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09397A - 一种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09397A
CN108709397A CN201810509628.2A CN201810509628A CN108709397A CN 108709397 A CN108709397 A CN 108709397A CN 201810509628 A CN201810509628 A CN 201810509628A CN 108709397 A CN108709397 A CN 108709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nveyer belt
drying box
layer conveyer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096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传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Tao La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Tao La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Tao La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Tao La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0962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093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09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93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5/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object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Machines or apparatu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for drying batches of material in compact form
    • F26B15/1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object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Machines or apparatu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for drying batches of material in compact form with movement in a path composed of one or more straight lines, e.g. compound, the movement being in alternat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 F26B15/12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object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Machines or apparatu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for drying batches of material in compact form with movement in a path composed of one or more straight lines, e.g. compound, the movement being in alternat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the lines being all horizontal or slightly inclined
    • F26B15/18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object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Machines or apparatu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for drying batches of material in compact form with movement in a path composed of one or more straight lines, e.g. compound, the movement being in alternat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the lines being all horizontal or slightly inclined the objects or batches of materials being carried by endless bel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3/00Heating arrangements
    • F26B23/04He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electric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6Chambers,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 F26B25/14Chambers, containers, receptacles of simple construction
    • F26B25/18Chambers, containers, receptacles of simple construction mainly open, e.g. dish, tray, pan, r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包括支架和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底部设置有支架,所述烘干箱和支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链接,所述烘干箱的右侧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烘干箱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烘干箱前挡板和烘干箱后挡板,本发明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在原有的设备基础上,采用多层烘干技术,设置有三层中部均匀设有加热棒的传送带、调节温度用的旋钮和监测温度用的温度仪表,物料可在设备中通过加热棒均匀受热且通过传送带经过层层烘干,同时可通过旋钮和温度仪表实时调节和监控所需温度,即可使物料充分烘干,也不会由于温度过高造成物料损坏,采用的层级烘干的方法也可节省大量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自动化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
背景技术
