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39665A - 一种巴克夏猪的选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巴克夏猪的选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39665A
CN108739665A CN201810657611.1A CN201810657611A CN108739665A CN 108739665 A CN108739665 A CN 108739665A CN 201810657611 A CN201810657611 A CN 201810657611A CN 108739665 A CN108739665 A CN 1087396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ection
boar
breeding
index
berksh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576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亚成
顾有方
李升和
殷宗俊
陈景民
郭奎
王重龙
徐小伟
姚红光
蒋广志
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BAKEXIA BOAR BREEDING Co Ltd
ANHUI DULUOKE BOAR BREEDING Co Ltd
ANHUI HAOXIA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BAKEXIA BOAR BREEDING Co Ltd
ANHUI DULUOKE BOAR BREEDING Co Ltd
ANHUI HAOXIA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BAKEXIA BOAR BREEDING Co Ltd, ANHUI DULUOKE BOAR BREEDING Co Ltd, ANHUI HAOXIA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BAKEXIA BOAR BREE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576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3966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39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96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Breeding vertebrat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巴克夏猪的选育方法,以符合品种育种要求的、指数优秀公母猪组建核心群,公猪父系指数TLI>115,母猪繁殖指数SPI>105;培育出具有如下性状的巴克夏猪:体型外貌特征:头大小适中,体质结实,结构匀称,毛色符合六白特征;酮体品质:酮体瘦肉率63.5%以上,活体膘厚均值17mm以下,眼肌面积45平方厘米以上,肌间脂肪达到3.2%以上,肉质优良;繁殖性能:活产仔数8.5头,断奶成活头数7.5头,26日龄断奶窝重58kg。

Description

一种巴克夏猪的选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遗传育种领域,主要目的是获取一种具有生长发育、繁殖性能、酮体品质、外型毛色等优秀生长性状的巴克夏猪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巴克夏猪为瘦肉型猪品种,产于英国伯克郡及其周围地区,现代巴克夏猪体躯长而宽,鼻短面凹,耳直立或稍前倾,胸深臀宽,被毛黑色,并有“六白”(鼻端、尾帚和四肢末端为白色)特征。成年公猪体重约400千克,母猪约370千克。具有肉质优良,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背膘薄肌内脂肪含量高,生长速度快,肉质优良等特性,但是繁殖力偏低。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巴克夏猪的选育方法,具有优良的繁殖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巴克夏猪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组建种群:选择符合品种育种要求的、指数优秀公母猪组建核心群,核心群公猪6-8血统,数量12-20头,母猪群不低于300头;公猪父系指数TLI>115,母猪繁殖指数SPI>105;
选育措施:实行开放式选育法,核心群种猪2年更换一次,年更新率50%,采取避免近交同质选配为主的方法进行选配,每血统公猪所配母猪数大体相同,均衡配种。断奶前,依据血缘关系,后裔综合指数,生产公猪现状及测定规模情况,现场选留优秀后代仔猪,断奶时,被选留的仔公猪转入公猪站隔离舍进行饲养和测定,其他仔猪转入保育舍饲养;70日龄时依据综合选择指数以及体型外貌特征进行现场初选,留下优秀个体留作种用;5-6月龄或达100-115kg结束测定,测定体重背膘及眼肌面积,并对测定猪进行体型外貌评定,利用生产性能测定成绩,使用合理的指数选育模型计算出的选择指数,依据育种目标和选育标准进行合理的选留;
