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25539A - 一种适用于工件中转的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工件中转的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25539A
CN108725539A CN201810594720.3A CN201810594720A CN108725539A CN 108725539 A CN108725539 A CN 108725539A CN 201810594720 A CN201810594720 A CN 201810594720A CN 108725539 A CN108725539 A CN 1087255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ylinder
workpiece
motor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947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国孝
林祥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Deg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Deg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Deg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Deg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9472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255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25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2553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3/00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3/02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involving parts being adjustable, collapsible, attachable, detachable or converti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5/00Manipulators mounted on wheels or on carriages
    • B25J5/007Manipulators mounted on wheels or on carriages mounted on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2202/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ype or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ported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适用于工件中转的机器人,包括底板、承载板、旋转轴、连接杆、气缸一、电机、气缸二、紧固板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设置在底脚上,所述的承载板上设置有固定板、定位板、连接板,所述的旋转轴两端均穿过底脚,所述的连接杆通过销轴分别与底板上的固定板及承载板上的固定板连接,所述的气缸一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的电机设置在底板上。本发明将连接杆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连接轴设置为可伸展或收缩的结构,通过伸展或收缩连接杆,能够调节承载板的高度,便于工件放在承载板上或将工件从承载板上取下,提高了工件的中转效率,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工件在中转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机器人在工件中转过程中的振动幅度,提高了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工件中转的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工件中转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机械工件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冲压、研磨等多道工序,机械工件完成一道工序后,需要人工将机械工件搬运到下道工序的加工设备附近,进行下道工序的加工,不仅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量,降低了机械工件的加工效率,也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了提高工件的运输效率,目前多采用机器人运输装置进行工件的运输,但机器人运输装置存在着工件稳定性不高、工件易受损、不便调节、适用范围小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机器人工件运输装置存在的工件稳定性不高、工件易受损、适用范围小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运输效率高、机械工件运输过程稳定性好、工件完整性好、调节方便、适用范围广的适用于工件中转的机器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工件中转的机器人,包括底板、承载板、旋转轴、连接杆、气缸一、电机、气缸二、紧固板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设置在底脚上,并在底板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的承载板上设置有固定板、定位板、连接板,所述的旋转轴两端均穿过底脚,在旋转轴上设置有从动轮,并在旋转轴两端设置有行走轮,所述的连接杆通过销轴分别与底板上的固定板及承载板上的固定板连接,并将连接杆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的气缸一设置在底板上,在气缸一上设置有活塞杆一,并将活塞杆一通过销轴与连接板连接,所述的电机设置在底板上,并在电机上设置有主动轮,所述的气缸二设置在定位板上,并在气缸二上设置有活塞杆二,所述的紧固板设置在活塞杆二上,所述的控制器设置在承载板上,并在控制器上设置有触摸屏、操作按钮、电源线。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杆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连接轴设置为可伸展或收缩的结构,通过伸展或收缩连接杆,能够调节承载板的高度,便于工件放在承载板上或将工件从承载板上取下,提高了工件的中转效率,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工件在中转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了机器人在工件中转过程中的振动幅度,提高了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的气缸一上的活塞杆一通过销轴设置为可在连接板上旋转的结构,通过气缸一、活塞杆一能够推升承载板一端,并降低承载板的另一端,便于将承载板上的工件取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优选地,所述的电机设置为伺服电机,并将电机上的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连接,电机带动主动轮正向或反向旋转,从动轮带动旋转轴正向或反向旋转,进而带动行走轮正向或反向旋转,使机器人能够带动工件前进或后退,提高了工件的中转效率,降低了人工移运的劳动强度。
