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39155A - 一种冬小麦降密均氮抗涝渍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冬小麦降密均氮抗涝渍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39155A
CN108739155A CN201810631775.7A CN201810631775A CN108739155A CN 108739155 A CN108739155 A CN 108739155A CN 201810631775 A CN201810631775 A CN 201810631775A CN 108739155 A CN108739155 A CN 1087391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at
stain
waterlogging
nitrogen
winter w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317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39155B (zh
Inventor
李金才
张银萍
武文明
吴进东
卢想
林非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Wofe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HA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HAU filed Critical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HAU
Priority to CN20181063177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391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39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9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39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91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小麦降密均氮抗涝渍栽培方法,本发明通过降密健群均氮壮株抗涝渍栽培技术(“旋耕施肥机条播一体化”精量匀播方式和“保基肥、增追肥”基追并重(基氮:追氮=5:5)的最优壮苗抗涝渍氮肥运筹方式)与传统栽培技术(“耕翻撒肥大播量撒播”传统播种方式和“一炮轰”施肥方法)比较试验结果可见,降密健群均氮壮株抗涝渍栽培技术,明显有利于培育壮苗和建立合理群体,克服传统栽培技术大播量、大群体易倒伏的弊端,增强冬小麦根系活力和发根力,提升冬小麦抗涝渍能力,可显著减轻冬小麦中后期涝渍危害。

Description

一种冬小麦降密均氮抗涝渍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涉及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抗涝渍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淮河流域涉鄂豫皖苏鲁5省,国土面积约27万km2,总耕地面积占全国近1/7,粮食产量、商品粮产量分别约占全国1/5、1/4,是我国重要粮棉油重要生产基地。沿淮地区是指沿淮河及部分支流分布的大片低洼平原,包括沿淮湖泊、洼地、行洪区、蓄洪区、滞洪区及各圩堤保护的圩区及其连带的附近耕作区,地理位置为跨淮河两岸幅宽为50-80km的地域范围,涉鄂豫皖苏4省,耕地面积约1.2亿亩,是我国重要粮食主产区之一。该区域耕地面积大,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气候温和,土层深厚,具有打造新的粮食主体功能区的自然禀赋,只要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并采取综合性措施集中攻关,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该区打造成为一个新的稳产高产粮食主体功能区,从而为我国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提供可靠的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客观需求。
沿淮地区因地处南北过渡带,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地势低洼加之淮河独特的U型河床地貌特征,使得淮河流域特别是很难通过单纯的工程治淮达到彻底消除洪涝灾害的目标,洪涝灾害年均成灾面积2468万亩,占全国同期多年平均成灾面积的39%,是涝灾多发区和重灾区。适宜旱作的潮土、砂姜黑土占比最高,分别为36.2%和14.2%,传统生产故以小麦、大豆、玉米等旱粮为主。随着国家建设的骨干水利工程逐步完善,大洪大涝得到较好控制,但面广、量大、灾重的涝渍灾害仍未得到有效遏制,造成粮食年均产量损失11.03%;更为低洼的行蓄洪区涝渍灾害尤为突出且持续时间长,传统麦—豆(玉)模式下大豆、玉米产量因灾损失高达24.2%以上。涝渍防控传统技术机械化、轻简化程度低而难以推广应用,新技术又多为单项技术而应用成效小,导致沿淮作物生产稳定性差、产量低的问题久治不愈,严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沿淮农民增产增收。
