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38077B - 一种负荷迁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荷迁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38077B
CN108738077B CN201710949276.8A CN201710949276A CN108738077B CN 108738077 B CN108738077 B CN 108738077B CN 201710949276 A CN201710949276 A CN 201710949276A CN 108738077 B CN108738077 B CN 1087380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agement entity
access management
entity
original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492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38077A (zh
Inventor
朱奋勤
吴问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23108716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63180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EP18790955.1A priority patent/EP3534640B1/en
Priority to JP2019536891A priority patent/JP7097894B2/ja
Priority to KR1020197016245A priority patent/KR102213458B1/ko
Priority to PCT/CN2018/084298 priority patent/WO2018196756A1/zh
Priority to EP21153592.7A priority patent/EP3890399B1/en
Priority to BR112019011226A priority patent/BR112019011226A2/pt
Publication of CN108738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8077A/zh
Priority to US16/405,734 priority patent/US11540172B2/en
Priority to JP2021076068A priority patent/JP7136964B2/ja
Priority to US18/075,105 priority patent/US1195013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38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80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6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27Triggering entity
    • H04W28/0831Core ent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42Determining whether packet losses are due to overload or to deterioration of radio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47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nditions of the access network or the infrastructur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0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controll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22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handling the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8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upd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负荷迁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方法包括:通信网络实体确定要进行负荷迁移的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然后向接入网络实体发送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或面向该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以使所述接入网络实体根据来自UE的消息中携带的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将来自所述UE的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通过上述方案,减少了负荷迁移过程中的信令开销,提升了负荷迁移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负荷迁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网络中进行负荷迁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4G(4thgeneration,第四代)通信网络中,当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注册到通信网络后,通信网络会为其分配一个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负责UE的移动性管理。当出现网络扩容/缩容,MME故障等MME无法继续为UE服务的场景时,就需要将UE迁移到其他的MME。在4G通信网络中,改变UE的服务MME的流程相对复杂。若UE处于空闲态,则通过网络寻呼UE,通知UE发起位置更新,在位置更新的过程中将UE切换到新的MME。因此,要想改变UE的服务MME,需要触发较多的空口信令(如寻呼过程、位置更新过程)。当需要进行迁移的UE较多时,会导致空口信令突发增多。为避免空口的信令风暴,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分批进行迁移,但是,分批迁移的速度慢,不能及时减少MME的负荷,不利于网络的负荷均衡。
在5G(5thgeneration,第四代)通信网络中,核心网中的功能网元将基于虚拟化技术实现,可以预见,在运营商的网络部署中将会出现比较频繁的网络功能的扩容、缩容、及增减。4G中MME的负载迁移方法无法适用于5G这种部署灵活、变动频繁的网络场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荷迁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以解决核心网的功能实体在负荷迁移的过程中,空口资源占用较多且负荷迁移效率低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荷迁移的方法,以使负荷迁移原接入管理实体将其当前所服务的全部或部分UE迁移至目标接入管理实体,该方法包括:通信网络实体首先确定要进行负荷迁移的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然后向接入网络实体发送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该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的对应关系。由于接入网络实体可以从来自UE的消息中,或者接入网络实体保存的UE上下文中,获取当前为UE服务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因此接入网络实体可以根据通信网络实体发送的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判断哪些UE需要进行迁移,进而,根据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对应的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该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可以得知UE需要迁移到哪个目标接入管理实体,来自UE的消息需要转发到哪个地址。这样,通信网络实体无需针对每个UE向接入网络实体发送负荷迁移的指令或消息,减少了信令开销,提升了负荷迁移的效率,接入网络实体也无需通知UE发起位置更新流程,以使接入网络实体重新为UE选择接入管理实体,减少了空口信令,节约了空口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为了是目标接入管理实体在负荷迁移后将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作为自己的标识来使用,通信网络实体还要向目标接入管理实体发送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这样,在原接入管理实体的负荷迁移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后,目标接入管理实体可以使用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为UE提供服务,比如当有新的UE接入或注册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时,目标接入管理实体在为该UE分配临时标识时,临时标识中所包含的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可以使用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也属于一种网络资源,需要根据网络容量和部署进行规划和配置,这样可以使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作为一种网络资源不被浪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网络实体可以是原接入管理实体,为了使目标接入管理实体能够正常为要迁移的UE提供服务,原接入管理实体还要将要迁移的UE的上下文发送至目标接入管理实体或数据存储功能实体。这样,在接入网络实体将UE的消息发送至目标接入管理实体后,目标接入管理实体可以根据收到的UE的上下文或从数据存储功能实体获取的UE的上下文,继续为UE提供服务,通信网络内部的负荷迁移不会影响到UE的业务,UE也不会感应到接入管理实体的切换。比如目标接入管理实体可以根据UE上下文中保存的当前为UE服务的会话管理实体的标识或地址,将来自UE的消息转发至会话管理实体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网络实体可以是原接入管理实体,为了使当前为UE服务的会话管理实体在负荷迁移后还能够找到当前为其服务的接入管理实体,即目标接入管理实体,原接入管理实体还要向当前为要迁移的UE服务的会话管理实体发送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该会话管理实体的地址的对应关系。这样,由于会话管理实体保存有当前为UE服务的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当会话管理实体收到要发至UE的下行消息,会话管理实体可以根据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将要发送至所述UE的消息发送至对应的目标接入管理实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网络实体可以是操作维护实体,为了使原接入管理实体清楚要将哪部分UE迁移至哪个目标接入管理实体,操作维护实体要向原接入管理实体发送要迁移的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该原接入管理实体的地址。