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02215A - 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用于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的接线盒、以及用于容纳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用于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的接线盒、以及用于容纳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02215A
CN108702215A CN201780013074.0A CN201780013074A CN108702215A CN 108702215 A CN108702215 A CN 108702215A CN 201780013074 A CN201780013074 A CN 201780013074A CN 108702215 A CN108702215 A CN 1087022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band
signal processing
cable
process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30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02215B (zh
Inventor
稻田浩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702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2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022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22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9Repeaters
    • H04B10/291Repeaters in which processing or amplification is carried out without conversion of the main signal from optical form
    • H04B10/293Signal power control
    • H04B10/294Signal power control in a multiwavelength system, e.g. gain equalisation
    • H04B10/2941Signal power control in a multiwavelength system, e.g. gain equalisation using an equalising unit, e.g. a filt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28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data bus means, i.e. plural waveguides interconnected and providing an inherently bidirectional system by mixing and splitt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5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Accommodation of active medium therein;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6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63Waveguide lasers, i.e. whereby the dimensions of the waveguide are of the order of the light wavelength
    • H01S3/067Fibre lasers
    • H01S3/06754Fibre amplifiers
    • H01S3/06762Fibre amplifiers having a specific amplification band
    • H01S3/06766C-band amplifiers, i.e. amplification in the range of about 1530 nm to 1560 n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5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Accommodation of active medium therein;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6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63Waveguide lasers, i.e. whereby the dimensions of the waveguide are of the order of the light wavelength
    • H01S3/067Fibre lasers
    • H01S3/06754Fibre amplifiers
    • H01S3/06762Fibre amplifiers having a specific amplification band
    • H01S3/0677L-band amplifiers, i.e. amplification in the range of about 1560 nm to 1610 n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23Arrangements of two or more lase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S3/02 - H01S3/22, e.g. tandem arrangements of separate active media
    • H01S3/2375Hybrid la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9Repeaters
    • H04B10/291Repeaters in which processing or amplification is carried out without conversion of the main signal from optical form
    • H04B10/293Signal power control
    • H04B10/294Signal power control in a multiwavelength system, e.g. gain equal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28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data bus means, i.e. plural waveguides interconnected and providing an inherently bidirectional system by mixing and splitting signals