发明内容
针对沿淮地区特殊地势与土壤条件,以及春夏季洪涝灾害多发,严重影响冬小麦麦穗的生长发育,导致冬小麦产量与品质下降的现状,本发明希望提供冬小麦防灾减灾保产增效的栽培方法,形成沿淮地区冬小麦减灾增效机械化、轻简化和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冬小麦降密均氮抗涝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1、对目标地块施以基肥;
步骤S2、对目标地块进行耕整地;
步骤S3、对于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重发地区进行杀菌剂拌种,每50公斤小麦种子用有效成份戊唑醇湿拌剂2克,或三唑酮20克;对于地下害虫重发地区进行杀虫剂拌种,每50公斤小麦种子用有效成份辛硫磷25克,或甲基异柳磷20克;
步骤S4、采用开沟播种覆土镇压一体化小麦精播机进行播种;
步骤S5、播种后测定土壤含水量,并根据含水量进行浇水,使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5%-85%;
步骤S6、对目标地块的小麦进行追肥。
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在种植过程中保基肥、增追肥。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包括,使用与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或铧式犁进行土地耕整,连续两年旋耕作业后进行深耕,以加深耕层,增加作物根系吸收土壤养分的土层深度,深耕每2-3年进行一次。
优选地,所述步骤S4包括采用精量匀播方式,以等行距播种。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测定不同生育时期涝渍对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
优选地,测定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涝渍对小麦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影响。
优选地,在拔节期追施氮肥。
本发明通过降密健群均氮壮株抗涝渍栽培技术(“旋耕施肥机条播一体化”精量匀播方式和“保基肥、增追肥”基追并重(基氮:追氮=5:5)的最优壮苗抗涝渍氮肥运筹方式)与传统栽培技术(“耕翻撒肥大播量撒播”传统播种方式和“一炮轰”施肥方法)比较试验结果可见,降密健群均氮壮株抗涝渍栽培技术,明显有利于培育壮苗和建立合理群体,克服传统栽培技术大播量、大群体易倒伏的弊端,增强冬小麦根系活力和发根力,提升冬小麦抗涝渍能力,可显著减轻冬小麦中后期涝渍危害。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降密均氮、减少小麦黄化的冬小麦抗涝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1、对目标地块施以基肥;
步骤S2、对目标地块进行耕整地;
步骤S3、对于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重发地区进行杀菌剂拌种,每50公斤小麦种子用有效成份戊唑醇湿拌剂2克,或三唑酮20克;对于地下害虫重发地区进行杀虫剂拌种,每50公斤小麦种子用有效成份辛硫磷25克,或甲基异柳磷20克;
步骤S4、采用播种覆土镇压一体化小麦精播机进行播种;
步骤S5、播种后测定土壤含水量,并根据含水量进行浇水,使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5%-85%;
步骤S6、对目标地块的小麦进行追肥,所述小麦的品种为泛麦5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制在实施例描述的范围之中。
申请人在对冬小麦抗涝渍机理进行研究时发现,要想减轻涝渍小麦危害就要提高功能叶净光合速率(Pn)、Chl含量,单茎绿叶数、单茎绿叶面积、单茎地上干重、根系活力和发根力(RA),进而提升小麦根系溶氧能力。另外,申请人分别对涝渍对叶片生理特性、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以及N、P、K素营养代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方法明确了了涝渍影响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为功能叶净光合速率(Pn)、单茎绿叶数和发根力(RA),在此础上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提高小麦抗渍性的生物抗渍栽培方式。
本文中,CK表示小麦正常种植未遭受涝渍情况下的数据,T表示小麦在涝渍处理条件下的数据。
