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31933B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31933B
CN108631933B CN201710184930.0A CN201710184930A CN108631933B CN 108631933 B CN108631933 B CN 108631933B CN 201710184930 A CN201710184930 A CN 201710184930A CN 108631933 B CN108631933 B CN 1086319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ceived
sending
status information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849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31933A (zh
Inventor
刘莉莉
李丹
郑凯
萨依·卡姆帕里·查卡拉瓦图拉
王凡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18493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3193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74348 priority patent/WO201817133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631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319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319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319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于改善喷泉码传输的长尾时延问题。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确定待发送的第一组数据,第一组数据的数量为N个;使用喷泉码技术将N个数据编码成M个编码报文;向接收端发送M个编码报文;接收来自接收端的状态信息,状态信息用于指示N个数据中的n个数据已被成功接收,或者,状态信息用于指示N个数据中还有N‑n个数据未被成功接收,n小于N;根据状态信息,从N个数据中,重新确定待发送的第二组数据,第二组数据的数量为N‑n个,N‑n个数据为N个数据中未被接收端接收的数据;向接收端发送L个编码报文,L个编码报文是N‑n个数据通过喷泉码技术编码得到的。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喷泉码可以分为随机线性喷泉码、卢比(英文:Luby Transform,简称:LT)码和Raptor码。喷泉码的原理是发送端将原始数据文件分割为多个数据,然后针对多个数据,随机的源源不断进行编码产生编码数据包发送到接收端,直到接收端全部接收为止。
由于喷泉码编码在选择报文进行编码时通过随机的方式选择,因此导致部分报文在长时间未被编码发送,使得数据传输时延较长,这种问题也可以称为LT码的长尾时延问题。
现有技术的方法,长尾时延问题都较为严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于改善喷泉码传输的长尾时延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数据的发送端,包括:
所述发送端确定待发送的第一组数据,所述第一组数据的数量为N个;使用喷泉码技术将所述N个数据编码成M个编码报文;并向接收端发送所述M个编码报文;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的n个数据已被成功接收,或者,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还有N-n个数据未被成功接收,n小于N;根据所述状态信息,从所述N个数据中,重新确定待发送的第二组数据,所述第二组数据的数量为N-n个,所述N-n个数据为所述N个数据中未被所述接收端接收的数据;向所述接收端发送L个编码报文,所述L个编码报文是所述N-n个数据通过喷泉码技术编码得到的。
上述方案中,发送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状态信息,状态信息表明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数据或者成功接收的数据,从而所述发送端不再针对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编码发送,而是缩减待发送的一组数据的范围,将待发送的数据的范围缩减为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数据,从而接收端从未成功接收到的数据中随机选择数据再进行编码发送,由于针对接收端成功接收到的数据不再重复编码发送,因此减少了长尾时延效应,并且提高了报文的传输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发送端在设定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状态信息时,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反馈所述状态信息的请求信息。
上述设计,发送端在设定时长内未收到状态信息时,及时发送请求信息,从而接收端在接收到该请求信息后,重发状态信息,保证发送端接收到状态信息,从而着重发送接收端未成功接收的数据,提高接收端的接收报文的成功率,减少解码长尾时间,减少发送端发送报文的重复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未被成功接收的所述N-n个数据的序列号或者编号,或者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已被成功接收的n个数据的序列号或者编号,或者所述状态信息中包括已被成功接收的连续的n个数据中的最大序列号或者最大编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数据的接收端,包括:所述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m个编码报文;针对所述m个编码报文通过喷泉码解码技术进行解码,得到一组待接收数据中的n个数据,所述n大于等于数据接收量阈值,所述数据接收量阈值小于N,所述N为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根据所述n个数据,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的n个数据成功接收,以便于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将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更改为N-n个数据,所述N-n个数据为所述N个数据中除所述n个数据之外的数据。
其中,发送端在发送数据时,从一组待发送数据中随机选择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报文,从将编码报文发送给接收端,该一组待发送的数据也就是接收端待接收的数据。因此,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为所述m个编码报文对应的数据所在的这一组待发送的数据的数量,也就是第二方面中描述的N个。应理解,在喷泉码技术中,可以通过数据报文中的某个字段来携带该数据报文对应的数据组所包括的数据量(N),或者携带该数据报文所在的报文组的报文数量(M)。因此,第二方面中,虽然接收端已经接收了组数据中的n个数据,但接收端仍然认为,对这组数据,待接收数据的数量仍然为N个,而不是N-n个。
