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49046U - 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49046U
CN207249046U CN201721224863.2U CN201721224863U CN207249046U CN 207249046 U CN207249046 U CN 207249046U CN 201721224863 U CN201721224863 U CN 201721224863U CN 207249046 U CN207249046 U CN 2072490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able accessory
test device
tested
tested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248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明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 Gri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 Gri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 Gri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248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490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49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490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用于嵌入被测电缆附件内管,使被测电缆附件套在第一电极上,使被测电缆附件进行连续扩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用于连接电源的两端,并用于通过被测电缆附件形成回路。通过嵌入被测电缆附件内管的第一电极,使被测电缆附件套在第一电极上,实现对被测电缆附件的连续扩径。同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与被测电缆附件和电源形成回路后,便于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间的电压导致被测电缆附件被击穿或发生电树后,可以根据被测电缆附件被击穿位置或电树发生位置的扩径率,以快速有效地测试出电缆附件的扩径率与电缆附件被击穿或发生电树间的关系。

Description

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附件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附件是连接电缆与输配电线路及相关配电装置的产品,一般指电缆线路中各种电缆的中间连接及终端连接,它与电缆一起构成电力输送网络。电缆附件主要是依据电缆结构的特性,既能恢复电缆的性能,又保证电缆长度的延长及终端的连接。
电缆附件内部因存在复合界面和电场应力集中现象,成为高压电缆绝缘的薄弱环节和运行故障的典型部位。电缆附件在安装过程中会产生扩径现象,不同程度的扩径会对电缆附件的绝缘性能产生不同影响,导致电缆附件被击穿。目前,传统技术中缺乏快速有效测试电缆附件的扩径率与电缆附件被击穿间的关系的测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传统技术中缺乏快速有效测试电缆附件的扩径率与电缆附件被击穿间的关系的测试装置,提供一种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第一电极用于嵌入被测电缆附件内管,使被测电缆附件套在第一电极上,且使被测电缆附件连续扩径。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用于连接电源的两端。
第二电极还用于与被测电缆附件的外表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嵌入被测电缆附件内管的第一电极,使被测电缆附件套在第一电极上,使被测电缆附件的连续扩径。同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与被测电缆附件和电源形成回路后,便于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间的电压导致被测电缆附件被击穿或发生电树后,可以根据被测电缆附件被击穿位置或电树发生未知的扩径率,以快速有效地测试出电缆附件的扩径率与电缆附件被击穿或发生电树间的关系。
附图说明
图1为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讲解说明。同时声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包括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11。
第一电极10用于嵌入被测电缆附件内管,使被测电缆附件套在第一电极10上,使被测电缆附件连续扩径。
其中,第一电极1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增大,使被测电缆附件进行连续扩径。
可选地,选用横截面形状与被测电缆附件的内管横截面形状相同的第一电极10,第一端的横截面小于或等于被测电缆附件的内管横截面,第二端的横截面大于被测电缆附件的内管横截面。
优选地,第一电极10为圆台状电极,即选用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的电极作为第一电极10。如图1所示,第一电极10即为圆台状电极,第一电极10的第一端的横截面的直径为Φ2,第二端的横截面的直径为Φ1,由图1可见,基于圆台的特点,第一端至第二端是逐渐增大,在嵌入被测电缆附件内管,被测电缆附件套在第一电极10后,使被测电缆附件进行连续扩径。
其中,基于圆台状的第一电极10,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还包括直径测量单元,直径测量单元用于测量第一电极10上特定位置的横截面的直径,以根据横截面的直径确定扩径率。其中,扩径率k如下式:
其中,R1为第一电极10上特定位置的横截面的直径,R0为扩径前被测电缆附件内管的直径。
可选地,直径测量单元可以为预设刻度的测量尺,测量尺包括测量尺本体和游标。测量尺本体用于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极10的轴向上,所述游标对应的轴向上的位置处第一电极10的横截面的直径为游标处的刻度。可选地,测量尺本体用于与第一电极10平行安装,并以第一电极10的一端作为参考基准,第一电极10上特定位置对应标尺上的刻度,即为预先计算好的该特定位置的横截面的直径,基于获取到的直径计算特定位置的扩径率。
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11分别用于连接电源的两端,并第二电极11还用于与被测电缆附件的外表面接触。
如图1所示,在第一电极10嵌入被测电缆附件后,第一电极10、被测电缆附件、第二电极11和电源间形成回路。
可选地,第二电极11为槽状电极,如图1所示,第二电极11选用槽状电极,如U型槽状电极,便于放置第一电极10,使第一电极10在嵌入被测电缆附件后可以平稳放置在第二电极11上,以提高回路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通过嵌入被测电缆附件内管的第一电极10,使被测电缆附件套在第一电极10上,使被测电缆附件的连续扩径。同时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11用于与被测电缆附件和电源形成回路后,便于在第一电极10与第二电极11间的电压导致被测电缆附件被击穿或发生电树后,可以根据被测电缆附件被击穿位置或电树发生位置的扩径率,以快速有效地测试出电缆附件的扩径率与电缆附件被击穿或发生电树间的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单元12,压力传感单元12设置在第一电极10的表面。
设置在第一电极10表面的压力传感单元12,以测试被测电缆附件为第一电极10的压力。
可选地,压力传感单元12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各个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扩径率不同的位置。以测试在不同扩径率,被测电缆附件对第一电极10的压力。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还包括电测量单元13,电测量单元13连接在第一电极10、第二电极11与电源形成的回路上,用于测量被测电缆附件的放电电流和局部放电量。
其中,连接在回路中的电测量单元13可以选用由电流互感器、耦合电容和检测阻抗构成的测量电路,通过测量检测阻抗上的电压换算出局部放电量,测量被测电缆附件的放电电流和局部放电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所述第一电极用于嵌入被测电缆附件内管,使被测电缆附件套在所述第一电极上,且使被测电缆附件连续扩径;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用于连接电源的两端;
所述第二电极还用于与被测电缆附件的外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传感单元;
所述压力传感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单元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
所述各个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上不同扩径率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测量单元;
所述电测量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电源形成的回路上,用于测量被测电缆附件的放电电流和局部放电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为槽状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为圆台状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径测量单元,所述直径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述第一电极上任一位置的横截面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径测量单元为预设刻度的测量尺,所述测量尺包括测量尺本体和游标;
所述测量尺本体用于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极的轴向上,所述游标对应的轴向上的位置处第一电极的横截面的直径为游标处的刻度。
CN201721224863.2U 2017-09-22 2017-09-22 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 Active CN2072490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24863.2U CN207249046U (zh) 2017-09-22 2017-09-22 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24863.2U CN207249046U (zh) 2017-09-22 2017-09-22 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49046U true CN207249046U (zh) 2018-04-17

