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13157A - 光缆分纤箱和光缆分纤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缆分纤箱和光缆分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13157A
CN108713157A CN201680083120.XA CN201680083120A CN108713157A CN 108713157 A CN108713157 A CN 108713157A CN 201680083120 A CN201680083120 A CN 201680083120A CN 108713157 A CN108713157 A CN 1087131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optical cable
shell
dividing box
adap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31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13157B (zh
Inventor
裴国华
吴文新
拉马洛·亚历杭德罗.塞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713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131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13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131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02B6/444Systems or boxes with surplus lengths
    • G02B6/4441Boxes
    • G02B6/445Boxes with lateral pivoting cov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02B6/444Systems or boxes with surplus lengths
    • G02B6/44528Patch-cords; Connector arrangements in the system or in the box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缆分纤箱,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对接形成容纳腔和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一侧;以及安装面板,收容于所述开口内并同时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安装面板包括适配器安装孔,所述适配器安装孔连通所述容纳腔至所述光缆分纤箱的外部,用以安装光纤适配器。本申请所述光缆分纤箱能够快速连接入户光缆。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光缆分纤装置。

Description

光缆分纤箱和光缆分纤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缆分纤箱以及一种应用所述光缆分纤箱的光缆分纤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光纤通信具有大容量、长距离和抗电磁干扰等优点,因此更加迎合未来人类对信息量大,精密度高的需求,而且低廉的价格使得光纤这种传输介质能得到很大范围的推广,目前光纤网络已经逐步进入家庭使用,即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Home,FTTH)。
在光纤到户工程中,作为光分路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中常用的室内及室外节点产品,光缆分纤箱(Fiber Access Terminal,FAT)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光纤到户技术中。光缆分纤箱的作用是实现光纤的接续,在光缆分纤箱内完成光缆的熔接、配线及光分路功能。
现有光缆分纤箱的光纤适配器通常安装在光缆分纤箱的内部,当用户在入户光缆至光纤适配器的时候,必须要先打开光缆分纤箱才能进行连接动作,连接动作繁杂,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连接入户光缆的光缆分纤箱,以及一种应用所述光缆分纤箱的光缆分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缆分纤箱,包括: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对接形成容纳腔和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一侧;以及
安装面板,收容于所述开口内并同时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安装面板包括适配器安装孔,所述适配器安装孔连通所述容纳腔至所述光缆分纤箱的外部,用以安装光纤适配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安装面板设置在开口处,且安装面板与第一壳体和 第二壳体均为分离式结构,入户光缆在连接至光缆分纤箱时,无需打开光缆分纤箱,入户光缆即可直接插接在光纤适配器的输出端上,插接动作便捷、高效,使得光缆分纤箱能够快速连接入户光缆,当需要安装、更换或维护光纤适配器时,可以将安装面板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离,令安装面板脱离容纳腔,使安装面板的两侧具有更大的操作空间,以方便光缆分纤箱的使用和维护,也避免了因操作空间的不足而导致光纤适配器安装质量下降的问题。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缆分纤箱还包括光纤管理盘,所述光纤管理盘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转动连接至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安装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光纤管理盘,所述光纤管理盘用于安装光纤分光器及固定光纤。
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面板与光纤管理盘固定连接,且光纤管理盘能够相对第二壳体转动,本实施方式满足客户现场布缆,初次布缆时还可将光纤管理盘和安装面板整体移出操作,非常方便。且光纤分光器与传输光缆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即光纤分光器的连接至传输光缆的输入尾纤的两端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本实施方式输入尾纤可以在光缆分纤箱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避免被拉拽,大大降低了光信号衰减甚至断开的风险。
其中,所述安装面板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光纤管理盘。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限位块,所述光纤管理盘包括凸起部,所述限位块和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光纤管理盘的连接处,二者相互配合,以实现在所述光纤管理盘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限位,以防止所述光纤管理盘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回转,从而方便用户对所述光缆分纤箱进行维护。
具体而言,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安装架位于第二壳体的一个边缘处,所述光纤管理盘包括第二安装架,第二安装架位于光纤管理盘的一个边缘处,所述第二安装架转动连接至所述第一安装架,即光纤管理盘能够相对第二壳体翻转,翻转的转轴位于光纤管理盘的边缘位置,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当所述光纤管理盘相对所述第二壳体转动到预定位置时,所述限位块卡住所述凸起部,用以防止所述光纤管理盘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回转。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架包括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安装架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伸入所述第二套筒内,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 定部的外轮廓的大小可调,使得所述固定部的外轮廓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径,换言之,固定部为弹性件,例如弹性卡勾,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下时,弹性件的尺寸大于第二套筒的内径,通过弹性件与第二套筒的配合可以实现第二套筒与第二转轴之间的限位,防止第二转轴脱离第二套筒。当弹性件受力变形时,弹性件可以伸入第二套筒中,以实现解除第二转轴与第二套筒之间的连接关系。因此,所述固定部使得所述光纤管理盘可以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不掉落,也可以自所述第二壳体脱离。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纤管理盘包括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以及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用于安装光纤分光器,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远离所述安装面板的一侧,用于安装光纤管理盘片,以收容所述光纤分光器的输入尾纤,所述第三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安装面板之间,用于安装尾纤保护盒,所述尾纤保护盒用于收容所述光纤分光器的输出尾纤。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纤分光器的输入尾纤以及输出尾纤均能够得到收纳和保护,且由于光纤管理盘片以及尾纤保护盒分别位于光纤分光器的两侧,因此光纤分光器的输入尾纤以及输出尾纤的走线简单、方便。
