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6151U - 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布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布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86151U
CN208586151U CN201821230520.1U CN201821230520U CN208586151U CN 208586151 U CN208586151 U CN 208586151U CN 201821230520 U CN201821230520 U CN 201821230520U CN 208586151 U CN208586151 U CN 208586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tube
resin layer
cross 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305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卜庆德
卜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2305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86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86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861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Ion Exchan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布水装置,属于逆流离子交换器技术领域,硬水通过进水管进入罐体,经过上过滤器、压脂层和树脂层的交换,形成软水;软水在罐体底部经过下过滤管的交换,通过联通管进入内腔管,自内腔管向上经过中心管,到达出水管,软水排出;再生液自出水管进入中心管,经过内腔管及联通管到达下过滤管,由下过滤管排出后向上流动,对树脂层进行再生,再生时产生的废液由中排过滤管进入排水套管,向下经过下布水器进入排水管,废液排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的布水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中心管、排水套管直接联通下布水器,两者不直接连通,防止树脂乱层对再生效果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布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流离子交换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的布水装置。
背景技术
离子交换器是水处理领域常见的设备,常用于对硬水进行软化。主要原理是用装在交换罐内的阳离子交换树脂置换水中的钙镁离子,当树脂交换能力失效后就需要用再生液进行再生。离子交换器按再生流程分为顺流再生和逆流再生。顺流再生离子交换器处理时,硬水由上向下流动。树脂再生时再生液也是由上向下流动,顺流再生离子交换器设备简单,但是再生效果差,水和再生液的消耗较大。而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处理水时,硬水由上向下流动,而树脂再生时再生液则是由下向上流动,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处理水的效果好,节省再生液和水。但是采用逆流再生容易发生树脂乱层使树脂再生受到影响。为了使树脂不发生乱层就需要在树脂层和压脂层之间安装中排装置,用来排出树脂再生后产生的废液。如现有的一种用于电厂水处理的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申请号:201120156655.X),包括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在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的底部设置的再生液入口,在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内设置的树脂,在离子交换器 的封闭壳体内设置的中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排装置包括中 排支管和中排母管,中排支管固定设置在中排支管固 定杠上,中排母管设置在中排支管的下面。虽然部分防止了树脂乱层对离子交换效果的现象,但是在金属罐体内部焊接支架,罐体侧面开孔安装中排装置才能实现,而对于玻璃钢树脂罐而言不仅破坏了罐体强度,也增加了安装维修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安装简单,防止树脂乱层的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的布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的布水装置,包括罐体、罐体顶端的进水管及出水管、罐体底部的排水管;进水管连接上过滤器,上过滤器位于罐体的上罐口处,罐体中部设置有压脂层,压脂层下方设置有树脂层,罐体底部设置有下布水器;
下布水器包括管状腔体,位于腔体内的内腔管、联通管以及下过滤管,管状腔体上端连通排水套管,管状腔体的下端连通排水管;内腔管上端连通中心管,内腔管的末端封堵,内腔管的底部侧壁分布有联通管,联通管连接有下过滤管,内腔管通过联通管连通下过滤管,下过滤管穿过管状腔体向外延伸;
