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33094B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33094B
CN108633094B CN201710184820.4A CN201710184820A CN108633094B CN 108633094 B CN108633094 B CN 108633094B CN 201710184820 A CN201710184820 A CN 201710184820A CN 108633094 B CN108633094 B CN 1086330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mrs
time
frequency resource
terminal device
access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848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33094A (zh
Inventor
杜白
彭金磷
董朋朋
陶菲克尔·伊斯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8482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3309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80018 priority patent/WO201817167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633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330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330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330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第二时频资源包括第一时频资源,该第二时频资源为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的时频资源。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避免了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DMRS,并使用第二DMRS对信道状态进行错误估计,从而导致第一终端设备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人们对更高性能的移动通信技术的追求从未停止。为了应对未来爆炸性的移动数据流量增长、海量移动通信的设备连接、不断涌现的各类新业务和应用场景,第五代(the fif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应运而生。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为5G以及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定义了三大类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以及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
典型的eMBB业务有:超高清视频、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等,这些业务的主要特点是传输数据量大、传输速率很高。典型的URLLC业务有:工业制造或生产流程中的无线控制、无人驾驶汽车和无人驾驶飞机的运动控制以及远程修理、远程手术等触觉交互类应用,这些业务的主要特点是要求超高可靠性、低延时,传输数据量较少以及具有突发性。典型的mMTC业务有: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智慧城市等,主要特点是联网设备数量巨大、传输数据量较小、数据对传输时延不敏感,这些mMTC终端需要满足低成本和非常长的待机时间的需求。
URLLC业务对时延要求极高,在没有可靠性要求时,时延要求在0.5ms以内,在99.999%可靠性要求下,时延仍然要在1ms以内。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最小的时间调度单元为一个1ms时间长度的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interval,TTI)。为了满足URLLC业务的传输时延需求,无线空口的数据传输可以使用更短的时间调度单元,例如,使用迷你时隙(min-slot)或更大的子载波间隔的时隙作为最小的时间调度单元。其中,一个mini-slot包括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这里的时域符号可以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对于子载波间隔为15千赫兹(kilohertz,kHz)的一个时隙,包括6个或7个时域符号,对应的时间长度为0.5ms;对于子载波间隔为60kHz的一个时隙,对应的时间长度则缩短为0.125ms。
URLLC业务的数据包的产生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产生数据包,也可能在很短时间内产生多个数据包。URLLC业务的数据包在多数情况下为小包,例如50个字节。URLLC业务的数据包的特性会影响通信系统的资源分配方式。这里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时域符号、频域资源、时频资源、码字资源以及波束资源等。通常系统资源的分配由基站来完成,下面以基站为例进行说明。如果基站采用预留资源的方式为URLLC业务分配资源,则在无URLLC业务的时候系统资源是浪费的。而且URLLC业务的短时延特性要求数据包在极短的时间内传输完成,所以基站需要预留足够大的带宽给URLLC业务,从而导致系统资源利用率严重下降。
由于eMBB业务的数据量比较大,而且传输速率比较高,因此通常采用较长的时间调度单元进行数据传输以提高传输效率,例如,采用15kHz子载波间隔的一个时隙,对应7个时域符号,对应的时间长度为0.5ms。URLLC业务数据通常采用较短的时间调度单元,以满足超短时延的需求,例如,采用15kHz子载波间隔的2个时域符号,或者采用60kHz子载波间隔的一个时隙,对应7个时域符号,对应的时间长度为0.125ms。
由于URLLC业务的数据的突发性,为了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基站通常不会为URLLC业务的下行数据传输预留资源。当URLLC业务数据到达基站时,如果此时没有空闲的时频资源,基站为了满足URLLC业务的超短时延需求,无法等待将本次调度的eMBB业务数据传输完成之后再对URLLC业务数据进行调度。基站可以采用抢占(preemption)的方式,为URLLC业务数据分配资源。如图1所示,这里的抢占是指基站在已经分配的、用于传输eMBB业务数据的时频资源上选择部分或全部的时频资源用于传输URLLC业务数据,基站在用于传输URLLC业务数据的时频资源上不发送eMBB业务的数据。
在5G通信系统中,接收端需要使用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DMRS)估计信道的状态,再根据信道的状态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如果信道的状态估计错误,那么很难对接收到的数据解码正确。
然而在实践中发现,若URLLC业务抢占了eMBB业务的DMRS信息的时频资源,则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不能接收到eMBB业务的DMRS信息,导致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不能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有利于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成功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码。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该二DMRS的发送模式,第二时频资源包括该第一时频资源,该第二时频资源为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的时频资源。
例如,接入网设备可只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是否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二DMRS是用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信道估计的,若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二DMRS进行信道估计,则第一终端设备会对信道状态估计错误,导致第一终端设备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通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至第一终端设备,若第一终端设备预先存储有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则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预先存储的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和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进而第一终端设备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以免通过第二DMRS对信道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和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默认第二DMRS在全带宽上发送,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就可确定第二DMRS在全带宽上的时频资源。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发送第一DMRS的第二时频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二DMRS在全带宽上的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重合的部分确定为第一时频资源。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也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的发送带宽。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和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就可确定第二DMRS在发送带宽上的时频资源。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发送第一DMRS的第二时频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二DMRS在发送带宽上的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重合的部分确定为第一时频资源。
再如,若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则接入网设备可只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之后,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预存的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和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进而第一终端设备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以免通过第二DMRS对信道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再如,若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则接入网设备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这样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之后,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预存的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和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进而第一终端设备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以免通过第二DMRS对信道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若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则接入网设备可不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接入网设备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的第三指示信息。这样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指示信息之后,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以免通过第二DMRS对信道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若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则接入网设备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的第三指示信息。这样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指示信息之后,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以免通过第二DMRS对信道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发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指示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或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发送或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三指示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或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发送或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还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以及在第二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以及将第一时频资源上的第一DMRS的发送功率设置为零。其中,将第一时频资源上的第一DMRS的发送功率设置为零也可理解为第一时频资源上不发送第一DMRS,也就是说,最终接入网设备只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