性能测定:
体型外貌特征:毛色符合六白特征,头大小适中,体质结实,结构匀称,生殖器官发育良好及肢蹄无伤残;
酮体品质:酮体瘦肉率63.5%以上,活体膘厚均值17mm以下,眼肌面积45平方厘米以上,肌间脂肪达到3.2%以上,肉质优良;
繁殖性能:活产仔数8.5头,断奶成活头数7.5头,26日龄断奶窝重58kg。
优选的,所述组建核心群的具体要求为:公母猪血缘来源广泛,公猪最少6~8个不同的血统;生产性能高,品质好,主要性状表型值和育种值应超过全群平均值一个标准差以上;每世代近亲系数增量控制在2%以内,6世代不超过12%;体型外貌好,无遗传缺陷;公猪选择强度控制在5%以下,母猪要求选择强度控制在30%以下。
优选的,所述体型外貌特征选育方法具体为:公猪90分以上可选入核心群,母猪体型外貌85分以上可选入核心群,打分标准为品种特征20分,乳头及生殖器官30分,体质及外型30分,四肢及蹄质20分。
优选的,所述70日龄时选育方法具体为:依据综合选择指数以及体型外貌特征进行现场初选,留下优秀个体留作种用;淘汰不具备品种特征、体型外貌差、肢蹄差等个体。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培育出体型外貌特征符合头大小适中,体质结实,结构匀称,毛色符合六白特征;酮体品质符合酮体瘦肉率63.5%以上,活体膘厚均值17mm以下,眼肌面积45平方厘米以上,肌间脂肪达到3.2%以上,肉质优良;繁殖性能符合活产仔数8.5头,断奶成活头数7.5头,26日龄断奶窝重58kg条件的优质巴克夏种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首先对引进的巴克夏种猪进行扩群,时间1-2年左右,核心群规模最终达到300头,8个家系。在扩群基础上,通过生产性能测定和系谱审查,分别挑选一批优秀种猪(含后备种猪),建立核心育种群,然后进行选种选育工作,不断提高巴克夏种猪生产性能,使其各项生产指标达到预定的选育目标。核心群种猪2年更换一次,年更新率50%,淘汰的同时选留优秀后备种猪进入核心育种群,保持核心育种群的规模,不断提高其整体生产性能。
实验猪群:核心群的建立
通过严格系谱审查,体型外貌、生产性能鉴定,选择符合本品种育种要求的、选择指数优秀公母猪组建核心群(公猪父系指数TLI>115,母猪繁殖指数SPI>105)。核心群组建的具体要求是:
1、公母猪血缘来源广泛,公猪最少6~8个不同的血统;
2、生产性能高,品质好,主要性状表现值应超过全群平均值一个标准差以上;
3、每世代近亲系数增量控制在2%以内,6世代不超过12%;
4、体型外貌好,无遗传缺陷;
5、公猪选择强度控制在0~5%,母猪要求选择强度控制在30%。
纯种繁育方法:
实行开放式选育法,核心群种猪2年更换一次,年更新率50%。在选配上,采取避免近交同质选配为主的方法进行选配,每血统公猪所配母猪数大体相同,均衡配种。断奶前,依据血缘关系,后裔综合指数,生产公猪现状及测定规模情况,现场选留优秀后代仔猪,断奶时,被选留的仔公猪转入公猪站隔离舍进行饲养和测定,其他仔猪转入保育舍饲养;70日龄时依据综合选择指数以及体型外貌特征进行现场初选,留下优秀个体留作种用;5-6月龄或达100-115kg结束测定,测定体重背膘及眼肌面积,并对测定猪进行体型外貌评定,利用生产性能测定成绩,使用合理的指数选育模型计算出的选择指数,依据育种目标和选育标准进行合理的选留;
在选育过程中,有些公猪和母猪生产性能很低,产仔很少,后裔发育差或出现遗传疾病,必须进行淘汰。这样可能使公母猪数量减少,血缘变窄,导致近亲系数增加,此时可引进一些同质优秀外血公猪或母猪,以扩大血缘关系。
后备猪选留原则主要考虑选种、综合指数、体型外貌来综合考虑:
1.选种原则
(1)对各性状进行经济加权,制定综合选择指数,实行综合选择。
(2)体型外貌、健康水平采用独立淘汰法。
(3)稳定饲养水平,缩小环境偏差,提高选种准确性和育种工作效率。
2.综合指数选择
根据种猪生产及后裔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库记录,通过Mabry生长性状模型和繁殖性状模型等进行BLUP遗传统计分析,并根据选择指数模型计算综合选择指数。综合指数是根据个体多个性状的育种值信息合并成的一个数字。综合指数选择是多性状选择。父系种猪选留按父系指数(TLI)选择,母系种猪选留按母系指数(MLI)选择,后备和断奶母猪选配按后裔繁殖指数(SPI)选择。
3.体型外貌选择
体型外貌按品种特征、乳头及生殖器官、一般体质及外型、四肢及蹄质等四部分综合评定给分,公猪综合指数在115以上,体型外貌90分以上可选入核心群(选最好的5%),母猪综合指数在105以上,体型外貌85分以上可选入核心群(选最好的30%),淘汰体型外貌差、有遗传缺陷或指数低的个体。体型外貌具体评分标准如表1。
表1种猪体型外貌评分标准
4.各阶段选种
(1)断奶前,依据血缘关系,后裔综合指数,生产公猪现状及测定规模等情况,现场选留优秀仔公猪,断奶时(26日龄),被选留的仔公猪转入公猪站隔离舍进行饲养和测定,其他仔猪转入保育舍饲养。
(2)保育转群(65-70日龄)时,淘汰不健康、发育不良或品种特征不明显的个体。依据血缘关系、综合选择指数、后备猪留种计划以及生长发育情况现场选留测定猪,被选留的测定猪转入测定舍或生长育成舍参加全群测定。
(3)5-6月龄或达100-115kg结束测定,测定体重背膘及眼肌面积,并对测定猪进行体型外貌评定,利用生产性能测定成绩,使用合理的指数选育模型计算出的选择指数,依据育种目标和选育标准进行合理的选留。
选配:
1.选配原则:后备母猪和断奶母猪要及时做好选配计划,利用BLUP系统估计个体窝产仔数、窝重和断奶到再配间隔的育种值,从估计育种值计算SPI以供选择遗传优势猪用,母猪断奶时,依据SPI决定最好的60%进行纯繁,较好的30%进行杂交,较差的10%进行淘汰。配种时严格按照选配计划进行,按后裔繁殖指数SPI由高到低选择合适与配公猪,同时现场观察公母猪体型外貌,有目的实行同质或异质选配。