    • G02B6/293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data bus means, i.e. plural waveguides interconnected and providing an inherently bidirectional system by mixing and splitting signals with wavelength selective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28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data bus means, i.e. plural waveguides interconnected and providing an inherently bidirectional system by mixing and splitting signals
    • G02B6/293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data bus means, i.e. plural waveguides interconnected and providing an inherently bidirectional system by mixing and splitting signals with wavelength selective means
    • G02B6/29379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data bus means, i.e. plural waveguides interconnected and providing an inherently bidirectional system by mixing and splitting signals with wavelength selective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use of the complete device
    • G02B6/29391Power equalisation of different channels, e.g. power flatten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为了以高密度方式容纳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提供了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信号线缆;第二信号线缆;第三信号线缆;第四信号线缆;第一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用于对从第一信号线缆所输入的第一信号进行处理并将最终第二信号输出到第二信号线缆;第二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用于对从第三信号线缆所输入的第三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得到的第四信号输出到第四信号线缆;第一接线盒,用于容纳第一信号线缆、第一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第二信号线缆、以及第四信号线缆;以及第二接线盒,用于容纳第二信号线缆、第三信号线缆、第二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以及第四信号线缆。

Description

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用于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的接线盒、以 及用于容纳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一种用于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的接线盒、以及一种用于容纳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的方法,所述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对多频带信号进行处理的多个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用于光通信的频带(波长频带)包括诸如O频带(原始频带:1260至1360nm)、E频带(扩展频带:1360至1460nm)、S频带(短频带:1460至1530nm)、C频带(常规频带:1530至1565nm)、以及L频带(长频带:1565至1625nm)这样的单频带。由C频带和L频带所组成的多频带被称为“C+L频带”。使用C+L频带的光通信用于下一代光学海底系统。
在当前光学海底系统中,使用C频带光信号。在那里,对于用于增益均等化的均衡器设备(以下称为“EQL设备”),仅使用用于C频带的EQL设备。在光学海底系统中,EQL设备被容纳在诸如工厂接头(以下称为“FBJ”)和万向接头(以下称为“UJ”)这样的接线盒中(以下称为“JB”)中。通常,一个JB容纳多达16个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在仅使用C频带光信号的光学海底系统中,每个光纤需要一个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EQL设备)并且因此,一个JB存储多达16个光纤。
在专利文献1(PTL 1)中公开了使用多个频带的光学中继器传输的技术的一个示例。PTL 1的光学中继器传输设备通过采用下述光纤放大器以多级方式来执行光学中继器传输,所述每个光纤放大器具有在光纤传输线路途中的放大光纤。每个光纤放大器具有这样的特性,即放大因子随着使用频带中两个不同波长之间的波长单调地增加或减少。在PTL1的光学中继器传输设备中,频谱逆变器被布置在光纤传输线路的中途,并且因此,使每个信号光分量的放大因子在中继器传输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之间不同。作为该操作的结果,在PTL1的光学中继器传输设备中,光纤放大器对不同波长的增益进行调平。
然而,在PTL1的光学中继器传输设备中,每个光纤放大器具有这样的特定特性,即放大因子随着使用频带中两个不同波长之间的波长单调地增加或减小。此外,PTL 1的光学中继器传输设备需要频谱逆变器。因此,PTL 1的光学中继器传输设备具有高实施成本这样的问题。
因而,在下文中,将描述利用使用诸如光纤放大器这样的通用设备的多个频带来执行光学中继器传输的技术的示例。
图6是示出了用于执行C+L频带光信号的增益均等化的C+L频带EQL系统900的配置的示例的方框图。在这里,图6中的信号的每一个均由相应波长的信号强度级别示意性地表示。
C+L频带EQL系统900接收C+L频带的光信号891,并输出增益均等化的光信号896。C+L频带EQL系统900包括C/L耦合器910、C/L耦合器920、C频带EQL设备930、以及L频带EQL设备940。C+L频带EQL系统900被容纳在JB(未示出)中。
C/L耦合器910对输入到它的C+L频带光信号891进行分离并且因此输出C频带光信号892和L频带光信号893。
C频带EQL设备930输出光信号894,该光信号894是通过使输入到它的C频带光信号892均等化而获得的。
L频带EQL设备940输出光信号895,该光信号895是通过使输入到它的L频带光信号893均等化而获得的。
