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10066A - 一种界面放电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界面放电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10066A
CN108710066A CN201810481384.1A CN201810481384A CN108710066A CN 108710066 A CN108710066 A CN 108710066A CN 201810481384 A CN201810481384 A CN 201810481384A CN 108710066 A CN108710066 A CN 1087100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interface
discharge
detection device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813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倡
魏艳慧
雷清泉
郝春成
张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4813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1006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88368 priority patent/WO201908049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710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100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12Testing dielectric strength or breakdown voltage ; Testing or monitoring effectiveness or level of insulation, e.g. of a cable or of an apparatus, for example using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s; Electrostatic testing
    • G01R31/1227Testing dielectric strength or breakdown voltage ; Testing or monitoring effectiveness or level of insulation, e.g. of a cable or of an apparatus, for example using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s; Electrostatic testing of components, parts or materials
    • G01R31/1263Testing dielectric strength or breakdown voltage ; Testing or monitoring effectiveness or level of insulation, e.g. of a cable or of an apparatus, for example using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s; Electrostatic testing of components, parts or materials of solid or fluid materials, e.g. insulation films, bulk material; of semiconductors or LV electronic components or parts; of cable, line or wire insulation
    • G01R31/1272Testing dielectric strength or breakdown voltage ; Testing or monitoring effectiveness or level of insulation, e.g. of a cable or of an apparatus, for example using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s; Electrostatic testing of components, parts or materials of solid or fluid materials, e.g. insulation films, bulk material; of semiconductors or LV electronic components or parts; of cable, line or wire insulation of cable, line or wire insulation, e.g. using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Relating To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界面放电检测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放电检测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电缆和电缆附件,二者之间形成界面;第一电极的放电端位于界面的第一端,第二电极的接收端位于界面的第二端;第一电极的放电端和第二电极的接收端相对设置,二者之间形成间距;所述第一电极还具有加压端,所述第二电极连接至检测模块。本申请还提供了相应的界面放电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界面是否放电。

Description

一种界面放电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界面放电检测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放电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高压电缆应用广泛,可靠性备受关注。电缆附件作为电缆与电缆、电缆与其他设备连接的重要环节,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电力供应的稳定性。电缆附件安装过程中,由于连接部位或连接金属接触面处理不当,极易引起电缆附件连接处沿界面发生放电。