2.除部分优秀种猪进行家系繁育外,原则上要求近交系数小于0.03,不超过0.06。在可接受近交系数内,用最好公猪与最好母猪配种生产人工授精公猪。依据后裔育种值进行选配,而非为保持家系而选配。
3.均衡配种:核心群各血缘公猪要做到均衡配种,对鉴定确实特别优秀的公猪可适当增加配种头数,以提高优良基因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
遗传评估:
遗传参数指标确立后,在运用过程中经过大群大量数据统计分析不断完善、不断修正以更接近于遗传实际。依据遗传参数运用BLUP估计育种值,计算出综合选择指数,根据育种综合选择指数进行选种。在选种基础上,根据育种目标制定出种猪选配方案,合理利用近交系数和杂交优势。
选育目标:
巴克夏种猪选育目标以达115kg体重日龄、背膘厚为主,以产活仔数、26日龄窝重等为辅,其具体选育目标如表2。
表2巴克夏种猪选育目标
上面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巴克夏猪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组建种群:选择符合品种育种要求的、指数优秀公母猪组建核心群,核心群公猪6-8血统,数量12-20头,母猪群不低于300头;公猪父系指数TLI>115,母猪繁殖指数SPI>105;
选育措施:实行开放式选育法,核心群种猪2年更换一次,年更新率50%,采取避免近交同质选配为主的方法进行选配,每血统公猪所配母猪数大体相同,均衡配种;断奶前,依据血缘关系,后裔综合指数,生产公猪现状及测定规模情况,现场选留优秀后代仔猪,断奶时,被选留的仔公猪转入公猪站隔离舍进行饲养和测定,其他仔猪转入保育舍饲养;70日龄时依据综合选择指数以及体型外貌特征进行现场初选,留下优秀个体留作种用;5-6月龄或达100-115kg结束测定,测定体重背膘及眼肌面积,并对测定猪进行体型外貌评定,利用生产性能测定成绩,使用合理的指数选育模型计算出的选择指数,依据育种目标和选育标准进行合理的选留;
性能测定:
体型外貌特征:毛色符合六白特征,头大小适中,体质结实,结构匀称,生殖器官发育良好及肢蹄无伤残;
酮体品质:酮体瘦肉率63.5%以上,活体膘厚均值17mm以下,眼肌面积45平方厘米以上,肌间脂肪达到3.2%以上,肉质优良;
繁殖性能:活产仔数8.5头,断奶成活头数7.5头,26日龄断奶窝重58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巴克夏猪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建核心群的具体要求为:公母猪血缘来源广泛,公猪最少6~8个不同的血统;生产性能高,品质好,主要性状表型值和育种值应超过全群平均值一个标准差以上;每世代近亲系数增量控制在2%以内,6世代不超过12%;体型外貌好,无遗传缺陷;公猪选择强度控制在5%以下,母猪要求选择强度控制在3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巴克夏猪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型外貌特征选育方法具体为:公猪90分以上可选入核心群,母猪体型外貌85分以上可选入核心群,打分标准为品种特征20分,乳头及生殖器官30分,体质及外型30分,四肢及蹄质20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巴克夏猪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70日龄时选育方法具体为:依据综合选择指数以及体型外貌特征进行现场初选,留下优秀个体留作种用;淘汰不具备品种特征、体型外貌差、肢蹄差等个体。
CN201810657611.1A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巴克夏猪的选育方法 Pending CN1087396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7611.1A CN108739665A (zh)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巴克夏猪的选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7611.1A CN108739665A (zh)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巴克夏猪的选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9665A true CN108739665A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76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57611.1A Pending CN108739665A (zh)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巴克夏猪的选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3966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3771A (zh) * 2021-09-04 2022-01-28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新吉林黑猪的培育方法