可见,通过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接入网设备会向第一终端设备(如URLLC业务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以使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不接收第二DMRS(如eMBB业务的DMRS),从而避免了使用第二DMRS对信道状态估计错误,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从而当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并且在第一时频资源向第二终端设备(如eMBB业务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时,接入网设备可将第一DMRS在第一时频资源的发送功率设置为零。即只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第二DMRS至第二终端设备,以使第二终端设备可顺利接收到第二DMRS,进而第二终端设备可通过第二DMRS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正确地解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经过第一序列处理的第一DMRS;接入网设备在第二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经过第二序列处理的第二DMRS,该第二时频资源包括第一时频资源,第一序列的长度小于第二序列的长度,且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的目标子序列正交,该目标子序列的长度与第一序列的长度相等。也就是说,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为OCC序列,第一DMRS与第二DMRS复用第一时频资源。
可见,通过实施第二方面所描述的方法,第一DMRS与第二DMRS可复用第一时频资源,从而第二终端设备(如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可接收到完整的第二DMRS信息,进而第二终端设备可通过第二DMRS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正确地解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序列信息,该序列信息用于确定第一序列。可选的,该序列信息可以为第一序列。或者,该序列信息可以为第一序列的索引。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也可在第一终端设备设置默认的第一序列,当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接收经过第一序列处理的第一DMRS之后,通过第一终端设备默认的第一序列与在第一时频资源接收的经过第一序列处理的第一DMRS,解出第一DMRS。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序列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可以为时域或频域,或时域频域混合的序列,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在第二时频资源上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该第二时频资源包括第一时频资源,该第一DMRS为额外DMRS。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为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为URLLC业务的终端设备。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可只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是否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的第一指示信息。通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若第一终端设备预先存储有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则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用于指示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预先存储的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和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即第一时频资源为第一DMRS和第二DMRS重合的时频资源)。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以免通过第二DMRS对信道状态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和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默认第二DMRS在全带宽上发送,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就可确定第二DMRS在全带宽上的第二时频资源。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发送第一DMRS的时频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二DMRS在全带宽上的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DMRS的时频资源重合的部分确定为第一时频资源。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也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的发送带宽。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和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就可确定第二DMRS在发送带宽上的时频资源。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发送第一DMRS的时频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二DMRS在发送带宽上的时频资源与发送第一DMRS的时频资源重合的部分确定为第一时频资源。
可选的,若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则接入网设备可只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之后,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预存的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和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以免通过第二DMRS对信道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可选的,若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则接入网设备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这样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之后,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预存的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和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以免通过第二DMRS对信道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可选的,若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则接入网设备可不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接入网设备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的第三指示信息。这样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指示信息之后,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以免通过第二DMRS对信道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可选的,若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则接入网设备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的第三指示信息。这样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指示信息之后,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以免通过第二DMRS对信道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发送。
可选的,第二指示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或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发送或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
可选的,第三指示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或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发送或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还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以及还可在第二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以及还可将第一时频资源上的第一DMRS的发送功率设置为零。也即是说,第二DMRS可抢占第一DMRS的时频资源,这样可缩短发送第二DMRS至第二终端设备的延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DMRS,该第三DMRS为不可抢占DMRS。可选的,额外DMRS和不可抢占DMRS可处于同一调度时间单元之内。可选的,为了减少解码时延,不可抢占DMRS的位置可位于额外DMRS的前面。
可选的,在接入网设备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如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DMRS(即不可抢占DMRS)时,若接入网设备在第四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如URLLC业务的终端设备)发送第四DMRS,第四时频资源包括第三时频资源,则接入网设备可将第四DMRS在第三时频资源上的发送功率设置为零,以使接入网设备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只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DMRS。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顺利接收到第三DMRS,并通过第三DMRS对信道状态进行正确地估计,并根据信道状态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正确地解码。可选的,接入网设备还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指示信息、第五指示信息和第六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DMRS。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DMRS的发送模式。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时频资源。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四指示信息、第五指示信息和第六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之后,可确定第三时频资源。从而第二终端设备可在第三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DMRS,以免通过第三DMRS对信道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可选的,第四指示信息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
可选的,第五指示信息和第六指示信息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或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发送或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
