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6309B - 中继设备及多联式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中继设备及多联式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6309B
CN108696309B CN201810372146.7A CN201810372146A CN108696309B CN 108696309 B CN108696309 B CN 108696309B CN 201810372146 A CN201810372146 A CN 201810372146A CN 108696309 B CN108696309 B CN 1086963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device
signal
control
destination node
contro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721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96309A (zh
Inventor
国德防
袁本海
张锐钢
时斌
禚百田
程绍江
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7214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963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96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6309A/zh
Priority to EP19793888.9A priority patent/EP3787203A4/en
Priority to US17/047,894 priority patent/US11552818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9/072552 priority patent/WO201920575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96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63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07Relay station based processing for cell extension or control of coverage are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04L12/40019Details regarding a bus mas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36Repeat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04B7/15542Selecting at relay station its transmit and receive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04L12/40032Details regarding a bus interface enhanc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69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 H04L12/40176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involving redundancy
    • H04L12/40182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involving redundancy by using a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联式空调系统通信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中继设备及多联式控制系统,旨在解决如何在通信总线长度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室外机与批量室内机可靠通信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中的多联式控制系统通过多个中继设备构成的级联通路来扩大通讯距离。具体地,级联通路将主控制设备/特定从控制设备(即与主控制设备或某个中继设备直接通信连接的从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信号逐级传输至相应的从控制设备,以及将相应的从控制设备根据控制信号反馈的应答信号逐级传输至主控制设备/特定从控制设备。其中,中继设备能够基于主从式通信方式分别与源节点设备(即主控制设备)和目的节点设备(从控制设备)通信。

Description

中继设备及多联式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联式空调系统通信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继设备及多联式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多联式空调系统中每台室外机可与多台室内机通信,如每台室外机与64台室内机通信。具体地,室外机采用主从式通信方式与室内机通信,室外机作为主机将查询指令发送至部分或所有室内机,室内机作为从机只能根据查询指令向室外机反馈应答信息,并且室内机之间不能相互通信。基于主从式通信方式,虽然能够实现一台室外机操控多台室内机,但室内机数量往往受通信总线的长度限制(通信总线越长其所传输信号的衰减程度越大,因此通信总线长度具有上限)。同时,在空间结构复杂的场景中,也会由于通信总线的长度限制,无法实现室外机与室内机的正常通信。
为了克服通信总线长度有限的缺陷,申请公布号为CN104896658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的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将某个室内机作为中继实现其他室内机与室外机的通信,进而解决了通信距离的问题。但是,当中继室内机同时传输本机和其他室内机的数据时,极易造成其网络传输拥堵,甚至导致传输故障,因而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如何在通信总线长度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室外机与批量室内机可靠通信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继设备及多联式控制系统。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中中继设备,包括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配置为基于主从式通信方式,分别与预设的源节点设备和预设的目的节点设备通信。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通信模块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其配置为通过所述主从式通信方式接收所述源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对应的目的节点设备反馈的第一应答信号发送至所述源节点设备;
第二通信单元,其配置为通过所述主从式通信方式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其所对应的目的节点设备,并接收所述目的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反馈的第一应答信号。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通信模块进一步配置为与特定目的节点设备通信;其中,所述特定目的节点设备为直接与所述源节点设备通信连接的目的节点设备;
