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39181B - 一种白及1+2高效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及1+2高效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39181B
CN108739181B CN201810580919.0A CN201810580919A CN108739181B CN 108739181 B CN108739181 B CN 108739181B CN 201810580919 A CN201810580919 A CN 201810580919A CN 108739181 B CN108739181 B CN 1087391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etilla striata
seedlings
soil
planting
effic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809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39181A (zh
Inventor
张家春
戚燕强
刘涟
孙超
张珍明
王永
熊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BOTANICAL GARDEN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BOTANICAL GARD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BOTANICAL GARDEN filed Critical GUIZHOU BOTANICAL GARDEN
Priority to CN20181058091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391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39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91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391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91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5Root crops, e.g. potatoes, yams, beet or wasabi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及1+2高效种植方法,属于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本方法是包括如下步骤:(S1)筛选种苗,(S2)壮苗地整地,(S3)弱苗提壮,(S4)移植地整地,(S5)壮苗移植,(S6)田间管理;弱苗提壮使得田间管理方便,降低人工管理成本,提高了种苗的成活率,种植成本得到降低;弱苗提壮后进行大田移植,生长速度较常规种植快,有效减少了田间管理中人工除草时间,减少了人力劳力,土壤质地的优化也减少了白及病虫害,可实现增产30%以上,块茎中白及多糖的含量提高40%以上,采用本种植方法有效提升了白及的亩产量及品质;可在种植区大规模推广,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白及1+2高效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白及1+2高效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Reichb.f.)为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贵州、四川、云南、湖南、湖北、安徽等省,生于400~3200 m的海拔下。以干燥块茎(假鳞茎)入药,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性苦、涩、甘,微寒,入归肺、肝、胃经,具有止血收敛、消肿生肌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外伤出血、便血、咯血、烫灼伤、溃疡疼痛、手足皲裂、痈疮肿毒、肛裂等出血性疾病,且疗效显著。现代药理学实验证明,白及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菌、抗炎、促进伤口愈合、抗肿瘤、抗纤维化、抗氧化、载体、抗溃疡、促进细胞生长等。白及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联苄类、二氢菲类、联菲类、联菲醚类、菲并吡喃类、联苄葡萄糖苷类、甾体、三萜等。现代研究表明白及的主要药用成分为白及胶,又称白及多糖。
白及多糖是一种优良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和性能优良的药用辅料,在生物医药、保健食品、纺织印染、特种涂料和日用化工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商业利用价值。此外,白及花色艳丽,是兰科植物中既是药用植物又具观赏价值的物种。因此,白及已经从传统的中药材资源发展而成为一种药、食、工业、保健兼具观赏的特种经济植物。随着对白及的开发利用和印染业、美容业的需求,白及用量日趋增多,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人们加大了对野生白及的采挖,使得白及野生资源的量越来越少,现已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予以保护。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和保护野生资源,有必要加大对白及的人工栽培及大量生产,并将其形成规范化的种植。