由于原接入管理实体为其服务的UE分配的临时标识中包含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某个标识,假设原接入管理实体包含多个标识,原接入管理实体可以根据操作维护实体发送的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确定要迁移的UE。而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原接入管理实体的地址,可以使原接入管理实体将所要迁移的UE的上下文发送给目标接入管理实体。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荷迁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入网络实体接收通信网络实体发送的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该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的对应关系;然后,接入网络实体根据接收的来自UE的消息中携带的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或根据该接入网络实体保存的当前为UE服务的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将来自UE消息发送至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所述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这样,接入网络实体根据通信网络实体的指示,保存接入管理实体标识和接入管理实体地址的对应关系,当接入网络实体收到来自UE的消息时,根据UE的消息中所包含的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或接入网络实体保存的为UE服务的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就可以直接找到与该标识对应的接入管理实体的地址,无论通信网络内部接入管理实体间负荷如何迁移,接入网络实体始终可以将来自UE的消息发送至正确的接入管理实体,无需在接入管理实体间进行重定向。并且,接入管理实体只需要根据通信网络实体指定的对应关系进行消息转发,就可以保证接入管理实体间的负载均衡,简化了接入网络实体进行消息转发的复杂度,比如接入网络实体在进行消息转发时无需再根据负荷均衡的算法选择接入管理实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入网络实体保存的UE的上下文中包含当前为其服务的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接入管理实体面向该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接入网络实体根据收到的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确定要更新的UE的上下文,将UE的上下文中包括的为UE服务的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设置为无效值。这样,当接入网络实体接收来自UE的消息,接入网络实体判断UE的上下文中包括的为UE服务的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为无效值,则接入网络实体从UE的上下文中获取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并根据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确定对应的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接入网络实体将来自UE的消息发送至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入网络实体保存的UE的上下文中包含当前为其服务的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接入管理实体面向该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接入网络实体根据收到的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确定要更新的UE的上下文,将UE的上下文中包括的为UE服务的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设置为目标接入实体面向该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这样,当接入网络实体接收来自UE的消息,接入网络实体根据UE的上下文中记录的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直接将消息发送至目标接入管理实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入网络实体接收来自UE的消息,接入网络实体从消息中获取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并根据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确定对应的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接入网络实体将来自UE的消息发送至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网络实体可以是原接入管理实体或操作维护实体。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荷迁移的通信网络实体,该通信网络实体具有实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中通信网络实体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网络实体为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器与该存储器通过该总线连接,当该设备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通信网络实体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任意一项的负荷迁移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荷迁移的接入网络实体,该接入网络实体具有实现第二方面所述方法中接入网络实体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荷迁移系统,包括如上述方面所述的通信网络实体和接入网络实体。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络实体、接入管理实体、会话管理实体和操作维护实体的名字对实体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实体可以以其它名称出现。只要各个实体的功能和本申请类似,或者实体有多个功能,但其中一个或多个功能和本申请类似,均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a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系统网络示意图;
图1b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5G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组成部分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荷迁移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a所示为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负荷迁移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负荷迁移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负荷迁移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络实体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络实体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实体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荷迁移方法,可应用于如图1a所示的系统架构或应用场景中。如图1a所示,用户设备通过接入网络实体与接入管理实体连接,接入管理实体对用户设备进行接入鉴权和连接管理,接入管理实体通过会话管理实体为用户设备建立到业务服务器或其它网络或设备的连接。图1a所示的通信网络中可能存在多个接入管理实体,如接入管理实体1和接入管理实体2,当接入管理实体1无法继续为用户设备提供连接管理服务时,需要将用户设备迁移到接入管理实体2上,并通知接入网络实体将用户设备的消息转发至接入管理实体2,以正常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实际网络部署中,通信网络中可能还存在一个操作维护实体(未在图中体现),以执行对系统中实体或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如操作维护实体和接入管理实体、会话管理实体、RAN等设备间存在连接关系,操作维护实体可以向接入管理实体、会话管理实体和RAN等设备发送消息,对这些设备进行配置和初始化等远程操作和维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管理实体、会话管理实体或操作维护实体都可以称为通信网络实体。图1a中实体的名字本身对实体不构成限定。例如,该“接入管理实体”还有可能被替换为“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或其他名字;“会话管理实体”也有可能被替换为“会话管理功能”或其他名字。而且,该接入管理实体还可以对应一个包括除了移动性管理功能外,还有其他功能的实体。会话管理实体也可以对应一个包括除了会话管理功能外,还有其他功能的实体。在此进行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图1b为图1a的一种可能的通信系统实例,其中包括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R)AN(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络实体),核心网和DN(Data Network,数据网络)。用户设备通过RAN接入核心网,并经过核心网连接至DN,享受DN提供的服务。其中,核心网中包括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PCF(Policy Control function,策略控制功能)和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面功能)。如图1b所示的系统架构中,RAN为图1a的接入网络实体实例,AMF为图1a的接入管理实体实例,SMF为图1a的会话管理实体实例。UE通过RAN与AMF连接,AMF对UE提供接入和移动性管理服务,即对接入的用户进行鉴权,并对通过其接入核心网的用户设备进行管理(如连接管理,移动性管理等);SMF从PCF获取UE相关的策略,并控制UPF根据相关的策略为UE建立到DN的连接。对已经接入核心网或附着到核心网的UE,核心网还会为其分配一个临时标识,临时标识的格式如图2所示,包含PLMNID(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identification,公共陆地移动网标识),AMF Group ID(AMF群组标识),AMF ID(AMF标识)和UE ID(UE标识)。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核心网网络实体的名称和部署形态仅为示例,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及所涉及的功能实体的限定,无论未来这些网络实体的名称、位置、交互关系如何变化,只要具备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实体的功能,则均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如,具备AMF或SMF等功能的设备可以被称为AMF或SMF,还可能被称为AMF实例或SMF实例,AMF设备或SMF设备,AMF功能实体或SMF功能实体。