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56701B - 防蚊虫纱窗和防蚊虫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蚊虫纱窗和防蚊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56701B
CN108756701B CN201810421144.2A CN201810421144A CN108756701B CN 108756701 B CN108756701 B CN 108756701B CN 201810421144 A CN201810421144 A CN 201810421144A CN 108756701 B CN108756701 B CN 1087567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plate
yarn
screen plate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211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56701A (zh
Inventor
翁建城
桑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Jie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Jie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Jie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Jie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2114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567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56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56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56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56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52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insects, e.g. fly screens; Mesh windows for other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24Arrangements connected with buildings, doors, window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9/00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 A01M29/30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preventing or obstructing access or passage, e.g. by means of barriers, spikes, cords, obstacles or sprinkled water
    • A01M29/34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preventing or obstructing access or passage, e.g. by means of barriers, spikes, cords, obstacles or sprinkled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ec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7/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 E06B7/28Other arrangements on doors or windows, e.g. door-plates, windows adapted to carry plants, hooks for window clean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52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insects, e.g. fly screens; Mesh windows for other purposes
    • E06B9/522Dimensionally adjustable fly scree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rd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蚊虫纱窗和防蚊虫方法,属于电子器械技术领域,防蚊虫纱窗包括纱窗框、纱网装置、第一感应装置和移动控制装置,纱网装置包括均匀分布纱网的第一纱板和第二纱板,第一纱板和第二纱板重叠嵌入纱窗框内,第一感应装置安装在纱窗框的两侧,用于感应是否有目标对象接触第一纱板,在检测到接触第一纱板的感应信号时,内置于纱窗框本体内的移动控制装置移动第一纱板,由于第一纱板与第二纱板重叠紧靠,移动第一纱板时可以改变第一纱板和第二纱板中纱网的相对位置,调整纱网的空间间距,目标对象如蚊虫等飞过纱窗时可以对其进行挤压灭杀,或者将其阻挡在纱窗之外,达到防蚊虫的效果,并且在纱网上没有存在电压,消除了误触碰的危险。

Description

防蚊虫纱窗和防蚊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蚊虫纱窗和防蚊虫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有效防止蚊虫的侵扰,研发者在窗户的纱窗上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在一般的纱窗上安装各种通电的电子纱窗,电子纱窗框上安装有电子网,电子网的正负极分别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电子网的正负极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当蚊虫接近电子网时,由于电子网正负极之间的静电场有较强的吸附力,能将蚊虫吸入电子网,产生的短路电流随机将蚊虫电毙,可将室内外的蚊虫进行有效的灭杀。