可选的,第三DMRS是经过第一序列处理的,在接入网设备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如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DMRS(即不可抢占DMRS)时,接入网设备可在第四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如URLLC业务的终端设备)发送经过第二序列处理的第四DMRS。其中,第三时频资源包括第四时频资源,第二序列的长度小于第一序列的长度,且第二序列与第一序列的目标子序列正交,该目标子序列的长度与第二序列的长度相等。也就是说,第三DMRS与第四DMRS复用第四时频资源。可选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可以为时域序列或频域序列,或时域频域混合的序列。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序列信息,该序列信息用于确定第二序列。可选的,该序列信息可以为第二序列。或者,该序列信息可以为第二序列的索引。可选的,序列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可选的,也可在第二终端设备设置默认的第二序列,通过第二终端设备默认的第二序列,解出第四DMRS。
可见,通过第三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进而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之后,在第一时频资源不接收第二DMRS,以免用第二DMRS对信道状态估计错误,造成对接收的数据不能成功解码。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在第一时频资源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第二时频资源包括该第一时频资源,该第二时频资源用于接入网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接入网设备在第二时频资源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接入网设备将第一时频资源上的第一DMRS的发送功率设置为零。接入网设备在预设时频资源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的大小达到预设大小时,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指示信息。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在预设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如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时,若接入网设备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如URLLC业务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DMRS,该预设时频资源包括第三时频资源,则接入网设备可将第三DMRS在第三时频资源上的发送功率设置为零,以使接入网设备在预设时频资源上只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在预设时频资源顺利接收到第一DMRS,并通过第一DMRS对信道状态进行正确地估计,并根据信道状态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正确地解码。可选的,接入网设备还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时频资源。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之后,可确定第三时频资源。从而第二终端设备可在第三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DMRS,以免通过第一DMRS对信道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可选的,第二指示信息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
可选的,第三指示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或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发送或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
可选的,第一DMRS是经过第一序列处理的,在接入网设备在预设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如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时,接入网设备可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如URLLC业务的终端设备)发送经过第二序列处理的第三DMRS。其中,预设时频资源包括第三时频资源,第二序列的长度小于第一序列的长度,且第二序列与第一序列的目标子序列正交,该目标子序列的长度与第二序列的长度相等。也就是说,第一DMRS与第三DMRS复用第三时频资源。可选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可以为时域序列或频域序列,或时域频域混合的序列。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序列信息,该序列信息用于确定第二序列。可选的,该序列信息可以为第二序列。或者,该序列信息可以为第二序列的索引。可选的,序列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可选的,也可在第二终端设备设置默认的第二序列,通过第二终端设备默认的第二序列,解出第三DMRS。
可见,通过第四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是否在第一时频资源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的指示信息,以及在预设时频资源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进而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该指示信息之后,可在第一终端设备默认的预设时频资源接收第一DMRS,以便用第一DMRS对信道状态进行正确地估计。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解调参考信号DMRS,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第二时频资源包括该第一时频资源,该第二时频资源为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的时频资源。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
可选的,第二指示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或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发送或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
可见,通过第五方面所描述的方法,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之后,可使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不接收第二DMRS(如eMBB业务的DMRS),从而避免了使用第二DMRS对信道状态估计错误,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从而当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并且在第一时频资源向第二终端设备(如eMBB业务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时,接入网设备可将第一DMRS在第一时频资源的发送功率设置为零。即只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第二DMRS至第二终端设备,以使第二终端设备可顺利接收到第二DMRS,进而第二终端设备可通过第二DMRS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正确地解码。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经过第一序列处理的第一解调参考信号DMRS,第二时频资源包括该第一时频资源,该第二时频资源用于接入网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经过第二序列处理的第二DMRS,该第一序列的长度小于第二序列的长度,且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的目标子序列正交,该目标子序列的长度与第一序列的长度相等。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序列信息,该序列信息用于确定第一序列。
可选的,序列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
可见,通过实施第六方面所描述的方法,第一DMRS与第二DMRS可复用第一时频资源,从而第二终端设备(如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可接收到完整的第二DMRS信息,进而第二终端设备可通过第二DMRS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正确地解码。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在第二时频资源上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该第二时频资源包括第一时频资源,该第一DMRS为额外DMRS。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为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为URLLC业务的终端设备。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可只接收用于指示是否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预先存储有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用于指示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预先存储的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和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即第一时频资源为第一DMRS和第二DMRS重合的时频资源)。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以免通过第二DMRS对信道状态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和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默认第二DMRS在全带宽上发送,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就可确定第二DMRS在全带宽上的第二时频资源。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发送第一DMRS的时频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二DMRS在全带宽上的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DMRS的时频资源重合的部分确定为第一时频资源。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也可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的发送带宽。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和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二DMRS在发送带宽上的时频资源。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发送第一DMRS的时频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二DMRS在发送带宽上的时频资源与发送第一DMRS的时频资源重合的部分确定为第一时频资源。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可只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之后,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预存的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和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并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以免通过第二DMRS对信道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可只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这样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之后,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预存的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和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并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以免通过第二DMRS对信道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可只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的第三指示信息。这样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指示信息之后,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以免通过第二DMRS对信道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可只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的第三指示信息。这样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指示信息之后,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以免通过第二DMRS对信道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发送。
可选的,第二指示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或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发送或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