C/L耦合器920将输入到它的均等化C频带光信号894和L频带光信号895组合在一起并且因此输出C+L频带光信号896。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H09-96843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对于每个光纤,C+L频带EQL系统900包括四个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C/L耦合器910、C/L耦合器920、C频带EQL设备930、以及L频带EQL设备940)。因为在一个JB中容纳的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的最大数量是16,因此在一个JB中容纳的光纤数量最多为4。因此,C+L频带EQL系统900的问题在于它可容纳的光纤数量最多仅是在仅使用C频带的光学海底系统之中容纳的最大光纤数量的四分之一。另一方面,在仅使用C频带的光信号的光学海底系统中,一个JB容纳多达16个光纤,如前所述。也就是说,在C+L频带EQL系统900中,为了容纳与在仅使用C频带的光信号的光学海底系统之中容纳的光纤相同数量(16)的光纤,需要并行布置四个JB。因此,在C+L频带EQL系统900中,容纳16个光纤所需的四个JB的与光缆相垂直的横截面区域变为仅使用C频带的光信号的光学海底系统中的一个JB的横截面区域的四倍。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一种用于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的接线盒、以及一种用于容纳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的方法,其可密集地容纳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
本发明的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信号线缆、第二信号线缆、第三信号线缆、以及第四信号线缆;第一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该第一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被配置成将通过对从第一信号线缆接收到的第一信号进行处理而获得的第二信号输出到第二信号线缆;第二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第二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被配置成将通过对从第三信号线缆接收到的第三信号进行处理而获得的第四信号输出到第四信号线缆;第一接线盒,该第一接线盒被配置成容纳第一信号线缆、第一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第二信号线缆、以及第四信号线缆;以及第二接线盒,该第二接线盒被配置成容纳第二信号线缆、第三信号线缆、第二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以及第四信号线缆。
本发明的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的接线盒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线盒,该第一接线盒被配置成容纳第一信号线缆、第一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第二信号线缆、以及第三信号线缆,所述第一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被配置成将通过对从第一信号线缆接收到的第一信号进行处理而获得的第二信号输出到第二信号线缆;以及第二接线盒,该第二接线盒被配置成容纳第二信号线缆、第三信号线缆、第二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以及第四信号线缆,所述第二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被配置成将通过对从第三信号线缆接收到的第三信号进行处理而获得的第四信号输出到第四信号线缆。
一种用于容纳本发明的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将第一信号线缆、第一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第二信号线缆、以及第三信号线缆容纳在第一接线盒中,所述第一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被配置成将通过对从第一信号线缆接收到的第一信号进行处理而获得的第二信号输出到第二信号线缆;并且将第二信号线缆、第三信号线缆、第二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以及第四信号线缆容纳在第二接线盒中,所述第二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被配置成将通过对从第三信号线缆接收到的第三信号进行处理而获得的第四信号输出到第四信号线缆。
本发明带来了使得能够密集地容纳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6是示出了用于对C+L频带光信号执行增益均等化的C+L频带EQL系统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符号将被分配给等同构成元件,并且将适当地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第一示例实施例)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配置进行描述。
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100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100包括信号线缆112、113、122、123、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111和121、以及接线盒110和120。
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111将通过对从信号线缆112接收到的输入信号进行处理而获得的输出信号输出到信号线缆113。
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121将通过对从信号线缆122接收到的输入信号进行处理而获得的输出信号输出到信号线缆123。
接线盒110容纳信号线缆112、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111、信号线缆113、以及信号线缆123。接线盒110容纳多达四个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或耦合器以及多达四个信号线缆。
接线盒120容纳信号线缆113、信号线缆122、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121、以及信号线缆123。接线盒120容纳多达四个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或耦合器以及多达四个信号线缆。
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111包括输入侧耦合器114、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116、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117、以及输出侧耦合器115。
输入侧耦合器114将输入信号分离为第一频带分量和第二频带分量。
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116输出通过均等化第一频带分量而获得的第三频带分量。
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117输出通过均等化第二频带分量而获得的第四频带分量。
输出侧耦合器115输出通过将第三频带分量和第四频带分量组合在一起而获得的输出信号。
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121包括输入侧耦合器124、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126、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127、以及输出侧耦合器125。
输入侧耦合器124将输入信号分离为第一频带分量和第二频带分量。
