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558A - 纤维环聚合体构成的编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纤维环聚合体构成的编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558A
CN1086558A CN92112742.1A CN92112742A CN1086558A CN 1086558 A CN1086558 A CN 1086558A CN 92112742 A CN92112742 A CN 92112742A CN 1086558 A CN1086558 A CN 10865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ring
cooling water
braided fabric
cooling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21127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中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suron KK
Original Assignee
Risuron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BR9292004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BR9200499A/pt
Application filed by Risuron KK filed Critical Risuron KK
Priority to CN92112742.1A priority patent/CN10865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5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一种由纤维环聚合体构成的织物及其制造方 法。该不规则形状的环是以类似线圈方式缠绕纤维 而形成。该方法包括:将多束热塑性合成树脂纤维挤 压入冷却水,在进入冷却水之前,将所述纤维加热以 维持其温度接近其挤压时的温度,将冷却水维持在某 温度下,以使所述纤维的热量在冷却水面引起局部沸 腾,从而使纤维一进入水便形成环,再使所述成环纤 维以低于挤压速度的速度沉入冷却水。本发明产品 弹性高,表面平坦,而光滑,除适用作地毯外还可作夏 日滑雪斜坡。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通过缠结合成树脂单纤维制成的粗糙的网状弹性编织物,更准确地说,涉及由纤维环聚合体构成并适合用作小地毯、门口擦脚垫等的编织物以及制造编织物的方法。
不同于常规的地毯织物或合成树脂织物,现已提出一种渗水性强、干燥快、由合成树脂单纤维组成的三维网状编织物。鉴于这种弹性及耐风雨特性,这种三维网状编织物用于许多室内和室外场合,尤其用在用水处,例如浴室的入口和出口或水池侧,由于它易洗易干故受到欢迎。
同时,由于这种三维织物在结构上是开放式的,在它被践踏时带来的砂子和石子会落下而不会留在表面。由于水或类似物也会落下,因此该表面总保持干燥。因此很是便利。
这种三维网状织物加工成非织造纤维,其中由热塑合成树脂制成的许多单纤维在其接触处被融化并冷却至固化。
然而用上述常规装置形成的非织造纤维中,其单纤维部分本身弹力低。用该制造装置制造的单纤维彼此覆盖。
另一方面,当将织物做成环状时,每个环状部分会产生纤维自身的弹性,但在实际以固定形式排列的弓形环做成的织物中,各个环在其交叉点被融化,并在相邻的环之间仅有少量接触点,因此,对踩踏的弹力低。
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由环状单纤维聚集构成的织物,其中通过以类似线圈方式缠绕纤维来形成不规则形状的环。
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由单纤维环聚集而成的织物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多束热塑性合成树脂纤维挤压入冷却水,在进入所述冷却水之前将所述纤维加热以维持其温度接近其挤压温度,将所述冷却水维持在某个温度下,以使所述纤维的热量在冷却水表面处引起局部沸腾,从而使得所述纤维一进入水便形成环,再使所述成环纤维以低于挤压速度的速度沉入所述冷却水。
图1是表示本发明使用的一设备实施例的主要特征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图1设备中形成本发明纤维环的说明性视图;
