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886A - 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886A
CN1086886A CN93107077A CN93107077A CN1086886A CN 1086886 A CN1086886 A CN 1086886A CN 93107077 A CN93107077 A CN 93107077A CN 93107077 A CN93107077 A CN 93107077A CN 1086886 A CN1086886 A CN 10868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air
fuel
chamber
combus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3107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佩斯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PV Verwaltungs AG
Original Assignee
PPV Verwaltung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PV Verwaltungs AG filed Critical PPV Verwaltungs AG
Publication of CN1086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8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C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MBUSTION USING FLUID FUEL OR SOLID FUEL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OR AIR 
    • F23C9/00Combus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returning combustion products or flue gases 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 F23C9/006Combus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returning combustion products or flue gases 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the recirculation taking place i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1/00Burners using a direct spraying action of liquid droplets or vaporised liquid into the combustion space
    • F23D11/10Burners using a direct spraying action of liquid droplets or vaporised liquid into the combustion space the spraying being induced by a gaseous medium, e.g. water vapour
    • F23D11/106Burners using a direct spraying action of liquid droplets or vaporised liquid into the combustion space the spraying being induced by a gaseous medium, e.g. water vapour medium and fuel meeting at the burner outl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1/00Burners using a direct spraying action of liquid droplets or vaporised liquid into the combustion space
    • F23D11/36Details, e.g. burner cooling means,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1/40Mixing tubes or chambers; Burner h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 Burners (AREA)
  • Pre-Mixing And Non-Premixing Gas Burner (AREA)

Abstract

