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54585A - 一种树脂再生装置及树脂再生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树脂再生装置及树脂再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54585A
CN108654585A CN201810783399.3A CN201810783399A CN108654585A CN 108654585 A CN108654585 A CN 108654585A CN 201810783399 A CN201810783399 A CN 201810783399A CN 108654585 A CN108654585 A CN 1086545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tower
resin tower
layer
regener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833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54585B (zh
Inventor
周兵
张炜铭
林原
朱兆坚
翟廷婷
潘丙才
陈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NJ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NJ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NJ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NJ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833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545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54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545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545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545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30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 B01J20/34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 B01J20/345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using a particular desorbing compound or mixture
    • B01J20/3475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using a particular desorbing compound or mixture in the liquid pha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30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 B01J20/34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 B01J20/3425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of sorbents or filter aid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 Treatment Of Liquids With Adsorben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树脂再生装置及树脂再生方法,属于树脂再生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树脂再生装置的中排装置采用十字管、鱼骨排等支母管型式,并在树脂塔腔内采用法兰连接,此种结构无法在树脂塔外直接拆装,更换不方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树脂再生装置,它包括树脂塔,所述树脂塔包括筒体、上封头和下封头,中排滤元,所述中排滤元可插拔的设置在所述筒体侧壁上,并插入所述筒体内,当所述中排滤元插入所述筒体内时,所述中排滤元位于所述下层固定物层的上方。本申请能实现中排滤元在树脂塔外直接拆装,更换方便。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树脂再生方法,包括对树脂塔内树脂进行循环预热,错流再生,错流清洗等步骤,减少了再生液用量及再生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树脂再生装置及树脂再生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树脂再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树脂再生装置及树脂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工程化固定床吸附树脂脱附多采用顺流脱附,不仅耗时,更耗脱附剂用量,且需配备脱附剂配置储罐、空气压缩系统等,成本高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291474A,公开日2015年01月21日,公开了一种焦化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包括采用了树脂塔,而其脱附工艺为传统的顺流脱附,存在脱附效果差,脱附时间长,脱附剂用量大的缺点。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254992A,公开日2008年04月08日,公开了一种化工废水生化尾水深度处理的方法,其吸附饱和后的树脂,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8%氢氧化钠溶液、水、3%~8%盐酸、水依次脱附,脱附温度10~60℃,其脱附工艺仅停留在实验室,并不能有效降低脱附剂用量及减少脱附时间,且未考虑工程化存在的问题,也无法给出工程化装置。
目前,逆流再生工艺已成为离子交换再生的主流工艺,但在吸附树脂再生工程化领域中未见报道。
在离子交换逆流再生时,离子交换树脂不发生乱层是保证逆流再生效果的关键,因此,离子交换逆流再生装置的构造很多都是围绕如何防止离子交换树脂乱层这个前提的。文献(叶小芳.离子交换器内部装置设计建议[J].电站系统工程,2006,22(05):63-64.)中阐述中排装置的设计对于逆流再生设备是一项关键技术,且在运行中常出现中排装置变形、断裂等现象,其解决的主要措施是增加加强筋来加强强度。文献(陈思宇.阴阳离子交换器中排装置改进[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1,(S1):145.)中阐述中排装置约1-3个月周期性发生弯曲、变形等问题,不仅造成树脂流失,酸碱耗量增加,且频繁更换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成本高昂,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严重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其改进建议是增加焊接钢板来加强强度。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4973936 U,公开日:2016年01月20日,公开了一种无顶压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筒体顶部的进水装置和底部的出水管、出水管上连接有再生液进口,筒体中部设有再生液排出装置,进水管与筒体的顶部连接处设有置于筒体中的分水板,分水板为弧形板状结构,出水管与筒体底部的连接处设有位于筒体内部的弧形挡水板,筒体顶部还带有抽气管,使再生液排出装置的上方形成一低压空间。但该装置需要采用较大面积的中排装置,成本较高;且一旦再生液的流速上升或中排装置发生堵塞,则易导致树脂层流化乱层,低压空间失去作用,该装置应用于吸附树脂场合在较低的再生流速下就易导致树脂层流化乱层,树脂脱附效率大大降低。因此该装置只能局限于离子交换领域,而无法应用在吸附树脂领域。
因此,目前离子交换逆流再生装置的共性是无顶压逆流再生,其在树脂层上设有压脂层(惰性树脂球,约200mm厚)或低压空间,并设有中排装置,一般设在压脂层和树脂层之间。
现有技术中的中排装置的结构存在如下缺陷:
1、中排装置多采用十字管、鱼骨排等支母管型式,并在塔体腔内采用法兰连接,此种结构无法在塔体外直接拆装,清洗或更换难度大、强度高,时间长,严重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
2、中排装置的安装位置无法满足树脂失效导致的树脂床层体积收缩,可能导致压脂层无法起到压脂作用,影响脱附效果。
3、此种结构为保证无顶压逆流再生,需要采用较大面积的中排装置,以满足流过中排装置要求的较低流速,成本较高;且压脂层至塔顶尚留有一定的空间以满足反冲洗的要求,一旦再生液的流速上升或中排装置发生堵塞,则易导致树脂层流化乱层,压脂层失去作用,树脂脱附效率大大降低。
4、此种结构在非软化离子交换或吸附有机物场合下处理高硬度废水时树脂床层易板结,装置无法正常运行。
5、此种结构无法应用在吸附树脂领域,因离子交换通常应用于给水或深度处理领域,废水比较清洁,密度较小,而吸附树脂领域(去除有机物)处理废水成分复杂,含盐量高,密度较大,此种结构应用于吸附树脂场合在较低的再生流速下就易导致树脂层流化乱层,压脂层失去作用,树脂脱附效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树脂再生装置的中排装置采用十字管、鱼骨排等支母管型式,并在树脂塔腔内采用法兰连接,此种结构无法在树脂塔外直接拆装,更换,更换不方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树脂再生装置及树脂再生方法,本申请能够实现中排滤元在树脂塔外直接拆装,更换方便。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树脂再生装置,包括树脂塔,所述树脂塔包括筒体、上封头和下封头,所述筒体的第一端连接有所述上封头,所述筒体的第二端连接有所述下封头,所述下封头的底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上封头的顶部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树脂塔的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多孔滤板、下层固定物层、树脂层和上层固定物层,还包括中排滤元,所述中排滤元可插拔的设置在所述筒体侧壁上,并插入所述筒体内,当所述中排滤元插入所述筒体内时,所述中排滤元位于所述下层固定物层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中排滤元包括中排管,所述中排管的第一端插入筒体,所述中排管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筒体内的所述下层固定物层的上方;
所述中排管的第一端设置有过滤圆板,所述过滤圆板垂直所述中排管的轴向设置;
所述中排管的管壁设有通孔;
所述中排管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筒体外,并固定连接有法兰,所述法兰通过法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筒体。
优选的,所述中排滤元插入筒体内的中排管位于所述树脂层膨胀后的顶部端面,所述树脂层膨胀后的顶部端面为靠近所述上层固定物层的一面。
优选的,所述中排滤元至少有一个,各中排滤元呈圆周布置,各中排滤元的出口连接排液管。
优选的,所述上封头的顶部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筒体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第四开口。