因此,现场安装后对高压电缆附件界面处放电的检测,或材料改性后界面放电的检测问题,对电力电缆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针对高压电缆附件界面放电的检测方法未见报道,更没有类似的方法或装置可供借鉴。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电缆附件界面放电的检测,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界面放电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本申请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界面放电检测装置,包括电缆和电缆附件,电缆具有绝缘层和位于绝缘层内的导体,所述绝缘层的外侧设置有电缆附件,二者之间形成界面;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两个电极,分别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放电端位于界面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极的接收端位于界面的第二端;第一电极的放电端和第二电极的接收端相对设置,二者之间形成间距;所述第一电极还具有用于加载电压的加压端;所述第二电极连接至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第二电极是否接收到电信号。
本申请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界面放电检测方法,步骤为:
在电缆的绝缘层外安装电缆附件,二者之间形成界面;在界面的第一端设置第一电极,使得第一电极的放电端位于第一端;在界面的第二端设置第二电极,使得第二电极的接收端位于第二端;第一电极的放电端与第二电极的接收端相对设置,二者之间形成间距;
对第一电极的加压端施加电压,电压从加压端传至放电端,并通过放电端对界面进行放电;
第二电极的接收端接收来自界面的电信号,并通过与其连接的检测模块检测电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可用于界面放电的检测问题,对电力电缆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提供更多的方法或装置提供了借鉴。
附图说明
图1是界面放电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电极的示意图一;
图4是图3的立体图;
图5是电极的示意图二;
图6是电极的示意图三;
图7是图6的前视图;
图中编号:1电缆,11绝缘层,12导体,2电缆附件,3界面,31界面第一端,32界面第二端,4第一电极,41放电端,42加压端,43过渡段,5第二电极,51接收端,6检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实的阐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内侧”或“外周”都是相对于图中的方向,而非对其位置的绝对限制。所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申请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1.界面放电检测装置
本申请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界面放电检测装置(以下可简称为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电缆1和电缆附件2,电缆1具有绝缘层11和位于绝缘层11内的导体12,所述绝缘层11的外侧设置有电缆附件2,二者之间形成界面3;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两个电极,分别为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所述第一电极4的放电端41位于界面3的第一端31,所述第二电极5的接收端51位于界面3的第二端32;第一电极4的放电端41和第二电极5的接收端51相对设置,二者之间形成间距;所述第一电极4还具有用于加载电压的加压端42,可连接加载电压的导线;所述第二电极5连接至检测模块6,可用于检测第二电极5是否接收到电信号。
所述电缆附件2一般都是采用绝缘材料制备而成,以改善电缆终端的电场集中现象。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缆附件2与第一电极4的接触面为光滑面,如图2所示,可以为圆角倒角,以减少或避免第一电极4直接对电缆附件2产生局部放电,从而无法准确检测对界面3的放电。所述电缆附件2与第二电极5的接触面也为光滑面,可以为圆角倒角,不再另外附图示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分别沿着电缆绝缘层11的形状而紧密贴合在绝缘层11上;由于所述电缆附件2与电缆1几乎是无缝隙接触,这样的设置可有效减少在界面3产生的缝隙。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电极4为薄片状,包括可用于加载电压于其上的加压端42和具有放电能力的放电端41,二者之间为平滑过渡段43;优选所述加压端42的边缘为光滑边缘,避免局部放电;所述放电端41为尖端,用于放电使用。所述第二电极5的接收端51为尖端,与第一电极的放电端41相对设置,二者之间形成所述间距;从而使得放电端41可以准确发送,接收端51可以更准确地接收;所述间距的大小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测试的要求而进行调整。
所述第一电极4的设置可以避免电极的多维放电,使放电主要聚集在放电端41。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电极4的加压端42位于界面3以外,过渡段43一部分位于界面3上,剩余部分位于界面3以外;一方面,使得第一电极4有足够的长度伸入界面3,使放电只发生在放电端,确保放电途径只发生在界面3,实现界面放电检测;另一方面,可避免第一电极4介入过多,从而造成绝缘层11与电缆附件2之间的缝隙过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和4所示,所述第一电极4大致呈水滴形,所述放电端41为水滴的起始端,所述加压端42可大致为圆形或者椭圆形。所述第二电极5也可以采用相同或者相似的形状,但与第一电极4大致呈镜像对称设置,这样才能保证放电端41与接收端51的相对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过渡段43的两侧略向内平滑凹陷,可减少放电端41的接触面积,减少使用时产生的缝隙。所述第二电极5也可以采用相同或者相似的形状,但与第一电极4大致呈镜像对称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电极4和/或第二电极5的厚度不大于0.1mm,例如可以为0.1mm,0.08mm,0.05mm等等;从而使得其所需缝隙小,使得其他贴合部件之间更好地无缝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电极4由加压端42向放电端41厚度递减;所述第二电极5也可以采用相同或者相似的形状,但与第一电极4大致呈镜像对称设置。这种类似楔子的形状可节约生产成本,且易于插入与其贴合的部件之间。