结合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面板包括端壁和侧壁,所述侧壁环绕所述端壁设置,且所述侧壁包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收容部分所述光纤适配器,所述侧壁用以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所述适配器安装孔位于所述端壁上,所述尾纤保护盒搭接在所述侧壁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尾纤保护盒搭接在侧壁上,因此容纳空间连通尾纤保护盒内的空间,使得光纤适配器的输入端以及光纤分光器的输入尾纤的连接路径短,且输入端和输入尾纤均能够得到保护。
结合所述第一方面或者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面板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对接以形成光缆安装孔,所述光缆安装孔连通所述容纳腔至所述光缆分纤箱外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需要安装所述传输光缆时,可以通过移动或翻转安装面板,令安装面板脱离容纳腔,使安装面板的两侧具有更大的操作空间,以方 便将传输光缆连接至光缆分纤箱。
再者,当光纤管理盘滚定连接安装面板时,光纤分光器与传输光缆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也即光纤分光器的连接至传输光缆的输入尾纤的两端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本实施方式输入尾纤可以在光缆分纤箱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避免被拉拽,大大降低了光信号衰减甚至断开的风险。
结合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缆安装孔包括第一光缆安装孔与第二光缆安装孔,所述第一光缆安装孔用于安装传输光缆的主光缆,所述第二光缆安装孔用于安装传输光缆的分歧光缆。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在不影响已安装的主光缆以及入户光缆的情况下,增加分歧光缆以满足使用需求。
结合第五种或者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纤管理盘还包括光缆固定件,用以固定传输光缆至所述光纤管理盘,有利于进一步保障所述输入尾纤在光缆分纤箱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避免被拉拽。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光缆分纤箱还包括固定板以及滑动杆,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且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固定板设有位于所述滑动槽内的至少一个限位区,所述滑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收容于所述滑动槽内且与所述限位区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角度。
其中,所述限位区的数量至少有三个,用以限定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角度位于0°~120°的范围内,以方便用户对所述光缆分纤箱进行维护。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缆分纤箱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安装面板与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的连接处,使得所述光缆分纤箱具有很好的密封环境。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连接面上均设置有凸起肋,且所述凸起肋之间错位布置,以提高密封性能。
结合所述第一方面或者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背离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二壳体包括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以及所述第二 外表面上一一对应地形成有多个紧固槽,所述光缆分纤箱还包括多个紧固件,所述多个紧固件一一对应地卡入所述多个紧固槽,从而紧密闭合所述光缆分纤箱,使所述光缆分纤箱的密封性好,能够同时实现防水和防尘。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光缆分纤箱,包括: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二者彼此对接形成容纳腔和两个开口,所述两个开口分别位于所述容纳腔的相对的两端;
两个光纤管理盘,层叠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且所述两个光纤管理盘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的两个侧边,所述两个侧边之间为所述容纳腔,所述两个侧边均从其中一个所述开口的边缘延伸至另一个开口的边缘,所述两个光纤管理盘用于安装光纤分光器及固定尾纤;以及
两个安装面板,相对设置且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至所述两个光纤管理盘,所述两个安装面板分别收容于所述两个开口内并同时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每个所述安装面板上均包括适配器安装孔,所述适配器安装孔连通所述容纳腔至所述光缆分纤箱外部,用以安装光纤适配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入户光缆在连接至光缆分纤箱时,无需打开光缆分纤箱,入户光缆即可直接插接在光纤适配器的输出端上,插接动作便捷、高效,使得光缆分纤箱能够快速连接入户光缆。同时,由于光纤分光器与传输光缆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也即光纤分光器的连接至传输光缆的输入尾纤的两端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本实施方式输入尾纤可以在光缆分纤箱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避免被拉拽,大大降低了光信号衰减甚至断开的风险。再者,两个光纤管理盘层叠设置于容纳腔内,提高了容纳腔的空间利用率,降低了光缆分纤箱的成本。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缆分纤装置,包括光纤适配器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光缆分纤箱,所述光纤适配器安装至所述光缆分纤箱之所述适配器安装孔,所述光缆分纤装置可以快速连接入户光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缆分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缆分纤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缆分纤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缆分纤装置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缆分纤箱的光纤管理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缆分纤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缆分纤箱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缆分纤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3中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缆分纤装置的再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缆分纤箱的第一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缆分纤箱的爆炸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缆分纤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缆分纤装置的光纤适配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基站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缆分纤箱100,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以及安装面板130。