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79708A - 可双向安装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可双向安装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79708A
CN108679708A CN201810394701.6A CN201810394701A CN108679708A CN 108679708 A CN108679708 A CN 108679708A CN 201810394701 A CN201810394701 A CN 201810394701A CN 108679708 A CN108679708 A CN 108679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indoor unit
conditioner indoor
air condition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947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79708B (zh
Inventor
庄佳兰
朱振学
臧元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9470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7970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4953 priority patent/WO201920541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679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797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797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797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调室内机领域,公开了可双向安装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包括呈竖向延伸的筒状壳体、双接头换热器和接水盘连接结构;双接头换热器为在其竖向两端部分别设置一组进液管和出液管,双接头换热器呈竖向延伸的方式装配在壳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风道内;在双接头换热器的竖向两端部的筒状壳体内均设置所述接水盘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接水盘。使得在安装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时可依据家居环境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向,并选择位置适宜的一组进/出液管与室外机的管路连接即可,增加了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安装的灵活性,简化安装工艺,减少管路布线等。

Description

可双向安装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室内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可双向安装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壁挂式室内机主要是横向安装。但是,家居环境多种多样,横向安装壁挂式室内机不能完全适用所有家居环境。在横向安装室内机空间不足或是与家居环境设计冲或用户有特殊要求等情况下,可以采用竖向安装方式安装壁挂式室内机,增加室内机的安装灵活性。但是,现有横向壁挂室内机的结构无法采用竖向安装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可双向安装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解决了现有横向壁挂空调室内机的不能完全适用所有家居环境的技术问题。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双向安装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包括呈竖向延伸的筒状壳体、双接头换热器和接水盘连接结构;所述筒状壳体上形成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双接头换热器为在换热器的竖向两端部分别设置一组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双接头换热器呈竖向延伸的方式装配在所述壳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风道内;在所述双接头换热器的竖向两端部的筒状壳体内均设置所述接水盘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接水盘。
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双向安装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换热器采用双接头换热器,并在双接头换热器的竖向两端部上均设置了用于连接接水盘的接水盘连接结构,使得在安装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时可依据家居环境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向,并选择位置适宜的一组进/出液管与室外机的管路连接即可,增加了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安装的灵活性,简化安装工艺,减少管路布线等。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双接头换热器包括两组进液管和出液管;每组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与所述换热器的换热排管连通;