优选的,所述第四开口为三个,从上封头往筒体方向依次设有上卸料口,中卸料口,下卸料口;
所述上卸料口的中轴线在树脂塔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1H2处,所述上卸料口的中轴线在树脂塔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3H2处;
所述中卸料口的中轴线在树脂塔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9H1处,所述中卸料口的中轴线在树脂塔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2H2处;
所述下卸料口的中轴线在树脂塔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8H1处,所述下卸料口的中轴线在树脂塔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9H1处;
H1为树脂层中树脂膨胀后在树脂塔内的高度,H2为上层固定物层在树脂塔内的高度。
优选的,当所述树脂层膨胀后,所述膨胀后的树脂层顶部端面至树脂塔顶部之间的所述树脂塔的腔体体积为V,所述上层固定物层的体积范围为0.8V~1.0V。
优选的,所述的树脂再生装置还包括第一进料泵,所述第一进料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开口连接,且和所述第一开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树脂再生装置还包括第一储罐,脱附泵和加热器,所述第一储罐与所述下封头的第一开口连接,在所述第一储罐和第一进料泵之间,且从所述第一储罐往第一进料泵方向连接有脱附泵和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的树脂再生装置还包括第一管道混合器,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口连接,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另一端连接第一进料泵和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的树脂再生装置还包括电磁流量计、酸碱浓度计和第一温度计,在第一管道混合器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且从第一管道混合器往上封头的第二开口方向连接电磁流量计、所述酸碱浓度计和第一温度计。
优选的,所述的树脂再生装置还包括液位开关,第二温度计和第二储罐,在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储罐之间,且从所述第一开口往第一储罐方向连接液位开关和所述第二温度计,所述第二储罐连接脱附泵的进口。
优选的,所述的树脂再生装置还包括第二进料泵和第二管道混合器,第二管道混合器的一端连接电磁流量计,所述第二管道混合器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二进料泵的出口和第一管道混合器。
用上述任意一种树脂再生装置进行树脂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树脂塔内树脂进行循环加热;
(b)将树脂塔内第一加热介质排出树脂塔;
(c)将第一再生液从所述树脂塔的底部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一次错流再生;
(d)将树脂塔内第一再生液排出树脂塔;
(e)将第二加热介质从所述树脂塔的底部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一次错流清洗;
(f)将第二再生液从所述树脂塔的底部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二次错流再生;
(g)将冷却介质从所述树脂塔的底部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二次错流清洗。
优选的,步骤(a)所述的循环预热的温度为50℃~60℃,步骤(a)循环加热过程为:开启脱附泵,加热介质从所述树脂塔的底部第一开口流出,进入脱附泵,然后再从所述树脂塔顶部第二开口进入,形成循环。
优选的,步骤(c)所述第一次错流再生为:将温度为50℃~60℃的第一再生液从所述树脂塔的底部第一开口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一次错流再生。
优选的,待步骤(c)的脱附率为75%~85%时,再进入步骤(d)。
优选的,步骤(f)所述第二次错流再生为:将温度为50℃~60℃的第二再生液从所述树脂塔的底部第一开口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二次错流再生。
优选的,步骤(c)中所述第一再生液开始流速为0.2BV/h~1.0BV/h,待所述第一再生液从所述树脂塔侧壁流出时,调整流速为1.0BV/h~3.0BV/h。
优选的,步骤(f)中所述第二再生液开始流速为0.2BV/h~1.0BV/h,待所述第二再生液从侧壁流出时,调整流速为1.0BV/h~3.0BV/h。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1)本申请的树脂再生装置的中排滤元可插拔的设置在所述筒体侧壁上,从而可以方便的对中排滤元进行更换;
(2)本申请的树脂再生装置的中排滤元包括中排管和法兰,中排管的一端插入筒体,另一端和法兰连接,法兰安装在与筒体侧壁的法兰安装座上,采用法兰连接,更进一步的方便更换,同时也增加了中排滤元的强度;
(3)本申请的树脂再生装置的中排滤元插入筒体内的中排管位于所述树脂层膨胀后的顶部端面,此时的再生效率尤佳,当中排管位于树脂层内,则部分树脂可能无法再生,当中排管位于上层固定物层内,则可能污染树脂层或浪费再生液;
(4)本申请的树脂再生装置的中排滤元有多个,各中排滤元呈圆周布置,均连到树脂塔外部的排液管上,各中排滤元可以互为备份,同时降低了再生液流出的阻力。当其中一个发生故障时,可以暂时停止树脂再生装置的运行,将中排滤元取出,更换。当中排滤元无货或需要清洗时,可以用盲板封住筒体侧壁的法兰安装座,同时启动树脂再生装置进行再生,其余的中排滤元继续工作,不影响装置的运行;
(5)本申请的树脂再生装置的上封头的顶部设有第三开口,筒体的侧壁设有第四开口,第四开口有三个,分别为上卸料口,中卸料口,下卸料口。通过第三开口,第四开口可以方便的调节上层固定物层的高度,从而克服树脂层板结和收缩带来的问题,实现装置的稳定运行。当树脂板结时,树脂的吸附及脱附能力大大下降,当树脂收缩时,树脂则可能产生乱层,影响树脂的吸附和脱附能力。当树脂发生板结时,通过第三开口观察树脂层的高度,然后从第四开口取出部分上层固定物层中的固定物,从而留出部分腔体,用于再生液从底部进入时有足够的反冲洗空间;当树脂层发生收缩时,通过第三开口观察树脂层的高度,然后从第四开口加入适量的上层固定物层中的固定物,使其充满整个腔体,再进行树脂的再生;
(6)本申请的树脂再生装置的中排滤元有多个,且圆周分布,中排滤元安装于树脂再生时树脂层膨胀后顶部的端面,且树脂层膨胀后,上层固定物层基本充满整个腔体,可有效防止因再生液流速波动或中排装置发生堵塞等情况时发生的树脂层流化乱层,同时中排滤元可在有压力的状态下排液,可进一步稳固上层固定物层的压脂作用,相比现有技术,大大减少了中排装置面积,实现高流速下树脂再生,加快了树脂再生的速度和效率;
(7)本申请的树脂再生装置解决了树脂板结及收缩带来的问题,本申请的树脂再生装置不仅可以用于离子交换树脂再生,也可以用于吸附树脂再生,也可用于处理高盐废水、高硬度废水、高有机浓度废水后的树脂再生;
(8)本申请的树脂再生方法中先对树脂层进行循环加热,然后进行错流再生,通过再生液循环加热,打破吸附液于树脂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使得脱附效率提高;
(9)本申请的树脂再生方法,循环加热的温度优选50℃~60℃,第一错流再生的温度、第二次错流再生的温度均优选50℃~60℃,进一步提高了再生液的脱附效率,减少了再生液的用量;
(10)本申请的树脂再生方法,第一次错流再生时的脱附率为75%~85%时,再进行下一次错流再生,既保证了脱附效率又减少了再生液的用量,再生液用量可降低10%~20%,再生时间可降低30%~40%,再生成本可节约15%~25%,从而显著提高了单位树脂的处理能力,减少了树脂用量;
(11)本申请的树脂再生方法,第一再生液开始流速为0.2BV/h~1.0BV/h,待所述第一再生液从所述树脂塔侧壁流出时,调整流速为1.0BV/h~3.0BV/h,先以小流速进行错流再生,然后加大流速,确保了树脂层在高流速下不乱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一树脂再生装置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树脂塔示意图,此时树脂层5还未膨胀;
图3为本申请的一中排滤元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正常工作的树脂塔示意图,此时树脂层5已经膨胀好,树脂层5未板结,也未收缩;
图5为本申请一树脂塔中树脂层收缩时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树脂塔中树脂层板结时示意图;
图7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第四开口只有一个时,本申请一树脂塔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筒体;2、第一开口;3、多孔滤板;4、下层固定物层;5、树脂层;6、第四开口;61、上卸料口;62、中卸料口;63、下卸料口;7、中排滤元;71、中排管;8、上层固定物层;9、第三开口;10、进水滤元;11、排液管;12、法兰式异径弯头;13、第二开口;14、再生液进口;15、接管法兰;16、第五开口;21、脱附泵;22、加热器;23、树脂塔;24、第一储罐;25、第二储罐;26、第二进料泵;27、第一进料泵;28、第二管道混合器;29、第一管道混合器;30、第一阀门;31、第二阀门;32、第三阀门;33、第四阀门;34、第五阀门;35、第六阀门;36、第七阀门;37、第八阀门;38、第十阀门;39、电磁流量计;40、酸碱浓度计;41、第一温度计;42、液位开关;43、第二温度计;44、蒸汽进口阀;45、冷凝水排口阀;46、第一排液阀;47、第二排液阀、48、第三储罐;49、第四储罐;H1、树脂层5中树脂膨胀后在树脂塔23内的高度;H2、上层固定物层8在树脂塔23内的的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如图2、图4所示,
一种树脂再生装置,包括树脂塔23,所述树脂塔23包括筒体1、上封头和下封头,所述筒体1的第一端连接有所述上封头,所述筒体1的第二端连接有所述下封头,所述下封头的底部设有第一开口2,所述上封头的顶部设有第二开口13,所述树脂塔23的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多孔滤板3、下层固定物层4、树脂层5和上层固定物层8,还包括中排滤元7,所述中排滤元7可插拔的设置在所述筒体1侧壁上,并插入所述筒体1内,当所述中排滤元7插入所述筒体1内时,所述中排滤元7位于所述下层固定物层4的上方。
本实施的树脂再生装置包括树脂塔23,所述树脂塔23包括筒体1、上封头和下封头,上封头位于树脂塔23的上部,下封头位于树脂塔23的下部,在下封头的顶部设有第二开口13。中排滤元7位于下层固定物层4上方。
树脂塔23的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多孔滤板3、下层固定物层4、树脂层5和上层固定物层8,所述多孔滤板3优选为穹型多孔板;
下层固定层4可以为石英砂垫层、离子交换树脂层、吸附树脂层,本实施例优选为石英砂垫层;
树脂层5根据需要处理的对象不同选择不同的树脂层,可以为离子交换树脂层、吸附树脂层、大孔树脂层、凝胶树脂层,本实施例优选为吸附树脂层;
上层固定物层8可以为石英砂垫层、惰性树脂层或和树脂层5相同的树脂组成的上层固定物层,本实施例优选为惰性树脂层;
中排滤元7可插拔的设置在所述筒体1侧壁上,并插入所述筒体1内,且位于所述下层固定物层4的上方。本实施例中的中排滤元7是能够排出液体且带有过滤功能的部件,中排滤元7能够阻止树脂流出树脂塔23的同时让再生液流出树脂塔23。中排滤元7可插拔的设置在所述筒体1侧壁上,可以方便的对中排滤元进行更换,清洗,减少了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而现有技术的中排装置采用子母管形式内置在树脂塔23内,更换时,需要把树脂塔23内的树脂、石英砂全部取出,然后再打开树脂塔,取出中排装置进行清洗或更换,更换完后,再重新装好树脂、石英砂,耗时耗力。