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126输出通过均等化第一频带分量而获得的第三频带分量。
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127输出通过均等化第二频带分量而获得的第四频带分量。
输出侧耦合器125输出通过将第三频带分量和第四频带分量组合在一起而获得的输出信号。
下面将对本示例实施例的操作进行描述。
在单频带信号处理系统中,每个信号线缆耦合到一个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而不需要耦合到任何耦合器。因此,在这种单频带信号处理系统中,接线盒110容纳多达四个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和多达四个信号线缆。
另一方面,在通用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中,每个信号线缆耦合到两个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和两个耦合器。因此,在这种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中,接线盒110最多仅能容纳一个耦合到四个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的信号线缆。
然而,在本示例实施例的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100中,两个接线盒110和120中的每一个可容纳多达两个信号线缆,其每一个耦合到两个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和两个耦合器。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实施例的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100中,接线盒110容纳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111以及处于直通状态的一个信号线缆123。类似地,接线盒120容纳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121以及处于直通状态的一个信号线缆113。因此,两个光纤和必需的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被容纳在彼此串联布置的接线盒110和120的宽度之内(在接线盒在与信号线缆相垂直的平面中的横截面区域之内)。在这里,因为两个接线盒的每一个容纳直通电缆,因此它们可彼此串联耦合。因此,在仅一个接线盒在与信号线缆相垂直的平面中的横截面区域之内,两个接线盒可容纳在一个接线盒中可容纳的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的两倍。结果,本示例实施例的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100具有使得可以密集地容纳单频带信号处理装置的效果。
(第二示例实施例)
接下来,将对基于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100的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进行描述。本示例实施例的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是C+L频带EQL系统。
下面将对本示例实施例的配置进行描述。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200的配置的示例的方框图。具体地,图2示出了包含在C+L频带EQL系统200之中的单频带信号处理路径290。在这里,图2中的信号的每一个均由相应波长的信号强度级别来示意性地表示。
单频带信号处理路径290包括光纤291、中继器292、以及单频带EQL设备293。
光纤291使得中继器292的和单频带EQL设备293的输入/输出光耦合。
中继器292输出通过对光信号821进行放大而获得的光信号822。在这里,例如,中继器292是EDF(掺铒光纤)。因为诸如EDF这样的中继器292的光信号放大因子随波长而不同,因此输出光信号822的信号强度对于每个波长是不同的。通常,中继器292以多级方式使用。在这里,中继器292仅需要被布置在光纤291上的单频带EQL设备293之前的阶段,而不需要被布置在靠近单频带EQL设备293。因此,在以下对单频带信号处理路径290的描述中将适当地省略中继器292。
单频带EQL设备293接收来自中继器292的光信号822并且输出已均等化的光信号823,从而对输出光信号的频谱进行调平。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200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具体地,图3示出了包括八个光纤并被容纳在两个JB中的C+L频带EQL系统200的示例。
C+L频带EQL系统200包括在上游(UP)路径上的C+L频带EQL设备203、204、205、206、在下游(Down)路径上的C+L频带EQL设备207、208、209、210、用于UP路径的JB 201、以及用于Down路径的JB 202。
每个C+L频带EQL设备接收C+L频带光信号并且输出通过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增益均等化而获得的光信号。每个C+L频带EQL设备包括输入侧C/L耦合器、输出侧C/L耦合器、C频带EQL设备、以及L频带EQL设备。C+L频带EQL设备被容纳在JB 201和JB 202中。
输入侧C/L耦合器使所接收到的C+L频带光信号分离并因此输出C频带光信号和L频带光信号。
C频带EQL设备接收C频带光信号并输出通过对C频带光信号进行均等化而获得的光信号。
L频带EQL设备接收L频带光信号并输出通过对L频带光信号进行均等化而获得的光信号。
输出侧C/L耦合器接收均等化的C频带光信号和L频带光信号,将所接收到的光信号组合在一起,并输出组合的光信号以作为C+L频带光信号。
包括输入侧C/L耦合器、包括C频带EQL设备和L频带EQL设备中的任一个、并且包括输出侧C/L耦合器的信号处理路径与先前所描述的单频带信号处理路径290相等效。
JB 201可容纳多个“单频带EQL设备”以及耦合到单频带EQL设备的多个光纤。在这里,“单频带EQL设备”是用于指代诸如输入侧C/L耦合器、输出侧C/L耦合器、C频带EQL设备、以及L频带EQL设备这样的要被容纳在JB中的设备的通用术语。JB 201还可以直通方式容纳不耦合到任何单频带EQL设备的光纤。在这里,JB 201可以包括实现与一个或多个其它JB的堆叠耦合的装配单元。因而堆叠耦合的JB在物理上集成在一起。JB 201例如是FBJ、UJ等。例如,JB 201可容纳多达16个单频带EQL设备。JB 201也可容纳多达8个光纤。
JB 202具有与JB 201相同的配置。
下面将对本示例实施例的操作进行描述。
JB 201容纳用于上游光信号的C+L频带EQL设备203、204、205、206以及用于下游光信号的四个直通光纤。
JB 202容纳用于下游光信号的C+L频带EQL设备207、208、209、210以及用于上游光信号的四个直通光纤。
也就是说,通过使用两个JB,C+L频带EQL系统200容纳八个光纤。
在这里,JB 201和JB 202的每一个可以包括装配单元,该装配单元能够在它们之间进行堆叠耦合,并且由此可以物理地集成在一起。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200中,JB 201容纳用于上游光信号的C+L频带EQL设备203、204、205、206以及用于下游光信号的四个直通光纤。JB 202容纳用于下游光信号的C+L频带EQL设备207、208、209、210以及用于上游光信号的四个直通光纤。因此,在彼此串联布置的JB 201和JB 201的宽度之内(在接线盒的在与光纤相垂直的平面中的横截面区域之内),容纳八个光纤和必需的单频带EQL设备。因为两个接线盒容纳相应直通光纤,因此它们可彼此串联耦合。因此,在一个接线盒的在与光纤相垂直的平面中的横截面区域之内,两个接线盒可容纳在一个接线盒中可容纳的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的两倍。其结果是,本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200具有使得能够密集地容纳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这样的效果。