或者,所述进液管采用一根进液通管,所述出液管采用一根出液通管,所述进液通管和出液通管的侧壁上开设连通口,用于与所述换热器的换热排管连通;且所述进液通管和出液通管的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换热排管的相对两侧,在换热器的两端分别形成一组进液管和出液管。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设置在不使用的一组进液管和出液管的端口上。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设置在接水盘的装配路径上的筒状壳体的内侧壁上。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上设置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导向结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道组件支撑结构,所述风道组件支撑结构上预设风道组件安装位,用于装配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固定连接至所述筒状壳体内部,且使得风道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风道上。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包括支撑件和固定板,所述支撑件的竖向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形成支撑结构;以所述支撑件为轴向,在所述支撑结构上预设风道组件安装位;所述固定板上形成用于与空调室内机的壳体固定连接的固定位,使得装配风道组件后的支撑结构可安装至筒状壳体内且风道组件位于筒状壳体的风道上。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具有与风道组件的换热器的两侧管板相适配的两个安装位;并在两个安装位之间预设出风位;所述固定板上形成风道组件的风扇机构和导风机构的安装位,使风扇机构中的风扇和导风机构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导风件顺次装配在风道组件的换热器与壳体的出风口之间;并保证导风机构中的导风件覆盖在壳体的出风口上。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装配导向结构,所述装配导向结构形成在所述筒状壳体的内侧壁上;且所述装配导向结构的位置与所述风道组件支撑结构装配至所述壳体上的位置相匹配,用于导向安装所述风道组件支撑结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具有导向台面,所述导向台面上开设导水槽,使导水槽的流出端口位于接水盘上方。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双接头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双接头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壁挂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风道组件支撑结构与风道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装配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风道组件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筒状壳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风道组件支撑结构;101、漏水孔;11、支撑件;111、第一安装位;112、第二安装位;113、出风位;1101、第一支撑杆;1102、第二支撑杆;12、第一固定板;13、第二固定板;20、壳体;201、进风口;202、出风口;203、出管口;204、风道;21、壁挂底盘;211、高立壁;212、低立壁;213、滤网安装槽;22、面板;23、装配导向结构(L型导向条);2301、下导向条;2302、上导向条;231、导向台面;232、导水槽;24、上端盖;25、下端盖;26、支撑框架;261、辅助滤网安装槽;27、电器箱体;271、检修窗;272、盖板;28、第一导向结构;29、接水盘固定板;30、风道组件;31、换热器;321、风扇电机;322、风扇;323、电机固定盖;324、轴承;325、轴承座;326、轴承固定盖;331、摆叶;332、连杆;333、连杆驱动电机;341、出风栅;342、出风栅驱动电机;351、导风板;352、导风板驱动电机;40、接水盘;401、左接水盘;402、右接水盘;41、第二导向结构;42、螺钉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各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发明”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发明,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发明或发明构思。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结构、产品等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部分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结合图1至图14所示,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双向安装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包括呈竖向延伸的筒状壳体20、双接头换热器31和接水盘连接结构。
筒状壳体20上形成进风口201和出风口202,在进风口201和出风口202之间形成风道204。
双接头换热器31为在换热器的竖向两端部分别设置一组进液管和出液管(下述简记为进/出液管),如图3和图4所述的第一组进/出液管3101和第二组进/出液管3102。双接头换热器31呈竖向延伸的方式装配在筒状壳体20的进风口201和出风口202之间的风道204内。并在双接头换热器31的竖向两端部的筒状壳体20内均设置接水盘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接水盘40。
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双向安装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换热器采用双接头换热器,并在双接头换热器的竖向两端部上均设置了用于连接接水盘40的接水盘连接结构,使得在安装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时可依据家居环境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向,并选择位置适宜的一组进/出液管与室外机的管路连接即可,增加了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安装的灵活性,简化安装工艺,减少管路布线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双接头换热器31的两端分别设置的一组进/出液管与换热器的换热排管313的连通结构不限定,只要保证采用任何一组进/出液管均能是冷媒在换热排管内流通,由进液端口流入,流经换热排管后,再由出液端口流出即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双接头换热器31包括两组进/出液管;每组进/出液管分别与换热器本体的换热排管313连通。每组进/出液管与换热排管313的连通方式采用现有换热器的连通方式即可。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双接头换热器31中,进液管采用一根进液通管311,出液管采用一根出液通管312,进液通管311和出液通管312的侧壁上分别开设连通口3103,用于与双接头换热器31的换热排管313连通;且进液通管311和出液通管312的两端分别延伸出换热排管313的相对两侧,在双接头换热器31的两端分别形成一组进液管和出液管。本实施例的双接头的设置,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简单。