同样,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不仅限于图1b中所示通信系统中的网络实体,其它类型网络中的网络实体,只要具备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实体的功能,则均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当AMF进行负荷重分配时,如AMF关机或缩容,AMF需要将AMF当前管理的UE,即当前由其服务的UE或当前注册在此AMF上的UE,迁移到其它的AMF上。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RAN上保存AMF路由信息,包括AMF ID和AMF地址的对应关系;当AMF希望将其管理的全部或部分UE迁移到其他AMF上时,AMF或操作维护(Operations&Maintenance,O&M)实体向RAN发送负荷迁移后的AMF路由信息,如负荷迁移后AMF ID所对应的AMF的地址,即负载迁移目标AMF的地址,当AMF ID的长度发生变化时,还要携带新的AMF ID。当RAN收到来自UE的NAS(Non 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消息时,RAN根据UE的临时标识中包括的AMF ID,确定AMF ID对应的AMF的地址,并将UE发送的消息转发至该AMF地址。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UE的临时标识中包括其注册的或为其服务的AMF的AMF ID这一特征,通过向RAN更新AMF ID所对应的AMF的地址,使得RAN可以根据UE的临时标识中的AMF ID,确定负荷迁移目标AMF的地址,进而将UE的消息转发至负荷迁移目标AMF,满足5G核心网负荷重分配或负荷迁移的需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是,核心网网元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向RAN发送负荷迁移后的AMF路由信息,如向RAN发送要进行负荷迁移的原AMF标识和负荷迁移目标AMF的标识,RAN可以根据目标AMF标识获取到目标AMF标识对应的AMF地址,即负载迁移目标AMF的地址,并将UE相关的消息发送至负荷迁移目标AMF。需要说明的是,AMF标识可以是任何唯一标识AMF的格式,如字符串格式的名称,或全称域名(Fully Qualified DomainName,FQDN),或全局唯一AMF标识(Globally Unique AMF Identifier,GUAMI)等。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AMF和RAN不需要针对每个UE执行UE迁移的信令交互,如不需要寻呼UE并通知UE发起位置更新或重注册,另外AMF不需要针对每个UE向RAN发送消息来删除RAN保存的UE上下文中的AMF ID,因此节省了大量的信令开销和网络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RAN保存AMF路由信息的具体形式,RAN可以以AMF路由表的形式保存的AMF路由信息,还可以采用非路由表的其它形式保存AMF路由信息,比如RAN分别保存AMF ID列表和AMF地址列表,两个表中同时包括AMF名称作为索引,同样可以建立AMF ID和AMF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以AMF路由表为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其它形式记录路由信息的方案,只要实现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方案的功能,则均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假设本申请实施例中5G核心网中包含4套AMF设备或AMF实例,分别为AMF1,AMF2,AMF3和AMF4,则RAN中保存的AMF路由表如表1所示,包含AMF面向RAN的地址(如表一中第二列)和AMF ID(如表一中第三列),为方便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方案,表一中还增加了一列AMF名称(如表一中第一列)。对于AMF面向RAN的地址和AMFID的具体格式,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表一中假定AMF ID为二进制格式,长度为2bit(比特),假设AMF与RAN之间的传输层协议为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流控制传输协议),则AMF面向RAN的地址为SCTP地址和SCTP端口号等。需要说明的是,RAN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记录并保存如表一所示的AMF路由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比如O&M(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和维护)可以在网络部署时,统一规划并分配AMF ID,并发送给各AMF,各AMF与RAN建立连接时,将各自的AMF ID和AMF面向RAN的地址发送给RAN,由RAN自己生成AMF路由表。还可以由O&M统一进行规划并生成AMF路由表,然后发送给RAN。当RAN未收到AMF路由表时,或RAN收到未注册的UE的NAS消息时,RAN根据本地配置的策略或其它路由策略发送UE的NAS消息,如为保证AMF负载均衡的策略,RAN可以平均地选择AMF进行NAS消息路由。
表一
AMF名称 AMF面向RAN的地址 AMF ID
AMF1 AMF1面向RAN的地址 00
AMF2 AMF2面向RAN的地址 01
AMF3 AMF3面向RAN的地址 10
AMF4 AMF4面向RAN的地址 11
假设某个UE的临时标识中AMF ID+UE ID为“00100100101100101…”,则根据表一所示的AMF路由表,从UE临时标识中截取的AMF ID为“00”,RAN应该将该UE的NAS消息根据表一中的AMF1面向RAN的地址发送给AMF1。
当表一中的AMF1需要关机进行维护升级等操作时,AMF1上所有的UE都需要迁移到其他的AMF中,AMF1为负荷迁移原AMF,假设AMF1决定将其服务的所有UE都迁移到目前负荷最低的AMF2上,即AMF2为负荷迁移目标AMF,则AMF1刷新表一的AMF路由表,刷新后的AMF路由表如表二所示,其中临时标识中AMF ID为“00”的UE的NAS消息将被路由到AMF2。
表二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AMF路由表中UE的信息的长度,即不限定表一中UE临时标识中AMF ID的长度,当运营商需要对网络进行扩容,需要将2bit的AMF ID进行扩展以标识更多的AMF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仍然适用。假设5G核心网网络负荷超标,为降低网络负荷,提升网络可靠性,运营商决定对5G核心网进行扩容,在5G核心网中新增部署AMF5和AMF6,因此需要将AMF ID扩展为3bit,如表一所示的AMF路由表将被刷新为如表三所示的新的AMF路由表。表三中UE的信息为UE临时标识中AMF ID+UE ID部分从高位截取的前三位。假设一个UE在5G核心网进行扩容前已被分配临时标识,该UE的临时标识中AMF ID+UEID为“00100100101100101…”,则扩容后该UE的AMF ID为“001”。
表三
为了减少AMF1、AMF2、AMF3和AMF4(后续以AMF1-AMF4表示编号连续的几个AMF的集合)的负荷,AMF1-AMF4分别将各自的部分UE迁移到AMF5和AMF6,迁移后的AMF路由表如表四所示。AMF1将其下临时标识中AMF ID为“001”的UE迁移到AMF5,AMF2将其下临时标识中AMFID为“011”的UE迁移到AMF5,AMF3将其下临时标识中AMF ID为“101”的UE迁移到AMF6,AMF4将其下临时标识中AMF ID为“111”的UE迁移到AMF6。后续有新的UE注册到AMF5上时,AMF5需要从“001”和“011”两个中选择其一作为AMF ID为UE分配临时标识。为方便后续负荷迁移时能够做到负荷均衡,AMF5在为UE分配临时标识时需要以相同的概率选择“001”和“011”作为AMF ID,以方便后续在AMF路由表中使用AMF ID进行负荷迁移。
表四
另外,基于如表三所示的AMF路由表,如果运营商网络扩容的同时,需要关闭AMF1进行维护或升级等操作,AMF1还支持将其下的UE迁移到多个AMF中,如将UE临时标识中AMFID为001的UE迁移到AMF5,将UE临时标识中AMF ID为000的UE迁移到AMF2,则迁移后的AMF路由表如表五所示。
表五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出的AMF负荷迁移时向RAN中发送负荷迁移后AMF路由信息的方案,目的是要指导RAN将已注册(或已拥有UE临时标识)UE的NAS消息发送到负荷迁移目标AMF上,以达到负荷迁移和负荷均衡的目的。发送AMF路由信息的消息可以由要进行负荷迁移的AMF发送,也可以由O&M发送,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如上表格及对应的说明对AMF路由表的概念和原理进行了阐述,如下通过消息流程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负荷迁移的方法进行描述。
图3描述了根据AMF路由表进行AMF负荷迁移的方法流程图。在AMF1需要关机或缩容,或者AMF2需要扩容等场景下,AMF1需要进行负荷迁移,将AMF1上注册的所有UE迁移到AMF2(如表一和表二所示),或将AMF1上注册的部分UE迁移到其它的AMF上(如表三和表四中所示)。图3中,假设RAN中已经保存如表一所示的AMF路由表,AMF1需要关机,发起到AMF2的负荷迁移。
301、AMF1关机,根据网络中其它AMF的负荷情况自行判断或根据O&M的指示,决定将AMF1上注册的或AMF1所服务的所有UE迁移到AMF2。
302、AMF1将AMF1中保存的所有UE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AMF2,还需要将AMF1的AMFID(如表二中“00”)发送给AMF2,作为后续AMF2的新的AMF ID。UE的上下文信息包括UE的标识(如IMSI,临时标识),签约数据,包括鉴权等相关信息的安全数据,PDU会话信息,SMF信息,业务策略等信息。AMF1将UE的上下文发送给AMF2,以保证AMF2可以继续正常管理UE的连接和会话等信息,AMF的切换不会影响UE与5G核心网间的连接和业务。负荷迁移后,AMF2拥有两个AMF ID,即“00”和“01”,后续其它UE连接或注册到AMF2时,AMF2选择任一AMF ID为UE分配临时标识。需要说明的是,AMF1可以在一条消息中将要迁移到AMF2的UE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AMF2,当一条消息中要包含的信息过大时,也可以分解成多条消息进行传递。AMF1和AMF2两个网元或设备间通过一条或多条设备级消息传递要迁移的UE的上下文信息,避免了针对每个要迁移的UE发送消息,减少了AMF1和AMF2间的信令开销。
303、AMF1向RAN发送消息,消息中至少包含AMF路由信息。AMF路由信息的目的是要RAN更新AMF路由表中AMF ID和AMF地址的对应关系,后续RAN收到UE发送的上行NAS消息,根据UE的临时标识中的AMF ID信息,查询更新后的AMF路由表,将NAS消息发送到更新后AMF路由表指定的地址。AMF路由信息的具体格式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具体可以是如表二所示完整的更新后的AMF路由表;但考虑到信令和传输开销,AMF路由信息还可以只包含表二中AMF1和AMF2的路由信息;还可以通过信元的方式指示AMF路由表的更新,如携带负荷迁移原AMF的AMF ID(00)和负荷迁移目标AMF的任一AMF ID(如01),或者携带负荷迁移原AMF的AMFID(00)和负荷迁移目标AMF面向RAN的地址(AMF2面向RAN的地址),以指示RAN最新的AMF路由信息,当AMF ID的长度发生变化时,AMF1还要向RAN发送更新后的原AMF的AMF ID。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已经与RAN建立信令连接的UE,RAN中已经保存了UE的上下文,RAN中保存的UE的上下文包括从UE的临时标识中截取的AMF ID和当前为UE服务的AMF面向RAN的地址。为保证RAN根据UE的上下文中AMF面向RAN的地址,可以将UE的上行消息转发到AMF路由表指定的AMF,RAN在收到AMF路由信息时,还需要根据AMF路由信息刷新UE的上下文。如在本实施例中,RAN需要查询UE的上下文中AMF ID为00的记录,将其中记录的当前为UE服务的AMF面向RAN的地址刷新为AMF2面向RAN的地址,或者将当前为UE服务的AMF面向RAN的地址刷新为无效值,下次收到UE的上行消息时,查询AMF路由表获取AMF2面向RAN的地址。另外,对于已经通过RAN与AMF1建立连接,且信令流程正在进行的UE,如正在进行位置更新或附着流程的UE,AMF1还可以在303消息中包含这些UE的标识,如RAN为UE分配的临时标识,以指示RAN对这些UE进行例外处理,即等待UE的信令流程结束后,再更新UE的上下文信息,相应的,AMF1等待UE的信令流程结束后再关机。