虽然上面已经给出了对C+L频带EQL系统200包括八个光纤并且被容纳在两个JB中的示例的描述,但是本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不限于那个。本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可以被容纳在三个或更多个JB中,并且可以包括等于或大于两个的任何数量的光纤。当N个接线盒(N:等于或大于2的自然数)彼此串联耦合时,N个接线盒可容纳在一个接线盒中可容纳的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的N倍,即使在一个接线盒在与光纤相垂直的平面中的横截面区域之内。此外,在本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中,每个JB可以以混合方式容纳用于上游的单频带EQL设备和用于下游的单频带EQL设备,并且每个光纤可以耦合到任意数量的单频带EQL设备(等于或大于2)。
(第三示例实施例)
接下来,将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进行描述,所述第三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基于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上述C+L频带EQL系统200。在本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中,将第二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200修改成使得用于上游和用于下游的一对单频带EQL设备被容纳在同一JB中。
下面将对本示例实施例的配置进行描述。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300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与一对上游光纤和下游光纤(FP:光纤对)相关联的C+L频带EQL设备被容纳在同一JB中(JB 201或JB 202中的任一个)。
具体地,对于SYS1和SYS2,JB 201容纳用于上游203和204的C+L频带EQL设备以及用于下游207和208的C+L频带EQL设备,并且对于SYS3和SYS4,还容纳用于上游和下游的四个直通光纤。对于SYS3和SYS4,JB 202容纳用于上游205和209的C+L频带EQL设备以及用于下游206和210的C+L频带EQL设备,并且对于SYS1和SYS2,还容纳用于上游和下游的四个直通光纤。
本示例实施例的其余配置与第二示例实施例的配置相同。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300中,对于每个FP,与FP相关联的C+L频带EQL设备被容纳在同一JB中。因此,在与同一FP相关联的C+L频带EQL设备上,用户可容易地执行特性测量和设置改变。其结果是,除了第二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200的效果之外,本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300具有使得容易改变就每个FP而言对C+L频带EQL设备的增益均等化设计。
此外,在本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300中,因为与每个FP相关联的C+L频带EQL设备被容纳在同一JB中,因此当添加与新FP相关联的C+L频带EQL设备时,仅需对要包含新FP的JB执行添加操作。结果是,本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300具有使得与第二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200相比维护更容易的效果。
(第四示例实施例)
接下来,将对基于本发明第二示例实施例的上述C+L频带EQL系统200的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进行描述。在本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中,将第二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200修改成使得用每一个能够容纳16个光纤的四个JB替换每一个能够容纳八个光纤的两个JB 201和202。
下面将对本示例实施例的配置进行描述。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400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C+L频带EQL系统400包括JB 401、402、411、412以代替第二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200中的JB 201和202。JB 401、402、411、以及412的每一个可容纳多达16个光纤。
在C+L频带EQL系统400中,除了第二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200的构成元件之外,包括C+L频带EQL设备213、214、215、216、217、218、219和220以及八个附加光纤。
本示例实施例的其余配置与第二示例实施例的配置相同。
下面将对本示例实施例的操作进行描述。
JB 401容纳用于SYS1至SYS4的上游光信号的C+L频带EQL设备203、204、205、206、用于SYS1至SYS4的下游光信号的四个直通光纤、以及用于SYS5至SYS8的上游和下游光信号的八个直通光纤。
JB 402容纳用于SYS1至SYS4的下游光信号的C+L频带EQL设备207、208、209、210、用于SYS1至SYS4的上游光信号的四个直通光纤、以及用于SYS5至SYS8的上游和下游光信号的八个直通光纤。
JB 411容纳用于SYS5至SYS8的上游光信号的C+L频带EQL设备213、214、215、216、用于SYS5至SYS8的下游光信号的四条直通光纤、以及用于SYS1至SYS4的上游和下游光信号的八个直通光纤。
JB 412容纳用于SYS5至SYS8的下游光信号的C+L频带EQL设备217、218、219、220、用于SYS5至SYS8的上游光信号的四个直通光纤、用于SYS1至SYS4的上游和下游光信号的八个直通光纤。
如上所述,本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400包括四个JB,并且每个JB容纳所有C+L频带EQL设备的四分之一和所有光纤。因此,在彼此串联布置的JB 401、JB 402、JB 411、以及JB 412的宽度之内(接线盒在与光纤相垂直的平面中的横截面区域),容纳16个光纤和必需的单频带EQL设备。因为四个接线盒容纳相应直通光纤,因此它们可彼此串联耦合。因此,在一个接线盒的在与光纤相垂直的平面中的横截面区域之内,四个接线盒可容纳与在一个接线盒中可容纳的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的四倍。其结果是,本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400具有使得能够容纳与在第二示例实施例的C+L频带EQL系统200中可容纳的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的两倍这样的效果。
通过增加能够通过每个FB而直通的光纤数量并还增加FB的数量,可进一步提高包含在C+L频带EQL系统中的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和信号光纤的数量。
