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57763A - 外毂及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外毂及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57763A
CN108757763A CN201810694278.1A CN201810694278A CN108757763A CN 108757763 A CN108757763 A CN 108757763A CN 201810694278 A CN201810694278 A CN 201810694278A CN 108757763 A CN108757763 A CN 1087577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hub
support shaft
shaft body
main body
terminal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942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金孟
刘肖
万全喜
崔维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rui Transmis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rui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rui Transmis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rui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9427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577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57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577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60Clutching elements
    • F16D13/64Clutch-plates; Clutch-lamellae
    • F16D13/644Hub constru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60Clutching elements
    • F16D13/64Clutch-plates; Clutch-lamellae
    • F16D13/644Hub construction
    • F16D13/646Mounting of the discs on the hub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毂及离合器,涉及离合器相关的技术领域,包括外毂主体和支撑轴主体,且所述外毂主体上设置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外圈与所述外毂主体连接,所述连接盘内圈与所述支撑轴主体焊接;所述支撑轴主体外侧设置有外阶梯台,且在所述外阶梯台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旋转转子的安装槽。本发明提供的外毂及离合器的外毂由外毂主体和支撑轴主体焊接而成,大大降低了生产的工艺的难度,能够实现外毂的大批量生产,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外毂通过分别生产外毂主体和支撑轴主体然后将外毂主体和支撑轴主体焊接在一起,在保证了质量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外毂及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相关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毂及离合器。
背景技术
外毂结构较为复杂,如说明书附图的图1-图6所示的外毂至少包括外毂主体和支撑轴主体,且外毂主体和支撑轴主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盘;支撑轴主体外侧设置有外阶梯台,且在外阶梯台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旋转转子的安装槽;支撑轴主体内侧设置有用于安装齿轮组件的阶梯槽;在阶梯槽底部设置有过油孔。
外毂的加工要符合国家标准,且外毂的生产工艺需要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但是由于外毂的结构复杂,存在生产工艺较为复杂,生产的难度高,生产成本也较高,且大批量生产难度大,质量不一把控,导致市场较小不利于推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外毂及离合器,以缓解现在外毂结构较为复杂,生产工艺复杂难度高不适宜大批量生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外毂,包括外毂主体和支撑轴主体,且所述外毂主体上设置有连接盘;
所述连接盘的外圈与所述外毂主体连接,所述连接盘内圈与所述支撑轴主体焊接;
所述连接盘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部,在所述支撑轴主体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部相配合的第二环形凸起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主体外侧设置有外阶梯台,且在所述外阶梯台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旋转转子的安装槽;
所述支撑轴主体内侧设置有用于安装齿轮组件的阶梯槽;在所述阶梯槽底部设置有过油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主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齿轮组件的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主体上设置有容纳活塞的侧容腔;且所述侧容腔与所述螺纹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轴主体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盘上设置有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毂主体内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摩擦片组件的内齿部;且所述内齿部分为多组,所述安装孔位于相邻两组所述内齿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外毂主体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机转子的第一阶梯和用于连接支撑组件的第二阶梯。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主体上设置有内阶梯台,所述内阶梯台用于安装止推轴承和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主体内设置有通孔,在所述通孔一侧设置有花键,另一侧设置有安装滚针轴承的内容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离合器,包括上述所述外毂。
本发明提供的外毂及离合器的外毂由外毂主体和支撑轴主体焊接而成,大大降低了生产的工艺的难度,能够实现外毂的大批量生产,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外毂通过分别生产外毂主体和支撑轴主体然后将外毂主体和支撑轴主体焊接在一起,在保证了质量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外毂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外毂的正视图;
