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6934A - 一种传输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6934A
CN108696934A CN201710078698.2A CN201710078698A CN108696934A CN 108696934 A CN108696934 A CN 108696934A CN 201710078698 A CN201710078698 A CN 201710078698A CN 108696934 A CN108696934 A CN 108696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side
information
side equipment
confirmation
mobile subscr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786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亚迷
李刚
陈宁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7869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96934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74258 priority patent/WO201814928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696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69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网络侧设备接收移动用户发送的请求消息和接收所述移动用户发送的数据和缓存状态报告BSR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请求消息至少携带移动用户标识信息;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和/或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通过兼容现有信令设计可拓展地实现用户在非激活状态下低开销快速的完成部分类型数据(比如低开销快速的INACTIVE小数据)的传送。

Description

一种传输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3GPP NR(New Radio)(5G的一部分)的讨论过程中,其中有一个UL datatransmission in INACTIVE(在非激活态下上行链路数据传送)的议题。区别于传统的4G,用户必须要进入到连接态(CONNECTED)态,才能进行数据的传输。而需要实现在新系统中,用户可以在新状态INACTIVE(非激活状态,没有空口连接)的情况下,完成部分类型数据的传送,比如很小的数据。
然而,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实现用户在非激活状态下低开销快速的完成部分类型数据的传送,并且能够可拓展支持用户上下文更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方法和设备,能够实现用户在非激活状态下低开销快速的完成部分类型数据的传送。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接收移动用户发送的请求消息和接收所述移动用户发送的数据和缓存状态报告BSR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请求消息至少携带移动用户标识信息;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和/或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可选地,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和/或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包括:
如果仅接收到数据,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
如果接收到所述BSR,且缓存大小小于阈值,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上行链路授权ULgrant;
如果接收到所述BSR,且缓存大小大于阈值,所述网络侧设备恢复所述移动用户的空口连接,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终端标识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可选地,如果接收到数据和BSR,并且缓存大小小于阈值,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一个消息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的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以及所述UL grant。
可选地,如果接收到数据和BSR,并且缓存大小大于阈值,所述网络侧设备先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的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然后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终端标识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可选地,如果接收到数据,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包括:
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仅接收到数据,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层2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
可选地,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到数据,当所述网络侧设备需要进行上下文更新时,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对应的层2的信息中额外携带一个无线资源控制RRC指示;或者
如果网络侧设备接收到数据和BSR,且所述缓存大小大于阈值,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对应的层2的信息中额外携带一个RRC指示;或者
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仅接收到BSR,且缓存大小小于阈值,当所述网络侧设备需要进行上下文更新时,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对应的层2的信息中额外携带一个RRC指示。
可选地,所述请求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恢复请求RRC Connection ResumeRequest。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用户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消息和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数据和缓存状态报告BSR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请求消息至少携带移动用户标识信息;
所述移动用户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其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反馈的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和/或所述移动用户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其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反馈的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可选地,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仅接收到数据,所述移动用户通过层2接收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
可选地,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到BSR,且缓存大小小于阈值,当所述移动用户接收到UL grant消息,所述移动用户向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移动用户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
可选地,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到BSR,且缓存大小大于阈值,所述移动用户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可选地,所述请求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恢复请求RRC Connection ResumeRequest。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用户发送的请求消息和接收所述移动用户发送的数据和缓存状态报告BSR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请求消息至少携带移动用户标识信息;
确认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和/或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可选地,所述确认模块包括:
第一确认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仅接收到数据,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
第二确认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BSR,且缓存大小小于阈值,进行上行链路授权UL grant;
