到第一电平且第二输入端接收到第二电平,或门12的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平;与门11的第一输入端接收第一电平且第二输入端接收第二电平,与门11的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平;非门13的输入端接收第一电平且输出第二电平,非门13的使能端131接收到第二电平,使能端131被使能,指示元件2处于第二状态以表征板卡与插槽组装不良(第二状态例如为闪烁状态,然不限于此)。当两个检测管脚4与逻辑控制模块1均连接时,或门12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均接收到第二电平,或门12的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平至非门的输入端,非门13的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平,指示元件2处于第三状态以表征板卡与插槽组装良好(第三状态例如为常亮状态,然不限于此)。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8所示,采用低电平驱动指示元件2。则逻辑控制模块1在上述作动过程中,第一电平为高电平(以1表示),第二电平为低电平(以0表示),驱动端6为电源端,以下示例逻辑控制模块1的状态表
逻辑控制模块的状态表
在另一个例子中,如图9所示,采用高电平驱动指示元件2,此时驱动端为接地端,然实际中不限于此,本实施例对指示元件2的驱动方式不作任何限制,如图10所示,还可以采用双端驱动指示元件2。
在一个例子中,逻辑控制模块1还可以为以下其中之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单片机、基板管理控制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逻辑控制模块1的另外三种具体实现方式,由于每种逻辑控制模块1的控制机制与上述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例子中,由于基板管理控制器为独立与系统处理器的嵌入式处理器,因此当逻辑控制模块1为基板管理控制器时,外接设备可与基板管理控制器进行通信连接,通过外接设备从网页上查看板卡与插槽的组装情况,即同时通过指示元件2与网页页面来检查板卡的组装情况。
实际上,本实施例也可以为在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的改进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对于第三实施方式而言,提供了逻辑控制模块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逻辑控制模块包括与门、或门及非门,该实现该模块的电路简单且成本低。
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板卡,用于插入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中任一实施方式中的电路板组件的插槽中;如图11所示为板卡7的正面示意图(以一个测试管脚72为例),如图12所示为板卡7的反面示意图,板卡7包括:卡本体71、形成在卡本体71上的多个管脚。
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管脚包括测试管脚72与非测试管脚73,用于与插槽上的检测管脚对应连接的测试管脚72的长度为第一长度,非测试管脚73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小于第二长度。
本实施方式现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供了一种板卡,该板卡上的测试管脚用于与插槽上的检测管脚对应连接,且该板卡的测试管脚的长度比非测试管脚的长度小,即板卡上的管脚采用的长短设计,从而提高了板卡与插槽组装测试的可靠性。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电路板组件的结构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提供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方案的必须。
本实施方式中,测试管脚72的数量与检测管脚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
在一个例子中,板卡为内存条,然实际中不限于此,本实施例对板卡的类型不作任何限制。
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中任一实施方式中的电路板组件。
较佳的,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五实施方式中的板卡。
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电子设备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组件,该电路板组件包括逻辑控制模块与指示元件;即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选定插槽的至少其中一个接地管脚作为检测管脚,插槽的检测管脚连接逻辑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供电电路,指示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逻辑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驱动端,当板卡插入插槽后,逻辑控制模块根据检测管脚输入的管脚信号控制指示元件的状态,即本实施例利用板卡内所有接地管脚均相互连接的属性,所以以接地管脚作为检测管脚,从而使得安装人员能够根据指示元件的状态在视觉上直观且快速的地了解到板卡组装是否到位,而无需如现有技术中需要系统开机才能够侦测出板卡组装是否到位的结果,避免了系统开机后拆卸板卡以重新组装的情况,减少了因板卡组装问题所花费的排查时间,提高了设备组装的测试效率与产品出货效率。
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