优选地,所述的控制器通过连接线分别与气缸一、电机、气缸二连接,将控制器上的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连接,能够为气缸一、电机、气缸二的工作提供电能,通过控制器上的触摸屏、操作按钮,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也丰富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有益效果:本发明将连接杆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连接轴设置为可伸展或收缩的结构,通过伸展或收缩连接杆,能够调节承载板的高度,便于工件放在承载板上或将工件从承载板上取下,提高了工件的中转效率,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工件在中转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了机器人在工件中转过程中的振动幅度,提高了安全性,将气缸一上的活塞杆一通过销轴设置为可在连接板上旋转的结构,通过气缸一、活塞杆一能够推升承载板一端,并降低承载板的另一端,便于将承载板上的工件取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意电机与从动轮的连接结构。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承载板、3.旋转轴、4.连接杆、5.气缸一、6.电机、7.气缸二、8.紧固板、9.控制器、10.底脚、11.固定板、12.定位板、13.连接板、14.从动轮、15.行走轮、16.销轴、17.连接轴、18.活塞杆一、19.主动轮、20.皮带、21.活塞杆二、22.触摸屏、23.操作按钮、24.电源线、25.连接线、26.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附图1-3所示:一种适用于工件中转的机器人,包括底板1、承载板2、旋转轴3、连接杆4、气缸一5、电机6、气缸二7、紧固板8和控制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设置在底脚10上,并在底板1上设置有固定板11,所述的承载板2上设置有固定板11、定位板12、连接板13,所述的旋转轴3两端均穿过底脚10,在旋转轴3上设置有从动轮14,并在旋转轴3两端设置有行走轮15,所述的连接杆4通过销轴16分别与底板1上的固定板11及承载板2上的固定板11连接,并将连接杆4与连接杆4之间通过连接轴17连接,所述的气缸一5设置在底板1上,在气缸一5上设置有活塞杆一18,并将活塞杆一18通过销轴16与连接板13连接,所述的电机6设置在底板1上,并在电机6上设置有主动轮19,所述的气缸二7设置在定位板12上,并在气缸二7上设置有活塞杆二21,所述的紧固板8设置在活塞杆二21上,所述的控制器9设置在承载板2上,并在控制器9上设置有触摸屏22、操作按钮23、电源线24。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杆4与连接杆4之间通过连接轴17设置为可伸展或收缩的结构,通过伸展或收缩连接杆4,能够调节承载板2的高度,便于工件放在承载板2上或将工件从承载板2上取下,提高了工件的中转效率,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工件在中转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了机器人在工件中转过程中的振动幅度,提高了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的气缸一5上的活塞杆一18通过销轴16设置为可在连接板13上旋转的结构,通过气缸一5、活塞杆一18能够推升承载板2一端,并降低承载板2的另一端,便于将承载板2上的工件取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优选地,所述的电机6设置为伺服电机,并将电机6上的主动轮19通过皮带20与从动轮14连接,电机6带动主动轮19正向或反向旋转,从动轮14带动旋转轴3正向或反向旋转,进而带动行走轮15正向或反向旋转,使机器人能够带动工件前进或后退,提高了工件的中转效率,降低了人工移运的劳动强度。
优选地,所述的控制器9通过连接线25分别与气缸一5、电机6、气缸二7连接,将控制器9上的电源线24与外部电源连接,能够为气缸一5、电机6、气缸二7的工作提供电能,通过控制器9上的触摸屏22、操作按钮23,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也丰富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施例二:
如附图4所示:一种适用于工件中转的机器人,包括底板1、承载板2、旋转轴3、连接杆4、气缸一5、电机6、气缸二7、紧固板8和控制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设置在底脚10上,并在底板1上设置有固定板11,所述的承载板2上设置有固定板11、定位板12、连接板13,所述的旋转轴3两端均穿过底脚10,在旋转轴3上设置有从动轮14,并在旋转轴3两端设置有行走轮15,所述的连接杆4通过销轴16分别与底板1上的固定板11及承载板2上的固定板11连接,并将连接杆4与连接杆4之间通过连接轴17连接,所述的气缸一5设置在底板1上,在气缸一5上设置有活塞杆一18,并将活塞杆一18通过销轴16与连接板13连接,所述的电机6设置在底板1上,并在电机6上设置有主动轮19,所述的气缸二7设置在定位板12上,并在气缸二7上设置有活塞杆二21,所述的紧固板8设置在活塞杆二21上,所述的控制器9设置在承载板2上,并在控制器9上设置有触摸屏22、操作按钮23、电源线24。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杆4与连接杆4之间通过连接轴17设置为可伸展或收缩的结构,通过伸展或收缩连接杆4,能够调节承载板2的高度,便于工件放在承载板2上或将工件从承载板2上取下,提高了工件的中转效率,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工件在中转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了机器人在工件中转过程中的振动幅度,提高了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的气缸一5上的活塞杆一18通过销轴16设置为可在连接板13上旋转的结构,通过气缸一5、活塞杆一18能够推升承载板2一端,并降低承载板2的另一端,便于将承载板2上的工件取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优选地,所述的电机6设置为伺服电机,并将电机6上的主动轮19通过皮带20与从动轮14连接,电机6带动主动轮19正向或反向旋转,从动轮14带动旋转轴3正向或反向旋转,进而带动行走轮15正向或反向旋转,使机器人能够带动工件前进或后退,提高了工件的中转效率,降低了人工移运的劳动强度。
优选地,所述的控制器9通过连接线25分别与气缸一5、电机6、气缸二7连接,将控制器9上的电源线24与外部电源连接,能够为气缸一5、电机6、气缸二7的工作提供电能,通过控制器9上的触摸屏22、操作按钮23,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也丰富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的承载板2的一端设置有推杆26,通过推杆26便于工作人员推动机器人,也能够控制机器人在中转过程中转向,进而提高了工件中转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5)