其中,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对接形成容纳腔140和开口141,开口141位于容纳腔140的一侧,安装面板130收容于开口141内并同时连接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安装面板130包括适配器安装孔133,适配器安装孔133连通容纳腔140至光缆分纤箱100的外部,用以安装光纤适配器200。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光缆分纤箱100的适配器安装孔133连通容纳腔140至光缆分纤箱100的外部,因此当光纤适配器200安装至适配器安装孔133时,光纤适配器200的输入端210位于容纳腔140内、输出端220位于容纳腔140外,使得入户光缆在连接至光缆分纤箱100时,无需打开光缆分纤箱100,入户光缆即可直接插接在光纤适配器200的输出端220上,入户光缆的连接动作便捷、高效,也即光缆分纤箱100能够快速连接入户光缆。
应当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安装面板130与第一壳体110以及第二壳体120是彼此独立的部件,也即三者均为分离式结构,三者之间既可以相互配合以形成容纳腔140,也可以相互分离或者处于不围设出容纳腔140的连接状态。因此当用户需要安装、更换或维护光纤适配器200时,可以将安装面板130与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分离,以令安装面板130脱离容纳腔140,此时安装面板130的两侧具有较大的空间,使得用户具有足够的操作空间,用以进行安装、更换或维护光纤适配器200的动作,使得光缆分纤箱100的使用和维护工作便捷、高效。同时,也会避免产生因操作空间不足而导致光纤适配器200安装质量下降的问题。特别的,当光纤适配器200的数量为多个且呈阵列排布时,本实施例所述光缆分纤箱100的使用和维护效率远高于现有技术。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转动连接,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彼此能够相对转动,第一壳体110可以相对于第二壳体120闭合或者打开。当然,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之间也可以有其他连接方式,例如卡扣连接、螺纹连接、旋转卡合连接等。适配器安装孔133的个数大于等于4个,且适配器安装孔133呈阵列排布。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4,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第一壳体110包括第一侧壁111和第一端壁112,第一侧壁11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和连接两个侧边的一端与另一端,且第一侧壁111垂直于其侧边的截面的形状大致呈倒立的“凹”型,第一端壁112包括四边(可以包括直线边和/或曲线边),第一侧壁111的一端同时连接第一端壁112的依次相连的三边,并且第一侧壁111与第一端壁112共同围设出第一凹槽113。第二壳体120包括第二侧壁121和第二端壁122,第二侧壁12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和连接所述两个侧边的一端与另一端,且第二侧壁121垂直于其侧边的截面的形状大致呈“凹”型,第二端壁122包括四边(可以包括直线边和/或曲线边),第二侧壁121的一端连接第二端壁 122依次相连的三边,并且第二侧壁121与第二端壁122共同围设出第二凹槽123。第一端壁112最后一边与第二端壁122最后一边通过铰链114连接。当第一端壁112最后一边与第二端壁122最后一边闭合连接时,第一侧壁111的两个侧边与第二侧壁121的两个侧边也一一对应地闭合连接(如图2所示),第一凹槽113与第二凹槽123合并形成容纳腔140,第一侧壁111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121的另一端共同形成开口141。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端壁112与第二端壁122绕铰链114相对转动时,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相对转动,可以呈现闭合、半打开或完全打开(如图4所示)等多种不同的连接状态。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光缆分纤箱100还包括限位组件170,限位组件170包括固定板171以及滑动杆172,固定板171连接第一壳体110且开设有滑动槽173,固定板设有位于滑动槽内的至少一个限位区174,滑动杆172的一端1722连接第二壳体120,滑动杆172的另一端1721收容于滑动槽173内且与限位区174配合以限制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之间的角度,从而方便用户对光缆分纤箱110进行维护。当第一壳体110相对第二壳体120转动时,带动固定板171移动,滑动杆172的另一端1721在滑动槽173内移动。举例而言,固定板171包括第一限位区、第二限位区以及第三限位区,三者分别位于滑动槽173的首端、中间定位端以及尾端,中间定位端位于首端与尾端之间。当另一端1721卡设于第一限位区时,第一壳体110闭合在第二壳体120上;当另一端1721卡设于第二限位区时,第一壳体110相对于第二壳体120部分打开;当另一端1721卡设于第三限位区时,第一壳体110相对于第二壳体120完全打开,此时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之间大致呈90°至120°的角度。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请一并参阅图2、图4以及图5,固定板171固定在第一壳体110的第一侧壁111的第一侧边(前文所述两个侧边中的其中一个)的附近,滑动杆172的一端1722固定在第二壳体120的第二侧壁121的第一侧边(前文所述两个侧边中的其中一个)的附近,第一侧壁111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壁121的第一侧边在容纳腔140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4和图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光缆分纤箱100还包括光纤管理盘160,光纤管理盘160位于容纳腔140内并转动连接至第二壳体120,安装面板130固定连接光纤管理盘160,光纤管理盘160用于 安装光纤分光器(图中未示出)及固定光纤。
此时,由于光纤管理盘160固定连接安装面板130,故当移动或者转动光纤管理盘160时,将一并移动或者转动安装面板130(如图4所示),同时由于光纤分光器安装在光纤管理盘160上、光纤适配器200安装在安装面板130上,因此光纤分光器与光纤适配器200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也即光纤分光器的连接至光纤适配器200的输出尾纤的两端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本实施例所述输出尾纤可以在光缆分纤箱100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避免被拉拽,大大降低了光信号衰减甚至断开的风险。同时,当光纤管理盘160以及安装面板130均处于容纳腔140外时,光纤管理盘160以及安装面板130的周边均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使得光缆分纤箱100的维护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应当理解的是,光纤管理盘160固定连接安装面板130是指:当光纤管理盘160与安装面板130连接时,两者的相互位置关系是固定的。当然,光纤管理盘160与安装面板130之间的连接多为可拆卸连接,例如螺栓连接或者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图6、图7以及图8,第二壳体120包括限位块1241,光纤管理盘160包括凸起部1671,限位块1241和凸起部1671位于第二壳体120与光纤管理盘160的连接处,二者相互配合,以实现在光纤管理盘160与第二壳体120之间的限位,以防止光纤管理盘160相对第二壳体120回转,从而方便用户对光缆分纤箱110进行维护。
具体而言,第二壳体120设置有第一安装架124,第一安装架124位于第二壳体120的一个边缘处,光纤管理盘160设置有第二安装架167,第二安装架167位于光纤管理盘160的一个边缘处,第二安装架167转动连接至第一安装架124,即光纤管理盘160能够相对第二壳体120翻转,翻转的转轴位于光纤管理盘160的边缘位置,第一安装架124上设置有限位块1241,第二安装架167上设置有凸起部1671,当光纤管理盘160相对第二壳体120转动到预定位置时(如图8所示),限位块1241卡住凸起部1671,用以防止光纤管理盘160相对第二壳体120回转。优选的,所述预定位置是指光纤管理盘160与第二壳体120之间大致呈100°时的位置。当第二安装架167相对于第一安装架124转动时,光纤管理盘160可以相对第二壳体120转动,从而使光纤管理盘160可以置于容纳腔140内,也可以处于容纳腔140外。当光纤管理盘160处于容纳腔140外时,光纤管理盘160的周边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以方便对光缆分纤箱100进行维护。