2.界面放电检测方法
本申请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界面放电检测方法,可采用前文所述的检测装置来实现,步骤为:
在电缆1的绝缘层11外安装电缆附件2,二者几乎呈无缝隙接触,二者之间形成界面3;在界面3的第一端31设置第一电极4,使得第一电极4的放电端41位于第一端31;在界面3的第二端32设置第二电极5,使得第二电极5的接收端51位于第二端32;第一电极4的放电端41与第二电极5的接收端51相对设置,二者之间形成间距;
对第一电极4的加压端42施加电压,电压从加压端42传至放电端41,并通过放电端41对界面3进行放电;
第二电极5的接收端51接收来自界面3的电信号,并通过与其连接的检测模块6检测电信号。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检测模块6具有检测电信号和处理并分析所述电信号的功能。
采用所述检测模块6检测电信号和处理并分析所述电信号的技术方案为现有技术,其检测方法和操作可以参考Yan-Hui Wei,Hai-Bao Mu,Guan-Jun Zhang,George Chen,“AStudy of Oil-impregnated Paper Insulation Aged with Thermal-electricalStress:PD Characteristics and Trap Parameters”,IEEE Transactions onDielectrics&Electrical Insulation 2016,23(6):3411-3420和Yan-Hui Wei,Ming-XiaoZhu,Yuan Li,Lin Zhao,Jun-Bo Deng,Hai-Bao Mu,Guan-Jun Zhang,“Partial DischargeCharacteristics and Trap Parameters of Aged Oil-impregnated Paper”,IEEE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Electrical Insulation,2015,22(6):3442-3450.通过检测模块6实现的检测一般是工作人员通过示波器等可直接观测到的,通过采集系统可自动采集的。
检测时,向第一电极4加载电压,到达加载幅值并耐受一定时间后(比如两分钟、五分钟后),如果与第二电极相连的检测模块6可以接收到电信号,那么说明需要对绝缘层11或者电缆附件2的材质、界面光滑度等进行改进;如果检测模块没有接收到电信号,那么说明现有绝缘层11或者电缆附件2的材质、界面等适合当前电缆需求。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阐述,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界面放电检测装置,包括电缆1和电缆附件2,电缆1具有绝缘层11和位于绝缘层11内的导体12,所述绝缘层11的外侧设置有电缆附件2,采用绝缘材料制备而成;电缆1和绝缘层11之间形成界面3;
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第一电极4的放电端41位于界面3的第一端31且贴合在绝缘层11上,所述第一电极4还具有加压端42,可连接加载电压的导线,以便向第一电极4施加电压;所述电缆附件2与第一电极4的接触面为圆角倒角;
第二电极5的接收端51位于界面3的第二端32且贴合在绝缘层11上;所述第二电极5连接至检测模块6,可用于检测并分析和处理第二电极5是否接收到了电信号;
所述第一电极4的放电端41为尖端,所述第二电极5的接收端51也为尖端,二者相对设置,且二者之间形成测量所需的间距。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电极4,其为薄片状,厚度约为0.08mm,具有可被加载电压的加压端42,尤其适用于加载高压电于其上,加压端42大致呈水滴形;以及具有放电能力的放电端41,二者之间通过平滑过渡段43相连;所述加压端42的边缘为光滑边缘,所述放电端41为尖端。
高压电通过加压端42加载在电极4上,通过放电端41尖端进行放电;如此,可以防止电极4多维放电,而将放电集中在尖端进行,可以用于界面放电检测。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极可用作实施例1中界面放电检测装置的第一电极4,所述第二电极5也可以采用与第一电极4相同或者相似的形状,但与第一电极4呈镜像对称设置。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一种电极4,其为薄片状,厚度约为0.06mm,具有可被加载电压的加压端42,尤其适用于加载高压电于其上,所述加压端42呈圆形;以及具有放电能力的放电端41,二者之间通过平滑过渡段43相连;所述加压端42的边缘为光滑边缘,所述放电端41为尖端放电端,所述过渡段43的两侧略向内平滑凹陷,从而减少放电端41的面积,并可以缩短放电端41的延伸长度。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极可用作实施例1中界面放电检测装置的第一电极4,所述第二电极5也可以采用与第一电极4相同或者相似的形状,但与第一电极4呈镜像对称设置。
实施例4
在实施例2或实施例3的基础上,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电极4由加压端42向放电端41厚度递减,其中,过渡段43和放电端41的厚度小于等于0.01mm。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极可用作实施例1中界面放电检测装置的第一电极4,所述第二电极5也可以采用与第一电极4相同或者相似的形状,但与第一电极4呈镜像对称设置。
实施例5
一种界面放电检测方法,可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检测装置来实现,步骤为:
在电缆1的绝缘层11外安装电缆附件2,二者之间形成界面3;将第一电极4贴合在界面3的第一端31,使得第一电极4的放电端41位于第一端31;将第二电极5贴合在界面3的第二端32,使得第二电极5的接收端51位于第二端32;第一电极4的放电端41与第二电极5的接收端51相对设置,二者之间形成间距;
可以先将电缆1和电缆附件2组装好,然后将电极分别插入两端;或者,也可以先将电极分别贴合在电缆1上后,再组装电缆1和电缆附件;
对第一电极4的加压端42施加电压,电压从加压端42传至放电端41,并通过放电端41对界面3进行放电;
第二电极5的接收端51接收来自界面3的电信号,并通过与其连接的检测模块6检测,处理和分析电信号。
如果检测模块6接收到电信号,那么说明界面存在放电现象,需要进行后续检查或处理;如果检测模块6未接收到电信号,那么说明界面不存在界面放电现象。

Claims (10)

1.一种界面放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缆(1)和电缆附件(2),电缆(1)具有绝缘层(11)和位于绝缘层(11)内的导体(12),所述绝缘层(11)的外侧设置有电缆附件(2),二者之间形成界面(3);