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一步配置为接收所述特定目的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以及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对应的目的节点设备反馈的第二应答信号发送至所述特定目的节点设备;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进一步配置为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发送至其所对应的目的节点设备,并接收所述目的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反馈的第二应答信号。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还配置为基于信号竞争发送方法,将所述目的节点设备反馈的第一应答信号发送至所述源节点设备或者将所述目的节点设备反馈的第二应答信号发送至所述特定目的节点设备。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信号竞争发送方法包括:
在预设的竞争时隙内,向目标节点设备同时发送所有目标应答信号;
实时检测信道中传输的数据,并判断每个所述目标应答信号的当前发送数据与所检测的数据是否相同;
若某个目标应答信号的当前发送数据与所述数据不同,则停止发送该目标应答信号并在下一个竞争时隙重新发送该目标应答信号;
其中,当所述目标节点设备为源节点设备时,所述目标应答信号为第一应答信号;当所述目标节点设备为特定目的节点设备时,所述目标应答信号为第二应答信号。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中继设备还包括校验模块,该校验模块配置为校验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第一应答信号或第二应答信号是否正确;
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应答信号校验正确后再将其发送至所述源节点设备或者在所述第二应答信号校验正确后再将其发送至所述特定目的节点设备;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校验正确后再将其发送至相应的目的节点设备。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中继设备还包括缓存模块,该缓存模块配置为缓存所述第二通信单元所接收的第一应答信号和第二应答信号。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中一种多联式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设备、中继设备和多个从控制设备;
所述中继设备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
所述主控制设备与所述从控制设备中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一通信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与所述从控制设备中的另一部分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配置为接收所述主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对应的从控制设备反馈的第一应答信号发送至所述主控制设备;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其所对应的从控制设备,并接收所述对应的从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反馈的第一应答信号。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中继设备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所述中继设备彼此级联而形成级联通路;所述级联通路中的首个中继设备与所述主控制设备直接通信连接,并且每个所述中继设备均与所述从控制设备中的一部分通信连接;
所述级联通路用于将所述主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或特定从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逐级传输至相应的从控制设备,以及将所述相应的从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反馈的第一应答信号逐级传输至所述主控制设备或将所述相应的从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反馈的第二应答信号逐级传输至所述特定从控制设备;
其中,所述特定从控制设备为与所述主控制设备或某个中继设备直接通信连接的从控制设备。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为:
所述特定从控制设备配置为向所述主控制设备竞争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号或者向相应的中继设备竞争发送所述第二应答信号。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中继设备可以基于主从式通信方式,分别与预设的源节点设备和预设的目的节点设备通信。具体地,第一通信单元通过主从式通信方式与源节点设备通信(即中继设备作为源节点设备的从设备),使得中继设备可以接收源节点设备下发的控制信号并向其反馈应答信号。第二通信单元通过主从式通信方式与目的节点设备通信(即中继设备作为目的节点设备的主设备),使得中继设备可以向目的节点设备发送控制信号并接收目的节点设备反馈的应答信号。
2、本发明中中继设备还能与特定目的节点设备(即直接与源节点设备通信连接的目的节点设备)通信,使得中继设备无需通过源节点设备即可与源节点设备的其他从设备直接通信。
3、本发明中中继设备可以基于信号竞争发送方法,将目的节点设备反馈的第一应答信号发送至源节点设备或者将目的节点设备反馈的第二应答信号发送至特定目的节点设备。也就是说,中继设备能够模拟目的节点设备竞争发送应答信号的竞争发信过程。
4、本发明中多联式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多个中继设备构成的级联通路来扩大通讯距离。具体地,级联通路可以将主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或特定从控制设备(即与主控制设备或某个中继设备直接通信连接的从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逐级传输至相应的从控制设备,以及将相应的从控制设备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反馈的第一应答信号逐级传输至主控制设备或将相应的从控制设备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反馈的第二应答信号逐级传输至特定从控制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中继设备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多联式控制系统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多联式控制系统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继设备进行说明。
参阅附图1,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实施例中中继设备的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中继设备可以包括校验模块11、通信模块12和缓存模块13。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信模块12可以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并且通信模块12可以配置为基于主从式通信方式,分别与预设的源节点设备和预设的目的节点设备通信。第一通信单元可以配置为通过主从式通信方式接收源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将第一控制信号所对应的目的节点设备反馈的第一应答信号发送至源节点设备。第二通信单元可以配置为通过主从式通信方式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其所对应的目的节点设备,并接收目的节点设备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反馈的第一应答信号。