请一并参阅图2、图4、图6以及图7,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第一安装架124固定在第二侧壁121的第二侧边(也即所述第二壳体120的一个边缘),第二安装架167固定在光纤管理盘160的一侧(也即所述光纤管理盘160的一个边缘),所述第二侧边与光纤管理盘160的一侧位于容纳腔140的同一侧。当光缆分纤箱100在正常使用中时,光纤管理盘160置于第二凹槽123内,也即位于容纳腔140内;当光缆分纤箱100需要维护时,令光纤管理盘160相对于第二壳体120转动以离开第二凹槽123,使得光纤管理盘160的周围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维护便捷。
具体而言,请一并参阅图4、图6以及图7,第一安装架124包括第一套筒1242和第二套筒1243,第二安装架167包括第一转轴1672和第二转轴1673。第一转轴1672的外径与第一套筒1242内的通孔直径相等,第一转轴1672伸入第一套筒1242,且第一转轴1672与第一套筒1242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第二转轴1673的外径与第二套筒1243的内径(也即内部通孔的直径)相等,第二转轴1673伸入第二套筒1243,且第二转轴1673与第二套筒1243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特别的是,第二转轴1673的端部设有外轮廓大小可调的固定部1674。正常情况下固定部1674的外轮廓保持较大状态,用以防止第二转轴1673脱离第二套筒1243上(此时第一转轴1672也连接在第一套筒1242上),也即可防止光纤管理盘160自第二壳体120上掉落。当外部施力使固定部1674的外轮廓减小时,固定部1674可穿过第二套筒1243内的通孔,从而使第二转轴1673脱离第二套筒1243(此时第一转轴1672同时脱离第一套筒1242),也即光纤管理盘160可以自第二壳体120上拆下。换言之,固定部1674为弹性件,例如弹性卡勾,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下时,弹性件的尺寸大于第二套筒1243的内径,通过弹性件与第二套筒1243的配合可以实现第二套筒1243与第二转轴1673之间的限位,防止第二转轴1673脱离第二套筒1243。当弹性件受力变形时,弹性件可以伸入第二套筒1243中,以实现解除第二转轴1673与第二套筒1243之间的连接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光纤管理盘160不仅可相对于第二壳体120转动,更是可以自第二壳体120上拆离,最大程度地为光缆分纤箱100的使用和维护提供了便利,用户可依据具体环境需求灵活调节光纤管理盘160与第二壳体120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1671邻近第一转轴1672设置,限位块1241设置在第 一套筒1242外表面,当第一转轴1672转动连接第一套筒1242时,限位块1241与凸起部1671大致相向设置。当第一转轴1672与第一套筒1242彼此相对转动时,凸起部1671与限位块1241相对移动以实现配合限位或彼此分离。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请参阅图6,固定部1674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部与第二部,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之间的间距可调,从而使得固定部1674的外轮廓大小可调。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6和图9,可选地,光纤管理盘160还包括第一安装槽161、第二安装槽162以及第三安装槽163,第一安装槽161用于安装光纤分光器,第二安装槽162位于第一安装槽161远离安装面板130的一侧,用于安装光纤管理盘片165,以收容光纤分光器的输入尾纤,第三安装槽163位于第一安装槽161与安装面板130之间,用于安装尾纤保护盒166,尾纤保护盒166用于收容光纤分光器的输出尾纤。此时,光纤分光器的输入尾纤以及输出尾纤均能够得到收纳和保护,且由于光纤管理盘片165以及尾纤保护盒166分别位于光纤分光器的两侧,因此光纤分光器的输入尾纤以及输出尾纤的走线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图3以及图10,可选地,安装面板130包括端壁1301和侧壁1302,侧壁1302环绕端壁1301设置,且侧壁1302包围形成容纳空间1303,容纳空间1303用于收容部分光纤适配器200,侧壁1302用以连接第一壳体110以及第二壳体120,适配器安装孔133位于端壁1301上,尾纤保护盒166搭接在侧壁1302上。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尾纤保护盒166搭接在侧壁1302上,因此容纳空间1303连通尾纤保护盒166内的空间,使得光纤适配器200的输入端210以及光纤分光器的输入尾纤的连接路径短,且输入端210和所述输入尾纤均能够得到保护。
应当理解的,本申请第一安装槽161、第二安装槽162以及光缆固定件164的具体位置关系也可以有其他排布方式,以容纳腔140内的光缆光纤走线的合理和高效为主要排布原则。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4以及图11,可选地,安装面板130开设有第一缺口151,第二壳体120开设有第二缺口125,第一缺口151与第二缺口125对接以形成光缆安装孔153,光缆安装孔153连通容纳腔140至光缆分纤箱100的外部,用以使传输光缆(图中未示出)进入容纳腔140。此时,当需要安装传输光缆时,可以通过移动或翻转安装面板130,令安装面板130脱离容纳腔 140,使安装面板130的两侧具有更大的操作空间,以方便将传输光缆连接至光缆分纤箱100。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光缆经过光缆安装孔153进入容纳腔140,并且与光纤分光器的输入尾纤相连,由于光纤管理盘160固定连接安装面板130,故当移动或者转动光纤管理盘160时,将一并移动或者转动安装面板130,同时由于光纤分光器安装在光纤管理盘160上、传输光缆安装在安装面板130上,因此光纤分光器与传输光缆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也即光纤分光器的连接至传输光缆的输入尾纤的两端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本实施例输入尾纤可以在光缆分纤箱100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避免被拉拽,大大降低了光信号衰减甚至断开的风险。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第一缺口151以及第二缺口125均为半圆孔。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缺口151以及第二缺口125也可以有其他形状。应当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缺口151设置在安装面板130连接第二壳体120的连接面上,第二缺口125设置在第二壳体120连接安装面板130的连接面上,当安装面板130紧密安装在第二壳体120上时,第一缺口151与第二缺口125正对以拼凑成完整的光缆安装孔153。当需要安装传输光缆时,使第一缺口151离开第二缺口125,传输光缆可以快速地卡设在第一缺口151或者第二缺口125上,而后拼合第一缺口151和第二缺口125以形成光缆安装孔153,光缆安装孔153的内表面完整地贴合传输光缆的外表面。甚者,光缆安装孔153的内径可以略小于传输光缆的外径,进而卡紧传输光缆从以实现固定。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11,光缆安装孔153包括第一光缆安装孔1531与第二光缆安装孔1532,第一光缆安装孔1531用于安装传输光缆的主光缆,第二光缆安装孔1532用于安装传输光缆的分歧光缆。通常在进行现场布光缆时,首次安装引入传输光缆的主光缆,并安装至第一光缆安装孔1531,后续如果需要增加分歧光缆,则可以将第一壳体110打开,移动安装面板130至一个具有更大操作空间的位置上,而后安装分歧光缆至第二光缆安装孔1532。这种施工方法不需要将整个光缆分纤箱100拿到地上来施工操作,对已安装的主光缆以及入户光缆的影响降到最低。
通常的,由于主光缆的外径一般大于分歧光缆的外径,第一光缆安装孔1531的内径等于或小于主光缆的外径、第二光缆安装孔1532的内径等于或小于分歧光缆的外径,第一光缆安装孔1531的内径大于第二光缆安装孔1532的内 径。当第一光缆安装孔1531略小于主光缆的外径时,第一光缆安装孔1531紧固主光缆,提高了光缆分纤箱100的密封性。同样的,当第二光缆安装孔1532略小于分歧光缆的外径时,第二光缆安装孔1532紧固分歧光缆,亦提高了光缆分纤箱100的密封性。