图4为图3所示外毂的A-A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外毂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所示外毂的后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外毂主体;200-支撑轴主体;201-第一环形凸起部;300-连接盘;301-第二环形凸起部;400-第一阶梯;401-第二阶梯;500-安装孔;600-螺纹孔;700-过油孔;800-安装槽;900-侧容腔;110-内齿部;120-外阶梯台;130-阶梯槽;140-内容腔;150-内阶梯台;160-电机转子;170-活塞;180-摩擦片组件;190-挡板;210-止推轴承;220-滚针轴承;230-支撑组件;240-旋转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外毂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外毂的正视图;图4为图3所示外毂的A-A截面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外毂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1所示外毂的后视图。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外毂,包括外毂主体100和支撑轴主体200,且所述外毂主体100上设置有连接盘300;
所述连接盘300的外圈与所述外毂主体100连接,所述连接盘300内圈与所述支撑轴主体200焊接;
所述连接盘300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部201,在所述支撑轴主体200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部201相配合的第二环形凸起部301。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毂的外毂主体100和支撑轴主体200分别进行加工,然后通过将外毂主体100的连接盘300和支撑轴主体200焊接而成,在保有原有功能的基础之上,简化了加工工艺,且降低了成本。
外毂上仅有一条焊缝就降低了整个外毂的生产工艺的难度,能够应用于大批量的生产。
在连接盘300上的第一环形凸起部201和支撑轴主体200的第二环形凸起部301能够拼接在一起,形成与连接盘300等厚的连接部。
在将连接盘300和支撑轴主体200焊接在一起的时候,只需要将支撑轴主体200安装在连接盘300上,连接盘300上的第一环形凸起部201用于支撑整个支撑轴主体200的重量,由于支撑轴主体200有一定的重量,在焊接的过程中,支撑轴主体200也不会从连接盘300上移动,确保了焊接时候焊接质量。
在连接盘300上的第一环形凸起部201和支撑轴主体200的第二环形凸起部301设置的位置能够相应的改变,从而改变开始焊接的位置,从外毂的内侧开始焊接改为从外毂的外侧开始焊接。
由于第一环形凸起部201和第二环形凸起部301的存在,解决了焊接的时候,连接盘300与支撑轴主体200不易对齐,导致焊接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同时第一环形凸起部201和第二环形凸起部301相互支撑,减少了焊缝的受力,使焊缝不易开裂,提高了整个外毂的强度和延长了外毂的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主体200外侧设置有外阶梯台120,且在所述外阶梯台12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旋转转子240的安装槽800;
所述支撑轴主体200内侧设置有用于安装齿轮组件的阶梯槽130;在所述阶梯槽130底部设置有过油孔700。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主体200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齿轮组件的螺纹孔600。
为了将齿轮组件更好的与支撑轴主体200连接,在支撑轴主体200上设置螺纹孔600,这样齿轮组件能够与支撑轴主体200采用螺栓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主体上设置有容纳活塞170的侧容腔900;且所述侧容腔900与所述螺纹孔600分别位于所述支撑轴主体200的两侧。
离合器工作时,高压油经油路给活塞170充油,推动活塞170移动,逐渐压紧摩擦片组件180直至成为一体,此时与摩擦片、钢片分别连接的内外毂以相同的转速和方向转动,从而实现传递扭矩的作用;油压卸掉后,活塞170在回位弹簧组件的作用下退回,摩擦片组件180分离,离合器不再传递扭矩。
活塞170的凸出部能够在支撑轴主体的侧容腔900内往复运动,且在活塞170的凸出部上有密封圈。便于离合器的压力油腔密封。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盘300上设置有安装孔500。
在连接盘300上一般设置有多个安装孔500,多个安装孔500在连接盘300的周向均匀设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外毂主体100内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摩擦片组件180的内齿部110;
离合器的摩擦片组件180安装在外毂主体100内侧的内齿部110,内齿部110能够起到限制摩擦片组件180位置的作用,确保了摩擦片组件180在扭矩传递的时候,摩擦片组件180不会旋转。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内齿部110分为多组,所述安装孔500位于相邻两组内齿部110之间。
当外毂安装离合器上的时候,是螺栓穿过安装孔500连接其他部件的,为了防止螺栓与摩擦片组件180之间产生冲突,在外毂与摩擦片组件180局部连接,在摩擦片与外毂之间形成用于螺栓穿过的空隙。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外毂主体100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机转子160的第一阶梯400和用于连接支撑组件230的第二阶梯401。
离合器的电机转子160安装在第一阶梯400上,支撑组件230安装在外毂的第二阶梯401上。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主体200上设置有内阶梯台150,所述内阶梯台150用于安装止推轴承210和挡板190。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阶梯台150包括多个阶梯台,从内到外分别用于止推轴承210、挡板190和密封圈的安装,从而在安装这些零件的时候,能够更好的使其固定和方便准确的安装,提高安装的效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主体200内设置有通孔,在所述通孔一侧设置有花键,另一侧设置有安装滚针轴承220的内容腔140。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轴主体200的通孔用于安装传动轴,且滚针轴承220安装在传动轴的一端。传动轴与发动机连接,发动机能够使传动轴旋转,从而传动轴能够带动内毂旋转,当未向活塞170施压的时候,摩擦片组件180使内毂带动外毂转动,当向活塞170施压以后,摩擦片组件180的钢片和摩擦片分离,此时传动轴还处于带动内毂旋转的状态,但内毂与外毂之间不能实现扭矩传递。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离合器,包括上述所述外毂、内毂、活塞170、摩擦片组件180、电机转子160、支撑组件230、滚针轴承220、止推轴承210和挡板190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毂和内毂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组件、摩擦片组件180、活塞170和挡板190。
内毂和外毂均设置在传动轴上,且滚针轴承220设置在传动轴的一端;且止推轴承210设置在内毂和外毂之间,挡板190用于支撑回位弹簧组件,从而使活塞170复位。
支撑组件230用于支撑外毂,且在外毂外设置有电机的转子。
摩擦片组件180由钢片和摩擦片组成,钢片随外毂一起转动,摩擦片随内毂一起转动,当两者被挤压在一起时,靠摩擦力实现内毂与外毂之间的扭矩传递。
回位弹簧组件包括回位弹簧和压板,在所述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压板用于与活塞170和挡板190接触。
本发明提供的外毂及离合器的外毂由外毂主体100和支撑轴主体200焊接而成,大大降低了生产的工艺的难度,能够实现外毂的大批量生产,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外毂通过分别生产外毂主体100和支撑轴主体200然后将外毂主体100和支撑轴主体200焊接在一起,在保证了质量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外毂,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毂主体和支撑轴主体,且所述外毂主体上设置有连接盘;
所述连接盘的外圈与所述外毂主体连接,所述连接盘内圈与所述支撑轴主体焊接;