中心管位于罐体中心,中心管下端连接内腔管,中心管上端连接出水管;压脂层和树脂层中间配置有中排过滤管,中排过滤管位于排水套管的顶端,并且与排水套管相连通,排水套管的下端经过下布水器连接排水管;排水套管套设在中心管的外周;排水套管的顶端为盲端,排水套管的顶端开有通孔,中心管穿过通孔,内设于排水套管的腔内。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为,包括软化水通路和再生通路;
软化水通路包括,硬水通过进水管进入罐体,经过上过滤器、压脂层和树脂层的过滤,形成软水;软水在罐体底部经过下过滤管的过滤,通过联通管进入内腔管,自内腔管向上经过中心管,到达出水管,软水排出;
再生通路包括,再生液自出水管进入中心管,经过内腔管及联通管到达下过滤管,由下过滤管排出后向上流动,对树脂层进行再生,再生时产生的废液由中排过滤管进入排水套管,向下经过下布水器进入排水管,废液排出。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为,内腔管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2-6个联通管。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为,联通管通过四通接头连接下过滤管,即每个联通管与三个下过滤管通过四通接头相连通。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为,四通接头与下过滤管及联通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为,还包括阀头,阀头位于罐体的上罐口处,一端连接进水管,一端连接出水管,下端连接上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的布水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
1、中心管、排水套管直接联通下布水器,两者不直接连通,结构简单、阻力小、密封性能好;
2、所有管路采用国标定型管材,加工制作工艺简单;
3、没有对罐体采用开孔及焊接支架,提高了罐体的强度;无须在罐体的侧面开口,安装工艺简单;
4、 中心管及下端的内腔管设置在排水套管及布水器的内腔中心,中心管、内腔管与下过滤管构成可供软水置换液进出的进水通道;而中排过滤管、排水套管、下布水器及排水管相连通,形成排出废液的排水通道,两者不相连通,独立设置,仅通过下过滤管发生液体流通;
5、由于再生过程采用逆流再生、中间排水,树脂不容易发生乱层,再生效果好;
6、内腔管外均布联通管,联通管通过四通接头连接下过滤管的设置方式,增加了下过滤管的分布密度,从而提升了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的布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中排过滤管与排水套管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3为下布水器、下过滤管和中心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内腔管和下布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内腔管和下布水器的又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罐体;2、上过滤器;3、阀头;4、进水管;5、出水管;6、下布水器;7、中心管;8、通孔;9、中排过滤管;10、排水套管;11、内腔管;12、下过滤管;13、四通接头;14、联通管;15、树脂层;16、排水管; 17、压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前”、“后”、 “内”、“外”“前端”、“后端”等的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是水处理领域常见的设备,主要作用是对硬度较高的水进行软化处理。目前市场供应的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在处理水时,硬水由阀头进入罐体上部,向下流动与树脂交换成为软水,软水经过罐体底部的下布水器进入中心管由阀头的出水管排出。当树脂需要再生时,再生液由中心管经过下布水器进入罐体底部,向上流动对树脂进行再生,再生后产生的废液由阀头的排水口排出。上述的再生过程虽然是逆流再生,但是由于没有设置中间排水装置和压脂层,影响了再生液对交换树脂的再生效果。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的布水装置,如附图1所示,其结构包括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的布水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顶端的进水管4及出水管5、罐体底部的排水管16;进水管4连接上过滤器2,上过滤器2位于罐体的上罐口处,罐体中部设置有压脂层17,压脂层17下方设置有树脂层15,罐体底部设置有下布水器;压脂层17为聚苯乙烯球或相对密度轻于树脂而略重于水的惰性树脂,也可材质同树脂层相同,用于压实树脂层;一般覆盖在树脂层的表面,厚度设置为150-200mm.压脂层的设置可以提升交换效果,也可以使得配水更加均匀。还包括阀头3,阀头3位于罐体1的上罐口处,一端连接进水管4,一端连接出水管5,下端连接上过滤器2。通过阀头3将硬水自进水管输送至上过滤器2。
参见附图4、5;下布水器包括内腔管11、联通管14以及下过滤管12,内腔管11上端连通中心管7,内腔管11的末端封堵,内腔管11的底部侧壁分布有2个联通管14,联通管14通过四通接头13连接下过滤管12,即每个联通管14与三个下过滤管12通过四通接头13相连通。其中,四通接头与下过滤管及联通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即四通接头13的四个端头,一个为外螺纹接头,另三个为内螺纹接头,其中,外螺纹接头为联通管连接端,三个内螺纹接头为下过滤管连接端;内腔管11通过联通管14连通下过滤管12,内腔管11位于下布水器6的腔体中心;下过滤管12穿过下布水器的外壁向外延伸;