可选的,第三指示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或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发送或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
可见,通过第七方面所描述的方法,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之后,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不接收第二DMRS,以免用第二DMRS对信道状态估计错误,造成对接收的数据不能成功解码。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在第一时频资源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第二时频资源包括该第一时频资源,该第二时频资源用于接入网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第一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频资源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DMRS。
可选的,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为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可选的,该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为URLLC业务的终端设备。
可选的,该指示信息是第一时频资源的大小达到预设大小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
可见,通过第八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是否在第一时频资源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的指示信息,以及在预设时频资源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进而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该指示信息之后,可在第一终端设备默认的预设时频资源接收第一DMRS,以便用第一DMRS对信道状态进行正确地估计。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第二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第三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入网设备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该接入网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第二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第三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带来的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五方面、第五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六方面、第六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七方面、第七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该终端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五方面、第五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六方面、第六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七方面、第七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带来的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相连;可选的,该接入网设备还包括总线系统,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通过总线系统相连;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该处理器调用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第二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第三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案,该接入网设备解决问题的实施方式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第二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第三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相连;可选的,该终端设备还包括总线系统,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通过总线系统相连;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该处理器调用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五方面、第五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六方面、第六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七方面、第七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行为的功能,该终端设备解决问题的实施方式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五方面、第五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六方面、第六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七方面、第七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九方面的接入网设备和第十方面的终端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资源抢占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和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DMRS发送模式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分配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CC序列对DMRS进行处理的过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时域OCC序列的DMRS的资源映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频域OCC序列的DMRS的资源映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时域频域混合的OCC序列的DMRS的资源映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现有的DMRS在一个调度时间单元中所占时频资源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DMRS在一个调度时间单元中所占时频资源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现有的实际应用中,eMBB业务和URLLC业务的终端设备都需要使用DMRS估计信道的状态,再根据信道的状态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在实际应用中,URLLC业务可能会抢占eMBB业务的DMRS信息的时频资源,导致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不能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有利于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对接收到的数据成功进行解码。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移动通信系统架构进行说明。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核心网设备21、接入网设备22和终端设备(如图2中的第一终端设备23和第二终端设备24)。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接入网设备相连,接入网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核心网设备连接。核心网设备与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与接入网设备的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还可以是一个物理设备上集成了部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和部分的接入网设备的功能。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图2只是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接入网设备,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在图2中未画出。本申请的实施例对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的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数量不做限定。
接入网设备是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到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接入设备,可以是基站NodeB、演进型基站eNodeB、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terminal)、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
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以及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授权频谱(licensed spectrum)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免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进行通信,也可以同时通过授权频谱和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以及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6G以下的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6G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还可以同时使用6G以下的频谱和6G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所使用的频谱资源不做限定。
下面进一步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进行介绍。
请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如图3所示,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如下301~304部分,其中:
301、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可在执行302~304之前,执行301部分,或可同时执行301~304部分,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第二时频资源包括该第一时频资源,该第二时频资源为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的时频资源。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其中,第二DMRS用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信道状态估计。第二终端设备根据信道状态估计结果,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码。
可选的,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URLLC业务的终端设备,或其他对时延要求较高的业务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为区分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DMRS和向第二终端发送的DMRS,将向第二终端发送的DMRS定义为第二DMRS,将向第一终端发送的DMRS定义为第一DMRS。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可只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是否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不具体指示第一时频资源是哪个时频资源。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为1bit信息,例如,第一指示信息为1,表示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第一指示信息为0,表示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时,接入网设备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的第一指示信息。或者,接入网设备可不发送任意指示信息,当第一终端设备未收到任何指示信息时,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
