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96057U - 一种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及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及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96057U
CN208296057U CN201820629403.6U CN201820629403U CN208296057U CN 208296057 U CN208296057 U CN 208296057U CN 201820629403 U CN201820629403 U CN 201820629403U CN 208296057 U CN208296057 U CN 208296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cting assembly
installation position
fixed plate
shell
suppor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2940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振学
庄佳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2940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96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96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960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及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属于空调室内机领域。支撑结构,包括支撑件和固定板,支撑件的纵向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固定板;在支撑结构上预设风道组件安装位;固定板上形成与壳体固定连接的固定位,使装配风道组件后的支撑结构可安装至壳体内且风道组件位于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的风道上。将风道组件安装在支撑结构上后,再统一装配至壳体内,简化了风道组件的安装工序,提高了装配效率。而且还能减少震动,降低噪声。使得现有空调室内机壁挂方式扩展至竖向挂设,适应多样的家居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及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室内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及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室内机中,风道组件中的各机构均是各自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各机构顺次装配至壳体内。因此,各机构在运转过程中带来的震动直接传递给壳体,使得壳体的减震降噪效果差。同时,目前风道组件的各机构的装配方式使得空调室内机只能以横向方式安装,限制了空调室内机的安装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及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解决了现有风道组件的装配方式减震降噪效果差,且限制了空调室内机的安装灵活性的技术问题。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道组件支撑结构,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其包括支撑件和固定板,所述支撑件的纵向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形成支撑结构;以所述支撑件的纵向为轴向,在所述支撑结构上预设风道组件安装位;所述固定板上形成用于与空调室内机的壳体固定连接的固定位,使得装配风道组件后的支撑结构可安装至壳体内且风道组件位于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的风道上。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具有与风道组件的换热器的两侧管板相适配的两个安装位;并在两个安装位之间预设出风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两个支撑杆,所述两个支撑杆相对固定,且所述两个支撑杆的固定位置与所述换热器的两侧管板的位置相匹配;所述两个支撑杆之间为所述出风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上形成风道组件的风扇机构和导风机构的安装位,使风扇机构中的风扇和导风机构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导风件顺次装配在风道组件的换热器与壳体的出风口之间;并保证导风机构中的导风件覆盖在壳体的出风口上。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风扇机构的安装位包括风扇电机安装位和转动安装位,所述风扇电机安装位和转动安装位分别开设在支撑件的纵向两端的固定板上,使风扇电机安装位和转动安装位同轴,且轴线与支撑件的纵向平行;
所述导风机构的安装位包括一组或者多组导风件的驱动电机安装位和活动安装位,每组导风件的驱动电机安装位和活动安装位分别开设在支撑件的纵向两端的固定板上,且每组导风件的驱动电机安装位和活动安装位同轴,且轴线与支撑件的纵向平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的纵向两端的固定板上均开设漏水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包括呈竖向延伸的筒状壳体和如前述任一项的风道组件支撑结构,所述风道组件支撑结构以竖向方式固定设置在所述筒状壳体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装配导向结构,所述装配导向结构形成在所述筒状壳体的内侧壁上;且所述装配导向结构的位置与所述风道组件支撑结构的固定板装配至所述壳体上的位置相匹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导向结构采用两个,每个装配导向结构具有导向台面;以导向台面相对的方式,两个装配导向结构分别固定设置在壳体的两端的内侧壁上;使导向台面与支撑件的纵向两端的固定件的朝向外侧的端面配合。