304:AMF1删除要迁出的UE的上下文信息,执行关机操作。
305:UE向RAN发送上行的NAS消息,一种情况下,则UE在NAS消息中不携带临时标识(如UE在发送此消息之前已经与RAN建立了连接);另一种情况下,在NAS消息中携带临时标识(如UE与RAN建立连接的首条消息)。
306:RAN接收UE发送上行的NAS消息,或者RAN本地触发发送与UE相关的上行消息,RAN执行如下操作:
如果RAN中保存有UE的上下文信息(如UE在发送305消息之前已经与RAN建立了连接),且UE的上下文信息中有AMF面向RAN的地址,则RAN根据AMF面向RAN的地址,将消息发送给对应的AMF;
如果RAN中保存有UE的上下文信息,UE的上下文信息中AMF面向RAN的地址为无效值,则RAN根据UE上下文中记录的AMF ID或者截取UE临时标识中AMF ID,查询刷新后的AMF路由表,获取AMF面向RAN的地址,并将消息发送给AMF面向RAN的地址对应的AMF;
如果RAN中没有UE的上下文信息,则RAN根据UE携带的临时标识中的AMFID+UEID,和刷新后AMF路由表中AMF ID的长度(bit位数),从UE的临时标识中截取AMF ID,然后查询刷新后的AMF路由表,获取AMF面向RAN的地址,并将消息发送给AMF面向RAN的地址对应的AMF;
如果RAN中没有UE的上下文信息,且UE是首次接入5G核心网,UE发送的消息中也没有临时标识,则RAN根据本地配置的规则或其它负荷均衡规则为UE选择一个AMF接入。
可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当AMF需要进行负荷迁移时,AMF通过设备级的消息通知RAN更新AMF路由表和相关的UE的上下文信息,AMF无需针对每个UE向RAN发送更新消息,减少了信令开销,提升了负荷迁移的效率。RAN也无需通知UE发起位置更新流程,以使RAN重新为UE选择AMF,减少了空口信令,节约了空口资源。RAN通过更新本地保存的AMF路由表,可以直接找到迁移后保存有UE上下文的AMF,无需在AMF间进行重定向。并且,RAN只需要根据AMF路由表对UE的消息进行转发,就可以保证AMF间的负载均衡,简化了RAN进行消息转发的复杂度。
需要说明的是,当负荷迁移的流程中有O&M参与时,比如由O&M确定要迁移的原AMF和目标AMF,及要迁移的AMF1的AMF ID,则图3中所描述的AMF1的部分功能还可以由O&M来实现,比如302步骤中,可以由O&M将要迁移的AMF ID发送给AMF2,303步骤中,可以由O&M将更新后的路由信息发送给RAN的功能,具体流程如图3a所示。
在301a1步骤,O&M根据当前网络中各AMF的负荷情况,决定将AMF1的全部负荷迁移到AMF2。O&M将AMF1的AMF ID(00)(由于AMF1当前只有一个AMF ID,因此是AMF1全部的负荷)和AMF2面向AMF1的地址或AMF2的标识(如01)发送给AMF1,指示AMF1将AMF ID(00)所对应的UE迁移到AMF2。
可选的,在301a2步骤,O&M还可以代替AMF1向AMF2发送AMF1的AMF ID(00),以使AMF2在负荷迁移后使用AMF ID(00)。
在303a3步骤,O&M向RAN发送AMF路由信息,AMF路由信息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图3中步骤303的描述。
图3a中的301步骤-306步骤与图3中301步骤-306步骤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在图3a中,由于O&M在301a2步骤中已经向AMF2发送了要迁移的AMF1的AMF ID,因此AMF1在302消息中只需要传递要迁移的UE的上下文;另外,由于O&M在303a3步骤中向RAN发送了AMF路由信息,AMF1不再需要向RAN发送AMF路由信息。
图3和图3a中,AMF1和AMF2间直接进行UE上下文信息的传递,现网实际部署中,也可以采用AMF1先将UE的上下文信息保存在具备数据存储功能的设备中,然后AMF2再到该数据存储设备中获取UE上下文的方式。
图4给出了一种AMF1和AMF2间采用UDSF(Unstructured Data Storage Function,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功能)传递UE上下文信息的负荷迁移流程图。图4所描述的业务场景和对系统的前提假设与上面图3所述的实施例相同,下面仅对图4所示流程图中与图3所示不同的部分,与图3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
401:参见301中的描述。
402:AMF1将其服务的UE的上下文信息发送至UDSF保存,UE上下文的解释参见302。与302不同的是,图4中操作维护系统(如O&M)通知AMF2更新AMF ID,更新后的AMF ID包括000和001。当然,也可以由AMF1通知AMF2更新AMF ID,即通知AMF2将原来AMF1的AMF ID(000)作为后续AMF2的AMF ID使用。
403:AMF1或O&M向RAN发送AMF路由信息,AMF路由信息参见303的描述。此外,AMF1还需要将UE上下文更新信息发送给RAN,UE上下文更新信息同样参见303的描述。
404:AMF1删除要迁出的UE的上下文信息,执行关机操作。
405-406:参见305-305的描述。
407:AMF2收到RAN发送的UE的上行消息,根据消息中携带的UE的临时标识,到UDSF中读取UE的上下文,以继续为UE提供服务。
如上图3和图4描述了AMF在进行负荷迁移时,如何使用AMF路由表保证UE上行消息正常处理的消息流程。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AMF路由表进行负荷迁移的方案同样可以保证AMF在进行负荷迁移后,UE的下行业务或下行消息不受影响。
基于图3所述的业务场景和5G核心网配置,图5描述了AMF如何更新SMF中的上下文,以便在收到与UE有关的下行消息时,SMF能找到正确的AMF。图5以AMF关机需要进行负荷迁移为例,但方法流程同样适用于AMF缩容,扩容等其它业务场景触发的负荷迁移。
501:根据运营商策略,AMF1决定关机并进行负荷迁移。
502:AMF1根据系统规划(如O&M的指示),决定将负荷迁移到AMF2,AMF1向AMF2传递UE的上下文信息,具体参见302的描述。
503:AMF1向RAN发送AMF路由信息。具体参见303的描述。
504:AMF向SMF发送路由更新的消息,更新消息中至少包含UE的SUPI(SubscriberPermanent Identity,签约永久标识)和UE要迁移到的目标AMF面向SMF的地址(即AMF2面向SMF的地址),或UE的SUPI(Subscriber Permanent Identity,签约永久标识)和AMF2的标识(SMF可以根据AMF2的标识获取到AMF2面向SMF的地址)。SMF收到消息,根据SUPI检索到对应的UE的上下文信息,更新其中保存的AMF的地址,后续收到UE的下行消息,将消息转发到AMF2。当SMF保存的UE上下文信息中包含AMF ID时,路由更新消息还可以采用另外一种实现方式,如AMF1可以向SMF发送原AMF ID(00)和目标AMF面向SMF的地址,或原AMF ID(00)和目标AMF标识,SMF收到消息后,遍历所有的UE的上下文,对上下文中AMF ID为“00”的UE,更新其上下文中保存的AMF面向SMF的地址;当迁移前后AMF ID长度发生变化时,AMF除了向SMF发送原AMF ID和目标AMF面向SMF的地址或目标AMF标识,还需要携带更新后的AMF ID,如表四所示的场景下,当AMF1将AMF ID为“001”的UE迁移到AMF5时,AMF需要向SMF发送原AMF ID(00),AMF5面向SMF的地址或AMF5的标识,和更新后的AMF ID(001)。需要说明的是,每个设备或网元中保存的UE的上下文信息不同,RAN保存的UE的上下文和SMF保存的UE的上下文是不同的。另外,503消息和504消息顺序上不分先后。
505:AMF1关机。
506-507:SMF收到UE的下行消息,根据SUPI查询获得AMF的地址,将消息发给AMF2。
图5所示的方法,AMF在决定将UE迁移到目的AMF后,发送消息到SMF,更新SMF到AMF的路由信息。后续当SMF收到下行触发时可以根据更新后的UE的上下文找到对应的迁移后的AMF,从而避免了消息的重定向。并且,本实施例中,AMF向SMF发送的是网元级别的消息,一次更新SMF下所有UE的上下文,减少了消息数量,节省了信令开销。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例如UE,基站,核心网络实体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如图6所示,如上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RAN,AMF,SMF,O&M等设备、网元或实体可以通过图6中的计算机设备(或系统)来实现。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示意图。计算机设备6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通信总线602,存储器6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604。
处理器6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总线6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604,使用任何接收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6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6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6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601用于执行存储器6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专利方法中的功能。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6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6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计算机设备6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6中的处理器601和处理器608。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计算机设备6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605和输入设备606。输出设备605和处理器6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6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606和处理器6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受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6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上述的计算机设备600可以是一个通用计算机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计算机设备。在具体实现中,计算机设备600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设备、通信设备、嵌入式设备或有图6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计算机设备600的类型。
