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56699A - 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贴合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贴合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56699A
CN108656699A CN201710200498.XA CN201710200498A CN108656699A CN 108656699 A CN108656699 A CN 108656699A CN 201710200498 A CN201710200498 A CN 201710200498A CN 108656699 A CN108656699 A CN 1086566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ved surface
electrode
holding apparatus
absorption platform
vacuum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004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秋逢
黄国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s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s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s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Us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0049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566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56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566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007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involving treatment or provisions in order to avoid deformation or air inclusion, e.g. to improve surface quality
    • B32B37/0015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involving treatment or provisions in order to avoid deformation or air inclusion, e.g. to improve surface quality to avoid warp or cur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贴合设备,其系于下吸附平台、上吸附平台的下基板、上基板表面上分别设有曲面状的第一定位部及与第一定位部形成对应互补状的第二定位部,并在第一、第二定位部上分别设置有下静电保持装置及上静电保持装置,且各下、上静电保持装置分别电性连接有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的二组第一电极接头组及第二电极接头组,便可凭借下、上静电保持装置所具的电极部导通高压电流,由于电荷无法导通释放的情况下,可使其上的绝缘覆膜层产生静电力紧密吸附于待贴合的下曲面物件与上曲面物件,不仅可使用于吸附曲面物件,也可在真空环境下进行贴合制程,进而达到精密贴合的制程要求,并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Description

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贴合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贴合设备,尤指下吸附平台与上吸附平台的基板表面上分别设有下静电保持装置及上静电保持装置,不仅可使用于吸附曲面物件,并可在真空环境下进行贴合制程,进而达到精密贴合制程要求。
背景技术
按,现今制造产业面临劳工需求短缺、加工作业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严重问题,并在环保意识高涨、人工与经营所需成本等提高的情况下,以及劳力密集而转型成技术性密集的压力,业者大都以产业外移或引进外凭借劳工的方式来因应生产成本的上涨,或者是运用生产线自动化技术及治具辅助加工的作业模式来改善经营体质与降低成本,以此达到缩减人力、节省制造工时而提高产能的目的。
再者,由于液晶显示器、薄膜触控面板制作的技术不断研发与精进,使得新一代的产品应用都朝向更为轻、薄、省能源、低辐射、可挠性或曲面以及大尺寸化的方向设计,其目的都是为了能提供人类更宽大的视觉介面与更高解析度的色彩,并为人类带来极佳的便利性与乐趣,因此,显示介面已成为产业关注的焦点,相关厂商莫不投注资源开发新的显示技术、新应用,共同为了提升人类的视觉享受而努力。