H1为树脂层5中树脂膨胀后在树脂塔23内的高度;H2为上层固定物层8在树脂塔23内的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H1为吸附树脂膨胀后在树脂塔23内的高度,H2为惰性树脂在树脂塔23内的高度。
优选的,中排滤元7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3H1处,中排滤元7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H2处;
进一步优选的,中排滤元7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5H1处,中排滤元7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8H2处;
再进一步优选的,中排滤元7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7H1处,中排滤元7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5H2处;
再进一步优选的,中排滤元7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8H1处,中排滤元7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3H2处;
再进一步优选的,中排滤元7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9H1处,中排滤元7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2H2处;
最优选的,中排滤元7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在吸附树脂膨胀的最高处端面,也即中排滤元7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和中排滤元7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在同一个位置,也即中排滤元7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H1处;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由于树脂塔23处理对象类型、处理的时间不同,树脂层5中的树脂膨胀程度也不一样,此时以准备实施再生前,树脂层5中的树脂膨胀后的高度为准(在实施再生时,由于树脂层5中的树脂已经工作过,比如已经处理过废水,此时树脂层5中的树脂已经膨胀,只是由于树脂层5中树脂处理废水的种类、废水的数量、处理废水的时间不同,可能树脂层5中的树脂膨胀程度不一样)。
本实施例中,当树脂塔23内的吸附树脂层的高度为1.5米时,惰性树脂层的高度为0.2米时,如果中排滤元7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3H1处,中排滤元7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9H2处,表示中排滤元7的位置范围是,从吸附树脂0.45米高度处往惰性树脂层0.18米高度处。
本实施例中,中排滤元7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在0.8H1处,也即位于吸附树脂层1.2米高度处。
本实施中的树脂再生装置不仅可以用于树脂的再生,也可以用于废水的处理,如生活污水。也可以处理各种工业废水像高盐度的废水、含有机物的废水。也可用于有机化合物、多肽、中药等药物的纯化。也可用于水处理。
实施例2
如图2、图3、图7所示,
本实施例的树脂再生装置和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所述中排滤元7包括中排管71,所述中排管71的第一端插入筒体1,所述中排管71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筒体1内的所述下层固定物层4的上方;
所述中排管71的第一端设置有过滤圆板,所述过滤圆板垂直所述中排管71的轴向设置;
所述中排管71的管壁设有通孔;
所述中排管71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筒体1外,并固定连接有法兰,所述法兰通过法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筒体1。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本申请的中排滤元7由中排管71与法兰连接组成。中排管71为中空的管,管可以是圆形,方形,或椭圆形,本实施例优选圆形管。中排管71的第一端插入筒体1,且位于下层固定物层4的上方。
H1为树脂层5中树脂膨胀后在树脂塔23内的高度;H2为上层固定物层8在树脂塔23内的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H1为离子交换树脂膨胀后在树脂塔23内的高度,H2为惰性树脂在树脂塔23内的高度。
优选的,中排管71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3H1处,中排管71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H2处;
进一步优选的,中排管71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5H1处,中排管71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8H2处;
再进一步优选的,中排管71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7H1处,中排管71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5H2处;
再进一步优选的,中排管71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8H1处,中排管71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3H2处;
再进一步优选的,中排管71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9H1处,中排管71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2H2处;
最优选的,中排管71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位于离子交换树脂膨胀的顶部端面,也即中排管71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和中排管71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在同一个位置,也即中排管71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H1处,中排管71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也为H1处;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由于树脂塔23处理对象类型、处理的时间不同,树脂层5中的树脂膨胀程度也不一样,此时以准备实施再生前,树脂层5中的树脂膨胀后的高度为准(在实施再生时,由于树脂层5中的树脂已经工作过,比如已经处理过废水,此时树脂层5中的树脂已经膨胀,只是由于树脂层5中树脂处理废水的种类、废水的数量、处理废水的时间不同,可能树脂层5中的树脂膨胀程度不一样)。
当中排管71是圆形时,中排管71位置以中排管71的中轴线为准,比如中排管71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9H1处,中排管71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2H2处,也即表示中排管71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9H1处,中排管71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2H2处;
当中排管71是其它形状的管时,以管的中轴线为准或靠近管的中轴线为准;
本实施例中,当树脂塔23内的离子交换树脂层的高度为1.5米时,惰性树脂层的高度为0.2米时,如果中排管71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3H1处,中排管71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9H2处,表示中排管71中轴线的位置范围是从离子交换树脂0.45米高度处往惰性树脂层0.18米高度处的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中排管71为圆形管,中排管71的中轴线位于0.8H1处。也即中排管71的中轴线位于也即位于离子交换树脂层1.2米高度处。
中排管71的第一端设置有过滤圆板,所述过滤圆板垂直所述中排管71的轴向设置,过滤圆板焊接在中排管71上,过滤圆板上设有通孔,中排管71的管壁上设有通孔,两种通孔的数量及排列根据树脂处理对象不同设置。下层固定物层4可以为石英砂垫层、离子交换树脂层、吸附树脂层,本实施例优选为石英砂垫层,中排管71的管壁设有通孔,通孔的数量、形状、及排列根据树脂处理对象不同设置。中排管71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筒体1外,并固定连接有法兰,所述法兰通过法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筒体1。中排管7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法兰,优选焊接方式连接,中排管71的第二端连接的法兰与筒体1外壁的法兰座连接。中排滤元7与筒体1以法兰形式连接,更进一步方便了安装、拆卸、清洗、维修。中排滤元7的中排管71的材质可以为无缝钢、不锈钢、PVC、pp等材质,本实施例中优选不锈钢,可以增强中排滤元7的强度,同时耐腐蚀。
本实施中的树脂再生装置不仅可以用于树脂的再生,也可以用于废水的处理,如生活污水。也可以处理各种工业废水像高盐度的废水、含有机物的废水。也可用于有机化合物、多肽、中药等药物的纯化。也可用于水处理。
实施例3
如图3、图4、图7所示,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中排滤元7插入筒体1内的中排管71位于所述树脂层5膨胀后的顶部端面,所述树脂层5膨胀后的顶部端面为靠近所述上层固定物层8的一面。
本实施例的中排滤元7的中排管71优选位于树脂层5膨胀后的顶部端面,此时的再生效率尤佳,当中排管位于树脂层内,由于再生液是通过中排滤元7排出树脂塔23外,则中排管71以上部分的树脂接触到的再生液少或再生不充分,导致无法再生或再生效率差,当中排管位于上层固定物层内,则可能污染树脂层或浪费再生液。
本实施中的树脂再生装置不仅可以用于树脂的再生,也可以用于废水的处理,如生活污水。也可以处理各种工业废水像高盐度的废水、含有机物的废水。也可用于有机化合物、多肽、中药等药物的纯化。也可用于水处理。
实施例4
请继续参照图3、图4、图7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中排滤元7至少有一个,各中排滤元7呈圆周布置,各中排滤元7的出口连接排液管11。
在本实施例中,中排滤元7的数量根据树脂处理对象不同、筒体1的直径设置不同数量的中排滤元7。中排滤元7成圆周均匀布置在筒体1的外部,中排滤元7的法兰通过法兰式异径弯头12连接到筒体1的外部的排液管11上,排液管11优选为环形管。
当筒体1直径为1~2m时,中排滤元7的数量优选为4个;当筒体1直径为2~3m时,中排滤元7的数量优选为6个;当筒体1直径为3m以上时,中排滤元7的数量优选6个或6个以上),相邻2中排滤元7为一组,2组之间互为备用,各组之间最终均连到环形排液管11上,通过排液管11将液体排出树脂塔23。各组中排滤元可以互为备份,同时降低了再生液流出的阻力。当其中一个中排滤元发生故障时,可以暂时停止树脂再生装置的运行,将中排滤元取出,更换。当中排滤元无货或需要清洗时,可以用盲板封住筒体1侧壁的法兰安装座,然后启动树脂再生装置进行再生,其余的中排滤元7继续工作,不影响装置的运行。