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接头换热器31中,两组进/出液管中只有一组在安装后与外接管路连通,另一组的端口会被密封,如,采用螺母密封。当然,也可以将该不使用的进/出液管利用起来,如,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不使用的(即,安装后未与外接管路连接的)一组进/出液管的端口上可安装检测传感器(图未示),用于对换热器内的性能参数进行检测,如,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其中,压力传感器一般通过通过螺纹与管组连接,可以直接检测管路内部的温度、压力信息。因此,将压力传感器接到不使用的一组进/出液管的端口上,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根据压力状况确定空调安装时抽真空是否完成;而且能实时监控空调状况:是否存在冷媒泄露(尤其是迅速泄露的情况,及时报警,现在很多空调采用的是可燃性冷媒,一旦发生泄漏将非常危险);是否出现堵塞,压力过低需要添加冷媒等,出现异常时及时报警或停机,并能够辅助找出故障原因。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双接头换热器31的换热排管313的横截面呈“C”型,适应壁挂空调室内机的筒状壳体外形。其中换热排管313沿弧形面呈“之”字型排布构成,进液通管311和出液通管312平行地沿C型换热器排管的纵向固定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依据换热效率和筒状壳体20的尺寸等参数,可以采用多组C型换热器排管在纵向上排布连接构成一个整体的C型换热器排管,进液通管和出液通管的侧壁上开设相应的多组连通口,分别用于与每组C型换热器排管连通即可。如图3所示,采用两组C型换热器排管(第一组C型换热器排管3131和第二组C型换热器排管3132)在纵向上排布连接构成一个整体的C型换热器排管,进液通管和出液通管的侧壁上开设相应的多组连通口(两组),分别用于与每组C型换热器排管连通即可。如图3中所示,进液通管和出液通管与每组C型换热器排管上连通的连通口为两组。连通口开设的组数不限定,以实现冷媒更好的流通为目的进行开设设置即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双接头换热器31的管板设置在C型换热排管的相对的弧形开口的侧边部,参见图3和图4中的第一管板314和第二管板315。将管板设置在该位置上,使双接头换热器31在纵向上与壳体20连接,连接强度更好,更稳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水盘连接结构,是用于将接水盘40固定连接在双接头换热器31的竖向两端部的结构,其可以设置在壳体20的内侧壁上,也可以设置在空调室内机内部固定安装的其它结构部件上,只要能够将接水盘40固定在换热器上的冷凝水易于滴落的下方位置处即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中,接水盘40的设置个数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
当为一个时,该一个接水盘40通过接水盘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在双接头换热器31的竖向两端部中的其中一端部的筒状壳体20内。在安装时,依据安装方向,再将该一个接水盘40固定安装至双接头换热器31的竖向两端中在下方的端部的壳体20内即可。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将该一个接水盘40连接在安装电器箱体27侧的双接头换热器31的竖向一端部的壳体20内。在竖向安装室内机时,一般采取电器箱体27所在端部在下方的方式,因此,将一个接水盘40安装在电器箱体27所在的双接头换热器的一端,方便安装。但是,当安装环境的限制(如,按前述的电器箱体27所在端部在下方的方式安装导致出风方向不适应时),需要改变安装方向,即将电器箱体27所在端部安装在上方时,可将接水盘40拆下,安装至双接头换热器31的另一端的壳体20内。具体拆装过程为:换向时首先打开下端盖,然后拆下电器箱体27,再拆下接水盘40,之后将电器箱体27装回,打开另一端端盖(即,上端盖),安装接水盘40,再将上端盖装回。然后,以上端盖在下方的方式,将室内机竖向安装。
当为多个时,其中一个接水盘通过接水盘连接结构固定设置在安装电器箱体27侧的双接头换热器31的竖向一端的壳体20内。其余的接水盘可拆卸地连接在电器箱体27与该侧端盖(如,下端盖)之间,也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在双接头换热器31的竖向另一端的壳体20内。接水盘40为多个时,一般为2个,当然也不排斥设置更多个接水盘40的可能。此时,当需要换向安装时,就不需要对电器箱体27进行拆装。将连接在电器箱体27与该侧端盖(如,下端盖)之间的接水盘拆下安装至壳体的另一端的接水盘连接结构上,或者不需要做任何拆装,连接在双接头换热器31的竖向另一端的壳体20内的接水盘作为换向后的接水盘使用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中,筒状壳体20的结构不限定。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筒状壳体20包括壁挂底盘21和面板22。壁挂底盘21采用两端开口的方槽结构体,面板22扣设在方槽结构体的壁挂底盘21的槽口上,构成筒状壳体。然后在筒状壳体的两端口上扣设两个端盖(上端盖24和下端盖25),即构成了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的外壳。其中,方槽结构体的两个立壁的高度不同(高立壁211和低立壁212),进风口201形成在壁挂底盘21的高度较高的高立壁2011上;出风口202形成在面板22上。即,出风口202和进风口201形成在筒状壳体20的相对两侧壁上。并在筒状壳体的两端部均开设出管口203,方便与外接管路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在方槽结构体的壁挂底盘21的槽口的两端部增加设置加强板214,加强方槽结构体的壁挂底盘21的槽口两端部的强度,还能有效防止壁挂底盘21变形。
