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37281A - 一种可快速更换刀具的机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快速更换刀具的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37281A
CN108637281A CN201810450795.4A CN201810450795A CN108637281A CN 108637281 A CN108637281 A CN 108637281A CN 201810450795 A CN201810450795 A CN 201810450795A CN 108637281 A CN108637281 A CN 1086372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the
lathe bed
cutter
signal
fl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507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聪
肖双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Kami Synergy Machine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Kami Synergy Machine To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Kami Synergy Machine T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Kami Synergy Machine To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5079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372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37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3728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5/00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equipment for turning-machines
    • B23B25/04Safety guard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urn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5/00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equipment for turning-machines
    • B23B25/06Measuring, gauging, or adjusting equipment on turning-machines for setting-on, feeding, 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the cutting tools or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155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insertion or removal of tools, e.g. combined with manual hand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urn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可快速更换刀具的机床,包括床身,床身横向上设有相互平行的丝杠和导向轴,丝杠和导向轴上横向穿插有溜板箱,溜板箱上安装有刀架,床身的一端处顶部设有进给箱,进给箱的顶部设有主轴箱,床身的另一端处顶部设有尾座,床身的底脚四周设有环状的安全防护机构,床身的一端设有机床总电源,床身的表面设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一侧设有控制箱,通过座盖表面的拉环将座盖拉起或压合,实现尾座上刀具组件的快速更换,在更换刀具组件时仅需要利用拉环提起座盖,使钢健和键槽插接后再盖上座盖即可完成刀具组件的更换,不仅方便快捷,并且稳定性相比较以往的联轴器连接方式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可快速更换刀具的机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快速更换刀具的机床。
背景技术
机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设备,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机床主要由支承部件、变速机构、进给机构、主轴箱、润滑系统等组成。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机床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机床分为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普通机床需要人工手动辅助进行作业,现有机床中的刀架通过转盘式切换的结构实现多种刀具的自由切换,但是在尾座上的钻头等刀具却无法实现自由的更换,需要通过联轴器拆卸更换尾座上的钻具或刀具,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快速更换刀具的机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更换刀具的机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快速更换刀具的机床,包括床身,所述床身横向上设有相互平行的丝杠和导向轴,所述丝杠和导向轴上横向穿插有溜板箱,所述溜板箱上安装有刀架,所述床身的一端处顶部设有进给箱,所述进给箱的顶部设有主轴箱,所述床身的另一端处顶部设有尾座,所述床身的底脚四周设有环状的安全防护机构,所述床身的一端设有机床总电源,所述床身的表面设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一侧设有控制箱。