本实施中的树脂再生装置不仅可以用于树脂的再生,也可以用于废水的处理,如生活污水。也可以处理各种工业废水像高盐度的废水、含有机物的废水。也可用于有机化合物、多肽、中药等药物的纯化。也可用于水处理。
实施例5
请参照图3、图4、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上封头的顶部设有第三开口9,所述筒体1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第四开口6。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上封头的顶部设有第三开口9及筒体1的侧壁设有第四开口6,通过第三开口,第四开口可以方便的调节上层固定物层的高度,从而克服树脂层5板结和收缩带来的问题,实现装置的稳定运行。当树脂层5中的树脂板结时,树脂的吸附及脱附能力大大下降,当树脂收缩时,树脂则可能产生乱层,影响树脂的吸附和脱附能力。当树脂发生板结时,通过第三开口观察树脂层的高度,然后从第四开口取出部分上层固定物层8中的固定物,从而留出部分腔体,用于再生液从底部进入时有足够的反冲洗空间;当树脂层5发生收缩时,通过第三开口观察树脂层5及上层固定物层8的高度,然后从第四开口加入适量的上层固定物层中的固定物,使其充满整个腔体,再进行树脂的再生。
H1为树脂层5中树脂膨胀后在树脂塔23内的高度;H2为上层固定物层8在树脂塔23内的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H1为离子交换树脂膨胀后在树脂塔23内的高度,H2为惰性树脂在树脂塔23内的高度。
优选的,第四开口6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3H1处,第四开口6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H2处;
进一步优选的,第四开口6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5H1处,第四开口6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8H2处;
再进一步优选的,第四开口6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7H1处,第四开口6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5H2处;
再进一步优选的,第四开口6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8H1处,第四开口6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3H2处;
再进一步优选的,第四开口6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9H1处,第四开口6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2H2处;
最优选的,第四开口6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位于离子交换树脂膨胀的顶部端面;
作为本实施的优选方案,请继续参照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第四开口6为三个,从上封头往筒体1方向依次设有上卸料口61,中卸料口62,下卸料口63。
H1为树脂层5中树脂膨胀后在树脂塔23内的高度;H2为上层固定物层8在树脂塔23内的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H1为离子交换树脂膨胀后在树脂塔23内的高度,H2为惰性树脂在树脂塔23内的高度。
优选的,上卸料口61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H1处,上卸料口61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H2处;
进一步优选的,上卸料口61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05H2处,上卸料口61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8H2处;
再进一步优选的,上卸料口61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1H2处,上卸料口61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5H2处;
再进一步优选的,上卸料口61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1H2处,上卸料口61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3H2处;
再进一步优选的,上卸料口61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1H2处,上卸料口61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2H2处;
优选的,中卸料口62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8H1处,中卸料口62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H2处;
进一步优选的,中卸料口62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8H1处,中卸料口62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5H2处;
再进一步优选的,中卸料口62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8H1处,中卸料口62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3H2处;
再进一步优选的,中卸料口62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9H1处,中卸料口62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2H2处;
最优选的,中卸料口62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下限重合,即位于H1处,也即离子交换树脂层膨胀后的顶部端面处;
优选的,下卸料口63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3H1处,下卸料口63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H1处;
进一步优选的,下卸料口63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5H1处,下卸料口63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95H1处;
再进一步优选的,下卸料口63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7H1处,下卸料口63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9H1处;
再进一步优选的,下卸料口63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8H1处,下卸料口63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9H1处;
通过在筒体1的侧壁上设置三个卸料口,可以方便的对上层固定物层8中的固定物的高度进行调节,进一步解决了树脂的板结及收缩带来的问题。
本实施中的树脂再生装置不仅可以用于树脂的再生,也可以用于废水的处理,如生活污水。也可以处理各种工业废水像高盐度的废水、含有机物的废水。也可用于有机化合物、多肽、中药等药物的纯化。也可用于水处理。
实施例6
请继续参照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5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当所述树脂层5膨胀后,所述膨胀后的树脂层5顶部端面至树脂塔23顶部之间的所述树脂塔23的腔体体积为V,所述上层固定物层8的体积范围为0.8V~1.0V。
在本实施例中,对上层固定物层8中的固物的量进行进一步优化,上层固定物层8中的固定物可以为可以为石英砂、惰性树脂、树脂层5相同的树脂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优选惰性树脂。树脂层5的树脂优选为离子交换树脂。惰性树脂的量、离子交换树脂的量根据处理对象不同、树脂再生时树脂塔23的状况不同进行调节。当离子交换树脂板结时,则通过上卸料口61,中卸料口62,下卸料口63、第三开口9减少惰性树脂的量,留出树脂再生时的反冲洗空间,本实施中优选留出10%~20%的体积V,进一步优选留出为10%的体积V,在此条件下进行再生,离子交换树脂在高流速再生液的冲洗下也不易乱层,比如再生液的流速为1.0BV/h~3.0BV/h,离子交换树脂不乱层,再生效率高。离子交换树脂收缩时,上层空间增大,此时通过上卸料口61,中卸料口62,下卸料口63、第三开口9增加惰性树脂的量,使其充满整个树脂塔剩余的空间,则离子交换树脂在高流速再生液的冲洗下也不易乱层,且再生效率高。
本实施中的树脂再生装置不仅可以用于树脂的再生,也可以用于废水的处理,如生活污水。也可以处理各种工业废水像高盐度的废水、含有机物的废水。也可用于有机化合物、多肽、中药等药物的纯化。也可用于水处理。
实施例7
请参照图1、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6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树脂再生装置还包括第一进料泵27,所述第一进料泵27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开口13连接,且和所述第一开口2连接。
本实施例中,打开第四阀门33,启动第一进料泵27,再生液从第三储罐48通过第七阀门36从树脂塔23的底部第一开口2进入塔内,再通过中排滤元7、第十阀门38流到树脂塔23外部的环形排液管11,从而再生液流出。
作为本实施的优选方案,请参照图1、图2、图3所示,本优选的实施例中的树脂再生装置还包括第一储罐24,脱附泵21和加热器22,所述第一储罐24与所述下封头的第一开口2连接,在所述第一储罐24和第一进料泵27之间,且从所述第一储罐24往第一进料泵27方向连接有脱附泵21)和加热器22。
本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储罐24可以用来储存各种介质,如热水、冷水、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各种化学溶剂,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热水。加热器22可以对第一储罐24中储存的介质进行加热。第一储罐24往第一进料泵27方向连接有脱附泵21和加热器22,脱附泵21和加热器22的顺序可以调换,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第一储罐24往第一进料泵27方向先连接脱附泵21,然后脱附泵21再连接加热器22。
本实施中的树脂再生装置不仅可以用于树脂的再生,也可以用于废水的处理,如生活污水。也可以处理各种工业废水像高盐度的废水、含有机物的废水。也可用于有机化合物、多肽、中药等药物的纯化。也可用于水处理。
实施例8
请参照图1、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7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树脂再生装置还包括第一管道混合器29,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29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口13连接,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29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进料泵27连接,所述的另一端连接加热器22。