具体地,结合图2、图5和图6所示,接水盘连接结构设置在壁挂底盘21的两端的内侧壁上,接水盘连接结构为沿壁挂底盘21的内侧壁固定设置的接水盘固定板29,可以将接水盘40卡设在接水盘固定板29上,或者通过螺钉等螺接方式固定连接其上,如,可在接水盘40上开设螺钉柱42等结构,方便接水盘40与接水盘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当然,接水盘连接结构不限于该种接水盘固定板29结构,其他能够用于固定接水盘40的结构均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的上端盖24和下端盖25均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筒状壳体2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具体的连接方式不限定,如,采用螺钉连接。以适应在换向安装时,需要对接水盘40进行拆装的情况。在上端盖24和下端盖25上也可以开设出管口203,方便与外接管路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接水盘40采用对称结构或者近似对称结构,保证换向安装时接水盘能够接住上部滴落的冷凝水。参见图7所示,接水盘40包括呈对称结构的左盘体401和右盘体402,左盘体401和右盘体402对接固定构成接水盘40。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接水盘40的拆装,在接水盘40的装配路径上的壳体20的内侧壁上设置第一导向结构28。相应地,在接水盘40上设置与第一导向结构28相配合的第二导向结构41。具体地,如图2、图5和图6所示,第一导向结构28为导向筋条,沿壳体20的竖向固定设置在壳体20的内侧壁上,如,壁挂底盘21的相对两个立壁(高立壁211和低立壁212)的内侧壁上。第二导向结构41为导向槽,具有与导向筋条相配合的槽。进一步地,为了降低装配难度,导向槽呈敞口状,如“Y”型,如图7所示。
针对接水盘40采用左盘体401和右盘体402对接固定构成的结构,第二导向结构(导向筋条)41分别设置在左盘体401和右盘体402上,并在与左盘体401和右盘体402的装配路径上的壳体20的内侧壁上设置第二导向结构(“Y”型导向槽)41。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接水盘40上设置开设螺钉柱42等结构,方便接水盘40与接水盘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其中,接水盘连接结构可以是前述的筒状壳体20(具体为壁挂底盘21的两端的内侧壁上)接水盘固定板29,也可以为下面提及的在风道组件支撑结构10的两端固定板上开设的接水盘安装位。当然,接水盘连接结构不限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给出的两者接水盘连接结构,其他能够用于固定接水盘40的结构均可。
本发明实施例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中,双接头换热器31呈竖向延伸固定设置在筒状壳体20的进风口201和出风口202之间的风道204内,固定方式不限定,可通过双接头换热器31的管板固定在筒状壳体20内,也可通过增加辅助固定件的形式将双接头换热器31固定在筒状壳体20内。
本发明实施例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中,由于其为竖向安装,使得现有横向安装的空调室内机中风道组件30的装配结构存在一些弊端,如,降低使用寿命,长期会使外壳变形等。其中,风道组件30一般包括换热器、风扇机构、导风机构等,其顺次固定设置在从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至出风口之间的风道内。其中,风扇机构包括风扇、风扇电机、电机安装件和轴承等,实现将风扇安装至壳体内。导风机构包括摆叶子机构、出风栅子机构、导风板子机构等。摆叶子机构包括摆叶、连杆和连杆电机,摆叶铰连至连杆上,连杆通过连杆电机活动连接至壳体内。出风栅子机构包括出风栅和出风栅电机,出风栅通过出风栅电机活动连接至壳体的出风口上。导风板子机构包括导风板和导风板电机,导风板通过导风板电机活动连接至壳体的出风口上。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道组件支撑结构10,风道组件支撑结构10上预设风道组件安装位,用于装配风道组件30。风道组件支撑结构10固定连接至筒状壳体20内部,且使得风道组件30位于筒状壳体20的进风口201和出风口202之间的风道204上。使风道组件30中的双接头换热器31、风扇32、摆叶33、出风栅34和导风板35顺次设置在筒状壳体20的进风口201和出风口202之间的风道204内,如图14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风道组件30安装在支撑结构上后,再统一装配至空调室内机的壳体20内,简化了风道组件30的安装工序,提高了装配效率。而且还能减少风道组件30在运转过程中的振动带来的壳体的震动,降低噪声。而且,将风道组件组装至支撑结构上后,使得现有空调室内机可不再局限于横向壁挂,将空调室内机的壁挂方式扩展至竖向挂设,适应多样的家居环境。
参见图8至图10所示,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风道组件支撑结构10,包括支撑件11和固定板,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固定板,构成“工”字型支撑结构。其中,为了便于区分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的两个固定板,将固定在支撑件11的第一端的固定板记为第一固定板12,固定在支撑件11的第二端的固定板记为第二固定板13。
以支撑件11的纵向为轴向,在支撑结构10上预设风道组件安装位。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3)具有用于与空调室内机的壳体20固定连接的固定位,使得装配风道组件30后的支撑结构10安装至壳体20内,且使得风道组件30位于空调室内机的壳体20的风道204上。
本实施例的风道组件支撑结构10中,通过其上预设的风道组件安装位,将风道组件30安装在支撑结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件11上具有与风道组件30的换热器31(即双接头换热器)的两侧管板相适配的两个安装位(第一安装位111和第二安装位112),并在两个安装位之间预设出风位113。使得双接头换热器31通过两侧管板装配至支撑件11的第一安装位111和第二安装位112上后,保证空气流经换热器31后再经出风位113流出,实现空气的热交换。
支撑件11的具体结构形式不限定,只要具有上述的安装位的结构均可。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支撑件11包括两个支撑杆(第一支撑杆1101和第二支撑杆1102),两个支撑杆相对固定,且两个支撑杆的固定位置与双接头换热器31的两侧管板的位置相匹配。两个支撑杆上形成换热器安装位,如螺纹孔,与双接头换热器31的两侧管板上的安装孔相配合,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固定连接即可。在两个支撑杆之间为出风位113,并在出风位113上设置多个加强筋,将多个加强筋连接在两个支撑杆之间,增强支撑件11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的支撑件11的结构尤其适用于前述的管板设置在C型换热排管313的相对的弧形开口的侧边部的双接头换热器31。第一管板314与支撑件11上的第一安装位111(第一支撑杆1101)固定连接,第二管板315与支撑件11上的第二安装位112(第二支撑杆1102)固定连接,C型换热排管313的另外两端面与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的固定板(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3)密封连接,形成以支撑件11的出风位为槽口的筒状槽体。