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RAN可以为图6所示的设备,RAN的存储器中存储了可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的软件代码,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专利方法中RAN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对RAN和接入管理实体进行功能模块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此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行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7给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RAN的可能的功能模块示意图,该设备700包括UE收发模块701,网络收发模块702,处理模块703和存储模块704。其中UE收发模块701用于与UE通信,向UE发送下行消息或接收UE发送的上行消息;网络收发模块702用于与5G核心网中的网元或设备通信,接收AMF或O&M发送的消息,或向AMF或O&M发送消息;处理模块703用于处理701或702接收的消息,或生成向UE或5G核心网发送的消息,并通过701或702发送,另外,处理消息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AMF路由表或UE上下文信息保存在存储模块704中;存储模块704用于保存经处理模块703处理或解析后获得信息,并提供接口供处理模块703进行信息查询,如RAN收到UE的上行消息时,处理模块703向存储模块704查询AMF路由表或UE上下文信息,以决定AMF面向RAN的地址。
上述功能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此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RAN-700可以采用图6所示的形式。比如,图7中的处理模块703可以通过图6中的处理器601调用存储器603中的代码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图8给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RAN的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接收器801,处理器802,存储器803以及通信模块804。所述接收器801用于支持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的UE之间收发信息。所述处理器802执行各种用于与UE通信的功能。在上行链路,来自所述UE的上行链路信号经由天线接收,由接收器801进行调解,并进一步由处理器802进行处理来恢复UE所发送到业务数据和信令信息。在下行链路上,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由处理器802进行处理,并由发射器801进行调解来产生下行链路信号,并经由天线发射给UE。处理器802还执行图3至图5中涉及RAN的处理过程和/或用于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存储器803用于存储基站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如AMF路由信息和UE的上下文信息)。通信模块804用于支持RAN与其他网络实体进行通信。例如,用于支持RAN与图1a中示出的接入管理实体间进行通信,例如5G核心网中的AMF。
图9给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通信网络实体,如原接入管理实体或操作维护实体,的可能的功能模块示意图,该通信网络实体900包括通信模块901和确定模块902。其中通信模块901用于与外部实体,如RAN和目标接入管理实体进行通信;确定模块902用于确定负荷迁移的目标接入管理实体,并通过通信模块向RAN发送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RAN的地址的对应关系,以使RAN根据UE的消息中携带的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或根据RAN中保存的当前为UE服务的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将来自UE的消息发送至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RAN的地址。确定模块902还用于确定要迁移的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并将所述标识通过通信模块901发送至目标接入管理实体,以使目标接入管理实体将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在负荷迁移后作为自己的标识来使用。当通信网络实体900为原接入管理实体时,确定模块902还用于确定要进行迁移的UE的上下文,并通过通信模块901发送给目标接入管理实体或数据存储功能实体;另外,通信模块901还用于与当前为UE服务的会话管理实体通信,确定模块902还用于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会话管理实体的地址的对应关系,并通过通信模块901发送给所述会话管理实体。当通信网络实体900为操作维护实体时,通信模块901还要与原接入管理实体通信,将所述迁移的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原接入管理实体的地址,发送给原接入管理实体,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用于使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确定所述要迁移的UE,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地址用于使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将所述要迁移的UE的上下文发送给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
上述功能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此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通信网络实体900可以采用图6所示的形式。比如,图9中的确定模块902可以通过图6中的处理器601调用存储器603中的代码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权利要求中,“包括”一次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它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结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Claims (25)

1.一种负荷迁移的方法,应用于将原接入管理实体所服务的全部或部分UE迁移至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场景,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网络实体确定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
所述通信网络实体向接入网络实体发送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所述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或发送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以使所述接入网络实体根据来自所述UE的消息中携带的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或根据所述接入网络实体保存的当前为所述UE服务的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将来自所述UE的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网络实体向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发送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以使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在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所服务的全部或部分UE迁移至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后,选择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作为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为UE提供服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络实体为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将所述UE的上下文发送至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或数据存储功能实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向当前为所述UE服务的会话管理实体发送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所述会话管理实体的地址,或发送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以使所述会话管理实体根据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将要发送至所述UE的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络实体为操作维护实体,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操作维护实体向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发送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地址,或发送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用于使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确定所述要迁移的UE,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地址或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用于使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将所述要迁移的UE的上下文发送给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为全局唯一的AMF标识符GUAMI或全称域名FQDN,和/或,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为GUAMI或FQDN。
8.一种负荷迁移的方法,应用于将原接入管理实体所服务的全部或部分UE迁移至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场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网络实体接收来自通信网络实体的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所述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或接收来自通信网络实体的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
所述接入网络实体接收来自所述UE的消息,根据所述消息中携带的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或根据所述接入网络实体保存的当前为所述UE服务的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将所述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络实体根据收到的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确定要更新的UE的上下文,所述要更新的UE的上下文中包括的当前为UE服务的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与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相同;