随着白及的人工繁育种苗技术的不断成熟,白及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种植技术的参差不齐,导致产量、质量却大大的降低,出现粗制滥造的现象,难以满足市场对白及的需求。白及系多年生草本植物,从种苗种植到成熟块茎收获需种植3年,但白及生长速度缓慢,特别是种苗种植下去的第1年,白及生长速度远远低于杂草的生长,杂草影响白及的生长及成活率,同时增加了除草的人工成本,加上3年连续种植,使土壤环境发生改变。然而白及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当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养分供给不足时,容易出现病害、烂根及倒苗等现象。所以急需一种高效种植白及的方法,既能降低白及种植的成本,同时提高白及产量、质量,最大限度的满足市场对白及的需求,同时也为白及种植提供一种新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种植成本高、病害严重、不能持续高产的缺陷,提供一种白及1+2高效种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
本发明提供一种白及1+2高效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筛选种苗: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白及种苗,种苗叶片数为2~4片,种苗根数3~6根,种苗高度≥10cm,整株种苗鲜重1.5~2g;
S2):壮苗地整地:选择光线较为良好,排水良好,土壤较肥沃疏松的砂壤土,把土翻耕20~40cm,把土整细、耙平,按畦宽100~120cm、畦高20~30cm、沟宽25~30cm、沟深20~30cm起畦,同时开好排水沟;
S3):弱苗提壮:将步骤(1)中筛选的白及种苗,种植于步骤(2)中的畦,种植密度采用行株距10cm×10cm,覆盖土3~4cm,种植完成后在白及覆土的表面撒上1~2cm厚的腐质土;
S4):移植地整地:选择土壤较肥沃疏松的砂壤土,把土翻耕20~40cm,翻耕时施加腐熟农家肥+生石灰+红蓼干品+厚孢轮枝菌+苯醚甲环唑,自然放置2周后,深翻30~40cm,施入复合肥,使土肥混匀,把土整细、耙平,按畦宽100~120cm、畦高20~30cm起畦,开好排水沟;
S5):壮苗移植:移栽时间为弱苗提壮后的第一年3~6月,白及种苗固定在所述畦的箱面上,用腐熟过的牛粪护住根部,覆盖土3~4cm;
S6):田间管理:中耕除草,灌溉,病虫害防治,追肥。
进一步,所述步骤(1)所用白及种苗为带假鳞茎的一年生白及种子直播实生种苗,炼苗驯化期8个月以上。
进一步,所述步骤(2)所选地的土壤含水量为50~65%之间,土壤pH值处于6.5~7.5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25~50g/kg之间,土壤质地较好的砂壤土。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弱苗提壮时间为1个生长周期,通过弱苗提壮后,白及种苗假鳞茎所带芽头1~2个,芽头形状良好,白及块茎直径达1~2cm。
进一步,所述步骤(4)所用腐熟农家肥主要是牛粪,重量比为牛粪1000~1200份,草木灰300~350份,生石灰100~150份,红蓼干品150~200份,厚孢轮枝菌0.03~0.05份,苯醚甲环唑0.03~0.05份,用量1000kg~2000kg/亩,所用复合肥用量为20~30kg/亩;红蓼、厚孢轮枝菌和苯醚甲环唑的运用可以抑制和杀灭腐霉、镰刀菌、立枯丝核菌等多种病原。
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白及种苗移植密度为行距20~30cm、株距20~30cm,白及种苗移植时1株/丛。
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白及种苗提壮后移植时间为2年,白及1+2高效种植方法通过弱苗提壮1年+壮苗移植2年,能有效降低白及从种苗到收获常规种植3年所带的土壤质地降低,使得土壤不疏松而导致的减产和品质下降。
进一步,所述步骤(6)中白及人工除草时进行简单的中耕松土,当遇干旱天气时及时灌溉保持土壤含水量为50~65%之间,雨季或雨后及时疏通排水沟,避免烂根,弱苗提壮期间追肥主要以喷施叶面肥为主,壮苗移植后以每年5~6月和9~10月进行追施复合肥20~30kg/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弱苗提壮,便于人工管理,提高了白及种植过程中的成活率,降低种苗成本;弱苗提壮采用的是10cm×10cm的种植密度,降低了杂草的生长速度和生长量,降低了人工除草的人工成本,同时提高了白及的生长量;弱苗提壮时间为1年,壮苗移植后白及生长时间为2年,符合白及3年成药的种植时间要求,通过弱苗提壮后,对壮苗的移植,提高了苗的适应性,提高了生长速度,同时移植过程改善了土壤环境,优化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使土壤养分供给充足,满足白及生长对土壤环境的要求;优良的土壤环境较为适宜微生物的生长,并限制治病微生物的生长,有益微生物促进白及根部养分的吸收,进一步达到控制病害、烂根及倒苗等现象,提高白及的产量、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白及1+2高效种植方法的种植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白及1+2高效种植方法的实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白及1+2高效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筛选种苗: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白及种苗,种苗叶片数为2~4片,种苗根数3~5根,种苗高度≥10cm,整株种苗鲜重1.5~2g;
(2)壮苗地整地:选择光线较为良好,排水良好,土壤较肥沃疏松的砂壤土,把土翻耕30cm,把土整细、耙平,按畦宽100cm、畦高30cm、沟宽25cm、沟深25cm起畦,同时开好排水沟;
(3)弱苗提壮:将步骤(1)中筛选的白及种苗,种植于步骤(2)中的畦,种植密度采用行株距10cm×10cm,覆盖土3cm;
(4)移植地整地:选择土壤较肥沃疏松的砂壤土,把土翻耕30cm,翻耕时施加腐熟农家肥+生石灰+红蓼干品+厚孢轮枝菌+苯醚甲环唑,自然放置2周后,深翻30cm,施入复合肥,使土肥混匀,把土整细、耙平,按畦宽100cm、畦高30cm起畦,开好排水沟;