本实施例中中继设备的通讯数据(如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一应答信号)主要由引导码、长度码、地址码、命令码、数据体和校验码组成。其中,引导码指的是用于同步每帧数据的引导头,长度码表示一帧数据的总长度,命令码表示通讯数据中包含的命令信息(如源节点设备对目的节点设备的控制命令或目的节点设备对源节点设备的应答命令),地址码指的是源节点设备或目的节点设备的地址号,数据体指的是通讯数据内的各种数据信息,校验码指的是通讯数据的校验标志。
本实施例中校验模块11可以配置为校验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一应答信号是否正确。相应地,第一通信单元进一步配置为在第一应答信号校验正确后再将其发送至源节点设备。第二通信单元进一步配置为在第一控制信号校验正确后再将其发送至相应的目的节点设备。缓存模块13可以配置为缓存第二通信单元所接收的第一应答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单元通过主从式通信方式与源节点设备通信(即中继设备作为源节点设备的从设备),使得中继设备可以接收源节点设备下发的控制信号并向其反馈应答信号。第二通信单元通过主从式通信方式与目的节点设备通信(即中继设备作为目的节点设备的主设备),使得中继设备可以向目的节点设备发送控制信号并接收目的节点设备反馈的应答信号。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中继设备的通信模块12还可以配置为与特定目的节点设备通信。其中,特定目的节点设备指的是为直接与源节点设备通信连接的目的节点设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单元可以配置为接收特定目的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以及将第二控制信号所对应的目的节点设备反馈的第二应答信号发送至特定目的节点设备。第二通信单元可以配置为将第二控制信号发送至其所对应的目的节点设备,并接收目的节点设备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反馈的第二应答信号。
本实施例中校验模块11还可以配置为校验第二控制信号和第二应答信号是否正确。相应地,第一通信单元进一步配置为在第二应答信号校验正确后再将其发送至特定目的节点设备。第二通信单元进一步配置为在第二控制信号校验正确后再将其发送至相应的目的节点设备。缓存模块13还可以配置为缓存第二通信单元所接收的第二应答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单元在通过主从式通信方式与源节点设备通信(即中继设备作为源节点设备的从设备)时,还能与特定目的节点设备通信,使得中继设备无需通过源节点设备即可与源节点设备的其他从设备直接通信。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单元还可以配置为基于信号竞争发送方法,将目的节点设备反馈的第一应答信号发送至源节点设备或者将目的节点设备反馈的第二应答信号发送至特定目的节点设备。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信号竞争发送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在预设的竞争时隙内,向目标节点设备同时发送所有目标应答信号。具体地,当目标节点设备为源节点设备时,目标应答信号为第一应答信号。当目标节点设备为特定目的节点设备时,目标应答信号为第二应答信号。
步骤S102:实时检测信道中传输的数据,并判断每个目标应答信号的当前发送数据与所检测的数据是否相同:若某个目标应答信号的当前发送数据与检测到的数据相同则执行步骤S103,若某个目标应答信号的当前发送数据与检测到的数据不同则执行步骤S104。
步骤S103:继续发送这个目标应答信号。
步骤S104:停止发送这个目标应答信号并在在下一个竞争时隙重新发送该目标应答信号。
步骤S105: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至将所有目标应答信号发送至目标节点设备(即源节点设备或特定目标节点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信单元通过主从式通信方式与目的节点设备通信(即中继设备作为目的节点设备的主设备)时,中继设备使用信号竞争发送方法向源节点设备或特定目的节点设备发送应答信号,可以模拟目的节点设备的竞争发信过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联式控制系统进行说明。
参阅附图2,图2示例性示出了本实施例中一种多联式控制系统的主要结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多联式控制系统可以包括一个主控制设备、一个中继设备和多个从控制设备(如图2所示的从控制设备1~M)。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中继设备可以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主控制设备可以与从控制设备中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的从控制设备1~N)和第一通信单元通信连接。第二通信单元可以与从控制设备中的另一部分(如图2所示的从控制设备N+1~M)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单元可以配置为接收主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将第一控制信号所对应的从控制设备反馈的第一应答信号发送至主控制设备。第二通信单元可以配置为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其所对应的从控制设备,并接收对应的从控制设备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反馈的第一应答信号。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图2所示的中继设备可以采用前述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中继设备,本实施方案中中继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照前述中继设备实施例中中继设备的工作过程,为了描述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阅附图3,图3示例性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另一种多联式控制系统的主要结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多联式控制系统可以包括一个主控制设备、多个中继设备(如图3所示的中继设备1和中继设备2)和多个从控制设备(如图3所示的从控制设备1~从控制设备C)。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多个中继设备可以彼此级联而形成级联通路,其中,级联通路中的首个中继设备与主控制设备直接通信连接,并且每个中继设备均与从控制设备中的一部分通信连接。如图3所示,在中继设备1和中继设备2形成的级联通路中,中继设备1与主控制设备直接通信连接,中继设备1还分别与从控制设备A+1~从控制设备B通信连接,中继设备2分别与从控制设备B+1~从控制设备C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级联通路可以用于将主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或特定从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逐级传输至相应的从控制设备,以及将相应的从控制设备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反馈的第一应答信号逐级传输至主控制设备或将相应的从控制设备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反馈的第二应答信号逐级传输至特定从控制设备。