作为优选,所述尾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的座盖、所述座体一端处的刀具组件以及所述座体另一端处的刀具驱动件,所述座盖与所述座体通过铰链铰接,所述座盖的上表面还安装有拉环,并形成所述尾座的一体形状,所述座体与所述尾座贴合的一面开设有第一半轴孔,所述尾座的底面开设有第二半轴孔,所述第二半轴孔的内壁上设有卡环,所述卡环的两侧壁上均等距设有若干滚珠。
作为优选,所述刀具组件包括刀具和与所述刀具一端同轴连接的刀轴,在所述刀轴的端部环形等间距设有若干钢健,所述刀轴的表面设有与所述卡环相适配的环形槽,所述刀具驱动件包括转轮和与所述转轮一端同轴连接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座体并与所述座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的端部延伸到所述第一半轴孔末端且所述驱动轴端部开设有与所述钢健一一对应的键槽。
作为优选,所述安全防护机构包括踏板组件以及所述踏板组件上的防护罩,所述踏板组件包括焊接固定在所述床身四周的内踏板和所述内踏板四周的外踏板,所述内踏板与所述外踏板之间设有插杆滑槽,在所述外踏板的底端均与等间距设有若干底脚柱,且通过所述底脚柱固定在地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防护罩包括大防护板和所述大防护板顶端的小防护板,在所述大防护板的前表面对称设有两个防护袖筒,在每个所述防护袖筒的末端均设有防护手套,所述小防护板的表面开设有视窗槽,在所述视窗槽内嵌设有玻璃视窗。
作为优选,所述大防护板的底端竖直设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底端穿过所述插杆滑槽并与所述插杆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插杆靠近底端的部位从上至下依次同轴套设有上限位片和下限位片,所述上限位片与所述插杆滑槽上表面滑动贴合,所述下限位片与所述插杆滑槽下表面滑动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表面设有单片机、信号处理单元、处理芯片和达林顿管驱动芯片,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信号连接,将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接收到人体散发出的红外信号转化成的电信号进行处理,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与所述处理芯片信号连接,将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使其转化为数字输出量,所述处理芯片与所述单片机信号连接,将所述处理芯片转化的数字信号进行分析比对。
作为优选,所述单片机与所述达林顿管驱动芯片信号连接,所述机床总电源连接有继电器,所述单片机通过达林顿管驱动芯片控制继电器的吸合和断开来实现机床总电源的通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座盖表面的拉环将座盖拉起或压合,实现尾座上刀具组件的快速更换,在更换刀具组件时仅需要利用拉环提起座盖,使钢健和键槽插接后再盖上座盖即可完成刀具组件的更换,不仅方便快捷,并且稳定性相比较以往的联轴器连接方式更加稳定。
2、本发明提供的机床当操作工在机床附近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接收到人体散发出的红外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信号处理单元接收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并将其发送给处理芯片,处理芯片将该电信号处理成单片机能够接收的数字信号,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在对信号进行读取后通过达林顿管驱动芯片来控制继电器吸合,继电器使机床总电源导通,机床得到供电,反之继电器断开,机床总电源断电,使机床停止运作,通过该种方式不仅能够起到节能省电的作用,更加避免了操作工忘记停止机床电源而使机床故障或是发生意外的问题。
3、本发明使用时操作工站在防护罩后方,将两手臂分别伸入到防护罩前方的防护袖筒中,手插入到防护手套中,从玻璃视窗中观察机床和工件进行操作,在移动时推动防护罩使其沿着插杆滑槽在床身四周移动到指定位置进行操作,不仅操作简单方便,并且有效的保证了操作工在作业过程中被机床上的刀具以及工件碎片划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尾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尾座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座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安全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踏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控制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的电器元件的工作模块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和处理芯片的电路连接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处理芯片、单片机、达林顿管驱动芯片和继电器的电路连接图;