图3是示出为获得本发明编织物所用设备的另一实施例主要特征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编织物各实例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制造本发明编织物的方法的逐个步骤示意图;以及
图6是示出借助本发明制造的编织物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由三维聚集的合成树脂纤维的竖直的缠结环构成,其内有许多空间以产生软垫特性的编织物。视乎使用对象而定可提供由各种尺寸的环构成的编织物。
为构成这种编织物,对若干条热塑合成树脂的热纤维进行压制并使其通过T模喷嘴挤压成形后落向水面。
将一对倾斜面板彼此相对设置于水面,将一束上述纤维放低以便能落在这两个面板之间。
落下的热纤维由诸如陶瓷远红外线加热器的热源加热使之不被环境冷却,同时上述面板的水上倾斜部分用于,通过幅射热的反射来防止纤维的温度下降。
这种热纤维很容易在水表面上形成线圈样环状。除非纤维是热的,否则环路就会变大。而且,已降温的纤维不能形成线圈样环状,而只能使其呈弯曲状。
T模喷嘴直径作为确定纤维直径的一个因素,为0.3到1.5mm,保持了已成形纤维的弹力和耐用性并防止永久性陷落。
使得从这种喷嘴装置的模挤压出的热纤维束垂直落向冷却水并为以比降落速度足够慢的速度旋转的浸在水中的滚子所接纳,以限制落入水中的速度并将对来自上述滚子对水表面的阻力赋予该纤维。通过这种阻力将顺序、连续地形成在水面上的线圈状的纤维环,这些环状纤维周边长度对应于各纤维挤压速度与落入水中速度之差。
此时;为了易于形成环路和弯曲的不规则环路,令倾斜面板之间的冷却水面保持沸腾是有效的。
该沸腾状态振动水面上缠绕的各条纤维。结果,在水面上形成缠结的弄乱的圈状环。
为使倾斜导板间的水面处于沸腾状态,重要的是要使从模子出来的纤维保持为高温直至其达到液面。通常,当纤维与大气接触时,纤维温度很快降低。通过上述加热处理将保持为200到150℃的纤维挤压成形温度的纤维束落入水中,对水表面加热而使水表面处于沸腾状态。以防止从模具出来的纤维在空气中冷却,因此,当该冷却水保持在60到80℃的高温下时,即可维持这种沸腾状态。
尽管保持为高温的同时,如果纤维模塑成圈状环路,则环与环之间的融化会加速进行。又,当冷却水处于高温时,当成形环通过导向辊拉出到大气中并送到第二工序时,很容易用冷或热空气使它们干燥。
纤维环聚集的圈密度随着水中辊子的转速(水中牵引速度)增大而降低,并通过减少牵引速度而增大其圈密度。
另外,为了增强圈与环之间的纤维融化,加强圈本身的耐用度,用接接剂涂覆这些聚合体是有效的。因此,可加强整个纤维环聚合体并可有效防止竖直圈部分的永久陷落。
通常将乙烯塑料溶胶用作这种场合的粘接剂。通过采用适合于编织物和层片材料的乙烯塑料溶胶可提高编织物的强度和耐用性。
使用同样材料混合物的塑料溶胶作为纤维粘接剂是有效的。通过给纤维材料添加20%~30%增塑剂来降低粘合剂的粘度,将该粘合剂喷射,涂刷或将上述聚合体浸在液槽中,然后用辊子除去多余塑料溶胶,再用干燥器以在170~150℃温度下加热使之溶化与聚合体的纤维表面粘合从而增大纤维间的融合。
另外,将增塑剂和各种稳定剂添加到粉末乙烯树脂中做成的乙烯塑料溶胶可用于上述目的。
另一方面,即使悬挂纤维束的厚度宽度未调整,也可制作圈环的三维成形。但是,在液面上成形的环尺寸不是固定的。因此,调整纤维束厚度、宽度的装置,可有效地起到制造出所要求厚度的均匀的圈状三维聚合体的作用。
整个倾斜板是一块不锈钢板,或露在冷却水面上的部分可为不锈钢板而在冷却水中的部分可为不锈钢屏板。有效的是将水表面上的板角度保持在45到80度以便反射来自热源的幅射热,并使落在板面上的纤维滑落水中。
将倾斜板温度保持在100到130℃是有效的。
通过调整一对相对倾斜板与水中辊子的相对间隙,可连续不断地模制出圈形环三维结构的各种改型聚合体。
在水面上露出一部分周边表面的旋转辊子可代替倾斜板使用。但在这种情形下,几乎没有幅射热反射作用以至需要一热源与之相配合。
在模制合成树脂时,冷却液的一般温度对PE(聚乙烯)和PP(聚丙烯)约为50℃,对PVC(聚氯乙烯)约为10到40℃,对PC(聚苯乙烯)约为85℃。
对PVC而言,水的表面张力大到约60到70达因/cm,使外径小于1mm的纤细纤维会依次重叠在水表面上方,其中形成的圈环在若干步骤中会粘合,并在水中冷却,因此不能在环空隙中得到粗大的目标聚合体。因此,为顺序将圈环沉降在液体表面上,添加可减少冷却液表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是有效的。
图1是示出用于制备本发明编织物的最佳设备的组成元件的侧视图。4条纤维2在压力作用下从挤压热塑合成树脂材料的T模1垂直落向冷却水5。
这时在T模的横向(纸表面的前后方向)上许多纤维2如同在对应于预计出模的横向宽度的长度区内以预定间隔(节距3-5mm)排列待模制。