然而,随着液晶显示器、薄膜触控面板需求的高速成长,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及合格率是所有制造厂商的期待,面板制程的瓶颈主要是在涂胶及贴合制程,例如偏光板、玻璃基板、光学膜、触控膜,或者是可挠式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上、下膜、功能膜及封装膜等,都会对其表面有严格的要求,并在各种二基板间的贴合上,常使用透光度较好的光学胶(俗称水胶)或固态光学胶(OCA胶)作结合,但一般涂胶再压合的技术容易产生有气泡、制程时间长与合格率低等问题,更加无法应付大尺寸面板的需求,因此制造厂商大都是在真空的环境下进行贴合,并利用网板吸附于基板位移至另一基板下方,再由机台的滚筒在网板的网面上进行加压滚动,使基板滚贴于另一基板上后结合成为一体,且二基板间的贴合过程为真空状态不会产生气泡,便不会导致有光学折射的问题,所以可提高贴合制程的合格率,惟该网板滚贴的过程中,为了使网板吸附的基板能够确实的贴着于另一基板上,滚筒便会施加较大作用力进行滚压,造成网板反复的使用下容易受到拉扯而破裂,导致网板破真空而无法紧密吸附于基板上,整体结构相当的不稳定,进而影响到面板贴合制程上的品质与合格率,难以达成产能及成本的要求。
由于一般液晶面板、触控面板等大都为一平面,其面板的贴合技术发展已经相当的成熟,虽然贴合技术不断的改进,但要有极大的创新技术也相对的困难,不过随着面板制造厂商研发出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挠性曲面的面板显示技术,相较于传统液晶面板具有视角更广泛、对比度更佳、低耗电及高反应速率等优点,所以曲面贴合技术的开发是一重要的关键,必须寻求能够稳定的吸附曲面基板的方式,达到精密贴合、提升制程合格率及产能的要求,此即为从事于此行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故,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利用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不断的试作与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可利用静电力紧密吸附于曲面物件上,并可在真空环境下进行贴合制程的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贴合设备发明专利诞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吸附平台及上吸附平台,其中:
该下吸附平台的下基板表面上设有曲面状的第一定位部,并在第一定位部上设置有用以吸附于预设下曲面物件的下静电保持装置,且下静电保持装置包括有电极部及包覆于电极部二侧表面上的复数绝缘覆膜层,再由电极部电性连接有与外部电源相连接以供电极部通电后绝缘覆膜层产生静电力的二组第一电极接头组;
该上吸附平台为与下吸附平台的下基板上下相对设置,并在上吸附平台的上基板表面上设有与第一定位部形成对应互补状的第二定位部,且第二定位部上设置有用以吸附于预设上曲面物件与下曲面物件贴合后保持一致曲面形状的上静电保持装置,而上静电保持装置包括有电极部及包覆于电极部二侧表面上的复数绝缘覆膜层,并由电极部电性连接有与外部电源相连接以供电极部通电后绝缘覆膜层产生静电力的二组第二电极接头组。
所述的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其中:该下基板的第一定位部上形成有凹陷状的第一曲面,并在第一曲面处设有复数第一曲面真空孔,且下静电保持装置的各绝缘覆膜层表面上设有与第一曲面真空孔相连通的复数透孔,再在下基板周围处设有与第一曲面真空孔相连通用以将外部气流导入并通过透孔处吹向于预设下曲面物件使其脱离于下静电保持装置的第一配气切换组。
所述的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其中:该第一配气切换组具有复数配气基座,该配气基座内部形成有与第一曲面真空孔相连通的流道,并在流道开口处安装有能够外接于外部气压源的快速接头及塞头,且流道开口处通过O型环密封。
所述的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其中:该第一电极接头组包括有接头主体,该接头主体内部穿置通道穿入有一端连接于下静电保持装置的电极部上的电极针头,并在电极针头的另一端连接有与外部电源正极或负极相连接的电源引入线,且电极针头与电源引入线上分别套设有安装于穿置通道开口处形成密封状态的O型环,再在接头主体二相邻外侧边上结合有用以固定电极针头与电源引入线来防止其脱出的封合盖。
所述的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其中:该上基板的第二定位部上形成有凸起状的第二曲面,并在第二曲面处设有复数第二曲面真空孔,且上静电保持装置的各绝缘覆膜层表面上设有与第二曲面真空孔相连通的复数透孔,再在上基板周围处设有与第二曲面真空孔相连通用以将外部气流导入并通过透孔处吹向于预设上曲面物件使其脱离于上静电保持装置的第二配气切换组。
所述的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其中:该第二配气切换组具有复数配气基座,该配气基座内部形成有与第二曲面真空孔相连通的流道,并在流道开口处安装有能够外接于外部气压源的快速接头及塞头,且流道开口处通过O型环密封。
所述的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其中:该第二电极接头组包括有接头主体,该接头主体内部穿置通道穿入有一端连接于上静电保持装置的电极部上的电极针头,并在电极针头的另一端连接有与外部电源正极或负极相连接的电源引入线,且电极针头与电源引入线上分别套设有安装于穿置通道开口处形成密封状态的O型环,再在接头主体二相邻外侧边上结合有用以固定电极针头与电源引入线来防止其脱出的封合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及工作机台,其中:
该工作机台包括有一下真空腔体及与下真空腔体形成相对设置的上真空腔体,并在下真空腔体与上真空腔体内部腔室分别设置有下吸附平台及上吸附平台,且下真空腔体与上真空腔体底部分别穿设有连结于下吸附平台、上吸附平台上的复数高度控制器,而下真空腔体的复数高度控制器下方处设有移载座,并在移载座上设有第一驱动部,上真空腔体的复数高度控制器上方处设有升降座,且升降座上设有第二驱动部,用以驱动上真空腔体移动靠合至下真空腔体上使预设下曲面物件与预设上曲面物件完成对位贴合。
所述的贴合设备,其中:该下真空腔体的移载座底部二侧处设有横向的线性滑轨,并在二线性滑轨之间设有用以带动移载座使下真空腔体作横向位移调整的第一驱动部。
所述的贴合设备,其中:该上真空腔体的升降座四个角落处设有纵向的导轨,并在各二相邻导轨之间设有用以带动升降座使上真空腔体作纵向往复位移的第二驱动部。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下吸附平台、上吸附平台的下基板、上基板表面上分别设有曲面状的第一定位部及与第一定位部形成对应互补状的第二定位部,并在第一、第二定位部上分别设置有下静电保持装置及上静电保持装置,且各下、上静电保持装置分别电性连接有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的二组第一电极接头组及第二电极接头组,便可凭借下、上静电保持装置的电极部导通高压电流,由于电极部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产生的电荷在无法导通释放的情况下,可使其上的绝缘覆膜层产生静电力紧密吸附于待贴合的下曲面物件与上曲面物件,不仅可使用于吸附曲面物件以保持一致的曲面形状,也可在真空的环境下达到精密贴合的制程要求,并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本发明的次要优点在于该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为可进一步应用于工作机台上,并在下真空腔体与上真空腔体内部的腔室分别设置有下吸附平台及上吸附平台,且下真空腔体与上真空腔体底部分别穿设有复数高度控制器,当工作机台以第二驱动部驱动升降座使上真空腔体移动靠合至下真空腔体上形成密闭状态后,便可进行抽气使腔室内真空度降低至高度真空,再由复数高度控制器带动上吸附平台朝下吸附平台位移,使下曲面物件与上曲面物件接触后完成更准确的对位,以及平稳的贴附而不易产生皱褶,进而达到提高产能及降低成本的效用。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在于当下曲面物件与上曲面物件完成贴合的动作后,工作机台便会驱动上真空腔体退回至原位,由于已贴合的下曲面物件与上曲面物件于下静电保持装置、上静电保持装置断电后会因残留的静电力使其不易脱离,便可利用第一配气切换组或第二配气切换组将外部气流导入下基板、上基板的复数第一曲面真空孔与第二曲面真空孔形成正压状态,使外部气流通过下静电保持装置、上静电保持装置上的复数透孔处,再吹向于下曲面物件与上曲面物件使其逐渐脱离于下静电保持装置、上静电保持装置,即可方便使用者将已贴合的曲面物件取下,以确保下曲面物件与上曲面物件完成稳定贴合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下吸附平台与上吸附平台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下吸附平台与上吸附平台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电极接头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电极接头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发明配气切换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配气切换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发明可应用该装置的贴合设备的立体外观图。
图9是本发明贴合设备进行曲面物件贴合前的前视图。
图10是本发明贴合设备进行曲面物件贴合后的前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下吸附平台;11-下基板;110-下吸附区;111-第一定位部;1111-第一曲面;112-第一曲面真空孔;12-下静电保持装置;121-电极部;122-绝缘覆膜层;123-透孔;13-第一电极接头组;131-接头主体;1311-穿置通道;132-电极针头;133-电源引入线;134-O型环;135-封合盖;14-第一配气切换组;141-配气基座;1411-流道;142-快速接头;143-塞头;144-O型环;2-上吸附平台;21-上基板;210-上吸附区;211-第二定位部;2111-第二曲面;212-第二曲面真空孔;22-上静电保持装置;221-电极部;222-绝缘覆膜层;223-透孔;23- 第二电极接头组;231-接头主体;2311-穿置通道;232-电极针头;233-电源引入线;234-O型环;235-封合盖;24-第二配气切换组;241-配气基座;2411-流道;242-快速接头;243-塞头;244-O型环;3-下曲面物件;4-上曲面物件;5-工作机台;50-工作区间;51-下真空腔体;510-腔室;511-高度控制器;512-移载座;5121-线性滑轨;513-第一驱动部;52-上真空腔体;520-腔室;521-高度控制器;522-升降座;5221-导轨;523-第二驱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构造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分别为本发明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的立体分解图、下吸附平台与上吸附平台的立体分解图及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发明的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包括有下吸附平台1及上吸附平台2,其中:
该下吸附平台1具有一下基板11,并在下基板11表面上的下吸附区110处设有曲面状的第一定位部111,且第一定位部111上形成有连续高低起伏的凹陷状第一曲面1111,再在第一曲面1111处设有连通至下基板11周边处以抽放外部气流的复数第一曲面真空孔112,而下基板11的第一定位部111处设置有抵贴定位于第一曲面1111上的下静电保持装置12,并在下静电保持装置12包括有电极部121及包覆于电极部121上下二侧表面上的复数绝缘覆膜层122,且各绝缘覆膜层122表面上设有与第一曲面真空孔112相连通的复数透孔123;另,下基板11周围处设有二组电性连接于下静电保持装置12上的第一电极接头组13,以及可与下基板11的第一曲面真空孔112相连通的第一配气切换组14。
该上吸附平台2具有一上基板21,并在上基板21表面上的上吸附区210处设有曲面状的第二定位部211,且第二定位部211上形成有连续高低起伏的凸起状第二曲面2111,再在第二曲面2111处设有连通至上基板21周边处以抽放外部气流的复数第二曲面真空孔212,而上基板21的第二定位部211处设置有抵贴定位于第二曲面2111上的上静电保持装置22,并在上静电保持装置22包括有电极部221及包覆于电极部221上下二侧表面上的复数绝缘覆膜层222,且各绝缘覆膜层222表面上设有与第二曲面真空孔212相连通的复数透孔223;又,上基板21周围处设有二组电性连接于上静电保持装置22上的第二电极接头组23,以及可与上基板21的第二曲面真空孔212相连通的第二配气切换组24。
再者,本发明的下吸附平台1与上吸附平台2因组装及结构上大致相同,其二者结构主要仅有上下相对设置的方向不同,以及下基板11的第一定位部111及上基板21的第二定位部211形状不同形成对应互补状设计而己,并可依实际的应用配合下曲面物件3、上曲面物件4自由变更第一曲面1111与第二曲面2111相对应的曲面形状,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书都一起进行说明,合予陈明。
请搭配参阅图4、图5、图6、图7所示,分别为本发明电极接头组的立体分解图、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配气切换组的立体分解图及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其中该下吸附平台1的第一电极接头组13、第一配气切换组14与上吸附平台2的第二电极接头组23、第二配气切换组24结构上大致相同,且因电极接头组、配气切换组细部的构成也并非本发明的特点,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书及图式中都一起进行说明,而第一电极接头组13包括有一接头主体131,其接头主体131内部穿置通道1311中穿入有一端连接于电极部121上的电极针头132,并在电极针头132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有延伸出接头主体131外部的电源引入线133,且电极针头132与电源引入线133上分别套设有安装于穿置通道1311二端开口处形成密封状态的O型环134,再在接头主体131二相邻外侧边上利用螺丝锁固的方式分别结合有用以固定电极针头132与电源引入线133来防止其脱出的封合盖135。
然而,上述的第一配气切换组14具有复数配气基座141,其配气基座141内部形成有流道1411,并在配气基座141二侧的流道1411开口处分别安装有可外接于外部气压源的快速接头142及塞头143,且配气基座141相邻另一侧的其他流道1411多个开口处分别与下基板11的第一曲面真空孔112相连通,以及流道1411开口处可通过O型环144密封作为防止漏气的设计,再由第一电极接头组13的电源引入线133连接于外部电源,便可凭借第一电极接头组13提供下静电保持装置12整体运作所需的电力。
此外,第二电极接头组23包括有一接头主体231,其接头主体231内部穿置通道2311中穿入有一端连接于电极部221上的电极针头232,并在电极针头232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有延伸出接头主体231外部的电源引入线233,且电极针头232与电源引入线233上分别套设有安装于穿置通道2311二端开口处形成密封状态的O型环234,再在接头主体231二相邻外侧边上利用螺丝锁固的方式分别结合有用以固定电极针头232与电源引入线233来防止其松脱的封合盖
235,而第二配气切换组24具有复数配气基座241,其配气基座241内部形成有流道2411,并在配气基座241二侧的流道2411开口处分别安装有可外接于外部气压源的快速接头242及塞头243,以及配气基座241相邻另一侧的其他流道2411多个开口处分别与上基板21的第二曲面真空孔212相连通,且各流道2411开口处可通过O型环244密封作为防止漏气的设计,再由第二电极接头组23的电源引入线233连接于外部电源以提供所需的电力。
当本发明于使用时,系先利用第一配气切换组14的配气基座141将下吸附平台1的下基板11与下静电保持装置12间的空气经由复数第一曲面真空孔112、流道1411,以及快速接头142外接于外部气压源抽出至外界,并使下基板11的下吸附区110处形成负压状态来吸附于下静电保持装置12底面处呈一定位,且上吸附平台2的上基板21也可利用第二配气切换组24以相同的方式来吸附于上静电保持装置22底面处呈一定位,使下静电保持装置12、上静电保持装置22不易脱离于第一定位部111与第二定位部211。