第三确认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BSR,且缓存大小大于阈值,恢复所述移动用户的空口连接,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终端标识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可选地,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第四确认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数据和BSR,并且缓存大小小于阈值,通过一个消息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的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以及所述UL grant。
可选地,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第五确认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数据和BSR,并且缓存大小阈值,先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的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然后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终端标识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认单元进一步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数据,通过层2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
可选地,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指示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仅接收到数据,当所述网络侧设备需要进行上下文更新时,在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对应的层2的信息中额外携带一个无线资源控制RRC指示;或者
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数据和BSR,且缓存大小大于阈值,在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对应的层2的信息中额外携带一个RRC指示;或者
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BSR,且缓存大小小于阈值,当所述网络侧设备需要进行上下文更新时,在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对应的层2的信息中额外携带一个RRC指示。
可选地,所述请求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恢复请求RRC Connection ResumeRequest。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用户,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消息和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数据和缓存状态报告BSR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请求消息至少携带移动用户标识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其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反馈的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和/或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其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反馈的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可选地,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仅接收到数据,所述第二接收模块通过层2接收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
可选地,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到BSR,并且缓存大小小于阈值,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UL grant消息,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
可选地,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到BSR,并且缓存大小大于阈值,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可选地,所述请求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恢复请求RRC Connection ResumeRequest。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和/或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通过兼容现有信令设计可扩展地实现用户在非激活状态下低开销快速的完成部分类型数据(比如低开销快速的INACTIVE小数据)的传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网络侧设备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移动用户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以下,术语“网络侧设备”用于表示各种类型的网络侧的设备,例如基站,5G系统中将基站命名为gNB。
术语“移动用户”用于表示各种类型的用户设备,例如移动通信终端、用户设备(UE)、移动设备(ME)、以及支持各种类型无线通信技术的其他设备。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01、网络侧设备接收移动用户发送的请求消息和接收所述移动用户发送的数据和缓存状态报告BSR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请求消息至少携带移动用户标识信息;
上述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移动用户的验证信息。
上述移动用户标识可以是移动用户ID。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上述请求消息可以是RRC Connection Resume Request,该RRC Connection Resume Request中可以携带移动用户ID和消息鉴权码,该消息鉴权码用于对移动用户进行验证,例如该消息鉴权码为MAC-I(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used for data Integrity of signaling messages)信息。
步骤102、网络侧设备根据数据和/或BSR的接收情况,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和/或网络侧设备根据数据和/或BSR的接收情况,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方案1:非激活态进行数据的传输
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仅接收到数据,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网络侧设备通过层2(例如MAC(媒体访问控制)或者链路控制层)反馈携带移动用户的标识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
方案2:非激活态进行数据的传输
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收到BSR,且缓存大小不超过阈值(或者小于该阈值),所述网络侧设备对移动用户进行上行链路授权UL grant。具体地,移动用户收到UL grant进行数据传输,也可以进一步地传输BSR,然后网络侧设备确认数据接收,例如网络侧设备通过底层ACK信令确认数据接收。
上述UL grant可以通过层2(例如MAC(媒体访问控制)或者链路控制层)传递。
上述缓存大小可以表示UE发送数据所需的资源(例如资源块)的大小。
方案3:如果网络侧设备收到BSR,且缓存大小超过阈值(或者不小于该阈值),网络侧设备恢复所述移动用户的空口连接,向移动用户反馈携带移动终端标识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确认。然后,移动用户确认空口连接恢复,进入连接态(Connected),并上传BSR,包含DRB(数据无线承载)信息。后续为连接态相关调度和数据传输。
方案4:如果网络侧设备收到数据和BSR,且缓存大小不超过阈值(或者小于该阈值),网络侧设备可以通过一条信息进行确认,以及调度。
具体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的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以及所述UL grant,通过一个消息进行传递。
方案5:如果网络侧设备收到数据和BSR,且缓存大小超过阈值(或者不小于该阈值),网络侧设备通过一条信息进行确认,一条信息进行配置。
具体地,网络侧设备先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的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然后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终端标识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阈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例如根据负载自适应调整设置该阈值,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该阈值的具体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网络侧设备接收到数据,当网络侧设备需要进行上下文更新(context update)时,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对应的层2的信息中额外携带一个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是指无线资源控制)指示;或者
如果网络侧设备接收到数据和BSR,且缓存大小大于阈值,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对应的层2的信息中额外携带一个RRC指示;或者