采用电子纱窗的方式虽然可以灭杀蚊虫,但是电子网上存在电压,在用户误触碰时存在危险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电子纱窗因电压而存在误触碰的危险性问题,提供一种防蚊虫纱窗和防蚊虫方法。
一种防蚊虫纱窗,包括纱窗框、纱网装置、第一感应装置和移动控制装置;
纱网装置包括第一纱板和第二纱板,第一纱板和第二纱板重叠嵌入纱窗框内,第一纱板和第二纱板上分别均匀分布纱网;
第一感应装置安装在纱窗框的两侧,用于感应是否有目标对象接触第一纱板,第一感应装置与移动控制装置连接;
移动控制装置内置于纱窗框本体内,并与第一纱板连接,用于在第一感应装置感应到目标对象接触第一纱板时,移动第一纱板。
根据上述的防蚊虫纱窗,其包括纱窗框、纱网装置、第一感应装置和移动控制装置,纱网装置包括均匀分布纱网的第一纱板和第二纱板,第一纱板和第二纱板重叠嵌入纱窗框内,第一感应装置安装在纱窗框的两侧,用于感应是否有目标对象接触第一纱板,在检测到接触第一纱板的感应信号时,内置于纱窗框本体内的移动控制装置移动第一纱板,由于第一纱板与第二纱板重叠紧靠,移动第一纱板时可以改变第一纱板和第二纱板中纱网的相对位置,调整纱网的空间间距,目标对象如蚊虫等飞过纱窗时可以对其进行挤压灭杀,或者将其阻挡在纱窗之外,达到防蚊虫的效果,并且在纱网上没有存在电压,消除了误触碰的危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纱网装置还包括均匀分布纱网的第三纱板,第一纱板、第二纱板、第三纱板依次重叠嵌入纱窗框内;
移动控制装置还与第三纱板连接,用于在第一感应装置感应到目标对象接触第一纱板时,移动第三纱板,其中,第三纱板相对于第二纱板的移动方向与第一纱板相对于第二纱板的移动方向相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控制装置包括电控装置和绕线装置;
电控装置分别与第一感应装置、绕线装置连接,绕线装置分别与第一纱板、第三纱板连接;
电控装置在接收到第一感应装置的信号后,通过绕线装置移动第一纱板和第三纱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控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控电路、电机和电机转轴,绕线装置包括四个绕线转轴;
电控电路与第一感应装置连接,四个电机转轴一一对应连接四个绕线转轴,其中两个绕线转轴分别与第一纱板的两个对角绕线连接,另两个绕线转轴分别与第三纱板的两个对角绕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蚊虫纱窗还包括与移动控制装置连接的第二感应装置,第一感应装置安装在纱窗框中第一纱板所在一面的两侧,第二感应装置安装在纱窗框中第三纱板所在一面的两侧,第二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是否有目标对象接触第三纱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红外发射管和第一红外接收管,第一红外发射管和第一红外接收管分别安装在纱窗框中第一纱板所在一面的两侧;
第二感应装置包括第二红外发射管和第二红外接收管,第二红外发射管和第二红外接收管分别安装在纱窗框中第三纱板所在一面的两侧。
一种基于上述的防蚊虫纱窗的防蚊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感应装置感应是否有目标对象接触第一纱板,若是,则生成第一感应信号并发送至移动控制装置;
移动控制装置根据第一感应信号控制第一纱板沿第二纱板的对角线方向移动。
根据上述的防蚊虫方法,防蚊虫纱窗包括纱窗框、纱网装置、第一感应装置和移动控制装置,纱网装置包括均匀分布纱网的第一纱板和第二纱板,第一纱板和第二纱板重叠嵌入纱窗框内,第一感应装置安装在纱窗框的两侧,用于感应是否有目标对象接触第一纱板,若是,生成第一感应信号,内置于纱窗框本体内的移动控制装置根据第一感应信号控制第一纱板沿第二纱板的对角线方向移动,由于第一纱板与第二纱板重叠紧靠,沿第二纱板的对角线方向移动第一纱板可以较大限度地改变第一纱板和第二纱板中纱网的相对位置,调整纱网的空间间距,目标对象如蚊虫等飞过纱窗时可以对其进行挤压灭杀,或者将其阻挡在纱窗之外,达到防蚊虫的效果,并且在纱网上没有存在电压,消除了误触碰的危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纱网装置还包括均匀分布纱网的第三纱板,第一纱板、第二纱板、第三纱板依次重叠嵌入纱窗框内,移动控制装置还与第三纱板连接;
防蚊虫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移动控制装置根据第一感应信号控制第三纱板沿第二纱板的对角线方向移动,其中,第三纱板相对于第二纱板的移动方向与第一纱板相对于第二纱板的移动方向相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蚊虫纱窗还包括与移动控制装置连接的第二感应装置,第一感应装置安装在纱窗框中第一纱板所在一面的两侧,第二感应装置安装在纱窗框中第三纱板所在一面的两侧,第二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是否有目标对象接触第三纱板;
防蚊虫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第二感应装置感应是否有目标对象接触第三纱板,若是,则生成第二感应信号并发送至移动控制装置;
移动控制装置根据第二感应信号控制第一纱板和第三纱板制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蚊虫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移动控制装置根据第一感应信号获取区域长度,其中,区域长度是目标对象与第一纱板的接触区域在第一感应装置所在方向上的长度;