还包括两个电极,分别为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
所述第一电极(4)的放电端(41)位于界面(3)的第一端(31),所述第二电极(5)的接收端(51)位于界面(3)的第二端(32);
第一电极(4)的放电端(41)和第二电极(5)的接收端(51)相对设置,二者之间形成间距;
所述第一电极(4)还具有用于加载电压的加压端(42);所述第二电极(5)连接至检测模块(6),用于检测第二电极(5)是否接收到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放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4)为薄片状,包括用于加载电压于其上的加压端(42)和具有放电能力的放电端(41),二者之间为平滑过渡段(43);所述加压端(42)的边缘为光滑边缘,所述放电端(41)为尖端;所述第二电极(5)的接收端(51)为尖端,与第一电极的放电端(41)相对设置,二者之间形成所述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界面放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附件(2)与第一电极(4)的接触面为光滑面,和/或,所述电缆附件(2)与第二电极(5)的接触面为光滑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界面放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分别沿着电缆绝缘层(11)的形状而紧密贴合在绝缘层(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界面放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4)的加压端(42)位于界面(3)以外,过渡段(43)一部分位于界面(3)上,剩余部分位于界面(3)以外。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界面放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4)大致呈水滴形,所述放电端(41)为水滴的起始端,所述加压端(42)大致为圆形或者椭圆形;所述第二电极(5)采用与第一电极(4)相同或者相似的形状,但与第一电极(4)呈镜像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界面放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43)的两侧略向内平滑凹陷,所述第二电极(5)采用相同或者相似的形状,但与第一电极(4)呈镜像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界面放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4)和/或第二电极(5)的厚度不大于0.1mm。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界面放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4)由加压端(42)向放电端(41)厚度递减;所述第二电极(5)采用相同或者相似的形状,但与第一电极(4)呈镜像对称设置。
10.一种界面放电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电缆(1)的绝缘层(11)外安装电缆附件(2),二者之间形成界面(3);在界面(3)的第一端(31)设置第一电极(4),使得第一电极(4)的放电端(41)位于第一端(31);在界面(3)的第二端(32)设置第二电极(5),使得第二电极(5)的接收端(51)位于第二端(32);第一电极(4)的放电端(41)与第二电极(5)的接收端(51)相对设置,二者之间形成间距;
对第一电极(4)的加压端(42)施加电压,电压从加压端(42)传至放电端(41),并通过放电端(41)对界面(3)进行放电;
第二电极(5)的接收端(51)接收来自界面(3)的电信号,并通过与其连接的检测模块(6)检测电信号。
CN201810481384.1A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界面放电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Pending CN1087100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81384.1A CN108710066A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界面放电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PCT/CN2018/088368 WO2019080494A1 (zh) 2018-05-18 2018-05-25 界面放电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81384.1A CN108710066A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界面放电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10066A true CN108710066A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68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81384.1A Pending CN108710066A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界面放电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10066A (zh)
WO (1) WO201908049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3667A (zh) * 2021-11-08 2022-01-14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模拟运行环境下海底电缆老化试验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86890U (zh) * 2012-06-04 2012-12-05 湖南嘉业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不损失工作电极电性能的水滴形电极
CN203858331U (zh) * 2014-05-23 2014-10-0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缆接头复合介质沿面放电模拟装置