燃烧器,包括一个燃烧头(B)和一个火焰管(F), 燃烧头(B)具有一个由空气引入喷嘴和燃料引入喷 嘴组成的聚焦排气装置。该装置产生的低含氮空气 和燃料的混合气在一个空腔体(20)的腔室(11)内被 点燃。难燃、未燃气体化合物自空腔体(20)排出后又 沿其外表面返回到空腔体(20)前面的区域内,并且与 低含氮空气在腔室(11)内重新混合并燃烧。这种附 加的燃烧提高了燃料的能量利用率并减少了尾气排 放的有害物质。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器,包括一个燃烧头和一个火焰管,其燃烧头具有由至少一个空气引入喷嘴和一个燃料引入喷嘴组成的聚焦排气装置,在燃烧头的流体流动方向上有一个排气壳体与火焰管相连,在排气壳体内设有一个部分地和排气壳体的内腔隔离开的腔室,并且在排气壳体和腔室之间设有一个环形室作为再循环装置。
为了提高燃气轮机和燃烧装置燃烧系统的效率以及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人们曾经对燃烧器做出了各种不同的改进。有关最大有害物质排放极限值的法律规定也已经生效,燃烧系统必须满足这些规定。除了其他的燃烧产物,对大气污染起主要作用的是碳氢化合物和氧化氮(NOx)。
氮一方面来源于具有天然氮气含量的普通大气形成的燃烧用空气,另一方面来源于燃料中含有的有机化合氮。在燃烧过程中,氧化氮的形成除了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外,还强烈地受到分子氮在火焰区内停留时间的影响。停留的时间越短,所生成的氧化氮就越少。通过缩短停留时间,例如提高空气和燃料的喷射速度,会造成燃烧器排出更多的未经燃烧的液体化合物,从而降低了效率。
随着炭黑的形成可以生成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又有很高的热值,如果燃料未被利用,则也随之损失。
此外,氧化氮的形成还与火焰的温度有关,氧化氮随着火焰温度的增加而增多。而火焰温度的增加却可以提高燃料能量的利用率。
在一种公知的飞机用燃气轮机(DE-OS  3017034)的燃烧器中,为了在减少氧化氮等有害物质的排放的同时提高其效率,其燃烧头具有一聚焦的排气装置,排气装置的形状为若干聚焦的、可单独启闭的排气喷嘴,其中的燃料排气喷嘴和空气排出喷嘴自燃烧头的中心出发径向地交错布置。随着和运行条件相关的各个喷嘴的启闭,可以产生一个(空载运转)或者两个(满载运转)燃烧区。在这种公知的燃烧器中,难燃、未燃的气体化合物均被排出,从而大大地影响了燃料的能量利用率。
燃烧器不仅用于发动机,还用于燃烧装置。人们过去对其也进行过各种改进,以节约能源和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一种公知的减少有害物质排放的方法是采用外部尾气回流装置。燃烧所产生的尾气一般经一个外部回流道被部分地引回燃烧区。这样会降低火焰温度,减少氧化氮的形成。
在“扎克(SAAKE)技术文献”杂志1990.3第一期中,扎克公司建议了各种不同的尾气反馈方法。
在同一份文献中还介绍了一种内部尾气反馈方法。通过在燃烧腔内安装适当的部件,即设置与燃烧腔的外壁成一定间隔的管道将尾气从火焰的后端引回火焰的根部。这种内部尾气回流装置虽然可以通过阻止氧化氮的形成而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但必须付出降低火焰温度的代价,从而减小了燃料的能量利用率。
德国专利说明书DE  4020237  Al中公开了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燃烧器。这种公知燃烧器的结构是专门为减少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的含量而设计的、为此在燃烧气体的边缘区引入了助燃空气,使燃料能在火焰管内完全燃烧,从而达到降低一氧化碳含量的目的。这种吹入空气的方法虽然也可以减少一部分氧化氮,但无论如何却一并降低了火焰的温度,从而带来了上述公知燃烧器的缺点,即减小了燃料的能量利用率。将燃烧气体自火焰管经一个再循环装置引回位于排气壳体内呈腔室状的混合管,也无助于提高火焰的温度,因为燃烧区一直延伸到混合管内,自燃烧气体的边缘区引入助燃空气的开孔不能和再循环装置的入口端靠得太近,以防止多余的空气混入回流气体。
本发明的任务是,改进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燃烧器,使它在提高火焰温度和增加燃料的能量利用率的同时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该任务的解决方案是,其聚焦排气装置具有一个内部空气引入喷嘴和至少一个外部空气引入喷嘴,并且燃料引入喷嘴位于内部空气引入喷嘴和外部空气引入喷嘴之间,腔室和排气装置之间有一间隔,以使燃烧区在腔室内开始,在腔室和排气装置之间有一个混合气形成区,并且设有一个再循环装置,以使难燃和未燃气体化合物返回混合气形成区,内部空气引入喷嘴和燃料引入喷嘴构成将燃料从燃料引入喷嘴送入混合气形成区的喷射器,经外部空气引入喷嘴可以送入低含氮空气,外部空气引入喷嘴朝内倾斜,使得被送回的难燃、未燃气体化合物与自外部空气引入喷嘴排出的低含氮空气相互混合,并且进入腔室内燃烧,而且低含2氮空气在与被送回的难燃、未燃气体化合物相互混合以前,在燃料引入喷嘴喷入的燃料周围形成一道把外部大气隔开的保护层。