所述接入网络实体将所述要更新的UE的上下文中包括的为UE服务的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设置为无效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络实体接收来自所述UE的消息,根据所述接入网络实体保存的当前为所述UE服务的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将所述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具体包括:
所述接入网络实体接收来自所述UE的消息;
所述接入网络实体判断所述UE的上下文中包括的为UE服务的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为无效值;
所述接入网络实体从所述UE的上下文中获取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并根据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确定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所述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或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
所述接入网络实体将所述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所述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或所述接入网络实体根据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确定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所述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并将所述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所述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络实体接收来自所述UE的消息,根据所述消息中携带的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将所述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具体包括:
所述接入网络实体接收来自所述UE的消息;
所述接入网络实体从所述消息中获取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并根据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确定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所述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或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
所述接入网络实体将所述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所述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或所述接入网络实体根据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确定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所述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并将所述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所述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
12.如权利要求8-11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络实体为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或操作维护实体。
13.如权利要求8-11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为全局唯一的AMF标识符GUAMI或全称域名FQDN,和/或,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为GUAMI或FQDN。
14.一种负荷迁移的通信网络实体,应用于将原接入管理实体所服务的全部或部分UE迁移至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场景,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与接入网络实体和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通信;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负荷迁移的目标接入管理实体,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向所述接入网络实体发送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所述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或发送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以使所述接入网络实体根据来自所述UE的消息中携带的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或根据所述接入网络实体保存的当前为所述UE服务的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将来自所述UE的消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网络实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发送至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以使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在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所服务的全部或部分UE迁移至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后,选择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作为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为UE提供服务。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通信网络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络实体为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UE的上下文,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UE的上下文发送至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以使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根据收到的或从数据存储功能实体获取的所述UE的上下文,为所述UE提供服务。
17.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通信网络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络实体为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与数据存储功能实体通信;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UE的上下文,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UE的上下文发送至所述数据存储功能实体,以使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根据从所述数据存储功能实体获取的所述UE的上下文,为所述UE提供服务。
18.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通信网络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络实体为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与当前为所述UE服务的会话管理实体通信;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向所述会话管理实体发送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或,还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所述会话管理实体的地址,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向所述会话管理实体发送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所述会话管理实体的地址。
19.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通信网络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络实体为操作维护实体,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与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通信;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要进行负荷迁移的原接入管理实体和目标接入管理实体,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向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发送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地址,或向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发送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用于使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确定所述要迁移的UE,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地址或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用于使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将所述要迁移的UE的上下文发送给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
20.一种负荷迁移的接入网络实体,应用于将原接入管理实体所服务的全部或部分UE迁移至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场景,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通信网络实体发送的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所述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的对应关系,或接收通信网络实体发送的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还用于向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发送来自所述UE的消息;