为了保证由壳体20的进风口201进入的空气全部流经双接头换热器31后再流向壳体20的出风口202,双接头换热器31的除了两侧管板的其余侧边,需要与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的固定板(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3)相接触,且接触面保持密封,以形成以支撑件11的出风位113为槽口的筒状槽体的结构。因此,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件11的纵向长度与双接头换热器31的轴向长度(或纵向长度)一致,保证双接头换热器31以轴向(或纵向)固定连接至支撑件11的安装位(第一安装位111和第二安装位112)上后,其轴向(或纵向)的两端与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的固定板密封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连接在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部的固定板(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3)上预设的与壳体20的固定的固定位的结构不限定,只要起到固定作用即可,如,可以是螺纹孔,采用螺钉固定在筒状壳体20内。固定板的结构形式也不限定,可以是平板,也可以是依据用于装配的结构件的尺寸要求进行适当变形的板状结构,如图10所示,受所装配的风道组件30中各结构件(如换热器和风扇)的尺寸不同的影响,将固定板设计为具有两个不同水平位的平台,以适应装配不同尺寸的结构件。固定板的结构形式不受图10中给出的结构的限制,只要是能实现固定装配风道组件的功能的结构形式均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连接于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的固定板(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3)上形成风道组件30的风扇机构和导风机构的安装位,使风扇机构中的风扇和导风机构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导风件顺次装配在风道组件30的换热器31与壳体20的出风口202之间;并保证导风机构中的导风件覆盖在壳体20的出风口202上。
本实施例中,风扇机构的安装位包括风扇电机安装位和转动安装位,风扇电机安装位和转动安装位分别开设在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的固定板(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3)上,且风扇电机安装位和转动安装位同轴,且轴线与支撑件11的纵向平行。则风扇机构中的风扇电机321固定设置在开设风扇电机安装位的固定板上,如第一固定板12(或第二固定板13)。则风扇322的驱动端与风扇电机321的输出轴连接,风扇3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开设转动安装位的固定板上,如第二固定板13(或第一固定板12)。其中,风扇电机321通过电机固定盖323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风扇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至相对的固定板上。其中轴承件包括轴承324、轴承座325和轴承固定盖326,依据常规技术即可将轴承件固定在固定板的转动安装位上。风扇322具体采用贯流风扇。
导风机构的安装位包括一组或者多组导风件的驱动电机安装位和活动安装位,每组导风件的驱动电机安装位和活动安装位分别开设在支撑件的纵向两端的固定板(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3)上,且每组导风件的驱动电机安装位和活动安装位同轴,且轴线与支撑件11的纵向平行。
具体地,导风机构包括摆叶子机构、出风栅子机构、导风板子机构等,则导风件包括摆叶331、出风栅341和导风板351等用于导风的结构件。每个导风件的安装需要一组对应的驱动电机安装位和活动安装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摆叶子机构中,摆叶331铰连至连杆332上,摆叶331在连杆332的带动下实现摆动,则需要一组连杆驱动电机安装位和连杆活动安装位,连杆驱动电机333固定设置在开设摆叶驱动电机安装位的固定板上,如第二固定板13,则连杆332的驱动端与连杆驱动电机333的输出轴连接,连杆332另一端活动连接在开设连杆活动安装位的固定板上,如第一固定板12。其中,连杆活动安装位的开设方式不限定,依据连杆332的活动端的运动方式开设,使连杆332的活动端能够随驱动端同步运动即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出风栅子结构中,在实现出风栅341运动时,需要一组出风栅驱动电机安装位和出风栅活动安装位,出风栅驱动电机342设置在开设出风栅驱动电机安装位的固定板上,如第一固定板12(或第二固定板13)。出风栅341的驱动端与出风栅驱动电机342的输出轴连接,出风栅34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开设活动安装位的固定板上,如第二固定板13(或第一固定板12)。出风栅活动安装位可以采用转动孔方式,将出风栅341的另一端设置与转动孔相配合的转动轴即可。也可以采用其他转动连接方式,不限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导风板子结构中,在实现导风板351运动时,需要一组导风板驱动电机安装位和导风板活动安装位,导风板驱动电机352固定设置在开设导风板驱动电机安装位的固定板上,如第一固定板12(或第二固定板13)。导风板351的驱动端与导风板驱动电机352的输出轴连接,导风板35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开设活动安装位的固定板上,如第二固定板13(或第一固定板12)。导风板活动安装位可以采用转动孔方式,将导风板的另一端设置与转动孔相配合的转动轴即可。也可以采用其他转动连接方式,不限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风道组件30中还包括风道围板36,在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的其中一个固定板(如,第一固定板12或者第二固定板13)上设置风道围板安装位即可。将风道围板36固定连接至固定板上,使壳体20的进风口201和出风口202之间的风道204更有利于空气的流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风道组件30中还包括加热件(图未示),在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的其中一个固定板(如,第一固定板12或者第二固定板13)上设置加热件安装位即可。将加热件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即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的固定板(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3)上均开设漏水孔101。保证无论如何确定安装方向,均能够使双接头换热器31上产生的冷凝水能够通过位置在下的固定板上的漏水孔101漏至下面的接水盘40中。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5、图6和图11所示,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装配导向结构23,装配导向结构23形成在筒状壳体20的内侧壁上;且装配导向结构23的位置与风道组件支撑结构10装配至壳体20内时的固定板的所在位置相匹配。即通过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的固定件与装配导向结构23的配合,将装配了风道组件30的支撑结构10定位准确地装配至壳体内部。装配导向结构的结构不限定,能够与固定板形成导向匹配即可。