而后便可将待贴合的下曲面物件3放置于下吸附平台1的下基板11上,并利用二组第一电极接头组13的电源引入线133分别连接于外部电源正极或负极,使下静电保持装置12的电极部121经由电极针头132导通直流的高压电流后,由于电极部121上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产生的电荷在无法导通释放的情况下,可使其上的绝缘覆膜层122产生静电力,并在电压持续的作用下,可利用此静电力紧密吸附于待贴合的下曲面物件3上表面,使下曲面物件3与第一定位部111的第一曲面1111可保持一致的曲面形状,且不会产生扭曲或起皱等现象,以确保下曲面物件3良好的曲面度,同理也可将待贴合的上曲面物件4放置于上吸附平台2的上基板21下方处,并利用二组第二电极接头组23分别连接于外部电源正极与负极,使上静电保持装置22的电极部221导通直流的高压电流后,可利用其上的绝缘覆膜层222产生的静电力紧密吸附于待贴合的上曲面物件4下表面,且上曲面物件4与第二定位部211的第二曲面2111可保持一致的曲面形状。
本发明的下吸附平台1与上吸附平台2可利用下静电保持装置12、上静电保持装置22导通直流的高压电流,使其产生的静电力紧密吸附于下曲面物件3与上曲面物件4表面上,并与下基板11的第一定位部111、上基板21的第二定位部211可保持一致的曲面形状,以有效解决曲面物件难以稳定吸附且贴合不够精密的问题,也可配合下曲面物件3与上曲面物件4实际的应用自由变更下基板11的第一定位部111及上基板21的第二定位部211相对应的曲面形状,不仅可使用于常压环境,也可在真空环境下进行贴合制程,以改善背景技术在真空环境下无法倚靠真空吸附于曲面物件的问题,进而达到精密贴合的制程要求,并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更具实用性的效果。
请同时参阅图8、图9、图10所示,分别为本发明可应用该装置的贴合设备的立体外观图、贴合设备进行曲面物件贴合前的前视图及曲面物件贴合后的前视图,其中该下吸附平台1与上吸附平台2分别设置于工作机台5上,并在工作机台5包括有一下真空腔体51及与下真空腔体51形成上下相对设置的上真空腔体52,且下真空腔体51与上真空腔体52内部所具的腔室510、520分别设置有下吸附平台1及上吸附平台2,再在工作机台5的下真空腔体51与上真空腔体52之间形成有一工作区间50。
再者,下真空腔体51、上真空腔体52的腔室510、520底部分别穿设有连结于下吸附平台1、上吸附平台2上可带动其上下位移的复数高度控制器511、521,并在下真空腔体51的复数高度控制器511下方处设有移载座512,且移载座512底部二侧处设有横向的线性滑轨5121,以及位于二线性滑轨5121间用以带动移载座512横向位移调整的第一驱动部513,例如可利用马达、气压缸驱动齿轮组、螺杆、伸缩杆或连杆等,而上真空腔体52的复数高度控制器521上方处则设有升降座522,并在升降座522四个角落处设有纵向的导轨5221,以及位于各二相邻导轨5221间用以带动升降座522纵向往复位移的第二驱动部523,例如可利用马达、气压缸驱动齿轮组、螺杆、伸缩杆或连杆等,便可凭借电控系统进行相关的驱动与操作控制、即时侦测与状态诊断等,以供整体系统正常的运作,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当本发明于使用时,系先将待贴合的下曲面物件3与上曲面物件4分别利用下吸附平台1的下静电保持装置12、上吸附平台2的上静电保持装置22通电后产生的静电力予以吸附定位,并由工作机台5以第二驱动部523驱动升降座522使上真空腔体52向下移动至下真空腔体51进行对位,且待上真空腔体52靠合至下真空腔体51上形成密闭状态后,便可对下真空腔体51与上真空腔体52的工作区间50进行抽气使腔室510、520内真空度降低至高度真空,再由复数高度控制器511、521伸长以分别带动下吸附平台1及/或上吸附平台2相对向内位移,使下曲面物件3与上曲面物件4接触后可更准确的对位,以及平稳的贴附而不易产生皱褶,并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而下曲面物件3与上曲面物件4完成精密贴合的动作后,工作机台5便会分别驱动下真空腔体51与上真空腔体52使下吸附平台1及/或上吸附平台2相对向外退回至原位,由于已贴合的下曲面物件3与上曲面物件4于下静电保持装置12、上静电保持装置22断电后会因残留的静电力,使其不易脱离于下吸附平台1与上吸附平台2,便可利用第一配气切换组14或第二配气切换组24将外部气流导入于下基板11的复数第一曲面真空孔112、上基板21的复数第二曲面真空孔212形成正压状态,使外部气流通过下静电保持装置12、上静电保持装置22上的复数透孔123、223处,再吹向于下曲面物件3与上曲面物件4表面上,使其随着下吸附平台1与上吸附平台2退回而逐渐脱离于下静电保持装置12、上静电保持装置22,即可方便将已贴合的下曲面物件3与上曲面物件4取下,以确保下曲面物件3与上曲面物件4完成稳定贴合的动作,进而达到提高产能及降低成本的效用。
是以,本发明主要为针对该下吸附平台1、上吸附平台2的下基板11、上基板21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下静电保持装置12及上静电保持装置22,且下静电保持装置12、上静电保持装置22分别电性连接有二组第一电极接头组13及第二电极接头组23,便可凭借电极部121、221导通高压电流,由于电极部121、221产生的电荷无法导通释放,并在电压持续的作用下,可使其上的绝缘覆膜层122、222产生静电力而紧密吸附于待贴合的下曲面物件3与上曲面物件4,不仅可使用于吸附曲面物件保持一致的曲面形状,也可在真空的环境下达到精密贴合的制程要求,并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上述详细说明为针对本发明一种较佳的可行实施例说明而已,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他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技艺精神下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发明所涵盖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吸附平台及上吸附平台,其中:
该下吸附平台的下基板表面上设有曲面状的第一定位部,并在第一定位部上设置有用以吸附于预设下曲面物件的下静电保持装置,且下静电保持装置包括有电极部及包覆于电极部二侧表面上的复数绝缘覆膜层,再由电极部电性连接有与外部电源相连接以供电极部通电后绝缘覆膜层产生静电力的二组第一电极接头组;
该上吸附平台为与下吸附平台的下基板上下相对设置,并在上吸附平台的上基板表面上设有与第一定位部形成对应互补状的第二定位部,且第二定位部上设置有用以吸附于预设上曲面物件与下曲面物件贴合后保持一致曲面形状的上静电保持装置,而上静电保持装置包括有电极部及包覆于电极部二侧表面上的复数绝缘覆膜层,并由电极部电性连接有与外部电源相连接以供电极部通电后绝缘覆膜层产生静电力的二组第二电极接头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基板的第一定位部上形成有凹陷状的第一曲面,并在第一曲面处设有复数第一曲面真空孔,且下静电保持装置的各绝缘覆膜层表面上设有与第一曲面真空孔相连通的复数透孔,再在下基板周围处设有与第一曲面真空孔相连通用以将外部气流导入并通过透孔处吹向于预设下曲面物件使其脱离于下静电保持装置的第一配气切换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配气切换组具有复数配气基座,该配气基座内部形成有与第一曲面真空孔相连通的流道,并在流道开口处安装有能够外接于外部气压源的快速接头及塞头,且流道开口处通过O型环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接头组包括有接头主体,该接头主体内部穿置通道穿入有一端连接于下静电保持装置的电极部上的电极针头,并在电极针头的另一端连接有与外部电源正极或负极相连接的电源引入线,且电极针头与电源引入线上分别套设有安装于穿置通道开口处形成密封状态的O型环,再在接头主体二相邻外侧边上结合有用以固定电极针头与电源引入线来防止其脱出的封合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基板的第二定位部上形成有凸起状的第二曲面,并在第二曲面处设有复数第二曲面真空孔,且上静电保持装置的各绝缘覆膜层表面上设有与第二曲面真空孔相连通的复数透孔,再在上基板周围处设有与第二曲面真空孔相连通用以将外部气流导入并通过透孔处吹向于预设上曲面物件使其脱离于上静电保持装置的第二配气切换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配气切换组具有复数配气基座,该配气基座内部形成有与第二曲面真空孔相连通的流道,并在流道开口处安装有能够外接于外部气压源的快速接头及塞头,且流道开口处通过O型环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极接头组包括有接头主体,该接头主体内部穿置通道穿入有一端连接于上静电保持装置的电极部上的电极针头,并在电极针头的另一端连接有与外部电源正极或负极相连接的电源引入线,且电极针头与电源引入线上分别套设有安装于穿置通道开口处形成密封状态的O型环,再在接头主体二相邻外侧边上结合有用以固定电极针头与电源引入线来防止其脱出的封合盖。
8.一种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及工作机台,其中:
该工作机台包括有一下真空腔体及与下真空腔体形成相对设置的上真空腔体,并在下真空腔体与上真空腔体内部腔室分别设置有下吸附平台及上吸附平台,且下真空腔体与上真空腔体底部分别穿设有连结于下吸附平台、上吸附平台上的复数高度控制器,而下真空腔体的复数高度控制器下方处设有移载座,并在移载座上设有第一驱动部,上真空腔体的复数高度控制器上方处设有升降座,且升降座上设有第二驱动部,用以驱动上真空腔体移动靠合至下真空腔体上使预设下曲面物件与预设上曲面物件完成对位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下真空腔体的移载座底部二侧处设有横向的线性滑轨,并在二线性滑轨之间设有用以带动移载座使下真空腔体作横向位移调整的第一驱动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上真空腔体的升降座四个角落处设有纵向的导轨,并在各二相邻导轨之间设有用以带动升降座使上真空腔体作纵向往复位移的第二驱动部。
CN201710200498.XA 2017-03-29 2017-03-29 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贴合设备 Pending CN1086566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00498.XA CN108656699A (zh) 2017-03-29 2017-03-29 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贴合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00498.XA CN108656699A (zh) 2017-03-29 2017-03-29 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贴合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56699A true CN108656699A (zh) 2018-10-16

Family