(5)壮苗移植:移栽时间为弱苗提壮后的第一年3月,白及种苗固定在所述畦的箱面上,用腐熟过的牛粪护住根部,覆盖土3cm;
(6)田间管理:中耕除草,灌溉,病虫害防治,追肥。
进一步,所述步骤(1)所用白及种苗为带假鳞茎的一年生白及种子直播实生种苗,炼苗驯化期8个月以上。
进一步,所述步骤(2)所选地的土壤含水量为55%,土壤pH值为7.0,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0g/kg,土壤质地较好的砂壤土。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弱苗提壮时间为1个生长周期,通过弱苗提壮后,白及种苗假鳞茎所带芽头1~2个,芽头形状良好,白及块茎直径达1~2cm。
进一步,所述步骤(4)所用腐熟农家肥主要是牛粪,重量比为牛粪1000份,草木灰350份,生石灰100份,红蓼干品200份,厚孢轮枝菌0.03份,苯醚甲环唑0.03份,用量1200kg/亩,所用复合肥用量为25kg/亩;红蓼、厚孢轮枝菌和苯醚甲环唑的运用可以抑制和杀灭腐霉、镰刀菌、立枯丝核菌等多种病原。
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白及种苗移植密度为行距25cm、株距25cm,白及种苗移植时1株/丛。
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白及种苗提壮后移植时间为2年,白及1+2高产种植方法通过弱苗提壮1年+壮苗移植2年,能有效降低白及从种苗到收获常规种植3年所带的土壤质地降低,使得土壤不疏松而导致的减产和品质下降。
进一步,所述步骤(6)中白及人工除草时进行简单的中耕松土,当遇干旱天气时及时灌溉保持土壤含水量为55%之间,雨季或雨后及时疏通排水沟,避免烂根,弱苗提壮期间追肥主要以喷施叶面肥为主,壮苗移植后以每年5月和10月进行追施复合肥25kg/亩。
实施例二:白及栽培示范试验,本次试验以常规白及种植为对照组,本次发明白及1+2高效种植方法为试验组,试验于2015年3月份开始,试验地址为贵州省植物园药用示范试验区,两个处理组处于同一区域,但是互相隔离,面积一样,试验结束后对比白及生长中的年均每次除草人工成本、发病情况、采收时的产量及块茎中白及多糖的含量。
本发明提供的白及1+2高效种植方法,将白及从种苗种植到成熟块茎收获常规3年种植,优化成弱苗提壮1年+壮苗移植2年的高效种植方法,弱苗提壮使得田间管理方便,降低人工管理成本,提高了种苗的成活率,种植成本得到降低;同时本发明提出的白及1+2高效的种植方法,弱苗提壮后进行大田移植,生长速度较常规种植快,有效减少了田间管理中除草时间,减少了人力劳力,土壤质地的优化也减少了白及病虫害,可实现增产30%以上,块茎中白及多糖的含量提高40%以上,采用本种植方法有效提升了白及的亩产量及品质;可在种植区大规模推广,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白及1+2高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筛选种苗: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白及种苗,种苗叶片数为2~4片,种苗根数3~6根,种苗高度≥10cm,整株种苗鲜重1 .5~2g;
S2):壮苗地整地:选择光线较为良好,排水良好,土壤较肥沃疏松的砂壤土,把土翻耕20~40cm,把土整细、耙平,按畦宽100~120 cm、畦高20~30cm、沟宽25~30cm、沟深20~30cm起畦,同时开好排水沟;
S3):弱苗提壮:将步骤S1)中筛选的白及种苗,种植于步骤S2)中的畦,种植密度采用行株距10cm×10cm,覆盖土3~4cm ,种植完成后在白及覆土的表面撒上1~2cm厚的腐质土;
S4):移植地整地:选择土壤较肥沃疏松的砂壤土,把土翻耕20~40cm,翻耕时施加腐熟农家肥+生石灰+红蓼干品+厚孢轮枝菌+苯醚甲环唑,自然放置2周后,深翻30~40cm,施入复合肥,使土肥混匀,把土整细、耙平,按畦宽100~120 cm、畦高20~30cm起畦,开好排水沟;
S5):壮苗移植:移栽时间为弱苗提壮后的第一年3~6月,白及种苗固定在所述步骤S4中畦的厢面上,用腐熟过的牛粪护住根部,覆盖土3~4cm;
S6):田间管理:中耕除草,灌溉,病虫害防治,追肥;
所述步骤S2)所选地的土壤含水量为50~65%之间,土壤pH值处于6 .5~7 .5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25~50g/kg之间,土壤质地较好的砂壤土;所述步骤S4)所用腐熟农家肥主要是牛粪,重量比为牛粪1000~1200份,草木灰300~350份,生石灰100~150 份,红蓼干品150~200份,厚孢轮枝菌0 .03~0 .05份,苯醚甲环唑0 .03~0 .05份,用量1000kg~2000kg/亩,所用复合肥用量为20~30kg/亩;
所述步骤S5)中白及种苗提壮后移植时间为2年,白及1+2高效种植方法通过弱苗提壮1年+壮苗移植2年,能有效降低白及从种苗到收获常规种植3年所带的土壤质地降低,使得土壤不疏松而导致的减产 和品质下降;所述步骤S6)中白及人工除草时进行简单的中耕松土,当遇干旱天气时及时灌溉保持土壤含水量为50~65%之间,雨季或雨后及时疏通排水沟,避免烂根,弱苗提壮期间追肥主要以喷施叶面肥为主,壮苗移植后以每年5~6月和9~10月进行追施复合肥20~30kg/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及1+2高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所用白及种苗为带假鳞茎的一年生白及种子直播实生种苗,炼苗驯化期8个月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及1+2高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弱苗提壮时间为1个生长周期,通过弱苗提壮后,白及种苗假鳞茎所带芽头1~2个,芽头形状良好,白及块茎直径达1~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及1+2高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白及种苗移植密度为行距20~30cm、株距20~30cm,白及种苗移植时1株/丛。