例如,级联通路中中继设备1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中继设备2和从控制设备A+1~B,中继设备2再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从控制设备B+1~C。又例如,中继设备2将从控制设备B+1~C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反馈的第一应答信号发送至中继设备1,中继设备1再将这个第一应答信号发送至主控制设备。
本实施例中特定从控制设备指的是与主控制设备或某个中继设备直接通信连接的从控制设备(如图3所示,针对中继设备1,特定从控制设备是从控制设备1~从控制设备A;针对中继设备2,特定从控制设备是从控制设备A+1~从控制设备B)。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特定从控制设备可以配置为向主控制设备竞争发送第一应答信号或者向相应的中继设备竞争发送第二应答信号。具体地,在本实施方案中可以采用通信技术领域中常规的竞争发信方法,向主控制设备竞争发送第一应答信号或者向相应的中继设备竞争发送第二应答信号。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单词“包括”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PC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模块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模块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配置为基于主从式通信方式,分别与预设的源节点设备和预设的目的节点设备通信,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主从式通信方式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控制信号,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其所对应的目的节点设备,接收所述目的节点设备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反馈的应答信号,以及将所述应答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其中,所述中继设备能够模拟目的节点设备竞争发送应答信号的竞争发信过程,所述第一设备包括所述源节点设备以及直接与所述源节点设备通信连接的目的节点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其配置为通过所述主从式通信方式接收所述源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对应的目的节点设备反馈的第一应答信号发送至所述源节点设备;
第二通信单元,其配置为通过所述主从式通信方式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其所对应的目的节点设备,并接收所述目的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反馈的第一应答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模块进一步配置为与特定目的节点设备通信;其中,所述特定目的节点设备为直接与所述源节点设备通信连接的目的节点设备;
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一步配置为接收所述特定目的节点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以及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对应的目的节点设备反馈的第二应答信号发送至所述特定目的节点设备;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进一步配置为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发送至其所对应的目的节点设备,并接收所述目的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反馈的第二应答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还配置为基于信号竞争发送方法,将所述目的节点设备反馈的第一应答信号发送至所述源节点设备或者将所述目的节点设备反馈的第二应答信号发送至所述特定目的节点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竞争发送方法包括:
在预设的竞争时隙内,向目标节点设备同时发送所有目标应答信号;
实时检测信道中传输的数据,并判断每个所述目标应答信号的当前发送数据与所检测的数据是否相同;
若某个目标应答信号的当前发送数据与所述数据不同,则停止发送该目标应答信号并在下一个竞争时隙重新发送该目标应答信号;
其中,当所述目标节点设备为源节点设备时,所述目标应答信号为第一应答信号;当所述目标节点设备为特定目的节点设备时,所述目标应答信号为第二应答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设备还包括校验模块,该校验模块配置为校验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第一应答信号或第二应答信号是否正确;
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应答信号校验正确后再将其发送至所述源节点设备或者在所述第二应答信号校验正确后再将其发送至所述特定目的节点设备;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校验正确后再将其发送至相应的目的节点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设备还包括缓存模块,该缓存模块配置为缓存所述第二通信单元所接收的第一应答信号和第二应答信号。
8.一种多联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设备、中继设备和多个从控制设备;
所述中继设备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
所述主控制设备与所述从控制设备中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一通信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与所述从控制设备中的另一部分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配置为接收所述主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对应的从控制设备反馈的第一应答信号发送至所述主控制设备;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其所对应的从控制设备,并接收所述对应的从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反馈的第一应答信号;
其中,所述中继设备采用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继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联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设备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所述中继设备彼此级联而形成级联通路;所述级联通路中的首个中继设备与所述主控制设备直接通信连接,并且每个所述中继设备均与所述从控制设备中的一部分通信连接;
所述级联通路用于将所述主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或特定从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逐级传输至相应的从控制设备,以及将所述相应的从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反馈的第一应答信号逐级传输至所述主控制设备或将所述相应的从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反馈的第二应答信号逐级传输至所述特定从控制设备;