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台面上开设导水槽,使导水槽的流出端口位于接水盘上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组件支撑结构,通过其上预设的风道组件安装位,将风道组件安装在支撑结构上后,再统一装配至空调室内机的壳体内,简化了风道组件的安装工序,提高了装配效率。而且还能减少风道组件在运转过程中的振动带来的壳体的震动,降低噪声。而且,将风道组件组装至支撑结构上后,使得现有空调室内机可不再局限于横向壁挂,将空调室内机的壁挂方式扩展至竖向挂设,适应多样的家居环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采用前述的风道组件支撑结构,提高了风道组件的装配效率和减震降噪的同时,还增强了风道组件的装配强度,保证了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的安全稳定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风道组件支撑结构与风道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装配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风道组件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壁挂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筒状壳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5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风道组件支撑结构;101、漏水孔;11、支撑件;111、第一安装位;112、第二安装位;113、出风位;1101、第一支撑杆;1102、第二支撑杆;12、第一固定板;13、第二固定板;20、壳体;201、进风口;202、出风口;203、出管口;204、风道;21、壁挂底盘;211、高立壁;212、低立壁;213、滤网安装槽;22、面板;23、装配导向结构(L型导向条);2301、下导向条;2302、上导向条;231、导向台面;232、导水槽;24、上端盖;25、下端盖;26、支撑框架;261、辅助滤网安装槽;27、电器箱体;271、检修窗;272、盖板;30、风道组件;31、换热器;321、风扇电机;322、风扇;323、电机固定盖;324、轴承;325、轴承座;326、轴承固定盖;331、摆叶;332、连杆;333、连杆驱动电机;341、出风栅;342、出风栅驱动电机;351、导风板;352、导风板驱动电机;40、接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各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实用新型”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实用新型,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实用新型或实用新型构思。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结构、产品等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部分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目前,空调室内机中,风道组件一般包括换热器、风扇机构、导风机构等,其顺次固定设置在从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至出风口之间的风道内。其中,风扇机构包括风扇、风扇电机、电机安装件和轴承等,实现将风扇安装至壳体内。导风机构包括摆叶子机构、出风栅子机构、导风板子机构等。摆叶子机构包括摆叶、连杆和连杆电机,摆叶铰连至连杆上,连杆通过连杆电机活动连接至壳体内。出风栅子机构包括出风栅和出风栅电机,出风栅通过出风栅电机活动连接至壳体的出风口上。导风板子机构包括导风板和导风板电机,导风板通过导风板电机活动连接至壳体的出风口上。
结合图1至图3所示,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风道组件支撑结构。风道组件支撑结构10,包括支撑件11和固定板,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固定板,构成“工”字型支撑结构。其中,为了便于区分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的两个固定板,将固定在支撑件11的第一端的固定板记为第一固定板12,固定在支撑件11的第二端的固定板记为第二固定板13。
以支撑件11的纵向为轴向,在支撑结构10上预设风道组件安装位。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3)具有用于与空调室内机的壳体20固定连接的固定位,使得装配风道组件30后的支撑结构10安装至壳体20内,且使得风道组件30位于空调室内机的壳体20的风道204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组件支撑结构10,通过其上预设的风道组件安装位,将风道组件30安装在支撑结构上后,再统一装配至空调室内机的壳体20内,简化了风道组件30的安装工序,提高了装配效率。而且还能减少风道组件30在运转过程中的振动带来的壳体的震动,降低噪声。而且,将风道组件组装至支撑结构上后,使得现有空调室内机可不再局限于横向壁挂,将空调室内机的壁挂方式扩展至竖向挂设,适应多样的家居环境。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件11上具有与风道组件30的换热器31的两侧管板相适配的两个安装位(第一安装位111和第二安装位112),并在两个安装位之间预设出风位113。使得换热器31通过两侧管板装配至支撑件11的第一安装位111和第二安装位112上后,保证空气流经换热器31后再经出风位113流出,实现空气的热交换。
支撑件11的具体结构形式不限定,只要具有上述的安装位的结构均可。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件11包括两个支撑杆(第一支撑杆1101和第二支撑杆1102),两个支撑杆相对固定,且两个支撑杆的固定位置与换热器31的两侧管板的位置相匹配。两个支撑杆上形成换热器安装位,如螺纹孔,与换热器31的两侧管板上的安装孔相配合,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固定连接即可。在两个支撑杆之间为出风位113,并在出风位113上设置多个加强筋,将多个加强筋连接在两个支撑杆之间,增强支撑件11的结构强度。