在区域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倍数的第一纱板网格长度时,移动控制装置控制第一纱板和第三纱板制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防蚊虫纱窗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防蚊虫纱窗的正视截面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防蚊虫纱窗的侧视截面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的防蚊虫纱窗的侧视截面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的防蚊虫纱窗的移动控制装置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的防蚊虫纱窗的移动控制装置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7为又一个实施例的防蚊虫纱窗的侧视截面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的防蚊虫纱窗的第一纱板所在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的防蚊虫纱窗的第三纱板所在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的防蚊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另一个实施例的防蚊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又一个实施例的防蚊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再一个实施例的防蚊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一个实施例的防蚊虫纱窗的具体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15为一个实施例的防蚊虫纱窗的具体结构侧面截面示意图;
图16和图17为一个实施例的防蚊虫纱窗的红外检测装置工作状态对比图;
图18为一个实施例的防蚊虫纱窗的纱板移动效果正视图;
图19为一个实施例的防蚊虫纱窗的纱板移动效果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蚊虫纱窗,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防蚊虫纱窗可以安装在房屋的窗台上,防蚊虫纱窗的纱窗框的外形尺寸与需要安装的窗口尺寸匹配,防蚊虫纱窗一般用于防止蚊虫从室外进入房屋内。
参见图2和图3所示,为一个实施例的防蚊虫纱窗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的防蚊虫纱窗,包括纱窗框110、纱网装置120、第一感应装置130和移动控制装置140;
纱网装置120包括第一纱板121和第二纱板122,第一纱板121和第二纱板122重叠嵌入纱窗框110内,第一纱板121和第二纱板122上分别均匀分布纱网;
第一感应装置130安装在纱窗框110的两侧,用于感应是否有目标对象接触第一纱板121,第一感应装置130与移动控制装置140连接;
移动控制装置140内置于纱窗框110本体内,并与第一纱板121连接,用于在第一感应装置130感应到目标对象接触第一纱板121时,移动第一纱板121。
在本实施例中,防蚊虫纱窗包括纱窗框110、纱网装置120、第一感应装置130和移动控制装置140,纱网装置120包括均匀分布纱网的第一纱板121和第二纱板122,第一纱板121和第二纱板122重叠嵌入纱窗框110内,第一感应装置130安装在纱窗框110的两侧,用于感应是否有目标对象接触第一纱板121,在检测到感应信号时,内置于纱窗框110本体内的移动控制装置140移动第一纱板121,由于第一纱板121与第二纱板122重叠紧靠,移动第一纱板121时可以改变第一纱板121和第二纱板122中纱网的相对位置,调整纱网的空间间距,目标对象如蚊虫等飞过纱窗时可以对其进行挤压灭杀,或者将其阻挡在纱窗之外,达到防蚊虫的效果,并且在纱网上没有存在电压,消除了误触碰的危险。
进一步的,第一纱板121和第二纱板122的纱网网格可以略大于一般蚊虫的大小,而传统的电子纱窗的网格为了能有效电击蚊虫,网格较小,纱网网线的排布密集,本发明实施例的防蚊虫纱窗的网格较大,有利于房屋通风透气。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纱网装置120还包括均匀分布纱网的第三纱板123,第一纱板121、第二纱板122、第三纱板123依次重叠嵌入纱窗框110内;
移动控制装置140还与第三纱板123连接,用于在第一感应装置130感应到目标对象接触第一纱板121时,移动第三纱板123,其中,第三纱板123相对于第二纱板122的移动方向与第一纱板121相对于第二纱板122的移动方向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纱网装置120还包括均匀分布纱网的第三纱板123,第二纱板122设置在第三纱板123和第一纱板121之间,在第一感应装置130感应到目标对象接触第一纱板121时,同时移动第一纱板121和第三纱板123,而且第三纱板123相对于第二纱板122的移动方向与第一纱板121相对于第二纱板122的移动方向相反,进一步改变蚊虫穿过纱窗的通道上纱网的空间间距,提高蚊虫的灭杀率。
进一步的,由于窗口一般设置为矩形,第一纱板121、第二纱板122、第三纱板123中的纱网一般呈矩形分布,可以将第一纱板121和第三纱板123同时沿第二纱板122的对角线方向移动,且移动方向相反,如此可以较大限度地改变纱网的空间间距;另外,也可以将第一纱板121和第三纱板123同时沿平行于第二纱板122的纱线的方向移动。
可选的,在纱窗框中只有第一纱板121和第二纱板122时,可以将第一纱板121沿第二纱板122的对角线方向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移动控制装置140包括电控装置141和绕线装置142;
电控装置141分别与第一感应装置130、绕线装置142连接,绕线装置142分别与第一纱板121、第三纱板123连接;
电控装置141在接收到第一感应装置130的信号后,通过绕线装置142移动第一纱板121和第三纱板123。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控制装置140包括电控装置141和绕线装置142,电控装置141主要用于根据第一感应装置130感应到目标对象接触到第一纱板121时的感应信号,驱动绕线装置142,通过绕线装置142来控制移动第一纱板121和第三纱板123,此种方式所需要的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同时可以对蚊虫接触第一纱板121及时作出响应动作,驱赶或灭杀蚊虫。