第二DMRS是用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信道状态估计的,若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二DMRS进行信道估计,则第一终端设备会对信道状态估计错误,导致第一终端设备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通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若第一终端设备预先存储有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则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用于指示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预先存储的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和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即第一时频资源为第二DMRS和第二DMRS重合的时频资源)。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以免通过第二DMRS对信道状态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进而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其中,DMRS的发送模式可以理解为DMRS的时频资源布局结构。例如,图4和图5示出了DMRS的两种发送模式。在图4和图5所示的发送模式中,DMRS所占的时频资源为每个时隙的阴影部分的时频资源单元。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和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默认第二DMRS在全带宽上发送,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就可确定第二DMRS在全带宽上的时频资源。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发送第一DMRS的第二时频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二DMRS在全带宽上的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重合的部分确定为第一时频资源。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也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的发送带宽。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和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就可确定第二DMRS在发送带宽上的时频资源。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发送第一DMRS的第二时频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二DMRS在发送带宽上的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重合的部分确定为第一时频资源。
可选的,若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则接入网设备可只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之后,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预存的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和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以免通过第二DMRS对信道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可选的,若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则接入网设备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这样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之后,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预存的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和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以免通过第二DMRS对信道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可处于相同的字段或信源。
可选的,若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则接入网设备可不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接入网设备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的第三指示信息。这样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指示信息之后,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以免通过第二DMRS对信道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可选的,若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则接入网设备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的第三指示信息。这样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指示信息之后,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以免通过第二DMRS对信道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发送。
可选的,第二指示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或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发送或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
可选的,第三指示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或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发送或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
302、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
303、接入网设备在第二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
其中,第二时频资源可以与第一时频资源相同,或第二时频资源除包括第一时频资源之外还包括其他时频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例如,若第一终端设备为URLLC业务的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为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如基站)可以先为eMBB业务的数据分配时频资源,并将eMBB业务的第二DMRS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传输。当URLLC业务的数据到达接入网设备时,如果此时没有空闲的时频资源,接入网设备为了满足URLLC业务数据的超短时延需求,无法等待将本次调度的eMBB业务的数据传输完成之后,再对URLLC业务的数据进行调度。接入网设备会在eMBB业务的时频资源上传输URLLC业务的数据,因此接入网设备可能会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
304、接入网设备将第一时频资源上的第一DMRS的发送功率设置为零。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301、302和、303和304部分的执行顺序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将第一时频资源上的第一DMRS的发送功率设置为零,也可以理解为,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接入网设备最终只在第一时频资源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
下面通过具体的应用场景,对图3所描述的方法进一步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黑色加粗框内的时频资源(即图6所示的所有时频资源)为用于向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即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和数据(Data)的时频资源,黑色的时频资源单元(resouce element,RE)用于发送第二DMRS至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当URLLC业务的数据到达接入网设备时,此时没有空闲的时频资源,接入网设备为了满足URLLC业务的超短时延需求,会为URLLC业务的第一DMRS和数据分配在eMBB业务的时频资源上传输。如图6所示,接入网设备分配阴影部分的时频资源单元和黑色的时频资源单元给URLLC业务。如图6所示,黑色的时频资源单元和部分阴影部分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也就是说,第二DMRS的时频资源与第一DMRS的时频资源重合部分(即黑色的时频资源单元)为第一时频资源。接入网设备在分配时频资源之后,在第一时频资源向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并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URLLC业务的终端设备(即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时,将第一DMRS在第一时频资源上的发送功率设置为零,即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只发送第二DMRS。这样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就能接收到第二DMRS,从而能够正确地对信道的状态进行估计,进而能够对接收到的数据正确地进行解码。接入网设备还向URLLC业务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从而URLLC业务的终端设备接收指示信息之后,就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不接收第二DMRS,以免用第二DMRS对信道状态进行错误的估计,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失败。
可见,通过图3所描述的方法,接入网设备会向第一终端设备(如URLLC业务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以使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不接收第二DMRS(如eMBB业务的DMRS)。从而避免了使用第二DMRS对信道状态估计错误,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从而当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并且在第一时频资源向第二终端设备(如eMBB业务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时,即当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的时频资源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的时频资源重合时,接入网设备可将第一DMRS在第一时频资源的发送功率设置为零。即只在第一时频资源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以使第二终端设备可顺利接收到第二DMRS,进而第二终端设备可通过第二DMRS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正确地解码。
请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如图7所示,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如下701和702部分,其中:
701、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经过第一序列处理的第一DMRS。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URLLC业务的终端设备。
702、接入网设备在第二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经过第二序列处理的第二DMRS。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时频资源包括第一时频资源,第一序列的长度小于第二序列的长度,且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的目标子序列正交,该目标子序列的长度与第一序列的长度相等。也就是说,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为OCC序列,第一DMRS与第二DMRS复用第一时频资源。
举例来说,若第二序列为(-1,-1,1,1),则目标子序列可以为由第二序列中的任意n个数值组成的序列。其中,n小于4,且n大于或等于1。例如,该目标子序列可以为(-1,-1)、(-1,1)或(1,1)。
可选的,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
下面对接入网设备如何通过第一序列对第一DMRS进行处理,接入网设备如何通过第二序列对第二DMRS进行处理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8所示,第二终端设备1和第二终端设备2为eMBB业务的两个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为URLLC业务的终端设备。需要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1的第二DMRS的某一个符号为2,需要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2的第二DMRS的某一个符号为1,需要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DMRS的某一个符号为-1。第二终端设备1的第二序列为(-1,-1,1,1),第二终端设备2的第二序列为(1,1,1,1),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序列为(1,-1),可见,第一序列的长度小于第二序列的长度,且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的子序列(1,1)正交。其中,第一DMRS和第一DMRS的符号在实际应用中为复数,这里方便计算,以整数来举例。