如附图2、3所示,中心管7位于罐体中心,中心管7下端连接内腔管11,中心管7上端连接出水管5;压脂层17和树脂层15中间配置有中排过滤管9,中排过滤管9位于排水套管10的顶端,并且与排水套管10相连通,排水套管10的下端经过下布水器6连接排水管16;排水套管10套设在中心管7的外周;排水套管10的顶端为盲端,排水套管10的顶端开有通孔8,中心管7穿过通孔8,内设于排水套管10的腔内。
下布水器6为管状腔体,下布水器6上端连通排水套管10,下布水器的下端连通排水管16。
包括软化水通路和再生通路;软化水通路包括,硬水通过进水管4进入罐体1,经过上过滤器2、压脂层17和树脂层15的交换,形成软水;软水在罐体1底部经过下过滤管12的过滤,通过联通管14进入内腔管11,自内腔管11向上经过中心管7,到达出水管5,软水排出;
再生通路包括,再生液自出水管5进入中心管7,经过内腔管11及联通管14到达下过滤管12,由下过滤管12排出后向上流动,对树脂层15进行再生,再生时产生的废液由中排过滤管9进入排水套管10,向下经过下布水器6进入排水管16,废液排出。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的布水装置,其结构包括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的布水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顶端的进水管4及出水管5、罐体底部的排水管16;进水管4连接上过滤器2,上过滤器2位于罐体的上罐口处,罐体中部设置有压脂层17,压脂层17下方设置有树脂层15,罐体底部设置有下布水器;
下布水器包括内腔管11、联通管14以及下过滤管12,内腔管11上端连通中心管7,内腔管11的末端封堵,内腔管11的底部侧壁分布有6个联通管14,内腔管11通过联通管14连通下过滤管12,内腔管11位于下布水器6的腔体中心;
中心管7位于罐体中心,中心管7下端连接内腔管11,中心管7上端连接出水管5;压脂层17和树脂层15中间配置有中排过滤管9,中排过滤管9位于排水套管10的顶端,并且与排水套管10相连通,排水套管10的下端经过下布水器6连接排水管16;排水套管10套设在中心管7的外周;
下布水器6为管状腔体,下布水器6上端连通排水套管10,下布水器的下端连通排水管16。
包括软化水通路和再生通路;软化水通路包括,硬水通过进水管4进入罐体1,经过上过滤器2、压脂层17和树脂层15的交换,形成软水;软水在罐体1底部经过下过滤管12的交换,通过联通管14进入内腔管11,自内腔管11向上经过中心管7,到达出水管5,软水排出;
再生通路包括,再生液自出水管5进入中心管7,经过内腔管11及联通管14到达下过滤管12,由下过滤管12排出后向上流动,对树脂层15进行再生,再生时产生的废液由中排过滤管9进入排水套管10,向下经过下布水器6进入排水管16,废液排出。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的布水装置,其结构包括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的布水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顶端的进水管4及出水管5、罐体底部的排水管16;进水管4连接上过滤器2,上过滤器2位于罐体的上罐口处,罐体中部设置有压脂层17,压脂层17下方设置有树脂层15,罐体底部设置有下布水器;
下布水器包括内腔管11、联通管14以及下过滤管12,内腔管11上端连通中心管7,内腔管11的末端封堵,内腔管11的底部侧壁分布有4个联通管14,每个联通管14通过四通接头13连接下过滤管12,即每个联通管14与三个下过滤管12通过四通接头13相连通。其中,四通接头与下过滤管及联通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即四通接头13的四个端头,一个为外螺纹接头,另三个为内螺纹接头,其中,外螺纹接头为联通管连接端,三个内螺纹接头为下过滤管连接端;内腔管11通过联通管14连通下过滤管12,内腔管11位于下布水器6的腔体中心;
中心管7位于罐体中心,中心管7下端连接内腔管11,中心管7上端连接出水管5;压脂层17和树脂层15中间配置有中排过滤管9,中排过滤管9位于排水套管10的顶端,并且与排水套管10相连通,排水套管10的下端经过下布水器6连接排水管16;排水套管10套设在中心管7的外周;
下布水器6为管状腔体,下布水器6上端连通排水套管10,下布水器的下端连通排水管16。
包括软化水通路和再生通路;软化水通路包括,硬水通过进水管4进入罐体1,经过上过滤器2、压脂层17和树脂层15的交换,形成软水;软水在罐体1底部经过下过滤管12的交换,通过联通管14进入内腔管11,自内腔管11向上经过中心管7,到达出水管5,软水排出;
再生通路包括,再生液自出水管5进入中心管7,经过内腔管11及联通管14到达下过滤管12,由下过滤管12排出后向上流动,对树脂层15进行再生,再生时产生的废液由中排过滤管9进入排水套管10,向下经过下布水器6进入排水管16,废液排出。
其中在实际操作中,为了保证再生效果,再生流速应该控制在5米/时,盐液浓度控制在5~8% 。(再生结束后进行更换)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几种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Claims (6)

1.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的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罐体顶端的进水管及出水管、罐体底部的排水管;进水管连接上过滤器,上过滤器位于罐体的上罐口处,罐体中部设置有压脂层,压脂层下方设置有树脂层,罐体底部设置有下布水器;
下布水器包括管状腔体,位于腔体内的内腔管、联通管以及下过滤管,管状腔体上端连通排水套管,管状腔体的下端连通排水管;内腔管上端连通中心管,内腔管的末端封堵,内腔管的底部侧壁分布有联通管,联通管连接有下过滤管,内腔管通过联通管连通下过滤管,下过滤管穿过管状腔体向外延伸;
中心管位于罐体中心,中心管下端连接内腔管,中心管上端连接出水管;压脂层和树脂层中间配置有中排过滤管,中排过滤管位于排水套管的顶端,并且与排水套管相连通,排水套管的下端经过下布水器连接排水管;排水套管套设在中心管的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的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化水通路和再生通路;