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到BSR,且缓存大小小于阈值,当所述网络侧设备需要进行上下文更新时,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对应的层2的信息中额外携带一个RRC指示。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能够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向移动用户反馈携带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和/或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通过兼容现有信令设计可扩展地实现用户在非激活状态下低开销快速的完成部分类型数据(比如低开销快速的INACTIVE小数据)的传送。
实施例二
参见图2,图中示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01、移动用户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消息和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数据和缓存状态报告BSR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请求消息至少携带移动用户标识信息;
上述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移动用户的验证信息。
步骤202、移动用户接收网络侧设备根据其接收到的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反馈的携带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和/或移动用户接收网络侧设备根据其接收到的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反馈的携带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例如上述请求消息可以是RRC Connection Resume Request,该RRC ConnectionResume Request中可以携带移动用户的ID和消息鉴权码,该消息鉴权码用于对移动用户进行验证,例如该消息鉴权码为MAC-I(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 used for dataIntegrity of signaling messages)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仅接收到数据,所述移动用户通过层2(例如MAC(媒体访问控制)或者链路控制层)接收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到BSR,且缓存大小小于阈值,当所述移动用户接收到UL grant消息,所述移动用户向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移动用户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到BSR,且缓存大小大于阈值,所述移动用户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阈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例如根据负载自适应调整设置该阈值,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该阈值的具体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重用现有的信令实现用户在非激活状态下低开销快速的完成部分类型数据(比如低开销快速的INACTIVE小数据)的传送。
实施例三
参见图3,图中示出了数据传输的流程,其中包括方案1(Case 1)、方案2(Case 2)和方案3(Case 3),图中以移动用户为UE,网络侧设备为gNB为例进行说明。
UE首先会告诉gNB UE ID和MAC-I信息(用于对用户UE的验证),同时可能带上数据(Data)或者缓存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其中UE ID和MAC-I的传递可以基于既有的RRC Connection Resume Request流程。
上述数据和缓存状态报告可以共享传输资源,例如需要放置两个MAC sub-header。这样,gNB收到数据的同时,可以灵活进一步获取数据传输的下一步请求(缓存中待传输数据量多少)。
方案1:UE在非激活状态下进行数据传输。
如果gNB仅收到数据,则向UE反馈UE ID进行确认(例如通过MAC层传递确认消息);该数据中也可能携带进一步的缓存状态,该缓存状态可以表示UE所需缓存大小。
方案2:UE在非激活状态下进行数据传输。
如果gNB收到BSR(缓存状态报告),并且缓存大小不超过一个阈值(或者小于一个阈值),则gNB进行上行授权(UL Grant),UE收到UL Grant进行数据传递,也可以进一步地传递BSR,gNB确认数据接收,例如通过ACK信令确认数据接收。
方案3:
如果gNB收到BSR,并且缓存大小超过一个阈值(或者不小于一个阈值),gNB恢复用户的空口连接(RRC Connection Resume)。UE确认空口连接恢复(RRC Connection ResumeComplete),进入连接状态(Connected),并上传BSR,该BSR包含DRB(Data Radio Bearer,数据无线承载)信息,后续为连接态相关调度和数据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案1、方案2和方案3任何一个情况的发生,或者任何组合的发生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四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由于该网络侧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图1~图3中数据传输方法相似,因此该网络侧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敷述。
参见图4,图中示出了一种网络侧设备,该网络侧设备400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移动用户发送的请求消息和接收所述移动用户发送的数据和缓存状态报告BSR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请求消息至少携带移动用户标识信息;
确认模块40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和/或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确认模块包括:
第一确认单元4021,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401仅接收到数据,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
第二确认单元4022,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401接收到BSR,且缓存大小小于阈值,进行上行链路授权UL grant;
第三确认单元4023,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401接收到BSR,且缓存大小大于阈值,恢复所述移动用户的空口连接,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终端标识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第四确认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数据和BSR,且缓存大小小于阈值,通过一个消息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的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以及所述UL grant。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第五确认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数据和BSR,且缓存大小大于阈值,先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的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然后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终端标识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确认单元4021进一步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数据,通过层2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指示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数据,当所述网络侧设备需要进行上下文更新时,在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对应的层2的信息中额外携带一个无线资源控制RRC指示;或者
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数据和BSR,且缓存大小大于阈值,在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对应的层2的信息中额外携带一个RRC指示;或者
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BSR,且缓存大小小于阈值,当所述网络侧设备需要进行上下文更新时,在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对应的层2的信息中额外携带一个RRC指示。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请求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恢复请求RRCConnection Resume Request。
实施例五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用户,由于该移动用户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图1~图3中数据传输方法相似,因此该移动用户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敷述。
参见图5,图中示出了一种移动用户,该移动用户500包括:
发送模块501,用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消息和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数据和缓存状态报告BSR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请求消息至少携带移动用户标识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502,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其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反馈的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和/或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其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反馈的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仅接收到数据,所述第二接收模块通过层2接收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到BSR,且缓存大小小于阈值,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UL grant消息,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到BSR,且缓存大小大于阈值,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请求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恢复请求RRCConnection Resume Request。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重用现有的信令实现用户在非激活状态下完成部分类型数据(比如低开销快速的INACTIVE小数据)的传送。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可互换使用。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方法和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侧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收发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4)

1.一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接收移动用户发送的请求消息和接收所述移动用户发送的数据和缓存状态报告BSR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请求消息至少携带移动用户标识信息;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和/或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和/或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包括:
如果仅接收到数据,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
如果接收到所述BSR,且缓存大小小于阈值,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上行链路授权ULgrant;
如果接收到所述BSR,且缓存大小大于阈值,所述网络侧设备恢复所述移动用户的空口连接,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终端标识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接收到数据和BSR,并且缓存大小小于阈值,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一个消息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的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以及所述UL grant。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接收到数据和BSR,并且缓存大小大于阈值,所述网络侧设备先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的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然后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终端标识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接收到数据,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包括:
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仅接收到数据,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层2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到数据,当所述网络侧设备需要进行上下文更新时,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对应的层2的信息中额外携带一个无线资源控制RRC指示;或者
如果网络侧设备接收到数据和BSR,且缓存大小大于阈值,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对应的层2的信息中额外携带一个RRC指示;或者
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到BSR,且缓存大小小于阈值,当所述网络侧设备需要进行上下文更新时,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对应的层2的信息中额外携带一个RRC指示。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恢复请求RRC Connection Resume Request。
8.一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用户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消息和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数据和缓存状态报告BSR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请求消息至少携带移动用户标识信息;
所述移动用户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其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反馈的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和/或所述移动用户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其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反馈的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仅接收到数据,所述移动用户通过层2接收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到BSR,且缓存大小小于阈值,当所述移动用户接收到UL grant消息,所述移动用户向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移动用户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到BSR,且缓存大小大于阈值,所述移动用户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恢复请求RRC Connection Resume Request。
13.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用户发送的请求消息和接收所述移动用户发送的数据和缓存状态报告BSR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请求消息至少携带移动用户标识信息;
确认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和/或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模块包括:
第一确认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仅接收到数据,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
第二确认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BSR,且缓存大小小于阈值,进行上行链路授权UL grant;
第三确认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BSR,且缓存大小大于阈值,恢复所述移动用户的空口连接,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终端标识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第四确认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数据和BSR,并且缓存大小小于阈值,通过一个消息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的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以及所述UL grant。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第五确认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数据和BSR,并且缓存大小大于阈值,先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的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然后向所述移动用户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终端标识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认单元进一步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数据,通过层2反馈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指示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仅接收到数据,当所述网络侧设备需要进行上下文更新时,在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对应的层2的信息中额外携带一个无线资源控制RRC指示;或者