如图8所示,接入网设备首先将需要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1的第二DMRS的符号(即2)与第二终端设备1的第二序列(-1,-1,1,1)相乘,得到序列(-2,-2,2,2),并将需要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2的第二DMRS的符号(即1)与第二终端设备2的第二序列(1,1,1,1)相乘,得到序列(1,1,1,1),并将将第一序列的前两位补零得到序列(0,0,1,-1),将第一DMRS的符号(即-1)与第一序列(0,0,1,-1)相乘,得到序列(0,0,-1,1)。接入网设备再将(-2,-2,2,2),(1,1,1,1)和(0,0,-1,1)相加,得到序列(-1,-1,2,4)。如图8所示,第二时频资源包括4个时频资源单元,第一时频资源包括2个时频资源单元,第二时频资源包括第一时频资源。若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为时域序列,则接入网设备将序列中的4个数分别映射至椭圆中的四个时频资源单元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1、第二终端设备2和第一终端设备。也就是说,第二终端设备1和第二终端设备2在第二时频资源会接收到序列(-1,-1,2,4),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会接收到序列(2,4)。
第二终端设备1将(-1,-1,2,4)与第二序列(-1,-1,1,1)相乘得到8,再将8除以第二序列模的平方(即4)就得到第二DMRS的符号(即2)。同理,第二终端设备2将(-1,-1,2,4)与第二序列(1,1,1,1)相乘得到4,再将4除以第二序列模的平方(即4)就得到第二DMRS的符号(即1)。同理,第一终端设备将(2,4)与第一序列(1,-1)相乘得到-2,再将-2除以第一序列模的平方(即2)就得到第二DMRS的符号(即1)。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序列信息,该序列信息用于确定第一序列。确定第一序列之后,就可根据第一序列和在第一时频资源接收的序列(如图8所示的(2,4)),解出第一DMRS的符号。
可选的,该序列信息可以为第一序列。或者,该序列信息可以为第一序列的索引。第一终端设备可存储序列与索引的对应关系,在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序列的索引之后,就可根据存储的序列与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第一序列。
可选的,序列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例如,序列信息可通过DCI发送。
可选的,也可在第一终端设备设置默认的第一序列,当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接收序列(如图8所示的(2,4))之后,通过第一终端设备默认的第一序列与在第一时频资源接收序列,解出第一DMRS的符号。
可选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可以为时域序列或频域序列,或时域频域混合的序列,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举例来说,若序列为时域序列,则DMRS经过该序列处理之后,在时频资源的映射位置可如图9所示。若序列为频域序列,则DMRS经过该序列处理之后,在时频资源的映射位置可如图10所示。若序列为时域频域混合的序列,则DMRS经过该序列处理之后,在时频资源的映射位置可如图11所示。
可见,通过实施图7所描述的方法,第一DMRS与第二DMRS可复用第一时频资源,从而第二终端设备(如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可接收到完整的第二DMRS信息,进而第二终端设备可通过第二DMRS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正确地解码。
请参见图12,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如图12所示,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如下1201~1204部分,其中:
1201、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在第二时频资源上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该第二时频资源包括第一时频资源,该第一DMRS为额外DMRS。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为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为URLLC业务的终端设备。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还可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DMRS,该第三DMRS为不可抢占DMRS。不可抢占DMRS是指,在不可抢占DMRS的时频资源与需要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如URLLC业务的终端设备)的第二DMRS的时频资源重合时,仍然在重合的时频资源发送不可抢占DMRS至第一终端设备(如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其中,额外DMRS是为了提高性能而增加的DMRS。额外DMRS是为了增强信道状态检测的性能而额外增加的DMRS,即使额外DMRS的时频资源被抢占,第一终端设备也可通过不可抢占DMRS对信道状态进行正确地估计。因此,额外DMRS是可被抢占时频资源的DMRS。
可选的,额外DMRS和不可抢占DMRS可处于同一时隙之内。可选的,为了减少解码时延,不可抢占DMRS的位置可位于额外DMRS的前面。
例如,现有的DMRS在一个调度时间单元中所占时频资源的情况可如图13所示。然而为了提高性能,可在一个调度时间单元中增加一倍的DMRS,如图14所示,一半的DMRS为额外DMRS,另一半DMRS为不可抢占DMRS。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可只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是否在第一时频资源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不具体指示第一时频资源是哪个时频资源。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为1bit信息,例如,第一指示信息为1,表示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第一DMRS至第一终端设备;第一指示信息为0,表示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发送第一DMRS至第一终端设备。
通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若第一终端设备预先存储有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则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用于指示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预先存储的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和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即第一时频资源为第一DMRS和第二DMRS重合的时频资源)。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以免通过第二DMRS对信道状态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和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默认第二DMRS在全带宽上发送,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就可确定第二DMRS在全带宽上的第二时频资源。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发送第一DMRS的时频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二DMRS在全带宽上的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DMRS的时频资源重合的部分确定为第一时频资源。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也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的发送带宽。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和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就可确定第二DMRS在发送带宽上的时频资源。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发送第一DMRS的时频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二DMRS在发送带宽上的时频资源与发送第一DMRS的时频资源重合的部分确定为第一时频资源。
再如,若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则接入网设备可只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之后,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预存的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和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并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以免通过第二DMRS对信道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再如,若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则接入网设备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这样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之后,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预存的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和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第一时频资源。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以免通过第二DMRS对信道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可选的,若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则接入网设备可不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接入网设备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的第三指示信息。这样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指示信息之后,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以免通过第二DMRS对信道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可选的,若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发送第一DMRS至第一终端设备,则接入网设备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的第三指示信息。这样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指示信息之后,可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DMRS,以免通过第二DMRS对信道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发送。
可选的,第二指示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或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发送或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
可选的,第三指示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或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发送或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
可选的,在接入网设备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如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DMRS(即不可抢占DMRS)时,若接入网设备在第四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如URLLC业务的终端设备)发送第四DMRS,第四时频资源包括第三时频资源,则接入网设备可将第四DMRS在第三时频资源上的发送功率设置为零,以使接入网设备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只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DMRS。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顺利接收到第三DMRS,并通过第三DMRS对信道状态进行正确地估计,并根据信道状态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正确地解码。可选的,接入网设备还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指示信息、第五指示信息和第六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DMRS。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DMRS的发送模式。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时频资源。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四指示信息、第五指示信息和第六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之后,可确定第三时频资源。从而第二终端设备可在第三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DMRS,以免通过第三DMRS对信道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可选的,第四指示信息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