在这些纤维2的下落区域中,将条状陶瓷远红外线加热器3布置在纤维束的两侧,以便用作加热源。将侧向的长倾斜板4分别安置在这些加热器3之下。
上述倾斜板4由水平角为设在45至80度范围内的上部另件4a和浸在冷却水5的水面下的下部另件4b组成,排列下部另件4b,以便从两侧能夹持上述纤维束,如此形成面板4,以使纤维束能从两侧可调整地移向其中心。
结果,在到达冷却水5水面的区域中,通过上述面板4限制了纤维束厚度宽度,外部纤维束2会落在面板4的上部零件4a上,纤维束在上部另件4a上滑动并将浸入冷却水5中。
再者,在上述厚度宽度的方向可动地成型的浸没辊子6可操作地与上述面板4相连接,被置于冷却水5中,并在辊子6外表面垂直地装有许多啮合针7,用于制止滑动,该辊子以图中箭头所示旋转方向转动时,旋转速度受到控制以使其低于上述纤维2的下落速度。
因此,当以高速从模子1落下的各纤维2通过上述浸没辊子6的作用以下沉速度被减速时,它们被松弛的纤维长度对应于落降速度与下沉速度之差。这些松弛的纤维由于小比重纤维2的浮力而集中在水表面区。结果,纤维2会在水面上形成环。
该状态如图2所示。就是说,从模子挤压出的纤维2到达冷却水5的水表面,并保持接近于通过空气中降落区中上述加热器3加热及通过倾斜板4的上部零件4a所反射热的模制时的温度。沉降在冷却水5中的纤维2迅速降温并硬化。但是,这些硬化后纤维2由于浸没辊子6通过啮合针7制止滑动而拉伸量是稳定的,因此水中硬化部分受到来自浸没辊子6的阻力从而使软纤维2仍处于高温,则一达到水表面,即发生弯曲,并逐渐拉入水中,同时所述环形成圈环。
当冷却水5的槽内温度维持在60到80℃范围内时,上述倾斜板4之间的冷却水5由于到达水表面的纤维2的加热作用而局部沸腾并处于高温。借助这种沸腾,这部分的水表面会起波纹并且剧烈振动,因此在该水表面上所述成环的纤维将波动并随着水表面振动而被搅乱。
因此,整个表面触点会受到干扰并且触点部分会相当多。
在这种接触点部分中,环会彼此融合并被冷却到硬化。所以,在相邻环间有相当多融化部分的圈环会依次连续成形,由纤维环聚合体A构成的编织物层(见图4(a)),其中圈环a1纵向交错联接,当该连续体用作水平间隔时将沿垂直方向升高。
另一方面,如上述图2所示,落在倾斜板4的纤维束在面板4的上部零件4a上硬化了的外部纤维2会沿上部零件4a斜板上作环路活动,并堆积起来,并且沿上部零件4a滑入冷却水而相邻环大体接近总的表面触点并会硬化。所以,如该图所示,这些纤维部分借助其它中心部分纤维2会成为由与上述圈环a;成直角的环方向构成的高纤维密度的各层,并在圈环a接触表面上彼此融合。
因此,如图4(b)所示,纤维环聚合体A将成为上述由与圈环a1的一侧融合的环a2组成的层的聚合体。
当调整上述倾斜板4的活动范围,并为纤维2外的几条纤维形成上述横向下落环a2时,便形成由密集的横向下落环层a2,构成的聚合体A(见图4(c)),当板4移动,上述横向下落环a2均在纤维束的纤维2之两外侧形成时,其中横向下落环a2层在夹持圈环a1的前后侧形成聚合体A(见图4(d))可形成聚合体A(见图4(c)),其中整个纤维束是由横向下落环a2的各层所组成的。
同时,各种聚合体A的形成是由从模子1排列下落的纤维2束及倾斜板4的对应位置确定的,理论上有可能为除了移动上述板4的上述操作以外还为固定导板而使用不同的纤维挤压间隔(喷嘴节距间隔)的T模。
图3是示出本发明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取代上述实施例的倾斜板4,可设置有大约10%到20%的直径暴露在水表面上的一对触水辊子8,该一对辊子可旋转并可横向移动。类似于上述实施例各部分的其它部分分别用相同标号。9表示反射盘。
按照该实施例,从模1落下之纤维2的厚度宽度由这些辊子8调整。当这些辊子8移向纤维束时,外侧纤维2落在露在水表面上的辊子外缘表面上以形成上述横向落下环a2的层。由上述辊子8将该层部分拉入冷却水5,与此同时通过浸没辊子6拉的作用而将其变成环纤维。
和上述实施例相同,可调整纤维束的辊子8的位置来形成图4(a)和图4(e)中的各种聚合体A。
同时,为将在冷却水表面上形成的冷却环拉入水中而不影响其形状,将表面活性剂加入冷却水4中。
表面活动剂添加量,每100份水:
负离子系统:苯磺酸烷基酯  1到0.2份
磺基琥珀酸二烷基酯  1到0.5份
非离子式系统:聚氧化乙烯壬基苯基醚  1到0.1份
添加0.05到0.2%的具有强的降低表面张力能力和与微量的联结效应的磺基琥珀酸二烷基酯是有效的。
现在,在这种设备中,为保持冷却液位恒定,在冷却水溢出时用泵进行循环。这时,在附加的槽液位检测电极上和冷却液中会产生许多气泡,这些气泡不利于模制。在这方面,在上述磺基琥珀酸二烷基酯有效的组分密集处,有可能产生许多汽泡。因此,可以说,最优是添加并使用最好为0.5到0.2%的磺基琥珀酸二烷基酯。
这样形成的纤维环聚合体A可涂敷与该纤维同样材料混合物做成的塑料溶胶,以防止粘合强度降低和纤维环的永久陷落。