其中,所述特定从控制设备为与所述主控制设备或某个中继设备直接通信连接的从控制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联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定从控制设备配置为向所述主控制设备竞争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号或者向相应的中继设备竞争发送所述第二应答信号。
CN201810372146.7A 2018-04-24 2018-04-24 中继设备及多联式控制系统 Active CN1086963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72146.7A CN108696309B (zh) 2018-04-24 2018-04-24 中继设备及多联式控制系统
EP19793888.9A EP3787203A4 (en) 2018-04-24 2019-01-21 RELAY DEVICE AND MULTI-SPLIT CONTROL SYSTEM
US17/047,894 US11552818B2 (en) 2018-04-24 2019-01-21 Relay device and multi-split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systems
PCT/CN2019/072552 WO2019205754A1 (zh) 2018-04-24 2019-01-21 中继设备及多联式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72146.7A CN108696309B (zh) 2018-04-24 2018-04-24 中继设备及多联式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6309A CN108696309A (zh) 2018-10-23
CN108696309B true CN108696309B (zh) 2022-01-25

Family

ID=63845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72146.7A Active CN108696309B (zh) 2018-04-24 2018-04-24 中继设备及多联式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52818B2 (zh)
EP (1) EP3787203A4 (zh)
CN (1) CN108696309B (zh)
WO (1) WO20192057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6309B (zh) 2018-04-24 2022-01-25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中继设备及多联式控制系统
CN110535911B (zh) * 2019-07-30 2020-11-06 北京大学 一种开放无线网络的分布式管理方法
CN113422818B (zh) * 2021-06-18 2022-10-25 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级联传输方法、系统及节点设备
CN113587380B (zh) * 2021-07-05 2023-03-21 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和中转装置及控制空调室内外机通信的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48966U (zh) * 2009-04-22 2010-05-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多联机线控控制器
CN104334976A (zh) * 2012-06-13 2015-02-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以及中继装置
CN104896658A (zh) * 2015-05-14 2015-09-0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05785854A (zh) * 2016-02-25 2016-07-2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主从式系统的控制方法和主从式系统
CN106060853A (zh) * 2016-07-08 2016-10-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的监控系统和监控终端
CN206018822U (zh) * 2016-08-24 2017-03-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EP3176522A1 (en) * 2014-07-28 2017-06-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CN107101348A (zh) * 2017-03-27 2017-08-29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多联机组的室内、外机通讯方法、装置及空调机组
CN107426050A (zh) * 2017-06-22 2017-12-01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中继传输系统及其构建方法与无线中继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8153B1 (en) * 2002-03-13 2005-11-22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Bluetooth repeater
KR100700536B1 (ko) * 2004-10-29 2007-03-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의 통신 시스템
KR100672503B1 (ko) * 2004-12-14 2007-0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KR100629345B1 (ko) * 2005-02-24 2006-09-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 공조 중앙제어시스템
KR100722271B1 (ko) * 2005-03-15 2007-05-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빌딩관리시스템
US7975199B2 (en) * 2006-04-03 2011-07-0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Relay-assisted HARQ transmission system
JP4629639B2 (ja) 2006-09-29 2011-02-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中継装置
CN101436971B (zh) 2007-11-16 2012-05-23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无线家庭控制系统
EP2254388A1 (en) * 2008-03-14 2010-11-24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lay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340895A (zh) 2011-11-08 2012-02-01 国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无线短距通信的组网方法
ES2555912T3 (es) * 2012-02-20 2016-01-11 Panasonic Corporatio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con múltiples capas