在本实施中,第一管道混合器29的进液口连接第一进料泵27,的进液口还连接,第一管道混合器29的出液口连接树脂塔23的上封头处的第二开口13,的出液口还连接到36。36连接到树脂塔23底部第一开口2,第一管道混合器29起到混合液体的作用,混合第三储罐48中的第一再生液。所述第一再生液根据树脂处理对象不同,选择不同的再生液,第一再生液可以为具有一定浓度的酸液、碱液,如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各种化学溶剂,如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化学溶剂或者是多种不同比例的化学溶剂的组合。
本实施中的树脂再生装置不仅可以用于树脂的再生,也可以用于废水的处理,如生活污水。也可以处理各种工业废水像高盐度的废水、含有机物的废水。也可用于有机化合物、多肽、中药等药物的纯化。也可用于水处理。
实施例9
请参照图1、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8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树脂再生装置还包括电磁流量计39、酸碱浓度计40和第一温度计41,在第一管道混合器29和所述第二开口13之间,且从第一管道混合器29往上封头的第二开口13方向连接电磁流量计39、所述酸碱浓度计40和第一温度计41。
本实施中,从第一管道混合器29往上封头的第二开口13方向连接电磁流量计39、所述酸碱浓度计40和第一温度计41。电磁流量计39、所述酸碱浓度计40、第一温度计41三者的顺序可以调换,在此不一一列出。电磁流量计39能够自动调节液体、气体的流量大小,在本实施中电磁流量计39则控制脱附泵21的流量。在本实施中蒸汽从蒸汽进口阀44进入,从冷凝水排口阀45排出,对流经加热器22的液体进行加热,通过第一温度计41和加热器22上安装的电磁阀,可以蒸汽流量进行控制,从而控制进入树脂塔23液体的温度。酸碱浓度计40可以控制流经第一进料泵27的第一再生液的浓度。
本实施中的树脂再生装置不仅可以用于树脂的再生,也可以用于废水的处理,如生活污水。也可以处理各种工业废水像高盐度的废水、含有机物的废水。也可用于有机化合物、多肽、中药等药物的纯化。也可用于水处理。
实施例10
请参照图1、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9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树脂再生装置还包括液位开关42,第二温度计43和第二储罐25,在所述第一开口2与所述第一储罐24之间,且从所述第一开口2往第一储罐24方向连接液位开关42和所述第二温度计43,所述第二储罐25连接脱附泵21的进口。
在本实施例中,从树脂塔23底部的第一开口2往第一储罐24方向连接液位开关42和所述第二温度计43,液位开关42和第二温度计43的位置可以互换,所述第二储罐25连接脱附泵21的进口,所述也连接到的进口。液位开关42可以判断树脂塔23中的液位,第二储罐25可以用来储存各种介质,如热水、冷水、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各种化学溶剂,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冷水。在第一储罐24发生故障时,第二储罐25可以替换第一储罐24进行工作。
作为本实施的优选方案,树脂再生装置还包括第二进料泵26和第二管道混合器28,第二管道混合器28的一端连接电磁流量计39,所述第二管道混合器28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进料泵26的出口,所述第二管道混合器(28)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管道混合器(29)。
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根据电磁流量计39、酸碱浓度计40和第一温度计41的不同设置顺序,第二管道混合器28的一端可以连接电磁流量计39、酸碱浓度计40和第一温度计41的任意一个,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管道混合器28的一端连接电磁流量计39,第二管道混合器28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进料泵26的出口,在电磁流量计39和第二进料泵26的出口之间连接有第五阀门34。第二管道混合器28的另一端还连接第一管道混合器29。
第二进料泵26主要是把第四储罐49中的第二再生液打入第二管道混合器28,然后再进入树脂塔23中,第二管道混合器28起到混合作用,混合第四储罐49中的第二再生液。所述第二再生液根据树脂处理对象不同,选择不同的再生液,第二再生液可以为具有一定浓度的酸液、碱液,如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各种化学溶剂,如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化学溶剂或者是多种不同比例的化学溶剂的组合。
本实施中的树脂再生装置不仅可以用于树脂的再生,也可以用于废水的处理,如生活污水。也可以处理各种工业废水像高盐度的废水、含有机物的废水。也可用于有机化合物、多肽、中药等药物的纯化。也可用于水处理。
实施例11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所示,
一种树脂再生装置进行树脂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树脂塔23内树脂进行循环加热;
(b)将树脂塔23内第一加热介质排出树脂塔23;
(c)将第一再生液从所述树脂塔23的底部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23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一次错流再生;
(d)将树脂塔23内第一再生液排出树脂塔23;
(e)将第二加热介质从所述树脂塔23的底部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23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一次错流清洗;
(f)将第二再生液从所述树脂塔23的底部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23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二次错流再生;
(g)将冷却介质从所述树脂塔23的底部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23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二次错流清洗。
具体实施的时候,本实施的树脂再生装置已经处理过生化废水。本实施的树脂再生装置所述多孔滤板3优选为穹型多孔板;
下层固定物层4可以为石英砂垫层、离子交换树脂层、吸附树脂层,本实施例优选为石英砂垫层;
树脂层5根据需要处理的对象不同选择不同的树脂层,可以为离子交换树脂层、吸附树脂层、大孔树脂层、凝胶树脂层,本实施例优选为吸附树脂层;
上层固定物层8可以为石英砂垫层、惰性树脂层或和树脂层5相同的树脂,本实施例优选为惰性树脂层。
步骤(a)中对树脂塔23内树脂进行循环加热的具体过程为:
开启脱附泵21,打开第一阀门30,打开第三阀门32,打开第八阀门37,关闭第二排液阀47,关闭第七阀门36,关闭第十阀门38,关闭第一排液阀46,第一储罐24内的第一加热介质进入加热器22进行加热,然后依次流过第一管道混合器29,第二管道混合器28,酸碱浓度计40,第一温度计41,从第六阀门35经过进水滤元10流入树脂塔23内,再从第八阀门37流出树脂塔,流经液位开关42,第二温度计43,再经过脱附泵21形成循环。通过加热器22上的电磁阀及第一温度计41的结合,控制温度在树脂塔(23)内温度稳定在50~60℃,本实施中,温度优选为55℃,第一加热介质优选为树脂塔23内残存的废水。
本实施中进水滤元10和中排滤元7是一样的结构,为一带通孔的中排管连接到法兰上形成,进水滤元10的中排管插入第二开口13内,进水滤元10的法兰和接管法兰15连接,接管法兰15连接到第六阀门35上,第六阀门35与管道连接。
加热器22所用热源为0.3~0.5MPa饱和蒸汽,通过第一温度计41控制蒸汽加入量,并由电磁流量计39控制脱附泵21循环流量为2~3BV/h,本实施例中循环流量优选为2BV/h,循环加热时间为0.5~1h,本实施例中优选为0.5h。预热后树脂塔23内温度稳定在50~60℃,可由第二温度计43监控预热温度是否到位。
步骤(b)中将树脂塔23内第一加热介质排出树脂塔23的过程为;
开启脱附泵21,打开第八阀门37,打开第二排液阀47,关闭第一阀门30,关闭第三阀门32,将树脂塔23内热水快速抽净,脱附泵21的流量为2~3BV/h,循环流量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本实施例中循环流量优选为2BV/h,抽净用时一般在10~15min。可由液位开关42自动判断是否抽净。
步骤(c)中将第一再生液从所述树脂塔23的底部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23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一次错流再生的过程为;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再生液根据树脂处理对象不同,选择不同的再生液,第一再生液可以为具有一定浓度的酸液、碱液,如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各种化学溶剂,如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化学溶剂或者是多种不同比例的化学溶剂的组合。本实施例中第一再生液为质量浓度为4%~8%氢氧化钠水溶液,第一进料泵27可以为普通的泵,也可以为带有计量功能的泵,本实施例中优选为计量泵,打开计量泵,打开第四阀门33,将第三储罐48内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泵入树脂塔23内,氢氧化钠水溶液依次经过第一管道混合器29,电磁流量计39,酸碱浓度计40,第一温度计41,第七阀门36,从树脂塔23底部的再生液进口14进入树脂塔23内,打开第十阀门38,从而将第一再生液流出树脂塔23。第一再生液也可以从进入树脂塔23。
本实施例中,中排滤元7的中排管71从第五开口16插入到树脂塔23内,第五开口16为法兰接管口,中排滤元7的中排管71位于吸附树脂膨胀后的顶部,中排管71上面有惰性树脂,惰性树脂充满吸附树脂膨胀的顶部端面至树脂塔顶部的腔体空间。中排滤元7的法兰与第五开口16的法兰连接,第五开口16的法兰再与第十阀门38相连,然后第十阀门38与法兰式异径弯头12连接,法兰式异径弯头12连接到环形排液管11上,将第一再生液排出树脂塔23。整个过程电磁流量计39控制脱附泵21的流量为1~3BV/h,本实施例优选为1BV/h。
步骤(d)中将树脂塔23内第一再生液排出树脂塔23的过程为:
待步骤(c)的脱附率达到75%~85%时,本实施例中优选为75%,开启脱附泵21,打开第八阀门37,打开第二排液阀47,关闭第一阀门30,关闭第三阀门32,将树脂塔(23)内氢氧化钠水溶液快速抽净,脱附泵21的流量为1~3BV/h,循环流量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本实施例中循环流量优选为2BV/h。可由液位开关42自动判断是否抽净。排出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可以作为下次再生时套用。
步骤(e)中将第二加热介质从所述树脂塔23的底部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23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一次错流清洗的过程为;
第二加热介质可以为水,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各种化学溶剂,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水。第二加热介质可以放在第一储罐24内,也可放在第二储罐25内,本实施例中优选放在第一储罐24内。
开启脱附泵21,打开第一阀门30,将储存在第一储罐24内的热水,从第七阀门36进入树脂塔23底部的第一开口2,然后再从侧壁的中排滤元7中流出。