具体的,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经过编码后的编码报文,并针对编码报文进行解码得到n个数据报文,确定解码得到的数据报文的数量n大于或者等于报文数量阈值时,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的n个数据成功接收,从而所述发送端在接收到所述状态信息后,不再针对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编码发送,而是缩减待发送的一组数据的范围,将待发送的数据的范围缩减为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数据,从而接收端从未成功接收到的数据中随机选择数据再进行编码发送,由于针对接收端成功接收到的数据不再重复编码发送,因此减少了长尾时延效应,并且提高了报文的传输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接收量阈值基于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来确定。具体的,数据接收量阈值可以等于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乘上一个百分比。数据接收量阈值可以等于所述接收端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与设定值的乘积,所述设定值大于0且所述设定值小于1。比如设定值等于1/S,其中m满足0<=S<=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
上述设计,数据接收量阈值基于待接收的数据的数量来确定,保证了接收端在接收到待接收到数据中的一定数量的数据后,及时的反馈状态信息,提高解码成功率、减少解码长尾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到所述发送端发送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反馈接收数据的情况;根据所述n个数据,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包括:根据所述请求信息以及接收到的所述n个数据,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的n个数据已被成功接收,或者,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还有N-n个数据未被成功接收。
通过上述设计,如果接收端发送状态信息后而发送端未接收到时,发送端请求接收端反馈状态信息,保证接收端正常反馈状态信息,而发送端成功接收到状态信息,提高解码成功率,减少解码长尾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未被成功接收的N-n个数据的序列号或者编号,或者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已被成功接收的n个数据的序列号或者编号,或者所述状态信息中包括已被成功接收的连续的n个数据中的最大序列号或者最大编号。
通过上述设计,通过报文的序列号或者编号作为状态信息,从而使得状态信息占用的比特位较小,减少了资源占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m个编码报文中的任意一个,确定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为N个;在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后,将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更新为N-n。
通过上述设计,接收端更新当前待接收的数据的数量,从而发送端不需要再从m个编码报文中获取待接收的数据的数量。另外,发送端针对一个数据块接收到接收端第一次发送的状态信息,由于接收端自己更新了待接收的数据的数量,因此不再需要将待接收数据的数量的相关信息携带在编码报文中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收端确定成功接收到所述一组待接收的数据中的所有数据,向所述发送端发送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成功接收到所述一组待接收的数据中的所有数。
基于与方法实施例同样的发明构思,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接收端,包括:处理单元,用于确定待发送的第一组数据,所述第一组数据的数量为N个;编码单元,用于使用喷泉码技术将所述N个数据编码成M个编码报文;发送单源,用于向接收端发送所述M个编码报文;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的n个数据已被成功接收,或者,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还有N-n个数据未被成功接收,n小于N;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从所述N个数据中,重新确定待发送的第二组数据,所述第二组数据的数量为N-n个,所述N-n个数据为所述N个数据中未被所述接收端接收的数据;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接收端发送L个编码报文,所述L个编码报文是所述编码单元针对所述N-n个数据通过喷泉码技术编码得到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送单元,在确定所述接收单元在设定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向所述接收端发送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反馈所述状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未被成功接收的所述N-n个数据的序列号或者编号,或者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已被成功接收的n个数据的序列号或者编号,或者所述状态信息中包括已被成功接收的连续的n个数据中的最大序列号或者最大编号。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数据的接收端,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m个编码报文;解码单元,用于针对所述m个编码报文通过喷泉码解码技术进行解码,得到一组待接收数据中的n个数据,所述n大于等于数据接收量阈值,所述数据接收量阈值小于N,所述N为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n个数据,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的n个数据成功接收,以便于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将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更改为N-n个数据,所述N-n个数据为所述N个数据中除所述n个数据之外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数据接收量阈值等于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与设定值的乘积,所述设定值大于0且所述设定值小于1。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发送端发送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反馈接收数据的情况;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请求信息以及接收到的所述n个数据,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的n个数据已被成功接收,或者,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还有N-n个数据未被成功接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未被成功接收的N-n个数据的序列号或者编号,或者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已被成功接收的n个数据的序列号或者编号,或者所述状态信息中包括已被成功接收的连续的n个数据中的最大序列号或者最大编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m个编码报文中的任意一个,确定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为N个;在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后,将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更新为N-n。