图5示出所用的成形设备。从上述冷却水5的槽10拉出的聚合体A经由供料辊子供到主干燥器12并在低温下干燥。在干燥期间,聚合体A由于冷却水的高温而仍处于70℃左右。因此,通过吹热风等方法可相当容易并无误地将水除去。
将干燥后的聚合体A供给用上述塑料溶胶进行表面涂覆处理的部件13,在部件13中用诸如吹、涂或浸的方式进行处理,然后经二次干燥器14中的高温干燥而被融化,并缠绕在缠绕器15上。如图6所示,由树脂层、发泡层、树脂网层或橡胶层等构成的背层B根据编织物或层的使用目的可用于粘合到聚合体A的背面。
(成形实例1)
聚氯乙烯(PVC  P-1300)  100份
增塑剂  DPO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50份
稳定剂  二丁基锡月桂酸酯  2份
稳定剂  硬脂酸镉  0.6份
稳定剂  硬脂酸钡  0.4份
着色剂  0.1份
用挤压成形机将上述混合物的复合材料模制成纤维。
冷却水面上倾斜板间的空隙设为15mm。模的纤维模塑喷嘴直径为0.8mm,T模喷嘴以4mm间距4个纵向行排列,并使喷嘴的横向节距为5mm。
T模与冷却水面间空隙为5cm。模温度为185℃。模压力为90Kg/cm2。挤压压力为190Kg/cm2。冷却水温为60到80℃。导板温度为120℃。用两个各为2.5KW的陶瓷远红外线加热器。以每分钟2m的模塑线速度,可以每分钟40cm的速度制成环。
在该成形过程中,用倾斜板只在其厚度宽度方向上夹住纤维束,可使聚合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匀。于是获得图4(a)所示的聚合体并通过干燥和粘合步骤制得产品。
由于挤压器加有模具压力,将热纤维挤压入空气中,纤维的最终尺寸比模具的0.8mm直径的纤维喷嘴厚0.2mm,并制成1mm直径的纤维线圈结构。即使倾斜板间的空隙设置为15mm,在宽度调节下通过该空隙模塑的聚合体在纤维硬化时会收缩,因此为13.5到14mm厚。环直径约为7mm。
在上述设置情况下,当倾斜板和水辊之一向纤维束中央部分移动2mm时,会形成上述图4(b)所示的聚合体形式。当进一步移动2mm,会形成图4(c)所示的聚合体形式。
图4(b)的聚合体作为编织物或层在与地板的粘附力方面,优于图4(a)的聚合体,可通过增加聚合体中横向落下方向的环强度,使软垫性好而且有效。
在由图4(c)聚合体构成的编织物层中,由于横向圈是加倍的,所以编织物强度可进一步提高,但软垫性能不如图4(b)的聚合体。
(成形实例2)
PVC  聚氯乙烯  (P-1300)  100份
增塑剂  DIDP  邻苯二甲酸酯二异癸酯  5.5份
CK-40  有机镉螯合物  0.5份
硬脂酸镉  0.7份
硬脂酸钡  0.3份
着色剂  0.1份
用挤压器模制上述混合物的复合材料。
冷却水上倾斜板间空隙为15mm。被浸没辊子间的空隙也设置为15mm。模具的纤维模塑喷嘴直径设为0.8mm。T模孔布局为5mm间距的4个纵向行并使喷嘴横向节距为5mm。从T模到冷却水表面间的距离为5.5cm。
模具温度为190℃。模具压力为80Kg/cm2。挤压压力为190Kg/cm2。冷却液温为60到80℃。导板温度为120℃。使用两个各为2.5KW的陶瓷远红外线加热器。以每分钟2m的模塑线速度,以每分钟50cm的速度制造环。
因此,可模制出图4(b)所示形式的聚合体其纤维直径为1.1mm,环直径为6到10mm和该聚合体厚度为14mm。
(成形实例3)
组合材料和成形实例2中所用的相同。
使倾斜板和浸没辊的各个空隙为10mm。
纤维模的喷嘴直径为0.4mm。模具喷嘴布局为以3mm为间距的4个纵向行和横向3.5mm喷嘴节距为3.5mm。从T模到冷却水面的间距为5cm。模具温度为185℃模具压力为150Kg/cm2。挤压压力为180Kg/cm2。冷却液温度为60到80℃。倾斜板温度为120℃。使用两个各为2.5KW的陶瓷远红外线加热器。纤维线速度设定为每分钟3,5m。馈进速度设为每分钟70cm。
借此形成图4(c)所示形式的聚合体、该聚合体的纤维直径为0.5mm环直径为6到10mm和聚合体厚度为9mm。
(成形实例4)
混合物材料和成形实例1的相同。
模具喷嘴布局为以5mm间隔的4个纵向行及其喷嘴横向节距为5mm。倾斜板空隙设置为14到13.5mm。从T模具到冷却水表面的距离为5cm。
模具喷嘴直径为0.8mm。模具温度为185℃。模具压力为90Kg/cm2。挤压压力为190Kg/cm2。
借此形成图4(d)所示夹层状态形式的聚合体,聚合体的前面和后面部分有一平坦的平滑表面,横向形成有上部和下部环,同时内部是三维的线圈结构。按这种聚合体其优点在于前后表面是平坦而且光滑,并不同于开放式线圈状表面,行走时鞋或类似物并不会缠在该表面上并且其弹性高于普通的叠层结构。
除用作地毯外作为另一种应用还可用作夏日滑雪的斜坡。
(成形实例5)
混合物材料和其它设定情况和成形实例4相同。倾斜板之间的空隙设定为1cm。
借此制出具有受压线圈环结构的高密度的纤维环聚合体,其弹性低但强度高。其表面呈层状,但内部形成有横向下落方向的圈环,因此适合用作通过泥、沙、雨或水的编织物。因此,可有效用于有多人行走地方的门口。不同于表面是开式线圈的场合,在行走时它不会缠在鞋上并不会割断环。