本实施中控制热水温度在50~60℃,优选为50℃,将4BV热水打入树脂塔23进行第一次错流清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脱附泵21流量,本实施例中,由电磁流量计39控制脱附泵21流量为1~3BV/h,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BV/h。根据树脂塔直径、树脂量不同,预计第一次错流清洗耗时1.5~2h,排出液中,前3BV浓度较低,可经物化预处理后并入污水处理系统,最后1BV排出液大部分是水,可用于下次配置氢氧化钠水溶液。
步骤(f)中将第二再生液从所述树脂塔23的底部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23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二次错流再生的过程为;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再生液根据树脂处理对象不同,选择不同的再生液,第二再生液可以为具有一定浓度的酸液、碱液,如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各种化学溶剂,如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化学溶剂或者是多种不同比例的化学溶剂的组合。本实施例中第二再生液为质量浓度1%~3%的盐酸,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第二进料泵26可以为普通的泵,也可以为带有计量功能的泵,本实施例中优选为计量泵。
打开第二进料泵26,将储存于第四储罐49内的第二再生液泵入树脂塔23内,第二再生液依次经过第五阀门34,第二管道混合器28,电磁流量计39,酸碱浓度计40,第一温度计41,第七阀门36,从树脂塔23底部的再生液进口14进入树脂塔23内,从侧壁的各中排滤元7进入各第十阀门38,然后进入环形排液管,从而将第二再生液流出树脂塔23。第二再生液也可以从进入树脂塔23。
本实施中优选的,控制第二次错流再生的温度在50~60℃,进一步优选为50℃,将0.8BV的第二再生液进入树脂塔23内,由电磁流量计39控制脱附泵21流量1~2BV/h,优选为1BV/h,根据树脂塔23直径不同,树脂量不同,第二次错流再生耗时不同,一般为0.5~1h。
步骤(g)将冷却介质从所述树脂塔23的底部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23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二次错流清洗的过程为:
第二次错流清洗的清洗液根据树脂处理对象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清洗液,可以为水,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各种化学溶剂或其组合,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水。第二次错流清洗的清洗液可以放在第一储罐24内,也可放在第二储罐25内,本实施例中优选放在第二储罐25内。
开启第二阀门32,打开脱附泵21,储存在第二储罐25内的清洗液,经过加热器22,但是不加热,使用常温水进行清洗,水经过电磁流量计39,酸碱浓度计40,第一温度计41,从第七阀门36进入树脂塔23底部的第一开口2进入树脂塔23,在从侧壁的中排滤元7流出。
第二次错流清洗的清洗液的流速控制在1~2BV/h,本实施例中流速优选为1BV/h。根据树脂塔23的直径不同,树脂处理对象及树脂量的不同,第二次错流清洗时间有所不同,一般耗时0.5~1h,本实施例中耗时0.5h。排出低浓度清洗液可用于下次配酸用,树脂塔23内残存的清洗水可留在柱内,待用。
采用本实施的方法,再生液用量可降低10%,再生时间可降低30%,再生成本可节约15%,从而显著提高了单位树脂的处理能力,减少了树脂用量;
实施例12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a)中对树脂塔23内树脂进行循环加热的具体过程为:
控制树脂塔23内温度稳定在50~60℃,本实施中,温度优选为60℃。
加热器22所用热源为0.4MPa饱和蒸汽,通过第一温度计41控制蒸汽加入量,并由电磁流量计39控制脱附泵21循环流量为2~3BV/h,本实施例中循环流量优选为2.5BV/h,循环加热时间为0.5~1h,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h。
步骤(b)中将树脂塔23内第一加热介质排出树脂塔23的过程为;
本实施例中循环流量优选为2.5BV/h。
步骤(c)中将第一再生液从所述树脂塔23的底部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23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一次错流再生的过程为;
整个过程电磁流量计39控制脱附泵21的流量为1~3BV/h,本实施例优选为2BV/h。
步骤(d)中将树脂塔23内第一再生液排出树脂塔23的过程为:
待步骤(c)的脱附率达到75%~85%时,本实施例中优选为80%,将树脂塔23内氢氧化钠水溶液快速抽净,脱附泵21的流量为2~3BV/h,循环流量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本实施例中循环流量优选为2.5BV/h。
步骤(e)中将第二加热介质从所述树脂塔23的底部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23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一次错流清洗的过程为;
本实施例中,由电磁流量计39控制脱附泵21流量为2~3BV/h,本实施例中优选为2.5BV/h。
步骤(f)中将第二再生液从所述树脂塔23的底部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23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二次错流再生的过程为;
本实施例中第二再生液为质量浓度1%~3%的盐酸,本实施例中优选为2%。电磁流量计39控制脱附泵21流量1~3BV/h,优选为2BV/h。
步骤(g)将冷却介质从所述树脂塔23的底部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23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二次错流清洗的过程为:
第二次错流清洗的清洗液的流速控制在1~2BV/h,本实施例中流速优选为1.5BV/h。
采用本实施的方法,再生液用量可降低20%,再生时间可降低40%,再生成本可节约25%,从而显著提高了单位树脂的处理能力,减少了树脂用量;
实施例13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a)中对树脂塔23内树脂进行循环加热的具体过程为:
电磁流量计39控制脱附泵21循环流量为2~3BV/h,本实施例中循环流量优选为3.0BV/h。
步骤(b)中将树脂塔23内第一加热介质排出树脂塔23的过程为;
本实施例中循环流量优选为3.0BV/h。
步骤(c)中将第一再生液从所述树脂塔23的底部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23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一次错流再生的过程为;
整个过程电磁流量计39控制脱附泵21的流量为1~3BV/h,本实施例优选为3.0BV/h。
步骤(d)中将树脂塔23内第一再生液排出树脂塔23的过程为:
待步骤(c)的脱附率达到75%~85%时,本实施例中优选为85%,将树脂塔(23)内氢氧化钠水溶液快速抽净,脱附泵21的流量为2~3BV/h,循环流量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本实施例中循环流量优选为3.0BV/h。
步骤(e)中将第二加热介质从所述树脂塔23的底部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23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一次错流清洗的过程为;
本实施例中,由电磁流量计39控制脱附泵21流量为2~3BV/h,本实施例中优选为3.0BV/h。
步骤(f)中将第二再生液从所述树脂塔23的底部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23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二次错流再生的过程为;
本实施例中第二再生液为质量浓度1%~3%的盐酸,本实施例中优选为3%。电磁流量计39控制脱附泵21流量1~3BV/h,优选为3.0BV/h。
步骤(g)将冷却介质从所述树脂塔23的底部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23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二次错流清洗的过程为:
第二次错流清洗的清洗液的流速控制在1~2BV/h,本实施例中流速优选为2.0BV/h。
采用本实施的方法,再生液用量可降低15%,再生时间可降低35%,再生成本可节约20%,从而显著提高了单位树脂的处理能力,减少了树脂用量。
实施例14
请参照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步骤(c)中第一次错流再生时,第一再生液先以较小的流速,建议流速0.2BV/h~1.0BV/h,本实施例中优选为0.2BV/h,待树脂层5膨胀后,惰性树脂层充满树脂层5到上封头的之间的腔体,第一再生液从中排滤元7带压流出,树脂层5无法乱层,再提高流速,流速为1.0BV/h~3.0BV/h,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0BV/h。
步骤步骤(f)中第二次错流再生时,第二再生液先以较小的流速,建议流速0.2BV/h~1.0BV/h,本实施例中优选为0.2BV/h,待树脂层5膨胀后,惰性树脂层充满树脂层5到上封头的之间的腔体,第二再生液从中排滤元7带压流出,树脂层5无法乱层,再提高流速,流速为1.0BV/h~3.0BV/h,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0BV/h。
本实施例中,中排管71为圆形,中排管71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为0.3H1处;
上卸料口61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为H1处;
中卸料口62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为0.7H1处;
下卸料口63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为0.3H1处。
实施例15
请参照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步骤(c)中第一次错流再生时,第一再生液先以较小的流速,建议流速0.2BV/h~1.0BV/h,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0BV/h,待树脂层5膨胀后,惰性树脂层充满树脂层5到上封头的之间的腔体,第一再生液从中排滤元7带压流出,树脂层5无法乱层,再提高流速,流速为1.0BV/h~3.0BV/h,本实施例中优选为3.0BV/h。
步骤步骤(f)中第二次错流再生时,第二再生液先以较小的流速,建议流速0.2BV/h~1.0BV/h,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0BV/h,待树脂层5膨胀后,惰性树脂层充满树脂层5到上封头的之间的腔体,第二再生液从中排滤元7带压流出,树脂层5无法乱层,再提高流速,流速为1.0BV/h~3.0BV/h,本实施例中优选为3.0BV/h。
本实施例中,中排管71为圆形,中排管71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为H2处;
上卸料口61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为H2处;
中卸料口62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为0.5H2处;
下卸料口63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为H1处。
实施例16