(1)涝渍对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小麦涝渍的典型症状是使叶片自下而上褪绿黄化。苗期、返青期涝渍时黄化叶片并不立即枯死,黄化持续时间较长,而拔节后涝渍造成的黄化叶片衰亡加快。从不同生育时期涝渍对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的平均RIR(相对受害率)来看,灌浆期(36.83%)﹥孕穗期(30.33%)﹥拔节期(26.77%)﹥苗期(16.57%)>返青期(12.95%)(表9)。
表1 不同生育时期涝渍对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mg/gDW)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涝渍对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的RIR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27.04**1=4,υ2=20,F0.01=4.43)。不同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涝渍逆境条件下对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的RIR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F=6.12**1=5,υ2=20,,F0.01=4.10),其中农林46、皖麦52、水里占和泛麦5号平均RIR为19.54%~23.04%,扬麦13和烟农19平均RIR>30%。
(2)涝渍对小麦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影响
小麦功能叶片Cs、Ci和Pn下降
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涝渍皆显著降低小麦叶片气孔导度(Cs)、细胞间隙CO2浓度(Ci),RIR分别为9.92%~25.00%、5.80%~33.53%,平均RIR分别为16.05%、15.11%。由此可见,涝渍使小麦气孔收缩或部分关闭,气孔阻力增加,造成叶片内外气体交换受阻,限制了CO2进入叶肉细胞,从而降低了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Pn),其RIR为10.12%~41.54%,平均RIR为23.4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涝渍对功能叶片Pn影响的RIR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29.62**1=4,υ2=8,F0.01=7.01)。品种间RIR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F=13.96**1=2,υ2=8,F0.01=8.65)(见表2)。
小麦功能叶片Tr下降
由于蒸腾作用是小麦被动吸水的原动力,同时也是小麦吸收矿物质养分随水分从根系运至地上部器官的主要形式。小麦涝渍使地上部光合产物向根系供应不足和Cs的下降,是导致功能叶片蒸腾强度(Tr)下降的生理原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涝渍对Tr影响的RIR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26.25**1=4,υ2=8,F0.01=7.01)。尤其孕穗期涝渍对Tr影响最为显著,RIR为29.71%(见表2)。Tr下降的结果严重影响了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最终引起小麦整个生理代谢紊乱,故孕穗期涝渍造成的小麦产量损失也最为严重。
表2 不同生育时期涝渍对叶片Cs、Ci、Pn和Tr的影响
(3)不同生育时期涝渍对冬小麦N、P、K素营养代谢的影响
不同生育时期涝渍对冬小麦N素营养的影响
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的N、P、K营养元素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从表11可见,不同生育时期涝渍均使不同品种单株吸N量降低。从不同生育时期涝渍对单株吸N量的影响程度来看,孕穗期﹥灌浆期﹥拔节期﹥返青期﹥苗期,平均RIR依次为35.04%、33.45%、28.77%、21.42%、11.49%,由此可见,小麦拔节后涝渍对小麦N素营养代谢的影响远大于拔节前。经方差分析结果得知,不同生育时期涝渍对N吸收量影响的平均RIR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6.43**1=4,υ2=16,F0.01=4.43),同时对供试品种单株全N积累量影响的平均RIR也存在极显著差异(F=5.65**1=4,υ2=16,F0.01=4.43),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品种抗涝渍性存在差异,抗涝渍性弱的扬麦13平均RIR为38.19%,而其他抗涝渍性强的4个品种平均RIR﹤25.0%(20.44%~24.18%),因此可以通过现代育种技术选育抗涝渍性强的高产稳产新品种。孕穗期以前涝渍主要影响氮素的吸收,而对氮素在植株体内的运转和分配影响较小,灌浆期涝渍不仅影响根系对N素的吸收,同时还影响N素在植株体内的运转与分配,涝渍造成小麦根系和叶片全N含量所占比例下降,茎鞘全N含量和籽粒全N含量所占比例增加,表明涝渍逆境削弱了根系的吸N能力和阻碍了茎鞘内N素及时向功能叶片运输,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后期叶片中再利用营养元素过早向穗部转移的结果。其产生的生理原因可能一方面与小麦在逆境条件下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茎鞘的营养元素很难向功能叶片转移。其产生的生理原因可能是由于涝渍导致小麦根系有氧呼吸减弱,缺氧呼吸增强,抑制了小麦根系主动吸收和营养元素的运转,因此生产上要更加重视对小麦中后期涝渍灾害的预防工作。