在本发明所述的燃烧器内,混合气形成区位于排气装置和腔室之间,难燃、不燃气体化合物可以经再循环装置进入该混合气形成区,并且低含氮空气在此处混入难燃、未燃气体化合物。所产生的混合气进入相邻的腔室内,和从中央被引入的燃料-空气-混合气同时被点燃,从而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和火焰的温度。燃烧区也相应地自燃烧头内的腔室开始。由于燃烧温度高,所以不再产生未燃碳氢化合物。
当使用由一个外部空气引入喷嘴送入的低含氮空气时,该低含氮空气同时起到隔绝周围大气的燃料射流的保护层的作用。这样可以保证含有大量氮气的外界空气不致进入燃烧区。
随着难燃气体化合物返回混合气形成区,火焰的温度开始有少许降低,其后果是火焰的根部朝着腔室的内部移动。随着难燃气体化合物的燃烧,火焰的温度又重新升高,使火焰的根部又朝着腔室的外部移动,这一过程不断地重复进行,使得火焰的根部以相对较高的频率振动。这种振动的优点是,保护层的低含氮空气在混合气形成区内与难燃、未燃气体化合物的相互混合得到了促进,保证了难燃、未燃气体化合物的燃烧。随着温度的升高,这种振动频率也升高。
本发明的燃烧器和上述公知的燃烧器相比,其火焰温度高,并且不产生温度的下降。此外也无需尾气和燃气的回流,只让难燃、未燃气体化合物反馈。这种反馈在燃烧器的燃烧头内即已开始,也就是在燃烧区的径向外周进行。而扎克技术文献或者德国专利说明书DE4020237Al所述的燃烧器其尾气和燃气却是从燃烧室返回的。
本发明的有利结构是:腔室位于排气壳体内的一个沿纵向延伸的、基本上呈卵形的、旋转圆筒状的空腔体的内腔之中,该空腔体具有一个位于排气装置对面的入流孔和一个处在径向另一端的出流孔;还包括一个用于无级调节被送入的低含氮空气的流量和/或经燃料引入喷嘴被送入的燃料流量的装置;燃料引入喷嘴具有一个环形间隙,间隙的内部由空气引入喷嘴的一端构成,间隙的外部由相对于该端呈斜角形的环形壁构成,并且环形壁呈尖锐的环形刃形状;外部空气引入喷嘴由许多小喷嘴孔组成,这些小喷嘴孔引导保护层在混合气形成区内形成一束基本上呈锥形的空气射流;空腔体的纵向截面具有一翼形断面;火焰管的形状与通过燃烧而产生的火焰前端的形状相吻合,从而足以阻止周围的大气进入火焰管和火焰前端之间;空腔体和排气壳体之间有电气绝缘,并且在空腔体内装有电极。
在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中,腔室是由一个位于燃烧头的排气壳体内的旋转圆桶状的、具有进流口和出流口的空腔体的内室构成的,在该腔室内有燃料/空气-混合气以及由低含氮空气和返回的难燃、未燃气体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流过。在上述空腔体和排气壳体之间有均匀的间隙作为难燃、未燃气体化合物的反馈通道。在射流方向上处在腔室后、火焰外区的难燃、未燃气体化合物在文丘里效应的作用下被吸入腔室前的区域,在此处难燃、未燃气体化合物与来自外部空气引入喷嘴的低含氮空气相混合,并一起进入腔室内。
此外,权利要求2的空腔体是一个沿纵向延伸的基本上呈卵形的部件。空腔体的这种形状可以产生一个确定的可控的火焰前端或者燃烧区。燃料-空气-混合气进入空腔体后,空腔体的横截面扩展区可以有目的地降低混合气的速度。一旦喷入的混合气的速度下降到足够低的程度,气体即可通过普通的点火装置点燃。这样就在空腔体内产生了一个位置稳定的火焰根部振动的燃烧区。
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使引入的空气流量和/或燃料流量可调。它是通过可调式空气引入喷嘴和燃料引入喷嘴实现的。
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可在空气引入喷嘴(8)和燃料引入喷嘴(5)的尖锐的环形刃部产生特定的射流分裂,使喷入的燃料雾化。
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是通过位于混合气形成区内的许多小喷嘴孔实现的,它可使低含氮空气在燃料周围形成隔离外部大气的保护层。
为了改善通过空腔体的气流,并且改善通过空腔体外侧的难燃、未燃气体化合物的气流,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空腔体本身沿纵截面构成翼形断面。也就是说空腔体在流体方向上的壁厚首先增加,然后逐渐缩小。由于在空腔体出流区的火焰温度很高,所以空腔体的壁厚不得小于一个特定的最小值。因此空腔体的翼形断面不能完全做成流体力学上最佳的具有尖锐尾段的形状。
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焰管形状可使火焰自腔室喷出一段距离后即完全贴紧火焰管。这样可避免处在腔室后面位于火焰和火焰管之间的难燃、未燃气体化合物和火焰一起喷出,从而无法通过文丘里效应回收。另外,火焰管的这种形状还可阻止外部大气的进入。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结构,混合气在腔室内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点燃,并且将在腔室内通过等离子体形成过程而产生的电荷引出。从中获得的电能可以用来驱动辅助机组。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所述带有燃烧区和射流层的燃烧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2表示本发明所述带有燃烧头和前部火焰管的燃烧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3表示图1所示燃烧器的放大图。