为了保证由壳体20的进风口201进入的空气全部流经换热器31后再流向壳体20的出风口202,换热器31的除了两侧管板的其余侧边,需要与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的固定板(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3)相接触,且接触面保持密封,以形成以支撑件11的出风位113为槽口的筒状槽体的结构。因此,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件11的纵向长度与换热器31的轴向长度(或纵向长度)一致,保证换热器31以轴向(或纵向)固定连接至支撑件11的安装位(第一安装位111和第二安装位112)上后,其轴向(或纵向)的两端与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的固定板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连接在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部的固定板(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3)上预设的与壳体20的固定的固定位的结构不限定,只要起到固定作用即可,如,可以是螺纹孔,采用螺钉固定在壳体20内。固定板的结构形式也限定,可以是平板,也可以是依据用于装配的结构件的尺寸要求进行适当变形的板状结构,如图2所示,受所装配的风道组件30中各结构件(如换热器和风扇)的尺寸不同的影响,将固定板设计为具有两个不同水平位的平台,以适应装配不同尺寸的结构件。固定板的结构形式不受图2中给出的结构的限制,只要是能实现固定装配风道组件的功能的结构形式均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换热器31采用截面呈“C”型的C型换热器,适应空调室内壁挂机的筒状壳体外形。C型换热器的管板设置在相对的弧形开口的侧边部,C型换热器的管板与支撑件11上的两个换热器安装位固定连接,C型换热器的另外两端面与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的固定板密封连接,形成以支撑件11的出风位为槽口的筒状槽体。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连接于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的固定板(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3)上形成风道组件30的风扇机构和导风机构的安装位,使风扇机构中的风扇和导风机构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导风件顺次装配在风道组件30的换热器31与壳体20的出风口202之间;并保证导风机构中的导风件覆盖在壳体20的出风口202上。
本实施例中,风扇机构的安装位包括风扇电机安装位和转动安装位,风扇电机安装位和转动安装位分别开设在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的固定板(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3)上,且风扇电机安装位和转动安装位同轴,且轴线与支撑件11的纵向平行。则风扇机构中的风扇电机321固定设置在开设风扇电机安装位的固定板上,如第一固定板12(或第二固定板13)。则风扇322的驱动端与风扇电机321的输出轴连接,风扇3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开设转动安装位的固定板上,如第二固定板13(或第一固定板12)。其中,风扇电机321通过电机固定盖323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风扇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件转动连接至相对的固定板上。其中轴承件包括轴承324、轴承座325和轴承固定盖326,依据常规技术即可将轴承件固定在固定板的转动安装位上。风扇322具体采用贯流风扇。
导风机构的安装位包括一组或者多组导风件的驱动电机安装位和活动安装位,每组导风件的驱动电机安装位和活动安装位分别开设在支撑件的纵向两端的固定板(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3)上,且每组导风件的驱动电机安装位和活动安装位同轴,且轴线与支撑件11的纵向平行。
具体地,导风机构包括摆叶子机构、出风栅子机构、导风板子机构等,则导风件包括摆叶331、出风栅341和导风板351等用于导风的结构件。每个导风件的安装需要一组对应的驱动电机安装位和活动安装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摆叶子机构中,摆叶331铰连至连杆332上,摆叶331在连杆332的带动下实现摆动,则需要一组连杆驱动电机安装位和连杆活动安装位,连杆驱动电机333固定设置在开设摆叶驱动电机安装位的固定板上,如第二固定板13,则连杆332的驱动端与连杆驱动电机333的输出轴连接,连杆332另一端活动连接在开设连杆活动安装位的固定板上,如第一固定板12。其中,连杆活动安装位的开设方式不限定,依据连杆332的活动端的运动方式开设,使连杆332的活动端能够随驱动端同步运动即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出风栅子结构中,在实现出风栅341运动时,需要一组出风栅驱动电机安装位和出风栅活动安装位,出风栅驱动电机342设置在开设出风栅驱动电机安装位的固定板上,如第一固定板12(或第二固定板13)。出风栅341的驱动端与出风栅驱动电机342的输出轴连接,出风栅34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开设活动安装位的固定板上,如第二固定板13(或第一固定板12)。出风栅活动安装位可以采用转动孔方式,将出风栅341的另一端设置与转动孔相配合的转动轴即可。也可以采用其他转动连接方式,不限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导风板子结构中,在实现导风板351运动时,需要一组导风板驱动电机安装位和导风板活动安装位,导风板驱动电机352固定设置在开设导风板驱动电机安装位的固定板上,如第一固定板12(或第二固定板13)。导风板351的驱动端与导风板驱动电机352的输出轴连接,导风板35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开设活动安装位的固定板上,如第二固定板13(或第一固定板12)。导风板活动安装位可以采用转动孔方式,将导风板的另一端设置与转动孔相配合的转动轴即可。