可以予料它可扩展到用于夏日滑雪的斜坡。
在本发明的编织物中,由于形成有不规则圈状环的聚合体,故各个闭合环会产生弹力。它们具有如波浪状的不规则形状因此相邻连续圈环间及纵向和横向排列的纤维形成的环间的接触点融合程度高。在以竖直方向形成这种环的编织物中,除了上述环自身的弹力,由于这些环间粘合度的强度可获得编织物强弹性。这样,它们适合于门廊编织物或地板层。
以横向落下方向形成这些环的编织物,其弹性低但拉伸强度和耐用性好,并有足以落下砂、尘土和沉积在编织物中流向较低表面的水的空隙、空间,因此用作建设中或有许多人出入的类似之处的长踏板,或用作滑雪坡道是有效的。
再,通过将竖直方向环与横向落下环彼此组合并粘接,可得到简单的、便利的,具有由上述两种环制成单个编织物特性的实用编织物或片材。
粘贴于这种编织物或片材的弹性背层增强了编织物弹性并同固化(混凝土)地面的亲和力极其高,以至不大可能滑动或剥离。具体而言,落在较低表面的沙和水可为背层和上述地面所接纳。
粘贴于这种编织物或片材的弹性背层增强了编织物弹性并与固化地面有极为高的亲和力,以至不可能滑动或剥落,具体而言,落在较低表面的沙和水,可为不直接被弄脏的背层或地板表面或类似物所接纳。
在此情况下当纤维直径设置为0.3到1.5mm范围内时,可获得纤维环的实用强度,另一方面,编织物可制得很重以便利于线轴排列工作和踩踏接触。
当把不规则形式环的主直径调整为3到15mm范围内时,保持编织物弹性是有效的,另一方面,如果环的主直径太大,鞋尖或类似物会勾住并拉断环,特别在落下时很可能发生这种危险。因此,这不是最佳的。
在用于形成由这种纤维环聚合体构成的编织物或片材的方法中,将纤维降低到水表面,同时接近模塑温度,并且,当该水表面由于沸腾而被搅动时,水表面形成的环便在这种呈现如波浪形式的不规则形状并在环交叉部分和环之间接触点上融合。
此外,当调整落向冷却水表面的纤维束的宽度时,使由这些纤维形成的各个环的尺寸成为均匀的,当这样控制该宽度时,可容易地做到将上述竖直方向环和横向落下环结合起来。
当倾斜板作为收缩装置应用时,它们也充当用以反射来自热源的幅射热的板,以便在模塑上述纤维时保持温度,所以对保持所述纤维的温度非常有效,并且也是作为横向落下环成形件的简单而有效的装置。
当部分暴露在水表面上的导向辊子用作收缩装置时,并不期望热反射效果,但借助于驱动导向辊子或自由旋转下的浸没辊子对纤维的拉伸作用,在导向辊暴露周边表面上形成的纤维环会几乎无阻力地沉入冷却水,因此环形状不会被无用地扰乱。因此,它们对所有聚合体范围内形成均匀的环状是非常有效的。
上述浸没辊子周边表面的止动瓜的造形,对稳定在下沉速度受其控制的纤维速度是合乎要求的。
当从模具到冷却水表面的距离很长时,则纤维温度将受到其间的空气冷却作用而被降温。因此,最好要将该距离设置得尽可能短。然而,如果它们太邻近,则会干扰水表面上的纤维成形。因此,该距离为5到10cm是有效的。
通过将冷却水的温度保持在60到80℃的相当高温度下,可自动得到一种局部沸腾状态,在此状态下,纤维落在的水表面由浸入水中纤维加热而形成适宜的波纹。为了平滑地下沉纤维以防环形状受扰,添加表面活性剂是有效的。借助于粘附剂处理表面上的纤维环聚合体,可提高编织物或片材的实用强度。

Claims (18)

1、一种包含纤维环聚合体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以线圈状方式和竖直方向(见图41a)通过加宽纤维形成不规则形状的环,以及纤维环聚合体(A)的宽度基本均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包含纤维环聚合体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横向下落环(a2)覆盖在至少一个由竖直环(a1)组成的纤维环聚合体(A)的表面(见图4(b)(c)(d))。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编织物,其特征在于:一弹性背层、发泡层、树脂网层或橡胶层粘附到由竖直环(a1)组成的纤维环聚合体(A)的一个表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包含纤维环聚合体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一弹性背层、发泡层、树脂网层或橡胶层被粘附于由横向落下环a2形成的表面。
5、如权利要求1到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的直径在0.3到1.0mm范围内。