可选的,在纱窗框中只有第一纱板121时,绕线装置142与第一纱板121连接,电控装置141在接收到第一感应装置130的信号后,通过绕线装置142移动第一纱板121。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电控装置141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控电路143、电机144和电机转轴145,绕线装置142包括四个绕线转轴146;
电控电路143与第一感应装置130连接,四个电机转轴145一一对应连接四个绕线转轴146,其中两个绕线转轴146分别与第一纱板121的两个对角绕线连接,另两个绕线转轴146分别与第三纱板123的两个对角绕线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电控电路143在接收到第一感应装置130的感应信号时,快速启动电机;电机连接四个电机转轴145,四个电机转轴145一一对应连接四个绕线转轴146,两个绕线转轴146分别与第一纱板121的两个对角绕线连接,另两个绕线转轴146分别与第三纱板123的两个对角绕线连接,通过电控电路143、电机144、四个电机转轴145,四个绕线转轴146之间的配合关系,可以控制绕线的拉动和松紧,可以实现第一纱板121和第三纱板123沿第二纱板122对角线方向的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防蚊虫纱窗还包括与移动控制装置140连接的第二感应装置150,第一感应装置130安装在纱窗框110中第一纱板121所在一面的两侧,第二感应装置150安装在纱窗框110中第三纱板123所在一面的两侧,第二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是否有目标对象接触第三纱板12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装置130安装在纱窗框110中第一纱板121所在一面的两侧,用于感应是否有目标对象接触第一纱板121,此目标对象主要是蚊虫等;第二感应装置安装在纱窗框110中第三纱板123所在一面的两侧,用于感应是否有目标对象接触第三纱板123,此目标对象主要是用户,在第二感应装置150产生感应信号时,第一纱板121和第三纱板123处于静止状态,预防用户误触发移动控制装置140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感应装置130包括第一红外发射管131和第一红外接收管132,第一红外发射管131和第一红外接收管132分别安装在纱窗框110中第一纱板121所在一面的两侧;
第二感应装置150包括第二红外发射管151和第二红外接收管152,第二红外发射管151和第二红外接收管152分别安装在纱窗框110中第三纱板123所在一面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装置130和第二感应装置150均可以是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一般正常状态下,没有目标对象进入红外检测区域即未接触相应的纱板时,红外发射管发射的红外信号可以被红外接收管接收;在有目标对象进入红外检测区域时,部分红外发射管发射的信号无法被正常接收,此时产生相应的感应信号,利用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组成的红外对管可以有效地感应是否有目标对象接触纱板,进而控制移动控制装置执行动作。
可选的,第一感应装置130和第二感应装置150也可以是其他能够感应蚊虫等生物体的装置。
根据上述防蚊虫纱窗,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的防蚊虫纱窗的防蚊虫方法,以下就基于防蚊虫纱窗的防蚊虫方法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0所示,为一个实施例的基于防蚊虫纱窗的防蚊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的基于上述的防蚊虫纱窗的防蚊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第一感应装置130感应是否有目标对象接触第一纱板121,若是,则生成第一感应信号并发送至移动控制装置140;
步骤S220:移动控制装置140根据第一感应信号控制第一纱板121沿第二纱板122的对角线方向移动。
根据上述的防蚊虫方法,防蚊虫纱窗包括纱窗框110、纱网装置120、第一感应装置130和移动控制装置140,纱网装置120包括均匀分布纱网的第一纱板121和第二纱板122,第一纱板121和第二纱板122重叠嵌入纱窗框110内,第一感应装置130安装在纱窗框110的两侧,用于感应是否有目标对象接触第一纱板121,若是,生成第一感应信号,内置于纱窗框110本体内的移动控制装置140根据第一感应信号控制第一纱板121沿第二纱板122的对角线方向移动,由于第一纱板121与第二纱板122重叠紧靠,沿第二纱板122的对角线方向移动第一纱板121时可以较大限度地改变第一纱板121和第二纱板122中纱网的相对位置,调整纱网的空间间距,目标对象如蚊虫等飞过纱窗时可以对其进行挤压灭杀,或者将其阻挡在纱窗之外,达到防蚊虫的效果,并且在纱网上没有存在电压,消除了误触碰的危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纱网装置120还包括均匀分布纱网的第三纱板123,第一纱板121、第二纱板122、第三纱板123依次重叠嵌入纱窗框110内,移动控制装置140还与第三纱板123连接;
如图11所示,防蚊虫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30:移动控制装置140根据第一感应信号控制第三纱板123沿第二纱板122的对角线方向移动,其中,第三纱板123相对于第二纱板122的移动方向与第一纱板121相对于第二纱板122的移动方向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纱网装置120还包括均匀分布纱网的第三纱板123,第二纱板122设置在第三纱板123和第一纱板121之间,在第一感应装置130感应到目标对象接触第一纱板121时,同时移动第一纱板121和第三纱板123,而且第三纱板123相对于第二纱板122的移动方向与第一纱板121相对于第二纱板122的移动方向相反,进一步改变蚊虫穿过纱窗的通道上纱网的空间间距,提高蚊虫的灭杀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蚊虫纱窗还包括与移动控制装置140连接的第二感应装置150,第一感应装置130安装在纱窗框110中第一纱板121所在一面的两侧,第二感应装置150安装在纱窗框110中第三纱板123所在一面的两侧,第二感应装置150用于感应是否有目标对象接触第三纱板123;