优选的,第一光缆安装孔1531的个数为两个,第二光缆安装孔1532的个数为两个。第二光缆安装孔1532靠近第一光缆安装孔1531设置,且两两配对,例如两个第一光缆安装孔1531并列间隔设置,两个第二光缆安装孔1532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光缆安装孔的两边或者中间(如图11所示),或者第一光缆安装孔1531与第二光缆安装孔1532交替排列。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7,可选地,光纤管理盘还包括光缆固定件164,用以固定进入容纳腔140的传输光缆至光纤管理盘160,有利于进一步保障输入尾纤在光缆分纤箱100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避免被拉拽。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4、图7和图9,可选地,光缆分纤箱10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31和第二密封件32,第一密封件31位于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的连接处,第二密封件32位于安装面板130与第一壳体110以及第二壳体120的连接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31以及第二密封件32的设置使得光缆分纤箱100具有更佳的密封环境。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请一并参阅图4、图7和图9,第一壳体110包括第一密封面115和第二密封面116,第二壳体120包括第三密封面126和第四密封面127,安装面板130包括第五密封面132,第一密封面115连接第二密封面116,第五密封面132同时连接第二密封面116以及第四密封面127,以实现容纳腔140的密封,第一密封面115与第二密封面116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31,第五密封面132与第二密封面116以及第四密封面127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32。
具体而言,第一壳体110的第一侧壁111的两个侧边与第一端壁112最后一边共同构成第一密封面115,第一侧壁111包括朝向第一凹槽113的第一内表面,第一内表面靠近第一侧壁111的另一端的端部构成第二密封面116。第二壳体120的第二侧壁121的两个侧边与第二端壁122最后一边共同构成第三密封面126,第二侧壁121包括朝向第二凹槽123的第二内表面,第二内表面靠近第二侧壁121的另一端的端部构成第四密封面127。安装面板130包括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以及连接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的侧面,所述内表面朝向容纳 腔140,所述外表面远离容纳腔140,所述侧面形成第五密封面132。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请一并参阅图4、图7、图9以及图12,第一密封件31还包括有延续部311,使得第一密封件31形成首尾相连的环形密封件。延续部311位于第二密封面116与第二密封件32之间,延续部311上形成有卡槽312,第二密封件32上形成有凸起321,当第一密封件31与第二密封件32紧密连接时,凸起321卡入卡槽312以实现固定定位,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密封面115以及第二密封面116上形成两条并列的凸起肋,用以增强光缆分纤箱100的密封性。同时,也可在第三密封面126、第四密封面127以及第五密封面132上均形成凸起肋,以进一步提升光缆分纤箱100的密封效果。当然,可以令彼此连接的密封面上的凸起肋错开分布,以形成迷宫型密封或者更多层的密封。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请一并参阅图2、图4以及图7,第一壳体110的第一侧壁111包括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一外表面,第二壳体120的第二侧壁121包括与所述第二内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外表面。在所述第一外表面以及所述第二外表面上一一对应地形成有多个紧固槽41,光缆分纤箱100包括多个紧固件42,多个紧固件42一一对应地卡入紧固槽41,以锁紧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以及安装面板130形成完全密封的容纳腔140(此时光缆安装孔153压紧安装在其上的传输光缆),使光缆分纤箱100密封性好,能够满足IP68(完全防止粉尘进入,同时于一定压力下持续浸水)的防护。
请一并参阅图13和图1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光缆分纤箱100,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两个光纤管理盘(第一光纤管理盘1601和第二光纤管理盘1602)以及两个安装面板(第一安装面板131和第二安装面板132)。其中,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彼此对接形成容纳腔140和两个开口(1411、1412),两个开口(1411、1412)分别位于容纳腔140的相对的两端。第一光纤管理盘1601和第二光纤管理盘1602层叠设置于容纳腔140内,并且第一光纤管理盘1601和第二光纤管理盘1602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二壳体120的相对的两个侧边(1201、1202),两个侧边(1201、1202)之间为容纳腔140,两个侧边(1201、1202)均从其中一个开口1411的边缘延伸至另一个开口1412的边缘,两个光纤管理盘(1601、1602)用于安装光纤分光器及固定尾纤。第一安装面板131和第二安装面板132相对设置且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至第一光纤管理盘 1601和第二光纤管理盘1602,第一安装面板131和第二安装面板132分别收容于两个开口(1411、1412)内并同时连接第一壳体110以及第二壳体120,第一安装面板131和第二安装面板132上均包括适配器安装孔(图中未示出),适配器安装孔连通容纳腔至光缆分纤箱100外部,用以安装光纤适配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光缆分纤箱100的适配器安装孔连通容纳腔至光缆分纤箱100的外部,因此当光纤适配器安装至适配器安装孔时,光纤适配器的输入端位于容纳腔内、输出位于容纳腔外,使得入户光缆在连接至光缆分纤箱100时,无需打开光缆分纤箱100,入户光缆即可直接插接在光纤适配器的输出端上,入户光缆的连接动作便捷、高效,也即光缆分纤箱100能够快速连接入户光缆。
应当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面板131、第二安装面板132、第一壳体110以及第二壳体120是彼此独立的部件,四者之间即可以相互配合以形成容纳腔140,也可以相互分离或者处于不围设出容纳腔140的连接状态。因此当用户需要安装、更换或维护光纤适配器时,可以移动或翻转第一安装面板131和第二安装面板132以令其脱离容纳腔140,此时第一安装面板131和第二安装面板132的两侧均具有较大的空间,使得用户具有足够的操作空间,用以进行安装、更换或维护光纤适配器的动作,使得光缆分纤箱100的使用和维护工作便捷、高效。同时,也会避免产生因操作空间不足而导致光纤适配器安装质量下降的问题。特别的,当光纤适配器的数量为多个且呈阵列排布时,本实施例所述光缆分纤箱100的使用和维护效率远高于现有技术。
同时,由于第一光纤管理盘1601固定连接第一安装面板131,故当移动或者转动第一光纤管理盘1601时,将一并移动或者转动第一安装面板131,同时由于可安装光纤分光器至第一光纤管理盘1601上、安装光纤适配器至第一安装面板131上,因此光纤分光器与光纤适配器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也即光纤分光器的连接至光纤适配器输出尾纤的两端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本实施例所述输出尾纤可以在光缆分纤箱100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避免被拉拽,大大降低了光信号衰减甚至断开的风险。同样的,连接固定在第二安装面板132上的光纤适配器与固定在第二光纤管理盘1602上的光纤分光器的输出尾纤的两端之间的位置关系也是固定的,在光缆分纤箱100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可避免被拉拽,降低了光信号衰减甚至断开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纤管理盘1601与第二光纤管理盘1602层叠设置于容纳腔140内,提高了容纳腔140的空间利用率,降低了光缆分纤箱100的成本。同时,由于第一光纤管理盘1601和第二光纤管理盘1602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二壳体120的相对的两个侧边(1201、1202),因此当对光缆分纤箱100进行维护时,翻转第一光纤管理盘1601和第二光纤管理盘1602的动作可以依次进行,均可以翻转到比较合适的角度以方便用户实现维护动作。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另一种光缆分纤箱100的其他特征均可参考上文所述一种光缆分纤箱100(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4)的其他特征进行设计,此处不再累述。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缆分纤装置1,包括光纤适配器200以及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光缆分纤箱100,光纤适配器200安装至光缆分纤箱100的适配器安装孔133。其中,光纤适配器200包括相对设置的输入端210与输出端220,光纤适配器200安装至适配器安装孔133并且光纤适配器200的输入端210位于容纳腔140内、输出端220位于容纳腔140外,用以使入户光缆连接至容纳腔140。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光纤适配器200的输入端210位于容纳腔140内、输出端220位于容纳腔140外,从而使入户光缆在连接至光缆分纤箱时,无需打开光缆分纤箱100,入户光缆即可直接插接在输出端220上,入户光缆的连接动作便捷、高效,也即光缆分纤箱100能够快速连接入户光缆。同时,由于输出端220置于容纳腔140外,用户在插接入户光缆时,插接动作可视,使得光纤适配器200能实现插入导向功能。