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装配导向结构23设置在壁挂底盘21上。沿着装配导向结构23将装配至支撑结构10上的风道组件30安装至壁挂底盘21上,然后再将面板22扣设在壁挂底盘21的槽口上即可。安装方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装配导向结构23采用两个,每个装配导向结构具有导向台面231;以导向台面231相对的方式,两个装配导向结构23分别固定设置在壳体20的两端的内侧壁上(具体地,壁挂底盘21的竖向两端的内侧壁上);使导向台面231与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的固定件的朝向外侧的端面配合。即将风道组件支撑结构10插设入两个装配导向结构23的导向台面231之间,装配导向结构23即具有导向安装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限定支撑的作用。其中,固定板的朝向外侧的端面是相对连接支撑件11的端面来定义的,将支撑结构10以竖向方式装配至壳体20内后,两个固定板分别位于壳体20的两端。
具体地,结合图5和图6所示,装配导向结构23采用横截面为“L”型导向条,L型导向条的一侧边随形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另一侧边作为导向台面231。固定板(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3)具有与壳体的内侧壁的形状一致的外轮廓。在筒状壳体20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固定一个该L型导向条(下导向条2301和上导向条2302),固定板(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3)的朝外的端面的边沿沿L型导向条(下导向条2301和上导向条2302)的导向台面导向装配至筒状壳体20内。L型导向条可以连续地随形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也可以分段地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如图5所示,L型导向条23(下导向条2301和上导向条2302)分为两段,相对设置在壳体的一端的内侧壁上。
在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中,双接头换热器31上的冷凝水会在重力作用下滴落至位于下端的固定板(如图2所述的第一固定板12)上,而固定板又配合设置在位于下端的装配导向结构23上,因此,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在导向台面231上开设导水槽232,使导水槽232的流出端口位于接水盘上方;保证滴落的冷凝水最终由导水槽232导流至接水盘中。具体地,导向台面231的长度一般会大于固定板在相应方向上的长度,以起到更好的导向和支撑作用。因此,导水槽232一般开设在固定板边沿部分的导向台面231上。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的固定板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接水盘安装位,用于安装接水盘40。即,该实施例中,将接水盘连接结构设置在风道组件支撑结构10的固定板上。并配合固定板上开设的漏水孔,保证无论选择哪个安装方向,均可保证冷凝水流至接水盘40内。在装配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时,可以依据实际安装环境,选择适宜的安装方向即可,没有了安装方向的限制,提高了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的适配性。如图2所示,仅示出了在筒状壳体20的下端部安装接水盘40的结构,但实际结构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筒状壳体20的上端部安装接水盘40,减少改变安装方向时,接水盘拆装的工序,进一步简化安装工艺。在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筒状壳体20的进风口201上还设置了滤网安装槽213,方便滤网的安装。即,在壁挂底盘21的高立壁211上开设的进风口201上设置了滤网安装槽213。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11所示,还包括支撑框架26,支撑框架26设置在方槽结构体的壁挂底盘21的槽口上,并与面板22的内侧壁随形贴合,对壁挂底盘21和面板22均起支撑作用,增强壁挂底盘21和面板22的强度。进一步地,在支撑框架26上,当面板22罩设至壁挂底盘21上后,在与滤网安装槽213的位置相匹配的支撑框架26上设置辅助滤网安装槽261(如图12所示)。辅助滤网安装槽261与进风口201上的滤网安装槽213配合,形成过滤结构的整体安装槽,增加安装强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撑框架26的形状和尺寸与面板22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只是在中部开设了减重窗,在保证支撑强度的同时,尽量减少面板的重量。且减重窗的开设与筒状壳体20的进风口21的结构相配合,使减重窗的窗棱与进风口21上的滤网安装槽213的位置相匹配,在窗棱上设置辅助滤网安装槽261,与进风口201上的滤网安装槽213配合,形成过滤结构的整体安装槽,增加安装强度。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当壁挂底盘21采用增设加强板214的方槽体结构时,如图11所示,支撑框架26的尺寸与壁挂底盘21的槽口的中间未增设加强板的部分一致。支撑框架26扣合在壁挂底盘21上,并与面板22的内侧壁随形贴合,对壁挂底盘21和面板22均起支撑作用,增强壁挂底盘21和面板22的强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图未示)能够在第一固定位置和第二固定位置之间转换;第一固定位置通过旋转180°转换至第二固定位置。以适应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可依据安装环境进行双向选择安装时,对显示装置的方向要求。具体地,显示装置先以常规安装方式(如,电器箱体位于壳体下端部的安装方式)时的显示方向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上,当实际安装时,若需要改变常规安装方式,在将显示装置拆下,将显示装置旋转180°后,在装配至壳体上即可。