表3 不同生育时期涝渍对小麦N素营养的影响
涝渍对冬小麦植株P素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
涝渍显著影响小麦对P素吸收(表3)。渍水逆境对不同小麦品种全P吸收量影响平均RIR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10.87**1=4,υ2=16,F0.01=4.43)。表明不同小麦品种抗涝渍性存在显著差异,抗涝渍性弱的扬麦13平均RIR高达43.30%,而其他抗涝渍性强的4个品种平均RIR为22.50%~31.53%,进一步分析涝渍对P素在地上部各器官中分配比例结果得出,孕穗期和灌浆期涝渍均降低叶片全P相对含量和积累量,孕穗期涝渍小麦茎鞘全P绝对含量及其在茎鞘中分配比例与叶片一样同时降低;正常生长小麦和涝渍小麦吸收的全P在叶片和茎鞘中的分配比例也基本相同。但灌浆期涝渍小麦穗部全P绝对含量下降幅度明显高于茎鞘,正常生长小麦和涝渍小麦吸收的全P在叶片、茎鞘和穗中的分配比例与孕穗期涝渍小麦有异,具体表现为穗部和叶片全P积累量占整株总吸P量的比例,正常生长小麦略高于涝渍小麦,而茎鞘中全P积累量占整株总吸P量的比例正常生长小麦明显低于涝渍小麦,茎鞘中全P含量增加和穗部全P含量下降表明涝渍严重影响了P素的运转和积累,其最终结果是影响小麦光合产物的正常运转和分配。从以上分析可见,孕穗期涝渍主要影响小麦根系对P的吸收,灌浆期涝渍不仅影响根系对P素的吸收,同时也影响P素在地上器官中运转和分配。
表4 不同生育时期涝渍对小麦P素营养的影响
不同生育时期涝渍对冬小麦K素营养的影响
涝渍显著影响小麦对K素的吸收(见表5),不同生育时期涝渍对K素积累量影响的平均RIR差异未达显著差异(F=0.4360,υ1=4,υ2=16,F0.01=4.43)。试验结果表明,涝渍对小麦K素吸收的影响与涝渍发生时期关系不密切。而渍水逆境对小麦K素积累量影响的平均RIR差异达极显著差异(F=9.643,υ1=4,υ2=16,F0.01=4.43),其中耐涝渍性弱的扬麦13全K吸收量的平均RIR高达46.95%,耐涝渍性强的品种农林46和水里占平均RIR均小于30%。孕穗期涝渍主要影响地上部不同器官K素积累量,但对地上部不同器官K素积累量的分配影响较小,正常生长小麦(CK)和涝渍小麦(T)相比,叶片和茎鞘K素积累量的平均RIR分别为39.89%,40.98%,而叶片和茎鞘K素积累量占单株K素积累量比例,CK和T接近,CK分别为38.43%、61.57%,T分别为38.87%、61.13%。灌浆期涝渍同样也是主要影响地上部不同器官K素积累量,对地上部不同器官K素积累量的分配比例影响较小。叶片、茎鞘和穗部K素积累量占单株K素积累量比例大约都是20%、60%、20%。由此可见,自小麦苗期开始的涝渍就影响根系对K素的吸收,而对K素在小麦体内的运输和分配影响较小。因此,基肥中施足K肥对于培育壮秆大穗,减轻小麦渍害,促进干物质运输、积累和提高小麦籽粒粒重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表5 不同生育时期涝渍对小麦K素营养的影响
基于申请人多年对沿淮地区作物抗性机理和涝渍逆境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影响的研究,申请人提出了本发明的小麦抗涝渍栽培方法,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具体描述。
实施例1
通过调整播种密度增强冬小麦抗涝渍性的性能
申请人通过多年多点连续开展了皖麦52不同密度对小麦群体调控与涝渍综合抗性影响的深入研究。
具体时间培育方式为分别以150、225、300、375万/hm2基本苗YRIR按照上述方法在安徽进行冬小麦试验性种植。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小麦种植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1、小麦的播种需要采取耕整地后进行播种的方式,因此耕整地前增施基肥,使用与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或铧式犁进行土地耕整。旋耕使肥料翻埋于土壤中,并与土壤均匀结合;连续两年旋耕作业后要进行深耕,以加深耕层,或进行土壤深松,以打破犁底层为宜,增加作物根系吸收土壤养分的土层深度。深耕(深松)可2-3年进行一次。深耕时,利用铧式犁深耕翻埋秸秆并耙透、整平、镇实。整地时,旋耕机一般作业两遍,第一遍慢速,旋耕深度较浅,第二遍速度稍快,达到规定耕深。两遍作业方向应交叉。
步骤2、肥料配合施用。施足底肥(底肥的施用与步骤1是同步进行的),后续逐渐再补充施加氮肥,使基追比为5:5(重量比)。具体肥料的调配和施用均属于农业领域普遍存在的大田常识,这里不再详述),即基肥与追肥采取均衡氮肥的施用量,从而保证前期壮苗防渍,中后期壮株防衰抗渍。