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数据的发送端,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件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通过所述通信接口收发数据,并实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提供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数据的接收端,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件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通过所述通信接口收发数据,并实现第二方面或上述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提供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软件程序,该软件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可实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提供的方法,或者实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设计所提供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泉码技术的数据传输方法示意图;
图3至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示意图;
图7至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接收端的数据传输装置示意图;
图9至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发送端的数据传输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可以应用于数据中心间的低时延传输、或者实时视频通信、或者卫星通信等应用场景中。
参见图1所示,以数据中心间的低时延传输场景为例,应用架构中包括数据中心A、数据中心B,多个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英文: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简称: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用于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服务。用户通过ISP可以接入距离自己较近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之间通过专有/公有链路连接。数据中心A可以通过专有或者公有链路向数据中心B发送数据,数据中心B也可以通过专有或者公有链路向数据中心A发送数据,从而数据中心A可以作为接收端也可以作为发送端,同理,数据中心B可以作为发送端或者作为接收端。数据中心A与数据中心B中通过喷泉码(Fountain Codes)的方式传输数据。
所谓喷泉码,是指发送端将原始数据文件分割为多个数据块,每个数据块中包括多个数据。发送端针对每个数据块分别进行传输,一个数据块传输完成后,传输另一个数据块,直到原始数据文件传输完成。比如针对数据块A,参见图2所示,数据块A包括K个数据,为待发送的一组数据,每次随机的从K个数据中选择一定数量的数据采用喷泉码技术进行编码产生编码报文,并将编码报文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在接收到编码报文后,利用喷泉码技术对接收到的编码报文进行解码,得到对应的数据,当全部解码出该k个数据时,则接收端获取数据块A,即完成了数据块A从该发送端到该发送端的传输。
喷泉码可以分为随机线性喷泉码、LT(Luby Transform)码和Raptor码。LT码是第一种具有实用性能的喷泉码方案,LT码的编译码方法为:在发送端每次按一定的度(d)分布从k个数据中随机选取d个数据,然后所选取的d个数据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编码报文,向接收端发送编码报文。接收端只需接收L(L大于k)个编码报文后,就能以不低于(1-e)的概率恢解码出k个数据,e为接收端对编码报文的不可恢复概率。e随着n的增大递减。当n趋于无穷时(即接收端收到无限多的编码报文),e趋于0。合理的度数分布是LT码性能的关键。应理解,喷泉码在发送期间若发生丢包时,无需向发送端反馈接收状态,即无需通知发送端重新传输丢弃的包。
在两个数据中心间,采用喷泉码技术进行编解码,喷泉码是发送端随机的源源不断从待发送的数据中选择数据进行编码产生编码报文发送到接收端,直到接收端全部接收为止。从而在两个数据中心间会有较多的数据的重复传输,由于两个数据中心之间的传输距离较长,因此会由于重复传输带来较大的时延。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和装置是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由于方法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传输原理示意图,发送端针对原始数据文件进行数据分块得到多个数据块,针对每个数据块进行分割得到待发送的一组数据,然后对分割后的待发送的一组数据采用喷泉码技术进行编码得到编码报文,发送端将编码报文发送给接收端。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编码报文后,采用喷泉码技术进行解码,当接收端接收到所有的数据后,针对解码后的数据进行数据重构得到原始数据文件。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接收端进行解码得到预设数量的数据后,会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状态信息表明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数据或者成功接收的数据,从而发送端在接收到该状态信息后,不再针对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编码发送,而是缩减待发送的一组数据的范围,将待发送的数据的范围缩减为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数据,从而接收端从未成功接收到的数据中随机选择数据再进行编码发送,由于针对接收端成功接收到的数据不再重复编码发送,因此减少了长尾时延效应,并且提高了报文的传输效率。
另外,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组数据、但这些数据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各组数据彼此区分开。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S401,发送端确定待发送的第一组数据。
其中,待发送的第一组数据包括的N个数据报文可以是针对原始数据文件分割后的一个数据块中包括的所有的数据,还可以是上次接收到接收端发送的状态信息后,经过重新确定的待发送的数据。
S402,所述发送端使用喷泉码技术将所述N个数据编码成M个编码报文。
S403,所述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所述M个编码报文。
具体的,所述发送端使用喷泉码技术每次从所述N个数据随机选择几个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报文并将编码报文发送,并且在发送编码报文的过程中,也在针对其他的数据进行编码。
S404,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发送端发送的m个编码报文。其中,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没有发生丢包的情况下,m等于M,或者在发送丢包的情况下,m小于M。