接收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UE的消息;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通信模块接收的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所述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的对应关系,或存储所述通信模块接收的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还用于存储当前与所述接入网络实体建立连接的UE的上下文;
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将所述通信模块接收的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和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所述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的对应关系,或将所述通信模块接收的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存储在存储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UE的消息中携带的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或根据所述存储器中保存的UE上下文中包括的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从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所述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或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并将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来自所述UE的消息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发送至所述目标接入管理实体。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入网络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通信模块接收的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确定要更新的所述存储器中保存的UE的上下文,所述要更新的UE的上下文中包括的当前为UE服务的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与所述原接入管理实体的标识相同,所述处理器将所述要更新的UE的上下文中包括的为UE服务的接入管理实体面向接入网络实体的地址设置为无效值。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8-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负荷迁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网络实体和接入网络实体,其中,
所述通信网络实体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所述接入网络实体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8-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5.一种负荷迁移的接入网络实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代码,以实现如权利要求8-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949276.8A 2017-04-25 2017-10-12 一种负荷迁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087380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1683.7A CN116963180A (zh) 2017-04-25 2017-10-12 一种负荷迁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JP2019536891A JP7097894B2 (ja) 2017-04-25 2018-04-24 負荷再配置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KR1020197016245A KR102213458B1 (ko) 2017-04-25 2018-04-24 부하 마이그레이션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PCT/CN2018/084298 WO2018196756A1 (zh) 2017-04-25 2018-04-24 一种负荷迁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1153592.7A EP3890399B1 (en) 2017-04-25 2018-04-24 Load relo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BR112019011226A BR112019011226A2 (pt) 2017-04-25 2018-04-24 método de realocação de carga, aparelho, e sistema
EP18790955.1A EP3534640B1 (en) 2017-04-25 2018-04-24 Load mig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6/405,734 US11540172B2 (en) 2017-04-25 2019-05-07 Load relo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2021076068A JP7136964B2 (ja) 2017-04-25 2021-04-28 負荷再配置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US18/075,105 US11950136B2 (en) 2017-04-25 2022-12-05 Load relo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791472 2017-04-25
CN201710279147 2017-04-25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71683.7A Division CN116963180A (zh) 2017-04-25 2017-10-12 一种负荷迁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8077A CN108738077A (zh) 2018-11-02
CN108738077B true CN108738077B (zh) 2023-09-01

Family

ID=6394021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71683.7A Pending CN116963180A (zh) 2017-04-25 2017-10-12 一种负荷迁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1710949276.8A Active CN108738077B (zh) 2017-04-25 2017-10-12 一种负荷迁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71683.7A Pending CN116963180A (zh) 2017-04-25 2017-10-12 一种负荷迁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540172B2 (zh)
EP (2) EP3534640B1 (zh)
JP (2) JP7097894B2 (zh)
KR (1) KR102213458B1 (zh)
CN (2) CN116963180A (zh)
BR (1) BR112019011226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0987B (zh) * 2017-04-26 2021-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amf、ran和smf
CN116546622A (zh) * 2018-05-18 2023-08-0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户设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及其所用的方法
KR102577006B1 (ko) * 2018-08-13 2023-09-1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4g 및 5g 네트워크 이동 시 네트워크 슬라이스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US20220060325A1 (en) * 2018-09-24 2022-02-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ling usims with misconfigured routing ids in 5gc
JP7211503B2 (ja) * 2018-11-02 2023-01-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US20220007183A1 (en) * 2018-11-19 2022-01-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network node,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for setting up a secure connection to the user equipment (ue)
CN111491314B (zh) * 2019-01-29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661733B (zh) * 2019-03-29 2023-07-25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核心网络节点间的切换
CN110167052B (zh) * 2019-04-04 2022-05-10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池技术的amf网元部署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1918279B (zh) * 2019-05-07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寻址方法、通信装置及系统
CN112565324B (zh) * 2019-09-26 2022-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非接入层消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243284B (zh) * 2020-10-14 2022-09-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选择amf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945002B (zh) * 2021-02-09 2023-07-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Amf选择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256850A4 (en) * 2021-05-20 2024-09-11 Zte Corp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REASSIGNING CORE NETWORK DEVI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13347738B (zh) * 2021-05-21 2024-06-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473371B (zh) * 2021-08-31 2022-01-25 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直播数据的处理方法、amf及ran