1.一种适用于工件中转的机器人,包括底板、承载板、旋转轴、连接杆、气缸一、电机、气缸二、紧固板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设置在底脚上,并在底板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的承载板上设置有固定板、定位板、连接板,所述的旋转轴两端均穿过底脚,在旋转轴上设置有从动轮,并在旋转轴两端设置有行走轮,所述的连接杆通过销轴分别与底板上的固定板及承载板上的固定板连接,并将连接杆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的气缸一设置在底板上,在气缸一上设置有活塞杆一,并将活塞杆一通过销轴与连接板连接,所述的电机设置在底板上,并在电机上设置有主动轮,所述的气缸二设置在定位板上,并在气缸二上设置有活塞杆二,所述的紧固板设置在活塞杆二上,所述的控制器设置在承载板上,并在控制器上设置有触摸屏、操作按钮、电源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工件中转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连接轴设置为可伸展或收缩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工件中转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一上的活塞杆一通过销轴设置为可在连接板上旋转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工件中转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设置为伺服电机,并将电机上的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工件中转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通过连接线分别与气缸一、电机、气缸二连接。
CN201810594720.3A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适用于工件中转的机器人 Withdrawn CN1087255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94720.3A CN108725539A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适用于工件中转的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94720.3A CN108725539A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适用于工件中转的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25539A true CN108725539A (zh) 2018-11-02

Family

ID=63932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94720.3A Withdrawn CN108725539A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适用于工件中转的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2553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75324A1 (en) * 1995-05-01 1996-11-02 Russell James Edwards Contact lens transfer device
KR20170062597A (ko) * 2015-11-27 2017-06-08 화성궤도 주식회사 철도의 콘크리트도상 타설용 컨베이어 대차
CN107351027A (zh) * 2017-07-21 2017-11-17 芜湖瑞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加工的旋转式平台
CN107434135A (zh) * 2017-07-21 2017-12-05 芜湖瑞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部件加工的中转装置
CN107499900A (zh) * 2017-09-02 2017-12-22 芜湖乾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运输用机器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75324A1 (en) * 1995-05-01 1996-11-02 Russell James Edwards Contact lens transfer device
KR20170062597A (ko) * 2015-11-27 2017-06-08 화성궤도 주식회사 철도의 콘크리트도상 타설용 컨베이어 대차
CN107351027A (zh) * 2017-07-21 2017-11-17 芜湖瑞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加工的旋转式平台
CN107434135A (zh) * 2017-07-21 2017-12-05 芜湖瑞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部件加工的中转装置
CN107499900A (zh) * 2017-09-02 2017-12-22 芜湖乾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运输用机器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02660U (zh) 一种移动式旋转窑双夹盘码坯机
CN103991797B (zh) 一种电力设备码放装置
CN108839013A (zh) 一种工业自动化装配线用万向机械手
CN207127873U (zh) 在线识别抓取锁付机器人
CN108622653A (zh) 一种抓取送料机器人
CN206327793U (zh) 一种升降承载运输装置
CN107902226A (zh) 机器人打磨系统的上下料设备
CN205766949U (zh) 工件翻转装置及工件线切割设备
CN205968986U (zh) 一种高工作效率的工业机器人
CN110014365A (zh) 一种打磨除尘生产线及其使用方法
CN207759686U (zh) 一种pcb板材输送机
CN108725539A (zh) 一种适用于工件中转的机器人
CN108705515A (zh) 一种工件高效中转的机器人
CN106997964A (zh) 电芯翻转装置
CN204748610U (zh) 轮毂毛坯上下料气动平衡助力机械手
CN206795461U (zh) 浇冒口打磨机
CN207061280U (zh) 一种盛丝桶抓取移动装置
CN112249635B (zh) 带式输送机
CN108145603A (zh) 一种曲轴自动打磨工件定位装置
CN103723493A (zh) 换向送料装置
CN206466247U (zh) 一种高速热缩袋套袋机
CN208895480U (zh) 一种机械手三工位变位焊接装置
CN207873981U (zh) 一种曲轴自动打磨工件定位装置
CN108817769A (zh) 一种适用于壳体零件的机器人焊接工装
CN108655621A (zh) 用于壳体零件的机器人焊接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