如图12所示,防蚊虫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40:第二感应装置150感应是否有目标对象接触第三纱板123,若是,则生成第二感应信号并发送至移动控制装置140;
步骤S250:移动控制装置140根据第二感应信号控制第一纱板121和第三纱板123制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装置130安装在纱窗框110中第一纱板121所在一面的两侧,用于感应是否有目标对象接触第一纱板121,此目标对象主要是蚊虫等;第二感应装置安装在纱窗框110中第三纱板123所在一面的两侧,用于感应是否有目标对象接触第三纱板123,此目标对象主要是用户,在第二感应装置150产生感应信号时,第一纱板121和第三纱板123处于静止状态,预防用户误触发移动控制装置140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防蚊虫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60:移动控制装置140根据第一感应信号获取区域长度,其中,区域长度是目标对象与第一纱板121的接触区域在第一感应装置130所在方向上的长度;
步骤S270:在区域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倍数的第一纱板121网格长度时,移动控制装置140控制第一纱板121和第三纱板123制动。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控制装置140根据第一感应信号获取区域长度,在区域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倍数的第一纱板121网格长度时,表示有可能是其他非蚊虫的物体接触第一纱板121,此时移动控制装置140控制第一纱板121和第三纱板123制动,使第一纱板121和第三纱板123处于静止状态,预防用户误触发移动控制装置140动作,而且可以为移动控制装置140节省能耗。
可选的,预设倍数可以是3以上的倍数。
本发明实施例的防蚊虫方法与本发明实施例的防蚊虫纱窗相对应,在上述防蚊虫纱窗的实施例阐述的技术特征及其有益效果均适用于防蚊虫方法的实施例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蚊虫纱窗可以应用在房屋窗台上窗口安装纱窗的场景中。
如图14所示,防蚊虫纱窗与需要安装的窗台设置相同尺寸的框架结构,整个防蚊虫纱窗的组成包括:纱窗框、纱网装置、红外检测装置、电控装置、绕线装置。
纱窗框的外形尺寸与需要安装的窗口尺寸匹配,纱窗框内置电控装置、绕线装置和纱网装置,纱网装置完全嵌入纱窗框内。
纱网装置包括:第一纱板、第二纱板、第三纱板,每个纱板均包含有排布均匀的纱网,纱网采用高强度的尼龙线。第一纱板与第二纱板的纱网紧靠,第二纱板与第三纱板的纱网紧靠,未工作时,三个纱板的纱网重合在一个竖直面。
绕线装置包括:第一绕线转轴组、第二绕线转轴组。第一绕线转轴组分别包含转轴A和转轴B(转轴A、B未在图中标出),第二绕线组分别包含转轴C和转轴D。第一绕线组转轴A与第一纱板的一角绕线连接,第二绕线转轴C与第一纱板的对应角绕线连接,第一绕线组转轴B与第三纱板的一角绕线连接,第二绕线转轴D与第三纱板的对应角绕线连接。每个转轴均与电机转轴绕线连接。
电控装置包括:电控电路、电机(图中未示出)、电机转轴。电控电路与电机连接,电机与电机转轴采用连接线控制,电机转轴与绕线转轴通过绕线连接。电机转轴可以是四个,每个电机转轴对应连接一个绕线转轴。
绕线转轴和电机转轴可以通过固定的方式固定在纱窗框内部。
红外检测装置包括:两组红外发送接收板,每个板上存在若干个红外发射管或者红外接收管。第一红外发射板与第一红外接收板的红外对管分别对应,第二红外发射板与第二红外接收板的红外对管分别对应。红外检测板分别安装在纱窗框的前后两侧,第一组红外发送接收板用于感应是否有物体接触第一纱板,第二组红外发送接收板用于感应是否有物体接触第三纱板,如图15所示。
图16和图17示出第一红外发射板与第一红外接收板的工作状态,当没有蚊虫飞入红外检测区域时,红外发射管发送红外信号,红外接收管接收红外信号。当有蚊虫飞入红外检测领域时,某些红外对管的信号被阻挡,此时,红外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数据信息发送到电控装置。
如图18和图19所示,电控装置接收到红外检测装置的数据信息,确定有蚊虫飞入红外检测领域,此时电控装置快速启动电机旋转,同时拉动和松紧相对应的绕线,使第一纱板和第三纱板相对角拉伸错开,此时,蚊虫要么被阻挡在纱网外面,要么被纱网过细的间距夹死。
本实施例中,主要是调整纱板上纱网的空间间距,在目标对象如蚊虫等飞过纱窗时对其进行挤压灭杀,或者将其阻挡在纱窗之外,达到防止蚊虫飞入室内的效果,相比于在纱网上通电更为安全可靠,能避免误伤用户。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纱板可以设置在室外一侧,第一红外发射板和第一红外接收板也可以设置在室外一侧,只有电控装置接收到第一红外检测信号时,才会启动纱网保护;为了避免误触发启动纱网保护,当检测到第二红外检测信号时,表示用户在室内解除防蚊虫纱网,此时电控装置不触发纱网保护,若此时纱板已经处于移动状态,电控装置对纱板进行制动操作,避免用户接触受伤;为了避免误触发受伤,当第一红外检测装置检测到网格3倍以上长度的对应红外对管产生感应信号时,表示有可能是其他非蚊虫的物体接触第一纱板,电控装置不触发纱网保护。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防蚊虫纱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纱窗框、纱网装置、第一感应装置和移动控制装置;
所述纱网装置包括第一纱板、第二纱板和第三纱板,所述第一纱板、所述第二纱板和所述第三纱板依次重叠嵌入所述纱窗框内,所述第一纱板、所述第二纱板和所述第三纱板上分别均匀分布纱网;