应当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安装面板130与第一壳体110以及第二壳体120是彼此独立的部件,三者之间即可以相互配合以形成容纳腔140,也可以相互分离或者处于不围设出容纳腔140的连接状态。因此当用户需要安装、更换或维护光纤适配器200时,可以移动或翻转安装面板130以令安装面板130脱离容纳腔140,此时安装面板130的两侧具有较大的空间,使得用户具有足够的操作空间,用以进行安装、更换或维护光纤适配器200的动作,使得光缆分纤箱100的使用和维护工作便捷、高效。同时,也会避免产生因操作空间不足而导致光纤适配器200安装质量下降的问题。特别的,当光纤适配器200的数量为多个且呈阵列排布时,本实施例所述光缆分纤箱100的使用和维护效率远高于现有技 术。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4和图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光缆分纤装置还包括光纤管理盘160以及光纤分光器(图中未示出),光纤管理盘160位于容纳腔140内并活动连接至第二壳体120,安装面板130固定连接光纤管理盘160,光纤管理盘160包括第一安装槽161,光纤分光器安装至第一安装槽161且位于光纤管理盘160的一表面。此时,由于光纤管理盘160固定连接安装面板130,故当移动或者转动光纤管理盘160时,将一并移动或者转动安装面板130,同时由于光纤分光器安装在光纤管理盘160上、光纤适配器200安装在安装面板130上,因此光纤分光器与光纤适配器200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也即光纤分光器的连接至光纤适配器200输出尾纤的两端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本实施例所述输出尾纤可以在光缆分纤箱100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避免被拉拽,大大降低了光信号衰减甚至断开的风险。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光纤适配器200包括两组适配器组件280和陶瓷套管270,陶瓷套管270置于两组适配器组件280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在一起。适配器组件280的外表面设有两个对称的螺旋锁紧槽211,用以与其他部件(例如光纤连接头)内的锁紧点扣合,实现锁紧连接。适配器组件280的外表面还套设有O型密封圈230,用以提高适配器组件280与其他部件连接时的密封效果。如图12所示,光纤适配器200的结构相对于其自身中心对称。光纤适配器200还包括两条绳带240以及两个防尘帽250。防尘帽250通过绳带240拴系在适配器组件280上。防尘帽250内表面有两个对称的突出的锁紧点,用以与适配器组件280的螺旋锁紧槽211配合,实现锁紧连接,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当光纤适配器200还未连接其他部件时,防尘帽250连接适配器组件280。
请一并参阅图9和图12,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绳带240同时也是一个密封圈。光纤适配器200还包括定位凸起212和外螺纹213,当光纤适配器200安装在适配器安装孔133时,定位凸起卡设在安装面板130的外表面上,绳带240位于安装面板130的外表面与定位凸起212之间,外螺纹213位于容纳腔140内,通过设有内螺纹的螺母260将光纤适配器200锁紧在安装面板130上,此时绳带240被压缩在安装面板130的外表面与定位凸起212之间,用以实现密封,从而使光缆分纤装置1达到防水和防尘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入户光缆的接入端可设置光纤连接头,光纤连接头连接至适配器组件,以连接入户光缆至容纳腔内。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光纤连接头包括光缆、尾套、锁紧帽、插芯保护、导向键、连接器组件、绳带以及防尘帽。锁紧帽内表面设有两个对称的突出的锁紧点,用以与适配器组件的螺旋锁紧槽配合,实现锁紧连接,使光纤连接头连接至光纤适配器。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光缆分纤装置主要以包括仅设置单一安装面板130的光缆分纤箱100(如图1至图12所示)为例进行描述,本实施例光缆分纤装置也可以包括同时设有第一安装面板131和第二安装面板132的光缆分纤箱100(如图13至图14所示),由于原理类似,此处不再累述。
请参阅图1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站点,包括局端设备2和光缆分纤箱100,光缆分纤箱100为前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光缆分纤箱100,局端设备可以为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其通过传输光缆5连接至光缆分纤箱100。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 一种光缆分纤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对接形成容纳腔和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一侧;以及
    安装面板,收容于所述开口内并同时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安装面板包括适配器安装孔,所述适配器安装孔连通所述容纳腔至所述光缆分纤箱的外部,用以安装光纤适配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分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分纤箱还包括光纤管理盘,所述光纤管理盘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转动连接至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安装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光纤管理盘,所述光纤管理盘用于安装光纤分光器及固定光纤。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分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限位块,所述光纤管理盘包括凸起部,所述限位块和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光纤管理盘的连接处,二者相互配合,以实现在所述光纤管理盘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限位,以防止所述光纤管理盘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回转。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分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管理盘包括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以及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用于安装光纤分光器,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远离所述安装面板的一侧,用于安装光纤管理盘片,以收容所述光纤分光器的输入尾纤,所述第三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安装面板之间,用于安装尾纤保护盒,所述尾纤保护盒用于收容所述光纤分光器的输出尾纤。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缆分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板包括端壁和侧壁,所述侧壁环绕所述端壁设置,且所述侧壁包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收容部分所述光纤适配器,所述侧壁用以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所述适配器安装孔位于所述端壁上,所述尾纤保护盒搭接在所述侧壁上。
  6. 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缆分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板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对接以形成光缆安装孔,所述光缆安装孔连通所述容纳腔至所述光缆分纤 箱外部。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缆分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安装孔包括第一光缆安装孔与第二光缆安装孔,所述第一光缆安装孔用于安装传输光缆的主光缆,所述第二光缆安装孔用于安装传输光缆的分歧光缆。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缆分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管理盘还包括光缆固定件,用以固定传输光缆至所述光纤管理盘。