S405,针对所述m个编码报文通过喷泉码解码技术进行解码,得到一组待接收数据中的n个数据。所述n大于等于数据接收量阈值,所述数据接收量阈值小于N,所述N为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其中,一组待接收的数据也就是步骤S401中所述的待发送的第一组数据。
由于所述发送端随机的从N个数据中选择数据进行编码,并连续的向发送端发送编码报文。从而接收端针对编码报文进行解码。在所述发送端针对了大于n的数量的数据进行编码为编码报文,并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情况下,由于编码报文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丢包,因此接收端在针对接收到的编码报文解码后,解码得到n个数据。如果所述发送端针对了n个数据进行编码为编码报文,并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情况下,编码报文在传输过程中未发生丢包的情况下,接收端针对接收到的编码报文解码后,得到n个数据。
其中,发送端可以将待接收的数据的数量携带在任一个编码报文中发送给接收端,具体的,待接收的数据的数量可以占用数据中的一个比特位。
S406,根据所述n个数据,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的n个数据成功接收,以便于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将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更改为N-n个数据,所述N-n个数据为所述N个数据中除所述n个数据之外的数据。其中,M=N-n。
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的n个数据成功接收或者用于指示M个数据未成功接收。
S407,所述发送端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的所述状态信息。
S408,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状态信息,从所述N个数据中,重新确定待发送的第二组数据,所述第二组数据的数量为N-n个。所述N-n个数据为所述N个数据中未被所述接收端成功接收的数据。
具体的,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状态信息,从将待发送的第一组数据的范围缩减为N-n,经过缩减范围后的数据构成待发送的第二组数据。
S409,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发送L个编码报文。所述L个编码报文是所述N-n个数据通过喷泉码技术编码得到的。
可选地,所述接收端在确定成功接收到一组待接收数据时,向发送端发送用于指示已成功接收所有数据的通知,以便于发送端停止发送该数据块中的数据。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式,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n个数据后,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状态信息表明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数据或者表明成功接收到的数据,从而发送端在接收到该状态信息后,针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缩减,从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数据中选择数据进行编码发送,从而减少了长尾时延效应,并且提高了报文的传输效率。
基于图4所示的实施例,步骤403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后,发送端可能没有接收端到该状态信息,为了保证发送端可以接收到该状态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如下设计实现:所述发送端在设定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状态信息时,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反馈所述状态信息的请求信息,从而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反馈所述状态信息的请求信息后,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状态信息。通过上述设计,如果接收端发送状态信息后而发送端未接收到时,发送端请求接收端反馈状态信息,保证接收端正常反馈状态信息,而发送端成功接收到状态信息,提高解码成功率,减少长尾时延。
具体的,参见图5所示,其中与图4中描述的方案重复之处,此处不再赘述。
S501,发送端确定待发送的第一组数据。
S502,所述发送端使用喷泉码技术将所述N个数据编码成M个编码报文。
S503,所述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所述M个编码报文。
S504,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发送端发送的m个编码报文。
S505,针对所述m个编码报文通过喷泉码解码技术进行解码,得到一组待接收数据中的n个数据。
所述n大于等于数据接收量阈值,所述数据接收量阈值小于N,所述N为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其中,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没有发生丢包的情况下,m等于M,或者在发送丢包的情况下,m小于M。一组待接收的数据也就是步骤S501中所述的待发送的第一组数据。
S506,根据所述n个数据,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的n个数据成功接收,以便于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将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更改为N-n个数据,所述N-n个数据为所述N个数据中除所述n个数据之外的数据。其中,M=N-n。
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的n个数据成功接收或者用于指示M个数据未成功接收。
在接收端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后,状态信息可能会丢失,从而导致未到达发送端。
S507,所述发送端在设定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状态信息时,向所述接收端发送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反馈所述状态信息。
S508,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发送端发送的请求信息后,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状态信息。
S509,所述发送端接收到来自所述接收端的所述状态信息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从所述N个数据中,重新确定待发送的第二组数据,所述第二组数据的数量为N-n个,所述N-n个数据为所述N个数据中未被所述接收端接收的数据。
具体的,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状态信息,从将待发送的第一组数据的范围缩减为N-n,经过缩减范围后的数据构成待发送的第二组数据。
S510,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发送L个编码报文,所述L个编码报文是所述N-n个数据通过喷泉码技术编码得到的。
通过上述实现方式,发送端在设定时长内未收到所述状态信息,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反馈所述状态信息的请求信息,及时的告知接收端重传接收状态信息,从而减少解码长尾效应和冗余量。