图1所示的燃烧器由燃烧头B和与之相连的火焰管F组成。图1左侧的燃烧头B用喷嘴体D表示,它具有一个聚焦排气装置,下面还要详述。燃烧头B的右侧是一个具有底部21的排气壳体22,它经螺栓S和喷嘴体D相连。在排气壳体22内有一个与其内壁呈均匀间隔的、沿纵向延伸的、基本上呈卵形的空腔体20,它由隔架23固定。隔架是由若干个位于空腔体20和排气壳体22之间的铍陶瓷绝缘体组成的空腔体20的内室构成一个腔室11。空腔体20具有一个朝向排气装置的入流孔12和一个朝向火焰管F的出流孔13。
排气壳体22由未淬火的不锈钢制成,并且在其和底部21相对的一端有一个法兰26。火焰管F在其与排气壳体22相对的一端有一个法兰28。排气壳体22和火焰管F通过若干夹持连接器24在法兰26、28处相互固定在一起。
图2所示的是放大的燃烧头B和固定在其上的火焰管F的一部分火焰管F由氮化硅陶瓷制成。喷嘴体D由若干车制成的淬火不锈钢部件L、R和T组成。在部件L、R和T之间的铜制密封件为简化起见而未画出。
喷嘴体D左侧的部件T是一个喷嘴导向件,它有一个中心螺纹孔29和分别连接燃料管道BL和空气管道LL的孔30a、30b。螺纹孔29自后部从喷嘴导向部件T与火焰管F相对的一侧一直延伸到也为同心的、在喷嘴导向部件的前段内构成的配合孔31。在喷嘴导向部件T的螺纹孔29内,和火焰管F相对另一侧拧有带外螺纹的空气引入管1。在火焰管F对面一侧的空气引入管1上装有一个圆柱形的配合块,它的直径与喷嘴导向部件T的配合孔31相配合,并且其直径大于螺纹孔29的直径。这样空气引入管1在配合孔31内可呈同心布置。空气引入管1的尖端33包含一个内部空气引入喷嘴2,该喷嘴是喷射器的一部分。空气引入管1的尖端33的外表面以及空气引入喷嘴2的内表面在被引入的空气的射流方向上呈锥尖形,因此在尖端33的头部形成了一个锐利的环形刃。空气引入管1拧在喷嘴导向部件T内的深度大小是可调的。达到了规定的拧入深度后即可用锁定螺母30将空气引入管1的位置固定。
配合孔31的径向外周在喷嘴导向部件T上形成了一个外圆筒状配合面34,作为部件L的空气导向体安装在该配合面上。与喷嘴导向部件T同心的空气导向体L上开有若干个轴向和径向孔,用于引导燃料和空气。
在空气导向体L的径向外周装有作为部件R的燃料室环,它同样带有若干个轴向和径向孔,用于引导燃料和空气。
空气导向体L在其外周上具有一个凹槽,它和燃料室环R组成一个环形的外部燃料室Ka。外部燃料室Ka经空气导向体L内的若干径向孔与环形的内部燃料室Ki相连通,该室在径向上是由空气引入管1和空气导向体L限定的。为了引入燃料,燃料室环R的轴向孔的一部分经其径向孔的一部分与外部燃料室Ka相连。在尖端33的前端,内部燃料室Ki的横截面强烈收缩,这是因为空气导向体L在其相邻的端部具有强烈向内倾斜的环壁6。该环壁6的端部呈尖端的棱边形,从而构成一个锐利的环形刃。该环壁6与尖端33一起形成了一个具有环状出流横截面的燃料引入喷嘴5。
空气导向体L还在其与燃料室环R相邻的端面具有一个环状的穿孔E,它通过燃料室环R内的轴向孔的一部分与空气管道LL相连。有四个轴向孔36经四个大径向孔37与穿孔E相连,径向孔37各通过一个沉头螺钉18从外部被封死。径向孔37经外部空气引入喷嘴8进入排气壳体22,外部空气引入喷嘴8由四个直径为0.5毫米的小喷嘴孔组成,腔室由喷嘴体D和空腔体20构成。该腔室称为混合气形成区3外部空气引入喷嘴8的喷嘴孔分别从四个径向孔37出发朝着排气壳体22的中轴线M倾斜,这些喷嘴孔的轴线与排气壳体22的中轴线M相交于内部空气引入喷嘴2之前的某一点上。空气导向体L在其相对于火焰管F一端的径向外部的环壁6上有一个漏斗形的深槽39,在该槽上凸起环形壁6。漏斗形槽39的外表面从断面上看相对于外部空气引入喷嘴8的喷嘴孔大致呈直角。
喷嘴导向部件T、空气导向体L、燃料室环R和排气壳体22用螺栓S紧固在一起。在燃料室环R内有通孔,在喷嘴导向部件T有螺纹孔,均用于容纳螺栓S。在螺栓S的头部装有带孔41的排气壳体22。
如上所述,排气壳体22内部的空腔体20通过隔架23以均匀的间隔固定在排气壳体22的内壁上。空腔体20具有若干径向相对设置的径向孔,这些孔与隔架23内的孔和排气壳体22的孔构成了径向相对布置的通孔,这些孔在图2中只能看到两个。与高压电源HV相连的点火电极Z穿过该通孔插在空腔体20内,即插在腔室11中。此外点火电极Z还与辅助机组N相连。
下面对照附图3说明燃烧器的工作方式。
来自图中没有画出的中央气源的低含氮空气一方面通过空气管道LL,另一方面通过空气引入管1进入喷嘴体D。燃料则通过燃料管道BL引入。
一部分低含氮空气经位于喷嘴体D中央的空气引入管1进入内部空气引入喷嘴2,并且经内部空气引入喷嘴2的加速作为中央空气射流喷入排气壳体22。燃料经燃料管道BL进入喷嘴体D,并且在喷嘴体D内经若干径向孔和轴向孔通过外部和内部燃料室Ka和Ki进入环形燃料引入喷嘴5。通过内部空气引入喷嘴2和燃料引入喷嘴5的喷射器构造,从燃料引入喷嘴5喷出的燃料被中央空气射流撕裂,并与空气射流一起喷入排气壳体22。由于空气引入喷嘴2和环壁6相邻的端部构成尖端的环形刃,因此在该环形刃处可产生确定的流体分离,使喷入的燃料得到良好的雾化。经雾化的燃料在混合气形成区3内与中央空气射流彻底混合,并且作为易燃的燃料-空气-混合气喷入纵向设置的基本上呈卵形的空腔体20。