请参照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步骤(c)中第一次错流再生时,第一再生液先以较小的流速,建议流速0.2BV/h~1.0BV/h,本实施例中优选为0.6BV/h,待树脂层5膨胀后,惰性树脂层充满树脂层5到上封头的之间的腔体,第一再生液从中排滤元7带压流出,树脂层5无法乱层,再提高流速,流速为1.0BV/h~3.0BV/h,本实施例中优选为2.0BV/h。
步骤步骤(f)中第二次错流再生时,第二再生液先以较小的流速,建议流速0.2BV/h~1.0BV/h,本实施例中优选为0.6BV/h,待树脂层5膨胀后,惰性树脂层充满树脂层5到上封头的之间的腔体,第二再生液从中排滤元7带压流出,树脂层5无法乱层,再提高流速,流速为1.0BV/h~3.0BV/h,本实施例中优选为2.0BV/h。
本实施例中,中排管71为圆形,中排管71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为H1处;
上卸料口61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为0.1H2处;
中卸料口62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为H1处;
下卸料口63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为0.9H1处。
采用本实施的方法,再生液用量可降低20%,再生时间可降低40%,再生成本可节约25%,从而显著提高了单位树脂的处理能力,减少了树脂用量;
实施例17
请参照图1、图3、图5所示,本实施和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如下:
本实施中树脂再生装置已经处理过高盐度、高浓度的有机废水。一种树脂再生装置进行树脂再生方法,如图5所示树脂塔23从下往上依次为多孔滤板3、下层固定物层4、树脂层5和上层固定物层8,多孔滤板3优选为穹型多孔板,下层固定物层4优选为石英砂垫层,树脂层5优选为吸附树脂层,上层固定物层8优选为惰性树脂层。由于长期处理废水,树脂塔23内的吸附树脂已经收缩,如图5所示,吸附树脂层低于中排滤元7,中排滤元7位于惰性树脂层中。
可通过筒体1上的视镜观察吸附层5的膨胀层顶面位置,并计算出具体收缩量。本实施例中筒体1顶部设有第三开口9。当出现吸附树脂层5的体积收缩时,可暂停装置的运行,排净筒体1内液体,将计算好的惰性树脂量从第三开口9装入。筒体1外侧面还设有第四开口6,第四开口6包括上卸料口61,中卸料口62,下卸料口63。
实施例18
请参照图1、图3、图6所示,本实施和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如下:
树脂再生装置由于长时间运行,树脂层5已经板结。在上层固定物层8上方与筒体1腔体内顶部之间预留吸附树脂层5再生时的膨胀空间的基础上,再适当加大预留空间(建议加大量在吸附树脂膨胀体积的10%左右,但不局限于此,可由实验确定),然后按照实施例11的方法进行再生,步骤(c)中第一再生液先以较小的流速,流速范围1m/h~3m/h,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m/h,待树脂层5膨胀后,上层固定物层8充满树脂层5到上封头的之间的腔体,第一再生液从中排滤元7带压流出,树脂层5无法乱层,再提高流速,流速为3m/h~5m/h,本实施例中优选为5m/h。

Claims (20)

1.一种树脂再生装置,包括树脂塔(23),所述树脂塔(23)包括筒体(1)、上封头和下封头,所述筒体(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上封头,所述筒体(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下封头,所述下封头的底部设有第一开口(2),所述上封头的顶部设有第二开口(13),所述树脂塔(23)的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多孔滤板(3)、下层固定物层(4)、树脂层(5)和上层固定物层(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排滤元(7),所述中排滤元(7)可插拔的设置在所述筒体(1)侧壁上,并插入所述筒体(1)内,当所述中排滤元(7)插入所述筒体(1)内时,所述中排滤元(7)位于所述下层固定物层(4)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排滤元(7)包括中排管(71),所述中排管(71)的第一端插入筒体(1),所述中排管(71)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筒体(1)内的所述下层固定物层(4)的上方;
所述中排管(71)的第一端设置有过滤圆板,所述过滤圆板垂直所述中排管(71)的轴向设置;
所述中排管(71)的管壁设有通孔;
所述中排管(71)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筒体(1)外,并固定连接有法兰,所述法兰通过法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筒体(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排滤元(7)插入筒体(1)内的中排管(71)位于所述树脂层(5)膨胀后的顶部端面,所述树脂层(5)膨胀后的顶部端面为靠近所述上层固定物层(8)的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树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排滤元(7)至少有一个,各中排滤元(7)呈圆周布置,各中排滤元(7)的出口连接排液管(1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树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头的顶部设有第三开口(9),所述筒体(1)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第四开口(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开口(6)为三个,从上封头往筒体(1)方向依次设有上卸料口(61),中卸料口(62),下卸料口(63);
所述上卸料口(61)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1H2处,所述上卸料口(61)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3H2处;
所述中卸料口(62)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9H1处,所述中卸料口(62)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2H2处;
所述下卸料口(63)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下限为0.8H1处,所述下卸料口(63)的中轴线在树脂塔(23)内的位置的上限为0.9H1处;
H1为离子交换树脂树脂层(5)中树脂膨胀后在树脂塔(23)内的高度,H2为上层固定物层(8)在树脂塔(23)内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所述的树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树脂层(5)膨胀后,所述膨胀后的树脂层(5)顶部端面至树脂塔(23)顶部之间的所述树脂塔(23)的腔体体积为V,所述上层固定物层(8)的体积范围为0.8V~1.0V。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树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脂再生装置还包括第一进料泵(27),所述第一进料泵(27)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开口(13)连接,且和所述第一开口(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树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脂再生装置还包括第一储罐(24),脱附泵(21)和加热器(22),所述第一储罐(24)与所述下封头的第一开口(2)连接,在所述第一储罐(24)和第一进料泵(27)之间,且从所述第一储罐(24)往第一进料泵(27)方向连接有脱附泵(21)和加热器(2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树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脂再生装置还包括第一管道混合器(29),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29)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口(13)连接,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29)另一端连接第一进料泵(27),所述第一管道混合器(29)另一端连接加热器(2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树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脂再生装置还包括电磁流量计(39)、酸碱浓度计(40)和第一温度计(41),在第一管道混合器(29)和所述第二开口(13)之间,且从第一管道混合器(29)往上封头的第二开口(13)方向连接电磁流量计(39)、酸碱浓度计(40)和第一温度计(4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树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脂再生装置还包括液位开关(42),第二温度计(43)和第二储罐(25),在所述第一开口(2)与所述第一储罐(24)之间,且从所述第一开口(2)往第一储罐(24)方向连接液位开关(42)和所述第二温度计(43),所述第二储罐(25)连接脱附泵(21)的进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树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脂再生装置还包括第二进料泵(26)和第二管道混合器(28),第二管道混合器(28)的一端连接电磁流量计(39),所述第二管道混合器(28)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进料泵(26)的出口,所述第二管道混合器(28)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管道混合器(29)。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的树脂再生装置进行树脂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树脂塔(23)内树脂进行循环加热;
(b)将树脂塔(23)内第一加热介质排出树脂塔(23);
(c)将第一再生液从所述树脂塔(23)的底部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23)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一次错流再生;
(d)将树脂塔(23)内第一再生液排出树脂塔(23);
(e)将第二加热介质从所述树脂塔(23)的底部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23)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一次错流清洗;
(f)将第二再生液从所述树脂塔(23)的底部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23)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二次错流再生;