  9. 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缆分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光缆分纤箱还包括固定板以及滑动杆,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且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固定板设有位于所述滑动槽内的至少一个限位区,所述滑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收容于所述滑动槽内且与所述限位区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角度。
  10. 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缆分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分纤箱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安装面板与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的连接处。
  11. 一种光缆分纤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二者彼此对接形成容纳腔和两个开口,所述两个开口分别位于所述容纳腔的相对的两端;
    两个光纤管理盘,层叠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且所述两个光纤管理盘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的两个侧边,所述两个侧边之间为所述容纳腔,所述两个侧边均从其中一个所述开口的边缘延伸至另一个开口的边缘,所述两个光纤管理盘用于安装光纤分光器及固定尾纤;以及
    两个安装面板,相对设置且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至所述两个光纤管理盘,所述两个安装面板分别收容于所述两个开口内并同时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每个所述安装面板上均包括适配器安装孔,所述适配器安装孔连通所述容纳腔至所述光缆分纤箱外部,用以安装光纤适配器。
  12. 一种光缆分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适配器和如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缆分纤箱,所述光纤适配器安装至所述光缆分纤箱之所述适配器安装孔。
CN201680083120.XA 2016-03-09 2016-03-09 光缆分纤箱和光缆分纤装置 Active CN1087131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75979 WO2017152395A1 (zh) 2016-03-09 2016-03-09 光缆分纤箱和光缆分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13157A true CN108713157A (zh) 2018-10-26
CN108713157B CN108713157B (zh) 2020-10-09

Family

ID=59788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3120.XA Active CN108713157B (zh) 2016-03-09 2016-03-09 光缆分纤箱和光缆分纤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413108B1 (zh)
CN (1) CN108713157B (zh)
WO (1) WO2017152395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0271A (zh) * 2020-07-29 2020-11-03 山东海丽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mc材质的光缆分纤箱
CN111999836A (zh) * 2020-09-21 2020-11-27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lgx光分路器
KR102255089B1 (ko) * 2020-11-17 2021-05-21 구진모 광케이블용 광분배기
CN113093353A (zh) * 2021-03-03 2021-07-09 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 光纤盒
CN114114566A (zh) * 2021-10-09 2022-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盒
CN114527545A (zh) * 2022-03-25 2022-05-24 武汉鲁班精艺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分光器调整架
CN116626829A (zh) * 2023-06-09 2023-08-22 南京天润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缆分纤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644526S (zh) * 2019-01-03 2019-10-28
CN111679368B (zh) * 2020-08-01 2022-08-05 鹰潭明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路光纤分路器的并纤夹具
CN114759506A (zh) * 2022-05-17 2022-07-15 广东亿源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盒
WO2023225196A1 (en) * 2022-05-20 2023-11-23 Afl Telecommunications Llc Integrating edge compute into optical passive infrastructure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04631A (ja) * 1996-05-14 1997-11-28 Japan Riicom:Kk ケーブル接続用クロージャ
US20050175307A1 (en) * 2004-02-06 2005-08-11 Battey Jennifer A. Optical connection closure having at least one connector port
CN101517446A (zh) * 2006-09-13 2009-08-26 3M创新有限公司 带接头托盘的光纤线路管理系统
CN101738691A (zh) * 2008-11-12 2010-06-16 上海瑞侃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光缆接续盒及其使用方法
CN101840039A (zh) * 2010-04-22 2010-09-22 深圳市华为安捷信电气有限公司 光纤终端盒
US20110026894A1 (en) * 2009-07-01 2011-02-03 Paula Rudenick Wall-mounted fiber distribution hub
CN102007439A (zh) * 2008-02-15 2011-04-06 Adc电信公司 光纤接合盒
CN102062913A (zh) * 2011-01-17 2011-05-18 昆山市大唐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多功能分纤箱
CN201965276U (zh) * 2011-02-25 2011-09-07 常州太平电器有限公司 光缆分纤箱
CN102323649A (zh) * 2011-09-06 2012-01-18 江苏通鼎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分光分纤箱
CN102365572A (zh) * 2009-01-28 2012-02-29 Adc电信公司 光纤盒
CN202351469U (zh) * 2011-09-26 2012-07-2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光纤接续盒
CN202421594U (zh) * 2012-02-24 2012-09-0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通信托盘、抽屉柜和通信机架
US20120230644A1 (en) * 2011-03-07 2012-09-13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Fiber optic splice enclosures having interchangeable endplate assemblies and method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3777293A (zh) * 2013-12-25 2014-05-07 宁波天翔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分层旋转多面操作的光缆分纤箱
CN204536623U (zh) * 2015-04-23 2015-08-05 无锡东旭通信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光缆分纤箱
CN204790105U (zh) * 2015-06-25 2015-11-18 湖南省康普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分光分纤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97824U (zh) * 2009-08-27 2010-06-02 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光缆分纤箱