步骤3、小麦播种及壮苗。小麦宜采用带圆盘开沟器的播种机、旋耕施肥播种机等机械播种并镇压,保证播种均匀,播深一致,不重播,不漏播;行间距离及播种深度需根据作物品种、种植密度进行调整。如果播种机械不带镇压装置,播后需使用镇压辊进行镇压。而且播后要适时浇水,使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5%-85%,以加速土壤沉实,有利于小麦的出苗和后期壮苗的生长。优选地,采用大马力旋耕施肥开沟播种覆土镇压一体化小麦精播机,力求精量匀播,深浅一致(3-5cm),适当缩小行距,行距以18-22cm为宜。防止“露籽、丛籽、深籽、缺籽”现象。
步骤4、小麦播种时的病虫害综合防治。
⑴药剂拌种。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重发地区,推行杀菌剂拌种技术,每50公斤小麦种子用有效成份戊唑醇湿拌剂2克,或三唑酮20克;地下害虫重发地区推行杀虫剂拌种技术,每50公斤小麦种子用有效成份辛硫磷25克,或甲基异柳磷20克;病虫害都需防治地区,药剂拌种可选用以上杀菌剂和杀虫剂各一混配使用,也可单选50%甲柳·酮乳油50毫升。
拌种时将药剂放入喷雾器内,加水3公斤搅匀边喷边拌,待麦种晾干即可播种,播种深度不宜超过5厘米。药剂拌种时要按规定药量使用,不能随意加大用量,防止产生药害。
⑵喷洒药剂防治地下害虫。每亩用50%辛硫磷一瓶,兑水1-2桶,耕地前喷洒在土壤表面,随即耕翻或旋耕入土。可防治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栽培试验的结果见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150、225、300、375万/hm2基本苗YRIR所获得的产量分别为21.05%、18.10%、18.70%、23.92%(表6),研究结果表明皖麦52以225-300万/hm2基本苗抗涝渍能力最强,由此可见沿淮地区冬小麦“旋耕施肥机条播一体化”降密健群匀播方式明显增强抗涝渍能力。
表6 不同基本苗对孕穗期涝渍小麦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皖麦52,2009-2012三年平均值)
申请人发现皖麦52以225万/hm2基本苗的方式种植时,不仅产量明显高于其他种植密度,而且千粒重也明显高于其他种植密度,表明降密壮苗抗涝渍能力尤其强。因此,种植密度采用225万/hm2基本苗。
实施例2
通过氮肥运筹方式提升冬小麦抗涝渍性
此外,申请人在不同地块连续多年开展了皖麦52、泛麦5号利用不同氮肥运筹方式进行种植对冬小麦抗涝渍能力提升的研究。
本实施例中的种植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只是本实施例中,不同地块采用了不同的追肥方式。
试验结果如表7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皖麦52采用不同基追比(基氮:拔节期追氮分别为10:0、5:5、3:7)氮肥运筹方式,涝渍条件下其YRIR分别为19.65%、13.70%、17.36%;泛麦5号YRIR分别为20.39%、16.01%、16.83%(表2)。可见“保基肥、增追肥”有利于提高冬小麦抗涝渍性,尤以基追并重(基氮:拔节追氮=5:5)为最优均氮壮株抗涝渍氮肥运筹方式。
表7 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孕穗期涝渍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池栽,2009-2012三年平均值)
实施例3
申请人在相邻的同种品质土壤地块,分别采用(1)本发明的种植方式以及(2)传统的“耕翻撒肥大播量撒播”传统播种方式和“一炮轰”施肥方法的抗涝渍情况进行测试。下面,申请人将给出各种不同种植方式下的抗涝渍数据。表中RIR表示相对受害率的差异。
冬小麦“降密健群均氮壮株”抗涝渍栽培与传统技术的效果对比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小麦种植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1、小麦的播种需要采取耕整地后进行播种的方式,因此耕整地前增施基肥,使用与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或铧式犁进行土地耕整。旋耕使肥料翻埋于土壤中,并与土壤均匀结合;连续两年旋耕作业后要进行深耕,以加深耕层,或进行土壤深松,以打破犁底层为宜,增加作物根系吸收土壤养分的土层深度。深耕(深松)可2-3年进行一次。深耕时,利用铧式犁深耕翻埋秸秆并耙透、整平、镇实。整地时,旋耕机作业两遍,第一遍慢速,旋耕深度较浅,第二遍速度稍快,达到规定耕深。两遍作业方向应交叉。
步骤2、肥料配合施用。施足底肥(底肥的施用与步骤1是同步进行的),后续逐渐再补充施加氮肥,使基追比为5:5(重量比)。具体肥料的调配和施用均属于农业领域普遍存在的大田常识,这里不再详述),即基肥与追肥采取均衡氮肥的施用量,从而保证前期壮苗防渍,中后期壮株防衰抗渍。
步骤3、小麦播种及壮苗。小麦宜采用带圆盘开沟器的播种机、旋耕施肥播种机等机械播种并镇压,保证播种均匀,播深一致,不重播,不漏播;行间距离及播种深度需根据作物品种、种植密度进行调整。如果播种机械不带镇压装置,播后需使用镇压辊进行镇压。而且播后要适时浇水,使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5%-85%,以加速土壤沉实,有利于小麦的出苗和后期壮苗的生长。优选地,采用大马力旋耕施肥开沟播种覆土镇压一体化小麦精播机,力求精量匀播,深浅一致(3-5cm),适当缩小行距,行距以18-22cm为宜。防止“露籽、丛籽、深籽、缺籽”现象。