JP2014030168A (ja) * 2012-06-27 2014-02-13 Murata Mach Ltd 中継通信システム、及び中継通信装置
JP6012911B2 (ja) * 2014-06-11 2016-10-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中継器、および、空調システム
CN106679062A (zh) 2015-11-09 2017-05-17 金德奎 一种红外双向通讯智能空调及其系统
WO2018087875A1 (ja) * 2016-11-11 2018-05-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696309B (zh) 2018-04-24 2022-01-25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中继设备及多联式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48966U (zh) * 2009-04-22 2010-05-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多联机线控控制器
CN104334976A (zh) * 2012-06-13 2015-02-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以及中继装置
EP3176522A1 (en) * 2014-07-28 2017-06-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CN104896658A (zh) * 2015-05-14 2015-09-0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05785854A (zh) * 2016-02-25 2016-07-2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主从式系统的控制方法和主从式系统
CN106060853A (zh) * 2016-07-08 2016-10-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的监控系统和监控终端
CN206018822U (zh) * 2016-08-24 2017-03-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7101348A (zh) * 2017-03-27 2017-08-29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多联机组的室内、外机通讯方法、装置及空调机组
CN107426050A (zh) * 2017-06-22 2017-12-01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中继传输系统及其构建方法与无线中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87203A1 (en) 2021-03-03
US20210167990A1 (en) 2021-06-03
CN108696309A (zh) 2018-10-23
EP3787203A4 (en) 2022-01-26
US11552818B2 (en) 2023-01-10
WO2019205754A1 (zh) 2019-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6309B (zh) 中继设备及多联式控制系统
US4501021A (en) Fiber optic data highway
US4482980A (en) Hybrid optical/electrical data highway
US4509117A (en)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ccess rights arbitration
WO2019047573A1 (zh)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的缓存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5531955B (zh) 利用灵活有序的中继器的无线联网
KR20200139059A (ko) 제어기 진단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S58201494A (ja) 集中監視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緊急アクセス方式
US811210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updating logic-circuit data for implementing logic circuit in variable logic circuit unit
JP2019097088A (ja) シリアル通信システム
US8065580B2 (en) Redundant transmission of data messages for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for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s
US20090066508A1 (en) Electric Device and Method of Normality Determination for Communication Function in Such an Electric Device
EP0093578B1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0916665B1 (ko)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6681954B (zh) 基于总线的参数设置方法、用于机器人的控制器
US20130191501A1 (en) Procedures for the Transfer of User Data
KR20230116941A (ko)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단말기 및 저장 매체
US10484138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packets on a data transmission path between two communication subscribers, autom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EP3038375A1 (en) Communication ver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KR20080063921A (ko) 장애 관리 시스템에서 알람 동기화 장치 및 방법
KR101268677B1 (ko) 복수의 ecu에 대한 리프로그래밍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3738636B2 (ja) 調光システムのバス制御方法
KR100630038B1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연속되는 단문메세지를 동시에전송하는 방법
CN116155639A (zh) 基于canopen协议的驱采数据交互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04216863A (zh) 多个arm间的通信电路及其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4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AIER AIR-CONDITIONING ELECTRONIC Co.,Ltd.

Patentee after: Haier Zhijia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AIER AIR-CONDITIONING ELECTRON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