插在空腔体20内的点火电极Z与高压电源HV相连,并且产生一电弧,将燃料-空气-混合气点燃。此时产生了一个燃烧区,也称为火焰前端40。该区开始于燃烧头B的腔室11内,并且具有一火焰根部,它在腔室11内靠近入流孔12的地方形成。火焰前端40在喷出腔室11以前占据了整个腔室横截面。火焰前端40从腔室11排出时达到其最高温度。由于热负荷极高,所以空腔体20用钨制成。火焰前端40自腔室11喷出后先与出流孔13成一定间隙,然后完全贴到火焰管F上。火焰前端40的形状特别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火焰管F应当精确地和火焰前端40的形状相吻合,从而不致在火焰管F和火焰前端40之间产生间隙,使难燃、未燃气体化合物自火焰管F中逸出或者使周围的大气经火焰管F进入。
火焰前端40从空腔体20喷出时,在火焰前端40的外周区是难燃、还未燃的气体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火焰前端40自空腔体20排出后被释放到排气腔38中。排气腔38是环形的,并且在喷出的火焰前端40和火焰管F之间构成了一个区域,在该区域内火焰前端40还没有完全地贴在火焰管F上。通过文丘里原理,在排气腔38内的难燃、未燃气体化合物经环形室42朝着排气装置的方向被引回,环形室42构成一个由空腔体20和排气壳体22围成的再循环装置。这种反馈通过下列方式而易于进行,即空腔体20的纵截面呈翼形断面,因此能火焰良好地贴在空腔体20上并且避免产生涡流。
为了使难燃气体化合物燃烧需要大量供氧。为此在回到混合区3内的难燃、未燃气体化合物中混合了来自外部空气引入喷嘴8的喷嘴孔的低含氮空气,而低含氮空气经位于喷嘴体D的车制件内的孔30b、36、环形穿孔E以及与其相连的孔37进入外部空气引入喷嘴8。穿孔E是必要的,它可使外部空气引入喷嘴8的所有喷嘴孔都处在相同的压力下。孔36、37的横截面大于外部空气引入喷嘴8本身的喷嘴孔的横截面,从而始终维持一个风滞压力。喷嘴孔8向内倾斜,并指向在中央形成的燃料-空气-混合气,从而产生一束外围锥形空气射流。低含氮空气的锥形射流的流体横截面一直收缩到喷出的燃料-空气-混合气为止,以使接触到燃料-空气-混合气后发生的气体射流偏转重新呈轻微的锥形扩展,并且喷入空腔体20。这束围绕燃料-空气-混合气喷出的低含氮空气构成一道隔绝周围大气的保护层25,大气可经孔41进入,并且由于其高含氮量应当与燃烧隔离。除了保护层25之外,在保护层25的径向外周还形成了一个环形低含氮空气区27,它是由来自喷嘴孔8的低含氮空气构成的。在低含氮空气区27内的流体通过倾斜布置喷嘴孔8和空气导向体L的形状的作用,在喷嘴孔8后面使低含氮空气部分地与反馈回来的难燃、未燃气体化合物在混合气形成区3内相互混合,并且一起进入腔室11。难燃、未燃气体化合物从低含氮空气获得其燃烧所必须的氧气进入腔室11的难燃、未燃气体化合物和低含氮空气的混合比例应当保证在腔室11内点火时能大大提高火焰的温度。这样就可使火焰根部朝着排气装置的方向移动。这种反馈、混合和点火的过程不断地重复进行,使得火焰根部以相对较高的频率做轴向振动,从而导致燃烧器发出嗡嗡声。这种振动的附加优点是,在混合气形成区3内产生的压力柱同样发生振动,从而帮助和促使难燃、未燃气体化合物和低含氮空气相混合,并且防止外界大气进入腔室11。
为了最佳地实现燃烧器的功能,需要对送入的燃料和低含氮空气流量进行精确的调整。进入的燃料流量可通过空气引入管1在喷嘴导向部件T内旋入的深浅来调整。由于空气引入管1的尖端33同时构成了环形燃料引入喷嘴5的内壁,因此空气引入管1较深地拧入喷嘴导向部件T后,会增加燃料引入喷嘴5的横截面,使更多的燃料进入混合气形成区3。引入的低含氮空气流量的调节通过图中未画出的调节螺栓进行,通过该螺栓可以或多或少地减小空气管道LL和空气引入管1的横截面。
火焰前端40自火焰管F的端部后面进入一个图中未画出的燃烧室。试验证明,排放的尾气中几乎不含有碳氢化合物,只含有极少量的一氧化碳和氧化氮。
本燃烧器的结构不仅允许使用矿物燃料或者有机燃料,也允许使用可燃气体,特别是碳氢化合物气体。
除了通过燃烧获取热量外,还可以从燃烧器中引出电能。在腔室11内的燃烧构成了一种等离子体。其中产生的电荷可通过电极Z引出,以用于辅助机组N的能源供应。用于普通燃烧装置的燃烧器在燃烧时产生的电能可达数百瓦。为了能将电荷引出,空腔体20和排气壳体22之间要有绝缘,如上所述。

Claims (8)

1、燃烧器,包括一个燃烧头(B)和一个火焰管(F),其燃烧头(B)具有由至少一个空气引入喷嘴(8)和一个燃料引入喷嘴(5)组成的聚焦排气装置,在燃烧头(B)的流体流动方向上有一个排气壳体(22)与火焰管(F)相连,在排气壳体(22)内设有一个部分地和排气壳体(22)的内腔隔离开的腔室(11),并且在排气壳体(22)和腔室(11)之间设有一个环形室(42)作为再循环装置,本发明的特征是,聚焦排气装置具有一个内部空气引入喷嘴(2)和至少一个外部空气引入喷嘴(8),并且燃料引入喷嘴(5)位于内部空气引入喷嘴和外部空气引入喷嘴之间,腔室(11)和排气装置之间有一间隔,以使燃烧区在腔室内开始,在腔室(11)和排气装置之间有一个混合气形成区(3),并且设有一个再循环装置(42),以使难燃和未燃气体化合物返回混合气形成区(3),内部空气引入喷嘴(2)和燃料引入喷嘴(5)构成将燃料从燃料引入喷嘴送入混合气形成区(3)的喷射器,经外部空气引入喷嘴(8)可以送入低含氮空气,外部空气引入喷嘴(8)朝内倾斜,使得被送回的难燃、未燃气体化合物与自外部空气引入喷嘴(8)排出的低含氮空气相互混合,并且进入腔室(11)内燃烧,而且低含氮空气在与被送回的难燃、未燃气体化合物相互混合以前,在经燃料引入喷嘴(5)被喷入的燃料周围形成一道把外部大气隔开的保护层(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是,腔室(11)位于排气壳体(22)内的一个沿纵向延伸的、基本上呈卵形的、旋转圆筒状的空腔体(20)的内腔之中,该空腔体(20)具有一个位于排气装置对面的入流孔(12)和一个处在径向另一端的出流孔(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是,包括一个用于无级调节被送入的低含氮空气的流量和/或经燃料引入喷嘴(5)被送入的燃料流量的装置。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是,燃料引入喷嘴(5)具有一个环形间隙,间隙的内部由空气引入喷嘴(2)的一端构成,间隙的外部由相对于该端呈斜角形的环形壁(6)构成,并且空气引入喷嘴(2)的相邻端与环形壁(6)构成尖锐的环形刃形状。