步骤4、小麦播种时的病虫害综合防治。
⑴药剂拌种。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重发地区,推行杀菌剂拌种技术,每50公斤小麦种子用有效成份戊唑醇湿拌剂2克,或三唑酮20克;地下害虫重发地区推行杀虫剂拌种技术,每50公斤小麦种子用有效成份辛硫磷25克,或甲基异柳磷20克;病虫害都需防治地区,药剂拌种可选用以上杀菌剂和杀虫剂各一混配使用,也可单选50%甲柳·酮乳油50毫升。
拌种时将药剂放入喷雾器内,加水3公斤搅匀边喷边拌,待麦种晾干即可播种,播种深度不宜超过5厘米。药剂拌种时要按规定药量使用,不能随意加大用量,防止产生药害。
⑵喷洒药剂防治地下害虫。每亩用50%辛硫磷一瓶,兑水1-2桶,耕地前喷洒在土壤表面,随即耕翻或旋耕入土。可防治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皖麦52、泛麦5号在降密健群均氮壮株抗涝渍栽培条件下,孕穗期涝渍小麦YRIR分别为13.00%、12.22%,而在传统栽培条件下两品种的YRIR分别为20.35%、22.25%,本发明的降密健群均氮壮株抗涝渍栽培技术分别降低两品种YRIR7.35%%、10.03%。降密健群均氮壮株抗涝渍栽培技术与传统项目栽培技术相比,减少播种量75Kg/hm2以上,基本苗由25万/亩左右降至16-20万/亩,使成苗率提高22.5%,越冬期早生低位三叶大蘖增加0.5-0.8个、次生根数量增加1.0-1.5条,YRIR(产量相对受害率)下降15.2%,WRI(涝渍抗性指数)平均降低10.5%(表8)。
表8 不同栽培技术对越冬期小麦苗质及孕穗期涝渍小麦产量的影响
进一步分析降密健群均氮壮株抗涝渍栽培技术减轻涝渍小麦危害的生理原因是提高功能叶Pn、Chl含量,单茎绿叶数、单茎绿叶面积、单茎地上干重、根系活力受涝渍影响较小(表9)。
表9 不同栽培技术对孕穗期涝渍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降密健群均氮壮株抗涝渍栽培小麦根系吸收能力强,其吸收功能受涝渍影响小。同时降密健群均氮壮株抗涝渍栽培技术的小麦N量在籽粒中分配比例大于传统栽培技术,而在叶片,茎鞘和根系中分配比例小于传统栽培技术。研究结果显示,降密健群均氮壮株抗涝渍栽培技术有利于养分的吸收、运转和分配,从而减轻涝渍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不利影响(表10)。因此,降密健群均氮壮株抗涝渍栽培技术是减轻涝渍危害和提高冬小麦单产的经济有效的关键技术。
表10 不同栽培技术对孕穗期涝渍小麦15N在各个器官中的分配影响
(单位:mg/株,池栽,品种:皖麦52)
在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对小麦产量影响最严重的时期主要是孕穗期、灌浆期以及拔节期,但是通过上面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有一种小麦品种的特性与其他品种相比更为特殊,即泛麦5号,其在拔节期在涝渍条件下受到的影响明显小于其他水稻品种,尤其是叶绿素含量方面,其在涝渍条件下叶绿素含量的降低情况,明显好于其他品种。
利用这种性质,对于安徽地区的小麦种植,以下面的种植周期为例,苗期:10月20号左右播种,一周后出苗,从出苗到12月15号左右都是苗期,返青期:2月15号到3月15号左右,孕穗期:4月10号到4月20号左右,而灌浆期:5月10号到5月底。针对泛麦5号仅在孕穗期和灌浆期受到影响较大的情况,优选地,小麦种子采用泛麦5号,并且,对于目标地区,获取该地区的多年降水量分布图,基于多年的降水量分布图,获得目标地区降水量集中期,在黄淮地区,虽然存在着总的降水量集中时间段,但是对于每个市县而言,6月之前的降水量集中期还是会存在一定差异的。并且在6月之前,该降水量集中期通常不会超过1个月。因此,优选地,调整小麦的播种时间以及通过覆膜等方式调整其生长周期,使其孕穗期和灌浆期避开降水量集中期,进而将涝渍对小麦的影响降至最低。
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种植方式,表明本实施例的小麦种植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抗涝渍能力,增加小麦叶绿素含量,提高旗叶的光合作用能力和物质积累与运输,从而减少涝渍条件下小麦农作物的相对受害率等。
虽然上面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示意性实现方式的解释,并非对本发明包含范围的限定。实施例中的细节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落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冬小麦降密均氮抗涝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1、对目标地块施以基肥;
步骤S2、对目标地块进行耕整地;
步骤S3、对于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重发地区进行杀菌剂拌种,每50公斤小麦种子用有效成份戊唑醇湿拌剂2克,或三唑酮20克;对于地下害虫重发地区进行杀虫剂拌种,每50公斤小麦种子用有效成份辛硫磷25克,或甲基异柳磷20克;
步骤S4、采用播种覆土镇压一体化小麦精播机进行播种;
步骤S5、播种后测定土壤含水量,并根据含水量进行浇水,使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5%-85%;