也可以采用其他转动连接方式,不限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风道组件30中还包括风道围板36,在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的其中一个固定板(如,第一固定板12或者第二固定板13)上设置风道围板安装位即可。将风道围板36固定连接至固定板上,使壳体20的进风口201和出风口202之间的风道204更有利于空气的流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风道组件30中还包括加热件(图未示),在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的其中一个固定板(如,第一固定板12或者第二固定板13)上设置加热件安装位即可。将加热件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即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的固定板(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3)上均开设漏水孔101。当装配风道组件30后的风道组件支撑结构10,以支撑件11的纵向为竖向方式装配至壳体20内时,换热器31上产生的冷凝水能够通过位置在下的固定板上的漏水孔101漏至下面的接水盘40中。
结合图1至图11所示,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包括呈竖向延伸的筒状壳体20和前述的任一实施例的风道组件支撑结构10,所述风道组件支撑结构10以竖向方式(沿支撑件11的纵向)固定设置在所述筒状壳体内。使风道组件30中的换热器31、风扇32、摆叶33、出风栅34和导风板35顺次设置在筒状壳体20的进风口201和出风口202之间的风道204内,如图11所示。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将风道组件30装配至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的筒状壳体20内,在提高装配效率和减震降噪的同时,还增强了风道组件30的装配强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中,筒状壳体20的结构不限定,具有壁挂底盘21和面板22即可。如图4至图6所示,壁挂底盘21采用两端开口的方槽结构体,面板22扣设在方槽结构体的壁挂底盘21的槽口上,构成筒状壳体。然后在筒状壳体的两端口上扣设两个端盖(上端盖24和下端盖25),即构成了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的外壳。其中,方槽结构体的两个立壁的高度不同(高立壁211和低立壁212),方便弧形面板22的装配。同时,进风口201形成在壁挂底盘21的高度较高的高立壁2011上;出风口202形成在面板22上。即,出风口202和进风口201形成在筒状壳体20的相对两侧壁上。面板22的形状不限定,如,采用弧形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方槽结构体的壁挂底盘21的槽口的两端部增加设置加强板214,加强方槽结构体的壁挂底盘21的槽口两端部的强度,还能有效防止壁挂底盘21变形。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壳体20的进风口201上还设置了滤网安装槽213,方便滤网的安装。即,在壁挂底盘21的高立壁211上开设的进风口201上设置了滤网安装槽213。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5和图8所示,还包括支撑框架26,支撑框架26设置在方槽结构体的壁挂底盘21的槽口上,并与面板22的内侧壁随形贴合,对壁挂底盘21和面板22均起支撑作用,增强壁挂底盘21和面板22的强度。进一步地,在支撑框架26上,当面板22罩设至壁挂底盘21上后,在与滤网安装槽213的位置相匹配的支撑框架26上设置辅助滤网安装槽261(如图9所示)。辅助滤网安装槽261与进风口201上的滤网安装槽213配合,形成过滤结构的整体安装槽,增加安装强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支撑框架26的形状和尺寸与面板22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只是在中部开设了减重窗,在保证支撑强度的同时,尽量减少面板的重量。且减重窗的开设与筒状壳体20的进风口21的结构相配合,使减重窗的窗棱与进风口21上的滤网安装槽213的位置相匹配,在窗棱上设置辅助滤网安装槽261,与进风口201上的滤网安装槽213配合,形成过滤结构的整体安装槽,增加安装强度。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当壁挂底盘21采用增设加强板214的方槽体结构时,如图8所示,支撑框架26的尺寸与壁挂底盘21的槽口的中间未增设加强板的部分一致。支撑框架26扣合在壁挂底盘21上,并与面板22的内侧壁随形贴合,对壁挂底盘21和面板22均起支撑作用,增强壁挂底盘21和面板22的强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5至图7所示,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装配导向结构23,装配导向结构23形成在筒状壳体20的内侧壁上;且装配导向结构23的位置与风道组件支撑结构10装配至壳体20内时的固定板的所在位置相匹配。即通过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的固定件与装配导向结构23的配合,将装配了风道组件30的支撑结构10定位准确地装配至壳体内部。装配导向结构的结构不限定,能够与固定板形成导向匹配即可。
具体地,装配导向结构23设置在壁挂底盘21上。沿着装配导向结构23将装配至支撑结构10上的风道组件30安装至壁挂底盘21上,然后再将面板22扣设在壁挂底盘21的槽口上即可。安装方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装配导向结构23采用两个,每个装配导向结构具有导向台面231;以导向台面231相对的方式,两个装配导向结构23分别固定设置在壳体20的两端的内侧壁上(具体地,壁挂底盘21的竖向两端的内侧壁上);使导向台面231与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的固定件的朝向外侧的端面配合。即将风道组件支撑结构10插设入两个装配导向结构23的导向台面231之间,装配导向结构23即具有导向安装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限定支撑的作用。其中,固定板的朝向外侧的端面是相对连接支撑件11的端面来定义的,将支撑结构10以竖向方式装配至壳体20内后,两个固定板分别位于壳体20的两端。