本申请所有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状态信息可以包括所述n个数据的序列号或者编号,或者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所述N-n个数据的序列号或者编号,或者所述状态信息中包括成功接收的连续的n个数据中的最大序列号或者最大编号。比如,待接收数据数为100个,接收端接收到50个,并且接收到的数据的序列号或者编号为连续的,则可以反馈第50个报文的序列号或者编号。
可选地,本申请所有实施例中涉及的数据接收量阈值可以预设值,还可以是按照随机分布确定或者按照一定规则确定。具体的,数据接收量阈值可以等于当前待接收的数据的数量乘上一个百分比。数据接收量阈值可以等于所述接收端当前待接收的数据的数量与设定值的乘积,所述设定值大于0且所述设定值小于1,例如设定值取值为0.4、0.5、或者0.6等。比如设定值等于1/S,其中S满足0<=S<=接收端当前待接收的数据的数量。设定值还可以根据传输速率的需求进行配置,对传输速率要求越高,设定值的取值越小。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m个编码报文中的任意一个,确定待接收数据的数量为N个;然后在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后,将所述接收端待接收数据的数量为更新为N-n。
通过上述设计,接收端更新当前待接收的数据的数量,从而发送端不需要再从m个编码报文中获取待接收的数据的数量。另外,发送端针对一个数据块接收到接收端第一次发送的状态信息后,由于接收端自己更新了待接收的数据的数量,因此不需要再将待接收数据的数量的相关信息携带编码报文中了。
可选地,接收端在更新所述接收端当前待接收的数据的数量后,从而数据接收量阈值随着更新。比如,下面以数据接收量阈值等于所述接收端当前待接收的数据的数量与设定值的乘积,设定值等于1/S,以及针对一个数据块中的N个数据反馈状态信息为例,具体说明数据接收量阈值更新方式,参见图6所示。其中,其中与图4以及图5中描述的方案重复之处,此处不再赘述。
S601,发送端将待发送的数据块分割为N个数据,从而确定待发送的第一组数据的数量为N个。
S602,所述发送端使用喷泉码技术将所述N个数据编码成M个编码报文。
S603,所述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所述M个编码报文。
S604,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发送端发送的m个编码报文。
S605,针对所述m个编码报文通过喷泉码解码技术进行解码,得到一组待接收数据中的n个数据。
在所述发送端随机且连续发送了所述N个数据中的n个数据情况下,所述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n个数据,所述n大于或者等于N/S。具体的,可以是n=N/S,后续以此为例。
S606,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
S607,所述发送端接收到来自所述接收端的所述状态信息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从所述N个数据中,重新确定待发送的第二组数据。
所述第二组数据的数量为N-n个,所述N-n个数据为所述N个数据中未被所述接收端接收的数据。
S608,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发送L个编码报文,所述L个编码报文是所述N-n个数据通过喷泉码技术编码得到的。
S609,所述接收端确定待接收的数据数量为N-n,所述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编码报文后,采用喷泉码技术进行解码得到N-n中的(N-n)/m个数据。
S610,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um个数据未成功接收。其中,num=N-n-(N-n)/S。后续,以此类推。
如果接收端在接收到发送端发送N-n个数据后,通过解码将N-n个数据全部成功解码,也就是接收端成功接收了本次待接收的N-n数据,则接收端可以向发送端发送已成功接收待接收的数据的通知信息,从而发送端不再发送该数据块中的数据。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实现如图4、图5、图6所示的发送端所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参见图7所示,所述装置可以包括:
处理单元701,用于确定待发送的第一组数据,所述第一组数据的数量为N个;
编码单元702,用于使用喷泉码技术将所述N个数据编码成M个编码报文;
发送单元703,用于向接收端发送所述M个编码报文;
接收单元704,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的n个数据已被成功接收,或者,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还有N-n个数据未被成功接收,n小于N;
所述处理单元701,还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从所述N个数据中,重新确定待发送的第二组数据,所述第二组数据的数量为N-n个,所述N-n个数据为所述N个数据中未被所述接收端接收的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703,还用于向所述接收端发送L个编码报文,所述L个编码报文是所述编码单元针对所述N-n个数据通过喷泉码技术编码得到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送单元703,在确定所述接收单元704在设定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向所述接收端发送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反馈所述状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未被成功接收的所述N-n个数据的序列号或者编号,或者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已被成功接收的n个数据的序列号或者编号,或者所述状态信息中包括已被成功接收的连续的n个数据中的最大序列号或者最大编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如图8所示,应用于发送端的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包括通信接口810、处理器820以及存储器830。上述图7所示的单元对应的实体的硬件可以为处理器820。处理器820通过通信接口810收发数据,并用于实现图3~图6中所述的发送端所执行的方法。在实现过程中,处理流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82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处理器82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处理器82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所执行的程序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830中。存储器830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英文: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英文:solid-state drive,缩写: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英文: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memory,缩写:RAM)。存储器830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810、处理器820以及存储器830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8中以存储器830、处理器820以及通信接口810之间通过总线840连接,总线在图8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实现如图4、图5、图6所示的接收端所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参见图9所示,所述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901,用于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m个编码报文;