步骤S6、对目标地块的小麦进行追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小麦降密均氮抗涝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种植过程中保基肥、增追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小麦降密均氮抗涝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使用与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或铧式犁进行土地耕整,连续两年旋耕作业后进行深耕,以加深耕层,增加作物根系吸收土壤养分的土层深度,深耕每2-3年进行一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小麦降密均氮抗涝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采用精量匀播方式,以等行距播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小麦降密均氮抗涝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涉及的冬小麦是指适宜于黄淮海地区广泛栽培和推广的冬小麦品种。
6.一种冬小麦降密均氮、减少黄化的抗涝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1、对目标地块施以基肥;
步骤S2、对目标地块进行耕整地;
步骤S3、拌种;
步骤S4、采用播种覆土镇压一体化小麦精播机进行播种;
步骤S5、播种后测定土壤含水量,并根据含水量进行浇水,使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5%-85%。
CN201810631775.7A 2018-06-19 2018-06-19 一种冬小麦降密均氮抗涝渍栽培方法 Active CN1087391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31775.7A CN108739155B (zh) 2018-06-19 2018-06-19 一种冬小麦降密均氮抗涝渍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31775.7A CN108739155B (zh) 2018-06-19 2018-06-19 一种冬小麦降密均氮抗涝渍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9155A true CN108739155A (zh) 2018-11-06
CN108739155B CN108739155B (zh) 2020-06-19

Family

ID=63978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31775.7A Active CN108739155B (zh) 2018-06-19 2018-06-19 一种冬小麦降密均氮抗涝渍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3915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2910A (zh) * 2020-06-05 2020-08-1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根据土壤基础肥力调节氮肥施用时期和施用量的冬小麦种植方法
CN111820087A (zh) * 2020-05-29 2020-10-27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协同提高小麦抗渍耐阴性的方法及应用
CN112219653A (zh) * 2020-10-14 2021-01-15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黄淮海冬小麦单粒匀播栽培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8627A (zh) * 2008-05-20 2008-10-08 赵广玉 小麦高产的栽培方法
CN104488402A (zh) * 2014-12-17 2015-04-08 邹华文 提高小麦抗涝渍胁迫的方法
CN105612984A (zh) * 2015-12-22 2016-06-01 常熟市辛庄镇双浜农地股份合作社 一种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8627A (zh) * 2008-05-20 2008-10-08 赵广玉 小麦高产的栽培方法
CN104488402A (zh) * 2014-12-17 2015-04-08 邹华文 提高小麦抗涝渍胁迫的方法
CN105612984A (zh) * 2015-12-22 2016-06-01 常熟市辛庄镇双浜农地股份合作社 一种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0087A (zh) * 2020-05-29 2020-10-27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协同提高小麦抗渍耐阴性的方法及应用