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安装在所述纱窗框的两侧,用于感应是否有目标对象接触所述第一纱板,所述第一感应装置与所述移动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移动控制装置内置于所述纱窗框本体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纱板、所述第三纱板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感应装置感应到目标对象接触所述第一纱板时,分别移动所述第一纱板和所述第三纱板,其中,所述第三纱板相对于第二纱板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纱板相对于第二纱板的移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蚊虫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控制装置包括电控装置和绕线装置;
所述电控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感应装置、所述绕线装置连接,所述绕线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纱板、所述第三纱板连接;
所述电控装置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感应装置的信号后,通过所述绕线装置移动所述第一纱板和所述第三纱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蚊虫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控电路、电机和电机转轴,所述绕线装置包括四个绕线转轴;
所述电控电路与所述第一感应装置连接,四个所述电机转轴一一对应连接四个绕线转轴,其中两个绕线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纱板的两个对角绕线连接,另两个绕线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三纱板的两个对角绕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蚊虫纱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移动控制装置连接的第二感应装置,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安装在所述纱窗框中所述第一纱板所在一面的两侧,所述第二感应装置安装在所述纱窗框中所述第三纱板所在一面的两侧,所述第二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是否有目标对象接触所述第三纱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蚊虫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包括第一红外发射管和第一红外接收管,所述第一红外发射管和所述第一红外接收管分别安装在所述纱窗框中所述第一纱板所在一面的两侧;
所述第二感应装置包括第二红外发射管和第二红外接收管,所述第二红外发射管和所述第二红外接收管分别安装在所述纱窗框中所述第三纱板所在一面的两侧。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蚊虫纱窗的防蚊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一感应装置感应是否有目标对象接触所述第一纱板,若是,则生成第一感应信号并发送至所述移动控制装置;
所述移动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纱板沿所述第二纱板的对角线方向移动,控制所述第三纱板沿所述第二纱板的对角线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三纱板相对于第二纱板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纱板相对于第二纱板的移动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蚊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控制装置包括电控装置和绕线装置;
所述电控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感应装置、所述绕线装置连接,所述绕线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纱板、所述第三纱板连接;
所述电控装置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后,通过所述绕线装置移动所述第一纱板和所述第三纱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蚊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控电路、电机和电机转轴,所述绕线装置包括四个绕线转轴;
所述电控电路与所述第一感应装置连接,四个所述电机转轴一一对应连接四个绕线转轴,其中两个绕线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纱板的两个对角绕线连接,另两个绕线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三纱板的两个对角绕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蚊虫方法,其特征在于,防蚊虫纱窗还包括与所述移动控制装置连接的第二感应装置,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安装在所述纱窗框中所述第一纱板所在一面的两侧,所述第二感应装置安装在所述纱窗框中所述第三纱板所在一面的两侧,所述第二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是否有目标对象接触所述第三纱板;
所述防蚊虫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二感应装置感应是否有目标对象接触所述第三纱板,若是,则生成第二感应信号并发送至所述移动控制装置;
所述移动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纱板和所述第三纱板制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蚊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移动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感应信号获取区域长度,其中,所述区域长度是目标对象与所述第一纱板的接触区域在第一感应装置所在方向上的长度;