如上,已利用上述示例实施例及其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在上述示例实施例及其示例中所描述的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对示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改进。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应用这些改变或改进而实现的任何新示例实施例都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这从在权利要求中所描述的事项可以显而易见地得知。
本发明可用于增加下述设备的系统可扩展性,所述设备在其可容纳的部件数量方面受到限制。
上面采用上述示例实施例作为示例性示例已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实施例。也就是说,对于本发明,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应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理解的各个方面。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16年2月2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6-033048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个并入到这里。
100 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
110、120 接线盒
112、113、122、123 信号线缆
111、121 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
114 输入侧耦合器
115 输出侧耦合器
116 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
117 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
124 输入侧耦合器
125 输出侧耦合器
126 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
127 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
200 C+L频带EQL系统
201、202 JB
203、204、205、206 C+L频带EQL设备
207、208、209、210 C+L频带EQL设备
290 多频带信号处理路径
291 光纤
292 中继器
293 单频带EQL设备
300 C+L频带EQL系统
400 C+L频带EQL系统
401、402、411、412 JB
213、214、215、216 C+L频带EQL设备
217、218、219、220 C+L频带EQL设备
821、822、823 光信号
891、892、893、894、895、896 光信号
900 C+L频带EQL系统
910、920 C/L耦合器
930 C频带EQL设备
940 L频带EQL设备

Claims (7)

1.一种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包括:
第一信号线缆;
第二信号线缆;
第三信号线缆;
第四信号线缆;
第一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所述第一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被配置成,对从所述第一信号线缆接收到的第一信号进行处理,并将所处理的信号作为第二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二信号线缆;
第二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所述第二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被配置成,对从所述第三信号线缆接收到的第三信号进行处理,并将所处理的信号作为第四信号输出到所述第四信号线缆;
第一接线盒,所述第一接线盒被配置成容纳所述第一信号线缆、所述第一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所述第二信号线缆、以及所述第四信号线缆;以及
第二接线盒,所述第二接线盒被配置成容纳所述第二信号线缆、所述第三信号线缆、所述第二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以及所述第四信号线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
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盒和所述第二接线盒中的每一个接线盒包括装配单元,所述装配单元使得该接线盒能够与另一个接线盒堆叠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线缆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缆是光纤。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三信号中的每一个信号包括C频带光信号和L频带光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
其中,所述第一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中的每一个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包括:
输入侧耦合器,所述输入侧耦合器被配置成将输入信号分离为第一频带分量和第二频带分量;
第一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所述第一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被配置成输出通过均等化所述第一频带分量而获得的第三频带分量;
第二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所述第二单频带信号处理设备被配置成输出通过均等化所述第二频带分量而获得的第四频带分量;以及
输出侧耦合器,所述输出侧耦合器被配置成输出通过将所述第三频带分量和所述第四频带分量组合在一起而获得的输出信号。
6.一种用于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的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包括:
第一接线盒,所述第一接线盒被配置成容纳第一信号线缆、第一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第二信号线缆、以及第三信号线缆,所述第一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被配置成对从所述第一信号线缆接收到的第一信号进行处理并将所处理的信号作为第二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二信号线缆;以及
第二接线盒,所述第二接线盒被配置成容纳所述第二信号线缆、所述第三信号线缆、第二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以及第四信号线缆,所述第二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被配置成对从所述第三信号线缆接收到的第三信号进行处理并将所处理的信号作为第四信号输出到所述第四信号线缆。