5、如权利要求2至4之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是,外部空气引入喷嘴(8)由许多小喷嘴孔组成,这些小喷嘴孔引导保护层(25)在混合气形成区(3)内形成一束基本上呈锥形的空气射流。
6、如权利要求2至5之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是,空腔体(20)的纵向截面具有一翼形断面。
7、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是,火焰管(F)的形状与通过燃烧而产生的火焰前端(40)的形状相吻合,从而足以阻止周围的大气进入火焰管(F)和火焰前端(40)之间。
8、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是,空腔体(20)和排气壳体(22)之间有电气绝缘,并且在空腔体(20)内装有电极(Z)。
CN93107077A 1992-05-13 1993-05-13 燃烧器 Pending CN10868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4215763A DE4215763C2 (de) 1992-05-13 1992-05-13 Brenner
DEP4215763.3 1992-05-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886A true CN1086886A (zh) 1994-05-18

Family

ID=6458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3107077A Pending CN1086886A (zh) 1992-05-13 1993-05-13 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5569029A (zh)
EP (1) EP0639255B1 (zh)
JP (1) JPH08502810A (zh)
CN (1) CN1086886A (zh)
AU (1) AU4067593A (zh)
DE (2) DE4215763C2 (zh)
MX (1) MX9302801A (zh)
PH (1) PH30512A (zh)
PL (1) PL171840B1 (zh)
TR (1) TR27719A (zh)
VN (1) VN280A1 (zh)
WO (1) WO1993023704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7930A (zh) * 2011-03-31 2012-11-14 通用电气公司 双向燃料喷射方法
CN105358910A (zh) * 2013-07-02 2016-02-24 托普索公司 循环气体与燃料气体混合到燃烧器
CN105588118A (zh) * 2016-03-09 2016-05-18 浙江尚鼎工业炉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加热炉
CN111197766A (zh) * 2018-11-20 2020-05-26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燃烧器以及燃气轮机
CN112228904A (zh) * 2020-09-18 2021-01-1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贫油预混火焰筒进气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32131C1 (de) * 1998-07-17 1999-12-16 Man B & W Diesel Ag Flammrohr für einen Brenner zur Verbrennung von flüssigem oder gasförmigem Brennstoff
DE102005053820A1 (de) * 2005-11-11 2007-05-16 Khd Humboldt Wedag Gmbh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des Zustandes des Schutzmantels eines Drehofenbrenners
US20110033810A1 (en) * 2009-08-06 2011-02-10 Mcdonough James M Insulated burner system for gas-fueled lighters