CN204086469U (zh) * 2014-10-15 2015-01-07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局部放电在线检测装置
CN105606975A (zh) * 2016-03-09 2016-05-25 武汉华威众科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可定位的特高频电缆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和装置
CN205404738U (zh) * 2016-03-04 2016-07-27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高压电缆附件局部放电检测装置
CN106970307A (zh) * 2017-04-28 2017-07-21 天津大学 一种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电树枝特性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06362888U (zh) * 2017-01-05 2017-07-28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高压电缆附件局部放电起始电压的自动测试系统
CN107615608A (zh) * 2015-05-12 2018-01-19 Iph高能电工测试研究所有限公司 高压电缆附件以及生产高压电缆附件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249046U (zh) * 2017-09-22 2018-04-17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86890U (zh) * 2012-06-04 2012-12-05 湖南嘉业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不损失工作电极电性能的水滴形电极
CN203858331U (zh) * 2014-05-23 2014-10-0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缆接头复合介质沿面放电模拟装置
CN204086469U (zh) * 2014-10-15 2015-01-07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局部放电在线检测装置
CN107615608A (zh) * 2015-05-12 2018-01-19 Iph高能电工测试研究所有限公司 高压电缆附件以及生产高压电缆附件的方法
CN205404738U (zh) * 2016-03-04 2016-07-27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高压电缆附件局部放电检测装置
CN105606975A (zh) * 2016-03-09 2016-05-25 武汉华威众科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可定位的特高频电缆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和装置
CN206362888U (zh) * 2017-01-05 2017-07-28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高压电缆附件局部放电起始电压的自动测试系统
CN106970307A (zh) * 2017-04-28 2017-07-21 天津大学 一种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电树枝特性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3667A (zh) * 2021-11-08 2022-01-14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模拟运行环境下海底电缆老化试验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80494A1 (zh) 2019-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7263B (zh) 非接触式工频电压测量装置
US9891263B2 (en)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 method,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ement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insulated wire
CN109917235B (zh) 一种电缆缓冲层导电性能缺陷检测方法
JPS61243375A (ja) 電力ケ−ブルの絶縁体劣化診断法
JP2014190758A (ja) 電力ケーブルの劣化診断方法
CN107860811A (zh) 易拉罐盖表面涂层完整性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2462215A (zh) 一种全尺寸电缆绝缘电荷量测试平台及方法
JPH0830728B2 (ja) 耐圧検査方法及び装置
CN108710066A (zh) 一种界面放电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JP3217195U (ja) 4線式測定ケーブル及びインピーダンス測定システム
CN210015224U (zh) 电气连接检测装置
CN205643411U (zh) 一种用于电缆极化/去极化测量的夹持装置
CN111707909A (zh) 瓷绝缘子检测方法以及瓷绝缘子检测电路
CN114200262B (zh) 高压电缆肘形终端局部放电和暂稳态电压在线测量装置
CN105866667A (zh) 一种双端接地断路器的回路电阻测试方法
US20120013344A1 (en) Device for diagnosing measurement objects using a measurement voltage
CN111913127B (zh) 管型母线智能检测装置和方法
CN209280763U (zh) 一种导电片材多线电阻测量装置
CN207817136U (zh) 一种电力电缆接头局部放电检测电磁干扰屏蔽装置
CN109030885B (zh) 变压器高压桩头测试电极及变压器
CN104457652A (zh) 端子压接质量检测装置、方法及端子压接系统
CN212514856U (zh) 一种预埋式电容耦合传感器
CN114217180A (zh) 一种电力电缆缓冲层缺陷检测系统
CN106646160A (zh) 不同形态电压下挤出电缆绝缘性能检验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589279A (zh) 小间距接线座的测试转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