CN201810580919.0A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白及1+2高效种植方法 Active CN1087391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0919.0A CN108739181B (zh)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白及1+2高效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0919.0A CN108739181B (zh)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白及1+2高效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9181A CN108739181A (zh) 2018-11-06
CN108739181B true CN108739181B (zh) 2021-03-02

Family

ID=64000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80919.0A Active CN108739181B (zh)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白及1+2高效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391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8466A (zh) * 2020-05-09 2020-07-17 贵州省植物园 一种白及高效除草方法
CN113475339A (zh) * 2021-07-15 2021-10-08 贵州省植物园(贵州省园林科学研究所、贵州省植物研究所) 一种白及与小米间作种植方法
CN115443867A (zh) * 2022-09-26 2022-12-09 贵州省植物园(贵州省园林科学研究所、贵州省植物研究所) 一种适宜喀斯特地区的白及仿野生种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6115B (zh) * 2014-01-07 2015-05-20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白及种苗的移栽方法
CN104041276A (zh) * 2014-06-13 2014-09-17 江苏茅山地道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 一种无公害白芨栽培方法
CN106134666A (zh) * 2015-03-17 2016-11-23 重庆锦洪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白芨的种植技术
CN105103924B (zh) * 2015-09-25 2017-08-22 马龙县兴裕农业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无公害白芨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5165360A (zh) * 2015-09-29 2015-12-23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白芨的栽培方法
CN105393766A (zh) * 2015-11-21 2016-03-16 师宗县绿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白芨高产种植方法
CN106386054A (zh) * 2016-08-30 2017-02-15 湖南苗苗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林下种植白芨的方法
CN107094488A (zh) * 2017-06-23 2017-08-29 江口县旭辉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芨的高效种植方法
CN107889694A (zh) * 2017-11-24 2018-04-10 贵州省织金县中友畜禽销售有限公司 一种白芨的种植方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9181A (zh) 2018-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49346B (zh) 一种基于种子繁育的滇黄精育苗栽培方法
CN105359808A (zh) 一种黄芩与银杏套种的方法
CN106962004B (zh) 一种与甜玉米间种的黄精栽培方法
CN105409546A (zh) 银杏林下套种白芷的方法
CN103975715A (zh) 一种大棚秋西葫芦栽培方法
CN103283452B (zh) 党参的栽培方法
CN100376136C (zh) 云南地珠半夏种植技术
CN108739181B (zh) 一种白及1+2高效种植方法
CN107950268A (zh) 一种油棕树的种植方法
CN105145034A (zh) 一种颖旱半夏快速繁育的方法
CN109566299A (zh) 一种高产菠菜栽培方法
CN104041279B (zh) 一种福建柏播种育苗方法
CN106105758A (zh) 一种春小麦套种柴胡的栽培方法
CN106508347A (zh) 当归的培育方法
CN106305096A (zh) 一种甘蔗的种植方法
CN104855128A (zh) 一种桔梗的种植方法
CN108293652A (zh) 一种岩洞仿野生栽培岩黄连方法
CN106358655A (zh) 一种芡实栽培方法
CN110915585A (zh) 一种玉米—柴胡间作提高柴胡存活率的高产高效种植方法
CN106258349A (zh) 一种大蒜套种生姜栽培技术
CN110537468A (zh) 一种简易的多花黄精种子育苗方法
CN107912252A (zh) 一种板蓝根的林地种植方法
CN103733825A (zh) 一种湖州铁线莲的栽培方法
CN104012264A (zh) 一种红花耐旱节水的栽培种植技术
CN107646556A (zh) 一种大石山区水稻与岩黄连轮种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