6、如权利要求1到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环的主直径在3到15mm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1到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纤维环聚合体A涂覆有由与纤维同样材料的混合物制成的塑料溶胶。
8、一种用于制造包含纤维环聚合体的编织物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多条热塑合成树脂纤维挤压入冷却水中,在进入所述冷却水之前对所述纤维加热以维持其温度接近其挤压温度,维持所述冷却水在这样一种温度下,以使所述纤维的热量造成冷却水表面的局部沸腾,从而使所述纤维入水时形成环,并使所述成环纤维以低于挤压速度的速度沉入所述冷却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横向受约束并对冷却水边加热边降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装置是在用于所述加热的热源以下的水平方向上可活动设置的倾斜板,用以接受来自所述热源的幅射热,所述板的较低端与水表面接触并且与水表面成45到80度的倾斜角。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装置由导向辊子组成,该导向辊有其10%到20%直径部分露在水表面上方并可沿水平方向活动。
12、如权利要求8、10或11的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所述环以低于挤压速度的速度沉降入冷却水的所述装置,是一对设置在水中,并可随所述倾斜板或导向辊子的水平活动而水平地活动的带有多个针的辊子。
13、如权利要求8到12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挤压机到水表面的距离为5到10cm。
14、如权利要求8到13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水保持为60到80℃中的某一温度下。
15、如权利要求8到14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0.05到0.2%的磺基琥珀酸二烷基酯表面活性剂添加到冷却水中。
16、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本上是参考附图任一幅或成形实例中任一例所述的方法。
17、一种制造包含许多纤维的编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用挤压机对许多树脂纤维进行挤压,以使所述纤维下落至保持为60到80℃间某温度的冷却液;
当纤维落向冷却液的同时对纤维加热,以将所述纤维至少保持为接近其挤压温度;
维持冷却液表面处于沸腾状态,从而使所述纤维一到达所述冷却液便在多个点成环并结合,所述沸腾作用使所述纤维在比通常没有沸腾出现时要多的点上结合;
当所述纤维借助于第一对调节装置在冷却液表面成环和结合时,对所产生纤维环聚合体的宽度进行调整,所述第一对调整装置在所述冷却液表面附近,彼此相对设置,以及;
当所述纤维聚合体沉降在所述冷却液表面之下时,借助有多个啮合针的第二对调节辊子调节所述纤维环聚合体的宽度。
18、一种制造含许多纤维的编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将许多树脂纤维进行挤压,使它们落入保持在60到80℃之间某一温度下的冷却液中;
当纤维落向冷却液的同时对纤维加热,以将所述纤维维持在至少接近其挤压温度的温度上;
纤维冷却液表面处于沸腾状态,从而使所述纤维-到达所述冷却液表面便在多个点上成环并结合,所述沸腾作用使所述纤维在比通常没有这种沸腾出现时更多的点上结合;
借助于第一对调节装置调节所述纤维在冷却液表面成环并结合时所产生的纤维环聚合体的宽度,所述第一对调节装置在接近所述冷却液表面处彼此相对设置,并使每个纤维环顶对着相邻纤维环顶弯曲并结合,以使纤维环聚合体的外侧边由略为弯曲和粘合的纤维环端部组成。
CN92112742.1A 1992-02-13 1992-10-31 纤维环聚合体构成的编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865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BR929200499A BR9200499A (pt) 1992-02-13 1992-02-13 Processo para produzir uma esteira de tapete
CN92112742.1A CN1086558A (zh) 1992-02-13 1992-10-31 纤维环聚合体构成的编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BR929200499A BR9200499A (pt) 1992-02-13 1992-02-13 Processo para produzir uma esteira de tapete