解码单元902,用于针对所述m个编码报文通过喷泉码解码技术进行解码,得到一组待接收数据中的n个数据,所述n大于等于数据接收量阈值,所述数据接收量阈值小于N,所述N为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
发送单元903,用于根据所述n个数据,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的n个数据成功接收,以便于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将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更改为N-n个数据,所述N-n个数据为所述N个数据中除所述n个数据之外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数据接收量阈值等于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与设定值的乘积,所述设定值大于0且所述设定值小于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901,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发送端发送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反馈接收数据的情况;
所述发送单元9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请求信息以及接收到的所述n个数据,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的n个数据已被成功接收,或者,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还有N-n个数据未被成功接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未被成功接收的N-n个数据的序列号或者编号,或者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已被成功接收的n个数据的序列号或者编号,或者所述状态信息中包括已被成功接收的连续的n个数据中的最大序列号或者最大编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处理单元904,用于根据接收到的m个编码报文中的任意一个,确定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为N个;在所述发送单元903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后,将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更新为N-n。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如图10所示,应用于接收端的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010、处理器1020以及存储器1030。上述图9所示的模块对应的实体的硬件可以为处理器1020。处理器1020通过通信接口1010收发数据,并用于实现图3~图6中所述的接收端所执行的方法。在实现过程中,处理流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02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处理器102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处理器102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所执行的程序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030中。存储器1030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英文: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英文:solid-state drive,缩写: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英文: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 memory,缩写:RAM)。存储器1030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1010、处理器1020以及存储器1030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10中以存储器1030、处理器1020以及通信接口1010之间通过总线1040连接,总线在图10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0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式,发送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状态信息,状态信息表明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数据或者成功接收的数据,从而所述发送端不再针对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编码发送,而是缩减待发送的一组数据的范围,将待发送的数据的范围缩减为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数据,从而接收端从未成功接收到的数据中随机选择数据再进行编码发送,由于针对接收端成功接收到的数据不再重复编码发送,因此减少了长尾时延效应,并且提高了报文的传输效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9)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数据的发送端,包括:
确定待发送的第一组数据,所述第一组数据的数量为N个;
使用喷泉码技术将所述N个数据编码成M个编码报文;
向接收端发送所述M个编码报文;
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的n个数据已被成功接收,或者,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还有N-n个数据未被成功接收,n小于N;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从所述N个数据中,重新确定待发送的第二组数据,所述第二组数据的数量为N-n个,所述N-n个数据为所述N个数据中未被所述接收端接收的数据;
向所述接收端发送L个编码报文,所述L个编码报文是所述N-n个数据通过喷泉码技术编码得到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在设定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向所述接收端发送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反馈所述状态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未被成功接收的所述N-n个数据的序列号或者编号,或者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已被成功接收的n个数据的序列号或者编号,或者所述状态信息中包括已被成功接收的连续的n个数据中的最大序列号或者最大编号。
4.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数据的接收端,包括:
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m个编码报文;