烘干,是指用某种方式去除溶剂保留固体含量的工艺过程。通常是指通入热空气将物料中水分蒸发并带走的过程。按照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热传播的方式,烘干也有相对应的三种方式:烘筒式烘干、热风式烘干和远红外烘干。砂型和砂芯是多孔性物体,其水分的去除大致可分为两步进行:表面水分的蒸发和内部水分的迁移(扩散)。因此砂型或砂芯的干燥速度决定于表面层水分蒸发的速度和内部水分的扩散速度。表面水分蒸发速度与饱和水蒸气压力和炉气中水蒸气压力的差成正比。水分迁移的速度决定于砂型内外的湿度梯度和温度梯度。砂型(芯)在烘干炉内加热过程中,其内部湿度梯度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湿度梯度使水分由内向外迁移,而温度梯度迫使水分向内迁移。因此,为了达到快速干燥的目的,就必须分阶段合理地控制烘干过程,努力做到砂型(芯)内外湿度梯度大而温度梯度小。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由于其体积通常较大、较长,从而占据大量空间,同时仅一次的烘干流程和不能实时监测和调整设备内温度,导致不能保证物料的烘干程度,从而物料需要二次加工,浪费人力和物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占据大量空间、仅一次的烘干流程和不能实时监测、调整设备内温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包括支架和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底部设置有支架,所述烘干箱和支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链接,所述烘干箱的右侧上端设置有进料口,且烘干箱的左侧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烘干箱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烘干箱前挡板和烘干箱后挡板,所述烘干箱和烘干箱前挡板通过固定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烘干箱和烘干箱后挡板通过固定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烘干箱的内部由上到下分别设置有第一层传送带、第二层传送带和第三层传送带,所述第一层传送带、第二层传送带和第三层传送带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所述烘干箱前挡板和烘干箱后挡板内表面上与转动轴相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一层传送带、第二层传送带和第三层传送带中均设置有加热棒,所述烘干箱后挡板上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右侧下部设置有总开关,所述总开关的左侧由上至下分别设置有第一层温控旋钮、第二层温控旋钮和第三层温控旋钮,所述第一层温控旋钮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层温控仪,所述第二层温控旋钮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层温控仪,所述第三层温控旋钮的左侧设置有第三层温控仪,所述控制板的左侧设置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第一层传送带、第二层传送带和第三层传送带均通过转动轴与电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棒大小形状均相同,且加热棒均匀分布在传送带中。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水平倾斜45°。
优选的,所述第一层传送带的末端短于第二层传送带的初端,所述第二层传送带的末端短于第三层传送带,所述第二层传送带与第一层传送带、第三层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第一层传送带的初端延伸至进料口处。
优选的,所述第一层温控旋钮与第一层温控仪可调控和检测第一层传送带内加热棒的热度,所述第二层温控旋钮与第二层温控仪可调控和检测第二层传送带内加热棒的热度,所述第三层温控旋钮与第三层温控仪可调控和检测第三层传送带内加热棒的热度。
优选的,所述支架共设置有八个,且支架的形状大小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电机箱与电机分别设置有三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在原有的设备基础上,采用多层烘干技术,设置有三层中部均匀设有加热棒的传送带、调节温度用的旋钮和监测温度用的温度仪表,物料可在设备中通过加热棒均匀受热且通过传送带经过层层烘干,同时可通过旋钮和温度仪表实时调节和监控所需温度,即可使物料充分烘干,也不会由于温度过高造成物料损坏,采用的层级烘干的方法也可节省大量空间。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传送带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进料口;3、第一层传送带;4、第二层传送带;5、加热棒;6、烘干箱;7、出料口;8、第三层传送带;9、转动轴;10、烘干箱后挡板;11、控制板;12、总开关;13、第三层温控旋钮;14、第二层温控旋钮;15、第一层温控旋钮;16、第一层温控仪;17、第二层温控仪;18、第三层温控仪;19、电机箱;20、电机;21、轴承;22、烘干箱前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包括支架1和烘干箱6,烘干箱6底部设置有支架1,烘干箱6和支架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链接,烘干箱6的右侧上端设置有进料口2,且烘干箱6的左侧下端设置有出料口7,烘干箱6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烘干箱前挡板22和烘干箱后挡板10,烘干箱6和烘干箱前挡板22通过固定螺母固定连接,烘干箱6和烘干箱后挡板10通过固定螺母固定连接,烘干箱6的内部由上到下分别设置有第一层传送带3、第二层传送带4和第三层传送带8,第一层传送带3、第二层传送带4和第三层传送带8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9,烘干箱前挡板22和烘干箱后挡板10内表面上与转动轴9相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轴承21,第一层传送带3、第二层传送带4和第三层传送带8中均设置有加热棒5,烘干箱后挡板10上设置有控制板11,控制板11右侧下部设置有总开关12,总开关12的左侧由上至下分别设置有第一层温控旋钮15、第二层温控旋钮14和第三层温控旋钮13,第一层温控旋钮15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层温控仪16,第二层温控旋钮14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层温控仪17,第三层温控旋钮13的左侧设置有第三层温控仪18,控制板11的左侧设置有电机箱19,电机箱19内设置有电机20,第一层传送带3、第二层传送带4和第三层传送带8均通过转动轴9与电机20转动连接。
为了使加热棒5的热量能均匀散发,从而物料可以均匀受热,已到达快速烘干的效果,本发明中,优选的,加热棒5大小形状均相同,且加热棒5均匀分布在传送带中。
为了方便烘干后的物料可以快速自动滑出,减轻工人的劳动力,提高装置的实用性,本发明中,优选的,出料口7水平倾斜45°。
为了使物料进入设备后能往复的进行烘干,且层级的传送烘干可节省空间,优选的,第一层传送带3的末端短于第二层传送带4的初端,第二层传送带4的末端短于第三层传送带8,第二层传送带4与第一层传送带3、第三层传送带8的传送方向相反。
为了实现自动化的效果,和能使物料更容易进入设备,从而方便操作人员使用,本发明中,优选的,第一层传送带3的初端延伸至进料口2处。
为了能分层的调节和温度,使物料可以在任意需求的温度下进行烘干,避免温度过高使物料损坏或温度过低达不到烘干效果,本发明中,优选的,第一层温控旋钮15与第一层温控仪16可调控和检测第一层传送带3内加热棒5的热度,第二层温控旋钮14与第二层温控仪17可调控和检测第二层传送带4内加热棒5的热度,第三层温控旋钮13与第三层温控仪18可调控和检测第三层传送带8内加热棒5的热度。
为了使设备可以更稳固,避免设备倾斜或翻到,提高设备的安全性,本发明中,优选的,支架1共设置有八个,且支架1的形状大小均相同。