或者,显示装置采用可以自动调整显示方向的屏幕技术,类似于手机屏的自动转屏功能,则,不需要对显示装置进行拆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在筒状壳体20的其中一端部还装配电器箱体27。并在装配电器箱体27的筒状壳体20的相应位置上开设检修窗271,方便对电器箱体的检修。并在检修窗271上增加盖板272,保护电器箱体27。具体地,检修窗271的开设位置依据筒状壳体20的具体结构进行开设即可。当筒状壳体20包括如图2所示的支撑框架26时,在安装电器箱体27的端部的支撑框架26上开设检修窗271即可。当采用如图11所示的壁挂底盘21和支撑框架26的筒状壳体20时,在安装电器箱体27的壁挂底盘21端部的加强板214上开设检修窗271即可。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流程及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可双向安装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竖向延伸的筒状壳体、双接头换热器和接水盘连接结构;所述筒状壳体上形成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双接头换热器为在换热器的竖向两端部分别设置一组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双接头换热器呈竖向延伸的方式装配在所述壳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风道内;在所述双接头换热器的竖向两端部的筒状壳体内均设置所述接水盘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接水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接头换热器包括两组进液管和出液管;每组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与所述换热器的换热排管连通;
或者,所述进液管采用一根进液通管,所述出液管采用一根出液通管,所述进液通管和出液通管的侧壁上开设连通口,用于与所述换热器的换热排管连通;且所述进液通管和出液通管的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换热排管的相对两侧,在换热器的两端分别形成一组进液管和出液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设置在不使用的一组进液管和出液管的端口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设置在接水盘的装配路径上的筒状壳体的内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上设置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导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道组件支撑结构,所述风道组件支撑结构上预设风道组件安装位,用于装配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固定连接至所述筒状壳体内部,且使得风道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风道上。
7.根据权利要6所述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包括支撑件和固定板,所述支撑件的竖向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形成支撑结构;以所述支撑件为轴向,在所述支撑结构上预设风道组件安装位;所述固定板上形成用于与空调室内机的壳体固定连接的固定位,使得装配风道组件后的支撑结构可安装至筒状壳体内且风道组件位于筒状壳体的风道上。
8.根据权利要7所述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具有与风道组件的换热器的两侧管板相适配的两个安装位;并在两个安装位之间预设出风位;所述固定板上形成风道组件的风扇机构和导风机构的安装位,使风扇机构中的风扇和导风机构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导风件顺次装配在风道组件的换热器与壳体的出风口之间;并保证导风机构中的导风件覆盖在壳体的出风口上。
9.根据权利要6所述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配导向结构,所述装配导向结构形成在所述筒状壳体的内侧壁上;且所述装配导向结构的位置与所述风道组件支撑结构装配至所述壳体上的位置相匹配,用于导向安装所述风道组件支撑结构。
10.根据权利要9所述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具有导向台面,所述导向台面上开设导水槽,使导水槽的流出端口位于接水盘上方。
CN201810394701.6A 2018-04-27 2018-04-27 可双向安装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1086797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94701.6A CN108679708B (zh) 2018-04-27 2018-04-27 可双向安装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PCT/CN2018/104953 WO2019205418A1 (zh) 2018-04-27 2018-09-11 可双向安装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94701.6A CN108679708B (zh) 2018-04-27 2018-04-27 可双向安装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79708A true CN108679708A (zh) 2018-10-19
CN108679708B CN108679708B (zh) 2020-11-27

Family

ID=63802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94701.6A Active CN108679708B (zh) 2018-04-27 2018-04-27 可双向安装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79708B (zh)
WO (1) WO201920541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3997A (zh) * 2019-09-26 2022-04-2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03857B2 (en) * 2019-12-19 2021-12-21 Emerson Electric Co. Configurable faucet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implementing and operating sam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45482A (ja) * 2003-02-13 2004-09-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分離型空気調和機