针对所述m个编码报文通过喷泉码解码技术进行解码,得到一组待接收数据中的n个数据,所述n大于等于数据接收量阈值,所述数据接收量阈值小于N,所述N为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
根据所述n个数据,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的n个数据成功接收,以便于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将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更改为N-n个数据,所述N-n个数据为所述N个数据中除所述n个数据之外的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量阈值等于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与设定值的乘积,所述设定值大于0且所述设定值小于1。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到所述发送端发送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反馈接收数据的情况;
根据所述n个数据,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请求信息以及接收到的所述n个数据,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的n个数据已被成功接收,或者,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还有N-n个数据未被成功接收。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已被成功接收的n个数据的序列号或者编号,或者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未被成功接收的N-n个数据的序列号或者编号,或者所述状态信息中包括已被成功接收的连续的n个数据中的最大序列号或者最大编号。
8.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m个编码报文中的任意一个,确定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为N个;
在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后,将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更新为N-n。
9.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数据的发送端,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待发送的第一组数据,所述第一组数据的数量为N个;
编码单元,用于使用喷泉码技术将所述N个数据编码成M个编码报文;
发送单元,用于向接收端发送所述M个编码报文;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的n个数据已被成功接收,或者,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还有N-n个数据未被成功接收,n小于N;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从所述N个数据中,重新确定待发送的第二组数据,所述第二组数据的数量为N-n个,所述N-n个数据为所述N个数据中未被所述接收端接收的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接收端发送L个编码报文,所述L个编码报文是所述编码单元针对所述N-n个数据通过喷泉码技术编码得到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在确定所述接收单元在设定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向所述接收端发送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反馈所述状态信息。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未被成功接收的所述N-n个数据的序列号或者编号,或者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已被成功接收的n个数据的序列号或者编号,或者所述状态信息中包括已被成功接收的连续的n个数据中的最大序列号或者最大编号。
12.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数据的接收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m个编码报文;
解码单元,用于针对所述m个编码报文通过喷泉码解码技术进行解码,得到一组待接收数据中的n个数据,所述n大于等于数据接收量阈值,所述数据接收量阈值小于N,所述N为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n个数据,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的n个数据成功接收,以便于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将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更改为N-n个数据,所述N-n个数据为所述N个数据中除所述n个数据之外的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量阈值等于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与设定值的乘积,所述设定值大于0且所述设定值小于1。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发送端发送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反馈接收数据的情况;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请求信息以及接收到的所述n个数据,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的n个数据已被成功接收,或者,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N个数据中还有N-n个数据未被成功接收。
15.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未被成功接收的N-n个数据的序列号或者编号,或者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已被成功接收的n个数据的序列号或者编号,或者所述状态信息中包括已被成功接收的连续的n个数据中的最大序列号或者最大编号。
16.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m个编码报文中的任意一个,确定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为N个;在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状态信息后,将所述一组待接收数据的数量更新为N-n。
1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数据的发送端,包括:
通信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件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通过所述通信接口收发数据,并实现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数据的接收端,包括:
通信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件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通过所述通信接口收发数据,并实现权利要求4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软件程序,所述软件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可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184930.0A 2017-03-24 2017-03-24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6319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84930.0A CN108631933B (zh) 2017-03-24 2017-03-24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CT/CN2018/074348 WO2018171332A1 (zh) 2017-03-24 2018-01-26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84930.0A CN108631933B (zh) 2017-03-24 2017-03-24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31933A CN108631933A (zh) 2018-10-09
CN108631933B true CN108631933B (zh) 2021-05-18

Family

ID=63584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84930.0A Active CN108631933B (zh) 2017-03-24 2017-03-24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31933B (zh)
WO (1) WO20181713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28591A4 (en) * 2020-03-24 2023-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ADAPTIVE CODING RAT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3096A (zh) * 2014-09-15 2014-12-24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喷泉码的深空多文件传输方法
CN105790899A (zh) * 2016-02-17 2016-07-2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喷泉码的单次反馈重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5250B (zh) * 2012-03-09 2014-08-0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喷泉码的协作多播方法
CN102694636B (zh) * 2012-06-15 2015-07-29 北京交大微联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喷泉码的harq技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系统
CN102833051B (zh) * 2012-08-24 2014-12-10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反馈的喷泉编码广播方法
CN103973402B (zh) * 2013-02-06 2019-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3716134B (zh) * 2013-11-21 2016-08-24 浙江大学 一次反馈条件下度渐增的喷泉码的编码方法
CN105490771B (zh) * 2014-09-17 2019-04-09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lt喷泉码编码度分布的构造方法
US10412151B2 (en) * 2015-01-26 2019-09-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on-demand file repai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3096A (zh) * 2014-09-15 2014-12-24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喷泉码的深空多文件传输方法
CN105790899A (zh) * 2016-02-17 2016-07-2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喷泉码的单次反馈重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71332A1 (zh) 2018-09-27
CN108631933A (zh) 2018-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14793B9 (en) Group chain reaction encoder with variable number of associated input data for each output group code
JP3809957B2 (ja) 損失パケットのパケット伝送プロトコル回復方法
CN108141320B (zh) 随机线性网络编码数据传输
US10476528B2 (en) Data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15006947A1 (zh) 一种低码率的编码方法和设备
EP2782281A1 (en)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rateless coding
CN113541856A (zh) 数据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2648584A (zh) 使用前向纠错检验可用带宽的系统、方法和介质
JP7408152B2 (ja) メディア内容に基づく自己適応システムコードfec符号化および復号化方法、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媒体
JP2019525657A (ja) ポーラ符号を符号化し復号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9294227B2 (en) LT staircase FEC code
US830196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8631933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JP2022515637A (ja) データの再送復号方法、装置、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
CN114079530A (zh) 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8702245B (zh) Mpeg媒体传送的自适应应用层前向纠错的方法和系统
CN113037437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497669B (zh) 编码数据包的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8003458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coded-combining or hybrid-coding
CN109474383B (zh) 编码方法及装置
JP2007274309A (ja) 送信装置
CN109474379B (zh) 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9792332B (zh) 反馈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74378B (zh) 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9474380B (zh) 编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