CN202886680U (zh) * 2012-10-16 2013-04-17 上海信电通通信建设服务有限公司 室外皮线光缆分纤箱
EP3014719A4 (en) * 2013-06-24 2017-04-1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train relief device for low friction drop cable
CN203414650U (zh) * 2013-07-19 2014-01-29 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光缆分纤箱
CN103760645A (zh) * 2013-12-23 2014-04-30 宁波天翔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光缆分纤箱
US10732370B2 (en) * 2014-06-17 2020-08-04 CommScope Connectivity Belgium BVBA Cable distribu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04631A (ja) * 1996-05-14 1997-11-28 Japan Riicom:Kk ケーブル接続用クロージャ
US20050175307A1 (en) * 2004-02-06 2005-08-11 Battey Jennifer A. Optical connection closure having at least one connector port
CN101517446A (zh) * 2006-09-13 2009-08-26 3M创新有限公司 带接头托盘的光纤线路管理系统
CN102007439A (zh) * 2008-02-15 2011-04-06 Adc电信公司 光纤接合盒
CN101738691A (zh) * 2008-11-12 2010-06-16 上海瑞侃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光缆接续盒及其使用方法
CN102365572A (zh) * 2009-01-28 2012-02-29 Adc电信公司 光纤盒
US20110026894A1 (en) * 2009-07-01 2011-02-03 Paula Rudenick Wall-mounted fiber distribution hub
CN101840039A (zh) * 2010-04-22 2010-09-22 深圳市华为安捷信电气有限公司 光纤终端盒
CN102062913A (zh) * 2011-01-17 2011-05-18 昆山市大唐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多功能分纤箱
CN201965276U (zh) * 2011-02-25 2011-09-07 常州太平电器有限公司 光缆分纤箱
US20120230644A1 (en) * 2011-03-07 2012-09-13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Fiber optic splice enclosures having interchangeable endplate assemblies and method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2323649A (zh) * 2011-09-06 2012-01-18 江苏通鼎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分光分纤箱
CN202351469U (zh) * 2011-09-26 2012-07-2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光纤接续盒
CN202421594U (zh) * 2012-02-24 2012-09-0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通信托盘、抽屉柜和通信机架
CN103777293A (zh) * 2013-12-25 2014-05-07 宁波天翔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分层旋转多面操作的光缆分纤箱
CN204536623U (zh) * 2015-04-23 2015-08-05 无锡东旭通信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光缆分纤箱
CN204790105U (zh) * 2015-06-25 2015-11-18 湖南省康普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分光分纤箱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0271A (zh) * 2020-07-29 2020-11-03 山东海丽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mc材质的光缆分纤箱
CN111999836A (zh) * 2020-09-21 2020-11-27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lgx光分路器
KR102255089B1 (ko) * 2020-11-17 2021-05-21 구진모 광케이블용 광분배기
CN113093353A (zh) * 2021-03-03 2021-07-09 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 光纤盒
CN114114566A (zh) * 2021-10-09 2022-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盒
CN114527545A (zh) * 2022-03-25 2022-05-24 武汉鲁班精艺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分光器调整架
CN114527545B (zh) * 2022-03-25 2023-12-08 武汉鲁班精艺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分光器调整架
CN116626829A (zh) * 2023-06-09 2023-08-22 南京天润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缆分纤箱
CN116626829B (zh) * 2023-06-09 2024-03-12 南京天润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缆分纤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13108B1 (en) 2020-12-02
CN108713157B (zh) 2020-10-09
EP3413108A4 (en) 2019-02-20
EP3413108A1 (en) 2018-12-12
WO2017152395A1 (zh) 2017-09-14
BR112018068101A2 (pt) 2019-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13157A (zh) 光缆分纤箱和光缆分纤装置
US10802236B2 (en) Fiber optic enclosure for retrofitting pedestals in the field
US20210294053A1 (en) Fiber optic closure terminals with increased versatility
CN202548411U (zh) 入户缆光分路器接头盒
KR102208460B1 (ko) 적층형 광심선 저장함
KR20130022045A (ko) 광전 복합케이블용 종단처리함
CN202904081U (zh) 一种光纤配线箱
CN208477862U (zh) 一种led拼接屏幕单元箱体
US20230296856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Boxes With Movable Adapter Holder
US11150427B2 (en) Electrical power and optical distribution box for fiber to the antenna systems
CN202231735U (zh) 一种oplc楼层用三网融合终端及终端箱
CN216817044U (zh) 一种光缆保护管线终端连接的光纤转接装置
US11809009B2 (en) Outside plant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204925469U (zh) 光纤安装结构及设有该结构的机箱
CN201497824U (zh) 光缆分纤箱
KR101677244B1 (ko) 광전 복합케이블 분배함
CN202305932U (zh) 一种光纤分路接续盒
CA2976631C (en) Retractable recessed electrical outlet and data port assembly
CN207908763U (zh) 对外接线具有保护作用的光纤面板盒
CN215867245U (zh) 一种组合式光纤分纤箱
CN207882531U (zh) 一种光纤分纤保护接续盒
CN203673120U (zh) 共建共享光缆分纤箱
CN219496746U (zh) 一种ftth或fttr接入用的多功能分光分纤箱
EP3901678B1 (en) Household cable connecting device and household cable connecting system
KR102328828B1 (ko) 광케이블 접속 단자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