所述连接盘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部,在所述支撑轴主体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部相配合的第二环形凸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主体外侧设置有外阶梯台,且在所述外阶梯台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旋转转子的安装槽;
所述支撑轴主体内侧设置有用于安装齿轮组件的阶梯槽;在所述阶梯槽底部设置有过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主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齿轮组件的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主体上设置有容纳活塞的侧容腔;且所述侧容腔与所述螺纹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轴主体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上设置有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毂主体内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摩擦片组件的内齿部;且所述内齿部分为多组,所述安装孔位于相邻两组所述内齿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毂主体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机转子的第一阶梯和用于连接支撑组件的第二阶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主体上设置有内阶梯台,所述内阶梯台用于安装止推轴承和挡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主体内设置有通孔,在所述通孔一侧设置有花键,另一侧设置有安装滚针轴承的内容腔。
10.一种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外毂。
CN201810694278.1A 2018-06-28 2018-06-28 外毂及离合器 Pending CN1087577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94278.1A CN108757763A (zh) 2018-06-28 2018-06-28 外毂及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94278.1A CN108757763A (zh) 2018-06-28 2018-06-28 外毂及离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57763A true CN108757763A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74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94278.1A Pending CN108757763A (zh) 2018-06-28 2018-06-28 外毂及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5776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61888U (zh) * 2013-03-21 2013-08-28 浙江中柴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型离合器
CN203962778U (zh) * 2014-06-10 2014-11-26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拖拉机用湿式动力输出离合器装置
CN203962777U (zh) * 2014-06-10 2014-11-26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拖拉机两挡式负载换挡离合器装置
CN206268312U (zh) * 2016-12-06 2017-06-20 浙江中柴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液力脱桥机构
CN108006108A (zh) * 2017-12-30 2018-05-08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离合器
CN208565311U (zh) * 2018-06-28 2019-03-01 潍坊盛瑞零部件有限公司 外毂及离合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61888U (zh) * 2013-03-21 2013-08-28 浙江中柴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型离合器
CN203962778U (zh) * 2014-06-10 2014-11-26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拖拉机用湿式动力输出离合器装置
CN203962777U (zh) * 2014-06-10 2014-11-26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拖拉机两挡式负载换挡离合器装置
CN206268312U (zh) * 2016-12-06 2017-06-20 浙江中柴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液力脱桥机构
CN108006108A (zh) * 2017-12-30 2018-05-08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离合器
CN208565311U (zh) * 2018-06-28 2019-03-01 潍坊盛瑞零部件有限公司 外毂及离合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116235A1 (en) Differential gear and vehicle provided with differential gear
CN102966686B (zh) 一种车辆用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制动卡钳总成
CN106059189B (zh) 单轴承结构的重载机车牵引电机
CN108501672A (zh) 动力传动系统
CN103307133B (zh) 可液压操纵的离合器
US20100231098A1 (en) Electric machine comprising an elastic connection to a gearbox primary shaft
CN208565311U (zh) 外毂及离合器
RU2498130C1 (ru) Зубчатое колесо
KR101302722B1 (ko) 자동변속기용 유성 캐리어
CN108757763A (zh) 外毂及离合器
US11353100B2 (en) Differential gear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2678766A (zh) 用于动力柔性传递的过渡支撑装置
CN209184392U (zh) 电主轴和电机
CN110671472A (zh) 轮边减速器及其装配方法
JP2008095724A (ja) フェースギア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CN203394985U (zh) 曲轴转速信号齿圈与曲轴集成的组件
CN212480058U (zh) 一种行星减速机行星轮定位结构
JP2923478B2 (ja) 多板摩擦クラッチ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ボスの製造方法
WO2018233223A1 (zh) Amt控制系统的卧式纯电动选、换档机构
CN209781116U (zh) 一种起动机用驱盖总成
CN202545598U (zh) 用于动力柔性传递的过渡支撑装置
US9890842B2 (en) Drive train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CN217784160U (zh) 一种电动减速机试车连接装置
CN213039772U (zh) 一种差速器结构及应用其的车辆
CN217421920U (zh) 风力发电机组集成式传动链绝缘齿式联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