图12为本发明中处理芯片的内部结构框图。
图中:1、床身;10、丝杠;11、导向轴;12、机床总电源;13、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4、继电器;2、进给箱;3、主轴箱;4、溜板箱;5、刀架;6、安全防护机构;60、踏板组件;600、外踏板;6000、底脚柱;601、内踏板;602、插杆滑槽;61、防护罩;610、大防护板;611、小防护板;6110、视窗槽;6111、玻璃视窗;612、防护袖筒;613、防护手套;614、插杆;6140、上限位片;6141、下限位片;7、控制箱;70、电路板;71、单片机;72、信号处理单元;73、处理芯片;74、达林顿管驱动芯片;8、尾座;80、座体;800、铰链;801、第一半轴孔;81、座盖;810、拉环;811、第二半轴孔;812、卡环;813、滚珠;82、刀具驱动件;820、转轮;821、驱动轴;8210、键槽;83、刀具组件;830、刀具;831、刀轴;8310、环形槽;8311、钢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可快速更换刀具的机床,包括床身1,床身1横向上设有相互平行的丝杠10和导向轴11,丝杠10和导向轴11上横向穿插有溜板箱4,溜板箱4上安装有刀架5,床身1的一端处顶部设有进给箱2,进给箱2的顶部设有主轴箱3,主轴箱3的内部装有主轴实现主运动,且主轴箱3内部有多组齿轮变速机构,变换主轴箱3外手柄的位置,可以使主轴得到各种不同的转速。
本实施例中,主轴箱3的端部还设有四爪卡盘,用于在作业时夹持工件,带动工件一起旋转。
如图2-4所示,床身1的另一端处顶部设有尾座8,尾座8包括座体80、座体80上的座盖81、座体80一端处的刀具组件83以及座体80另一端处的刀具驱动件82,座盖81与座体80通过铰链800铰接,座盖81的上表面还安装有拉环810,并形成尾座8的一体形状,座体80与尾座8贴合的一面开设有第一半轴孔801,尾座8的底面开设有第二半轴孔811,第二半轴孔811的内壁上设有卡环812,卡环812的两侧壁上均等距设有若干滚珠813,刀具组件83包括刀具830和与刀具830一端同轴连接的刀轴831,在刀轴831的端部环形等间距设有若干钢健8311,刀轴831的表面设有与卡环812相适配的环形槽8310,刀具驱动件82包括转轮820和与转轮820一端同轴连接的驱动轴821,驱动轴821穿过座体80并与座体8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驱动轴821的端部延伸到第一半轴孔801末端且驱动轴821端部开设有与钢健8311一一对应的键槽8210,尾座8的作用主要用来安装顶尖,或安装其他切削刀具,如钻头、铰刀等,通过座盖81表面的拉环810将座盖81拉起或压合,在拉起状态下,通过将刀具组件83的刀轴831插入到第一半轴孔801中,轻微转动刀轴831使刀轴831一端的钢健8311对应插入到驱动轴821端部的键槽8210中,使钢健8311和键槽8210插接配合,从而实现驱动轴821能够带动刀轴831做同步旋转运动;此时,将座盖81压合,使第二半轴孔811与第一半轴孔801恰好将刀轴831包覆,同时第二半轴孔811中的卡环812恰好卡入到刀轴831中的环形槽8310中,利用卡环812阻止刀轴831在第二半轴孔811与第一半轴孔801中水平移动,同时滚珠813能够在刀轴831旋转时,大大减小环形槽8310内壁与卡环812外壁之间的摩擦力,在保证刀轴831稳定性的同时,使刀轴831的旋转负载更小,通过该方式能够实现尾座8上刀具组件83的快速更换,在更换刀具组件83时仅需要利用拉环提起座盖81,使钢健8311和键槽8210插接后再盖上座盖81即可完成刀具组件83的更换,不仅方便快捷,并且稳定性相比较以往的联轴器连接方式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中,钢健8311和键槽8210的数量均为4个,多个钢健8311和键槽8210的插接能够增加钢健8311和键槽8210之间的接触面积,分散了在旋转时各个钢健8311和键槽8210之间的受力,使力被分摊在各个钢健8311上,有效的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滚珠813嵌入在卡环812侧面并与卡环812滚动连接,多个滚珠813在刀轴831转动时与环形槽8310之间相对滚动,有效减少环形槽8310内壁与卡环812外壁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施例中,座盖81的下表面粘接磁性层,在座盖81盖合到铁质的座体80上时有效的保证了座盖81能够和座体80实现紧密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座盖81的下表面的磁性层通过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制成:
本实施例中,座盖81的下表面的磁性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研磨、配料:取铁氧体磁粉放在研磨机研磨成粒径为100~300目的磁粉,然后对磁粉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最后按照上述重量配比加入其它成分和天然橡胶;
步骤二:炼胶:将上述配制好的成分放入炼胶机中,在室温条件下,通过设置在炼胶机上辊的作用下炼胶10~50分钟,然后将其磨合成膏块状;
步骤三:成型:将上述炼胶后的膏块状成分放入模具中,在温度为80~150℃的条件下成型为坯件;
步骤四:充磁:将上述成型后的坯件放入磁场强度为750~1000kA/m的条件下进行充磁,充磁后即得到磁性橡胶层。
步骤五:贴覆:采用聚力JL-518硅橡胶热硫化胶水均匀涂抹在座盖81的下表面,将剪裁与座盖81下表面相同形状的磁性橡胶层平整贴合在座盖81下表面,等待10min使其干涸即可。