CN111512910A (zh) * 2020-06-05 2020-08-1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根据土壤基础肥力调节氮肥施用时期和施用量的冬小麦种植方法
CN111512910B (zh) * 2020-06-05 2022-06-28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根据土壤基础肥力调节氮肥施用时期和施用量的冬小麦种植方法
CN112219653A (zh) * 2020-10-14 2021-01-15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黄淮海冬小麦单粒匀播栽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9155B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saya et al. Influence of varying tillage systems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on crop allometry, chlorophyll contents, biomass production and net returns of maize (Zea mays L.)
Sang et al. Effects of tillage practices on water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rain yield of winter wheat under different soil moisture conditions
CN104885836B (zh) 杂交水稻单本密植机插栽培方法
Devkota et al. Combining permanent beds and residue retention with nitrogen fertilization improves crop yields and water productivity in irrigated arid lands under cotton, wheat and maize
Shukla et al. Sugarcane in India
CN109042163A (zh) 一种冬小麦的绿色高产高效栽培种植方法
CN104350991A (zh) 一种稻茬小麦半免耕机开沟撒播栽培方法
CN104170638B (zh) 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
CN103636399B (zh) 一种小麦的种植方法
CN104686186A (zh) 一种盐碱地栽培玉米的方法
CN106718766A (zh) 洛党参大鹏漂浮快速育苗及种植方法
CN104003811A (zh) 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生根剂、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489636A (zh) 一种寒地水稻直播滴灌栽培方法
Stirzaker et al. Amelioration of soil compaction by a cover-crop for no-tillage lettuce production
CN108739155A (zh) 一种冬小麦降密均氮抗涝渍栽培方法
CN110226477B (zh) 马铃薯谷子一年三熟节水高效种植方法
Mishra et al. Tillage and crop establishment effects on weeds and productivity of a rice-wheat-mungbean rotation
CN107980498A (zh) 一种通关藤种子直播繁育方法
CN107155626A (zh) 一种提高沿海滩涂盐碱地播种玉米发芽率的方法
Rylander et al. Black plastic tarps advance organic reduced tillage ii: impact on weeds and beet yield
CN109804872A (zh) 一种春玉米全程机械化精准减肥增效栽培方法
CN105993540A (zh) 一种博落回植物的繁殖方法
CN109122129A (zh) 一种冬小麦凸凹种植方法
CN106856942A (zh) 一种砂姜黑土地区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一播全苗方法
CN107125004A (zh) 一种高产高效的谷子花生夏播间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2

Address after: No. 17, Building 1, No. 21 Fengchan Road, Jinshui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450000

Patentee after: Henan Wofe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31 No.130, Changjiang West Road,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