DE102016111582B4 (de) * 2016-06-23 2019-12-05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 Zerstäubungsvorrichtung, Brennkammer, Brenner und Verfahren zum Erzeugen eines Brennstoffsprays
CN110469848A (zh) * 2019-09-11 2019-11-19 江阴德尔热能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循环超低氮燃烧装置
CN115155297A (zh) * 2022-06-27 2022-10-11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合一组合脱硫脱硝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111865A (fr) * 1953-11-06 1956-03-06 Thermal Res & Engineering Corp Perfectionnements apportés aux procédés et aux dispositifs pour brûler du combustible
US2857961A (en) * 1954-07-13 1958-10-28 Brown Fintube Co Oil burners
US2973808A (en) * 1958-07-18 1961-03-07 Jr William B Fox Flame stabilizer-mixer
DE2303280C2 (de) * 1973-01-24 1982-07-29 Robert von Dipl.-Ing. 8032 Gräfelfing Linde Brenner für fließfähige Brennstoffe
CA1038912A (en) * 1974-10-07 1978-09-19 Parker, Michael James Air-atomizing fuel nozzle
US3980233A (en) * 1974-10-07 1976-09-14 Parker-Hannifin Corporation Air-atomizing fuel nozzle
US4130388A (en) * 1976-09-15 1978-12-19 Flynn Burner Corporation Non-contaminating fuel burner
DE2843002C2 (de) * 1978-10-03 1983-11-10 M.A.N. Maschinenfabrik Augsburg-Nürnberg AG, 8000 München Heizölbrenner
US4265085A (en) * 1979-05-30 1981-05-05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Radially staged low emission can-annular combustor
US4773596A (en) * 1987-04-06 1988-09-27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irblast fuel injector
DE3822004A1 (de) * 1988-06-30 1990-01-04 Babcock Werke Ag Brenner
DE4020237A1 (de) * 1990-06-26 1992-01-02 Hans Georg Dipl Ing Zimmermann Brenner mit brenngas-rueckfuehrung fuer fliessfaehige brennstoffe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7930A (zh) * 2011-03-31 2012-11-14 通用电气公司 双向燃料喷射方法
CN105358910A (zh) * 2013-07-02 2016-02-24 托普索公司 循环气体与燃料气体混合到燃烧器
CN105358910B (zh) * 2013-07-02 2018-06-15 托普索公司 催化反应器中燃烧燃料的方法、燃烧器及其应用
CN105588118A (zh) * 2016-03-09 2016-05-18 浙江尚鼎工业炉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加热炉
CN105588118B (zh) * 2016-03-09 2017-10-17 浙江尚鼎工业炉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加热炉
CN111197766A (zh) * 2018-11-20 2020-05-26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燃烧器以及燃气轮机
CN112228904A (zh) * 2020-09-18 2021-01-1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贫油预混火焰筒进气结构