CN204404492U (zh) * 2014-12-16 2015-06-17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蒸发器的管道结构
CN204693607U (zh) * 2015-03-20 2015-10-07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204853859U (zh) * 2015-07-31 2015-12-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风道组件及立式空调器
CN206222478U (zh) * 2016-09-30 2017-06-06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6969484A (zh) * 2017-04-22 2017-07-21 卢焕萍 一种方便安装的挂壁立式家用房间空调器
CN107449041A (zh) * 2017-08-02 2017-12-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9068B (zh) * 2018-04-27 2020-11-0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CN208296057U (zh) * 2018-04-27 2018-12-2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及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45482A (ja) * 2003-02-13 2004-09-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分離型空気調和機
CN204404492U (zh) * 2014-12-16 2015-06-17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蒸发器的管道结构
CN204693607U (zh) * 2015-03-20 2015-10-07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204853859U (zh) * 2015-07-31 2015-12-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风道组件及立式空调器
CN206222478U (zh) * 2016-09-30 2017-06-06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6969484A (zh) * 2017-04-22 2017-07-21 卢焕萍 一种方便安装的挂壁立式家用房间空调器
CN107449041A (zh) * 2017-08-02 2017-12-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3997A (zh) * 2019-09-26 2022-04-2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CN114423997B (zh) * 2019-09-26 2023-08-2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79708B (zh) 2020-11-27
WO2019205418A1 (zh) 2019-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40615B (zh) 一种机架式空调室内机
CN108679708A (zh) 可双向安装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CN108469068A (zh) 一种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及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CN205655417U (zh) 便于安装的空调室外机
CN208296057U (zh) 一种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及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CN107339823A (zh) 热泵系统
CN107906600A (zh) 具有水泵组件的暗装吊顶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5641204U (zh) 空调柜机
CN207132593U (zh) 热泵系统
CN107917477A (zh) 空调系统安装架以及含有该框架的空调系统
CN107559969A (zh) 立式风管机
CN114034135A (zh) 一种超低温空气能热泵机组
CN208765313U (zh) 一种双接头换热器及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CN105953403A (zh) 安装架及贯流风轮组件
CN207741232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N207778575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换热器
CN106705267A (zh) 一种窗式新风净化器固定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10953765A (zh) 一种不共风v型风冷模块机组外框
CN216204264U (zh) 动物实验室全热回收系统
CN205641467U (zh) 安装架及贯流风轮组件
CN112815444A (zh) 转轮式热回收换气机
CN202852994U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12333949A (zh) 一种自带微正压装置的机柜空调
CN208296056U (zh) 一种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CN205316621U (zh)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4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China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Applicant after: Haier Zhijia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China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