ID=63786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00498.XA Pending CN108656699A (zh) 2017-03-29 2017-03-29 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贴合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5669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4748A (zh) * 2019-09-24 2021-04-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柔性屏组装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61468Y (zh) * 2007-11-08 2008-12-10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贴合装置
CN101401292A (zh) * 2006-03-09 2009-04-01 筑波精工株式会社 静电保持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真空环境装置和接合装置
CN101901778A (zh) * 2009-05-27 2010-12-01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静电吸附电极及其制造方法和基板处理装置
CN102197005A (zh) * 2008-10-23 2011-09-21 旭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基板层叠装置及层叠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4471630A (zh) * 2012-07-30 2015-03-25 芝浦机械电子装置株式会社 基板贴合装置及基板贴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1292A (zh) * 2006-03-09 2009-04-01 筑波精工株式会社 静电保持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真空环境装置和接合装置
CN201161468Y (zh) * 2007-11-08 2008-12-10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贴合装置
CN102197005A (zh) * 2008-10-23 2011-09-21 旭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基板层叠装置及层叠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1901778A (zh) * 2009-05-27 2010-12-01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静电吸附电极及其制造方法和基板处理装置
CN104471630A (zh) * 2012-07-30 2015-03-25 芝浦机械电子装置株式会社 基板贴合装置及基板贴合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4748A (zh) * 2019-09-24 2021-04-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柔性屏组装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634748B (zh) * 2019-09-24 2022-05-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柔性屏组装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21676U (zh) 半自动真空贴合机
CN205255834U (zh) 一种英语教学板
CN204622748U (zh) 触控屏上曲面玻璃的气囊式贴合治具
CN109754713A (zh) 曲面贴合装置及其贴合方法
CN202965407U (zh) 贴合治具
CN203427423U (zh) 精密oca全贴合机
CN204248602U (zh) 一种半自动光学玻璃的侧边加工机
CN108656699A (zh) 可吸附曲面物件的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贴合设备
TWI601677B (zh) Device capable of adsorbing curved objects and a fitting device using the device
CN103386660A (zh) 一种铭板的吸附装置
CN104786202B (zh) 防静电多用电工工作台
CN203357318U (zh) 一种铭板的吸附装置
CN202457155U (zh) 一种课桌
CN104227411A (zh) 机械多圈编码器齿轮组组装工艺及装置
CN202255842U (zh) 通用点亮治具
CN206275508U (zh) 一种化妆品展示柜
CN202864087U (zh) 移动式瓷套坯体存放架
CN204577001U (zh) 一种太阳能移动显示屏组件
CN109264074A (zh) 贴膜装置
CN103702551A (zh) 一种快速组装移动平台
CN204977714U (zh) 一种真空贴合一体机
CN203910132U (zh) 衍射教学装置
CN203991466U (zh) 一种触摸屏清洁装置
CN207101021U (zh) 一种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装置
CN203838999U (zh) 具有复合结构屏面的马赛克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