CN112228904B (zh) * 2020-09-18 2022-05-27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贫油预混火焰筒进气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4215763A1 (de) 1993-11-18
EP0639255A1 (en) 1995-02-22
WO1993023704A1 (en) 1993-11-25
DE4215763C2 (de) 1996-01-11
VN280A1 (en) 1996-10-25
EP0639255B1 (en) 1996-12-11
PL171840B1 (pl) 1997-06-30
US5569029A (en) 1996-10-29
AU4067593A (en) 1993-12-13
MX9302801A (es) 1994-05-31
TR27719A (tr) 1995-06-22
PH30512A (en) 1997-06-13
JPH08502810A (ja) 1996-03-26
DE69306568D1 (en) 1997-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53660B1 (en) Combustor mixer having plasma generating nozzle
US4356698A (en) Staged combustor having aerodynamically separated combustion zones
RU2287742C2 (ru) Система впрыска топливовоздушной смеси, оснащенная средствами генерирования холодных плазм
JP3782822B2 (ja) 燃料噴射装置及び該燃料噴射装置の運転方法
RU2382942C2 (ru) Вспенивающая форсунка для аэромеханической системы инжектирования топливовоздушной смеси в камеру сгорания турбомашины, аэромехан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инжектирования, камера сгорания турбомашины и турбомашина
US6035645A (en) Aerodynamic fuel injection system for a gas turbine engine
US4150539A (en) Low pollution combustor
RU2309329C2 (ru) Вспенивающая аэродинам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инжектирования топливовоздушной смеси в камеру сгорания турбомашины, камера сгорания турбомашины и турбомашина
US4222243A (en) Fuel burners for gas turbine engines
US6708498B2 (en) Venturiless swirl cup
CA1166144A (en) Igni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nal burner type ultra-high velocity flame jet apparatus
US4955183A (en) Burner for difficult to combust gas mixtures
CN1008658B (zh) 低浓度氧化氮(NOx)燃烧装置
CN1011064B (zh) 燃气轮机燃烧器
GB2127097A (en) I c engine fuel injector with air ejector
JPH0135246B2 (zh)
CN1086886A (zh) 燃烧器
ITTO940510A1 (it) Bruciatore a combustibile liquido o gassoso avente un'emissione molto ridotta di ossidi d'azoto.
US3758259A (en) Methods for preparing fuels and also for thereafter feeding them into furnaces and burning them therein
EP0688414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urning combustible gases
GB2143938A (en) Fuel burner for a gas turbine engine
US4171946A (en) Burner for combustible fluids
US4943230A (en) Fuel injector for achieving smokeless combustion reactions at high pressure ratios
JPH0223764B2 (zh)
RU2013691C1 (ru) Циклонный предтопок котл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