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数据和BSR,且所述缓存大小大于阈值,在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对应的层2的信息中额外携带一个RRC指示;或者
如果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BSR,且缓存大小小于阈值,当所述网络侧设备需要进行上下文更新时,在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对应的层2的信息中额外携带一个RRC指示。
19.根据权利要求13~18任一项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恢复请求RRC Connection Resume Request。
20.一种移动用户,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消息和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数据和缓存状态报告BSR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请求消息至少携带移动用户标识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其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反馈的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和/或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其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和/或BSR的情况反馈的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移动用户,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仅接收到数据,所述第二接收模块通过层2接收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移动用户,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到BSR,且缓存大小小于阈值,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UL grant消息,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确认。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移动用户,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到BSR,且缓存大小大于阈值,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携带所述移动用户标识信息的信息进行连接恢复或建立的确认。
24.根据权利要求20~23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用户,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恢复请求RRC Connection Resume Request。
CN201710078698.2A 2017-02-14 2017-02-14 一种传输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086969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78698.2A CN108696934A (zh) 2017-02-14 2017-02-14 一种传输方法和设备
PCT/CN2018/074258 WO2018149283A1 (zh) 2017-02-14 2018-01-26 一种传输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78698.2A CN108696934A (zh) 2017-02-14 2017-02-14 一种传输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6934A true CN108696934A (zh) 2018-10-23

Family

ID=63170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78698.2A Pending CN108696934A (zh) 2017-02-14 2017-02-14 一种传输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96934A (zh)
WO (1) WO201814928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47029A1 (en) * 2020-01-22 2021-07-29 Nec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CN114205915A (zh) * 2020-09-18 2022-03-1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061872A1 (zh) * 2020-09-28 2022-03-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小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258811A1 (en) * 2018-09-27 2021-08-19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panel selection
CN115669192A (zh) * 2020-07-10 2023-01-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6516A (zh) * 2010-06-30 2012-01-11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te上行数据传输结构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1264B (zh) * 2016-05-12 2019-08-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6516A (zh) * 2010-06-30 2012-01-11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te上行数据传输结构及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3GPP TSG-RAN WG2 #96 Tdoc R2-168713", 《3GPP TSG-RAN WG2 #96 TDOC R2-168713》 *
ERICSSON: "3GPP TSG-RAN WG2 #97 Tdoc R2-1700891", 《3GPP TSG-RAN WG2 #97 TDOC R2-1700891》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47029A1 (en) * 2020-01-22 2021-07-29 Nec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CN114205915A (zh) * 2020-09-18 2022-03-1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061872A1 (zh) * 2020-09-28 2022-03-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小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49283A1 (zh) 2018-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6934A (zh) 一种传输方法和设备
JP7396768B2 (ja) グラントフリー伝送のための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5191216A (zh) 用于多流聚合的缓冲区状态报告的系统和方法
US2020026779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packet duplication and resumption of rb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149657A1 (zh) 一种缓冲区状态上报bsr触发方法及装置
JP2019503620A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7157128A1 (zh) 一种配置和确定半持续调度的方法及设备
TWI736263B (zh) 通訊設備、方法及電腦程式
CN108235436A (zh) 通信用户装置及基站
CN110999355B (zh) 用于分离用户面的服务质量实现
CN109952733A (zh) 灵活的无线电资源分配
US20220014971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07113200A (zh) 缓存状态报告的处理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N106793135A (zh) 通信资源调度方法、终端设备和基站设备
US11812455B2 (en) Respons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09314977A (zh) 用于v2x通信的半持续资源分配增强
CN109451593A (zh) 处理用于无线承载的承载型态改变的装置及方法
CN109802763A (zh) 一种反馈的方法以及设备
TWI672067B (zh) 處理排程請求的裝置及方法
CN109845364A (zh)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6168967A1 (zh) 一种分量载波组的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10972325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装置
CN109792312A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360615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data at high speed
JP7417755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コーディング能力をシグナリング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