(g)将冷却介质从所述树脂塔(23)的底部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23)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二次错流清洗。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树脂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循环预热的温度为50℃~60℃,步骤(a)循环加热过程为:开启脱附泵(21),加热介质从所述树脂塔(23)的底部第一开口(2)流出,进入脱附泵(21),然后再从所述树脂塔(23)顶部第二开口(13)进入,形成循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树脂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第一次错流再生为:将温度为50℃~60℃的第一再生液从所述树脂塔(23)的底部第一开口(2)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23)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一次错流再生。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树脂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步骤(c)的脱附率为75%~85%时,再进入步骤(d)。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树脂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所述第二次错流再生为:将温度为50℃~60℃的第二再生液从所述树脂塔(23)的底部第一开口(2)进入,再从所述树脂塔(23)侧壁流出,从而实现树脂的第二次错流再生。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树脂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第一再生液开始流速为0.2BV/h~1.0BV/h,待所述第一再生液从所述树脂塔(23)侧壁流出时,调整流速为1.0BV/h~3.0BV/h。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树脂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所述第二再生液开始流速为0.2BV/h~1.0BV/h,待所述第二再生液从侧壁流出时,调整流速为1.0BV/h~3.0BV/h。
CN201810783399.3A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树脂再生装置及树脂再生方法 Active CN1086545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83399.3A CN108654585B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树脂再生装置及树脂再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83399.3A CN108654585B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树脂再生装置及树脂再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54585A true CN108654585A (zh) 2018-10-16
CN108654585B CN108654585B (zh) 2023-05-16

Family

ID=63789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83399.3A Active CN108654585B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树脂再生装置及树脂再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5458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1306A (zh) * 2018-10-30 2020-05-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劣质环丁砜再生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11732271A (zh) * 2020-06-17 2020-10-02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散交替式污水处理装置与方法
CN114669284A (zh) * 2022-04-07 2022-06-28 安徽萍聚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菌水制备用的吸附树脂反冲洗装置
CN116422387A (zh) * 2023-02-24 2023-07-14 南京霖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带加热多功能交换树脂再生装置及其再生控制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12300A (ja) * 1992-01-31 1993-08-24 Nomura Micro Sci Kk イオン交換樹脂の再生方法
JPH09117676A (ja) * 1995-10-27 1997-05-06 Ebara Corp 向流再生式イオン交換装置とその再生方法
CN103223355A (zh) * 2013-05-02 2013-07-31 江苏瑞盛水处理有限公司 无顶压逆流再生阳离子交换器
JP2015080750A (ja) * 2013-10-22 2015-04-27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イオン交換樹脂塔
CN204778945U (zh) * 2015-07-10 2015-11-18 上海华强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磷酸废液回收处理的离子交换器
CN205603262U (zh) * 2016-04-07 2016-09-28 深圳市纯水一号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混床中排管
CN208554224U (zh) * 2018-07-17 2019-03-01 南京大学 一种树脂再生装置
CN208586151U (zh) * 2018-08-01 2019-03-08 卜庆德 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布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12300A (ja) * 1992-01-31 1993-08-24 Nomura Micro Sci Kk イオン交換樹脂の再生方法
JPH09117676A (ja) * 1995-10-27 1997-05-06 Ebara Corp 向流再生式イオン交換装置とその再生方法
CN103223355A (zh) * 2013-05-02 2013-07-31 江苏瑞盛水处理有限公司 无顶压逆流再生阳离子交换器
JP2015080750A (ja) * 2013-10-22 2015-04-27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イオン交換樹脂塔
CN204778945U (zh) * 2015-07-10 2015-11-18 上海华强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磷酸废液回收处理的离子交换器
CN205603262U (zh) * 2016-04-07 2016-09-28 深圳市纯水一号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混床中排管
CN208554224U (zh) * 2018-07-17 2019-03-01 南京大学 一种树脂再生装置
CN208586151U (zh) * 2018-08-01 2019-03-08 卜庆德 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布水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贾廷强;周坤峰;: "离子交换器的改造"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1306A (zh) * 2018-10-30 2020-05-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劣质环丁砜再生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11732271A (zh) * 2020-06-17 2020-10-02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散交替式污水处理装置与方法
CN111732271B (zh) * 2020-06-17 2022-07-12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散交替式污水处理装置与方法
CN114669284A (zh) * 2022-04-07 2022-06-28 安徽萍聚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菌水制备用的吸附树脂反冲洗装置
CN114669284B (zh) * 2022-04-07 2023-11-03 安徽萍聚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菌水制备用的吸附树脂反冲洗装置
CN116422387A (zh) * 2023-02-24 2023-07-14 南京霖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带加热多功能交换树脂再生装置及其再生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54585B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54585A (zh) 一种树脂再生装置及树脂再生方法
CN103256832B (zh) 具有去垢功能的污水换热器及其换热去垢方法
US20090114583A1 (en) Ion exchange equipment
JP4766459B1 (ja) イオン交換装置の運転方法及びイオン交換装置
CN207271271U (zh) 一种阳离子树脂铁中毒在线复苏装置
CN208554224U (zh) 一种树脂再生装置
CN100451527C (zh) 双筒逆流式换热器
CN206940559U (zh) 一种净化油田专用注汽锅炉用水的水处理软化系统
CN113754005B (zh) 一种树脂吸附塔
CN208586151U (zh) 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布水装置
CN202315910U (zh) 一种离子交换器
CN101118129A (zh) 二次逆流筒式换热器
CN104743638A (zh) 阳离子交换树脂铁中毒复苏处理设备
CN205095506U (zh) 脱碳溶液过滤器滤芯、过滤器及反冲洗脱碳溶液过滤器
CN210001623U (zh) 防止对HyCO工艺用除铁锰罐反冲洗时滤砂流失的装置
CN205095507U (zh) 脱碳溶液过滤清洗系统
CN101234357B (zh) 清洗回收闪蒸-蒸发器内催化剂的方法及装置
CN204544212U (zh) 阳离子交换树脂铁中毒复苏处理设备
CN208200455U (zh) 一种软水罐
CN213977052U (zh) 一种去除铀矿山退役治理后水中u天然的装置
CN104815523B (zh) 一种海水脱硫系统
CN209922965U (zh) 纯化水制备系统串联式双软水器
CN218910050U (zh) 储水软水装置
CN212987186U (zh) 一种锅炉冷凝水循环装置
CN201081575Y (zh) 双筒逆流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