本实施例采用的磁性层不仅具有较高的磁感应强度,而且其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扯断永久变形、硬度等柔弹性能都较好,该方法使用的设备较少,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磁性适中,保证操作工能够用手拉起座盖81不需耗费大量力气的同时保证座盖81与座体80之间吸附的稳固性。
如图5-7所示,床身1的底脚四周设有环状的安全防护机构6,安全防护机构6包括踏板组件60以及踏板组件60上的防护罩61,踏板组件60包括焊接固定在床身1四周的内踏板601和内踏板601四周的外踏板600,内踏板601与外踏板600之间设有插杆滑槽602,在外踏板600的底端均与等间距设有若干底脚柱6000,且通过底脚柱6000固定在地面上,防护罩61包括大防护板610和大防护板610顶端的小防护板611,在大防护板610的前表面对称设有两个防护袖筒612,在每个防护袖筒612的末端均设有防护手套613,小防护板611的表面开设有视窗槽6110,在视窗槽6110内嵌设有玻璃视窗6111,大防护板610的底端竖直设有插杆614,插杆614的底端穿过插杆滑槽602并与插杆滑槽602滑动连接,插杆614靠近底端的部位从上至下依次同轴套设有上限位片6140和下限位片6141,上限位片6140与插杆滑槽602上表面滑动贴合,下限位片6141与插杆滑槽602下表面滑动贴合,在使用时,操作工站在防护罩61后方,将两手臂分别伸入到防护罩61前方的防护袖筒612中,手插入到防护手套613中,从玻璃视窗6111中观察机床和工件进行操作,在移动时推动防护罩61使其沿着插杆滑槽602在床身1四周移动到指定位置进行操作,不仅操作简单方便,并且有效的保证了操作工在作业过程中被机床上的刀具以及工件碎片划伤。
本实施例中,大防护板610和小防护板611的形状均为弧形,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使用时操作工站在大防护板610的凹弧面一侧进行操作,不仅操作空间足够,不影响操作,并且有效的保护了操作工的身体安全。
本实施例中,防护袖筒612和防护手套613均采用耐切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成,该耐切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分散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中的硬质纤维和硬质纤维矿渣;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硬质纤维和硬质纤维矿渣的质量比为100:5:0.1,本实施例提供的耐切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满足耐切割性能EN388五级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加入硬质纤维矿渣使硬质纤维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中分布更均匀,从而使成品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均匀性,同时提高成品纤维的耐摩擦性,采用耐切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成的防护袖筒612和防护手套613进行操作时,不仅能够有效保护操作工的手臂和手不会在操作中被刀具划伤,且其纤维材质柔软轻薄,不会对操作手感造成影响。
如图8-12所示,床身1的一端设有机床总电源12,床身1的表面设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3,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3的一侧设有控制箱7,控制箱7的内部设有电路板70,电路板70的表面设有单片机71、信号处理单元72、处理芯片73和达林顿管驱动芯片74,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3与信号处理单元72信号连接,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3接收到人体散发出的红外信号转化成的电信号进行处理,信号处理单元72与处理芯片73信号连接,将信号处理单元72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使其转化为数字输出量,处理芯片73与单片机71信号连接,将处理芯片73转化的数字信号进行分析比对,单片机71与达林顿管驱动芯片74信号连接,机床总电源12连接有继电器14,单片机71通过达林顿管驱动芯片74控制继电器14的吸合和断开来实现机床总电源12的通断,当操作工在机床附近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3接收到人体散发出的红外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信号处理单元72接收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3产生的电信号,并将其发送给处理芯片74,处理芯片74将该电信号处理成单片机71能够接收的数字信号,发送给单片机71,单片机71在对信号进行读取后通过达林顿管驱动芯片74来控制继电器14吸合,继电器14使机床总电源12导通,机床得到供电,反之继电器14断开,机床总电源12断电,使机床停止运作,通过该种方式不仅能够起到节能省电的作用,更加避免了操作工忘记停止机床电源而使机床故障或是发生意外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3采用PD632双元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采用热释电材料极化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探测红外辐射,采用双灵敏元互补方法抑制温度变化产生的干扰,提高了传感器的工作稳定性,它能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能量的变化,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