软化水通路包括,硬水通过进水管进入罐体,经过上过滤器、压脂层和树脂层的过滤,形成软水;软水在罐体底部经过下过滤管的交换,通过联通管进入内腔管,自内腔管向上经过中心管,到达出水管,软水排出;
再生通路包括,再生液自出水管进入中心管,经过内腔管及联通管到达下过滤管,由下过滤管排出后向上流动,对树脂层进行再生,再生时产生的废液由中排过滤管进入排水套管,通过下布水器进入排水管,废液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的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内腔管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2-6个联通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的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联通管通过四通接头连接下过滤管,即每个联通管与三个下过滤管通过四通接头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的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四通接头与下过滤管及联通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的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头,阀头位于罐体的上罐口处,一端连接进水管,一端连接出水管,下端连接上过滤器。
CN201821230520.1U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布水装置 Active CN208586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30520.1U CN208586151U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布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30520.1U CN208586151U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布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86151U true CN208586151U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42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30520.1U Active CN208586151U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布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861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4585A (zh) * 2018-07-17 2018-10-16 南京大学 一种树脂再生装置及树脂再生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4585A (zh) * 2018-07-17 2018-10-16 南京大学 一种树脂再生装置及树脂再生方法
CN108654585B (zh) * 2018-07-17 2023-05-16 南京大学 一种树脂再生装置及树脂再生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14583A1 (en) Ion exchange equipment
CN103925392B (zh) 水处理控制阀
CN108654585A (zh) 一种树脂再生装置及树脂再生方法
CN208586151U (zh) 一种中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布水装置
CN208964596U (zh) 一种混合离子交换器再生回收装置
CN210367305U (zh) 水处理用软化水设备
CN104671350A (zh) 一体化再生滤料软水机及滤料的再生方法
CN215102142U (zh) 一种供热循环水软化处理装置
CN202290064U (zh) 仪表用特种树脂再生装置
CN208554224U (zh) 一种树脂再生装置
CN208586152U (zh) 一种小型顶装阀头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的布水装置
CN201099632Y (zh) 全自动智能钠离子交换器
CN107902794A (zh) 一种新型软化水供应系统
CN208586150U (zh) 一种大型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用的布水装置
CN210457583U (zh) 一种含镍废水处理塔
CN207204121U (zh) 一种混合离子交换器
CN203959882U (zh) 一种离子交换器
CN103223355A (zh) 无顶压逆流再生阳离子交换器
CN204873944U (zh) 一种顺流再生阴离子交换器
CN201916595U (zh) 管道自动排气阀
CN206548900U (zh) 一种血液透析装置
CN204950588U (zh) 出水排气阀及管线机
CN217557846U (zh) 一种加强型泳池逆流循环系统
CN208843776U (zh) 去离子水提纯用离子交换罐
CN220194881U (zh) 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自动清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