可选的,第五指示信息和第六指示信息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或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发送或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
可选的,第三DMRS是经过第一序列处理的,在接入网设备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如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DMRS(即不可抢占DMRS)时,接入网设备可在第四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如URLLC业务的终端设备)发送经过第二序列处理的第四DMRS。其中,第三时频资源包括第四时频资源,第二序列的长度小于第一序列的长度,且第二序列与第一序列的目标子序列正交,该目标子序列的长度与第二序列的长度相等。也就是说,第三DMRS与第四DMRS复用第四时频资源。可选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可以为时域序列或频域序列,或时域频域混合的序列。对于如何通过第一序列对第三DMRS进行处理,以及接入网设备如何通过第二序列对第四DMRS,其原理与图7所描述的实施例原理相似,具体可参见图7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此不赘述。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序列信息,该序列信息用于确定第二序列。可选的,该序列信息可以为第二序列。或者,该序列信息可以为第二序列的索引。可选的,序列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可选的,也可在第二终端设备设置默认的第二序列,通过第二终端设备默认的第二序列,解出第四DMRS。
1202、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
1203、接入网设备在第二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可以先为第一DMRS分配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传输。当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到达接入网设备时,如果此时没有空闲的时频资源,接入网设备为了满足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的超短时延需求,无法等待将本次调度的第一DMRS传输完成之后,再对第二DMRS进行调度。接入网设备会为第二DMRS分配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传输。
1204、接入网设备将第一时频资源上的第一DMRS的发送功率设置为零。
本申请实施例中,1201、1202、1203和1204部分的执行顺序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将第一时频资源上的第一DMRS的发送功率设置为零,也可以理解为,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不发送第一DMRS至第一终端设备。
可见,通过图12所描述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进而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之后,在第一时频资源不接收第二DMRS,以免用第二DMRS对信道状态估计错误,造成对接收的数据不能成功解码。
请参见图15,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如图15所示,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如下1501~1505部分,其中:
1501、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在第一时频资源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第二时频资源包括该第一时频资源,该第二时频资源用于接入网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
可选的,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为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可选的,该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为URLLC业务的终端设备。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可在第一时频资源的大小达到预设大小时,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指示信息。
1502、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
1503、接入网设备在第二时频资源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MRS。
1504、接入网设备将第一时频资源上的第一DMRS的发送功率设置为零。
本申请实施例中,1501、1502、1503和1504部分的执行顺序不做限定。
1505、接入网设备在预设时频资源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指示信息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可在第一终端设备默认的预设时频资源接收第一DMRS。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在预设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如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时,若接入网设备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如URLLC业务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三DMRS,该预设时频资源包括第三时频资源,则接入网设备可将第三DMRS在第三时频资源上的发送功率设置为零,以使接入网设备在预设时频资源上只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在预设时频资源顺利接收到第一DMRS,并通过第一DMRS对信道状态进行正确地估计,并根据信道状态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正确地解码。可选的,接入网设备还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时频资源。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之后,可确定第三时频资源,并在第三时频资源上不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DMRS,以免通过第一DMRS对信道进行估计,导致信道状态估计错误,从而造成对接收的数据解码错误。
可选的,第二指示信息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
可选的,第三指示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或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发送或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
可选的,第一DMRS是经过第一序列处理的,在接入网设备在预设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如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时,接入网设备可在第三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如URLLC业务的终端设备)发送经过第二序列处理的第三DMRS。其中,预设时频资源包括第三时频资源,第二序列的长度小于第一序列的长度,且第二序列与第一序列的目标子序列正交,该目标子序列的长度与第二序列的长度相等。也就是说,第一DMRS与第三DMRS复用第三时频资源。可选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可以为时域序列或频域序列,或时域频域混合的序列。对于如何通过第一序列对第一DMRS进行处理,以及接入网设备如何通过第二序列对第三DMRS,其原理与图7所描述的实施例原理相似,具体可参见图7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此不赘述。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序列信息,该序列信息用于确定第二序列。可选的,该序列信息可以为第二序列。或者,该序列信息可以为第二序列的索引。可选的,序列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可选的,也可在第二终端设备设置默认的第二序列,通过第二终端设备默认的第二序列,解出第三DMRS。
可见,通过图15所描述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是否在第一时频资源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的指示信息,以及在预设时频资源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进而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该指示信息之后,可在第一终端设备默认的预设时频资源接收第一DMRS,以便用第一DMRS对信道状态进行正确地估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3所描述的接入网设备、图7所描述的接入网设备、图12所描述的接入网设备或图15所描述的接入网设备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由于该接入网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的方法实施方式以及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因此该接入网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的方法实施方式,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网络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3所描述的接入网设备、图7所描述的接入网设备、图12所描述的接入网设备或图15所描述的第一终端设备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由于该终端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方法实施方式以及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因此该终端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方法实施方式,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16,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接入网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该接入网设备1600包括处理器1601、存储器1602和通信接口1604。其中,处理器1601、存储器1602和通信接口1604相连。可选的,该接入网设备1600还包括总线系统1603。处理器1601、存储器1602和通信接口1604通过总线系统1603相连。
其中,处理器16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协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该处理器16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其中,总线系统1603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总线系统160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其中,通信接口1604用于实现与其他网元(如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等)之间的通信。
其中,处理器1601调用存储器16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3、图7、图12或图15所描述的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步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接入网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相似,因此该接入网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为简洁描述,在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17,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该终端设备1700包括处理器1701、存储器1702和通信接口1704。其中,处理器1701、存储器1702和通信接口1704相连。可选的,该终端设备1700还包括总线系统1703。处理器1701、存储器1702和通信接口1704通过总线系统1703相连。