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信号处理单元72中的SW1是工作方式选择开关,当SW1与1端连通时,芯片处于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当SW1与2端连通时,芯片则处于不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输出延迟时间Tx由外部的R9和C7的大小调整,值为Tx≈24576xR9C7;触发封锁时间Ti由外部的R10和C6的大小调整,值为Ti≈24xR10C6。
本实施例中,处理芯片73采用BISS0001,如图12所示,BISS0001是由运算放大器、电压比较器、状态控制器、延迟时间定时器以及封锁时间定时器等构成的数模混合专用集成电路,利用运算放大器OP1组成传感信号预处理电路,将信号放大。然后耦合给运算放大器OP2,再进行第二级放大,同时将直流电位抬高为VM(=0.5VDD)后,将输出信号V2送到由比较器COP1和COP2组成的双向鉴幅器,检出有效触发信号VS。由于VH=0.7VDD、VL>0.3VDD,所以,当VDD=5V时,可有效抑制±1V的噪声干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COP3是一个条件比较器。当输入电压VCVR时,COP3输出为高电平,进入延时周期。当A端接“0"电平时,在TX时间内任何V2的变化都被忽略,直至TX时间结束,即所谓不可重复触发工作方式。当TX时间结束时,Vo下跳回低电平,同时启动封锁时间定时器而进入封锁周期Ti。在Ti时间内,任何V2的变化都不能使Vo跳变为有效状态(高电平),可有效抑制负载切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干扰。
本实施例中,单片机71采用TC12C5410AD单片机,TC12C5410AD单片机中包含中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Flash)、数据存储器(RAM)、EEPROM、定时/计数器、I/O接口、UART接口和中断系统、SPI接口、高速A/D转换模块、PWM(或捕捉/比较单元)以及硬件看门狗、电源监控、片内RC振荡器等模块。可以说STC12C5410AD单片机几乎包含了数据采集和控制中所需的所有单元模块,可称得上一个片上系统(SOC),可以很容易地构成典型的测控系统。
本实施例中,达林顿管驱动芯片74采用共7路输入和7路输出,每一路都相当于一个反相器,当输入为高电平时输出为低电平,相反,当输入为低电平时输出为高电平,每个反相器的内部结构为由两个三极管组合而成的达林顿管放大电路,该电路可以放大电流,提供给继电器足够大的电流以使其正常工作。除了7个输入和7个输出外,还有两个引脚在使用时分别接地和5V电源即可。当单片机输出高电平1时,经过ULN2003A后变为低电平0这样在继电器的线圈两端就产生了电位差,产生较大电流,从而产生足够的磁场,吸引继电器的衔铁与静触点1吸合,相反,则与静触点2吸合。
本实施例的具有多功能照明功能的机床在使用时,操作工站在防护罩61后方,将两手臂分别伸入到防护罩61前方的防护袖筒612中,手插入到防护手套613中,从玻璃视窗6111中观察机床和工件进行操作,在移动时推动防护罩61使其沿着插杆滑槽602在床身1四周移动到指定位置进行操作,利用把手715上下移动齿条713,使齿条713在齿条滑槽712中上下滑动,从而齿条713表面的齿带动支撑杆72的一端的半齿轮720转动,半齿轮720与支撑杆7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从而在半齿轮720在齿条713作用下转动的同时使支撑杆72绕一端摆动,调节支撑杆72的角度,在齿条713运动的过程中,小方块716的侧面的弹性金属片717在金属本身韧性下被齿条713侧面的各个制动槽7130挤压,不断嵌入到各个制动槽7130中,当不拉动齿条713时,齿条713的动力小于弹性金属片717的弹性,弹性金属片717即卡在相应的制动槽7130中实现对齿条713的限制,从而限制支撑杆72处于稳定的状态,对指定的部位进行照明工作,在一次作业完成后,将齿条713拉动到最上方的位置,此时支撑杆72在转动下完全嵌入到折叠槽711中进行折叠,同时支撑杆72端部的灯罩74恰好进入到清洁槽位700中,并使清洁槽位700中的清洁头701恰好嵌入到灯罩74内部,此时开启马达702,使马达702带动清洁头701快速旋转,使清洁头701在旋转过程中对灯罩74内部的灰尘以及工件碎屑进行清洁;
需要更换尾座8上的刀具时,通过座盖81表面的拉环810将座盖81拉起或压合,在拉起状态下,通过将刀具组件83的刀轴831插入到第一半轴孔801中,轻微转动刀轴831使刀轴831一端的钢健8311对应插入到驱动轴821端部的键槽8210中,使钢健8311和键槽8210插接配合,从而实现驱动轴821能够带动刀轴831做同步旋转运动;此时,将座盖81压合,使第二半轴孔811与第一半轴孔801恰好将刀轴831包覆,同时第二半轴孔811中的卡环812恰好卡入到刀轴831中的环形槽8310中,利用卡环812阻止刀轴831在第二半轴孔811与第一半轴孔801中水平移动,同时滚珠813能够在刀轴831旋转时,大大减小环形槽8310内壁与卡环812外壁之间的摩擦力,在保证刀轴831稳定性的同时,使刀轴831的旋转负载更小,通过该方式能够实现尾座8上刀具组件83的快速更换,在更换刀具组件83时仅需要利用拉环提起座盖81,使钢健8311和键槽8210插接后再盖上座盖81即可完成刀具组件83的更换;