7.一种用于容纳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第一信号线缆、第一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第二信号线缆、以及第三信号线缆容纳在第一接线盒中,所述第一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被配置成对从所述第一信号线缆接收到的第一信号进行处理并将所处理的信号作为第二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二信号线缆;并且
将所述第二信号线缆、所述第三信号线缆、第二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以及第四信号线缆容纳在第二接线盒中,所述第二多频带信号处理设备被配置成对从所述第三信号线缆接收到的第三信号进行处理并将所处理的信号作为第四信号输出到所述第四信号线缆。
CN201780013074.0A 2016-02-24 2017-02-20 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接线盒、以及用于容纳系统的方法 Active CN1087022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33048 2016-02-24
JP2016-033048 2016-02-24
PCT/JP2017/006069 WO2017145973A1 (ja) 2016-02-24 2017-02-20 マルチバンド信号処理システム、マルチバンド信号処理システム用ジョイントボックス、及びマルチバンド信号処理システム収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02215A true CN108702215A (zh) 2018-10-23
CN108702215B CN108702215B (zh) 2021-03-30

Family

ID=59686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3074.0A Active CN108702215B (zh) 2016-02-24 2017-02-20 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接线盒、以及用于容纳系统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28379B2 (zh)
EP (1) EP3422605A4 (zh)
JP (1) JP6635185B2 (zh)
CN (1) CN108702215B (zh)
WO (1) WO20171459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4636A1 (ja) * 2021-11-10 2023-05-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マルチコア伝送装置、複合ジョイントボックス及びマルチコアファイバ収容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91509A2 (en) * 1999-09-28 2001-04-11 Fujitsu Limited Optical amplifier for C and L bands
US20010016100A1 (en) * 1997-04-25 2001-08-23 Hiroshi Sakuyama Submarine optical gain equalizer, submarine optical transmission line and its installation method
US20020024690A1 (en) * 2000-08-29 2002-02-28 Hiroyuki Iwaki Optical level control method
US20060087723A1 (en) * 2004-10-25 2006-04-27 Fujitsu Limited Optical amplifier
CN101836378A (zh) * 2007-07-23 2010-09-15 泰科电子海底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海下光通信系统中的元件之间的发信号
CN103701493A (zh) * 2013-10-16 2014-04-0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 海底有中继海缆传输系统单极缆单端供电的实现方法
US9184849B2 (en) * 2013-03-12 2015-11-10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Bidirectional submarine repeater using unidirectional amplif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01039A1 (de) * 1990-01-16 1991-07-18 Standard Elektrik Lorenz Ag Optisches kabelfernseh-uebertragungssystem
JP3396270B2 (ja) * 1993-08-10 2003-04-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分散補償方式
JPH0996843A (ja) 1995-09-29 1997-04-0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中継伝送装置及び光通信方法
US6144474A (en) * 1996-10-21 2000-11-07 Fujitsu Limited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including optical repeaters with selectively enabled gain equalizers contained therein and including an add/drop apparatus with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ly selectable filters
US6430044B2 (en) * 2000-02-10 2002-08-06 Special Product Company Telecommunications enclosure with individual, separated card holders
KR20030068578A (ko) * 2001-01-05 2003-08-21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광대역 wdm 광 화이버 전송 시스템에서의 장파장채널의 제어 방식
JP2003009347A (ja) * 2001-06-20 2003-01-1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気接続箱
US7590350B2 (en) * 2003-08-08 2009-09-1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engineering of optical networks
US7126422B2 (en) * 2004-01-28 2006-10-24 Ntt Docomo, Inc. Multi-band feed-forward amplifier and adjustment method therefor
US10096983B2 (en) * 2009-09-04 2018-10-09 Southwire Company Electrical accessori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of use and manufacture