其中,处理器17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协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该处理器17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其中,总线系统1703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总线系统170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其中,通信接口1704用于实现与其他网元(如接入网设备等)之间的通信。
其中,处理器1701调用存储器17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3、图7、图12或图15所描述的终端设备所执行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步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终端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相似,因此该终端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为简洁描述,在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其中:该接入网设备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3、图7、图12或图15中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步骤,该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3、图7、图12或图15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解调参考信号DMRS,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第二时频资源包括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为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的时频资源;
所述接入网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DMRS;
所述接入网设备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DMRS;
所述接入网设备将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上的所述第一DMRS的发送功率设置为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或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发送或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
4.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经过第一序列处理的第一解调参考信号DMRS;
所述接入网设备在第二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经过第二序列处理的第二DMRS,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包括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述第一序列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序列的长度,且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二序列的目标子序列正交,所述目标子序列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序列的长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序列信息,所述序列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序列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
7.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解调参考信号DMRS,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第二时频资源包括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为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MRS的时频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预先存储的所述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与所述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之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预先存储的所述第一DMRS的发送模式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DMRS的发送模式,确定所述第一时频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DMRS。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或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信令发送或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
10.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经过第一序列处理的第一解调参考信号DMRS,第二时频资源包括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经过第二序列处理的第二DMRS,所述第一序列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序列的长度,且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二序列的目标子序列正交,所述目标子序列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序列的长度相等。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序列信息,所述序列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序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序列信息通过物理层控制信令发送。
13.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3所述方法的步骤。
14.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4~6所述方法的步骤。
1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7~9所述方法的步骤。
1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0~12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0184820.4A 2017-03-24 2017-03-24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086330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84820.4A CN108633094B (zh) 2017-03-24 2017-03-24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PCT/CN2018/080018 WO2018171670A1 (zh) 2017-03-24 2018-03-22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84820.4A CN108633094B (zh) 2017-03-24 2017-03-24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33094A CN108633094A (zh) 2018-10-09
CN108633094B true CN108633094B (zh) 2020-08-14

Family

ID=63584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84820.4A Active CN108633094B (zh) 2017-03-24 2017-03-24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33094B (zh)
WO (1) WO2018171670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6259A (zh) * 2012-07-09 2014-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终端、基站
CN104081872A (zh) * 2013-01-25 2014-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解调参考信号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5357162A (zh) * 2014-08-22 2016-0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基站和终端
EP2369776A3 (en) * 2010-02-11 2016-07-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indicating a DM-RS antenna por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69776A3 (en) * 2010-02-11 2016-07-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indicating a DM-RS antenna por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546259A (zh) * 2012-07-09 2014-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终端、基站
CN104081872A (zh) * 2013-01-25 2014-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解调参考信号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5357162A (zh) * 2014-08-22 2016-0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基站和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71670A1 (zh) 2018-09-27
CN108633094A (zh) 2018-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828490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ransport block size
EP404472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second stage sci, storage medium, sending ue, and receiving ue
CN108347318B (zh)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JP6776506B2 (ja) データチャネルの送信及び受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及び端末
CN107343297B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63335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210099987A1 (en) Allocating transmission resources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hat provide low latency services
EP3637908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2040559B (zh) 一种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8631929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US11882518B2 (en)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US20230164787A1 (e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3517946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8811112B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8337733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EP3606209A1 (en)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CN112187401B (zh) 多时间单元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8633094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936429B (zh) 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769912B (zh) 配置信息的处理、发送、确定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08631932B (zh) 一种调制与编码策略mcs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13038608A (zh) 跳频方法、通信系统和相关设备
EP4229806A1 (en) Resource block utilization calculation for spectrum sharing
CN116828491A (zh) 资源分配方法、系统以及终端和基站
CN111988121A (zh) 基于免调度的数据传输方法、基站、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