当操作工在机床附近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3接收到人体散发出的红外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信号处理单元72接收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3产生的电信号,并将其发送给处理芯片74,处理芯片74将该电信号处理成单片机71能够接收的数字信号,发送给单片机71,单片机71在对信号进行读取后通过达林顿管驱动芯片74来控制继电器14吸合,继电器14使机床总电源12导通,机床得到供电,反之继电器14断开,机床总电源12断电,使机床停止运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可快速更换刀具的机床,包括床身(1),所述床身(1)横向上设有相互平行的丝杠(10)和导向轴(11),所述丝杠(10)和导向轴(11)上横向穿插有溜板箱(4),所述溜板箱(4)上安装有刀架(5),所述床身(1)的一端处顶部设有进给箱(2),所述进给箱(2)的顶部设有主轴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1)的另一端处顶部设有尾座(8),所述床身(1)的底脚四周设有环状的安全防护机构(6),所述床身(1)的一端设有机床总电源(12),所述床身(1)的表面设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3),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3)的一侧设有控制箱(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更换刀具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座(8)包括座体(80)、所述座体(80)上的座盖(81)、所述座体(80)一端处的刀具组件(83)以及所述座体(80)另一端处的刀具驱动件(82),所述座盖(81)与所述座体(80)通过铰链(800)铰接,所述座盖(81)的上表面还安装有拉环(810),并形成所述尾座(8)的一体形状,所述座体(80)与所述尾座(8)贴合的一面开设有第一半轴孔(801),所述尾座(8)的底面开设有第二半轴孔(811),所述第二半轴孔(811)的内壁上设有卡环(812),所述卡环(812)的两侧壁上均等距设有若干滚珠(8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快速更换刀具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组件(83)包括刀具(830)和与所述刀具(830)一端同轴连接的刀轴(831),在所述刀轴(831)的端部环形等间距设有若干钢健(8311),所述刀轴(831)的表面设有与所述卡环(812)相适配的环形槽(8310),所述刀具驱动件(82)包括转轮(820)和与所述转轮(820)一端同轴连接的驱动轴(821),所述驱动轴(821)穿过所述座体(80)并与所述座体(8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821)的端部延伸到所述第一半轴孔(801)末端且所述驱动轴(821)端部开设有与所述钢健(8311)一一对应的键槽(82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快速更换刀具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护机构(6)包括踏板组件(60)以及所述踏板组件(60)上的防护罩(61),所述踏板组件(60)包括焊接固定在所述床身(1)四周的内踏板(601)和所述内踏板(601)四周的外踏板(600),所述内踏板(601)与所述外踏板(600)之间设有插杆滑槽(602),在所述外踏板(600)的底端均与等间距设有若干底脚柱(6000),且通过所述底脚柱(6000)固定在地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快速更换刀具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61)包括大防护板(610)和所述大防护板(610)顶端的小防护板(611),在所述大防护板(610)的前表面对称设有两个防护袖筒(612),在每个所述防护袖筒(612)的末端均设有防护手套(613),所述小防护板(611)的表面开设有视窗槽(6110),在所述视窗槽(6110)内嵌设有玻璃视窗(61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快速更换刀具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防护板(610)的底端竖直设有插杆(614),所述插杆(614)的底端穿过所述插杆滑槽(602)并与所述插杆滑槽(602)滑动连接,所述插杆(614)靠近底端的部位从上至下依次同轴套设有上限位片(6140)和下限位片(6141),所述上限位片(6140)与所述插杆滑槽(602)上表面滑动贴合,所述下限位片(6141)与所述插杆滑槽(602)下表面滑动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快速更换刀具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7)的内部设有电路板(70),所述电路板(70)的表面设有单片机(71)、信号处理单元(72)、处理芯片(73)和达林顿管驱动芯片(74),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3)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72)信号连接,将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3)接收到人体散发出的红外信号转化成的电信号进行处理,所述信号处理单元(72)与所述处理芯片(73)信号连接,将所述信号处理单元(72)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使其转化为数字输出量,所述处理芯片(73)与所述单片机(71)信号连接,将所述处理芯片(73)转化的数字信号进行分析比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快速更换刀具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71)与所述达林顿管驱动芯片(74)信号连接,所述机床总电源(12)连接有继电器(14),所述单片机(71)通过达林顿管驱动芯片(74)控制继电器(14)的吸合和断开来实现机床总电源(12)的通断。