CN92112742.1A CN1086558A (zh) 1992-02-13 1992-10-31 纤维环聚合体构成的编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558A true CN1086558A (zh) 1994-05-11

Family

ID=36791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2112742.1A Pending CN1086558A (zh) 1992-02-13 1992-10-31 纤维环聚合体构成的编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558A (zh)
BR (1) BR920049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64092B2 (en) 2003-06-04 2006-06-20 Mohawk Brands, Inc. Woven face polyvinyl chloride floor cover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9200499A (pt) 1993-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52265A (en) Mat consisting of filament loop aggregation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3837988A (en) Composite mat
US4913757A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 mat consisting of filament loop aggregations
US4351683A (en) Method of forming web material
US4859516A (en) Mat consisting of filament loop aggregation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4252590A (en) Low density matting and process
CN1322266A (zh) 具有机织物表面的地板覆盖物
JP5342546B2 (ja) 成形品の作成方法
EP3450628A1 (en) Entirely recoverable artificial turf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FI80993B (fi) Golvmatta.
US5174228A (en) Non-woven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CN1360873A (zh) 一种具有基本不渗液体的第二衬底的地毯
CN1098378C (zh) 生产纺织品的方法和装置及由其生产的纺织品
CN1309328C (zh) 拉伸的系固件
US5464491A (en) Method of producing mat comprising filament loop aggregate
US3390403A (en) Oriented pile structure
CN1041411A (zh) 聚酯/聚丙烯混合物扁丝及其地毯底布
CN1086558A (zh) 纤维环聚合体构成的编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JPH05311561A (ja) フィラメントループ集合体からなるマットの製造方法
CN87104653A (zh) 混有细砾的地板或墙壁覆盖层制造方法,所获产品及其生产设备
US3573142A (en) Molded thermoplastic artificial sod having a fabric backing
JP3398831B2 (ja) 畳カーペット
KR20170055847A (ko) 매트리스 성형장치를 이용한 베개 제조방법
KR860000721B1 (ko) 플로어 매트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장치
JPS6044418B2 (ja) マツト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