Family

ID=61886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24863.2U Active CN207249046U (zh) 2017-09-22 2017-09-22 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4904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78972A (zh) * 2017-09-22 2017-12-15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9269684A (zh) * 2018-11-07 2019-01-25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电缆附件的界面压力测试误差校正方法
CN109631739A (zh) * 2019-01-17 2019-04-16 江苏嘉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电缆附件的扩径率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WO2019080494A1 (zh) * 2018-05-18 2019-05-02 青岛科技大学 界面放电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78972A (zh) * 2017-09-22 2017-12-15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WO2019080494A1 (zh) * 2018-05-18 2019-05-02 青岛科技大学 界面放电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09269684A (zh) * 2018-11-07 2019-01-25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电缆附件的界面压力测试误差校正方法
CN109631739A (zh) * 2019-01-17 2019-04-16 江苏嘉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电缆附件的扩径率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49046U (zh) 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
CN107976602A (zh) 高压电缆金属外护层接地环流在线监测系统
CN210090601U (zh) 一种带有检测电缆线耐压和绝缘功能的检测装置
CN107478972A (zh) 电缆附件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3267934B (zh) 一种便携式直流试验放电棒
MY181958A (en)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8710073A (zh) T型结构的气体组合电器冲击电压下局部放电试验系统
CN207067310U (zh) 一种手持式电缆线漏电检测装置
CN204203285U (zh) 绝缘杆实验装置
CN205643612U (zh) 一种中压套管耐压检测工装
CN204228876U (zh) 接地检测装置
CN213240384U (zh) 一种测量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绝缘的装置
CN205210239U (zh) 绕包超导体绝缘性能的测试装置及其实验装置
CN203287474U (zh) 一种便携式直流试验放电棒
CN204792665U (zh) 一种固体绝缘环网柜用熔断器绝缘筒
CN104360216A (zh) 接地检测装置及接地检测方法
CN204241608U (zh) 一种漏电流测试盒
CN104332258B (zh) 改进的高压穿墙套管
CN114200262A (zh) 高压电缆肘形终端局部放电和暂稳态电压在线测量装置
CN203929129U (zh) 电缆温度与载流量在线监测系统
CN206531883U (zh) 伸缩旋锁式蓄电池测量探棒
CN205786989U (zh) 一种绝缘子零值高精度检测装置
CN105606916A (zh) 一种产生接地装置测试电流的方法
CN204214971U (zh) 弓子线线夹测试装置
CN204228899U (zh) 一种可测盘式悬垂绝缘子零值和绝缘电阻的两用探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4

Address after: 510700 3rd, 4th and 5th floors of building J1 and 3rd floor of building J3, No.11 Kexiang Road, Science City, Luoga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3 building, 3, 4, 5 and J1 building, 11 building, No. 11, Ke Xiang Road, Luogang District Science City,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before: CSG POWER GRI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