US9967051B2 (en) * 2016-01-25 2018-05-08 Tyco Electronics Subsea Communications Llc Efficient optical signal amplif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9998806B2 (en) * 2016-11-10 2018-06-12 Google Llc Overlapping spectrum amplif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16100A1 (en) * 1997-04-25 2001-08-23 Hiroshi Sakuyama Submarine optical gain equalizer, submarine optical transmission line and its installation method
EP1091509A2 (en) * 1999-09-28 2001-04-11 Fujitsu Limited Optical amplifier for C and L bands
US20020024690A1 (en) * 2000-08-29 2002-02-28 Hiroyuki Iwaki Optical level control method
US20060087723A1 (en) * 2004-10-25 2006-04-27 Fujitsu Limited Optical amplifier
CN101836378A (zh) * 2007-07-23 2010-09-15 泰科电子海底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海下光通信系统中的元件之间的发信号
US9184849B2 (en) * 2013-03-12 2015-11-10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Bidirectional submarine repeater using unidirectional amplification
CN103701493A (zh) * 2013-10-16 2014-04-0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 海底有中继海缆传输系统单极缆单端供电的实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北电网络: "北电网络TN-64 10Gbits传输平台与多波长光中继器及其应用", 《世界电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145973A1 (ja) 2018-11-29
US11128379B2 (en) 2021-09-21
CN108702215B (zh) 2021-03-30
WO2017145973A1 (ja) 2017-08-31
EP3422605A1 (en) 2019-01-02
JP6635185B2 (ja) 2020-01-22
EP3422605A4 (en) 2019-11-13
US20190036607A1 (en) 2019-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44474A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including optical repeaters with selectively enabled gain equalizers contained therein and including an add/drop apparatus with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ly selectable filters
US11368216B2 (en) Use of band-pass filters in supervisory signal paths of an optical transport system
EP3404852B1 (en) Supervisory signal paths for an optical transport system
EP3404855B1 (en) Use of band-pass filters in supervisory signal paths of an optical transport system
US11095370B2 (en) Symmetrical supervisory optical circuit for a bidirectional optical repeater
JP2015128157A (ja) 利得切替可能な光増幅器
EP3599726A1 (en) Monitoring equipment for an optical transport system
Yoshima et al. Nonlinearity mitigation through optical phase conjugation in a deployed fibre link with full bandwidth utilization
EP2806587A2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8631872A (zh) 通信装置和方法
US20220102932A1 (en) Optical amplification device and optical amplification method
US20020114061A1 (en) Optical amplification and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8702215A (zh) 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用于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的接线盒、以及用于容纳多频带信号处理系统的方法
Downie et al. On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space of multicore fibres in submarine cables
US20140363161A1 (en) Optical signal switching device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US20190103917A1 (en) Optical Pumping Technique
Rancaño et al. First demonstration of an amplified transmission line based on multi-element fibre technology
Krzczanowicz et al. High-capacity multi-span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characterization of broadband discrete Raman amplifier
US10897653B2 (en) Power passing termination tap
WO2023084636A1 (ja) マルチコア伝送装置、複合ジョイントボックス及びマルチコアファイバ収容方法
US11044015B2 (en) Low signal to noise ratio submar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00195349A1 (en) Optical relay system
Sackey et al. Evaluation of Kerr Nonlinearity Mitigation based on Digital Backpropagation and Digital Coherent Superposition
JPWO2013128556A1 (ja) 光信号分岐装置および光伝送システム
EP3334073A1 (en) Submarine terminal supporting alien terminals and fast noise loading reconfigu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