CN114557314A (zh) * 2021-12-28 2022-05-31 杭州市原种场 一种基于种猪性能测定的优质种群选育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8539A (zh) * 2010-05-19 2010-09-15 扬州大学 一种苏姜猪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04381203A (zh) * 2014-10-27 2015-03-04 柳城县天福种猪场 大约克夏猪双肌臀新品系的选育方法
CN106973854A (zh) * 2017-03-16 2017-07-25 太仓市金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大白猪抗病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CN107494422A (zh) * 2017-09-08 2017-12-22 扬州大学 一种巴克夏猪抗病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8539A (zh) * 2010-05-19 2010-09-15 扬州大学 一种苏姜猪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04381203A (zh) * 2014-10-27 2015-03-04 柳城县天福种猪场 大约克夏猪双肌臀新品系的选育方法
CN106973854A (zh) * 2017-03-16 2017-07-25 太仓市金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大白猪抗病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CN107494422A (zh) * 2017-09-08 2017-12-22 扬州大学 一种巴克夏猪抗病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伟力: "美系巴克夏猪选种参考图鉴 ", 《猪业科学》 *
陶璇等: ""巴克夏猪选育进展报告"", 《畜牧与兽医》 *
陶璇等: "巴克夏猪繁殖与生长发育性状的选育进展 ", 《黑龙江畜牧兽医》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3771A (zh) * 2021-09-04 2022-01-28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新吉林黑猪的培育方法
CN114557314A (zh) * 2021-12-28 2022-05-31 杭州市原种场 一种基于种猪性能测定的优质种群选育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5707B (zh) 瘦肉型猪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01828539B (zh) 一种苏姜猪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07182927B (zh) 一种优质型白猪配套系的育种方法
CN107821314A (zh) 一种利用藏猪培育优质专门化品系的方法
CN109717150B (zh) 一种多胎肉用绵羊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07810924B (zh) 一种黑鸡选育方法
CN108770776B (zh) 一种瘦肉型优质种猪的育种方法
CN103734079B (zh) 商品肉猪的配套系选育方法
CN107156026B (zh) 一种大体型杜洛克新品系的选育方法
CN108419756A (zh) 一种巴淮猪育种方法
CN104719255A (zh) 一种黑猪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04285884A (zh) 一种晋汾白猪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06942132A (zh) 一种肉牛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CN113973771A (zh) 一种新吉林黑猪的培育方法
CN103461278A (zh) 一种梅林黑猪猪种的培育方法
CN108935304A (zh) 一种江淮黑猪的杂交育种方法
CN111406709A (zh) 一种早熟型麻鸡自别雄雌品系的培育方法
CN105557631A (zh) 藏猪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CN112005965B (zh) 一种獭兔专门化母系的选育方法及其应用
CN108739665A (zh) 一种巴克夏猪的选育方法
CN109526872A (zh) 一种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09463348B (zh) 一种五系杂交配套的瘦肉型种猪的选育方法
CN106339359A (zh) 一种校正种猪体尺的系数模型
CN114698586B (zh) 一种小白鸡的制种方法
CN109042494A (zh) 一种黑猪新品种的选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