CN201810450795.4A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可快速更换刀具的机床 Withdrawn CN1086372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50795.4A CN108637281A (zh)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可快速更换刀具的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50795.4A CN108637281A (zh)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可快速更换刀具的机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37281A true CN108637281A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54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50795.4A Withdrawn CN108637281A (zh)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可快速更换刀具的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3728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2865A (zh) * 2020-10-07 2021-01-15 冯九辉 一种螺帽加工机床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16999Y (zh) * 2000-04-06 2001-01-31 游玉梅 双边砂轮整修器
KR20040087401A (ko) * 2003-04-07 2004-10-14 한국산업안전공단 범용밀링머신용 수동식 방호장치
CN204770683U (zh) * 2015-07-11 2015-11-18 东莞汇川金属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车床
CN206010076U (zh) * 2016-08-15 2017-03-15 苏州奥比特精密注塑有限公司 电火花加工机床
CN107716990A (zh) * 2017-10-19 2018-02-23 刘和来 一种制造业专用机械钻床及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16999Y (zh) * 2000-04-06 2001-01-31 游玉梅 双边砂轮整修器
KR20040087401A (ko) * 2003-04-07 2004-10-14 한국산업안전공단 범용밀링머신용 수동식 방호장치
CN204770683U (zh) * 2015-07-11 2015-11-18 东莞汇川金属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车床
CN206010076U (zh) * 2016-08-15 2017-03-15 苏州奥比特精密注塑有限公司 电火花加工机床
CN107716990A (zh) * 2017-10-19 2018-02-23 刘和来 一种制造业专用机械钻床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2865A (zh) * 2020-10-07 2021-01-15 冯九辉 一种螺帽加工机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75398U (zh) 一种自动钻孔机
CN105081390A (zh) 一种自动钻孔机
CN208814885U (zh) 一种玻璃定位切割装置
CN108637281A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刀具的机床
CN108380903A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照明功能的机床
CN209335371U (zh) 一种3d曲面玻璃抛光机的主轴
CN108380904A (zh) 一种高灵敏度的无人停车机床
CN107042506A (zh) 一种石材加工机器人
CN108580930A (zh) 一种高安全性能的机床
CN109176295B (zh) 陶瓷加工用抛光机
CN205950472U (zh) 一种自动化打磨机
CN209288329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摇臂钻床
CN107088604A (zh) 折料装置
CN114536088B (zh) 一种数控车床装卸料设备
CN207522064U (zh) 一种零部件加工用防尘效果优异的加工中心
CN207771574U (zh) 智能打磨机床
CN206646984U (zh) 一种自动防护门
CN207495083U (zh) 一种数控钻攻机
CN209453936U (zh) 一种用于夹胶玻璃生产的钻孔装置
CN215659284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数控车床
CN204819078U (zh) 一种变频抛光机
CN220555010U (zh) 一种数控机床用防尘装置
CN103612152A (zh) 车床主轴正反转调节机构
CN207842478U (zh) 一种精雕机
CN213505755U (zh) 一种手动单边解锁龙门式举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