为了各层传送带能各自正常运行,即互不干扰,又可协同工作,本发明中,优选的,电机箱19与电机20分别设置有三个。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发明安装好过后,将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从仓库中取出,并移至需要使用的位置后,通过支架1将整个设备放置稳固,将控制板11上的总开关12打开,然后电机箱19内的电机20就会通过转动轴9带动通过轴承21固定在烘干箱前挡板22和烘干箱后挡板10上的传送带转动,加热棒5开始加热时,可通过调节控制板11上的第一层温控旋钮15、第二层温控旋钮14和第三层温控旋钮13来控制每层传送带中加热棒5的热度,同时通过第一层温控仪16、第二层温控仪17、第三层温控仪18来监测所需温度后,再将需要进行烘干的物料通过进料口2,放置到第一层传送带3上,物料在第一层传送带3上移动,移动至末端后滑落到反向传送的第二传送带4上,最后再滑落至第三层传送带8上,即完成烘干通过出料口7滑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包括支架(1)和烘干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6)底部设置有支架(1),所述烘干箱(6)和支架(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链接,所述烘干箱(6)的右侧上端设置有进料口(2),且烘干箱(6)的左侧下端设置有出料口(7),所述烘干箱(6)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烘干箱前挡板(22)和烘干箱后挡板(10),所述烘干箱(6)和烘干箱前挡板(22)通过固定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烘干箱(6)和烘干箱后挡板(10)通过固定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烘干箱(6)的内部由上到下分别设置有第一层传送带(3)、第二层传送带(4)和第三层传送带(8),所述第一层传送带(3)、第二层传送带(4)和第三层传送带(8)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9),所述烘干箱前挡板(22)和烘干箱后挡板(10)内表面上与转动轴(9)相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轴承(21),所述第一层传送带(3)、第二层传送带(4)和第三层传送带(8)中均设置有加热棒(5),所述烘干箱后挡板(10)上设置有控制板(11),所述控制板(11)右侧下部设置有总开关(12),所述总开关(12)的左侧由上至下分别设置有第一层温控旋钮(15)、第二层温控旋钮(14)和第三层温控旋钮(13),所述第一层温控旋钮(15)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层温控仪(16),所述第二层温控旋钮(14)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层温控仪(17),所述第三层温控旋钮(13)的左侧设置有第三层温控仪(18),所述控制板(11)的左侧设置有电机箱(19),所述电机箱(19)内设置有电机(20),所述第一层传送带(3)、第二层传送带(4)和第三层传送带(8)均通过转动轴(9)与电机(20)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5)大小形状均相同,且加热棒(5)均匀分布在传送带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7)水平倾斜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传送带(3)的末端短于第二层传送带(4)的初端,所述第二层传送带(4)的末端短于第三层传送带(8),所述第二层传送带(4)与第一层传送带(3)、第三层传送带(8)的传送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传送带(3)的初端延伸至进料口(2)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温控旋钮(15)与第一层温控仪(16)可调控和检测第一层传送带(3)内加热棒(5)的热度,所述第二层温控旋钮(14)与第二层温控仪(17)可调控和检测第二层传送带(4)内加热棒(5)的热度,所述第三层温控旋钮(13)与第三层温控仪(18)可调控和检测第三层传送带(8)内加热棒(5)的热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共设置有八个,且支架(1)的形状大小均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箱(19)与电机(20)分别设置有三个。
CN201810509628.2A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 Pending CN1087093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09628.2A CN108709397A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09628.2A CN108709397A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09397A true CN108709397A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70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09628.2A Pending CN108709397A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0939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74726U (zh) * 2011-09-15 2012-06-13 南京长鑫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网带干燥机
CN203735402U (zh) * 2014-01-14 2014-07-30 晋江力绿食品有限公司 自动烘干流水线
CN105004156A (zh) * 2015-07-23 2015-10-28 合肥维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山茶的烘干装置
CN205209166U (zh) * 2015-11-26 2016-05-04 四川江油中坝附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中药饮片烘干机
CN205373391U (zh) * 2016-02-18 2016-07-06 唐山市宏林硅胶有限公司 多层带式干燥机的plc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74726U (zh) * 2011-09-15 2012-06-13 南京长鑫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网带干燥机
CN203735402U (zh) * 2014-01-14 2014-07-30 晋江力绿食品有限公司 自动烘干流水线
CN105004156A (zh) * 2015-07-23 2015-10-28 合肥维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山茶的烘干装置
CN205209166U (zh) * 2015-11-26 2016-05-04 四川江油中坝附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中药饮片烘干机
CN205373391U (zh) * 2016-02-18 2016-07-06 唐山市宏林硅胶有限公司 多层带式干燥机的plc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48894U (zh) 远红外多功能干燥系统
CN105180604A (zh) 一种电热鼓风干燥箱
CN105222565A (zh) 一种循环烘箱
CN210425809U (zh) 制药热风循环烘箱
CN104567303A (zh) 一种烘箱
CN207716799U (zh) 一种模块化烘箱结构
CN205664606U (zh) 一种真空烤箱的风冷降温系统
CN206273137U (zh) 一种食品烘干机
CN204787606U (zh) 一种真空干燥箱
CN108709397A (zh) 一种工业自动化烘干流水设备
CN205679001U (zh) 一种全封闭式恒温恒湿烘箱装置
CN207471939U (zh) 多功能可温控加热干燥装置
CN205373275U (zh) 一种电热鼓风干燥箱
CN108453878B (zh) 一种空心隔墙板的蒸气养护装置及养护方法
CN103900356B (zh) 一种冷凝型热风循环烘干装置
CN102356925A (zh) 一种烤烟设备
CN106871586A (zh) 一种双烘室热风循环烘箱
CN103344098B (zh) 排水式干燥空气干燥装置
CN206637971U (zh) 鼓风干燥箱
CN205175034U (zh) 热风循环烘箱
CN114294957A (zh) 一种微波热风协同加热烘箱
CN210675840U (zh) 一种锂电池涂布机加热结构
CN209968063U (zh) 一种不间断使用的干燥机
CN110624797A (zh) 一种锂电池涂布机加热结构
CN208458394U (zh) 一种烘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