CN114020363B (zh) * 2021-11-15 2023-12-15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群组附着方法及相应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9506A (zh) * 2006-03-15 2007-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管理实体/用户面实体迁移方法
CN101583155A (zh) * 2008-05-16 2009-11-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性管理实体上的负载迁移方法及通信设备
WO2010028580A1 (zh) * 2008-09-13 2010-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关设备负载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和网络系统
CN105379354A (zh) * 2014-06-17 2016-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mme重选的方法和mme
WO2016119267A1 (zh) * 2015-01-31 2016-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迁移方法、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A99537C2 (en) * 2008-07-01 2012-08-27 Квелкомм И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Network element configuration scheme
US9185595B2 (en) 2011-08-01 2015-11-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oving wireless terminals in mobility management serving node pool
CN103188729A (zh) 2011-12-31 2013-07-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均衡方法和装置
EP2819450B1 (en) 2012-02-20 2020-02-26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US8923880B2 (en) * 2012-09-28 2014-12-30 Intel Corporation Selective joinder of user equipment with wireless cell
EP2733980A1 (en) 2012-11-15 2014-05-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terminal reporting
CN104067664B (zh) * 2012-12-11 2018-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控制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移动管理实体
WO2014135210A1 (en) * 2013-03-07 2014-09-1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Handover of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for load balancing
EP2819455A1 (en) * 2013-06-28 2014-12-31 Alcatel Lucent Off-path notification of RAN congestion information in an EPS network
US10512011B2 (en) 2014-06-24 2019-12-17 Nec Corporation Control node,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US9706437B2 (en) * 2014-09-19 2017-07-11 Affirmed Network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directed UE relocation within an MME/SGSN flex pool
CN105516959A (zh) * 2014-10-20 2016-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卸载处理、终端注册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433174B2 (en) * 2017-03-17 2019-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 access privacy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9506A (zh) * 2006-03-15 2007-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管理实体/用户面实体迁移方法
CN101583155A (zh) * 2008-05-16 2009-11-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性管理实体上的负载迁移方法及通信设备
WO2010028580A1 (zh) * 2008-09-13 2010-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关设备负载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和网络系统
CN105379354A (zh) * 2014-06-17 2016-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mme重选的方法和mme
WO2016119267A1 (zh) * 2015-01-31 2016-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迁移方法、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及系统
CN106063321A (zh) * 2015-01-31 2016-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迁移方法、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Observations on migration paths.3GPP TSG-RAN WG3 Meeting #93bis R3-162420.2016,第1-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8077A (zh) 2018-11-02
EP3534640A1 (en) 2019-09-04
JP2021108500A (ja) 2021-07-29
EP3890399A1 (en) 2021-10-06
US11950136B2 (en) 2024-04-02
JP2020504541A (ja) 2020-02-06
CN116963180A (zh) 2023-10-27
JP7136964B2 (ja) 2022-09-13
US20230099890A1 (en) 2023-03-30
JP7097894B2 (ja) 2022-07-08
KR20190077510A (ko) 2019-07-03
US20190268806A1 (en) 2019-08-29
EP3890399B1 (en) 2023-10-11
EP3534640B1 (en) 2021-06-02
KR102213458B1 (ko) 2021-02-08
US11540172B2 (en) 2022-12-27
BR112019011226A2 (pt) 2019-10-15
EP3534640A4 (en) 2020-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38077B (zh) 一种负荷迁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720160B1 (en) Session management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KR102589956B1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10356663B2 (en) Service allocation determining methid
KR102313165B1 (ko)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JP7184922B2 (ja) Ueのためにポリシーを構成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KR102343667B1 (ko)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9995845B (zh) 一种控制面资源迁移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网络功能实体
US20190199802A1 (en) Sess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WO202100444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以及网元
CN110266826B (zh) 地址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9223702A1 (zh) 管理pdu会话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051351B2 (en) Method for accessing local network, and related device
EP402494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533236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8196756A1 (zh) 一种负荷迁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90380080A1 (en) First Core Network Node, Second Core Network Node, Radio Network Node,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by
CN105722147A (zh) 核心网负载均衡方法、基站、基站池及核心网
WO2017076087A1 (zh) 服务网关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90304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slice traffic identification using dynamic network addressing
US20240163198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GB2628840A (en) Common edge application server allocation for a list or group of user equipment
KR20240004624A (ko)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JP2018037875A (ja)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呼処理ノード及びページン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