在所述区域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倍数的第一纱板网格长度时,所述移动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纱板和所述第三纱板制动。
CN201810421144.2A 2018-05-04 2018-05-04 防蚊虫纱窗和防蚊虫方法 Active CN1087567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21144.2A CN108756701B (zh) 2018-05-04 2018-05-04 防蚊虫纱窗和防蚊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21144.2A CN108756701B (zh) 2018-05-04 2018-05-04 防蚊虫纱窗和防蚊虫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56701A CN108756701A (zh) 2018-11-06
CN108756701B true CN108756701B (zh) 2020-02-21

Family

ID=64009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21144.2A Active CN108756701B (zh) 2018-05-04 2018-05-04 防蚊虫纱窗和防蚊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567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2371B (zh) * 2020-08-10 2022-04-0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铁塔驱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15020A1 (de) * 2008-03-19 2009-10-01 Alfons Huber Schutz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liegengitter
DE202009002509U1 (de) * 2009-02-21 2009-07-02 Tussinger, Philipp Schutzschirm für Tür- und Fensteröffnungen
KR20140047259A (ko) * 2012-10-12 2014-04-22 이진호 공기 방출 기능 방충망
CN203040523U (zh) * 2013-01-11 2013-07-10 王秋松 驱除蚊虫装置及使用该驱除蚊虫装置的窗户及使用该驱除蚊虫装置的门
CN203515286U (zh) * 2013-10-20 2014-04-02 郑运婷 一种自动灭蚊窗
CN205805387U (zh) * 2016-06-29 2016-12-14 杭州佰胜门窗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的纱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56701A (zh) 2018-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56701B (zh) 防蚊虫纱窗和防蚊虫方法
CN105629936A (zh) 一种可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智能地板
WO2020004863A1 (ko) 야생동물의 침입방지장치
US6874273B1 (en) Portable window unit for killing insects
WO2022242235A1 (zh) 用于驱蚊的家电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家电设备
CN106808497A (zh) 一种防碰撞结构及机器人
CN106600946A (zh) 一种双向通讯智能开关及其系统
US2009031632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motivating Using A Drape
CN207133930U (zh) 基于压力感应电缆的电子围栏
KR20150008020A (ko) 전기방충장치
CN107123929A (zh) 一种智能防护配电柜
CN203894569U (zh) 烟囱气体自动检测装置
CN207784113U (zh) 一种电网用安全捕鼠装置
CN214126648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害虫诱虫灯
CN208462800U (zh) 一种基于差分电容监控的生物驱逐系统
KR20220001288U (ko) 전기 방충망
KR20190004423A (ko) 전기 모기장
JP2016220629A (ja) 携帯型害虫誘引捕捉装置及び携帯型静電場スクリーン発生装置
CN212302713U (zh) 一种智能家居在线监测装置
CN205910510U (zh) 一种可以无线控制智能家居电器的设备
CN207125185U (zh) 一种厨房蚊虫诱杀设备及系统
JPWO2013014760A1 (ja) 蚊駆除装置
CN213960462U (zh) 一种露天用防虫电气柜柜体
JP6713620B2 (ja) 静電場発生装置、飛動生物除去装置及び植物保護装置
CN212160865U (zh) 一种双回路高压脉冲电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9000 No. 333, Kexing Road,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JIEL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Floor 1-107, building 904, ShiJiHua Road,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HAI JIELI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