具体地,结合图5至图7所示,装配导向结构23采用横截面为“L”型导向条,L型导向条的一侧边随形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另一侧边作为导向台面231。固定板(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3)具有与壳体的内侧壁的形状一致的外轮廓。在壳体20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固定一个该L型导向条(下导向条2301和上导向条2302),固定板(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3)的朝外的端面的边沿沿L型导向条(下导向条2301和上导向条2302)的导向台面导向装配至壳体20内。L型导向条可以连续地随形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也可以分段地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如图6所示,L型导向条23(下导向条2301和上导向条2302)分为两段,相对设置在壳体的一端的内侧壁上。
在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中,换热器31上的冷凝水会在重力作用下滴落至位于下端的固定板(如图2和图3所述的第一固定板12)上,而固定板又配合设置在位于下端的装配导向结构23上,因此,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导向台面231上开设导水槽232,使导水槽232的流出端口位于接水盘上方;保证滴落的冷凝水最终由导水槽232导流至接水盘中。具体地,导向台面231的长度一般会大于固定板在相应方向上的长度,以起到更好的导向和支撑作用。因此,导水槽232一般开设在固定板边沿部分的导向台面231上。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支撑件11的纵向两端的固定板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接水盘安装位,用于安装接水盘40。在两个固定板上均预设接水盘安装位,则在装配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时,可以依据实际安装环境,选择适宜的安装方向即可,没有了安装方向的限制,提高了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的适配性。如图5所示,仅示出了在筒状壳体20的下端部安装接水盘40的结构,但实际结构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筒状壳体20的上端部安装接水盘40,减少改变安装方向时,接水盘拆装的工序,进一步简化安装工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图未示)能够在第一固定位置和第二固定位置之间转换;第一固定位置通过旋转180°转换至第二固定位置。以适应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可依据安装环境进行双向选择安装时,对显示装置的方向要求。具体地,显示装置先以常规安装方式(如,电器箱体位于壳体下端部的安装方式)时的显示方向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上,当实际安装时,若需要改变常规安装方式,在将显示装置拆下,将显示装置旋转180°后,在装配至壳体上即可。或者,显示装置采用可以自动调整显示方向的屏幕技术,类似于手机屏的自动转屏功能,则,不需要对显示装置进行拆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筒状壳体20的两端部和/或两端的端盖上开设一个或者多个出管口203,方便与外接管路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5所示,在筒状壳体20的其中一端部还装配电器箱体27。并在装配电器箱体27的筒状壳体20的相应位置上开设检修窗271,方便对电器箱体的检修。并在检修窗271上增加盖板272,保护电器箱体27。具体地,检修窗271的开设位置依据筒状壳体20的具体结构进行开设即可。当筒状壳体20包括如图5所示的支撑框架26时,在安装电器箱体27的端部的支撑框架26上开设检修窗271即可。当采用如图8所示的壁挂底盘21和支撑框架26的筒状壳体20时,在安装电器箱体27的壁挂底盘21端部的加强板214上开设检修窗271即可。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流程及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风道组件支撑结构,用于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和固定板,所述支撑件的纵向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形成支撑结构;以所述支撑件的纵向为轴向,在所述支撑结构上预设风道组件安装位;所述固定板上形成用于与空调室内机的壳体固定连接的固定位,使得装配风道组件后的支撑结构可安装至壳体内且风道组件位于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的风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具有与风道组件的换热器的两侧管板相适配的两个安装位;并在两个安装位之间预设出风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两个支撑杆,所述两个支撑杆相对固定,且所述两个支撑杆的固定位置与所述换热器的两侧管板的位置相匹配;所述两个支撑杆之间为所述出风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形成风道组件的风扇机构和导风机构的安装位,使风扇机构中的风扇和导风机构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导风件顺次装配在风道组件的换热器与壳体的出风口之间;并保证导风机构中的导风件覆盖在壳体的出风口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机构的安装位包括风扇电机安装位和转动安装位,所述风扇电机安装位和转动安装位分别开设在支撑件的纵向两端的固定板上,使风扇电机安装位和转动安装位同轴,且轴线与支撑件的纵向平行;
所述导风机构的安装位包括一组或者多组导风件的驱动电机安装位和活动安装位,每组导风件的驱动电机安装位和活动安装位分别开设在支撑件的纵向两端的固定板上,且每组导风件的驱动电机安装位和活动安装位同轴,且轴线与支撑件的纵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纵向两端的固定板上均开设漏水孔。
7.一种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竖向延伸的筒状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支撑结构,所述风道组件支撑结构以竖向方式固定设置在所述筒状壳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配导向结构,所述装配导向结构形成在所述筒状壳体的内侧壁上;且所述装配导向结构的位置与所述风道组件支撑结构的固定板装配至所述壳体上的位置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导向结构采用两个,每个装配导向结构具有导向台面;以导向台面相对的方式,两个装配导向结构分别固定设置在壳体的两端的内侧壁上;使导向台面与支撑件的纵向两端的固定件的朝向外侧的端面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台面上开设导水槽,使导水槽的流出端口位于接水盘上方。
CN201820629403.6U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及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08296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29403.6U CN208296057U (zh)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及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29403.6U CN208296057U (zh)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及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96057U true CN208296057U (zh) 2018-12-28

Family

ID=64703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29403.6U Active CN208296057U (zh)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及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960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9068A (zh) * 2018-04-27 2018-08-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及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WO2019205418A1 (zh) * 2018-04-27 2019-10-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可双向安装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9068A (zh) * 2018-04-27 2018-08-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及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WO2019205418A1 (zh) * 2018-04-27 2019-10-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可双向安装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96057U (zh) 一种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及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CN108469068A (zh) 一种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及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CN107957752A (zh) 一种计算机用移动式风机除尘散热机箱
CN108981063B (zh) 一种具有可调角度安装支架的通风设备
CN209709413U (zh) 一种安装便捷的配电柜
CN108679708A (zh) 可双向安装的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CN211656715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器柜
CN207353734U (zh) 基于物联网的电力控制装置
CN208124462U (zh) 空调器
CN212413547U (zh) 一种电力柜除湿装置
CN106705267A (zh) 一种窗式新风净化器固定装置及安装方法
CN208296056U (zh) 一种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CN105953403A (zh) 安装架及贯流风轮组件
CN209434649U (zh) 一种便于零件组装的配电柜
CN202852994U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8365681U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216204264U (zh) 动物实验室全热回收系统
CN220471879U (zh) 一种空气能热水器的出风口转换装置
CN214405636U (zh)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三项平衡调压柜
CN207350768U (zh) 换热装置独立控制的变频空调系统
CN206637740U (zh) 一种窗式新风净化器固定装置
CN106123161B (zh) 一种清洁装置和应用该清洁装置的窗式空调器
CN218511081U (zh) 一种便于维修且静音的吊顶新风除湿机
CN220397688U (zh) 基站空调
CN218154506U (zh) 一种用于空调风机盘管的空气净化处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